觸電急救應急預案.doc_第1頁
觸電急救應急預案.doc_第2頁
觸電急救應急預案.doc_第3頁
觸電急救應急預案.doc_第4頁
觸電急救應急預案.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觸電急救應急預案-1觸電急救的原因1.1電氣設備漏電或線路老化、破損、絕緣失效。1.2空氣相對濕度超過75的潮濕場所。1.3含導電性粉塵,即生產過程中排出工藝性導電性粉塵(如煤塵、金屬塵等),且得以沉積在導線上或透入機器、儀器內的場所。1.4有金屬、泥土、鋼筋混凝土、磚等導電性地板或地面的場所。1.5工作人員可能同時一方面接觸電氣設備的金屬構架、金屬結構、工藝裝備;另一方面接觸電氣設備的金屬殼體的場所。1.6風機、水泵、原料車間皮帶操作臺和天車操作室都是危險場所。1.7違章操作,非特殊作業(yè)人員擅自處理電氣故障或沒有切斷電源的情況下。1.8作業(yè)人員違反電氣設備操作安全規(guī)程作業(yè)。1.9發(fā)生電氣系統(tǒng)著火爆炸,沒有正確使用滅火器或采取的措施不當。1.10避雷裝置損壞,雷電沖擊損壞電氣系統(tǒng)。2觸電急救的現象2.1電擊。直接接觸電擊是觸及設備和線路正常運行時的帶電體發(fā)生的電擊(如誤觸接線端子發(fā)生的電擊)也稱正常狀態(tài)下的電擊;間接接觸電擊是觸及正常運行不帶電,而當設備或線路故障時發(fā)生的電擊(如觸及漏電設備的外殼發(fā)生的電擊),也稱為故障狀態(tài)下電擊。2.2單線電擊。人站在導電性地面或其他接地導體上,人體某一部位觸及一相導體時,由加在人體上的接觸電壓造成電擊,單相電擊的危險程度除與帶電體電壓高低、人體電阻、鞋和地面狀態(tài)等因素有關外,還與人體離接地點的距離以及配電網對地運行方式有關;一般情況下,接地電網中發(fā)生的單線電擊比不接地電網中的危險性大。2.3兩線電擊。人體離開接地導體,人體某兩部位同時觸及兩相導體時,由接觸電壓造成電擊,兩線電擊的危險主要決定于帶電體之間的電壓和人體電阻,其危險性一般比較大。應當果斷指出,漏電保護裝置對兩線電擊是不起作用的。2.4跨步電壓電擊。人體進入地面帶電區(qū)域時,兩腳之間承受的電壓造成電擊,當電流流入地下時(這一電流稱為接地電流),電流自接體向四周流散(這時的電流稱為流散電流)。于是,接地點周圍地面將帶有不同的對地電壓,人站在接地周圍時,兩腳之間承受電壓,遭受跨步電壓電擊;正常時有較大的工作電流流過接地裝置附近,流散電流在地面各點產生的電位差可造成跨步電壓電擊;防雷裝置遭受雷擊或高大設施、高大樹木遭受雷擊時,極大的流散電流在其接地裝置或接地點附近地面產生的電位差,也可造成跨步電壓電擊。2.5電傷。電傷是由電流的熱效應、化學效應、機械效應等對人體造成的傷害。2.6電燒傷。是電流的熱效應造成的傷害,分為電流灼傷和電弧燒傷;電流灼傷是人體與帶電體接觸,電流通過人體由電能轉換成熱能造成的傷害,電流灼傷一般發(fā)生在低壓設備或低壓線路上;電弧燒傷是由弧光放電造成的傷害,分為直接電弧燒傷和間接電弧燒傷;后者是電弧發(fā)生人體附近對人體的燒傷,包含熔化了的熾熱金屬濺出造成的燙傷。2.7皮膚金屬化。是在電弧高溫的作用下,金屬熔化、汽化,金屬微粒滲入皮膚,使皮膚粗糙而張緊的傷害;皮膚金屬化多與電弧燒傷同時發(fā)生。2.8電烙印。是在人體與帶電體接觸的部位留下的永久性斑痕,斑痕處皮膚失去原有彈性、色澤,表皮壞死,失去知覺。2.9機械性損傷。是電流作用于人體時,由于中樞神經反射、肌肉強烈收縮、體內液體汽化等作用導致的機體組織斷裂、骨折等傷害。2.10電光眼。是發(fā)生弧光放電時,由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電光眼表現為角膜炎或結膜炎。3觸電急救的危害性3.1電流通過人體時破壞人體內細胞的正常工作,主要表現為生物學效應,電流作用于人體還包含有熱效應、化學效應和機械效應。3.2電流生物學效應主要表現為使人體產生刺激和興奮行為,使人體組織發(fā)生變異,從一種狀態(tài)變?yōu)榱硪环N狀態(tài)。3.3電流通過肌肉組織,引起肌肉收縮,電流對機體除直接起作用外,還可能通過中樞神經系統(tǒng)起作用,由于電流引起細胞激動,產生脈沖形式的神經興奮波,當興奮波迅速地傳到中樞神經系統(tǒng)后,后者即發(fā)出不同的指令,使人體各部位作相應的反應。3.4當人體觸及帶電體時,一些沒有電流通過的部位也可能受到刺激,發(fā)生強烈的反應,重要器官的工作可能受到破壞;在活的機體上,特別是肌肉和神經系統(tǒng),有微弱的生物電存在,如果引入局外電流,生物電的正常規(guī)律將受到破壞,人體也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3.5電流通過人體還有熱作用,電流所經過的血管、神經、心臟、大腦等器官將因為熱量增加而導致功能障礙。3.6電流通過人體,還會引起機體內液體物質發(fā)生離解、分解,導致破壞。3.7電流通過人體,還會使機體各種組織產生蒸汽,乃至發(fā)生剝離、斷裂等嚴重破壞。3.8小電流通過人體,會引起麻感、針刺感、壓迫感、打擊感、痙攣、疼痛、呼吸困難、血壓異常、昏迷、心律不齊、窒息、心室顫動等癥狀。3.9電流通過人體,由于電流的瞬時作用而發(fā)生心室顫動時,呼吸可能持續(xù)23分鐘,在其喪失知覺之前,有時還能叫喊幾聲,有的還能走幾步,但是其心臟已進入心室顫動狀態(tài),血液已中止循環(huán),大腦和全身迅速缺氧,病情將急劇惡化,如不及時搶救,很快將導致診斷性死亡。3.10人體遭受電擊時,如有電流作用于心肌,還將使胸肌發(fā)生痙攣,使人感到呼吸困難,電流越大,感覺越明顯,如果時間較長,將發(fā)生憋氣、窒息等呼吸障礙。窒息后,意識、感覺生理反射相繼消失,繼而呼吸中止,稍后即發(fā)生心室顫動或心臟停止跳動。在這種情況下,心室顫動或心臟停止跳動不是由電流通過心臟引起的,而是由機體缺氧和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反射引起的。3.11當通過人體的電流超過數安時,由于刺激強烈,也可能先使呼吸中止,數安的電流通過人體時,還可能導致嚴重燒傷甚至死亡。3.12當機體受到電流的強烈刺激后會發(fā)生電休克,發(fā)生強烈的神經系統(tǒng)反射,使血液循環(huán)、呼吸及其他新陳代謝都發(fā)生障礙,以至神經系統(tǒng)受到抑制,出現血壓急劇下降、脈搏減弱、呼吸衰竭、神志昏迷的現象,電休克狀態(tài)可以延續(xù)到十分鐘到數天,其后果可能是得到有效的治療而痊愈,也可能由于重要生命機能完全喪失而死亡。4觸電急救的預防及處理措施4.1各種環(huán)境不同程度上要受到季節(jié)、天氣等外界因素的影響,任何環(huán)境都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應根據空氣介質的狀態(tài)及環(huán)境觸電的可能性采取相對有效的防護措施。4.2對電器設備的操作,作業(yè)人員要嚴格遵守電器設備技術操作規(guī)程。4.3作業(yè)人員在日常的工作中發(fā)現電器線路、開關和安全防護設施存在隱患,要及時報告,及時處理。4.4發(fā)現有人觸電,要立即拉閘斷電或用絕緣工具(木桿、竹桿、橡皮帶等)使觸電者盡快脫離電源,救護人不可直接用手或其它金屬及潮濕的物體作為救護工具,救護人最好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觸電。4.5防止觸電者脫離電源后可能的摔傷,特別是當觸電者在高處的情況下,應考慮防摔措施,即使觸電者在平地,也要注意觸電者倒下的方向,注意摔傷。4.6如果事故發(fā)生在夜間,應迅速解決臨時照明問題,以利于搶救,并避免事故擴大。4.7觸電者傷勢不重,神志清醒,但有乏力、頭昏、惡心、嘔吐、出汗等癥狀,應使觸電者就地安靜休息;癥狀嚴重者,小心護送到醫(yī)院檢查、治療。4.8觸電者傷勢較重,呼吸、心跳尚存,但神志昏迷,應使觸電者舒適、安靜的仰臥,保證空氣流暢,解開觸電者領口、衣扣、腰帶,以利于呼吸,并注意保暖,做好人工呼吸和心臟擠壓的準備,如果觸電處在高空、地溝中或其它不易進行心臟、肺復蘇急救的地點,應將觸電者迅速轉移至平坦地點進行搶救,同時通知醫(yī)院急診科(電話:5089120)。4.9觸電者傷勢嚴重,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實施人工呼吸或心臟擠壓,在醫(yī)生到來之前和送往醫(yī)院途中,不得中止急救。4.10人工呼吸的方法:4.10.1將觸電者身上妨礙呼吸的衣服(包括衣領、褲帶等)全部解開,越快越好;4.10.2迅速將觸電者口中脫落的假牙、食物、血液、粘液等物取出,以免堵塞呼吸道,并使其頭部充分后仰,可用一只手托在觸電者頸后,使其鼻孔朝天,以利呼吸道暢通;4.10.3口對口(鼻)人工呼吸:4.10.3.1使觸電者口(或鼻)緊閉,救護人員深吸一口氣后緊貼觸電者的口(或鼻),向內吹氣,為時約2分鐘;4.10.3.2吹氣完畢,立即離開觸電者的口(或鼻),并松開觸電者的鼻孔(或嘴唇)使其自行呼吸,為時約3分鐘;4.10.3.3觸電者如系兒童,只可小口吹氣,以免肺泡破裂,如發(fā)現觸電者胃部充氣鼓脹,可一面用手輕輕加壓于其上腹部,一面繼續(xù)吹氣和換氣,如果無法使觸電者把口張開,可改用口對鼻人工呼吸法;4.10.4如果觸電者牙關緊閉,要使其口張開,可把下腭骨抬起,將兩手四指托在下腭后角處,用力慢慢往前移動,使下牙移到上牙前,亦可用小木板、鑰匙柄等插入上下齒縫中間,但不能從前門齒插入,而應從口角插入,注意不要損壞牙齒。4.10.5人工胸外心臟擠壓法:4.10.5.1救護人員跪在觸電者的一側,或騎跪在觸電者的腰部兩側,兩手相疊,手掌根部放在心窩上方、胸骨下1/31/2處;4.10.5.2掌根用力垂直向下(脊背方向)擠壓,壓出心臟里面的血液,對成人壓陷34厘米,以每秒鐘擠壓一次,每分鐘擠壓60次為宜,觸電者如系兒童,可以只用一手擠壓,用力要輕一些以免損傷胸骨,而且每分鐘擠壓100次左右;4.10.5.3擠壓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讓觸電者胸部自動復原,血液充滿心臟,放松時掌不必完全離開胸部;4.10.6廠各區(qū)域人員一旦觸電且在二人以上時,應采取以下應急措施:4.10.6.1最早發(fā)現者應立即向車間或公司領導報告,各所屬車間區(qū)域,要采取一切辦法迅速切斷電源;4.10.6.2公司領導接到報警后,立即向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上級部門報告,迅速通知各專業(yè)救援隊伍趕往事故現場,并視情況及時通知醫(yī)院、事故地點區(qū)域內各相關方等有關部門和單位,要求查明事故點及事故原因,如切電影響生產,應與相關生產單位協(xié)調下達停產指令,同時下達應急救援預處置指令;4.10.6.3發(fā)生事故的區(qū)域應立即通知相關單位及事故區(qū)域內各相關方采取緊急措施,區(qū)域負責人立即組織查找事故點及事故原因,組織對現場受傷人員搶救,清點現場人數,設立臨時警戒,組織本單位人員進行搶險。相關單位也要配合事故發(fā)生單位組織搶險、救援,并清點本單位在事故現場可能受傷的人數;4.10.6.4指揮部各成員接到通知后,按對口專業(yè)迅速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并及時到達事故現場,根據事故狀態(tài)及危害程度做出相應的應急決定,并命令各應急救援隊開展救援,如事故擴大,應請求上級支援;4.10.6.5通訊聯絡中心設在辦公室,負責信息傳遞、指揮、聯絡及對外信息發(fā)布;4.10.6.6安環(huán)科到達現場后,會同事故發(fā)生單位,查明事故點及事故原因,視事故控制情況,對事故狀態(tài)進行跟蹤監(jiān)測;4.10.6.7治安隊到達現場后,設置警戒區(qū),加強警戒和巡邏檢查,配合事故單位對現場人員進行疏散、撤離和人數清點;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