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版必修四與高司諫書 課件(59張).ppt_第1頁
語文版必修四與高司諫書 課件(59張).ppt_第2頁
語文版必修四與高司諫書 課件(59張).ppt_第3頁
語文版必修四與高司諫書 課件(59張).ppt_第4頁
語文版必修四與高司諫書 課件(59張).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導入新課 初中時同學們學過 醉翁亭記 了解了歐陽修清新 秀美 剛健 婉轉的文學創(chuàng)作風格 體味到了他那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間 的灑脫之氣 今天我們將學習歐陽修的一篇書信體散文 與高司諫書 領會他析理透辟 言辭犀利的另一種風格 感受他疾惡如仇 胸懷坦蕩 無私無畏的高風亮節(jié)和胸懷膽識 與高司諫書 歐陽修 1 掌握部分文言實詞的意義和虛詞的用法 了解古今詞義的變化 繼續(xù)學習翻譯文言文的方法 進一步提高閱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 2 理清文章思路 準確理解作者的基本觀點 3 感受作者疾惡如仇 胸懷坦蕩 無私無畏的高風亮節(jié) 學習借鑒中國古代正直文人以天下為己任的胸懷膽識 4 學習本文觀點鮮明 析理透徹 語言簡潔有力的寫作方法 學習目標 題解 這封信寫于北宋景三年 歐陽修時年三十歲 當時 宰相呂夷簡在位日久 政事積弊甚多 又任人唯親 為此 范仲淹多次上書 主張選賢任能 指斥呂夷簡 因而得罪宋仁宗和呂夷簡 被貶為饒州知府 當時朝臣紛紛論救 而身為左司諫的高若訥不但不救 反而在友人家詆毀范仲淹 歐陽修怒不可遏 便寫此信痛斥高若訥 高若訥將此信上奏仁宗 于是歐陽修被貶為夷陵令 作者名片 歐陽修 1007 1072 字永叔 號醉翁 晚年號六一居士 廬陵 今江西吉安 人 北宋文學家 史學家 在政治上負有盛名 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幼年喪父 在寡母撫育下讀書 公元1030年 宋仁宗天圣八年 中進士 初任西京留守推官 與尹洙 梅堯臣交游 以詩唱和 后入朝任館閣???因指責諫官高若訥 被貶為夷陵縣令 乾德縣令 又復任館閣校勘 進集賢校理 知諫院 任龍圖閣直學士 河北都轉運使 因事被貶滁州 又被貶揚州 潁州 開封府 后來以翰林學士身份主持進士考試 又出任樞密副使 參知事先事 刑部尚書 兵部尚書等 以 太子少師 退位 在潁州 今屬安徽阜陽 去世 謚號文忠 有 歐陽文忠公集 歐陽修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 他的文學成就以散文最高 影響也最大 他繼承了韓愈古文運動的精神 大力提倡簡而有法和流暢自然的文風 反對浮琢和怪僻晦澀 他不僅能夠從實際出發(fā) 提出平實的散文理論 而且又以造詣很高的創(chuàng)作實績 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北宋詩文革新運動領袖 梁 唐 晉 漢 周 歐陽修 永叔 醉翁 六一居士 文忠 北宋 文學家 史學家 紀傳 課文朗讀 解題 這封信寫于北宋景三年 歐陽修時年三十歲 當時 宰相呂夷簡在位日久 政事積弊甚多 又任人唯親 為此 范仲淹多次上書 主張選賢任能 指斥呂夷簡 因而得罪宋仁宗和呂夷簡 被貶為饒州知府 當時朝臣紛紛論救 而身為左司諫的高若訥不但不救 反而在友人家詆毀范仲淹 歐陽修怒不可遏 便寫此信痛斥高若訥 高若訥將此信上奏仁宗 于是歐陽修被貶為夷陵令 高若訥 音 字敏之 時任左司諫 n k n ch w zhu h n m n 理解課文 15 修頓首再拜 白司諫足下 某年十七時 家隨州 見天圣二年進士及第榜 始識足下姓名 是時予年少 未與人接 又居遠方 但聞今宋舍人兄弟 與葉道卿 鄭天休數人者 以文學大有名 號稱得人 而足下廁其間 獨無卓卓可道說者 予固疑足下不知何如人也 其后更十一年 予再至京師 足下已為御史里行 然猶未暇一識足下之面 但時時于予友尹師魯問足下之賢否 而師魯說足下 正直有學問 君子人也 予猶疑之 夫正直者 不可屈曲 有學問者 必能辨是非 以不可屈之節(jié) 有能辨是非之明 又為言事之官 而俯仰默默 無異眾人 是果賢者耶 此不得使予之不疑也 自足下為諫官來 始得相識 侃然正色 論前世事 歷歷可聽 褒貶是非 無一謬說 噫 持此辯以示人 孰不愛之 雖予亦疑足下真君子也 是予自聞足下之名及相識 凡十有四年而三疑之 今者推其實跡而較之 然后決知足下非君子也 重點詞語和主要內容 家隨州 家 用作動詞 可譯 家住 未與人接 接 交往 廁其間 置身其間 列名其間 廁 夾雜 卓卓 出眾 突出的樣子 予固疑足下 固 本來 侃然正色 侃然 耿直剛正的樣子 正色 態(tài)度嚴肅 決知足下非君子也 決 斷定 歸納三疑 一疑未必是人才 二疑未必正直有學問 三疑未必是真君子 決知足下非君子 本段通過 三疑 斷定高若訥非君子 依據是什么 1 依據是與宋 葉 鄭等人相比 無卓卓可道說者 2 依據是高若訥十一年來 俯仰默默 無異眾人 3 依據是高若訥 侃然正色 論前世事 歷歷可聽 褒貶是非 無一謬說 這一部分為下文揭露 剖析其偽君子面目造勢張本 歐陽修叩頭再拜 稟告司諫足下 我十七歲時 家住隨州 看到天圣二年進士及第的布告 才知道了您的姓名 當時我年紀輕 尚未與別人結交 又住在僻遠的地方 只聽說布告上的宋舍人兄弟 以及葉道卿 鄭天休等人 因文學著名于世 因此這次進士考試號稱得到了人才 而您置身其中 單單沒有突出的可以稱道的地方 我因而懷疑您不知是怎樣一個人 以后過了十一年 我第二次到京師 您已擔任了御史里行 可還是沒有機會與您見一次面 只是常常向我的朋友尹師魯打聽您的賢與不賢 師魯說您 正直有學問 是一位君子 我還有些懷疑 所謂正直 就是不可彎曲 所謂有學問 就一定能明辨是非 憑借著不可彎曲的氣節(jié) 有能辨是非的明智 又擔任諫官的職務 卻隨波逐流默默無言 與一般人沒有任何區(qū)別 這果真是賢者嗎 這不能不使我懷疑啊 自從您擔任了諫官以后 我們才認識了 您一臉正氣 縱論前代之事 思路清晰十分引人 褒揚正義 貶斥奸邪 沒有一點謬論 啊 據有這樣的辨才向人顯示 誰會不愛戴您呢 雖然是我 也私下認為您大概是個真君子吧 這是我自從聽說您的姓名直到與您認識 十四年中卻有三次懷疑的情況 如今推究您的實際行為再來仔細分析 然后斷然肯定您不是個君子 歸納 本段通過 三疑 斷定高若訥非君子 前日范希文貶官后 與足下相見于安道家 足下詆誚希文為人 予始聞之 疑是戲言 及見師魯 亦說足下深非希文所為 然后其疑遂決 希文平生剛正 好學 通古今 其立朝有本末 天下所共知 今又以言事觸宰相得罪 足下既不能為辨其非辜 又畏有識者之責己 遂隨而詆之 以為當黜 是可怪也 夫人之性 剛果懦軟 稟之于天 不可勉強 雖圣人亦不以不能責人之必能 今足下家有老母 身惜官位 懼饑寒而顧利祿 不敢一忤宰相以近刑禍 此乃庸人之常情 不過作一不才諫官爾 雖朝廷君子 亦將閔足下之不能 而不責以必能也 今乃不然 反昂然自得 了無愧畏 便毀其賢以為當黜 庶乎飾己不言之過 夫力所不敢為 乃愚者之不逮 以智文其過 此君子之賊也 重點詞語和主要內容 詆誚 詆毀非辜 無罪 以為當黜 黜 貶黜 乃愚者之不逮 逮 及 達到 前幾天范希文貶官以后 我和您在安道家中會面 您極力詆毀譏笑希文的為人 我開頭聽到這些話 還懷疑您是講著玩的 等到碰見師魯 他也說您極力否定希文的所作所為 然后我就不再懷疑了 希文平生剛正 好學 博古通今 他立身朝廷始終如一 這是天下都知道的 如今又因為正直敢言觸怒了宰相得到罪責 您既不能為他辨明無罪 又害怕有識之士會責備自己 于是就跟著別人來詆毀他 認為他應當受到貶斥 這真是太可怪了 說起人的性格 剛正果敢 怯懦軟弱的性格都受之于天 不可勉強改變 雖然是圣人 也不會用辦不到的事情去要求別人一定辦到 如今您家中有老母 自身又愛惜官位 害怕忍饑受凍 顧念利益俸祿 因而不敢稍有違反宰相以致受刑遭禍 這也是平庸之輩的常情 只不過是做了一個不稱職的諫官罷了 雖然是朝廷中的君子 也將憐憫你的無能 而不會用必須辦到來要求您的 如今卻不是這樣 您反而昂然挺胸十分得意 沒有一絲一毫的羞愧畏懼 隨意詆毀希文的賢能 認為他應當遭受貶斥 希望以此掩蓋自己不據理力爭的過錯 應該說 有能力而不敢去做 那只是愚笨之人做不到罷了 而用小聰明來掩飾自己的過錯 那就成了君子的敵人了 歸納 本段指責高若訥在范仲淹被貶時不但不救 反而詆毀其為人的拙劣表現 怒斥高若訥是 君子之賊 且希文果不賢邪 自三四年來 從大理寺丞至前行員外郎 作待制日 日備顧問 今班行中無與比者 是天子驟用不賢之人 夫使天子待不賢以為賢 是聰明有所未盡 足下身為司諫 乃耳目之官 當其驟用時 何不一為天子辨其不賢 反默默無一語 待其自敗 然后隨而非之 若果賢邪 則今日天子與宰相以忤意逐賢人 足下不得不言 是則足下以希文為賢 亦不免責 以為不賢 亦不免責 大抵罪在默默爾 重點詞語和主要內容是天子驟用不賢之人 驟 屢次 況且希文難道真的不賢嗎 從三 四年以來 從大理寺丞做到前行員外郎 他在做待制的時候 每天備作皇帝的顧問 如今同僚中沒有能與他相比的人 這難道是天子倉促起用不賢之人嗎 假使天子把不賢之人當作賢人 那是聰明之中的疏忽 您身為司諫之官 是天子的耳目 當希文倉促間被起用之時 為什么不馬上為天子辨明他的不賢 反而默默地不講一句話 等到他自己失敗了 然后跟著別人說他的不是 如果希文真是賢人 那么如今天子和宰相因為他違背自己的心意而斥逐賢人 您就不得不出來講話 如此說來 那么您認為希文賢 也不免遭受責備 認為希文不賢 也不免遭受責備 大概您的過錯就在于默默無言罷了 歸納 本段以范仲淹曾被器重的事實 運用兩難推理 論證無論范仲淹賢與不賢 高若訥的 默默 都是失職 昔漢殺蕭望之與王章 計其當時之議 必不肯明言殺賢者也 必以石顯 王鳳為忠臣 望之與章為不賢而被罪也 今足下視石顯 王鳳果忠邪 望之與章果不賢邪 當時亦有諫臣 必不肯自言畏禍而不諫 亦必曰當誅而不足諫也 今足下視之 果當誅邪 是直可欺當時之人 而不可欺后世也 今足下又欲欺今人 而不懼后世之不可欺邪 況今之人未可欺也 重點詞語和主要內容 計其當時之議 計 估計 料想 從前漢王朝殺害蕭望之和王章 估計當時朝廷中的議論 必然不肯明確地說是殺了賢者 相反必然把石顯 王鳳說成是忠臣 而蕭望之和王章作為不賢之人而遭受罪罰 如今您真把石顯 王鳳看作是忠臣嗎 蕭望之與王章真的不賢嗎 當時也有諫官 他們必定不肯承認是害怕災禍而不向天子進言 也必定會說蕭望之 王章應該被殺而不值得提出意見的 如今您看 他們真的該殺嗎 那是只可欺騙當時的人們 而不可欺騙后代的 如今您又想欺騙現在的人們 就不怕后代人的不可欺騙嗎 何況現在的人也未必就能欺騙啊 歸納 本段引用史實 說明賢與不賢自有公論 世人是不可欺的 伏以今皇帝即位已來 進用諫臣 容納言論 如曹修古 劉越雖歿 猶被褒稱 今希文與孔道輔皆自諫諍擢用 足下幸生此時 遇納諫之圣主如此 猶不敢一言 何也 前日又聞御史臺榜朝堂 戒百官不得越職言事 是可言者惟諫臣爾 若足下又遂不言 是天下無得言者也 足下在其位而不言 便當去之 無妨他人之堪其任者也 重點詞語和主要容 便當去之 去 離開 堪其任者 堪 能勝任 我恭敬地以為 當今皇帝即位以來 進用諫官 采納意見 如曹修古 劉越雖然已經去世 還被人們稱揚 如今希文與孔道輔都由于敢于進諫而被提拔任用 您幸運地生于此時 碰到如此能聽取意見的圣主 尚且不敢說一句話 為什么呢 前幾天又聽說御史臺在朝廷中貼出布告 告誡百官不可超越本職談論政事 這樣 能夠提意見的只有諫官了 假如您又不說話 那么天下就沒有可以說話的人了 您在諫官那個位置上卻不說話 就應該離職 不要妨害勝任諫官之職的他人 歸納 本段以天子之圣明 斥責高若訥的失職 昨日安道貶官 師魯待罪 足下猶能以面目見士大夫 出入朝中稱諫官 是足下不復知人間有羞恥事爾 所可惜者 圣朝有事 諫官不言而使他人言之 書在史冊 他日為朝廷羞者 足下也 春秋 之法 責賢者備 今某區(qū)區(qū)猶望足下之能一言者 不忍便絕足下 而不以賢者責也 若猶以謂希文不賢而當逐 則予今所言如此 乃是朋邪之人爾 愿足下直攜此書于朝 使正予罪而誅之 使天下皆釋然知希文之當逐 亦諫臣之一効也 重點詞語和主要內容 使正予罪而誅之 誅 懲罰 釋然 解除疑慮 昨天安道遭到貶謫 師魯也等候著罪責 您還能夠有臉面去見士大夫們 出入朝廷號稱諫官 那是您不再知道人間還有羞恥事了 所可惜的是 圣朝有事情 諫官不說而讓別人去說 這種事情記載在史書上 以后使朝廷蒙受到羞辱的 是您啊 按照 春秋 的法則 對賢者要求詳盡周全 如今我還一心一意地希望您能夠向天子進一言 不忍心就與您決絕 而不拿賢者來要求您 倘若您還認為希文不賢而應當斥逐 那么我今天如此為他說話 那是朋黨邪惡的小人了 希望您直接帶著這封信到朝廷上去 讓天子判定我的罪過而殺了我 使得天下都真正了解希文應當被斥逐 這也是諫官的一大作用啊 歸納 本段以安道 師魯的直言敢諫與高若訥的 默默 作比較 痛斥其 不復知人間有羞恥事 愿足下直攜此書于朝 表現出作者無私無畏的慨然正氣 前日足下在安道家 召予往論希文之事 時坐有他客 不能盡所懷 故輒布區(qū)區(qū) 伏惟幸察 不宣 修再拜 主要內容 本段說明寫信由 答案第1段 通過 三疑 斷定高若訥非君子也 第2段 指責高若訥在范仲淹被貶時不但不救 反而詆毀其為人的拙劣表現 怒斥高若訥是 君子之賊 第3段 以范仲淹曾被器重的事實 運用兩難推理 論證無論范仲淹賢與不賢 高若訥的 默默 都是失職 第4段 引用史實 說明賢與不賢自有公論 世人是不可欺的 第5段 以天子之圣明 斥責高若訥的失職 第6段 以安道 師魯的直言敢諫與高若訥的 默默 作比較 痛斥高若訥 表現出作者無私無畏的慨然正氣 第7段 說明寫信緣由 答案 1 通過 三疑 揭露了高若訥口是心非 并斷言其 非君子 引出后面對他的正面駁斥 使全文首尾貫通 一氣呵成 2 作者對高若訥的斥責集中在如何對待范仲淹被貶的問題上 揭露了高若訥出于一己之私利 顛倒是非 逢迎權貴 不復知人間有羞恥事 乃 君子之賊也 3 本文語言犀利 氣勢逼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