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古詩文閱讀-初中閱讀翻譯及答案【四】.pdf_第1頁
中學生古詩文閱讀-初中閱讀翻譯及答案【四】.pdf_第2頁
中學生古詩文閱讀-初中閱讀翻譯及答案【四】.pdf_第3頁
中學生古詩文閱讀-初中閱讀翻譯及答案【四】.pdf_第4頁
中學生古詩文閱讀-初中閱讀翻譯及答案【四】.pdf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學生古詩文閱讀 初中閱讀翻譯及答案 四 第 1 頁 共 12 頁 中學生古詩文閱讀中學生古詩文閱讀中學生古詩文閱讀中學生古詩文閱讀 初中閱讀初中閱讀初中閱讀初中閱讀翻譯及答案翻譯及答案翻譯及答案翻譯及答案 四四四四 31 炳燭而學 原文 晉平公問于師曠曰 吾年七十 欲學 恐已暮矣 師曠曰 何不炳燭乎 平公曰 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師曠曰 盲臣安敢戲其君 臣聞之 少而 好學 如日出之陽 壯而好學 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學 如炳燭之明 孰與昧行 乎 平公曰 善哉 選自西漢 劉向 說苑 卷 三 建本 注釋 1 晉平公 春秋時晉國的國君 2 欲 想要 3 暮 晚 4 何 為什么 炳燭 點燃蠟燭照明 炳 點燃 乎 呢 5 安有 哪 有 為人臣 做臣子的 戲 戲弄 6 盲臣 師曠是盲人 故自稱是 盲臣 安敢 怎敢 7 好 喜歡 喜好 8 陽 陽光 9 壯 壯年 古人三十歲 以上為壯年 10 炳燭之明 點燃蠟燭照明 11 孰與昧行乎 比摸黑走路哪 個好呢 昧行 在黑暗中行走 12 善哉 好啊 13 師曠 名曠 因為他是盲 音樂師 世稱 師曠 參考譯文 晉平公問師曠說 我年近七十想要學習 恐怕已經(jīng)晚了 師曠說 為什 么不炳燭而學 平公說 哪有做臣子的戲弄他的君王的呢 師曠說 我怎敢 戲弄我的君主呢 我聽說過 年少時喜歡學習 就像是太陽剛剛出來時的陽光 壯年時喜歡學習 就像是正午時的光芒 老年時喜歡學習 就像是點燃蠟燭照明 一樣 點燃蠟燭照明和摸黑走路比哪個更好呢 平公說 說得好啊 閱讀訓練 1 解釋 暮 晚 為時已晚 何 為什么 少 年輕時 陽 陽光 2 翻譯 翻譯句即原文劃線句 翻譯見 參考譯文 下同 3 上文中晉平公和師曠談論的主題是 文中 何不炳燭 所蘊 涵的比喻意義是 中學生古詩文閱讀 初中閱讀翻譯及答案 四 第 2 頁 共 12 頁 答 學習的重要性 暮年學習如炳燭之明 要勝過在黑暗中摸索前行 32 趙廣拒畫 原文 趙廣 合肥人 本李伯時家小史 伯時作畫 每使侍左右 久之遂善畫 尤 工作馬 幾能亂真 建炎中陷賊 賊聞其善畫 使圖所擄婦人 廣毅然辭以實不 能畫 脅以白刃 不從 遂斷右手拇指遣去 而廣平生實用左手 亂定 惟畫觀 音大士而已 又數(shù)年 乃死 今士大夫的藏件時觀音 多廣筆也 選自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 注釋 選自 老學庵筆記 陸游 字務觀 號放翁 南宋大詩人 本李伯時家小史 本來是李伯時家的小書童 李伯時 北宋名畫家 每使侍左 右 經(jīng)常讓 趙廣 在旁邊侍侯 每 常 遂 就 于是 之 湊音節(jié)不譯 善 善于 擅長 尤 尤其 特別 工 善于 擅長 幾能亂真 差不多能 和李伯時的真跡相混 幾 幾乎 差不多 亂真 模仿得很像 使人不辨真假 建炎 南宋高宗的年號 陷賊 落入敵人之手 賊 這里指金兵 聞 聽說 使圖所擄婦人 讓他畫搶來的婦女 使 命令 圖 畫 擄 搶走 辭 推 辭 拒絕 脅 威脅 白刃 快刀 遣 打發(fā) 去 離開 實 其實 本來 亂定 局勢平定 又數(shù)年 又過了幾年 乃 于是 就 士大夫 有地位的 知識分子 參考譯文 趙廣是合肥人 本來是李伯時家里的書童 李伯時作畫的時候就侍奉在左右 時間長了就擅長畫畫了 尤其是畫馬 幾乎和李伯時所作的一樣 建炎年間 他 落在金兵手里 金兵聽說他擅長畫畫 讓他畫搶來的婦女 趙廣毅然推辭作畫 金兵用刀子威脅 趙廣 不服從 金兵 就將他的右手拇指砍去打發(fā)他離開 而趙廣其實是用左手作畫的 局勢平定以后 趙廣只畫觀音大士 又過了幾年 趙廣死了 如今有地位的知識分子所藏的李伯時的觀音畫 大多是趙廣的手筆 閱讀訓練 1 解釋 使 派遣 久之 時間長了 工 善于 擅長 中學生古詩文閱讀 初中閱讀翻譯及答案 四 第 3 頁 共 12 頁 幾 幾乎 差不多 圖 畫 辭 推辭 拒絕 3 趙廣具有怎樣的品質(zhì) 文中哪些文字寫出了這種品質(zhì) 答 趙廣具有威武不能屈的優(yōu)秀品質(zhì) 文中具體文字 賊聞其善畫 使圖 所擄婦人 廣毅然辭以實不能畫 脅以白刃 不從 遂斷右手拇指遣去 33 治國如栽樹 原文 唐 太宗謂侍臣曰 往昔初平京師 宮中美女珍玩 無院不滿 煬帝意 猶不足 征求無已 兼東西征討 窮兵黷武 百姓不堪 遂致亡滅 此皆朕所目 見 故夙夜孜孜 惟欲清凈 使天下無事 遂得徭役不興 年谷豐稔 百姓安樂 夫治國猶如栽樹 本根不搖 則枝葉茂榮 君能清凈 百姓何得不安樂乎 選自唐 吳兢 貞觀政要 注釋 1 平 平定 2 煬帝 即隋煬帝 是隋朝末代皇帝楊廣的謚號 3 猶 仍舊 4 征求 這里指搜刮 5 已 指停 6 窮 用盡 7 不堪 不能忍受 8 遂 就 9 目 親眼 10 夙夜 早晚 11 孜孜 勤懇不息 12 清凈 指不想東征西討 不貪美女珍寶 13 豐稔 r n 莊稼豐收 14 吳兢 唐代史學家 貞觀政要 通篇記載了唐太宗李世民對身邊大臣的一段富有哲理的論政話語 參考譯文 唐太宗對侍臣說 以前 隋煬帝 剛剛平定了京師 宮中的美女和珍奇玩 物 沒有一個院子不是滿滿的 隋煬帝仍舊不滿足 并且東西討伐 用盡兵力發(fā) 動戰(zhàn)爭 老百姓苦不堪言 所以導致了滅亡 這些都是我親眼所見的 因此我從 早到晚孜孜不倦 只是希望清清靜靜 這使得天下平安無事 于是就能不興徭役 谷物豐收 百姓安居樂業(yè) 治理國家就像種樹一樣 根基不動搖 才會枝繁葉茂 帝王能做到清靜 百姓怎么會不安居樂業(yè)呢 閱讀訓練 1 解釋 中學生古詩文閱讀 初中閱讀翻譯及答案 四 第 4 頁 共 12 頁 平 平定 猶 還是 依舊 已 停止 窮 竭盡 用盡 不堪 不能忍受 遂 于是就 目 親眼 夙夜 早晚 朝夕 指 天天 時時 3 作者在這段文字中搜表達的觀點是 答 帝王智利國家 讓老百姓安居樂業(yè)是根本 34 郭進治第 原文 郭進有才略 累有戰(zhàn)功 嘗刺荊州 今荊州城乃進所筑 其厚六丈 至今堅完 進于城北治第既成 聚族人及賓客慶之 下至土木之工皆與 乃設諸工之席於東廡 群子之席於西廡 或曰 諸子安可與工徒齒 進指諸工曰 此造宅者 指諸子曰 此賣宅者 固宜坐造宅者下也 進 死未幾 果為他人所有 選自宋 沈括 夢 溪筆談 注釋 見書 略 下同 參考譯文 郭進有才略 多次建立戰(zhàn)功 曾經(jīng)做邢州刺史 郭進曾經(jīng)在城北修建宅院 建成之后 聚集族人和賓客慶祝落成 連地位低下的土木工匠都參與 于是在東 廂房安置眾工匠的席位 在西廂房安排眾子女 有人問 眾子女怎么可以與工 匠們并列 郭進指著眾工匠的方向說 這些是造房子的人 又指著眾子女的 方向說 這些是賣房子的人 本來就應該坐在造房子的人的下席 郭進死了不 到一年 果然被他人所占有 閱讀訓練 1 解釋 中學生古詩文閱讀 初中閱讀翻譯及答案 四 第 5 頁 共 12 頁 累 多次 完 完整 與 參加 宜 應該 3 從上文看 古代房屋正堂兩邊的廡 廊屋 以 為上 以 為下 答 東 西 4 其 之 此 在文言文中常作代詞 請指出下面句中的 其 之 此 指代的具體內(nèi)容 其厚六丈 其 指代 聚族人及賓客慶之 之 指代 此造宅者也 此 指代 此賣宅者也 此 指代 答 荊州城城墻 郭進 治地即成 這件事 蓋房子的工匠 自己的孩 子 35 一言具獄 原文 有二人約以五更乙會于甲家 乙如期往 甲至雞鳴 往乙家呼乙妻曰 既 相期五更 今雞鳴尚未至 何也 其妻驚曰 去已久矣 復回甲家 乙不至 遂至曉 遍尋蹤跡 于一竹叢中獲一尸 即乙也 隨身有輕赍音基物 皆不見 妻號慟謂甲曰 汝殺吾夫也 遂以甲訴于官 獄久不成 有一吏問曰 乙與 汝期 乙不至 汝過乙家 只合呼乙 汝舍不呼 乃呼其妻 是汝殺其夫也 其人遂無語 一言之間 獄遂具 選自宋 施德操 北 窗炙輠 注釋 1 期 約定時間 2 期 約定 3 何 為什么 4 去 離開 5 尋 尋找 6 獄 案子 7 舍 丟下 8 具 了解 9 慟 t ng 極其悲痛 10 吏 舊時代的大小官員 漢以后 泛指低級官員或吏卒 參考譯文 有兩個人相約在五更時去甲家會面 乙按時到了 甲到了雞叫的時候 前往 到乙家去呼叫乙的妻子說 既然互相約好五更時會面 現(xiàn)在雞都叫了 乙為什 中學生古詩文閱讀 初中閱讀翻譯及答案 四 第 6 頁 共 12 頁 么還沒有到 乙的妻子驚訝的說道 他已經(jīng)離開很久了 甲 又回到甲家 乙沒到 于是到了天亮 遍地尋找乙的蹤跡 在一個竹林叢中找到了一具尸體 就是乙 隨身有的物品 都不見了 乙的妻子極其悲痛 慟 地對甲說 你殺 了我的丈夫 于是 乙的妻子 把甲告到了官府 但是這案件久久不能定案 有一個官吏問甲說 乙和你約好見面 乙不到 你到乙家 只應該叫喊乙 你 丟下乙不叫喊 卻叫喊乙的妻子 是你殺了她的丈夫 于是那人 甲 沒有話 好說 一句話之間 案件就了結(jié)了 閱讀訓練 1 解釋 期 約定的時間 期 相約 何 為什么 去 離開 尋 尋找 獄 案件 舍 丟下 具 了結(jié) 3 文中乙妻對甲說 汝殺吾夫也 一吏也說 汝殺其夫也 兩個人的依 據(jù)有什么不同 答 乙妻對甲說 汝殺吾夫也 只是自己的猜測 并沒有真正 的證據(jù) 而一吏說 汝殺其夫也 是有嚴密的推理額 因為按照常規(guī) 與某人 約定見面 而這個人沒到 去找的時候 應該叫某人的名字 而只有知道某人不 可能在 才有可能脫口叫他的妻子 36 趙奢論稅 原文 趙奢者 趙之田部吏也 收租稅 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 奢以法治之 殺平 原君用事者九人 平原君怒 將殺奢 奢說曰 君于趙為貴公子 今縱君家而 不奉公 不奉公則法削 法削則國弱 國弱則諸侯加兵 諸侯加兵則無趙也 君 安得有此富乎 以君之貴 奉公守法則上下平 上下平則國強 國強則趙固 而 君為貴戚 豈輕于天下邪 平原君以為賢 言之于王 王用之治國賦 未幾 民富而府庫實 選自宋 司馬光 資治通鑒 注釋 田部吏 征收田賦的小官 趙奢 戰(zhàn)國時趙國名將 善于用兵 用事者 管事的人 說 勸說 加兵 興兵侵犯 輕 輕視 國賦 中學生古詩文閱讀 初中閱讀翻譯及答案 四 第 7 頁 共 12 頁 國家的稅收 文言知識 釋 于 于 是個多義詞 解釋也極靈活 上文出現(xiàn)過三個 于 它們 的含義不同 君于趙為貴公子 中的 于 相當于 在 意為你在趙國是 貴公子 豈輕于天下邪 中的 于 相當于 被 意為難道會被天下人輕 視嗎 言之于王 中的 于 相當于 對 向 意為對國王說了這件事 或向國王說了這件事 參考譯文 趙奢是趙國負責收稅的官員 他到平原君家收取租稅 但平原君家人不肯繳 稅 趙奢根據(jù)律法治了他們的罪 殺了平原君家九個管事的家人 平原君惱怒 要殺了趙奢 趙奢勸說道 你在趙國是貴公子 現(xiàn)在縱容您的家臣不奉行公事 不奉行公事 法律就會削弱 法律削弱 國家就衰弱 國家衰弱 諸侯就強加戰(zhàn) 爭 進兵侵犯 諸侯強加戰(zhàn)爭 趙國就不存在了 您怎么能夠得到這樣的富貴 呢 憑著你的尊貴地位 奉行公事 遵守法律 全國上下就會公平合理 上下公 平合理 國家就強大 國家強大 趙國就穩(wěn)固 然而您作為趙國重臣貴戚 難道 會被天下人輕視嗎 平原君認為趙奢是一個賢能的人 對國王說了這件事 趙 王任用他管理國家的賦稅 沒有多少時間 趙國百姓富裕而國家府庫充實 閱讀訓練 1 解釋 以 根據(jù) 為 是 奉 奉行 安 怎么 以 憑 治 管理 3 于 在古漢語常作介詞 但有不同的含義 請說明下列句中的 于 的 具體含義 君于趙為貴公子 于 可作 理解 豈輕于天下邪 于 可作 理解 言之于王 于 可作 理解 答 在 被 對 向 4 趙奢在 說 平原君時 用 論證和逐層深入的論證方法 使平原君 以 為賢 充分說明趙奢 的特點和平原君 的性格 答 對比 善于勸諫 善于聽從正確意見 中學生古詩文閱讀 初中閱讀翻譯及答案 四 第 8 頁 共 12 頁 37 家富性嗇 原文 漢世有人 年老無子 家富 性儉嗇 惡衣蔬食 侵晨而起 侵夜而息 管 理產(chǎn)業(yè) 聚斂無厭 而不敢自用 或人從之求丐者 不得已而入內(nèi) 取錢十 自 堂而出 隨步輒減 比至于外 才余半在 閉目以授乞者 尋復囑云 我傾家 贍君 慎勿他說 復相效而來 老人俄死 田宅沒官 貨財充于內(nèi)帑矣 選自三國魏 邯鄲 淳 笑林 注釋 漢世 漢朝 惡衣蔬食 穿破衣 吃粗飯 侵 近 或人 有人 錢十 十枚銅錢 隨步輒減 一路走 一邊往下抽減 贍 資助 沒官 被收繳歸公 輒 就 比 等到 內(nèi)帑 t ng 國庫 參考譯文 漢朝的時候有個老頭 沒有兒子 家里非常有錢 但是他非常儉樸吝嗇 吃 的穿的都很簡單節(jié)省 他每天天不亮就起來 快到半夜才睡覺 細心經(jīng)營自己的 產(chǎn)業(yè) 積攢錢財從不滿足 自己也舍不得花費 如果有人向他乞討 他又推辭不 了時 便到屋里取十文錢 然后往外走 邊走邊減少準備送人的錢的數(shù)目 等到 走出門去 只剩下一半了 他心疼地閉著眼睛將錢交給乞丐 反復叮囑說 我 將家里的錢都拿來給了你 你千萬不要對別人說 以至乞丐們仿效著都來向我要 錢 老頭不久便死了 他的田地房屋被官府沒收 錢則上繳了國庫 閱讀訓練 1 解釋 比 等到 尋 不久 3 下列句中的 而 作轉(zhuǎn)折意思的是 A 侵晨而起 B 而不敢自用 C 自堂而出 D 復相效而 來 答 B 4 短文中最能表現(xiàn)老人 性儉嗇 的句子是 答 閉目以授乞者 中學生古詩文閱讀 初中閱讀翻譯及答案 四 第 9 頁 共 12 頁 38 夏侯貪鄙 原文 益州新昌令夏侯彪之初下車 問里正曰 雞卵一錢幾顆 曰 三顆 彪之乃遣取十千錢 令買三萬顆 謂里正曰 未須要 且寄雞母抱之 遂成三 萬頭雞 經(jīng)數(shù)月長成 令縣吏與我賣 一雞三十錢 半年之間成三十萬 又問 竹筍一錢幾莖 曰 五莖 又取十千錢付之 買得五萬莖 謂里正曰 吾 未須筍 且向林中養(yǎng)之 至秋 竹成 一莖十錢 成五十萬 其貪鄙不道 皆 此類 選自唐 張鷟 朝 野僉載 參考譯文 唐朝時 益州新昌縣令夏侯彪之剛來上任時 下車問一個里正說 這地方 雞蛋一文錢買幾只 里正回答說 能買三只 夏侯彪之聽了后 派人取來一 萬文錢交給里正 讓里正代買三萬只雞蛋 說 我不馬上要這三萬只雞蛋 先 將雞蛋放在你這里 用母雞孵化成三萬只雞崽 過了幾個月長成大雞后 我讓縣 吏為我賣了它們 一只雞賣三十文錢 半年期間 我就可以積攢成三十萬錢 夏侯彪之又問竹筍一文錢能買幾根 里正回答說 能買五根 于是又取錢一萬 文交給里正 讓里正代他購買竹筍五萬根 并對里正說 我并不須用這些竹筍 暫且放在竹林中讓它生長 到秋長成成竹 一根賣錢十文 就可以積成五十萬文 錢 這位夏侯彪之縣太爺 他的貪婪成性 卑鄙無恥 就是這個樣子啊 閱讀訓練 1 解釋 令 縣令 遣 派遣 令 讓 叫 付 交給 類 這一類 3 之 在古漢語中常作代詞 指出下列 之 指代的具體內(nèi)容 且寄雞母抱之 之 指代 又取十千錢付之 之 指代 且向林中養(yǎng)之 之 指代 答 三萬顆雞蛋 里正 五萬莖竹筍 4 用一個成語來概括夏侯彪之的舉止 中學生古詩文閱讀 初中閱讀翻譯及答案 四 第 10 頁 共 12 頁 答 貪得無厭 39 社鼠 原文 故桓公問管仲曰 治國最奚患 對曰 最患社鼠矣 公曰 何患社鼠 哉 對曰 君亦見夫為社者乎 樹木而涂之 鼠穿其間 掘穴托其中 熏之 則恐焚木 灌之則恐涂岺 此社鼠之所以不得也 今人君之左右 出則為勢重而 收利于民 入則比周而蔽惡于君 內(nèi)間主之情以告 外內(nèi)為重 諸臣百吏以為害 吏不誅則亂法 誅之則君不安 據(jù)而有之 此亦國之社鼠也 選自 韓非子 外 儲說右上 參考譯文 所以齊桓公問管仲 治理國家最擔心什么 管仲回答說 最擔心社鼠啦 齊桓公說 為什么擔心社鼠呢 管仲回答說 您可見過那建筑社壇的情形嗎 立起木頭做成塑像的架子 再給它涂抹上泥灰塑成社神 老鼠穿行在里面 挖個 洞托身其中 用煙火熏它卻恐怕燒壞了木板 用水灌它卻恐怕泥土崩塌 這就是 社鼠不能抓獲的緣故 現(xiàn)在國君左右的人 在朝廷外謀求尊權重勢而從人民中搜 刮財富 在朝廷內(nèi)互相勾結(jié)而對國君隱瞞他們的罪惡 對內(nèi)窺探國君的情況而告 訴在外的權臣 內(nèi)外都有控制 造成厚重的權勢 靠諸臣百吏的賄賂而變得富有 官吏不誅罰 他們就會破壞法令制度 誅罰他們就會使國君不安 國君左右的人 依靠國君握有重要的權勢 這也是國家的社鼠啊 閱讀訓練 1 解釋 奚 什么 疑問代詞 何 為什么 疑問代詞 夫 那 指示代詞 則 卻 連詞 不得 捉不到 間 窺探 偵悉 3 下列句中的加點字 與 樹木而涂之 中的 樹 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 一狼徑去 其一犬 坐于前 B 居 廟堂之高 則憂其民 乃使其從者衣 褐 眾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