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禮貌現(xiàn)象與翻譯.pdf_第1頁
淺析禮貌現(xiàn)象與翻譯.pdf_第2頁
淺析禮貌現(xiàn)象與翻譯.pdf_第3頁
淺析禮貌現(xiàn)象與翻譯.pdf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淺析禮貌現(xiàn)象與翻譯.pdf.pdf 免費下載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化博覽 淺析冪L 貌壩象與翻譯 李利娟 蘭州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甘肅 蘭州 7 3 0 0 7 0 摘要禮貌是人類成功交際的重要因素 本文探討 了中外學者對禮貌問題的不同觀點 并且認為禮貌的有 效翻譯是可能的 但是不同文化的差異使得對禮貌用語 翻譯策略的研究成為必要 歸化和異化在不同的翻譯 情形下有著各自的價值 而對社會距離和社會地位的考 查也會幫助譯者確定不同程度的禮貌 譯者應同時了 解兩種或多種文化的不同 選用適合譯文語言環(huán)境的表 達式來再現(xiàn)原作者的真實意圖 以達到禮貌對等 關鍵詞禮貌翻譯文化對等 中圖分類號 H 0 5 9文獻標識碼 A G r i c e 提出的合作原則通常被看作是人類成功交際的指導原則 然而在日常交際中 人們并非嚴格地遵循著這些準則 這樣就產(chǎn)生了 O r i c 它的 會話含義 換句話說 當我們違反了其中任何一個準則時 我們的語言就變得不直截了當了 但是只有合作原則還不能充分解 釋人們是如何交談的 它只解釋了會話含義是如何產(chǎn)生的 但不能解 釋人們?yōu)槭裁词褂萌绱舜罅康拈g接言語行為 于是對禮貌現(xiàn)象的研究 就成為必要 禮貌往往是會話含義得以產(chǎn)生的動機 事實上 會話的 參與者經(jīng)常為了維護禮貌而違反合作原則中的諸準則 語言學家們在觀察 研究語言的社會規(guī)范的基礎上 從不同的方 面對禮貌下了定義 在L e e c h 看來 禮貌就是讓聽話人產(chǎn)生好的感 覺 Y u l e 認為禮貌是用來表示意識到別人臉面的方式 H o u s e 則認 為禮貌是對他人體諒的表現(xiàn) 可以看出 不同的定義的共同特點是強 調言語交際應該是一種合作性互動 需要最大限度地減少雙方之問的 沖突以促進人們之間的順利交流 禮貌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實現(xiàn) 其 中語言的使用是一個重要的方式 在很大程度上 禮貌是一種語用現(xiàn) 象和使用中的語言特征 中外學者對它做出了不同的探討 L e e c h 認為禮貌原則是對合作原則的必要補充 并基于對英語語 言文化中禮貌現(xiàn)象的觀察和深入研究 從語用學和人際關系修辭學角 度提出了六個禮貌準則 策略準則 慷慨準則 贊揚準則 謙虛準則 贊 同準則和同情準則 L e e c h 是根據(jù)顧及話語接受者的 惠 和減少他 們的 損 來表達這些準則的 當談及說話者自己的時候策略正好相 反 也就是意味著說話者使自身受惠最小 使他人受惠最大 使自身 受損最大 使他人受損最小 因此 禮貌程度與 他人 受損和 自身 受惠成反比 這才是禮貌原則的實質 B r o w n 和L e v i n s o n 從社會心理學角度對禮貌中的面子問題進 行了系統(tǒng)的探討 認為禮貌語言實質上是交際者維護他人及自身面 1 1 4 皿口皿唧 子的一種手段 作為社會關系的一部分 我們必須要承認并且意識 到面子的存在 即我們交談對象的自我社會形象及其自我感知 他 們認為不同文化的普遍特征是說話者應當相互尊重對方對于自我 形象的期待 考慮到對方的感受 然而人們在現(xiàn)實生活的交往中難 免會說一些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他人的話語 這些話語被稱為 威 脅面子的行為 F a c e T h r e a t e n i n g A c t s 簡稱F T A s 所謂 禮貌 就 是要最大程度地降低這些 威脅面子的行為 體現(xiàn)出對 面子 的尊 重 在中國 對禮貌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顧日國在研究了中 國禮貌的歷史淵源的基礎上 根據(jù)漢文化中的德 言 行的禮貌要求 概括了漢語禮貌概念中的四個基本特征 尊敬 謙虛 熱誠和文雅 1 9 9 2 年 他對禮貌準則問題作了進一步的探討 總結了與漢語言文化 有關的禮貌準則共五條 貶己尊人準則 稱呼準則 文雅準則 求同準 則和德 言 行準則 顧日國對禮貌的描述兼顧了不同文化中禮貌的 共同特征 尤其涉及了漢文化的個體特征 對于禮貌準則的歸納 中西方文化有所不同 某些行為在一些文 化中是禮貌的 而在另一些文化中是不禮貌的 但是 普遍 的禮貌卻 可以通過 面子 的概念來實現(xiàn) 因為 世界各地的人們似乎都有著在 希望安靜的時候不被打擾 在需要支持的時候得到支持的愿望 禮 貌作為一種標志人類文明的社會現(xiàn)象 既具有普遍性 又存在著差異 性 是普遍性與差異性的辯證統(tǒng)一 禮貌的普遍性使得不同語言中禮 貌現(xiàn)象的翻譯成為可行 但是不同文化中禮貌的差異性又使得對翻譯 策略的研究成為必要 歸化和異化都可以用來處理翻譯中的禮貌問題 曾文雄提出 對 不屬于原語文化核心而又妨礙譯語讀者理解的禮貌因素部分 一般采 用 歸化 翻譯策略 對構成原語文化核心 其缺失會導致重要的原語 文化信息喪失的部分 在不影響上下文和語氣連貫的條件下 采用 異 化 翻譯策略 此外 人們交際中的許多方面是由他們的社會關系所 決定的 而禮貌是通過對社會距離和社會地位這兩個變量的操縱得到 體現(xiàn)的 涉及交際參與者相對地位的外部因素和諸如強加或友好程 度等內部因素不僅影響著我們說了什么 而且還影響著我們如何被理 解 根據(jù)不同程度的內部因素 在翻譯中應當反映出不同程度的尊 重 順從或友好 在翻譯實踐中 必須重視禮貌因素 既要分析原文中蘊涵的原語 文化禮貌特征 又要系統(tǒng)了解目的語文化的禮貌規(guī)范 譯者要力圖在 萬方數(shù)據(jù) 保留原語文化特色與譯文可接受性之間保持平衡 既避免文化欠額翻 譯 也防止文化超額翻譯 在禮貌用語的翻譯中 決不僅僅是轉換兩 種不同的文字符號 一定要了解文化的差異性 以溝通兩種不同的文 化 因此 譯者應同時了解兩種或多種文化的不同 在翻譯的過程中 注意禮貌用語的文化適應性 盡可能采取與原語同樣的禮貌程度來傳 達原文意義 使原語中的 禮貌 在譯語中得到再現(xiàn) 達到禮貌對等 正如B a k e r 所言 在某些翻譯情形下 禮貌要比準確重要得多 譯者可以決定省略或替代整段無論在何種程度上違背了讀者期待中 的禁忌話題處理方式的文本 以免冒犯讀者 譯者應當注意的是不同 的語言和文化中表達禮貌的不同方式 在翻譯的重構過程中 譯者一 定要注意選用適合譯文語言環(huán)境的表達式來再現(xiàn)原作者的真實意圖 確保讀者對原作者的真實意圖的正確識別和把握 翻譯中語用角度 的禮貌對等不僅是重要的 而且是必要的 因為 禮貌不在于形式和詞 語本身 而在于它們的功能和包含的社會意義 下面的幾個例子可 以說明這一點 1 寶玉笑道 什么丸藥這么好聞 好姐姐 給我一丸嘗嘗 紅樓夢 1 a W h a tp i l l ss m e l ls og o o d W o n ty o ug i v em eo n et o 臼妒 楊憲益 戴乃迭 1 b W h a t saC o l dF r a g r a n c eP i l l s a i dB a o y uw i t hal a u g h W o n ty o ug i v em eo n et o 唧 H a w k c s 在這個例子中 漢語中委婉的請求使用了陳述形式 但是楊憲益 和和霍克斯都把它翻譯成了疑問句 與建議相比 請求對聽話者的負 面面子構成了更大的成脅 在英語中 疑問句可以用作在這種情況下 補償威脅面子的行為的一種方式 譯文中句法結構的改變是為了表 達出原文中禮貌用語所包含的社會功能 達到禮貌對等的選擇 2 I s t h e r ea n y t h i n g m o r e lc a n h a v e t h e h o n o r o f d o i n g f o r y o u s i f t 大衛(wèi) 科波菲爾 2 a 還有什么您賞臉要小的做的沒有 先生 張谷若 這個句子遵守了禮貌中的慷慨準則 在提出為聽話者做事情的時 候 說話者將自己的利益減至最少 代價增至最大 這里的語境是仆 人詢問主人的一位朋友自己能為他做些什么 因此他在說話的方式上 非常謹慎 盡力使自己聽起來禮貌 譯文中歸化翻譯的策略以符合漢 語習慣的方式適當?shù)乇憩F(xiàn)T f f 人恭敬的態(tài)度 使讀者成功地領會到原 文作者的意圖 3 沈太太道 這種見不得人的東西都虧你記得 無怪認識的人 都推你是天才 蘇小姐道 好東西不用你去記 它自會留下很深的印象 圍城 文化博覽 3 a M r s S h e ns a i d G e e y o ue v e nr e m e m b e rt h a ts i l l yt h i n go f m i n e N ow o n d e ra l lt h ep e o p l ew h ok n o wy o us a yy o ua r c ag e n i u s M i s s S us a i d I f i t i ss o m e t h i n g g o o d y o u d o n t h a v e t or e m e m b e r i t I t I il e a v ead e e pi m p r e s s i o nb yi t s e l f K e l l y M a o 中國人貶己尊人的禮貌方式在這個對話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 當自己的文章受到稱贊的時候 沈太太把自己的文章貶低為 見不得 人的東西 并同時稱贊蘇小姐的記性好 因為她能準確地記得自己文 章的題目 蘇小姐則表現(xiàn)出了謙虛 再一次夸獎了沈太太 由于原文 反映了漢語的文化核心 英文翻譯采用了異化策略來傳達中國人特有 的禮貌方式 禮貌在任何文化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 具有相似的社會功能 但是意義相對應的禮貌用語卻具有語用上的差異 而這些差異常常成 為跨文化交際中語用失誤的根源 作為在跨語言 跨文化的交際活動 中起著橋梁作用的譯者 要盡量多了解語言文化差異的有關知識 對 不同文化中禮貌現(xiàn)象及禮貌準則的異同之處要做到了然于胸 譯者 可以靈活采用多種語言手段和翻譯策略使譯文與原文在禮貌程度上 達到對等 無論直譯法或意譯法 歸化法或異化法等 都是為達到這 一目的而采用的不同方法和手段 禮貌對等翻譯是整個語篇功能對 等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也是衡量翻譯質量的一個重要標準 因此 禮貌對等翻譯不僅是在真正意義上對原文的忠實 而且有助于跨文化 交流的實現(xiàn) 譯者只有充分意識到禮貌 文化與翻譯的關系 才能在 翻譯過程中正確運用各種有效可行的翻譯策略 盡量達到語義及功能 上的禮貌對等 準確地傳達原文作者的意圖 參考文獻 I 顧口國 禮貌 語用與文化 J 外語救學與研究 1 9 9 2 4 I 1 7 2 曾文雄 語用學翻譯研究 M 1 武漢 武漢大學出版社 2 0 0 7 3 B a k e r M I nO t h e rW o r d s AC o t a s e b o o k0 1 1T r a n s l m i o n L M B e i j i n g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T e a c h i n ga n dR e s e a r c hP r e s s 2 0 0 0 4 B r o w n P L e v i n s o n S P o l i t e n e s s S o m eU n i v e r s a l si nk m g u a g cU s a g e M C a m b r i d g e C a m b r i d g eU n i v e r s i t yP r e s s 1 9 8 7 5 1C u V i n g J P r a g m a t i c s a n dD i s c o u r s e M 1 L o n d o n g o u t l c d g e 2 0 0 2 6 H o u s e J P o l i t e n e s sa n dT r a n s l a t i o n A i n L H i e k e y e d T h eP r a g m a f i c s o f T r a n s l a t i o n e 1 S h a n g h a i S h a n g h a iF o r e i g nl a n g u a g eE d u c a t i o np 1 c a 2 0 0 l 5 4 7 1 7 G uY u e g u o P o l i t e n e s sP h e n o m e n ai nM o d e r nC h i n e s e J 1 J o u r n a lo f P r a g m a t i c s 1 9 9 0 1 4 2 3 7 2 5 7 8 L e e c h G N P r i n c i p l e so f P r a g m a f i c s M L o n d o n L o n g m a n 1 9 8 3 9 M e y J L P r a g m a t i c s A n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M e e O i n g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 T e a c h i n ga n dR e s e a r c hP r e s S 2 0 0 1 1 0 Y u l e G P r a g m a t i e s M S h a n g h a i S h a g h 且iF o r e i g n A 1 1 l 舒l a g eE d u c a t i o n P r e s s 2 0 0 0 1 1 錢鐘書 圍城 M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杜 1 9 8 0 1 2 曾文雄 語用學翻譯研究 M 武漢 武漢大學出版社 2 0 0 7 1 3 大衛(wèi) 考坡菲 z 1 張谷若 譯 I 二海 上海譯文H j 版社 1 9 9 8 1 4 1Y a n gH s i e n y i G l a d y sY a n g u a n s AD r e a mo f R e dM a n s i o n s z B e i j i n g F o r e i g nL a n g u a g eP r e s s 1 9 7 8 1 5 JJ a s z c z o l t K M S e m a n t i c sa n dP r a g n t i c s M e a n i n gi nL m g u a g ca n dD i s c o l L r g e M 1 B e i j i n g P e k i n gU n i v e r s i t yP r e s s 2 0 0 4 盔口咂皿1 1 5 萬方數(shù)據(jù) 淺析禮貌現(xiàn)象與翻譯淺析禮貌現(xiàn)象與翻譯 作者 李利娟 作者單位 蘭州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 甘肅 蘭州 730070 刊名 科教導刊 英文刊名 THE GUIDE OF SCIENCE EDUCATION 年 卷 期 2009 1 引用次數(shù) 0次 相似文獻 9條 相似文獻 9條 1 學位論文 蔡麗娜 論禮貌語言翻譯中的語用對等 2006 由于跨文化交際中存在不同的文化背景 矛盾和沖突在所難免 因而禮貌成為人們比較重視的一個問題 日常交際中人們使用的禮貌語言都必須遵 循一定的規(guī)則 這些規(guī)則在語用學上被稱為禮貌原則 因此 譯者在考慮不同文化的同時必須考慮這些禮貌原則 鑒于禮貌語言在跨文化交際中 的頻繁運用和重要作用 本文對英漢禮貌言語行為進行比較分析 試圖探索跨文化交際中禮貌語言翻譯的有效方法 即從禮貌理論和跨文化交際的角度 探討英漢互譯中實現(xiàn)禮貌對等的翻譯策略 并提出直譯和意譯構成一個連續(xù)體 翻譯策略的確定即在此連續(xù)體中尋找最佳的契合點 本文重點探 討如何運用翻譯理論 跨文化交際理論和禮貌理論實現(xiàn)禮貌語言翻譯中的語用對等 首先 文章分別闡述了翻譯理論 跨文化交際理論和語用學中的禮 貌理論 接著解釋了翻譯與跨文化交際 跨文化交際與禮貌 以及禮貌與翻譯之間的密切關系 并且分析了跨文化交際在翻譯中的運用及禮貌原則在跨 文化交際中的運用 最后 文章詳述了若干禮貌原則 如Lakoff的禮貌規(guī)則 Leech的禮貌準則以及Brown和Levinson的 面子 原則 根據(jù)以上原則 作者從五個方面討論了翻譯中如何實現(xiàn)禮貌語言的語用對等 即稱呼語翻譯的語用對等 request 和 please 翻譯的語用對等 委婉語翻譯的語 用對等 謙語翻譯的語用對等以及語氣翻譯的語用對等 本文通過分析大量的例子 充分反映出中英語言和文化之間的禮貌差異 提出如何通過 文化過濾實現(xiàn)禮貌語言翻譯中的語用對等 2 學位論文 傅玲娟 在跨文化交際中實現(xiàn)禮貌等值的翻譯策略 2004 鑒于禮貌語言在跨文化交際中的頻繁運用和重要作用 本文以提高譯者的翻譯能力為目標 對英漢禮貌言語行為進行比較分析 試圖尋找在不同文化背 景中如何恰當?shù)亟o予和接受禮貌語言翻譯的有效方法 直譯和意譯是翻譯研究永恒的話題 文化與翻譯的關系研究方興未艾 本文擬從禮貌理論和跨文化的 角度來探討英漢互譯中實現(xiàn)禮貌對等的翻譯策略 并提出直譯和意譯構成一個連續(xù)體 翻譯策略從總體來看是取這個連續(xù)體中的某一值 本文充分運用翻譯 理論 跨文化交際理論和禮貌理論來進行翻譯中禮貌等值的研究 首先 文章分別闡述了翻譯理論 跨文化交際理論和語用學中的禮貌理論 文章接著解釋了 翻譯與跨文化交際 跨文化交際與禮貌 以及禮貌與翻譯之間的密切關系 并且分析了跨文化交際在翻譯中的運用和禮貌在跨文化交際中的運用 最后 文章 詳細地分別闡述了幾個著名語用學家提出的禮貌原則 例如Lakoff的禮貌規(guī)則 Leech的禮貌準則以及Brown和Levinson的 面子 禮貌 作者把這篇文章的重 點放在如何在翻譯中實現(xiàn)禮貌等值這一問題上 并且從五個方面來闡述這一問題 稱呼語翻譯的禮貌等值 request 和 please 翻譯的禮貌等值 委婉語翻 譯的禮貌等值 謙語翻譯的禮貌等值以及語氣翻譯的禮貌等值 本文通過分析大量的例子 充分反映出中英文化之間的禮貌差異 提出如何實現(xiàn)禮貌翻譯的 文化過濾 3 期刊論文 張爽毅 周學恒 ZHANG Shuang yi ZHOU Xue heng 禮貌對等 衡量翻譯質量的一個重要標準 山西青年 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 19 1 禮貌對等是翻譯對等的一個重要方面 禮貌對等程度是影響譯文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 把禮貌對等作為衡量翻譯質量的一項重要標準 有助于譯者從更 深的文化層次理解原文 使譯文與原文達到多層次 多方面的對等 成為更優(yōu)秀的譯作 4 期刊論文 胡朋志 HU Peng zhi 從語言使用的規(guī)約性看禮貌稱謂語的翻譯 宿州師專學報2004 19 1 語用學的蓬勃興起為翻譯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 但同時語用學理論的廣泛運用又存在著使翻譯研究過于依賴語用推理 從而忽視對基本語 義與規(guī)約語義研究的趨勢 本文從認知語用學的視角 討論了會話含意理論本身所包含的規(guī)約性基礎 并通過對禮貌稱謂語的規(guī)約性分析 提出禮貌稱謂語 的規(guī)約性翻譯模式 5 學位論文 張爽毅 英漢禮貌原則對比及禮貌用語翻譯 2005 禮貌是各語言 各文化所共有的普遍現(xiàn)象 它有助于建立 維持和鞏固和諧的人際關系 促進社會交往 禮貌是一種可以觀察到的社會現(xiàn)象 實際 上是特定文化價值在語言中的折射 因此 在承認禮貌的普遍性的同時 我們還必須認識到禮貌的文化特性 也就是說 由于文化價值的影響 表示禮 貌的方式方法 以及人們用以判斷禮貌的標準會因文化而有所不同 因此 在翻譯的過程中要考慮這種差別 提高禮貌用語翻譯的準確性 本文以東西 方主要的禮貌理論回顧為基礎 試圖探究漢英禮貌原則的異同 揭示差異的深層次原因 并尋求禮貌用語翻譯的最佳方法 6 期刊論文 黃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