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武陟縣陽城一中高中地理《常見天氣系統(tǒng)》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1頁
河南省武陟縣陽城一中高中地理《常見天氣系統(tǒng)》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2頁
河南省武陟縣陽城一中高中地理《常見天氣系統(tǒng)》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3頁
河南省武陟縣陽城一中高中地理《常見天氣系統(tǒng)》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4頁
河南省武陟縣陽城一中高中地理《常見天氣系統(tǒng)》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南省武陟縣陽城一中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2章第三節(jié)常見天氣系統(tǒng)教案一、課標解析課標:運用簡易天氣圖,簡要分析鋒面、低壓、高壓等天氣系統(tǒng)的特點。解析:本節(jié)旨在使學生能閱讀和簡單分析天氣圖,并解釋天氣變化現(xiàn)象。掌握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如鋒面(包括冷鋒和暖鋒)、低壓(包括低壓槽)、高壓(包括高壓脊)等天氣系統(tǒng)控制下的天氣狀況及移動前后的天氣變化;重點掌握影響我國和山東省的主要天氣系統(tǒng)。二、主干知識點梳理 概念: 。鋒類型:冷鋒暖鋒準靜止鋒概念天氣圈常見天氣系統(tǒng)雨區(qū)天氣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后舉例低壓(氣旋)暖鋒(反氣旋)水平氣流北半球南半球垂直氣流天氣示意圖(北半球)舉例低壓(氣旋)高壓(反氣旋)三、典題解析1、如圖所示為1991年長江中下游梅雨期間環(huán)流形勢(a)和降水量分布(b)圖。(1)a圖所示的高壓中心名稱是 。此時我國北方地區(qū)通常的天氣狀況是 ,常出現(xiàn)的氣象氣候災害有 和 等。(2)b圖所示,長江中下游最可能出現(xiàn)的氣象氣候災害是 ,經(jīng)常引發(fā) 等災害,反映了自然災害 的特點。(3)如圖a圖中的高壓系統(tǒng)加強,中心移動到江淮一帶,則江淮地區(qū)的天氣狀況最可能是 ,常會出現(xiàn) 等氣象氣候災害。原因是 。此時我國華北地區(qū)多發(fā)的自然災害通常是 等。解析:主要考查過程思維。解本題的關鍵是理解副熱帶高壓在我國的移動過程以及相應的天氣與氣候變化狀況。當副熱帶高壓控制南嶺一帶時,我國江淮地區(qū)進入梅雨季節(jié),正是如圖所示情況。此時,我國北方夏季風還沒有到達,但因為白晝時間變長,氣溫迅速上升,表現(xiàn)為干旱、多風、暖熱的天氣特征,溫度上升促使農(nóng)作物快速生長,需要大量水分,因此往往出現(xiàn)干旱災害;而長江中下游則因為梅雨的持續(xù)性降水,有時也會暴雨頻發(fā),容易引發(fā)洪澇等自然災害。當副熱帶高壓控制我國江淮地區(qū)時,雨帶移動到華北、東北地區(qū),此時北方各地容易出現(xiàn)暴雨和洪澇災害;而長江流域,因為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盛行下沉氣流,天氣炎熱干旱,出現(xiàn)伏旱。答案:(1)副熱帶高壓(或夏威夷高壓) 晴朗干燥 干旱 沙塵暴 (2)暴雨災害 洪澇 關聯(lián)性 (3)晴朗干熱 伏旱 副熱帶高壓控制地區(qū)盛行高空下沉氣流,天氣晴、熱、干燥 暴雨和洪澇災害2、閱讀下列材料,探究分析北京、武漢2004年4月上旬天氣變化的形成原因。解析:從表中天氣變化資料分析,北京4月6日冷鋒過境,武漢4月7日冷鋒過境,繪出簡易冷鋒移動示意圖,可以分析北京、武漢4月5日至4月8日所處冷鋒過境前或過境后的位置。總結(jié):鋒面兩側(cè)空氣的溫度、濕度、氣壓都有明顯的差別,與暖氣團相比,冷氣團溫度低,濕度小,氣壓高。冷鋒過境時,較重的冷氣團插入暖氣團下面,使暖氣團被迫抬升,空氣逐漸冷卻,水汽容易凝結(jié)成云,如果暖空氣中含有大量的水汽,會帶來雨雪天氣;如果暖氣團干燥,冷鋒移動速度快,出現(xiàn)大風,往往形成沙塵暴。四、課堂練習(一)單項選擇題:1、下面所示四幅圖中,表示冷鋒天氣的是( )2、右圖是某地某段時間內(nèi)氣溫和氣壓的變化曲線,該地在這段時間內(nèi)經(jīng)歷了( ) A、快行冷鋒B、慢行冷鋒C、暖鋒D、準靜止鋒3、我國與冷鋒活動有關的天氣現(xiàn)象是( ) 江準地區(qū)的梅雨冬季的寒潮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的春旱 A、B、C、D、4、某地云層加厚,接著形成連續(xù)性降水,兩天后雨過天晴,氣溫上升,氣壓降低,該地是( ) A、慢行冷鋒過境B、快行冷鋒過境C、暖鋒過境D、受準靜止鋒控制5、赤道上沒有氣旋和反氣旋的原因是( ) A、太陽輻射強B、空氣對流運動顯著C、沒有地轉(zhuǎn)偏向力D、水平氣壓梯度力小6、右圖為北半球某地鋒面氣旋圖(其中數(shù)值為氣壓值P1P2P3)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鋒面甲為暖鋒、乙為冷鋒B、范圍為冷氣團控制,為暖氣團控制C、甲鋒降水在鋒前,乙鋒降水在鋒后D、甲過境時氣溫升高,氣壓降低,出現(xiàn)雨雪天氣讀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完成7-9題。7、關于AO、BO兩條鋒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 A、AO為冷鋒,BO為暖鋒B、AO為暖鋒,BO為冷鋒C、AO、BO都是暖鋒D、AO、BO都是冷鋒8、若空氣中水汽比較充足,各處正處在降水過程的是( ) A、B、C、D、9、關于甲、乙兩地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地周圍氣流呈逆時針方向B、乙地周圍氣流呈順時針方向C、甲地氣溫日較差比乙地大D、甲、乙兩地海陸性質(zhì)不同,形成氣團性質(zhì)不同10、當上海地區(qū)出現(xiàn)圖中的天氣系統(tǒng)時( ) A、該系統(tǒng)給上海地區(qū)帶來狂風暴雨天氣B、上海陰雨連綿,出現(xiàn)梅雨天氣C、羅馬溫和多雨D、潘帕斯草原溫和少雨、當臺風中心位于舟山群島附近洋面時,上海市區(qū)的風向是()東北東南西北西南(二)綜合題1、 、 讀“某年4月5日8時地面天氣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2、(1)圖中除C處為低壓中心外,還有一處低壓中心在 附近,該低壓中心氣壓的最低值小于 百帕。(2)此時日本九州島與我國西北地區(qū)相比,風速較 ,理由是 。(3)C、D兩地氣溫日較差較大的是 ,原因是 。(4)圖中A、B兩鋒面屬于冷鋒的是 ,理由是 。(5)南昌此時吹 風,未來的天氣變化是 。2、閱讀下面兩則材料,回答有關問題。材料一 2002年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其主題是“降低對天氣和氣象極端事件的脆弱性”。該主題表達了對越來越頻繁的天氣、氣候災害及其給人類社會造成的危害的強烈關注和加強對天氣、氣候的監(jiān)測和預報,最大限度地降低天氣、氣候極端事件帶來的不利影響,減輕災害性天氣對人類社會的危害的愿望。材料二 下表是某年8月浙江舟山某地某日的氣象觀測資料:時間氣溫()氣壓(百帕)降水(毫米)風速(千米/小時)12時前后251002103018時前后309905024024時前后2710041050(1)我國主要的氣象氣候災害有 、旱澇和 等。(2)與材料二相對應的氣壓系統(tǒng)和天氣系統(tǒng)分別是( ) A、低氣壓、伏旱B、低氣壓、寒潮C、高氣壓、伏旱D、低氣壓、臺風(3)該天氣系統(tǒng)多形成于 地區(qū),其災害主要由 、 和風暴潮組成,在 季節(jié)影響我國的 地區(qū)。(4)在該天氣系統(tǒng)影響下的天氣特點是( ) A、狂風暴雨B、陰雨連綿C、高溫晴好D、寒冷少雨(5)該日18時前后上海的風向為( ) A、東南風B、西南風C、西北風D、東北風五、能力提高下圖是中緯度某地剖面示意圖,分析回答下題1、影響該地的天氣系統(tǒng)是( )讀相對濕度同溫度的關系圖,回答2-4題。2、有關氣溫與濕度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濕度從凌晨4時起逐漸增大B、濕度隨氣溫的升高而降低C、濕度隨氣溫的升高而增大D、氣溫在正午12時達到最大值3、該地可能是下列城市中的( ) A、東京B、羅馬C、上海D、烏蘭巴托4、該地該日的天氣狀況是( ) A、全天無任何降水過程B、下午3時許有降水過程C、上午10時許有降水過程D、凌晨4時許有可能產(chǎn)生霜凍5、讀“杭州2003年11月14日12月12日最高氣溫(實線)、降水(柱狀)和氣壓(點線)變化統(tǒng)計圖”完成:(1)這一時期出現(xiàn)了 次連續(xù)性的降水;總降水量為 mm。(2)這幾次降水是由 (“冷鋒”、“暖鋒”)引起的。理由是: 。圖8為“我國某地地面氣壓分布狀況示意圖”。讀圖回答21-22題。6在圖中所示的天氣系統(tǒng)中A. a地的氣壓比b 地低B. C地附近有冷鋒活動C. d地的風力比e 地小D. e地的風向為偏北風7. a、c、d、e四地中,可能出現(xiàn)降水天氣的是A. a B. e C. d D. c 8、讀“中國東部地區(qū)梅雨期起訖等日期線圖”,回答問題。(12分)(1)在多年平均情況下,福州梅雨起始日是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