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原理自測題及答案_第1頁
機械原理自測題及答案_第2頁
機械原理自測題及答案_第3頁
機械原理自測題及答案_第4頁
機械原理自測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章機構的結(jié)構分析一填空題1組成機構的基本要素是和。機構具有確定運動的條件是。2在平面機構中,每一個高副引入個約束,每一個低副引入個約束,所以平面機構自由度的計算公式為F。應用該公式時,應注意的事項是。3機構中各構件都應有確定的運動,但必須滿足的條件是。二綜合題1根據(jù)圖示機構,畫出去掉了虛約束和局部自由度的等效機構運動簡圖,并計算機構的自由度。設標有箭頭者為原動件,試判斷該機構的運動是否確定,為什么2計算圖示機構的自由度。如有復合鉸鏈、局部自由度、虛約束,請指明所在之處。3計算圖示各機構的自由度。ADECHGFIBK12345678924計算機構的自由度,并進行機構的結(jié)構分析,將其基本桿組拆分出來,指出各個基本桿組的級別以及機構的級別。(A)(B)5計算機構的自由度,并分析組成此機構的基本桿組。如果在該機構中改選FG為原動件,試問組成此機構的基本桿組是否發(fā)生變化。6試驗算圖示機構的運動是否確定。如機構運動不確定請?zhí)岢銎渚哂写_定運動的修改方案。3(A)(B)4第三章平面機構的運動分析一、綜合題1、試求圖示各機構在圖示位置時全部瞬心的位置(用符號直接在圖上標出)。IJP2、已知圖示機構的輸入角速度1,試用瞬心法求機構的輸出速度3。要求畫出相應的瞬心,寫出3的表達式,并標明方向。53、在圖示的齒輪連桿組合機構中,試用瞬心法求齒輪1與3的傳動比1/2。4、在圖示的四桿機構中,60MM,90MM,120MM,10RAD/S,試用瞬心法求ABLCDLALBC2(1)當165時,點C的速度;CV(2)當165時,構件3的BC線上速度最小的一點E的位置及其速度的大小;(3)當時,角之值(有兩個解)。0CV5、如圖為一速度多邊形,請標出矢量、及矢量、的方向ABVCAVBC6、已知圖示機構各構件的尺寸,構件1以勻角速度1轉(zhuǎn)動,機構在圖示位置時的速度和加速度多邊形如圖B、C所示。(1)分別寫出其速度與加速度的矢量方程,并分析每個矢量的方向與大小,(2)試在圖B、C上分別標出各頂點的符號,以及各邊所代表的速度或加速度及其指向。67、已知圖示機構中各構件的尺寸,原動件1以勻速V1移動,求出圖示位置時構件3的角速度3和角加速度3。要求列出矢量方程式、分析各矢量的大小和方向、作出速度與加速度多邊形(可不按比例)、并列出3和3表達式。8、回轉(zhuǎn)導桿機構的速度多邊形如圖2)所示,試判斷其哥氏加速度AKC2C3的方向并標畫在圖上,并寫明判斷的方法。ABV112379試判斷在圖示的兩個機構中,B點是否存在哥氏加速度又在何位置時其哥氏加速度為零作出相應的機構位置圖。10、在圖示的各機構中,設已知構件的尺寸及點B的速度(即速度矢量)。試作出各機構在圖示位置VPB的速度多邊形。第四章平面機構的力分析第五章效率和自鎖一、填空題1、在移動副中,如驅(qū)動力作用在時,將發(fā)生自鎖;在轉(zhuǎn)動副中,如驅(qū)動力為一單力,且作用在時,則將自鎖;在螺旋副中,如果時,其反行程也將發(fā)生自鎖。2、斜面機構反行程的自鎖條件為V,其中為斜面的傾斜角,而V則為。三角螺紋和矩形螺紋相比較,更容易自鎖,因為。3、機器產(chǎn)生“自鎖”的原因是。4、機械效率是_的比值,按機械效率來確定機構自鎖的條件。5、當機械自鎖時,其機械效率。二、簡答題81、何謂摩擦圓以轉(zhuǎn)動副聯(lián)接的兩構件,當外力(驅(qū)動力)分別作用在摩擦圓之內(nèi)、之外,或與該摩擦圓相切時,兩構件將各呈現(xiàn)何種相對運動狀態(tài)2、具有自鎖的機構,其正、反行程的機械效率是否相等為什么3、何謂機構的自鎖試以具有自鎖特性的螺旋千斤頂機構為例說明在什么情況下能運動在什么情況下不能運動4、鉸鏈四桿機構在死點位置時,驅(qū)動力任意增加也不能使機構產(chǎn)生運動,這與機構的自鎖現(xiàn)象是否相同試加以說明。三、綜合題1、如圖所示為一輸送輥道的傳動簡圖。設已知一對圓柱齒輪傳動的效率為095;一對圓錐齒輪傳動的效率為092均已包括軸承效率。求該傳動裝置的總效率。2、圖示為由幾種機構組成的機器傳動簡圖。已知12098,34096,56094,7042,PR5KW,PR02KW。求機器的總效率。3、圖示鉸鏈四桿機構中,AB桿為主動件,CD桿為從動件,虛線小圓為各鉸鏈處之摩擦圓。已知構件CD上作用有生產(chǎn)阻力R,若不計構件的自重和慣性力,試確定1)圖示位置時,主動構件AB的轉(zhuǎn)向;2)圖示位置時,連桿BC所受的作用力R12和R32的作用線。(3)作用在主動件1上的驅(qū)動力矩M1的方向以及約束反力R21與R41的方位。56123471256734PRPR94、圖A)、B)給出軸頸受力的兩種情況,Q為外載荷,為摩擦圓半徑。試畫出軸承對軸頸的總反力R并說明在此兩種情況下該軸的運動狀態(tài)(勻速、加速或減速轉(zhuǎn)動)。5、在圖示機構中,已知各轉(zhuǎn)動副中摩擦圓和移動副中的摩擦角如圖所示,P為驅(qū)動力,Q為阻抗力,試在圖上作出各運動副的總反作用力的方位。6、在圖示雙滑塊機構中,轉(zhuǎn)動副A與B處的虛線小圓表示磨擦圓,在滑塊1上加F力推動滑塊3上的負載Q,若不計各構件重量及慣性力,試在圖上畫出構件2所受作用力的作用線。108、在圖示的曲柄滑塊機構中,虛線小圓表示轉(zhuǎn)動副處的磨擦圓。若不計構件的重力和慣性力,試在圖上畫出圖示瞬時作用在連桿BC上的運動副總反力的方向。第六章機械的平衡一、填空題1、剛性轉(zhuǎn)子在的情況下,可以只進行靜平衡;而當進行動平衡時,平衡平面最少應選個,這是因為。2、在圖示(A)、(B)、(C)三根軸中,已知,并作軸向等間隔布置,且4321RMRM都在曲軸的同一含軸平面內(nèi),則其中軸已達到靜平衡,軸已達到動平衡。1R2R3RM4R(A)1RM2R3RM4R11(B)1RM2R3RM4RC3、剛性轉(zhuǎn)子靜平衡的條件是;而動平衡的條件是。4、設計形體不對稱的回轉(zhuǎn)零件時,要進行平衡計算,但在制造過程中還要安排一道工序,這是因為。5、只使剛性轉(zhuǎn)子的得到平衡稱為靜平衡,此時只需要在個平面中增減質(zhì)量;使和同時得到平衡稱為動平衡,此時至少要在個選定的平衡面中增減質(zhì)量。6、質(zhì)徑積是指轉(zhuǎn)子的與的乘積;殘余不平衡質(zhì)徑積相同,但質(zhì)量不同的兩轉(zhuǎn)子,質(zhì)量的轉(zhuǎn)子的平衡精度高。7、在圖(A)、(B)、(C)中,S為總質(zhì)心,圖總的轉(zhuǎn)子只是靜不平衡,圖中的轉(zhuǎn)子是動不平衡。S1SE2S1S2SABC8、對于軸向尺寸較小的盤狀轉(zhuǎn)子,它們的質(zhì)量分布可視為,這是進行的平衡稱為平衡;而對軸向尺寸較大的轉(zhuǎn)子,應進行平衡。9、如圖所示兩個轉(zhuǎn)子,已知,轉(zhuǎn)子(A)是不平衡的,轉(zhuǎn)子(B)是21RM不平衡的;轉(zhuǎn)子可以選出一個平衡平面,在其上加(減)一個平衡質(zhì)量使之達到平衡。121RM21RM2RAB二、簡答題1、何謂轉(zhuǎn)子的靜平衡和動平衡不考慮動平衡的動平衡是否總是有利的,為什么三、綜合題1、如圖所示盤狀轉(zhuǎn)子上有兩個不平衡質(zhì)量KG,KG,MM,MM,相位如圖所示?,F(xiàn)用去重法來平衡,求所需5M802140R1802R挖去的質(zhì)量大小和相位(設挖去質(zhì)量處的半徑MM)。M1R1M2R213第七章機械的運轉(zhuǎn)及其速度波動的調(diào)節(jié)一、填空題1、等效質(zhì)量(或等效轉(zhuǎn)動慣量)的值是的函數(shù),只與有關,而與機器的無關。2、按的原則來計算等效力矩,按的原則來計算轉(zhuǎn)動慣量。3、機器的穩(wěn)定運轉(zhuǎn)可以分為速穩(wěn)定運轉(zhuǎn)和速穩(wěn)定運轉(zhuǎn)兩種情況,前者機器的驅(qū)動功與阻抗功的關系是;后者機器的驅(qū)動功與阻抗功的關系是DWRDWR。4、調(diào)節(jié)機器周期性速度波動的方法是;非周期性速度波動的調(diào)節(jié)方法是用來實現(xiàn)的。5、機器中安裝飛輪,除了可用以之外,同時還可用以。6、從量角度看,機器在一個穩(wěn)定運動循環(huán)內(nèi),其與應相等;如果它們不僅在一個穩(wěn)定運動循環(huán)內(nèi)相等,而且在任何一個瞬時都相等,則該機器將作運轉(zhuǎn)。7、機器在穩(wěn)定運轉(zhuǎn)狀態(tài)下,作周期性速度波動的條件。8、機器運轉(zhuǎn)過程中產(chǎn)生周期性速度波動的主要原因是。14二、簡答題1、何謂機器的周期性速度波動波動幅度大小應如何調(diào)節(jié)能否完全消除周期性速度波動,為什么2、等效質(zhì)量的等效條件是什么如果不知道機構的真實運動,能否求得等效質(zhì)量,為什么3、通常,機器的運轉(zhuǎn)分為幾個階段以及各階段的功能特征是什么何謂等速穩(wěn)定運轉(zhuǎn)和周期性變速穩(wěn)定運轉(zhuǎn)4、分別寫出機器在啟動階段、穩(wěn)定運轉(zhuǎn)階段和停車階段的功能關系的表達式,并說明原動件角速度的變化情況。5、什么是等效力的等效條件6、機器運轉(zhuǎn)的周期性及非周期性速度波動的性質(zhì)有何區(qū)別,各用什么方法加以調(diào)節(jié)三、綜合題1、在圖示曲柄滑塊機構中,設已知各構件的尺寸、質(zhì)量、質(zhì)心位置、轉(zhuǎn)動慣量、構件1的角速度MSSJ。又設該機構上作用有外力(矩)、如圖所示。試寫出在圖示位置是以構件1位等效構1M3R2F件的等效力矩和等效轉(zhuǎn)動慣量的計算式和推導過程。2、在某機器中,設取其主軸為等效構件,已知其在一個穩(wěn)定運動循環(huán)()中的等效阻力矩如圖所2ERM示,又已知其等效驅(qū)動力矩為常數(shù)。若不計機器中各構件的等效轉(zhuǎn)動慣量。試求為保證機器主軸在EDM1500R/MIN的轉(zhuǎn)速下運轉(zhuǎn),且運轉(zhuǎn)不均勻系數(shù)005時,應在主軸上加裝的飛輪的轉(zhuǎn)動慣量及主軸的最FJ1J1M11M2SJ2M2S3M3S3R1SABC1216002MNMEERM2/4/32015大和最小角速度、。MAXIN3、在電動機驅(qū)動的剪床中,作用在主軸(等效構件)上的等效阻抗力矩曲線如圖所示,周期為,ERM2主軸在1500R/MIN的轉(zhuǎn)速下運轉(zhuǎn),且要求不均勻系數(shù)005。若等效驅(qū)動力矩為常數(shù)。試問ED(1)等效驅(qū)動力矩為多少EDM(2)等效構件的最大和最小角轉(zhuǎn)速度為多少(3)求應加在等效構件上的飛輪轉(zhuǎn)動慣量。FJ4、某機組一個穩(wěn)定運動循環(huán)對應于等效構件的一轉(zhuǎn)。已知等效阻抗力矩曲線如圖所示,等效驅(qū)動力ERM矩為常數(shù),等效構件上的平均轉(zhuǎn)速為100R/MIN,其轉(zhuǎn)速誤差不超過。求裝在等效構件上的飛EDM1輪的轉(zhuǎn)動慣量(不計其余構件的質(zhì)量和轉(zhuǎn)動慣量)。FJ5、已知某機器主軸轉(zhuǎn)動一周為一個穩(wěn)定運動循環(huán),取主軸為等效構件,其等效阻抗力矩曲線如圖所示,ERM等效驅(qū)動力矩為常數(shù),并假定等效轉(zhuǎn)動慣量為常數(shù),求(1)求出最大盈虧功,并指明與最大EDMEJ角速度和最小角速度對應角在什么位置;(2)說明減小速度波動可采取的方法。MAXMIN6、某機器在一個穩(wěn)定運動循環(huán)中的等效驅(qū)動力矩3003/42MNMEERM3/28004/52MNMEERM2/401003/42MNMEERM3/4EDMABCDA16和等效阻抗力矩曲線如圖所示。由和所圍成的各塊面積所代表的功分別為EDMEREDMR、,設等效轉(zhuǎn)動慣量JF150J102JF403J104JF15為常數(shù),試確定與等效構件的最大角速度和最小角速度對應的等效構件的轉(zhuǎn)角在什么EMAXMIN位置機器的最大盈虧功是多少F1F2F3F4F50ABCD0MEDMER8、一機械系統(tǒng),當取其主軸為等效構件時,其其等效阻抗力矩曲線如圖所示。已知等效驅(qū)動力矩ERM為常數(shù),機械主軸的轉(zhuǎn)速為1000R/MIN。若不計其余構件的轉(zhuǎn)動慣量,試問當要求不均勻系數(shù)EDM005時,應在主軸上安裝一個轉(zhuǎn)動慣量為多少的飛輪;FJ106003/52MNEERM第八章平面連桿機構及其設計一、填空題1、下左圖示17運動鏈,當選桿為機架時為雙曲機構;選擇桿為機架時為雙搖桿機構;選擇桿為機架時則為曲柄搖桿機構。2、上右圖為一對心曲柄滑塊機構,若以滑塊3為機架則該機構轉(zhuǎn)化為機構;若以構件2為機架,則該機構轉(zhuǎn)化為。3、平面鉸鏈四桿機構變換機架(倒置)以后,各桿間的相對運動不變,其理由是。4、平面鉸鏈四桿機構的死點位置是指的位置。5、平面鉸鏈四桿機構有曲柄的條件是1);2)。二、綜合題1、試畫出圖示兩種機構的機構運動簡圖,并說明它們各為何種機構,在圖中偏心盤1繞固定軸O轉(zhuǎn)動,迫使滑塊2在圓盤3的槽中來回滑動,而圓盤3又相對于機架4轉(zhuǎn)動;2、已知曲柄搖桿機構搖桿CD的長度L75,機架AD的長度L100,行程速比系數(shù)K125,搖桿的一個極限位置與機架間的夾角45。試求曲柄和連桿的長度L、L。3、如圖所示曲柄滑塊機構,曲柄AB等速整周回轉(zhuǎn)。181設曲柄為主動件,滑塊朝右為工作行程,確定曲柄的合理轉(zhuǎn)向;2)設曲柄為主動件,畫出急位夾角,最小傳動角出現(xiàn)的位置;MIN3此機構在什么情況下,出現(xiàn)死點位置,作出死點位置。4、如圖所示,設已知四桿機構各構件的長度為A240MM,B600MM,C400MM,D500MM。試問1)當取桿4為機架時,是否有曲柄存在2)若各桿長度不變,能否以選不同桿為機架的辦法獲得雙曲柄機構和雙搖桿機構如何獲得3)若A、B、C三桿的長度不變,取桿4為機架,要獲得曲柄搖桿機構,求D的取值范圍。5、如圖所示的鉸鏈四桿機構中,各桿的長度為L128MM,L252MM,L350MM,L472MM,試求)當取桿4為機架時,作出機構的極位夾角、桿3的最大擺角、最小傳動角MIN并求行程速比系數(shù)K;)當桿1為機架時,將演化為何種類型的機構為什么并說明這時C、D兩個轉(zhuǎn)動副是周轉(zhuǎn)副還是擺動副;)當取桿3為機架時,又將演化為何種機構這時A、B兩個轉(zhuǎn)動副是否仍為周轉(zhuǎn)副196、已知曲柄搖桿機構ABCD的搖桿長度LCD50MM,搖桿擺角40O,行程速比系數(shù)K15,機架長LAD40MM,試用作圖法求出該機構的曲柄和連桿長LAB和LBC。7、量出下圖所示平面鉸鏈四桿機構各構件的長度,試問)這是鉸鏈四桿機構基本型式中的哪一種為什么)若以AB為原動件,此機構有無急回運動為什么)當以AB為原動件時此機構的最小傳動角發(fā)生在何處(在圖上標出)該機構以何桿為原動件時,在什么情況下會出現(xiàn)死點在圖上作出死點發(fā)生的位置。8、在圖示的四桿機構中,已知LAB20MM,LBC60MM,LBD50MM,E40MM,試確定1)此機構有無急回運動若有,試作圖法確定極位夾角,并求行程速比系數(shù)K的值;2)當以AB為原動件時,標出此機構的最小傳動角MIN和最小壓力角MIN;3)作出當以滑塊為主動件時機構的死點位置。9、試畫出下圖各機構圖示位置的傳動角。2010、設計一鉸鏈四桿機構,已知搖桿CD的行程速比系數(shù)K1,搖桿的長度LCD150MM,搖桿的極限位置與機架所成角度30O和”90O。要求1)求曲柄、連桿和機架的長度LAB、LBC和LAD;2)判別該機構是否具有曲柄存在。11、在圖示鉸鏈四桿機構中,已知各桿長度,MLAB20,。MLBC60LCD85D5)試確定該機構是否有曲柄)若以構件AB為原動件,試畫出機構的最小傳動角;)回答在什么情況下機構有死點位置12、在如圖所示的鉸鏈四桿機構中,若各桿長度為A200MM,B800MM,C500MM,D600MM。試問1當取D為機架時,它為何種類型的機構為什么2能否用選用不同桿為機架的辦法來得到雙曲柄機構與雙搖桿機構如何得到這類機構3在圖上標出當以D為機架、A為原動件時機構的最小傳動角MIN。4該機構以何桿為原動件,在什么位置時會出現(xiàn)死點2113、在圖示機構中,試求AB為曲柄的條件。如偏距E0,則桿AB為曲柄的條件又應如何試問當以桿AB為機架時,此機構將成為何種機構第九章凸輪機構及其設計一、單選題1、與連桿機構相比,凸輪機構最大的缺點是_。(A)慣性力難以平衡(B)點、線接觸,易磨損(C)設計較為復雜(D)不能實現(xiàn)間歇運動2、與其他機構相比,凸輪機構最大的優(yōu)點是_。(A)可實現(xiàn)各種預期的運動規(guī)律(B)便于潤滑(C)制造方便、易于獲得較高的精度(D)從動件的行程可較大3、_盤形凸輪機構的壓力角恒等于常數(shù)。(A)擺動尖頂推桿(B)直動滾子推桿(C)擺動平底推桿(D)擺動滾子推桿4、對于直動推桿盤形凸輪機構來講,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偏置直動推桿與對心直動推桿相比,兩者在推程段最大壓力角的關系為_。(A)偏置比對心大(B)對心比偏置大22(C)一樣大(D)不一定5、對心直動尖頂推桿盤形凸輪機構的推程壓力角超過許用值時,可采用_措施解決。(A)增大基圓半徑(B)改用滾子推桿(C)改變凸輪轉(zhuǎn)向(D)改為偏置直動尖頂推桿6、下述幾種運動規(guī)律中,_既不會產(chǎn)生柔性沖擊也不會產(chǎn)生剛性沖擊,可用于高速場合。(A)等速運動規(guī)律(B)擺線運動(正弦加速度運動)規(guī)律(C)等加速等減速運動規(guī)律(D)簡諧運動(余弦加速度運動)規(guī)律二、填空題1、作圖繪制凸輪廓線時,常采用_法。即假定凸輪_,從動件作_和_的復合運動。2、尖頂直動推桿盤型凸輪機構的基圓半徑增大時,壓力角將_;當壓力角過大時,可采用_加以改進。3、尖頂從動件盤形凸輪機構中,凸輪的基圓是指以_為圓心,以_為半徑所作的圓;該凸輪機構的壓力角是指_與_方向之間的夾角。4、尖頂直動從動件盤形凸輪機構壓力角的大小與該機構的_、_等因素有關。5、在凸輪機構從動件的幾種常用運動規(guī)律中,_運動規(guī)律有剛性沖擊;_、_運動規(guī)律有柔性沖擊;_運動規(guī)律無沖擊。6、在滾子從動件盤形凸輪機構的凸輪設計中,如發(fā)現(xiàn)有失真現(xiàn)象,可采取1)_,2)_加以改進。7、當發(fā)現(xiàn)凸輪機構的壓力角過大時,可采取1)_,2)_的措施加以改進;8、凸輪機構的壓力角越大,機構傳力性能越,傳動效率越,滾子和尖頂推桿凸輪機構的壓力角大小將隨接觸位置而;設計凸輪時,若增大基園半徑,最大壓力角將MAX。9、凸輪機構從動件的端部結(jié)構形式一般有_、_、_、_四種。10、凸輪機構從動件的常用運動規(guī)律有_、_、_、_;其中,_運動規(guī)律在運23動始末有剛性沖擊。11、若凸輪以順時針轉(zhuǎn)動,采用偏置直動從動件時,從動件導路應位于凸輪中心的_側(cè)。12、偏置直動推桿凸輪機構的最大壓力角與道路線的_方向和凸輪的_方向有關。三、判斷題1、在直動從動件盤形凸輪機構中,同一凸輪當采用不同端部形狀的從動件時,其從動件規(guī)律相同。()2、尖頂從動件盤形凸輪機構中,沒有失真現(xiàn)象。()3、滾子從動件盤形凸輪機構的理論廓線與實際廓線相同。()4、尖頂從動件盤形凸輪機構的理論廓線與實際廓線相同。()5、平底從動件盤形凸輪廓線必須要外凸。()6、滾子從動件盤形凸輪廓線不一定要外凸。()7、在凸輪制成后,一般不要改變偏置方向、偏距大小、滾子半徑大小。()8、平底從動件盤形凸輪的壓力角恒等于零。()四、綜合題1、圖一所示為一對心滾子直動從動件圓盤形凸輪機構,已知凸輪的角速度,試在圖上畫出凸輪的基圓;1標出機構在圖示位置時的壓力角和從動件的位移;并確定出圖示位置從動件的速度。S2V24圖一圖二2、在圖二所示凸輪機構,要求1)給出該凸輪機構的名稱;2)畫出的凸輪基圓;3)畫出在圖示位置時凸輪機構的壓力角和從動件(推桿)的位移。3、圖示凸輪機構中,已知凸輪實際輪廓是以O為圓心,半徑R25MM的圓,滾子半徑R5MM,偏距E10MM,凸輪沿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要求1)在圖中畫出基圓,并計算其大小;2)分別標出滾子與凸輪在C、D點接觸時的凸輪機構壓力角;3)分別標出滾子與凸輪在C、D點接觸時的從動件的位移。S4、試畫出圖四所示凸輪機構中凸輪1的理論廓線,用反轉(zhuǎn)法標出從動件2的最大升程H,在圖示位置時傳動壓力角為多少圖四圖五255、如圖五所示偏置直動滾子推桿盤形凸輪機構,凸輪以角速度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試在圖中畫出凸輪的理論廓線、偏置圓和基圓;6、試分別標出三種凸輪機構在圖示位置的壓力角(凸輪轉(zhuǎn)向如箭頭所示)。第十章齒輪機構及其設計一、填空題1、漸開線斜齒圓柱齒輪的當量齒數(shù)ZV,而直齒圓錐齒輪的當量齒數(shù)ZV。2、一對漸開線正常齒標準直齒圓柱齒輪傳動,按標準中心距安裝時,其頂隙和側(cè)隙分別為、。兩輪的圓將分別與其圓相重合;兩輪的嚙合角將等于角。3、根據(jù)外嚙合漸開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傳動重合度的公式,增大重合度的方法有、2/2/1TGZTGZAA、。4、一對斜齒圓柱齒輪傳動的正確嚙合條件是。5、一對蝸輪蝸桿傳動的正確嚙合條件是。6、分度圓尺寸一定的漸開線齒輪齒廓形狀,決定于齒輪基本參數(shù)中的大??;而漸開線標準齒輪分度圓上齒厚,取決于基本參數(shù)中的大小。7、齒廓嚙合基本定律相互嚙合的一對齒廓,其角速度之比與成反比。如要求兩角速度之比為定值,則這對齒廓在任何一點接觸時,應使兩齒廓在接觸點的公法線。8、已知一漸開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的齒數(shù)Z26,模數(shù)M3MM,壓力角200,則其齒廓在分度圓處的曲率半徑,在齒頂處的曲率半徑R,在齒頂圓26處的壓力角。A9、某齒輪傳動的重合度14,這說齒輪在傳動過程中有的時間是一對齒嚙合的,有的時間是兩對齒嚙合的。10、漸開線齒廓上各點的壓力角是不同的,圓上的壓力角為零,圓上的壓力角最大;漸開線齒輪圓上的壓力角取為標準值。11、決定漸開線圓柱直齒輪輪緣尺寸的基本參數(shù)有;其中參數(shù)是標準值,其中參數(shù)必須為整數(shù)。12、一對漸開線齒輪嚙合傳動時,兩輪圓總是相切并作純滾動的,而兩輪中心距不一定總等于兩輪圓的半徑之和。13、漸開線作齒輪齒廓的優(yōu)點是。14、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正確嚙合條件是。15、一對平行軸標準斜齒圓柱齒輪外嚙合傳動,模數(shù)M3MM,,02NZ118,Z247,傳動比I12,端面壓力角,端面模數(shù)MT,015T小齒輪分度圓直徑D1MM,大齒輪當量齒數(shù)ZV2。16、用范成法加工齒輪時,用齒條形刀具切制標準齒數(shù)時,應將齒條刀具的線和被加工齒輪的圓相切并作無滑動的純滾動,齒條工具移動的速度為。二、簡答題1、在圖示蝸桿蝸輪副中,設已知蝸桿或蝸輪的轉(zhuǎn)向,或者蝸桿齒的旋向。試問圖中待確定的蝸桿或蝸輪的轉(zhuǎn)向,或者蝸桿齒的旋向各如何請在相應的圖上標出。2、標準直齒圓柱齒輪的參數(shù)和安裝中心距對重合度有什么影響3、一對輪齒的齒廓曲線應滿足什么條件才能使其傳動比為常數(shù)漸開線齒廓為什么能滿足定傳動比的要求4、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的分度圓和節(jié)圓有何區(qū)別在什么情況下,分度圓和節(jié)圓是相等的5、一對直齒圓柱齒輪傳動中若要能實現(xiàn)定傳動比、連續(xù)傳動和傳動平穩(wěn),必須具備哪些條件6、試簡述漸開線圓柱斜齒輪機構主要有哪些優(yōu)點7、試問漸開線齒輪的齒數(shù)、模數(shù)、壓力角、齒頂高系數(shù)和兩輪的中心距,對漸開線齒輪傳動的重合度的影響各如何278、寫出齒輪傳動中嚙合角和壓力角的關系式,當A/A時,嚙合角將如何變化9、何謂斜齒輪的當量齒輪對于螺旋角為,齒數(shù)為Z的斜齒圓柱齒輪,試寫出其當量齒輪的表達式。10、為了實現(xiàn)定傳動比傳動,對齒輪的齒廓曲線有什么要求11、已知兩軸的中心距及其間的傳動比,欲設計一對漸開線齒輪傳動,但選用標準圓柱直齒輪時,不能滿足給定中心距的要求。問應采取哪些方案來滿足中心距的要求三、綜合題1、已知一外嚙合漸開線標準斜齒圓柱齒輪副的參數(shù)為Z127,Z260,MN3MM,HAN1,C025,N20,螺旋角,試求1)兩輪的分度圓直徑、齒頂圓直徑和齒根圓直徑。436802)兩輪的標準中心距A。1406368SIN90COS02、如圖所示,采用標準齒條形刀具加工一漸開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已知刀具的齒側(cè)角200,刀具上相鄰兩齒對應點的距離為5,加工時范成運動的速度分別為V60MM/S,,方向如圖。試求SM/1被加工齒輪的模數(shù)M、壓力角、齒數(shù)Z、分度圓半徑R、基圓半徑RB,以及其軸心至刀具分度線的距離A。3、圖示的一對標準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嚙合圖中,已知標準中心距A,兩輪的基圓半徑和法節(jié)。當論1為主28動時要求在圖中標畫出理論嚙合線N1N2,實際嚙合線B1B2,嚙合角;標畫出單齒嚙合區(qū)和雙齒嚙合區(qū)。4、已知一對標準安裝(無側(cè)隙安裝)的外嚙合漸開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的中心距A360MM,傳動比I123,兩輪模數(shù)M10MM,且均為正常齒制。試求兩輪齒數(shù),分度圓直徑、齒頂圓直徑和齒根圓直徑、齒厚和齒槽寬,以及兩輪的節(jié)圓直徑和頂隙C。5、一對按標準中心距安裝的正常齒制的外嚙合漸開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主動論1作順時針轉(zhuǎn)動。已知Z122,Z234,;中心距A140MM。試求兩輪的分度圓、齒頂圓、齒根圓和基圓直徑;并02按比例作圖,畫出實際嚙合線B2B1,計算其重合度。ML/16、一對按標準中心距安裝的正常齒制的外嚙合漸開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其小齒輪已損壞,需要配制,今測得兩軸中心距A310MM,大齒輪齒數(shù)Z2100,齒頂圓直徑DA2408MM,試確定小齒輪的基本02參數(shù)及其分度圓和齒頂圓的直徑。29第十一章齒輪系及其設計一、綜合題1、在圖示輪系中,已知蝸桿為單頭且右旋,轉(zhuǎn)速N12880R/MIN,轉(zhuǎn)動方向如圖示,其余各輪齒數(shù)為Z280,Z240,Z360,Z336,Z4108,試1說明輪系屬于何種類型;2計算齒輪4的轉(zhuǎn)速N4;3在圖中標出齒輪4的轉(zhuǎn)動方向。2、在圖二所示輪系中,單頭右旋蝸桿1的回轉(zhuǎn)方向如圖,各輪齒數(shù)分別為Z237,Z215,Z325,Z320,Z460,蝸桿1的轉(zhuǎn)速N11450R/MIN,方向如圖。試求軸B的轉(zhuǎn)速NH的大小和方向。圖二圖三3、在圖三所示的齒輪系中,設已知各輪齒數(shù)Z1Z2Z3Z420,又齒輪1,3,3,5同軸線,均為標準齒輪傳動。若已知齒輪1的轉(zhuǎn)速為N11440R/MIN,試求齒輪5的轉(zhuǎn)速。304、在圖四所示輪系中,已知各輪齒數(shù)為Z1Z3Z415,Z260,Z4Z530,試求傳動比I15圖四圖五5、已知圖五所示輪系中各輪的齒數(shù)Z120,Z240,Z315,Z460,輪1的轉(zhuǎn)速為N1120R/MIN,轉(zhuǎn)向如圖。試求輪3的轉(zhuǎn)速N3大小和轉(zhuǎn)向。6、在圖示的輪系中,已知Z1Z3Z4Z6Z820,Z2Z540,Z7Z980,求I197、在圖七所示的輪系中,已知Z120,Z240,Z230,Z3100,Z490,求I14的大小圖七圖八8、在圖八所示的輪系中,已知Z1Z440,Z1Z2Z420,Z230,Z330,Z315,試求I1H319、圖九所示輪系中,Z1Z240,Z2Z3Z520,Z480試判斷該屬何種輪系并計算傳動比I15圖九圖十10、圖十所示的輪系中,已知各齒輪齒數(shù)Z120,Z230,Z380,Z440,Z520,輪1的轉(zhuǎn)速N11000R/MIN,方向如圖,試求輪5的轉(zhuǎn)速N5的大小和方向。圖十二12、如圖十二所示輪系已知各齒輪的齒數(shù)為Z120,Z240,Z230,Z340,Z320,Z490輪1的轉(zhuǎn)速N11400R/MIN,轉(zhuǎn)向如圖示,試求系桿H的轉(zhuǎn)速NH的大小和方向13、如圖十三所示的周轉(zhuǎn)輪系中,已知各輪齒數(shù)為Z139,Z278,Z239,Z320,試求傳動比IH3。圖十三圖十四3214、在圖十四所示復合輪系中,已知各齒輪的齒數(shù)為Z117,Z223,Z220,Z360,Z320,Z440,構件H的轉(zhuǎn)速NH200R/MIN,轉(zhuǎn)向如圖示,試求輪4的轉(zhuǎn)速N4的大小和轉(zhuǎn)向。15、如圖十五所示,一大傳動比的減速器。已知其各輪的齒數(shù)為Z120,Z240,Z220,Z360,Z330,Z480,求該輪系傳動比I1H。圖十五圖十六16、如圖十六所示輪系中,各齒輪為漸開線標準圓柱齒輪,作無側(cè)隙傳動,他們的模數(shù)也均相等,其轉(zhuǎn)向見圖,且已知齒輪1、2,及2齒數(shù)分別為Z120,Z248,Z220,求齒輪3齒數(shù)和傳動比I1H。17、如圖示行星輪系,已知各輪的齒數(shù)Z1Z380,Z3Z520,以及齒輪1的轉(zhuǎn)速N170RMIN,方向如圖示。試求齒輪5的轉(zhuǎn)速N5的大小和方向。參考答案第二章機械的結(jié)構分析二、綜合題1N7,PL9,PH12197323LPF從圖中可以看出該機構有2個原動件,而由于原動件數(shù)與機構的自由度數(shù)相等,故該機構具有確定的運33動。2(A)D、E處分別為復合鉸鏈(2個鉸鏈的復合);B處滾子的運動為局部自由度;構件F、G及其聯(lián)接用的轉(zhuǎn)動副會帶來虛約束。N8,PL11,PH1128323LPF3(C)N6,PL7,PH3376L(E)N7,PL10,PH0102323LPF4(A)N5,PL7,PH075L級組級組因為該機構是由最高級別為級組的基本桿組構成的,所以為級機構。(C)N5,PL7,PH010725323LPF級組因為該機構是由最高級別為級組的基本桿組構成的,所以為級機構。5N7,PL10,PH01027323LPF34級組級組當以構件AB為原動件時,該機構為級機構。級組級組級組當以構件FG為原動件時,該機構為級機構。可見同一機構,若所取的原動件不同,則有可能成為不同級別的機構。6(A)N3,PL4,PH1014232LPF因為機構的自由度為0,說明它根本不能運動。而要使機構具有確定的運動,必須使機構有1個自由度(與原動件個數(shù)相同)。其修改方案可以有多種,下面僅例舉其中的兩種方案。N4,PL5,PH1351524323HLPNF此時機構的自由度數(shù)等于原動件數(shù),故機構具有確定的運動。第三章平面機構的運動分析一、綜合題1、解2、由相對瞬心的定義可知13PLOLO131所以013/方向為逆時針轉(zhuǎn)向,(如圖所示)。3、解1)計算此機構所有瞬心的數(shù)目KN(N1)/26(61)/215;2)如圖所示,為了求傳動比1/2,需找出瞬心P16、P36、P12、P23,并按照三心定理找出P13;3根據(jù)P13的定義可推得傳動比1/2計算公式如下13612DKA36由于構件1、3在K點的速度方向相同,從而只和同向。314、解1)以選定的比例尺作機構運動簡圖(圖B)。12)求CV定出瞬心的位置(圖B),因為為構件3的絕對瞬心,有13P1P13213/BPABLVLL10006/000378256(RAD/S)04M/S13056CC3定出構件3的BC線上速度最小的點E的位置因為BC線上的速度最小點必與點的距離最近,故從引BC的垂線交于點E,由圖可13P13P得370357(M/S)13034652ELPV4定出時機構的兩個位置(見圖C,注意此時C點成為構件3的絕對瞬心),量出C1264;222665、解6、解(1)把B點分解為B2和B3兩點,運用相對運動原理列出速度與加速度的矢量方程,并分析每個矢量的方向與大小如下2323BVV方向ABAB向下/BC大小1LABRBKBBTCBNBAAA2323233方向BCBCBABC向下BC大小32LBC12LAB23VB3B2(2)標出各頂點的符號,以及各邊所代表的速度或加速度及其指向如下387、解ABB1,B2,B3V1123331212BBVV大小V1方向AB水平/導路3VB2/LABPB2V/LABRBKBBTBNBBAAA121212大小32LAB00方向ABAB/導路3AB2T/LABNB2A/LAB8、解根據(jù)速度多邊形判斷如下第一步由PB方向得桿2角速度方向如圖所示;第二步把矢量C3C2繞2方向旋轉(zhuǎn)90度得方向。23KCA9、解N39在A圖機構中存在哥氏加速度,但在導桿3的兩個極限擺動位置時,以及滑塊2相對于導桿3的兩個極限滑動位置時,哥氏加速度為零。這是因為前者的瞬時牽連轉(zhuǎn)速為零,而后者的瞬時相對平動為零,均導致哥氏加速度瞬時為零;相應的機構位置圖略在B圖機構中由于牽連運動為平動,故沒有哥氏加速度存在。10、解11、解BCBCVV22方向DCAB向右BC大小1LAB2424CCVV方向ACDCAC大小2LDC標出頂點如圖所示。12、解1)以做機構運動簡圖2)速度分析根據(jù)CBV以做其速度多邊形(圖B)0根據(jù)速度影像原理,做,且字CEE母順序一致得點E,由圖得(順0562EVVP31/MS時針)2/5/07VBCWBCL(逆時針)5RADS403/053/04VCDPCL327(RAD/S)3)加速度分析根據(jù)機速度矢量方程NCDTNTCCBCBAA以做加速度多邊形(圖C)1根據(jù)加速度影像原理,做,且字母順序一致得點由BEEE圖點得0573/EAPEMS2/TZCBABCLNL(逆時針)196/RADS第四章平面機構的力分析第五章效率和自鎖三、綜合題1、解此傳動裝置為一混聯(lián)系統(tǒng)。圓柱齒輪1、2、3、4為串聯(lián)圓錐齒輪56、78、910、1112為并聯(lián)。此傳動裝置的總效率2、解設機構3、4、5、6、7組成的效率為3,則機器的總效率為123而,P234PR,P2567PR2R將已知代入上式可得總效率1230837234129506830253412561234712567P2P234PRPR413、解4、解AE軸作加速轉(zhuǎn)動;BA時,嚙合角將增大。/COSCOSAA9、由于斜齒輪的法面齒形與刀具刀口的形狀想對應,那就應該找出一個與斜齒輪的法面齒形相當?shù)闹饼X輪來,然后按照這個直齒輪的齒數(shù)來決定刀具的刀口。這個虛擬的直齒輪就稱為斜齒輪的當量齒輪,也是與斜齒輪法面齒形相當?shù)奶摂M直齒輪,其齒數(shù)就稱為當量齒數(shù),Z是斜齒輪的齒3COS/ZV數(shù),ZV是斜齒輪的當量齒數(shù),是斜齒輪的螺旋升角。10、齒廓必須滿足的條件是無論兩齒廓在何位置接觸,過接觸點所作的兩齒廓公法線必須與兩齒輪的連心線相交于一定點。11、可采用斜齒輪傳動,也可采用變位齒輪傳動。三、綜合題1、MZMDN812436COS/273COS/018622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