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院434國際商務專業(yè)基礎[專業(yè)碩士]歷年真題及詳解(含復試歷年真題)_第1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11/3/62b0f4f7-7363-4090-b88d-30d03ec617e1/62b0f4f7-7363-4090-b88d-30d03ec617e11.gif)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院434國際商務專業(yè)基礎[專業(yè)碩士]歷年真題及詳解(含復試歷年真題)_第2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11/3/62b0f4f7-7363-4090-b88d-30d03ec617e1/62b0f4f7-7363-4090-b88d-30d03ec617e12.gif)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院434國際商務專業(yè)基礎[專業(yè)碩士]歷年真題及詳解(含復試歷年真題)_第3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11/3/62b0f4f7-7363-4090-b88d-30d03ec617e1/62b0f4f7-7363-4090-b88d-30d03ec617e13.gif)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院434國際商務專業(yè)基礎[專業(yè)碩士]歷年真題及詳解(含復試歷年真題)_第4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11/3/62b0f4f7-7363-4090-b88d-30d03ec617e1/62b0f4f7-7363-4090-b88d-30d03ec617e14.gif)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院434國際商務專業(yè)基礎[專業(yè)碩士]歷年真題及詳解(含復試歷年真題)_第5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11/3/62b0f4f7-7363-4090-b88d-30d03ec617e1/62b0f4f7-7363-4090-b88d-30d03ec617e1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院434國際商務專業(yè)基礎專業(yè)碩士歷年真題及詳解(含復試歷年真題)第一部分初試歷年真題及詳解2013年首都經濟貿易大學434國際商務專業(yè)基礎考研真題2013年首都經濟貿易大學434國際商務專業(yè)基礎考研真題及詳解一、問答題(每題15分,共90分)1簡述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的主要內容。答:(1)產品生命周期是由美國經濟學家弗農提出,該理論用產品生命周期來說明國際貿易的原因。弗農認為,產品不同階段的生產所需要的要素及需求環(huán)境是不同的;產品在不同的階段會在不同國家生產,從而會產生國際貿易。(2)產品生命周期是指隨著技術的變化,產品像生物一樣,從出生到衰落,完成一次循環(huán)。在產品生命周期的
2、不同階段,各種投入在成本中的相對重要性也將發(fā)生變化。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將產品生命周期劃分為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階段,說明在產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各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不同,并把企業(yè)的區(qū)位選擇與海外生產及出口結合起來進行系統(tǒng)的動態(tài)分析。該理論將世界各國大體上分為三種類型,即創(chuàng)新國(一般是發(fā)達國家)、次發(fā)達國家和欠發(fā)達國家。導入期導入期是指新產品開發(fā)與投產的最初階段。創(chuàng)新國企業(yè)憑借其雄厚的研究開發(fā)實力進行技術創(chuàng)新,開發(fā)出新產品并投入本國市場。由于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發(fā)力量和人力資本,產品的技術密集度高,且由于生產技術不穩(wěn)定、產量低,所以成本很高。生產主要集中在創(chuàng)新國,因為新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
3、較小,創(chuàng)新企業(yè)通過對新產品技術工藝的壟斷地位即可在國內獲得高額壟斷利潤。對于經濟發(fā)展水平相近的次發(fā)達國家偶爾的少量需求,創(chuàng)新企業(yè)通過出口即可滿足,因此這一階段無須到海外進行直接投資。成長期成長期是指新產品及其生產技術逐漸成熟的階段。隨著新產品生產和市場競爭的發(fā)展,市場出現(xiàn)了一系列變化:新產品的生產技術日趨成熟,開始大批量生產;產品的價值已為經濟發(fā)展水平相近的次發(fā)達國家的消費者所認識,國外需求強勁;需求價格彈性增大,企業(yè)開始關注降低生產成本;生產工藝和方法已成熟并擴散到國外,研發(fā)的重要性下降,產品由技術密集型逐漸轉向資本密集型。與此同時,隨著創(chuàng)新國向次發(fā)達國家的出口不斷增加,進口國當地企業(yè)開始仿
4、制生產,而進口國為了保護新成長的幼稚產業(yè)開始實施進口壁壘,限制創(chuàng)新國產品輸入,從而極大地限制了創(chuàng)新國的對外出口能力。因此,創(chuàng)新國企業(yè)開始到次發(fā)達國家投資建立海外子公司,直接在當地從事生產與銷售,以降低生產成本、沖破市場壁壘,占領當地市場。成熟期成熟期是指產品及其生產技術的定型化階段。生產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使產品和生產達到了完全標準化,研發(fā)費用在生產成本中的比重降低,資本與非技術型熟練勞動成為產品成本的主要部分。企業(yè)的競爭主要表現(xiàn)為價格競爭,創(chuàng)新國已完全失去壟斷優(yōu)勢。于是,創(chuàng)新國企業(yè)以對外直接投資方式將標準化的生產工藝轉移到具有低成本比較優(yōu)勢的欠發(fā)達國家,離岸生產并返銷母國市場和次發(fā)達國家市場。最
5、后當該技術不再有利可圖時,創(chuàng)新國企業(yè)將其通過許可方式轉讓。衰退期模仿國開始向創(chuàng)新國出口,創(chuàng)新國逐步退出生產,成為凈進口國。由于這種創(chuàng)新產品在創(chuàng)新國已完全失去競爭優(yōu)勢,因此創(chuàng)新國已著手研究開發(fā)新的產品。2跨國公司母國政府為何鼓勵本國企業(yè)對外直接投資?答:(1)對外直接投資是指企業(yè)以跨國經營的方式所形成的國際間資本轉移。一般認為對外直接投資是一國投資者為取得國外企業(yè)經營管理上的有效控制權而輸出資本,設備,技術和管理機能等無形資產的經濟行為。最新的國際直接投資的形式是以利潤進行再投資,其就是指投資者把通過直接投資所獲得的利潤的一部分或全部用于對原企業(yè)的追加投資。(2)一般認為,跨國公司母國政府鼓勵本
6、國企業(yè)對外直接投資是基于以下兩種動機:收入動機a吸引新的需求來源。一個公司經常會發(fā)展到其增長在本國受到限制的階段,可能的原因是激烈的競爭。即使沒有太大的競爭,它在本國的市場份額也許已接近潛力頂峰。因此一種可能的解決途徑就是考慮有需求潛力的國外市場。b進入有超額利潤的市場。假如行業(yè)內的其他企業(yè)證實在其他市場可以取得超額收益,跨國公司也許會決定到那些市場上銷售。它也許會打算降低目前過高的價格。c利用壟斷優(yōu)勢。如果企業(yè)擁有其競爭對手所不具有的各種資源和技能,就有可能變得國際化。如果一個特定企業(yè)擁有先進的技術并將這一優(yōu)勢成功的在本國市場上加以利用,它也可能試圖在其他國家市場上加以利用。d對貿易限制做出
7、反應。由于過多出口商品到其他國家會損害當地就業(yè)形勢,當地政府往往對進口做出限制。而對外直接投資能夠促進就業(yè),因此也能規(guī)避政府對于貿易的限制。成本動機a從規(guī)模經濟中充分受益。試圖為其主導產品拓展新的市場領域的公司因規(guī)模經濟而提高其收益和股東財富。b利用國外的生產要素。各國間的勞動力和土地成本會有很大的不同,跨國公司常試圖在勞動力和土地價格相對便宜的地方設立生產點。c利用國外的原材料?;谖锪鞒杀镜目紤],公司總是避免進口某一國家的原材料,尤其是當其計劃再將生產加工好的產品返銷給該國的消費者時,更可行的方法是在這些原材料所在國進行生產加工。d利用外國技術。各公司都競相在國外建廠或購買國外已建成的工廠
8、來學習國外的技術,這些技術接著又會在全球子公司普及以完善生產程序。e對匯率變動做出反應。當企業(yè)覺察到某種外幣會貶值時,它也許會考慮對該國進行直接投資,因為原先的費用支出相對降低了。這和對外間接投資不同,因為對外直接投資需要較長的周期。因此,判斷某種外幣會升值時,常會采取對外間接投資策略。3外匯市場的參與者有哪些?其目的分別是什么?答:外匯市場是指經營外幣和以外幣計價的票據等有價證券買賣的市場,是金融市場的主要組成部分。外匯市場的參與者眾多,為了更好地認識外匯市場的主體活動,可以把外匯市場的參與者及其各自的目的概括地分為以下幾類:(1)外匯銀行外匯銀行擔當外匯買賣以及資金的融通、籌措、運用與調撥
9、,是外匯市場的主體,90%左右的外匯買賣業(yè)務是在外匯銀行之間進行的。外匯銀行是經中央銀行批準可以從事外匯經營活動的商業(yè)銀行和其它金融機構,其主要業(yè)務包括:外匯買賣、匯兌、押匯、外匯存貸、外匯擔保、咨詢及信托等。證券咨詢機構、報業(yè)、聲訊服務、廣播業(yè)、電訊網絡業(yè)也參與其中的一些咨詢信息等服務。(2)外匯經紀人和外匯交易員外匯經紀人是專門介紹外匯買賣業(yè)務、促使買賣雙方成交的中間人。外匯經紀人分為兩類,一類稱為一般經紀人,他們要用自有資金參與買賣中介活動,并承擔損益。另一類稱為跑街經紀人,俗稱掮客,他們不參與外匯買賣活動,僅憑提供信息收取傭金,代客戶買賣外匯。外匯經紀人主要依靠提供最新、最可靠、對客戶
10、最有利的信息而生存,因此他們擁有龐大的信息網和先進的通訊網,善于捕捉并利用信息,開發(fā)獲利渠道。外匯交易員是外匯銀行中專門從事外匯交易的人員,交易員向客戶報價,代銀行進行外匯買賣。根據承擔工作的責任不同,交易員可分為首席交易員、高級交易員、交易員、初級交易員和實習交易員。(3)一般客戶一般客戶指外匯市場上除外匯銀行之外的企業(yè)、機關、團體。他們是外匯的最初供應者和最終需求者,比如從事進出口貿易的企業(yè),進行跨國投資的企業(yè)和償還外幣負債的企業(yè),以及需要匯款的個人等。一般客戶的外匯買賣活動反映了外匯市場的實質性供求,盡管這部分交易在外匯市場交易中比重不大,但對一國國民經濟卻產生實際影響。(4)外匯投機者
11、外匯投機者是通過預測匯率的漲跌趨勢,利用某種貨幣匯率的時間差異,低買高賣,賺取投機利潤的市場參與者。外匯投機者對外匯并沒有真實的需求,如調整頭寸,或清償債權債務,他們參與外匯買賣純粹是為了尋找因市場障礙而可能利用的獲利機會,這些機會是隱蔽的,難以被發(fā)現(xiàn)。外匯投機者通常以風險承擔者形象出現(xiàn)在外匯市場上,他們出入于各個外匯市場,頻繁地買賣外匯,使各外匯市場的匯率趨于一致、匯率更接近外匯供求狀況,因此外匯投機者是外匯市場上不可缺少的力量,投機活動是使外匯市場完善的有效途徑。(5)中央銀行中央銀行是外匯市場的特殊參與者,它進行外匯買賣不是為了謀取利潤,而是為了監(jiān)督和管理外匯市場,引導匯率變動方向,使之
12、有利于本國宏觀經濟政策的貫徹或符合國際協(xié)定的要求。中央銀行一般設立外匯平準基金,專門用于買賣外匯,以實現(xiàn)干預外匯市場的目的。中央銀行還利用利率工具,調整銀行利率水平,直接干預遠期匯率的決定。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時,買賣外匯金額非常龐大,而且行動迅速,對外匯市場的供求有很大影響。當今世界,各國中央銀行間的合作不斷加強,常常聯(lián)合行動干預外匯市場,成為外匯市場的領導者。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是決定匯率的一個重要因素。4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的原因有哪些?答:美元停止兌換黃金和固定匯率制的垮臺,標志著戰(zhàn)后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其崩潰的原因有以下幾點:(1)制度自身的缺陷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制度崩
13、潰的根本原因是這個制度本身存在著不可解脫的矛盾。在這種制度下,美元作為國際支付手段與國際儲備手段,發(fā)揮著世界貨幣的職能。美元作為國際支付手段與國際儲備手段,要求美元幣值穩(wěn)定,才會在國際支付中被其他國家所普遍接受。而美元幣值穩(wěn)定,不僅要求美國有足夠的黃金儲備,而且要求美國的國際收支必須保持順差,從而使黃金不斷流入美國而增加其黃金儲備。否則,人們在國際支付中就不愿接受美元。全世界要獲得充足的外匯儲備,又要求美國的國際收支保持大量逆差,否則全世界就會面臨外匯儲備短缺、國際流通渠道出現(xiàn)國際支付手段短缺。但隨著美國逆差的增大,美元的黃金保證又會不斷減少,美元又將不斷貶值。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從美元短缺到美元
14、泛濫,是這種矛盾發(fā)展的必然結果。(2)美元危機與美國經濟危機頻繁爆發(fā)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此消彼長,美元危機是導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的直接原因。美國黃金儲備減少。多次辦爆發(fā)的美元危機使得尼克松總統(tǒng)不得不于1971年8月15日宣布停止承擔美元兌換黃金的義務。1973年美國爆發(fā)了最為嚴重的經濟危機,沒有充分的黃金儲備作基礎,嚴重地動搖了美元的信譽。美國通貨膨脹加劇。美國發(fā)動侵越戰(zhàn)爭,財政赤字龐大,不得不依靠發(fā)行貨幣來彌補,造成通貨膨脹。加上兩次石油危機,石油提價而增加支出;同時,由于失業(yè)補貼增加。勞動生產率下降,造成政府支出急劇增加。美國消費物價指數急劇上升給美元的匯價帶來了巨大沖擊。美國國際收支持續(xù)逆
15、差。二戰(zhàn)結束時,美國利用在戰(zhàn)爭中膨脹起來的經濟實力和其他國家被戰(zhàn)爭削弱的機會,大舉向西歐、日本和世界各地輸出商品,使美國的國際收支持續(xù)出現(xiàn)巨額順差,其他國家的黃金儲備大量流入美國。各國普遍感到“美元荒”。西歐各國經濟的增長,出口貿易的擴大,其國際收支由逆差轉為順差,美元和黃金儲備增加。美國由于對外擴張和侵略戰(zhàn)爭,國際收支由順差轉為逆差,美國資金大量外流,形成“美元過剩”。這使美元匯率承受巨大的沖擊和壓力,不斷出現(xiàn)下浮的波動。5解決國際商務糾紛的途徑有哪些?答:國際商務活動由于經常涉及不同的文化、理念、傳統(tǒng)以及法律體系,因此爭議分歧在所難免。這些問題處理不好就會導致很嚴重的后果。國際商務糾紛的解
16、決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1)友好協(xié)商:爭議雙方通過友好協(xié)商,達成和解。(2)調解:在爭議雙方自愿的基礎上,由第三者出面從中調解。實踐表明,這也是解決爭議的一種的途徑。我國仲裁機構采取調解與仲裁相結合的辦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具體做法是:結合仲裁的優(yōu)勢和調解的長處,在仲裁程序開始之前或之后,仲裁庭可以在當事人自愿的基礎上,對受理的爭議進行調解解決。如調解不成功,仲裁庭仍按照仲裁規(guī)則的規(guī)定繼續(xù)進行仲裁,直到做出終局裁決。(3)仲裁:爭議所涉及到的金額巨大或后果嚴重,雙方都不肯做出較大讓步,雖經長期反復協(xié)商、調解仍不能解決問題;或者一方態(tài)度不好,有意毀約,沒有解決問題的誠意,則只有采取仲裁。仲裁是
17、按仲裁程序,由仲裁員做裁判,對雙方爭議的事項做出裁決。仲裁員的裁決是有約束力的。如果敗訴方不執(zhí)行裁決,勝訴方有權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法院可根據勝訴方的要求,出面強制敗訴方執(zhí)行仲裁裁決。 (4)訴訟:向法院起訴。雙方當事人發(fā)生爭議后,通過協(xié)商和調解均不能解決,或爭議所涉及的金額巨大或后果嚴重,合同中又沒有簽訂仲裁條款,則雙方當事人的任何一方都可以向有管轄權的法院起訴,申請判決。訴訟須按訴訟程序法,判決按實體法進行,一旦法院判決了結果,則必須執(zhí)行,沒有協(xié)調的余地。國際商務糾紛的解決方法多種多樣,各有其優(yōu)點和缺點,企業(yè)在處理商貿糾紛時,要充分考慮到自身的條件、企業(yè)間的商貿關系、企業(yè)信譽、糾紛處理成本
18、以及各國法律對國際商貿糾紛處理的差異,合理,理性地選擇糾紛的解決方法,維護自身的經濟利益。6國際分銷渠道設計應考慮哪些因素?答:分銷渠道設計是指建立以前從未存在過的分銷渠道或對已經存在的渠道進行變更的營銷活動。設計渠道一般包括分析服務產出水平、確定渠道目標、確定渠道結構方案和評估主要渠道方案四個方面。國際分銷渠道設計應考慮以下因素:(1)顧客特性渠道設計深受顧客人數、地理分布、購買頻率、平均購買數量以及對不同促銷方式的敏感性等因素的影響。當顧客人數多時,生產者傾向于利用每一層次都有許多中間商的長渠道。但購買者人數的重要性又受到地理分布的修正。購買者對不同促銷方式的敏感性也會影響渠道選擇。(2)
19、產品特性那些與其價值相比體積較大的產品,需要通過生產者到最終用戶搬運距離最短、搬運次數最少的渠道來分銷。非標準化產品通常由企業(yè)推銷員直接銷售,這主要是由于不易找到具有該類知識的中間商。需要安裝、維修的產品經常由企業(yè)自己或授權獨家專售特許商來負責銷售和保養(yǎng)。單位價值高的產品則應由企業(yè)推銷人員而不通過中間商銷售。(3)中間商特性設計渠道時,還必須考慮執(zhí)行不同任務的市場營銷中間機構的優(yōu)缺點。例如,由制造商代表與顧客接觸,花在每一顧客身上的成本比較低,因為總成本由若干個顧客共同分攤。但制造商代表對顧客所付出的努力則不如中間商的推銷員。一般來講,中間商在執(zhí)行運輸、廣告、儲存及接納顧客等職能方面,以及在信
20、用條件、退貨特權、人員訓練和送貨頻率方面,都有不同的特點和要求。(4)競爭特性生產者的渠道設計,還受到競爭者所使用的渠道的影響,因為某些行業(yè)的生產者希望在與競爭者相同或相近的經銷處與競爭者的產品抗衡。例如,食品生產者就希望其品牌和競爭品牌擺在一起銷售。有時,競爭者所使用的分銷渠道反倒成為生產者所避免使用的渠道。(5)企業(yè)特性企業(yè)特性在渠道選擇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主要體現(xiàn)在:總體規(guī)模。企業(yè)的總體規(guī)模決定了其市場范圍、較大客戶的規(guī)模以及強制中間商合作的能力。財務能力。企業(yè)的財務能力決定了哪些市場營銷職能可由自己執(zhí)行,哪些應交給中間商執(zhí)行。財務薄弱的企業(yè),一般都采用“傭金制”的分銷方法,并且盡力
21、利用愿意并且能夠吸收部分儲存、運輸以及融資等成本費用的中間商。產品組合。企業(yè)的產品組合也會影響其渠道類型。企業(yè)產品組合的寬度越大,則與顧客直接交易的能力越大;產品組合的深度越大,則使用獨家專售或選擇性代理商就越有利;產品組合的關聯(lián)性越強,則越應使用性質相同或相似的市場營銷渠道。渠道經驗。企業(yè)過去的渠道經驗也會影響渠道的設計。曾通過某種特定類型的中間商銷售產品的企業(yè),會逐漸形成渠道偏好。例如許多直接銷售給零售食品店的老式廚房用具制造商,就曾拒絕將控制權交給批發(fā)商。營銷政策?,F(xiàn)行的市場營銷政策也會影響渠道的設計。例如,對最后購買者提供快速交貨服務的政策,會影響到生產者對中間商所執(zhí)行的職能、最終經銷
22、商的數目與存貨水平以及所采用的運輸系統(tǒng)的要求。(6)環(huán)境特性當經濟蕭條時,生產者都希望采用能使最后顧客以廉價購買的方式將其產品送到市場。這也意味著使用較短的渠道,并免除那些會提高產品最終售價但并不必要的服務。二、論述題(每題20分,共60分)1配額與關稅的政策效應有何區(qū)別?答:(1)小國征收進口關稅的經濟效應圖1-1 小國征收進口關稅的經濟效應關稅的生產效應關稅的生產效應是指征收關稅后,國內進口替代部門的生產廠商面對的國內市場價格提高,從而能夠補償因產出增加而提高的邊際成本,于是國內生產增加。如圖1-1所示,在自由貿易下,對應于世界價格,國內生產為;征收關稅之后,國內價格由原來的上升至,此時,
23、國內生產提高到,即征收關稅后,國內生產增加了。生產者剩余增加面積為。關稅的消費效應圖1-1中,征收關稅后,國內消費量為,與征收關稅前的消費量相比,消費量減少了。消費者剩余減少面積為()。關稅的稅收效應關稅的稅收效應是指政府由于征收關稅而獲得的財政收入。征收關稅所獲得的收入=進口量關稅率。圖1-1中,關稅收入為,即矩形面積。由圖1-1可知,關稅的凈福利效應=生產者福利增加消費者福利損失政府財政收入。所以,對于小國而言,關稅會降低社會福利水平,社會福利的凈損失為。(2)小國實施進口配額的經濟效應如圖1-2所示,在自由貿易條件下,國內外價格均為,國內生產和消費分別為、,進口為。現(xiàn)實施配額管理,假定配
24、額為,而且,于是國內價格由原來的上漲為,國內生產增加至,國內消費減少至。圖1-2 配額的福利效應此時,生產者剩余增加部分為,消費者剩余減少部分為。與關稅不同的是,實施配額不會給政府帶來任何財政收入。綜合起來,配額的凈福利效應=生產者剩余增加消費者剩余損失=。其中,、分別為生產扭曲和消費扭曲,為配額的凈損失。被稱為配額收益或配額租金,實際上是一種壟斷利潤,它的去向視政府分配配額的方式而定。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與關稅相比,進口配額可能給本國的經濟福利造成更大的損失,也更容易導致經濟效率的損失,且其分配機制還易于在政府官員中滋長腐敗習氣,因而進口配額是一種劣于關稅的貿易保護措施。但也要看到,進口配
25、額作為一種純粹的行政干預手段,在進口限制方面比關稅手段更準確、更有效。2為了挽救美國的工作崗位,美國需要限制紡織品進口。請用相關理論分析這一做法是否正確。答:(1)美國通過限制紡織品進口以達到挽救美國的工作崗位的目的是不正確的。(2)比較優(yōu)勢理論認為,國家間應按“兩優(yōu)取其重,兩劣取其輕”的比較優(yōu)勢原則進行分工,即是多生產并出口具有相對比較優(yōu)勢的產品,少生產并進口具有相對比較劣勢的產品,從而實現(xiàn)社會勞動的節(jié)約,給貿易雙方都帶來利益。比較優(yōu)勢理論的主要內容:比較優(yōu)勢理論的分工原則“兩優(yōu)取其重,兩劣取其輕”。具體來說,兩國生產兩種相同的產品,A國生產兩種產品的成本均高于B國,在比較優(yōu)勢理論看來,兩國
26、仍然可以進行分工:A國生產其成本較低的產品,B國生產其成本最低的產品。按照此原則來分工,在資本、勞動力總數均不變的條件下,可使產品增加。兩國通過交換產品,均能獲利,從而達到節(jié)約社會勞動的目的。比較優(yōu)勢理論的基本觀點李嘉圖認為國際貿易中起決定作用的不是絕對優(yōu)勢,而是比較優(yōu)勢,并且把比較優(yōu)勢理論作為國際分工理論的基礎。他認為每個國家不一定要生產每種產品,而是應該生產那些利益較大或不利較小的商品,接下來兩國進行交換,兩國都會受益。比較優(yōu)勢理論認為,國際貿易的基礎是生產技術的相對差別(而非絕對差別),以及由此產生的相對成本的差別。每個國家都應根據“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權取其輕”的原則,集中生產并出口
27、其具有“比較優(yōu)勢”的產品,進口其具有“比較劣勢”的產品。(3)根據比較優(yōu)勢理論,各國應專業(yè)化生產和出口本國有比較優(yōu)勢的商品,進口本國有比較劣勢的商品,這樣的國際分工和貿易對各國都有好處,都能獲得貿易所得。美國的紡織品缺乏比較優(yōu)勢,應限制生產,以進口為主。為了挽救美國的工作崗位,可以通過大力發(fā)展美國有比較優(yōu)勢的產業(yè)和商品生產來實現(xiàn)。如果美國通過限制紡織品進口來挽救美國的工作崗位,則會導致貿易伙伴的貿易報復,限制美國有比較優(yōu)勢產品(如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反而使美國的工作崗位難以挽救。3翻譯下文,并分析說明中日韓三國建立自由貿易區(qū)對我國對外經貿的影響。Effects of Regio
28、nal Economic IntegrationFew topics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re as holy contested and involve as many groups as the effects of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on people, jobs, companies, cultures, and living standards. The topic often spurs debate over the merits and demerits of such agreements. On one s
29、ide of the debate are people who see the bad that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causeon the other, those who see the good. Each party to the debate cites data on trade and jobs that bolster their position. They point to companies that have picked up and moved to another country where wages are lower aft
30、er a new agreement was signed or companies that have stayed at home and kept jobs there. The only thing made clear as a result of such debates is that both Sides are right some the time.答:(1)翻譯區(qū)域經濟一體化的影響在國際商務中,很少有話題(像區(qū)域經濟一體化這樣)受到神圣的爭議,并且很少有區(qū)域貿易協(xié)定對人、工作、企業(yè)、文化和生活標準的影響涉及了很多群體。區(qū)域經濟一體化的話題常常激發(fā)了人們對于這一協(xié)定優(yōu)缺點的
31、爭論。一些人認為區(qū)域貿易協(xié)議的影響不好,另一些人認為它是好的。參加爭論的每一方都引用貿易和工作的數據來支撐他們各自的立場。他們指向那些每當簽訂一個協(xié)議之后就轉向工資更低的國家并從中獲益的那些公司,和那些始終在國內發(fā)展,保證工作也在國內的公司。這些爭論惟一明晰的一點是兩方的觀點有時候都是對的。(2)中日韓三國建立自由貿易區(qū)對我國對外經貿的影響略。2012年首都經濟貿易大學434國際商務專業(yè)基礎考研真題2012年首都經濟貿易大學434國際商務專業(yè)基礎考研真題及詳解一、簡答題(每題15分,共90分)1簡述要素稟賦論的主要內容。答:要素稟賦理論又稱H-O定理,最早是由兩位瑞典經濟學家赫克希爾和俄林師生
32、倆提出的,后經薩繆爾森等人不斷加以完善。要素稟賦理論從要素稟賦相對差異出發(fā),解釋國際貿易的起因與貿易形態(tài)。要素稟賦理論的推理過程如下:(1)商品價格的國際絕對差異是國際貿易產生的直接原因。商品價格的國際絕對差異是指同種商品在不同國家以本國貨幣表示的價格按照一定的匯率換算成以同種貨幣表示的價格時,兩者的差異。(2)商品價格的國際絕對差異是由各國生產相同產品的成本差異造成的。(3)各國生產相同產品的成本差異是由各國生產要素的價格不同造成的。(4)各國生產要素的價格差是由各國生產要素的相對豐裕度不同造成的。(5)各國生產要素的不同豐裕度和生產各種產品所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即不同商品的要素密集程度不同
33、),使各國在生產相同產品時,分別在不同的產品上具有比較優(yōu)勢。按照這種分析,得出如下結論:在國際分工中,一國應出口密集使用本國相對豐裕要素生產的產品,進口密集使用本國稀缺要素生產的產品。即如果一個國家勞動豐裕,資本稀缺,則應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進口資本密集型產品;相反,如果一個國家勞動稀缺,資本豐裕,則應出口資本密集型產品,進口勞動密集型產品。2國際貿易政策包括哪兩種基本類型?各國制定對外貿易政策的目的是什么?答:對外貿易政策是指一國政府根據本國的政治經濟利益和發(fā)展目標而制定的在一定時期內的進出口貿易活動的準則。它集中體現(xiàn)為一國在一定時期內對進出口貿易所實行的法律、規(guī)章、條例及措施等。它既是一國
34、總經濟政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又是一國對外政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國際貿易政策的基本類型從政策本身的性質和作用來看,國際貿易政策有兩種基本類型:自由貿易政策、保護貿易政策。自由貿易政策是指國家對國際貿易活動采取不干預或盡可能不干預的基本立場,對商品進出口不設置障礙、不給予優(yōu)惠和特權,也不對外貿活動進行管制和干涉,從而使商品能夠自由地進出口和實行競爭的貿易政策。保護貿易政策是指利用國家權利對外貿活動進行干預和管制,通過高額關稅或非關稅措施來限制外國商品進入,保護本國產業(yè)免遭外國產品競爭,同時采用各種優(yōu)惠,鼓勵本國商品出口,刺激本國工業(yè)發(fā)展的貿易政策。保護貿易政策,在不同的歷史階段,由于其所
35、保護的對象、目的和手段不同,可以分為:重商主義,保護幼稚工業(yè)論,超保護貿易政策,新貿易保護主義。(2)各國制定對外貿易政策的目的擴大本國產品的出口,即通過各種出口鼓勵政策來促進本國出口商多出口;保護國內市場,即通過關稅和各種非關稅措施來限制外國產品的進口,削弱外國產品的競爭力;積累資金,即通過關稅、國內稅和其他稅費政策,增強中央和地方的財政收入;優(yōu)化全國產業(yè)結構,即針對不同情況實行有差別的對外貿易政策,發(fā)展短線產業(yè),壓縮長線產業(yè)。3什么是外匯傾銷?舉例說明其作用條件。答:(1)外匯傾銷是利用本國貨幣對外貶值的機會,向外傾銷商品和爭奪市場的行為。這是因為本國貨幣貶值后,出口商品用外國貨幣表示價格
36、降低,提高了該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有利于擴大出口;而因本國貨幣貶值,進口商品的價格上漲,削弱了進口商品的競爭力,限制了進口。(2)外匯傾銷應具備以下條件:貨幣貶值的程度要大于國內物價上漲的程度。一國貨幣的對外貶值必然會引起貨幣對內也貶值,從而導致國內物價的上漲。當國內物價上漲的程度趕上或超過貨幣貶值的程度時,出口商品的外銷價格就會回升到甚至超過原先的價格,即貨幣貶值前的價格,因而使外匯傾銷不能實行。其他國家不同時實行同等程度的貨幣貶值,當一國貨幣對外實行貶值時,如果其他國家也實行同等程度的貨幣貶值,這就會使兩國貨幣之間的匯率保持不變,從而使出口商品的外銷價格也保持不變,以致外匯傾銷不能
37、實現(xiàn)。其他國家不同時采取另外的報復性措施。如果外國采取提高關稅等報復性措施,那也會提高出口商品在國外市場的價格,從而抵消外匯傾銷的作用。4試述國際生產折中理論的主要內容。答:鄧寧提出了公司要到國外進行投資,應當在三個方面具有優(yōu)勢,即所有權優(yōu)勢、區(qū)位優(yōu)勢和內部化優(yōu)勢。簡單說來,跨國公司以其特有的所有權優(yōu)勢,尋找具有投資區(qū)位優(yōu)勢的東道國進行直接投資,并根據其內部化優(yōu)勢采用適當的組織形式。這種理論被稱為0LI范式,以強調上述的三種優(yōu)勢;同時因為它是三種優(yōu)勢理論的折中,也被稱為外國直接投資或國際生產折中理論。(1)所有權優(yōu)勢所有權優(yōu)勢指跨國公司特有的優(yōu)勢,憑借這些優(yōu)勢,跨國公司能夠擁有足夠的市場影響力
38、以抵消在國外生產的劣勢。所有權優(yōu)勢可以是跨國公司特有的產品或生產工藝,它的一個特點是可以在公司內部跨國流動。根據鄧寧的理論,所有權優(yōu)勢被分為兩類。一類是資產優(yōu)勢,指的是公司所擁有的有形投資或無形資產。另一類是跨國公司在跨國生產經營中擁有的資源共享和組織協(xié)調方面的優(yōu)勢。所有權優(yōu)勢回答了為什么跨國公司在當地設廠生產而非直接出口的問題。(2)區(qū)位優(yōu)勢要在國外市場上利用跨國公司的所有權優(yōu)勢獲利,公司必須將其特有的優(yōu)勢與國外當地的生產要素結合起來。由于各國資源稟賦存在差別,各國生產要素的邊際效率和相對價格也存在差別,地理距離的遠近會導致運輸成本不同,各國的貿易開放程度也有不同,因此公司在決定設立國外分支
39、機構時要綜合地權衡各國的區(qū)位優(yōu)勢。影響跨國公司投資地點的區(qū)位優(yōu)勢分為三種。第一種是經濟優(yōu)勢,第二種是社會和文化優(yōu)勢,最后一種是政治性優(yōu)勢。對于跨國公司來說,最具有吸引力的區(qū)位優(yōu)勢具有以下特征:規(guī)模巨大、正在成長的高收入市場、低成本、具有充裕的投資國稀缺要素、穩(wěn)定的政治經濟環(huán)境、對FDI持歡迎態(tài)度以及文化上和地理上與投資國較為接近。很明顯,不同區(qū)位的相對吸引力會隨著時間而變化,所以一個東道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強自己作為FDI吸收地的競爭優(yōu)勢。(3)內部化優(yōu)勢企業(yè)之所以采用對外直接投資而不是技術授權是因為,在市場不完善或者市場失靈的情況下,和在市場上交易相比,跨國公司的特有優(yōu)勢如產品和工藝等在公司
40、內部能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即跨國公司的內部市場比外部市場要更有效率,這稱為內部化優(yōu)勢。所以,內部化優(yōu)勢解釋了為什么一個公司會選擇跨國公司的組織形式??傊?,所有權優(yōu)勢能夠解釋企業(yè)進行海外投資的現(xiàn)實基礎,區(qū)位優(yōu)勢能夠解釋企業(yè)為什么會到某個特定的國家或地區(qū)開展投資活動,內部化優(yōu)勢能夠說明在跨國投資的過程中怎樣來獲得實際的經濟收益。5東道國鼓勵或限制對外直接投資的措施有哪些?答:(1)東道國鼓勵對外直接投資的措施有:財政激勵,主要表現(xiàn)在各種稅收規(guī)定上,例如降低所得稅率、提供免稅期、加速折舊、投資與再投資補貼以及進口稅減免等,總體目標是降低外國投資者的稅收負擔。金融激勵,涉及優(yōu)惠信貸和金融市場,主要包括東
41、道國政府對外國投資項目提供貨幣贈與、以低于競爭性市場利率提供貸款、提供貸款擔保以及股權參與等政策。(2)東道國限制對外直接投資的措施有:審批管理,大多數國家設立了專門機構負責外國投資項目的審批管理,依據相關規(guī)定對投資項目進行事先逐項審查和批準,例如澳大利亞曾建立的外國投資委員會。外資進入部門和參股比例限制,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均對外資進入部門有一定限制,它們?yōu)榱司S護本國利益,限制或禁止外資進入某些戰(zhàn)略性和敏感性部門。有的發(fā)展中國家還規(guī)定,在合資經營企業(yè)中,外國資本最高只能占49%。對外國資本和利潤匯回的限制投資于發(fā)達國家的外國投資者普遍享有國民待遇,有權將公司資金和利潤等自由匯出國境,但金額超出一
42、定數額時要向東道國銀行部門申報。6什么是文化?簡述文化各要素對國際商務活動所產生的影響。答:(1)籠統(tǒng)地說,文化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是人們長期創(chuàng)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xiàn)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確切地說,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guī)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2)文化差異主要包括語言、宗教、價值觀、社會結構、社會制度、風俗、審美、教育、物質因素等方面的不同。它們對國際商務的影響如下:語言。在開展國際商務活動時,不僅要使用口頭語言和文字語言,同時也依賴于體態(tài)語言和其他非詞匯交際方式,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文化的差異。美國教授愛德華霍爾將文化劃
43、分為高語境文化和低語境文化。所謂語言情境,是指圍繞一個特定事件所傳遞的暗示和其他信息,即不同時間、空間、事件、協(xié)議下的各種“語言”。高語境文化中的交際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所談話題的來龍去脈或肢體語言、特殊腔調和環(huán)境的細微差別,大部分信息不能通過語言部分直接獲得,必須根據實情的前因后果以及自己的揣摩意會才能獲得。宗教。宗教對于商務活動的影響一方面體現(xiàn)為宗教的具體教義對于商務活動的直接影響,例如禁止出售某些產品或者禁止在某段時間工作;另一方面體現(xiàn)為由宗教而衍生出的社會倫理體系或是價值觀對于商務活動的影響。宗教對于商務活動最重要的影響在于不同的宗教所形成的對工作和企業(yè)家精神的看法,以及宗教倫理對一國商務
44、活動成本的影響程度。價值觀。所謂文化價值觀,是指文化中的一些具有普遍的規(guī)范性的價值觀,它使得生活在該文化中的成員用不同的價值尺度來評判周圍的事物和行為?;舴蛩固┑绿岢隽撕饬坎煌幕g價值觀差異的三個方面:個人主義/集體主義指數、權力距離指數和男性度/女性度指數。社會結構。雖然所有社會都分成等級,但對國際商務活動影響最大的是社會階層的流動程度。社會流動性是指個人能從自己所生的社會階層里流動出去的程度。各社會的社會流動性有著很大的不同,最嚴格的等級制度是種姓等級制度。社會制度。不同的社會階層對于同一事物和行為的價值判斷是不同的,因此在開展國際商務活動時,應該注意社會群體的劃分,并根據不同的社會群體
45、采取不同的行為方式,迎合其價值觀,從而取得國際商務活動的成功。風俗習慣。理解風俗習慣在進行國際商務交往,尤其是進行國際商務談判時十分重要。如果只按照自己的風俗習慣來理解某一問題可能是完全錯誤的,無法得到合作對方的認可,也無法達成最后的合作。審美。來自于不同背景的人對于美的定義差距如此之大就不足為奇了,因為他們有不同的生活習慣和文化特點,對于周圍事物的認識必然不會保持一致。教育。在國際商務中,教育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商務區(qū)位和國際經營活動的方式上。在進行國際商務合作時,首先,對于合作對方國家的教育情況做一定程度的了解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步驟;其次,由于教育的差異,也使得進行國際經營活動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方案
46、都要與當地的教育水平和教育特點相適應。物質因素。文化中的物質因素主要是指文化環(huán)境中的基礎設施,其與社會組織和社會經濟活動的方式緊密相連。在進行國際商務活動時,基礎設施完善與否也成為區(qū)位選擇的一個因素。二、論述題(每題20分,共60分)1舉例說明一國即使沒有絕對優(yōu)勢也可以從國際貿易中獲取利益。答:(1)比較優(yōu)勢理論說明一國即使沒有絕對優(yōu)勢,但如果按照比較優(yōu)勢分工生產仍可從國際貿易中獲利。根據比較優(yōu)勢理論,一國在兩種商品生產上較之另一國均處于絕對劣勢,但只要處于劣勢的國家在兩種商品生產上劣勢的程度不同,處于優(yōu)勢的國家在兩種商品生產上優(yōu)勢的程度不同,則處于劣勢的國家在劣勢較輕的商品生產方面具有比較優(yōu)
47、勢,處于優(yōu)勢的國家則在優(yōu)勢較大的商品生產方面具有比較優(yōu)勢。兩個國家分工專業(yè)化生產和出口其具有比較優(yōu)勢的商品,進口其處于比較劣勢的商品,則兩國都能從貿易中得到利益。這就是比較優(yōu)勢原理。也就是說,兩國按比較優(yōu)勢參與國際貿易,通過“兩利取重,兩害取輕”,兩國都可以提升福利水平。(2)舉例說明一國即使沒有絕對優(yōu)勢也可以從國際貿易中獲取利益。假定葡萄牙和英國兩個國家,生產兩種產品,即布和酒,投入的資源為勞動。生產1單位布,葡萄牙需要投入4小時的勞動,而英國需要投入6小時,在布的生產上,葡萄牙具有絕對優(yōu)勢。生產1單位的酒,葡萄牙需要2小時,而英國需要12小時,在生產酒的方面,葡萄牙也具有絕對優(yōu)勢。也就是說
48、,在兩種產品的生產上,葡萄牙都具有絕對優(yōu)勢,而英國都處于劣勢。但是,葡萄牙在兩優(yōu)之中可以找到最優(yōu),是其比較優(yōu)勢;英國在兩劣之中,也可以找到次劣,是其比較優(yōu)勢。從葡萄牙方面來看,在生產布的方面,葡萄牙的勞動生產率是英國的1.5倍。在生產酒的方面,葡萄牙的勞動生產率是英國的6倍。1.5和6是兩個國家兩種產品勞動生產率的比率??梢钥闯?,在生產布和酒這兩種產品方面,葡萄牙和英國勞動生產率的比率,酒比布的比率要高一些,可見,葡萄牙在生產酒的方面具有比較優(yōu)勢。從英國方面來看,生產1單位布需要6小時,而葡萄牙只需要4小時,他們勞動生產率的比率為2/3。這就是說,英國生產布的勞動生產率只有葡萄牙的2/3。在生
49、產酒的方面,英國生產1單位酒需要12小時,而葡萄牙則只需要2小時,其勞動生產率的比率是1/6,英國生產酒的勞動生產率是葡萄牙的1/6。2/3和1/6是兩個國家、兩種產品勞動生產率的比率。2/3大于1/6,也就是說,在生產布和酒這兩種產品方面,英國和葡萄牙勞動生產率的比率,布比酒的比率要高一些,可見,英國在生產布的方面具有比較優(yōu)勢。從該例子中可以看出,葡萄牙和英國利用自身生產酒和布方面的比較優(yōu)勢進行貿易也能獲得利益。2什么是外匯風險?出口商一般可采用哪些措施防止避免外匯風險?答:(1)外匯風險是指一個金融的公司、企業(yè)組織、經濟實體、國家或個人在一定時期內對外經濟、貿易、金融、外匯儲備的管理與營運
50、等活動中,以外幣表示的資產(債權、權益)與負債(債務、義務)因未預料的外匯匯率的變動而引起的價值的增加或減少的可能性。外匯風險可以分為交易風險、折算風險、經濟風險三類。(2)不同風險的管理方法不同,主要有:交易風險及其管理交易風險是指在運用外幣進行計價收付的交易中,經濟主體因外匯匯率變動而蒙受損失的可能性,是一種流量風險。對交易風險的管理方法可以分為三類:a可供簽訂合同時選擇的防范措施,包括選擇好合同貨幣、加列合同條款、調整價格或利率。b金融市場操作。在交易合同簽訂后,涉外經濟實體可以利用外匯市場和貨幣市場來消除外匯風險。主要方法有:現(xiàn)匯交易、期匯交易、期貨交易、期權交易、借款與投資、借款-現(xiàn)
51、匯交易-投資、外幣票據貼現(xiàn)、利率和貨幣互換等。c其他管理方法。除上述簽訂合同的方法、借助金融操作的方法外,還有一些方法,主要是:提前或錯后收付外匯、配對、保險。折算風險及其管理折算風險又稱為“轉換風險”或“會計性風險”,是指匯率變動對企業(yè)財務賬戶的影響。國際商務企業(yè)對折算風險的管理,通常是實行資產負債表保值。這種方法要求在資產負債表上以各種功能貨幣表示的受險資產與受險負債的數額相等,以使其折算風險頭寸(受險資產與受險負債之間的差額)為零。只有這樣,匯率變動才不致帶來任何折算上的損失。經濟風險及其管理經濟風險是指由于未預料到的匯率變動,使企業(yè)預期現(xiàn)金流量的凈現(xiàn)值發(fā)生變動的可能性,又稱“現(xiàn)金流量風
52、險”。經濟風險的管理,是預測預料的匯率變動對未來現(xiàn)金流量的影響,并采取必要措施的過程。主要方法有:經營多樣化、財務多樣化。3翻譯下文,并解釋WTO的其他幾個基本原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Perhaps the greatest achievement of the Uruguay Round was the creation on January 1, 1995, of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that regulates trade betwee
53、n nations. The three goals of the WTO are to help the free flow of trade, to help negotiate further opening of markets, and to settle trade disputes between its members. One key component of the WTO that was carried over from GATT is the principle of nondiscrimination called normal trade relations (
54、 formerly called “ most favored nation status ”) -a requirement that WTO members extend the same favorable terms of trade to all members that they extend to any single member. For example, if Japan were to reduce its import tariff on German automobiles to 5 percent, it must reduce tariff it levies a
55、gainst auto imports from all other WTO members to 5 percent.答:(1)翻譯世界貿易組織也許,1995年1月1日烏拉圭回合談判最偉大的成就是產生了規(guī)范國家間貿易的世界貿易組織(WTO)。WTO的三大目標是促進世界貿易的自由發(fā)展,促進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并解決成員間的貿易爭端。WTO保留了GATT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所謂的正常貿易關系的非歧視原則(以前被稱為“最惠國待遇”),該原則要求,WTO成員給予一個成員的優(yōu)惠,也應同樣給予其他所有成員。例如,如果日本將對德國汽車進口關稅降低到5,就必須對所有其他WTO成員汽車的進口關稅稅率降低到5
56、。(2)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原則最惠國待遇原則最惠國待遇原則是指WTO成員一方給予任何第三方的優(yōu)惠和豁免,將自動地給予各成員方。該原則涉及一切與進出口有關的關稅削減,與進出口有關的規(guī)則和程序、國內稅費及征收辦法、數量限制、銷售、儲運、知識產權保護等領域。國民待遇原則國民待遇原則是指締約方之間相互保證給予另一方的自然人、法人和商船在本國境內享有與本國自然人、法人和商船同等的待遇。該原則適用于與貿易有關的關稅減讓、國內稅費征收、營銷活動、政府采購、投資措施、知識產權保護、出入境以及公民法律地位等領域。透明度原則透明度原則是指締約方有效實施的關于影響進出口貨物的銷售、分配、運輸、保險、倉儲、檢驗、展覽、加工、混合或使用的法令、條例,與一般援引的司法判決及行政決定,以及一締約方政府或政府機構與另一締約方政府或政府機構之間締結的影響國際貿易政策的現(xiàn)行規(guī)定,必須迅速公布。該原則適用于各成員方之間的貨物貿易、技術貿易、服務貿易,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知識產權保護,以及法律規(guī)范和貿易投資政策的公布程序等領域。貿易自由化原則貿易自由化原則是指通過限制和取消一切妨礙和阻止國際貿易開展與進行的所有障礙,包括法律、法規(guī)、政策和措施等,促進貿易的自由發(fā)展。該原則主要是通過關稅減讓、取消非關稅壁壘來實現(xiàn)的。市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數字反詐騙工程師崗位面試問題及答案
-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一中、南靖一中等五校2025屆高一下化學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山西省同煤二中聯(lián)盟體2025年高二化學第二學期期末預測試題含解析
- 河北省遵化市2025年化學高一下期末復習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沈陽固定花銷管理辦法
- 江蘇漁船租賃管理辦法
- 杭州客車租賃管理辦法
- 書法社團的教學規(guī)劃與實踐指導
- 道路透層、稀漿封層及防水層的綜合施工方案研究
- 公園施工車輛管理辦法
- 中國VTS船舶交通管理系統(tǒng)行業(yè)發(fā)展全景監(jiān)測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中信集團招聘筆試沖刺題2025
- AI+Agent與Agentic+AI的原理和應用洞察與未來展望
- 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制度
- 【艾青詩選】批注
- 黑布林The Clever Woman 聰明的婦人公開課課件
- 采購年中工作總結匯報PPT(24P)
- 施耐德ATV31變頻器說明書
- 房屋建筑構造(地基與基礎)課件
- 《機械通氣基本知識》
- 《高分子取向結構》PPT課件.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