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基本知識_第1頁
農藥基本知識_第2頁
農藥基本知識_第3頁
農藥基本知識_第4頁
農藥基本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農藥基本知識培訓,充實自己,全面提高,農藥,農藥主要是指用于防治為害農、林、牧、漁業(yè)生產的有害生物(蟲、螨、線蟲、病菌、雜草及鼠害等)和調節(jié)植物、昆蟲生長的化學藥品及生物藥品。 農藥的含義和范圍,古代和近代有所不同。古代主要是指天然的植物性、動物性、礦物性物質;近代主要是指人工合成的化工產品和生物制品,美國將農藥與化學肥料一起合稱為“農業(yè)化學品”。 德國稱為“植物保護劑”。 法國稱為“植物消毒劑”。 日本稱為“農樂”,其范圍包括天敵生物。 中國所用“農藥”一詞也源于日本。 農藥用于農業(yè)病、蟲、草等有害生物的防除稱為化學保護或化學防治,用于植物生長發(fā)育的調節(jié)稱為化學控制,不同國家亦有所差異,世界

2、農藥發(fā)展史(一,公元前9世紀的古希臘詩人Honer曾提到燃燒的硫磺可作為熏蒸劑。古羅馬學者Pliny長老曾提倡用砷作為殺蟲劑,并言及用蘇打和橄欖油處理豆科植物的種子。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fā),Pliny死于帶有燃燒硫磺氣味的火山煙霧,體驗了硫磺煙霧的非選擇性毒殺。 16世紀,我國開始使用砷化物作為殺蟲劑。此后從煙葉中提取的煙堿(尼古丁)也成功地用于象鼻蟲的防治。 19世紀,除蟲菊和肥皂用于防治害蟲。煙草、硫磺和石灰混合液用于病蟲的防治,世界農藥發(fā)展史(二,19世紀中葉作物化學保護方面第一次系統(tǒng)科學地研究。1867年巴黎應用一種不純的亞砷酸銅。美國,亞砷酸銅用于控制私羅拉多甲蟲的蔓延,并在19

3、00年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立法的農藥。 波爾多液(硫酸銅與石灰的混合液)于1885年開始用于防治葡萄藤的茸毛霉菌。 二十世紀初,石灰與硫磺混合物(石硫合劑)已開始在歐洲和美國用來作為殺菌劑防治果樹的病害,世界農藥發(fā)展史(三,1896年,法國葡萄種植主將波爾多液用于葡萄藤時,黃色野芥的葉子變黑了。(化除) 不久硫酸鐵用于谷類作物防治雙子葉雜草,結果草死了作物卻沒有受到危害。 一戰(zhàn)前1913年在德國首次應用有機汞化合物作為種子處理劑。(治療梅毒) 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化學藥劑迅速增長。例如,焦油用于防治休眠樹木上的蚜蟲卵:二硝基鄰甲酚于1932年在法國獲得專利,用于谷類作物的雜草防除; 1934年第一個二

4、硫代氨基甲酸酯殺菌劑福美雙于在美獲得專利,世界農藥發(fā)展史(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強力殺蟲劑DDT誕生于瑞士; 有機磷殺蟲劑在德國得到開發(fā); 同時,苯氧羧酸類除草劑在英國進入商品化; 1945年第一個通過土壤作用的氨基甲酸酯類除草劑被英國人發(fā)現(xiàn); 有機氯殺蟲劑氯丹在美、德首先應用; 不久,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在瑞士開發(fā)成功,世界農藥發(fā)展史(五,二戰(zhàn)未期,具有選擇性的苯氧乙酸除草劑、有機氯和有機磷殺蟲劑等進入商品應用階段。 19551960年間,在瑞土開發(fā)了三氮苯類除草劑,在英國發(fā)展了季胺鹽類除草劑。 19601965年期間,繼敵草腈、氟樂靈和溴苯腈投入使用以后,1968年出現(xiàn)的內吸殺菌劑苯菌靈

5、以及美國發(fā)現(xiàn)的除草劑草甘磷。 70年代英國和日本的研究人員一直在光穩(wěn)定的擬除蟲菊酯殺蟲劑方面進行工作,中國農藥發(fā)展史(一,中國是使用農藥最早的國家之一,有著悠久歷史。 公元前35世紀即用牡鞠、芥草、蜃炭灰滅殺害蟲,用含砷礦物殺鼠。 公元前32年用附子、干艾等植物防蟲和儲存種子。 公元25200年,東漢用煉丹術制造白砒治蟲,并記載用硫磺殺蟲、治疥。 唐代用砷化物防治庭院蟲害的記載。 明代的本草綱目中介紹了不少殺蟲物質、砒石、雄黃、百部等,中國農藥發(fā)展史(二,1930年,浙江省植物病蟲防治所建立了藥劑研究室,這是中國最早的農藥研究機構。 1935年開始使用農藥防治棉花、蔬菜蚜蟲和紅蜘蛛。 1943

6、年在四川省重慶市江北建立了首家農藥廠,所生產的均為一些含砷無機化合物及植物性農藥。 1946年開始小規(guī)模生產DDT。 1950年開始生產六六六,并于1951年中國首次使用飛機噴灑DDT、六六六滅蚊治蝗,中國農藥發(fā)展史(三,1957年建成了第一家生產有機磷殺蟲劑的農藥廠天津農藥廠,開始了有機磷農藥1605、1059、3911、敵百蟲等品種的生產。 在60年代和70年代,它是我國生產有機氯、有機磷、氨基甲酸酯類等殺蟲劑品種的主要基地。 70年代殺菌劑和除草劑也得到了相應發(fā)展,生產了幾十個品種;殺鼠劑和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也有所發(fā)展。 1973年,中國停止使用汞制劑,并開發(fā)了稻瘟凈、多菌靈等殺菌劑以替代汞

7、制劑,中國農藥發(fā)展史(四,1983年,中國停止了高殘留有機氯殺蟲劑六六六、DDT的生產,取而代之的是擴大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的產量,并開發(fā)了擬除蟲菊酯類及其它殺蟲劑。 同時,甲霜靈、三唑酮、三環(huán)唑、代森錳鋅、百菌清等高效殺菌劑也相繼投產,有效的控制了水稻、小麥、棉花、蔬菜、果樹等各種作物的病蟲害。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用量亦迅速增加,丁草胺、滅草丹、綠麥隆、草甘磷、滅草松、磺酰脲類除草劑及矮壯素、乙烯利也投入了市場。 2005年全面禁止5種高毒有機磷農藥使用,農藥基本知識 用途:用于防治危害農作物及其產品的病蟲草鼠等有害生物及用于調控作物生長、提高產量和質量的物質。 優(yōu)點: 防效好、 效率高

8、、 增產增收效益好,農藥分類: 按成分來源分為無機、有機和生物; 按防治對象分為殺蟲劑、殺螨劑、殺線蟲劑、殺菌劑、除草劑、殺鼠劑、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殺軟體動物劑,殺蟲劑按作用方式分為:觸殺、胃毒、內吸、殺卵、熏蒸以及特異性殺蟲劑,包括調節(jié)昆蟲生長、引誘、拒食、驅避和不育等。 殺菌劑作用機理包括保護作用、內吸作用和免疫作用。保護作用主要是殺死植物體表和體外的病原菌,阻止孢子萌發(fā)。內吸作用是可殺死植物組織內的病原菌,具有治療效果。免疫作用是藥劑本身對病菌沒有活性,必須被植物吸收后改變植物體內代謝產物,從而獲得對病菌的殺滅效果,除草劑按作用性質可分為選擇性和滅生性;按作用方式分為內吸型和觸殺型;按使用

9、方法分為土壤處理和莖葉處理劑。 殺鼠劑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一次取食即可致死,慢性則需要多次取食才可致死。 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促進生長、疏花疏果、保花保果、促進花芽分化、抑制煙草腋芽、矮化植株、育種殺雄、防止倒伏增加產量、抑制馬鈴薯塊莖芽、抑制生長以及催熟增糖、防腐保鮮等,植物病害按其病原的性質可分為生理病害和侵染性病害兩大類。生理病害是由不良自然環(huán)境條件引起。由于它不是寄生物侵染的結果,所以又稱為非侵染性病害,其發(fā)病原因主要是:溫度、濕度不適、營養(yǎng)不良、有毒物質的污染、肥害及藥害等因素引起的,常見的生理病害有水稻赤枯病、黃瓜漚根病、番茄臍腐病、大白菜干燒心等。診斷生理病害一般可以根據發(fā)病情況與環(huán)

10、境條件的關系進行分析,植物侵染性病害是指由寄生物引起的一類病害,由于寄生物可以繁殖,因此病害不斷積累與蔓延,其危害性比生理性病害更大。 植物侵染性病害分為八大類:寄生性種子植物、真菌、放線菌、細菌、病毒、類病毒、類菌原體和線蟲。以上八類侵染性病害中占比例最大的是真菌,約占植物病害的80%以上。細菌引起的病害常見的有腐爛、萎蔫及畸形。病毒引起的病害只能見到癥狀,比如皺縮、明脈、花葉、黃化和矮縮,植物病害常見的癥狀 1、變色,即植物的細胞、組織和器官的顏色發(fā)生了變化,這種變化可以是葉綠體被抑制、破壞;花青素的積累或黑色素的堆積等原因造成的,其中最常見的是花葉、黃化、紅斑、白化、明脈、紫脈等。 2、

11、畸形,是由于植物的細胞或組織生長受到抑制或過度生長導致發(fā)育比例反常,常見全株性畸形有矮化、叢簇和叢生等,局部則的有叢枝、巨芽、巨花、卷葉、皺縮、蕨葉、癌腫等,3、腐爛,即植物體部分或全部組織和器官被破壞所致,一般可分為濕腐和干腐兩類。濕腐多發(fā)生在幼嫩或多汁的組織上,發(fā)生時往往有水分流出,失水后變形,如軟腐、白腐、褐腐均屬此類。干腐有人也稱壞死,即組織、細胞或器官被破壞后死亡,病部干燥輪廓清晰,僅顏色、形狀有變化,這類病狀發(fā)生在局部的有:葉斑、葉枯、枯斑、角斑、穿孔、枝枯、瘡痂、粉痂、潰瘍、白穗等,發(fā)生在整株的有立枯、猝倒、死苗等。 4、萎蔫,是植物的維管束組織受到破壞輸導作用受阻,使寄主植物局

12、部或全部由于失水喪失膨脹壓,以致枝葉萎蔫下垂,主要表現(xiàn)為青枯、枯萎、黃萎等,癥狀除了植物體本身的變化外,還往往在病變處長出各種各樣的病原體,這些形態(tài)各異的病原體稱為病征。 常見的病征: 霉狀物,是由真菌菌絲體和(或)繁殖體所構成的。常見的霉狀物有霜霉、黑霉、灰霉、青霉、綠霉、白霉等,粉狀物,是由某些真菌一定量的孢子聚集而成,常見的粉狀物有白粉、銹病、黑粉、白銹等。 粒狀物,即在病部產生大小、形態(tài)及色澤各不相同的顆粒,分別由真菌的孢子器、孢子盤、子囊殼、子座及菌核構成。 膿狀物,是細菌病害所具有的特征之一,即由病部表面溢出的細菌和膠質物質聚集而成,常見的有菌膿和溢膿,植物害蟲的識別 害蟲一般指種

13、群數(shù)量大,使植物受害后造成人們不能容忍的經濟損失,害蟲共有三類,即昆蟲、螨類和軟體動物,其中絕大多數(shù)為昆蟲,對農作物危害比較大的昆蟲均屬有翅亞綱,其中比較重要的有: 直翅目:如蝗蟲、蟋蟀、螻蛄; 半翅目:如菜蝽、盲蝽、綠蝽; 同翅目:蚜虱蚧蟬,如蟬、葉蟬、飛虱、蚧殼蟲、蚜蟲、粉虱等; 纓翅目:如稻薊馬、棉薊馬,鱗翅目:如棉鈴蟲、菜青蟲、水稻螟蟲、甜菜夜蛾、玉米螟、煙青蟲、小菜蛾; 鞘翅目:如天牛、金龜子、瓢蟲等。 膜翅目:如菜葉蜂、梨莖蜂; 雙翅目:如麥稈蠅、實蠅、韭蛆、蒜蛆等; 螨類:真足螨科(麥圓腿蜘蛛);葉螨科(棉葉螨);跗線螨(茶黃螨)及植綏螨(天敵) 軟體動物:蝸牛及蛞蝓等,雜草:

14、單子葉和雙子葉。一般分為:禾本科、闊葉類和莎草科。 禾本科:馬唐、牛筋草、狗牙根、狗尾草、蘆葦?shù)龋?闊葉類:薺菜、麥蒿、蒲公英、刺兒菜、灰菜; 莎草科:三棱草、香附子,鼠害:分為田鼠和家鼠,包括嚙齒目和兔形目,嚙齒目有1797種,我國有190余種,專門危害的有20種,特征為頭骨上下頜有兩顆終生生長的大型鑿狀門齒;兔形目有附加門齒。 比較熟悉的除了上邊兩類外比較典型的有:達烏爾黃鼠、倉鼠、鼢鼠、跳鼠、巖鼠、旱獺、豪豬等,農藥的劑型和制劑: 制劑包括:乳油、可濕性粉劑、懸浮劑、微乳劑、水分散粒劑、可溶性粉劑、可溶性液劑、顆粒劑、煙劑、種衣劑、毒餌等。 含量+有效成分+劑型=制劑。 例如: 萬里紅=

15、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劑型(一,EC:乳油,包括原藥、溶劑和乳化劑,由調制釜加工。 WP:可濕性粉劑,包括原藥、分散劑、潤濕劑和填料等,用氣流粉碎機加工而成。 SC:懸浮劑,包括原藥、分散劑、潤濕劑、乳化劑和增稠劑等組成,用砂磨機加工。 ME:微乳劑,包括原藥、乳化劑和水組成,用高速剪切機加工而成,劑型(二,SP:可溶性粉劑,水溶性原藥、分散劑和填料等,粉碎設備加工。 SL:可溶性液劑,水溶性原藥、水性溶劑和助劑等,攪拌設備加工。 WDG:水分散粒劑,包括原藥、分散劑和崩解劑等,由造粒機加工而成,毒力、藥效和毒性: 毒力是指藥劑原藥本身對有害生物的毒害程度,一般是在室內人為控制的條件下精密測

16、定,以單位質量表示。 藥效是指藥劑制劑對有害生物的作用效果,一般在室外自然條件下測定,通常與毒力成正比。 毒性是指對人畜的毒害,一般包括原藥對鼠、兔、狗的毒害。急性毒性區(qū)域為50-500mg/kg,慢性毒性一般指對后代的毒害,三致的問題(致畸、致癌、致突變,農藥的科學使用技術:用量少,分布不均勻,對后茬作物有影響,產生藥害。 措施:對癥下藥選擇合適的品種;適時用藥;精確掌握用藥量;噴霧要細致周到;提倡輪換用藥;合理混用。 注意:人員保護,注意高溫;作物藥害(藥劑品種、用藥時期、使用劑量、自然條件和作物品種);農產品(殘留和安全間隔期);環(huán)境(水源、土壤、魚、蜜蜂、鳥、蚯蚓等,登記證:臨時登記證

17、LS*#(LS為臨時登記的拼音縮寫,大部分為8位數(shù),2000年前批準登記為6位,前四位或兩位為年份,后四位一般為順序號),一般有效期為一年,每年可續(xù)展一次,最多不超過四次。 品種登記證PD*#AA(PD為品種登記的拼音縮寫,數(shù)字為年份加順序號,橫線后為合作單位排序),有效期為永久,除非國家另有政策規(guī)定,每五年續(xù)展一次,不限制次數(shù)。一般生產廠家比較多,產量比較大的產品需要PD登記。 分裝證:為LS或PD證后加F*#(前兩位為年份,后四位為順序號,生產批準證: 許可證XK013(農化類代碼)以單位為辦理對象,符合規(guī)定要求的品種一般用量大、生產廠家多,有可能幾個產品用一個許可證號,但附頁上標有這個許

18、可證的內容,包括品種與期限,有效期五年。 生產批件:HNP*#*(HNP為化工農藥批準拼音縮寫,后面兩位數(shù)字代表省份,另三位代表廠家,字母代表農藥類別,后面四位數(shù)字為產品順序號),農藥類別:A表示殺蟲劑、B表示殺螨劑、C表示除草劑、D表示殺菌劑、E表示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其它字母含義,F:殺線蟲劑 G:熏蒸劑 H:殺鼠劑 I:衛(wèi)生殺蟲劑 J:殺蟲殺螨劑 K:殺蟲殺菌劑 M:殺螨殺菌劑 N:殺軟體動物劑 P:種衣劑,產品標準: 國家標準(GB)、 行業(yè)標準(HG,化工類)、 地方標準(DB)、 強制標準(企業(yè)標準,格式為:Q/*#*,3-4位為企業(yè)字母縮寫,后面三位為品種順序號,最后面四位為發(fā)布年份

19、,要求2年修訂一次,1,標簽上的學問 色帶:標簽底部有一條與下部邊緣平行的色帶,其顏色表示: 紅色為殺蟲劑; 黑色為殺菌劑; 綠色為除草劑; 黃色為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 蘭色為殺鼠劑,三個常用的網站: *中國農藥信息網(查詢登記證和有效成分)、 *中國農藥工業(yè)信息網(查詢生產批準證)、 *植保資訊網(查詢病蟲害防治技術,重要農藥品種(病蟲,有機磷類 擬除蟲菊酯類 氨基甲酸酯類 雜環(huán)類 生物類 殺螨劑 殺菌劑(保護和治療,有機磷類,氧化樂果 敵敵畏 毒死蜱 馬拉硫磷 辛硫磷 三唑磷 丙溴磷 殺撲磷,氧化樂果,強內吸 抗低溫 蚜螨全殺 持效期長,敵敵畏,觸殺、胃毒、熏蒸 迅速擊倒 可防治隱蔽性害蟲(卷

20、葉蛾) 氣溫高時效果顯著,毒死蜱,胃毒、觸殺 殺蟲、殺螨 土壤中揮發(fā)性高(防治地下害蟲) 防治家畜體外的寄生蟲,馬拉硫磷,非內吸性殺蟲、殺螨劑 良好的觸殺和胃毒 弱熏蒸作用 瓜類和番茄的幼苗不耐高濃度,辛硫磷,廣譜、低毒 強烈的觸殺和胃毒作用 易光解 對幼苗不安全,三唑磷,殺蟲、殺螨 殺卵作用明顯 可土壤應用,丙溴磷,觸殺、胃毒 殺蟲、治螨 結構與抗性 氣味熏蒸,殺撲磷,蚧殼蟲專用藥劑 體內增毒,擬除蟲菊酯類,氯氰菊酯 高效氯氰菊酯 三氟氯氰菊酯 氟氯氰菊酯 氰戊菊酯 聯(lián)苯菊酯,氯氰菊酯,廣譜 觸殺、胃毒 阻止攝食 地下害蟲,高效氯氰菊酯,異構體 活性組分,三氟氯氰菊酯,抗藥性 螨類,氟氯氰菊

21、酯,抗藥性 螨類,氰戊菊酯,高效、廣譜 觸殺、胃毒 作物增產、促進早熟 對螨類效果差,甲氰菊酯,廣譜殺蟲、殺螨 觸殺、驅避 對銹螨防效差,聯(lián)苯菊酯,替代氰戊菊酯 低毒、安全 適宜茶葉等使用 有殺螨效果,氨基甲酸酯類,滅多威:觸殺、胃毒 廣譜、內吸 葉面持效期短 可土壤處理 丁硫克百威:殺蟲廣譜 內吸性強 蚜螨蚧,雜環(huán)類,吡蟲啉 啶蟲脒 蟲酰肼 氟鈴脲 阿維菌素 甲維鹽 滅蠅胺 噻嗪酮,吡蟲啉,優(yōu)良內吸 較高水溶性 刺吸式口器害蟲 使用方法多樣,啶蟲脒,同翅目、纓翅目 強內吸,蟲酰肼,鱗翅目害蟲特效,氟鈴脲,殺蟲、殺卵 幾丁質合成抑制劑 脫皮和抑制取食 速效擊倒,阿維菌素,生物發(fā)酵 十六元大環(huán)內

22、酯類抗生素 蟲螨皆殺 橫向滲透 -氨基丁酸新受體,甲維鹽,甲胺基活性增強 苯甲酸成鹽技術,水溶性加強 二次死蟲現(xiàn)象,滅蠅胺,昆蟲蛻皮 土壤處理 斑潛蠅專用藥劑,噻嗪酮,作用于若蟲脫皮 減少成蟲產卵 阻止卵孵化 除同翅目外,還能防治蜱螨,生物類(BT,蘇云金桿菌伴孢晶體 外毒素(外毒素)和內毒素 易光解,殺螨劑,噠螨靈 三磷錫 噻螨酮 克螨特 苯丁錫,噠螨靈,突出的殺卵和殺螨活性 對葉螨和癭螨的各發(fā)育階段都有效 擊倒迅速,觸殺性強 持效期長達30-60天,三磷錫,感溫性殺螨劑 高溫安全性差 觸殺性殺螨劑 對植食性螨類所有活動期蟲態(tài)都有效,噻螨酮,非內吸性 螨的各種蟲態(tài)都有效 持效期長 可與波爾多液、石硫合劑混用,克螨特,非內吸觸殺性殺螨劑 對多種葉螨的所有發(fā)育階段都有效 持效期長 毒性低,苯丁錫,持效期長 抗性螨類防治 可用于核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