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學(下冊)重點知識點總結_第1頁
初三化學(下冊)重點知識點總結_第2頁
初三化學(下冊)重點知識點總結_第3頁
初三化學(下冊)重點知識點總結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題 1金屬材料一、金屬和合金1、金屬的物理性質:常溫下都是固體(汞除外),大多數(shù)為銀白色,有金屬光澤、優(yōu)良的導電導熱性、有延展性,密度、硬度較大,熔點較高。2、性質與用途的關系:性質決定用途,但這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還要考慮價格、資源、美觀、便利、回收以及對環(huán)境的影響。3、合金(1)合金是金屬和其他金屬(或非金屬)熔合形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物質。 (合金屬于混合物。)(2)合金的性能與純金屬不同,硬度和強度一般比純金屬更高,抗腐性也更強。(3)生鐵和鋼是兩種常見的鐵合金。它們的根本區(qū)別是含碳量不同。課題 2金屬的化學性質一、金屬的化學性質1、與氧氣反應(很多金屬在常溫或高溫下能和氧氣反應,但劇烈

2、和難易程度不同) 2Mg + O2 = 2 MgO4Al + 3O2 =2 Al2O3(氧化鋁是致密的保護膜,能阻止鋁被進一步氧化,所以鋁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2Cu + O2 = 2CuO2、活潑金屬與稀酸反應(指稀鹽酸和稀硫酸),能轉換出酸中的氫。Fe +2 HCl = FeCl2 + H2Mg +2HCl =MgCl2 + H2 2Al +3H2SO4=Al2(SO4)3 +3H23、金屬和鹽(可溶性鹽)的反應Fe +CuCl2 = FeCl2 + Cu Mg +ZnCl 2=MgCl2 + Zn 2Al +3CuSO4=Al2(SO4)3 + 3Cu二、金屬活動性順序與置換反應1、金屬

3、活動性順序表注意點:金屬位置越靠前,活動性越強;反之越弱。位于氫前的金屬能置換出酸中的氫,氫后的則不能。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 )中置換出來。2、置換反應:單質化合物單質化合物(A + BC = B + AC )單元 3金屬資源的利用和保護一、金屬礦物:1、金屬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以單質(Ag 和 Au )和化合物的形式存在。2、常見的金屬礦物:磁鐵礦(Fe3O4 )、赤鐵礦( Fe2O3 )二、金屬的冶煉:(以 CO 還原 Fe2O3 為例)1、實驗原理:Fe2O3 + 3CO=2Fe + 3CO22、實驗現(xiàn)象:紅色粉末變黑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尖嘴玻璃管有淡藍色火

4、焰。3、含雜計算:將混合物質量轉換成純凈物再計算。(純凈物質量混合物質量質量分數(shù))三、金屬資源的保護1、鐵生銹條件:鐵制品與空氣、水(或水蒸氣)同時接觸。2、防止鐵生銹的措施:在鐵制品表面涂油、刷漆、鍍耐磨耐腐蝕的鉻或制造耐腐蝕的合金等。3、保護措施: 防止金屬腐蝕;回收利用廢舊金屬;合理有效地開采礦物;尋找金屬代用品;第九單元溶液課題 1溶液的形成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均一:各部分性質、濃度、密度、色澤等相同。穩(wěn)定:當水分不蒸發(fā)、溫度不變化時,溶液不分層、不沉淀。溶質:被溶解的物質(可以是氣體、液體和固體)。溶劑:能溶解其

5、它物質的物質(常見的溶劑:水、酒精、汽油;溶液中有水存在時,一般把水作為溶劑;)2、能區(qū)分溶液中的溶質、溶劑(如:碘酒、糖水、生理鹽水、高錳酸鉀的水溶液、石灰水);3、知道溶液、溶質、溶劑之間的質量關系(溶液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及質量比。4、知道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的乳濁液:小液滴分散到液體里形成的混合物。(不屬于溶液)生活中常見的乳化現(xiàn)象:如:肥皂漂洗衣服、洗潔精洗碗筷、牛奶、農藥等。二、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1、 在一定的溫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劑里加入某種溶質,當溶質不能繼續(xù)溶解時,所得到的溶液是飽和溶液;反之為不飽和溶液。2、 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之間的轉換:增加溶質; 蒸發(fā)溶劑; 降低溫度;

6、增加溶劑; 升高溫度;結晶:已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質從溶液中以晶體的形式析出的現(xiàn)象,叫做結晶。(結晶和溶解都屬于物理變化)。(結晶方法:蒸發(fā)結晶和降溫結晶)三、物質溶解與溫度的關系酸堿溶于水,放出熱量,溫度上升;如:硫酸、氫氧化鈉等。絕大多數(shù)的鹽溶于水,吸收熱量,溫度下降;如:硝酸鉀、氯化銨等。蔗糖、食鹽溶于水溫度不變。課題 2溶解度一、溶解度1、概念:在一定的溫度下, 某固態(tài)物質在 100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所溶解的質量。2、注意點: 指明溫度:一定的溫度;溶劑量: 100 克; 狀態(tài):飽和; 單位:克。3、溶解度曲線: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叫溶解度曲線。3、 該曲線可表示如下信息: 某

7、物質在某一溫度下的溶解度; 同種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 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 太多數(shù)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 、NH4Cl 、NH4NO3等;少數(shù)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如Ca(OH)2;少數(shù)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不大.如:NaCl 。5、氣體的溶解度:指在壓強為101kPa 和一定溫度時,氣體溶解在1體積水里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的氣體體積。 氣體的溶解度與壓強、溫度有關:隨溫度升高而減小,隨壓強增大而增大。二、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1、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是溶質質量和溶液質量之比。即:(變式:溶質質量溶液質量質量分數(shù))2、有關計算:已知溶質及溶劑的質量,求溶質的

8、質量分數(shù);要配制一定量的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一定的溶液,計算所需溶液和溶劑的量;稀釋溶液的計算(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不變) ;m(濃液) m(濃) % = m(稀液) m(稀) % 把質量分數(shù)運用于化學方程式的計算。3、配制溶質質量分數(shù)一定的溶液的步驟 計算:計算溶質和溶劑的質量; 稱量:用天平稱量所需溶質倒入燒杯中; 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燒杯,用玻璃棒攪拌; 溶解:把配好的溶液倒入試劑瓶中,蓋好瓶塞并貼上標簽。第10單元酸和堿課題 1常見的酸和堿1、酸:由H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 如:H2SO4、HCl、HNO3 、 H2CO3等。2、堿:由OH 和金屬離子構成的化合物。 如:KO

9、H、NaOH、 Ca(OH)2 、Al(OH)3等。3、酸堿指示劑:紫色石蕊和無色酚酞能使酸堿溶液顯不同的顏色,叫做酸堿指示劑。可用于檢驗酸堿溶液。 石蕊遇酸變紅色,遇堿變藍色;酚酞遇酸不變色,遇堿變紅色。一、常見的酸1、鹽酸( HCl):物性:無色有刺激性氣味、易揮發(fā)的液體(打開瓶蓋在空氣中形成白霧、質量減輕、質量分數(shù)減?。?;用途:除銹、制藥、胃酸幫助消化等。2、硫酸( H2SO4 ):物性:無色無味、粘稠油狀液體,不易揮發(fā),具有吸水性(打開瓶蓋,能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質量增加、濃度減?。?。用途:作干燥劑;制化肥、農藥等;金屬除銹腐蝕性(脫水性):奪取物質中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碳。稀釋:一

10、定要把濃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切不可將水倒進濃硫酸里。二、酸的通性(酸的化學性質)1、能使酸堿指示劑顯不同的顏色。 (石蕊遇酸變紅色,酚酞遇酸不變色)2、和活潑金屬( H 前金屬)反應,生成鹽和H2 。Fe +2 HCl = FeCl2 + H2Mg +2HCl =MgCl2 + H2 2Al +3H2SO4=Al2(SO4)3 +3H23、和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Fe2O3 6HCl =2FeCl3 +3H2O Al 2O3 6HCl =2AlCl3 +3H2OCuO+H2SO4=CuSO4 +H2O三、常見的堿1、氫氧化鈉( NaOH )物性:白色塊狀固體、

11、易溶于水(溶解時放出大量的熱)、易潮解(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質量增加)。有強烈的腐蝕性(化學性質) 。 俗名:火堿、燒堿、苛性鈉。用途:干燥劑、造紙、紡織、印染、清潔劑。2、氫氧化鈣: Ca(OH)2物性:白色粉沫固體、微溶于水。有較強腐蝕性(化學性質)。俗名:熟石灰、消石灰、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制?。?CaOH2O Ca(OH)2四、堿的通性(堿的化學性質)1、能使指示劑顯色。石蕊遇堿變藍色,酚酞遇堿變紅色。2、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2NaOH CO2 Na2CO3 H2O(NaOH 必須密封保存,否則將變質生成Na2CO3 、質量增加)2NaOH SO3 Na2SO4 H2OCa(

12、OH)2 CO2 CaCO3 H2O (檢驗 CO2 的方法)課題 2酸和堿之間發(fā)生的中和反應1、概念:酸和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做中和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2、中和反應在生活中的應用改良土壤;處理廢水;用于醫(yī)療及日常生活當中。如治療胃酸3、溶液酸堿度的表示方法PH酸堿度:溶液酸堿性的強弱程度。用PH 表示。PH 的范圍在 014之間( PH 越小,酸性越強; PH 越大,堿性越強)酸性溶液: PH7;中性溶液; PH7;堿性溶液: PH7。測定方法:用 PH 試紙。第11單元鹽化肥一、生活中常見的鹽 、氯化鈉( NaCl ):白色晶體、易潮解、易溶于水1、用途:調味品、生理鹽水、NaC

13、l 溶液選種、作化工原料(制鹽酸、氯氣、氫氧化鈉等)。2、氯化鈉的存在:海水、鹽湖、鹽井和鹽礦中。3、粗鹽的制?。河煤K畷覃}和用鹽井水、鹽湖水煮鹽,使水蒸發(fā),析出NaCl晶體粗鹽。4、粗鹽提純(1)方法與步驟:溶解(用天平稱取食鹽,用量筒量取水,放入燒杯,用玻璃棒攪拌)過濾(注意一貼、二低、三緊靠)蒸發(fā)、結晶(用蒸發(fā)皿蒸發(fā)濾液,使晶體析出)計算產率(將得到的精鹽和溶解的粗鹽比較,算出產率)(2)玻璃棒在提純過程中的作用:溶解時:攪拌,加速食鹽溶解;過濾時:引流,防止液體濺出;蒸發(fā)時:攪拌,防止由于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 計算產率時:把固體轉移到紙上。 、碳酸鈉( Na2CO3 )1、俗名

14、:純堿、蘇打(純堿不是堿,而屬于鹽類);2、用途:制玻璃、造紙、洗滌劑等 、碳酸氫鈉( NaHCO3 )1、俗名:小蘇打; 2、用途:焙制糕點、治療胃酸; 、碳酸鈣( CaCO3 )1、是大理石、石灰石、雞蛋殼、貝殼的主要成分;2、用途:重要的建筑、裝簧材料、補鈣劑等。二、鹽的化學性質(酸堿鹽之間的化學反應)1、鹽酸新鹽新酸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制取CO2 的原理)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NaHCO3+HCl=NaCl+H2O+CO2(滅火的原理)2、鹽堿新鹽新堿Na2CO3+Ca(OH)2=CaCO3+2N

15、aOHNa2SO4+Ba(OH)2=BaSO4+2NaOH3、鹽鹽新鹽新鹽Na2SO4+BaCl2=BaSO4+2NaClAgNO3+NaCl=AgCl +NaNO3三、復分解反應1、定義: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2、發(fā)生的條件: 有沉淀或有水 或有氣體生成(三者之一)3、碳酸鹽的檢驗:(含 CO32 或 HCO3 )向樣品中加入稀鹽酸,若有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 CO2 生成,則樣品是碳酸鹽。四、化肥(植物生成需求量最大的元素是氮、磷、鉀)1、氮肥: 種類:尿素、氨水、銨鹽、硝酸鹽。作用:能促使作物莖葉生成茂盛、葉色濃綠若缺氮,會生成遲緩、葉色發(fā)黃、嚴重時葉脈呈淡棕

16、色2、磷肥: 種類:磷礦粉、鈣鎂磷肥、過磷酸鈣。作用:促使根系發(fā)達、增強抗寒、抗旱能力;缺磷時,植株矮小、生長遲緩、根系瘦弱3、鉀肥: 種類:硫酸鉀、氯化鉀;作用:促進莖稈粗壯、增強抗病抗蟲害、抗倒伏能力;若缺鉀,莖稈軟弱、易倒伏、葉片呈褐色、并逐漸焦枯。4、復合肥:含兩種或兩種以上營養(yǎng)元素的化肥。主要有硝酸鉀、磷酸銨、磷酸鉀等。五、化肥的簡單鑒別方法:看外觀; 看溶解性; 灼燒; 加熟石灰研磨。六、有關計算:會計算化肥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相對分子質量、 元素間的質量比等。 酸堿鹽溶解性的識記方法: (口訣)鉀鈉銨硝全溶類;不溶氯銀硫酸鋇;碳鹽能溶 MgCO3 ,堿類可溶是鈣鋇。K、Na 、N

17、H4 、NO3 鹽全溶;鹽酸鹽:除 AgCl 不溶,其他全溶;硫酸鹽:除 BaSO4 不溶,其他全溶;碳酸鹽:除 MgCO3 微溶,其他不溶;堿類: K、Na 、NH4、Ca 、Ba 溶,其他不溶。第十二單元化學與生活一、人類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六大營養(yǎng)素:蛋白質、糖類、油脂、維生素、無機鹽和水等六大類。1、蛋白質: 作用:促進機體生長及修補受損組織。存在:肉類、魚類、乳類、蛋類、豆類等;CO 中毒機理: CO 與血紅蛋白結合,造成人體缺氧。2、糖類: 由 C、H、O 三種元素組成;主要存在植物種子或塊莖中(如稻、麥、薯類、甘蔗);作用:放出能量,供機體活動和維持恒定體溫的需要。3、油脂:是重要的供能物質,是維持生命活動的備用能源。4、維生素:作用:調節(jié)新陳代謝、預防疾病、維持身體健康的作用。存在:水果、蔬菜、動物肝臟、魚類、奶制品等。缺乏會引起夜盲癥、壞血癥等。二、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1、人體中含量較多的元素有11種,最多的是氧,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鈣。2、C、H、O、N 以水、糖類、油脂、蛋白質和維生素的形式存在,其他元素以無機鹽形式存在;3、鈣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