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寧市2016-2017學年高一(上)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_第1頁
四川省遂寧市2016-2017學年高一(上)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_第2頁
四川省遂寧市2016-2017學年高一(上)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_第3頁
四川省遂寧市2016-2017學年高一(上)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_第4頁
四川省遂寧市2016-2017學年高一(上)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2016-2017 學年四川省遂寧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試卷一、不定項選擇題(每小題4 分,共計 48 分)1在日常生活及各項體眘運動中,有彈力出現(xiàn)的情況比較普遍,如圖所示,當運動員踩壓跳板使跳板彎曲到最低點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跳板發(fā)生形變,運動員的腳沒有發(fā)生形變B運動員受到的支持力,是跳板發(fā)生形變而產(chǎn)生的C此時運動員對跳板的壓力就是運動員受到的重力D運動員離開跳板后,在空中處于超重狀態(tài)2某人先向東走2m,接著向西走6m,最后向南走3m,則他在這段運動中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別是()A5m、5m B11m、11mC5m、11mD 11m、5m3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A牛頓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體

2、都具有慣性B速度大的物體慣性大,速度小的物體慣性小C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D處于完全失重的物體不具存慣性4甲、乙兩個物體從同一地點同時出發(fā),在同一直線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它們的速度圖象如圖所示,則()A甲、乙兩物體運動方向相反Bt=4s 時,甲、乙兩物體相遇第1頁(共 23頁)C甲、乙兩物體能相遇兩次D在相遇前,甲、乙兩物體的最遠距離為20m5如所示,當繩子的懸點A 緩慢移到 A點,則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AAO 繩的拉力先減小后增大BAO 繩的拉力一直變小CBO 繩的拉力保持不變DAO 繩與 BO 繩的拉力的合力保持不變6質(zhì)點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從開始運動起,通過連續(xù)三段路程所用的時間

3、分別為 1s、2s、3s,則這三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之比應(yīng)為()A1:2:3 B1:3:6 C1:4:9 D1:8:277如圖所示,水平桿上套有兩個相同的質(zhì)量均為m 的環(huán),兩細線等長,下端系著質(zhì)量為 M 的物體,系統(tǒng)靜止,現(xiàn)在增大兩環(huán)間距而系統(tǒng)仍靜止,則桿對環(huán)的支持力 FN 和細線對環(huán)的拉力F 的變化情況是()A都不變B都增大C支持力 FN 增大,拉力 F 不變 D支持力 FN 不變,拉力 F 增大8從某一高度相隔 1s 先后釋放兩個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計空氣阻力,它們在空中任一時刻()A甲乙兩球距離始終保持不變,甲乙兩球速度之差保持不變B甲乙兩球距離越來越大,甲乙兩球速度之差也越來越大C甲乙兩球

4、距離越來越大,甲乙兩球速度之差保持不變D甲乙兩球距離越來越小,甲乙兩球速度之差也越來越小9如圖所示, A、B 球的質(zhì)量相等,彈簧的質(zhì)量不計,傾角為的斜面光滑系統(tǒng)靜止時,彈簧與細線均平行于斜面, 在細線被燒斷的瞬間,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第2頁(共 23頁)是()A兩個小球的瞬時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為gsin BB 球的受力情況未變,瞬時加速度為零CA 球的瞬時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為gsin D彈簧有收縮趨勢, B 球的瞬時加速度向上, A 球的瞬時加速度向下,瞬時加速度都不為零10如圖所示,足夠長的傳送帶與水平面夾角為,以速度 v0 逆時針勻速轉(zhuǎn)動在傳送帶的上端輕輕放置一個質(zhì)量為m 的小木

5、塊,小木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tan ,則下圖中能客觀地反映小木塊的速度隨時間變化關(guān)系的是()ABCD11在水平天花板下用繩AC 和 BC 懸掛著物體 m,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分別為 =37和 =53,且 ACB為 90,如圖所示繩A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100N,繩 B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180N當不斷增加物體質(zhì)量時 ( g=10m/s2),則有()AAC繩先斷BBC繩先斷第3頁(共 23頁)C懸掛 12kg 物體時,兩繩均未斷D懸掛 14kg 物體時,兩繩均已斷12如圖,光滑斜面 AE 被分成四個長度相等的部分,即AB=BC=CD=DE,一物體由 A 點由靜止釋放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下列

6、結(jié)論正確的是()A物體通過每一部分的過程中速度增量v 相等B物體到達各點的速度vB: vC:vD: vE=1:4:9:16C物體從 A 運動到 E 的全過程平均速度=vBD物體到達各點所經(jīng)歷的時間t E=2tB=tC=t D二、實驗題(每空2 分,共 16 分)13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彈簧測力計 A 掛于固定點 P,下端用細線掛一重物 M 彈簧測力計 B 的一端用細線系于 O 點,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結(jié)點 O 靜止在某位置分別讀出彈簧測力計 A 和 B 的示數(shù),并在貼于豎直木板的白紙上記錄 O 點的位置和拉線的方向( 1)本實驗用的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的單位為N,圖

7、中 A 的示數(shù)為N( 2)下列不必要的實驗要求是(請?zhí)顚戇x項前對應(yīng)的字母)A應(yīng)測量重物 M 所受的重力B彈簧測力計應(yīng)在使用前校零C拉線方向應(yīng)與木板平面平行D改變拉力,進行多次實驗,每次都要使O 點靜止在同一位置14在 “探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的實驗中:第4頁(共 23頁)( 1 )除打點計時器(含紙帶、復寫紙) 、小車、一端附有滑輪的長木板、細繩、鉤碼、導線及開關(guān)外,在下面的儀器和器材中,必須使用的有A電壓合適的 50Hz 交流電源B電壓可調(diào)的直流電源C刻度尺D秒表E天平( 2)實驗過程中,下列做法正確的是A先接通電源,再使紙帶運動B先使紙帶運動,再接通電源C將接好紙帶的小車停在靠近滑輪處

8、D將接好紙帶的小車停在靠近打點計時器處( 3)圖示為一次實驗得到的一條紙帶,紙帶上每相鄰的兩計數(shù)點間都有四個點未畫出,按時間順序取 A、B、C、D、E 五個計數(shù)點,測出各點到 A 點的距離如圖所示由紙帶可判定小車做運動那么CE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為m/s ;當打計數(shù)點B 時小車的瞬時速率為m/s;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m/s2(計算結(jié)果均保留2 位有效數(shù)字)三、計算題(共計36 分)15隨著機動車數(shù)量的增加,交通安全問題日益凸顯某路段機動車限速為15m/s,一貨車嚴重超載后的質(zhì)量為5.0104 kg,以 15m/s 的速度勻速行駛,發(fā)現(xiàn)紅燈時司機剎車,貨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為5m/s2已知

9、貨車正常裝載后的剎車加速度大小為10m/s2( 1)求此貨車在超載及正常裝載情況下的剎車時間之比?( 2)求此貨車在超載及正常裝載情況下的剎車距離分別是多大?第5頁(共 23頁)16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1 的物體甲通過三段輕繩懸掛,三段輕繩的結(jié)點為O,輕繩 OB 水平且 B 端與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質(zhì)量為m2 的物體乙相連,輕繩 OA 與豎直方向的夾角 =37物體甲、乙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已知, sin37 =0.6,cos37=0.8,tan37 =0.75,g 取 10m/s2設(shè)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求:( 1)輕繩 OA、OB 受到的拉力是多大?( 2)物體乙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

10、 3)若物體乙的質(zhì)量 m2=5kg,物體乙與水平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 =0.,3則欲使物體乙在水平面上不滑動,物體甲的質(zhì)量 m1 最大不能超過多少?17一輛值勤的警車停在公路邊, 當警員發(fā)現(xiàn)從他旁邊以 10m/s 的速度勻速行駛的貨車有違章行為時,決定前去追趕,經(jīng)過 2s 后警車發(fā)動起來,并以 2m/s2 的加速度做勻加速運動,試問:( 1)警車在追趕貨車的過程中,兩車間的最大距離是多少?( 2)若警車能達到的最大速度是 vm=12m/s,達到最大速度后以該速度勻速運動,則警車發(fā)動后要多長時間才能追上貨車?18如圖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個長為L,質(zhì)量為 M=4Kg 的木板 A,在木板的左

11、端有一個質(zhì)量為m=2Kg的小物體 B, A、 B 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當對 B 施加水平向右的力 F 作用時(設(shè) A、B 間的最大靜摩擦力大小與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取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s2 ( 1)若 F=4.2N,則 A、B 加速度分別為多大?( 2)若 F=10N,則 A、 B 加速度分別為多大?( 3)在( 2)的條件下,若力 F 作用時間 t=3s,B 剛好到達木板 A 的右端,則木板長 L 應(yīng)為多少?第6頁(共 23頁)2016-2017 學年四川省遂寧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不定項選擇題(每小題4 分,共計 48 分)1在日常生活及各項體眘

12、運動中,有彈力出現(xiàn)的情況比較普遍,如圖所示,當運動員踩壓跳板使跳板彎曲到最低點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跳板發(fā)生形變,運動員的腳沒有發(fā)生形變B運動員受到的支持力,是跳板發(fā)生形變而產(chǎn)生的C此時運動員對跳板的壓力就是運動員受到的重力D運動員離開跳板后,在空中處于超重狀態(tài)【考點】 牛頓運動定律的應(yīng)用-超重和失重;彈性形變和范性形變;物體的彈性和彈力【分析】(1)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夠恢復原狀的形變叫做彈性形變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會對跟它接觸且阻礙它恢復原來形狀的物體產(chǎn)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彈力( 2)根據(jù)力的作用的相互性,運動員給跳板一個力的作用,同時跳板也給運動員一個力的作用【解答】 解: A、根據(jù)力的

13、作用的相互性,跳板和運動員都會受到力的作用,所以都會發(fā)生形變,故 A 錯誤B、彈力是由施力物體形變引起并指向受力物體的;故運動員受到的支持力,是跳板發(fā)生形變而產(chǎn)生的;故B 正確;C、由于人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而彈起,加速度的方向向上,故支持力一定要大于重力;故 C 錯誤;D、運動員離開跳板后, 在空中運動的過程中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方向向下,所以處于失重狀態(tài)故D 錯誤;第7頁(共 23頁)故選: B2某人先向東走2m,接著向西走6m,最后向南走3m,則他在這段運動中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別是()A5m、5m B11m、11mC5m、11mD 11m、5m【考點】 位移與路程【分析】位移的大小等于

14、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的長度路程等于運動軌跡的長度【解答】解:該人先向東走2m,接著向西走 2m,此時的位移是 0,路程是 4m,再向西走4m,此時的位移是4m,路程是: 4+4=8m;最后向南走3m,路程是8+3=11m,由于西和南方向垂直,所以總位移:m所以選項C正確,選項 ABD 錯誤故選: C3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A牛頓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B速度大的物體慣性大,速度小的物體慣性小C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D處于完全失重的物體不具存慣性【考點】 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分析】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 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 慣性的大小只跟質(zhì)量有關(guān), 與其它因數(shù)無關(guān),

15、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物體不受力時將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解答】 解: A、牛頓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故 A 正確;B、慣性的大小只跟質(zhì)量有關(guān),與速度的大小無關(guān),故B 錯誤;C、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故C 錯誤;D、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處于完全失重的物體仍然有慣性,故D 錯誤故選: A第8頁(共 23頁)4甲、乙兩個物體從同一地點同時出發(fā),在同一直線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它們的速度圖象如圖所示,則()A甲、乙兩物體運動方向相反Bt=4s 時,甲、乙兩物體相遇C甲、乙兩物體能相遇兩次D在相遇前,甲、乙兩物體的最遠距離為

16、20m【考點】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圖像;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guān)系【分析】 本題關(guān)鍵應(yīng)掌握:速度的正負表示物體的運動方向;在vt 圖象中圖象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根據(jù)兩物體的速度大小, 判斷何時兩者相距最遠【解答】 解: A、由圖可知,兩物體的速度均沿正方向,故方向相同,A 錯誤;BD、由圖象可知, t=4s 時, A、B 兩物體的速度相同,之前B 物體的速度比 A 物體的速度大,兩物體相距越來越遠,之后A 物體的速度大于 B 物體的速度,故兩物體相距越來越近, 故 t=4s 時兩物體相距最遠, 最遠距離 x=xBxA(15= 5) 4m=20m,故 B 錯誤, D 正確;C、當兩物

17、體相遇時,兩物體的位移相同,即兩圖象與t 軸所圍的面積應(yīng)相同,據(jù)圖可知,甲乙兩物體不能相遇兩次,故C 錯誤故選: D5如所示,當繩子的懸點A 緩慢移到 A點,則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第9頁(共 23頁)AAO 繩的拉力先減小后增大BAO 繩的拉力一直變小CBO 繩的拉力保持不變DAO 繩與 BO 繩的拉力的合力保持不變【考點】 共點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yīng)用;物體的彈性和彈力【分析】 對點 O 受力分析,受到三個繩子的拉力,其中向下的拉力大小、方向都不變,向右的拉力方向不變、大小變,向左上方的拉力大小和方向都變,根據(jù)平衡條件,運用合成法作圖分析;根據(jù)共點力的平衡條件分析合力變化情況【解答】解: ABC

18、、對點 O 受力分析,受重力mg、拉力 FB 和 FA,由于三個力合力為零,將三個力首尾相連,構(gòu)成一個閉合的矢量三角形,如圖;從上圖可以看出, 當繩子的懸點 A 緩慢地移到 A點的過程中,細線 AO 與豎直方向夾角逐漸變大的過程中, 拉力 FA 逐漸增大,拉力 FB 也逐漸增大;故 ABC錯誤;D、繩子的懸點 A 緩慢移到 A點的過程中, AO 繩與 BO 繩的拉力的合力始終等于重力大小,方向向上,所以保持不變,故 D 正確;故選: D6質(zhì)點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從開始運動起,通過連續(xù)三段路程所用的時間分別為 1s、2s、3s,則這三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之比應(yīng)為()A1:2:3 B1:3:6

19、 C1:4:9 D1:8:27【考點】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guān)系【分析】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公式得出質(zhì)點通過的位移之比,結(jié)合平均速度的定義式求出這三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之比【解答】解:根據(jù)得,從靜止開始, 1s 內(nèi)、3s 內(nèi)、6s 內(nèi)的位移之比為1:9:36,則通過連續(xù)三段路程的位移之比1: 8: 27,根據(jù)平均速度的定義式知,這三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之比為1:4:9,故 C 正第 10 頁(共 23 頁)確, ABD錯誤故選: C7如圖所示,水平桿上套有兩個相同的質(zhì)量均為m 的環(huán),兩細線等長,下端系著質(zhì)量為 M 的物體,系統(tǒng)靜止,現(xiàn)在增大兩環(huán)間距而系統(tǒng)仍靜止,則桿對環(huán)的支持力 FN

20、 和細線對環(huán)的拉力F 的變化情況是()A都不變B都增大C支持力 FN 增大,拉力 F 不變 D支持力 FN 不變,拉力 F 增大【考點】 合力的大小與分力間夾角的關(guān)系【分析】由題意可知物體始終處于平衡狀態(tài), 則由共點力的平衡條件可知細線對環(huán)的兩拉力的變化;對整體受力分便可知支持力的變化【解答】解:因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故兩力的合力與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兩細線的夾角增大, 由力的合成規(guī)律可知兩細線上的拉力增大, 故細線對環(huán)的拉力增大;對整體受力分析, 可知整體受重力、 兩環(huán)的支持力及摩擦力而處于平衡, 豎直方向上受兩支持力及重力且平衡, 故兩支持力的合力應(yīng)等于重力, 故支持力保持不變所以選項

21、ABC錯誤, D 正確;故選: D8從某一高度相隔 1s 先后釋放兩個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計空氣阻力,它們在空中任一時刻()A甲乙兩球距離始終保持不變,甲乙兩球速度之差保持不變B甲乙兩球距離越來越大,甲乙兩球速度之差也越來越大C甲乙兩球距離越來越大,甲乙兩球速度之差保持不變D甲乙兩球距離越來越小,甲乙兩球速度之差也越來越小【考點】 自由落體運動第 11 頁(共 23 頁)【分析】甲乙兩球均做自由落體運動, 由位移公式列出它們的距離與時間關(guān)系的表達式,再求出速度之差與時間的關(guān)系【解答】 解:設(shè)乙運動的時間為t,則甲運動時間為t+1,則兩球的距離x=gt+,可見,兩球間的距離隨時間推移,越來越大兩

22、球速度之差為: v=g(t+1) gt=g,所以甲乙兩球速度之差保持不變所以 C 選項正確故選 C9如圖所示, A、B 球的質(zhì)量相等,彈簧的質(zhì)量不計,傾角為 的斜面光滑系統(tǒng)靜止時,彈簧與細線均平行于斜面, 在細線被燒斷的瞬間,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兩個小球的瞬時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為gsin BB 球的受力情況未變,瞬時加速度為零CA 球的瞬時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為gsin D彈簧有收縮趨勢, B 球的瞬時加速度向上, A 球的瞬時加速度向下,瞬時加速度都不為零【考點】 牛頓第二定律;力的合成與分解的運用【分析】 在細線燒斷前,根據(jù)平衡條件求出彈簧的彈力,在細線被燒斷的瞬間,彈簧的

23、彈力沒有變化,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兩球的加速度【解答】解:設(shè)兩球的質(zhì)量均為m在細線燒斷前,以 B 球為研究對象,根據(jù)平衡條件得到彈簧的彈力F=mgsin,在細線被燒斷的瞬間, 彈簧的彈力沒有變化, 則 B 球的受力情況沒有變化, 瞬時加速度為零,而此瞬間 A 球所受的合力大小為F+mgsin=2mgsin,方向沿斜面向下,第 12 頁(共 23 頁)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 A 球的加速度大小為a=2gsinA=,方向沿斜面向下故選 B10如圖所示,足夠長的傳送帶與水平面夾角為,以速度 v0 逆時針勻速轉(zhuǎn)動在傳送帶的上端輕輕放置一個質(zhì)量為m 的小木塊,小木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tan ,則下圖

24、中能客觀地反映小木塊的速度隨時間變化關(guān)系的是()ABCD【考點】 牛頓第二定律【分析】要找出小木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 先要分析出初始狀態(tài)物體的受力情況,本題中明顯重力的分力與摩擦力均沿著斜面向下, 且都是恒力, 所以物體先沿斜面勻加速直線運動, 有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 a1;當小木塊的速度與傳送帶速度相等時, 由 tan 知道木塊繼續(xù)沿傳送帶加速向下, 但是此時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再由牛頓第二定律求出此時的加速度 a2;比較知道 a1 a2 【解答】解:初狀態(tài)時:重力的分力與摩擦力均沿著斜面向下,且都是恒力,所以物體先沿斜面勻加速直線運動,由牛頓第二定律得:加速度: a1=;=gsi

25、n +gcos當小木塊的速度與傳送帶速度相等時,由 tan 知道木塊繼續(xù)沿傳送帶加速向下,但是此時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再由牛頓第二定律求出此時的加速度:第 13 頁(共 23 頁)a2=gsin gcos;比較知道 a1a2,圖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第二段的斜率變小故選 D11在水平天花板下用繩 AC 和 BC 懸掛著物體 m,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分別為 =37和 =53,且 ACB為 90,如圖所示繩 A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 100N,繩 B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180N當不斷增加物體質(zhì)量時 ( g=10m/s2),則有()AAC繩先斷BBC繩先斷C懸掛 12kg 物體時,兩繩均未斷D懸掛

26、 14kg 物體時,兩繩均已斷【考點】 共點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yīng)用【分析】采用假設(shè)法分析:假設(shè)物體的重力增大時,繩 AC、 BC均不被拉斷,由平衡條件求出當繩 AC 或 BC 的拉力達到最大值時,另一個繩的拉力,判斷哪個繩的拉力先達到最大,再由平衡條件求出物體的質(zhì)量【解答】解:假設(shè)物體的重力增大時,繩 AC、BC均不被拉斷,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如圖所示:當繩 AC的拉力達到最大值時,繩BC的拉力大小為:TBC=TACtan =100tan37 =60N180N說明隨著物體重力的增加, AC 繩的拉力先最大值,最先被拉斷,則當AC 的拉力達到最大值時,物體的質(zhì)量也達到最大設(shè)懸掛物質(zhì)量的最大值為m,

27、則有:mgcos =TAC代入解得:m=12.5kg所以 BD 錯誤, AC 正確故選: AC第 14 頁(共 23 頁)12如圖,光滑斜面 AE 被分成四個長度相等的部分,即AB=BC=CD=DE,一物體由 A 點由靜止釋放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A物體通過每一部分的過程中速度增量v 相等物體到達各點的速度: v :v : v: : :BvB CDE=1 49 16C物體從 A 運動到 E 的全過程平均速度=vBD物體到達各點所經(jīng)歷的時間t E=2tB=tC=t D【考點】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的綜合運用;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guān)系 2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的推論:tB

28、:tC:t D:tE=根據(jù)這個結(jié)論判斷時間關(guān)系看每一段位移所用的時間是否相同去判斷速度的增量關(guān)系物體從 A 運動到 E 的全過程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解答】解:AB、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的推論: t B:tC:tD:tE=,物體到達各點的速率之比為=1:,物體通過每一部分時,所用時間不同,故其速度增量不同,故AB 錯誤;C、物體從 A 運動到 E 的全過程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B是A到E的中間時刻,所以 A 到 E 全程的平均速度,故 C正確tC:t D:tE,D、因為 v=at,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的推論: tB:=故物體到達各點所經(jīng)歷的時間,故 D正確第 15 頁(

29、共 23 頁)故選: CD二、實驗題(每空2 分,共 16 分)13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 “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彈簧測力計 A 掛于固定點 P,下端用細線掛一重物 M 彈簧測力計 B 的一端用細線系于 O 點,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結(jié)點 O 靜止在某位置分別讀出彈簧測力計 A 和 B 的示數(shù),并在貼于豎直木板的白紙上記錄O 點的位置和拉線的方向( 1)本實驗用的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的單位為N,圖中 A 的示數(shù)為3.6N( 2)下列不必要的實驗要求是D(請?zhí)顚戇x項前對應(yīng)的字母)A應(yīng)測量重物 M 所受的重力B彈簧測力計應(yīng)在使用前校零C拉線方向應(yīng)與木板平面平行D改變拉力,進行多次實驗,每次都要使

30、O 點靜止在同一位置【考點】 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分析】 確定出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從而讀出彈簧秤的讀數(shù)在該實驗中,由于 P、O 的位置確定,則 A 彈簧的拉力大小和方向一定,合力又一定,則彈簧 B 的拉力大小和方向也一定,不需進行多次實驗【解答】解:( 1)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每 1N 被分成 5 格,則 1 格就等于 0.2N圖指針落在 3N 到 4N 的第 3 格處,所以 3.6N( 2)A、實驗通過作出三個力的圖示,來驗證 “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因此重物的重力必須要知道故 A 正確;B、彈簧測力計是測出力的大小,所以要準確必須在測之前校零故B 正確;C、拉線方向必須與木板平面平行,

31、這樣才確保力的大小準確性故C 正確;D、當結(jié)點 O 位置確定時,彈簧測力計 A 的示數(shù)也確定, 由于重物的重力已確定,兩力大小與方向均一定, 因此彈簧測力計B 的大小與方向也一定, 所以不需要改第 16 頁(共 23 頁)變拉力多次實驗故D 錯誤本題選不必要的,故選:D故答案為:( 1) 3.6,( 2) D14在 “探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的實驗中:( 1 )除打點計時器(含紙帶、復寫紙) 、小車、一端附有滑輪的長木板、細繩、鉤碼、導線及開關(guān)外,在下面的儀器和器材中,必須使用的有 AC A電壓合適的 50Hz 交流電源B電壓可調(diào)的直流電源C刻度尺D秒表E天平( 2)實驗過程中,下列做法正確

32、的是ADA先接通電源,再使紙帶運動B先使紙帶運動,再接通電源C將接好紙帶的小車停在靠近滑輪處D將接好紙帶的小車停在靠近打點計時器處( 3)圖示為一次實驗得到的一條紙帶,紙帶上每相鄰的兩計數(shù)點間都有四個點未畫出,按時間順序取 A、B、C、D、E 五個計數(shù)點,測出各點到 A 點的距離如圖所示由紙帶可判定小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那么 CE段的平均速度大小為0.34m/s;當打計數(shù)點 B 時小車的瞬時速率為0.26 m/s;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0.40m/s2(計算結(jié)果均保留 2 位有效數(shù)字)【考點】 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分析】(1)根據(jù)實驗的原理確定需要測量的物理量,從而確定所需的器材第 17 頁

33、(共 23 頁)( 2)在操作過程中,應(yīng)先接通電源,再釋放紙帶,接好紙帶的小車應(yīng)停在靠近滑輪處;( 3)根據(jù)相鄰的相等時間間隔位移之差是否相等來判斷小車是否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紙帶實驗中, 若紙帶勻變速直線運動, 測得紙帶上的點間距, 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可計算出打出某點時紙帶運動的瞬時速度和加速度【解答】解:( 1)使用打點計時器是需要用電壓合適的交流電源;處理紙帶時需要用刻度尺, 由于打點計時器記錄了小車運動時間,因此不需要秒表, 不需要天平和重錘故選: AC( 2)實驗操作時,用將接好紙帶的小車停在靠近打點計時器處,先接通電源,再釋放紙帶故 A、 D 正確( 3) xAB=24cm x

34、BC=5224=28cm xCD=8452=32cm,那么xBCxAB=xCDxBC=xDExCD=4cm即相鄰的相等時間間隔位移之差相等,所以小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由于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還有4 個點沒有畫出,所以相鄰的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 T=0.1s,CE段平均速度大小為:= 3 10 =0.34m/s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得:vB=10 3=0.26m/s根據(jù)運動學公式得: x=at2,得: a=10 3=0.40m/s2故答案為:( 1) AC; (2)AD;( 3)勻加速直線, 0.34,0.26, 0.40三、計算題(共計36 分)15隨著機動車數(shù)量的增加,交通安全問題日益凸顯某路段

35、機動車限速為15m/s,一貨車嚴重超載后的質(zhì)量為5.0104 kg,以 15m/s 的速度勻速行駛,發(fā)現(xiàn)紅燈時司機剎車,貨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為5m/s2已知貨車正常裝載后的剎車加速度大小為10m/s2第 18 頁(共 23 頁)( 1)求此貨車在超載及正常裝載情況下的剎車時間之比?( 2)求此貨車在超載及正常裝載情況下的剎車距離分別是多大?【考點】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guān)系【分析】(1)根據(jù)速度時間公式求出貨車在超載及正常裝載情況下的剎車時間之比( 2)根據(jù)速度位移公式求出貨車在超載及正常裝載情況下的剎車距離【解答】 解( 1)根據(jù)速度時間公式得: t= ,此貨車在超載及正

36、常裝載情況下剎車時間之比為: t 1:t 2=a2:a1=2:1( 2)由速度位移公式有:剎車距離為: x=,則超載時剎車距離為: x1=m=22.5 m,正常裝載時剎車距離為: x2=m=11.25 m答:( 1)此貨車在超載及正常裝載情況下的剎車時間之比為2: 1;( 2)貨車在超載及正常裝載情況下的剎車距離分別是22.5m、11.25m16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1 的物體甲通過三段輕繩懸掛,三段輕繩的結(jié)點為O,輕繩 OB 水平且 B 端與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質(zhì)量為m2 的物體乙相連,輕繩 OA 與豎直方向的夾角 =37,物體甲、乙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已知 sin37 =0.6,cos37=0.8,t

37、an37 =0.75,g 取 10m/s2設(shè)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求:( 1)輕繩 OA、OB 受到的拉力是多大?( 2)物體乙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 3)若物體乙的質(zhì)量 m2=5kg,物體乙與水平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 =0.,3則欲使物體乙在水平面上不滑動,物體甲的質(zhì)量 m1 最大不能超過多少?第 19 頁(共 23 頁)【考點】 共點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yīng)用;力的合成與分解的運用【分析】(1)以結(jié)點O 為研究對象,分析受力,作出力圖,根據(jù)平衡條件求出輕繩 OA、OB 受到的拉力( 2)乙物體水平方向受到 OB 繩的拉力和水平面的靜摩擦力,由二力平衡求解乙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38、 3)當乙物體剛要滑動時, 物體甲的質(zhì)量 m1 達到最大, 此時乙受到的靜摩擦力達到最大值 Fmax=m2g,再平衡條件求出物體甲的質(zhì)量【解答】 解:(1)對結(jié)點 O,如圖有:解得=TB=m1gtan =( 2)對于乙物體:摩擦力f=TB=;方向水平向左( 3)當乙物體剛要滑動時靜摩擦力達到最大值,即Fmax=m2g 又 TBmax=Fmax由得: m1max2.0kg,即物體甲的質(zhì)量m1 最大不能超過 2.0kg答:( 1)輕繩 OA、OB 受到的拉力分別是和;( 2)物體乙受到的摩擦力是,方向水平向左;( 3)若物體乙的質(zhì)量m2=5kg,物體甲的質(zhì)量m1 最大不能超過 2.0kg17一輛值勤的警車停在公路邊, 當警員發(fā)現(xiàn)從他旁邊以 10m/s 的速度勻速行駛的貨車有違章行為時,決定前去追趕,經(jīng)過 2s 后警車發(fā)動起來,并以 2m/s2 的加速度做勻加速運動,試問:( 1)警車在追趕貨車的過程中,兩車間的最大距離是多少?第 20 頁(共 23 頁)( 2)若警車能達到的最大速度是 vm=12m/s,達到最大速度后以該速度勻速運動,則警車發(fā)動后要多長時間才能追上貨車?【考點】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