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師培訓資料《山東卷地理試題和試卷分析》_第1頁
高中地理教師培訓資料《山東卷地理試題和試卷分析》_第2頁
高中地理教師培訓資料《山東卷地理試題和試卷分析》_第3頁
高中地理教師培訓資料《山東卷地理試題和試卷分析》_第4頁
高中地理教師培訓資料《山東卷地理試題和試卷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山東卷地理試題和試 卷分析 n2010年文科綜合地理試卷追求平實穩(wěn)妥風格, 依據(jù)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重點考查考生地理 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解決 實際問題的能力。 n 試題彰顯學科特色,既保持了地理學科的 基本要求,又有較強的選拔性特征。 一、從地理學科的角度看試題一、從地理學科的角度看試題 二、從命題的角度看試題二、從命題的角度看試題 三、從答題者的角度看命題三、從答題者的角度看命題 四、從閱卷的角度談地理教學四、從閱卷的角度談地理教學 題號題號 題性題性 分值分值 知識知識 要求要求 能力要求能力要求 基本基本 特點特點 第第1、2題題 選擇題選擇題 4分分 城市郊區(qū)農業(yè);城

2、市郊區(qū)農業(yè); 土地資源利用土地資源利用 獲取、整合地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整合地理信息的能力; 地圖知識運用能力;地圖知識運用能力; 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基礎性;基礎性; 現(xiàn)實性。現(xiàn)實性。 第第3、4題題 選擇題選擇題 4分分 太陽輻射;太陽輻射; 地球運動地球運動 獲取、整合地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整合地理信息的能力; 地圖知識運用能力;地圖知識運用能力; 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基礎性;基礎性; 現(xiàn)實性;現(xiàn)實性; 時代性。時代性。 第第5、6題題 選擇題選擇題 4分分 地質作用,地質作用, 地質地貌地質地貌 獲取、整合地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整合地理信息的

3、能力; 地圖知識運用能力;地圖知識運用能力; 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基礎性;基礎性; 探究性。探究性。 第第7、8題題 選擇題選擇題 4分分 地理信息系統(tǒng);地理信息系統(tǒng); 區(qū)域開發(fā)區(qū)域開發(fā) 獲取、整合地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整合地理信息的能力; 地圖知識運用能力;地圖知識運用能力; 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基礎性;基礎性; 現(xiàn)實性?,F(xiàn)實性。 第第26題題 綜合題綜合題 25分分 氣候類型、分布及成氣候類型、分布及成 因;因; 工業(yè)區(qū)位因素,工業(yè)工業(yè)區(qū)位因素,工業(yè) 結構調整;結構調整; 交通運輸方式。交通運輸方式。 獲取、整合地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整合地理信息

4、的能力; 地圖知識運用能力;地圖知識運用能力; 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地理原理、地理規(guī)律的能力;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地理原理、地理規(guī)律的能力; 論證和探究地理問題的能力;論證和探究地理問題的能力; 地理知識的遷移能力;地理知識的遷移能力; 動手操作能力。動手操作能力。 區(qū)域性;區(qū)域性; 差異性;差異性; 探究性;探究性; 創(chuàng)新性;創(chuàng)新性; 時代性;時代性; 發(fā)展性。發(fā)展性。 第第29題(題(5) (6)問)問 綜合題綜合題 11分分 能源與資源能源與資源 獲取、整合地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整合地理信息的能力; 地圖知識運用能力;地圖知識運用能力; 分析解決

5、問題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地理原理、地理規(guī)律的能力;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地理原理、地理規(guī)律的能力; 論證和探究地理問題的能力。論證和探究地理問題的能力。 區(qū)域性;區(qū)域性; 探究性;探究性; 現(xiàn)實性;現(xiàn)實性; 時代性。時代性。 二、從地理學科的角度分析二、從地理學科的角度分析 n試題背景試題背景 n試題立意試題立意 n試題解析試題解析 n參考答案參考答案 圖1為我國東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區(qū)土地利用示意圖。 讀圖回答1-2題。 n1、影響當?shù)赝恋乩妙愋头植嫉闹鲗б蛩厥?na、氣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n【答案】c n【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土地利用類型分布的主導

6、因素, 以及讀圖判斷能力。難度低。 n【解題思路】由題圖,該地地勢西高東低,山麓腳下是魚塘, 往上依次是地形平坦地帶是稻田、坡地是菜地花圃、山坡平 坦地帶是居住用地、再往上坡度較陡地帶為果園,這樣做的 目的,一可以獲取經濟效益,二可以綠化,同時對保持水土 具有積極意義。再往上,坡度更陡、土層較薄的地方植樹造 林,保持水土,所以,本題很直觀地就可以判斷出影響當?shù)?土地利用類型分布的主導因素是地形。 n【題眼】據(jù)圖示的山地地形陡緩及布局情況判讀。 2、隨著城市的發(fā)展,城市郊區(qū)的農業(yè)結構將發(fā)生變化。下 列土地利用類型在該地農業(yè)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 是 a、稻田 b、魚塘 c、果園 d、菜地花圃

7、【答案】a 【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城市郊區(qū)農業(yè)布局結構的調整。 難度中等。 【解題思路】據(jù)題意,城市郊區(qū)農業(yè)結構一般會隨著城市 布局結構的特征而發(fā)生變化。一般地,城市郊區(qū)農業(yè)中, 因稻田占地面積廣,產值相對較低,經濟效益也不是很 高;而魚、水果、蔬菜及花卉等農業(yè)副產品的城市需求 量相對較大,經濟效益高,所以,選項a符合題意要求。 圖2為北半球中緯度某地某日5次觀測到的近地面氣 溫垂直分布示意圖。當日天氣晴朗,日出時間為5 時。讀圖回答3-4題。 n3、由圖中信息可分析出 na、5時、20時大氣較穩(wěn)定 nb、12時、15時出現(xiàn)逆溫現(xiàn)象 nc、大氣熱量直接來自太陽輻射 nd、氣溫日較差自下而上增

8、大 n【答案】a n【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大氣受熱狀況及變化過程,以及 讀圖判讀分析問題的能力。難度中等。 n【解題思路】由題圖,本題可以采用刪除法進行選擇。我們 都知道,大氣的主要的直接熱源是地面輻射,顯然選項c錯 誤。因近地面氣溫的變化是自下而上遞減,越靠近地面,氣 溫越高,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逐漸降低,顯然選項d錯誤。 我們又知道,對流層大氣氣溫的變化規(guī)律是隨著高度的增加 而遞減,而圖中12時、15時的氣溫垂直變化規(guī)律是遞減, 顯然此兩個時間段內不會發(fā)生逆溫現(xiàn)象,選項b錯誤。因此, 正確選項是a。 n4、當?shù)卦撊?na、日落時間為17時 nb、與??谙啾劝讜冚^長 nc、正午地物影子年內

9、最長 nd、正午太陽位于正北方向 n【答案】b n【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地球運動、日出日落、晝夜長 短、正午太陽高度等知識,以及讀圖判讀分析問題的能力。 難度中等。 n【解題思路】由題圖,當日該地是5時日出,以中午12時 為當?shù)匕滋斓闹虚g分界線,則該地日落時間應該是19時, 選項a錯誤。因該地的晝長時間為14小時,說明此時北半 球是夏季,即北半球緯度位置越高,晝越長,因此說明此 時當?shù)氐臅冮L與北緯20左右的??谑械陌讜円L一些, 選項b正確。 圖3為某地地質的示意圖。讀圖回答56題。 n5.圖中巖石和地貌形態(tài)形成的先后順序是 na. b. c. d. n【答案】d n【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

10、巖石圈內部物質循環(huán)運動規(guī)律,以及讀圖判斷分析問 題的能力。難度中等。 n【解題思路】由題圖及圖例,該地為喀斯特地貌類型??λ固氐孛彩蔷哂腥芪g力 的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tài)的總稱。一般地,地 下巖漿上升涌出,冷卻凝固形成巖石。而在石灰?guī)r分布廣的地區(qū),地表水沿著巖 層裂隙垂直向下溶蝕,并有塌陷發(fā)生,成為地表水流向地下河或地下溶洞的垂直 通道,稱之為落水洞。按其形態(tài)特征可分為裂隙狀落水洞、豎井狀落水洞和漏斗 狀落水洞等。同時,重力水的堆積是溶洞堆積地貌的主要形成方式,溶解了大量 可溶性巖的水滴斷續(xù)的從溶洞頂部落下并不斷積累,從而形成絢麗多彩的石鐘乳、 石筍、石柱等。石鐘乳是

11、一種呈倒錐狀的巖溶堆積物,大的可達數(shù)米,小的只有 幾厘米,主要是巖溶水沿著溶洞頂部細小的裂隙滲出并在滴水處不斷沉淀產生的。 它緊緊與洞頂相連,不斷向洞底延伸。石筍是由洞底向上伸展的巖溶堆積物,主 要是巖溶水滴滴落到洞底并不斷沉積的產物,它與石鐘乳相對生長,一般呈筍狀、 塔狀和錐狀。按照上述形成過程的分析,很容易判斷:在圖中所示的巖石和地貌 形態(tài)形成的先后順序應該是先有巖石的形成,然后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對可溶性 巖石的溶蝕,形成地下洞穴和暗河,再然后,就是巖溶水滴滴落沉積形成石鐘乳 和石筍等地下地貌景觀,選項d正確。 n【知識拓展】喀斯特地貌形成是石灰?guī)r地區(qū)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石灰?guī)r的主 要成

12、分是碳酸鈣(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時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碳酸氫鈣 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擴大。這種現(xiàn)象在南歐亞德 利亞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guī)r地區(qū)的這種地形籠統(tǒng)地稱之 喀斯特地貌。 n6.該類地貌發(fā)育典型的山區(qū) na.風蝕現(xiàn)象顯著 nb.巖石類型是花崗巖 nc.土層較薄,土壤貧瘠 nd.地表水豐富,地下水貧乏 n【答案】c n【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區(qū)域地理特征及成因、 流水侵蝕、水土流失等知識點。難度低。 n【解題思路】由題圖,因該地是喀斯特地貌地區(qū), 流水溶蝕作用強烈,水土流失現(xiàn)象嚴重,土壤土 層瘠薄,土壤貧瘠,選項c正確。顯然,選項a、

13、 d錯誤。而該地區(qū)是石灰?guī)r廣布的地區(qū),石灰?guī)r 變質形成大理巖,說明該地區(qū)的巖石為變質巖, 選項b錯誤。 圖4為 我國北方某河流入???989年和2009年的衛(wèi) 星形象。該河口區(qū)河流主流曾于1996年人工改道。 讀圖回答78題。 n7.比較兩幅形象,可判讀和分析出 na.河流主流流向由東北改向東南 nb.河流故道南部海岸繼續(xù)淤積增長 nc.河水含沙量明顯增加 nd.三角洲形態(tài)變化主要與河流改道有關 n【答案】d n【命題立意】呈現(xiàn)了同一區(qū)域兩個年份的衛(wèi)星影像,試題通 過影像中地物的判讀、對比與分析,考查了遙感技術應用的 基本原理。以及讀圖判讀分析問題的能力。難度中等。 n【解題思路】由題圖,可以

14、很明顯地看出,1989年時,河流 入??谠跂|南方向,而2009年時,該河流入海口則改道向東 北入海,選項a錯誤。由圖片可以看出,河流改道后,河流 故道南部海岸因缺少泥沙淤積,其面積幾乎沒有變化,選項 b錯誤。從兩幅圖片的對比中,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河 口三角洲的面積變化不大,這說明該河流上中游地區(qū)植被綠 化工作較好,水土流失減少,選項c錯誤。顯然選項d正確。 n8.該河口海岸帶合理的開發(fā)利用方式是 na.建設大型海港,發(fā)展遠洋運輸 nb.建立濕地保護區(qū),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 nc.開辟海水浴場,發(fā)展濱海旅游 nd.開墾成為耕地,發(fā)展糧食生產 n【答案】b n【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海岸帶的合理開發(fā)與

15、保護問題,難度低。 n【解題思路】由題圖,該河口入??谔帲蚰嗌秤俜e導致航道淤塞,不 宜建設港口,選項a錯誤。而在河流入??谔?,應泥沙淤積,地勢相對 低平,一般會形成濕地,濕地是一種環(huán)境資源,建立濕地保護區(qū),有利 于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顯然選項b正確。而海濱浴場的建設是有一定要求 的:坡緩、沙細、浪平、水清,交通便利,沒有排污口,易設置防鯊網 等。而河口附近,因泥沙淤積,水流不穩(wěn),易產生水下漩渦,具有不穩(wěn) 定的安全因素,不宜設置海濱浴場,選項c錯誤。河流入??诟浇?,因 地勢低平,土層結構不穩(wěn)定,加之海洋潮汐現(xiàn)象,易形成鹽堿土壤,不 利于發(fā)展農業(yè)生產,選項d錯誤。 n26.(25分)由于地理條件和歷

16、史發(fā)展進程的 不同,區(qū)域發(fā)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異。我們 應以其他國家區(qū)域發(fā)展的歷史為鑒,充分發(fā)揮 區(qū)位優(yōu)勢,走具有中國特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 第26題(25分)12.960.518232873份 圖8為魯爾工業(yè)園 區(qū)和滬寧杭工業(yè)區(qū)的局 部區(qū)域圖,左上方為魯 爾工業(yè)園區(qū)a地月平均氣 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 表1為滬寧杭工業(yè)區(qū)b地 四個年份主要經濟指標 表。讀圖、表回答問題。 gdp(億元) (當年價格) 第二產業(yè)產值 占gdp的比 (%) 實際利用 外資額 (億美元) 出口額 (億美元) 1978年2.415.50.00.0 199258.548.31.31.2 2000200.859.47.1

17、20.3 20081500.665.316.1386.8 表1為滬寧杭工業(yè)區(qū)b地四個年份主要經濟指標表 n(1)說明a地氣候類型及其形成原因;分析影響該地 谷物生產的不利氣候條件。(8分) 答案:(1)溫帶海洋性性氣候( 2分);終年受西風帶控制,受暖流的影響夏季 氣溫較低(4分);日照較少( 2 分)。 n(2)2010年春季b地冷鋒頻繁過境,氣溫較常年偏低。 試繪出冷鋒剖面示意圖(要求繪出鋒面和冷、暖氣 團運動的方向。)(2分) (3)對比分析工業(yè)區(qū)形成和發(fā)展的區(qū)位優(yōu)勢, 完成表2內容(6分) 魯爾工業(yè)區(qū)滬寧杭工業(yè)區(qū) 自然資源 水資源、土地資源豐富 交通 內河航運、陸路、航空等 運輸方式多

18、樣,方便快捷 內河航運、陸路、航空 和 等運輸方式齊全, 方便快捷 市場 市場廣闊市場廣闊 勞動力 勞動力豐富,成本較低 工業(yè)區(qū) 區(qū)位條件份 表2 煤炭資源、水資源豐富 海洋運輸 勞動力素質較高 n(4)魯爾工業(yè)區(qū)通過產業(yè)轉型,實現(xiàn)了經 濟再繁榮,其發(fā)展經驗對滬寧杭工業(yè)區(qū)的 可持續(xù)發(fā)展有哪些啟示?(3分) n答案:調整產業(yè)結構,發(fā)展高新科技產業(yè)和第三產業(yè);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 (答對一個要點即可得2分,本小題滿分不得超過3分。) n(5)b地近年來經濟發(fā)展迅速,成為我國東部地 區(qū)中小城市發(fā)展的范例額,據(jù)圖8表1,分析該 地經濟快速發(fā)展的主要原因(6分) n答案:工業(yè)發(fā)展迅速(2分);利用外資,產品大

19、量出口(2分);受 大城市的輻射帶動交通便捷(2 分)。 試題背景 n本題在區(qū)域上選擇的是當下的熱點“滬寧杭 工業(yè)區(qū)” 。通過對昆山市經濟發(fā)展的區(qū)位分析, 映射大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而對其發(fā)展起重要 作用的上海市,這也是近期通過世博會備受關注 的一個城市。 試題立意 n由于地理條件和歷史發(fā)展進程的不同,區(qū)域發(fā) 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異。我們應以其他國家 區(qū)域發(fā)展的歷史為鑒,充分發(fā)揮區(qū)位優(yōu)勢,走 具有中國特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 n“經典問題、新穎視角” 試題解析 n 以考生最熟悉的魯爾工業(yè)區(qū)和滬寧杭工業(yè)區(qū)為區(qū)域 背景,以氣候類型、農業(yè)區(qū)位、工業(yè)區(qū)位、區(qū)域可持 續(xù)發(fā)展為考點,考查考生提取信息、動手繪

20、圖、對比 分析、歸納闡釋和綜合分析等多項能力。初見試題, 感覺將魯爾工業(yè)區(qū)和滬寧杭工業(yè)區(qū)并列在一起進行區(qū) 域對比,可比性較差。但是細讀題目的背景資料和每 個設問,卻發(fā)現(xiàn)試題引導考生發(fā)現(xiàn)了一個全新的視 角關注不同區(qū)域背景下的兩工業(yè)區(qū)的發(fā)展軌跡, 深入理解“由于地理條件和歷史發(fā)展進程的不同,區(qū) 域發(fā)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異?!彼伎肌拔覀儜云?他國家區(qū)域發(fā)展的歷史為鑒,充分發(fā)揮區(qū)位優(yōu)勢,走 具有中國特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痹擃}帶來的啟示 是:在區(qū)域地理教學過程中,要打破思維定勢,既可 以選擇發(fā)展條件相似的區(qū)域進行對比,也可以選擇發(fā) 展條件不同的區(qū)域進行對比,不同的比較,會生成不 同的認知,便于開拓學

21、生的視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n29.(35分)我國西南地區(qū)自古就與內地聯(lián) 系密切。如今,這一地區(qū)經濟發(fā)展迅速,為 祖國的繁榮富強做出了重要貢獻。閱讀材料, 回答問題。 n材料一材料一 第29題(5)(6)小題(11分) 5.260.478232873 材料五 西南地區(qū)能源資源豐富,區(qū)域內的重慶市近年來 經濟發(fā)展迅速。圖12為重慶市1999-2008年主要能源消費 變化和單位gdp能耗變化圖,讀圖回答(5)-(6)題。 n(5)判斷重慶市能源消費總量變化和單位 gdp能耗變化的趨勢,并分析單位gdp能耗變 化的主要原因。(6分) n【答案】(5)能源消費總量呈上升趨勢( 3分);單位cdp能耗呈

22、下降趨勢( 3分)。 n (6)指出重慶市能源消費結構特點;結合 西南地區(qū)能源資源優(yōu)勢,說明該市今后能源 消費結構調整的方向。(5分) n【答案】(6)以煤為主,石油、天然和水電的比重較低。( 3分) n 增加水電、天然氣的比重,降低煤的比重。( 2分) 【解析】29題 n(5)圖中反映出能源消費總量呈上升趨勢,單位 gdp能耗呈下降趨勢。說明可能采取了技術措施提高 了能源利用效率或者有產業(yè)結構調整的可能。 n(6)圖中反映出重慶市能源消費結構以煤炭為主, 水電、天然氣、石油占比重較小。結合重慶的位置, 該市今后產業(yè)結構調漲方向應大力提高本地區(qū)資源豐 富且污染較小的水電和天然氣的比重。 選做題

23、目 2010年各模塊選 擇比重% 2009年各模塊 選擇比重% 2008年各模塊 占抽樣樣本比 重% 第30題旅游地理(10分)11.6819.9815.82 第31題自然災害與防治(10分)40.3468.657.86 第32題環(huán)境保護(10分)47.9811.3926.33 選做題隨機抽樣樣本量比重(%) 說明:其中2008年僅為抽樣樣本(40個考場,986份試卷)。 30.(10分)【地理地理旅游地理旅游地理】 n圖13為我國某沿海地區(qū)地形示意圖。當?shù)財M在此 建設濱海旅游區(qū),開發(fā)項目主要包括海水浴場和 濱海地址公園(濱海地質公園是利用海岸帶的地 質地貌景觀建設的集觀光、科普為一體的主題公

24、 園)。讀圖回答問題。 選做題30題(10分) 4.310.43127208 (1)現(xiàn)有a、b兩處擬選地址,根據(jù)地質地貌條件,海 水浴場和濱海地質公園分別適宜建在何處?并說明理由。 (6分) (1)海水浴場適宜建在a地( 1 分); 濱海地質公園適宜建在b地( 1 分)。 理由: a地:坡緩水淺、有沙(礫)灘(2 分); b地:巖石裸露,海蝕地貌發(fā)育(2 分) (2)濱海地質公園的管理者應采取哪些防范措施保護 游客安全?(4分) (2)設立安全警示牌(2分);在陡崖設置護欄,對崖壁進行除險加固。(2分) 【解析】30題 n(1)a地等高線等深線稀疏,說明坡比較緩,水 比較淺,適合做海濱浴場。

25、n(2)b地,等深線和等高線密集,說明坡度較大, 可能存在很多海岸地貌景觀,適合做濱海地質 公園。 31.(10分)【地理地理自然災害與自然災害與 防治防治】 n 圖14為登陸我國南部沿海地區(qū)的某臺風路徑 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 選做題31題(10分) 4.220.42293942 n(1)臺風過境a地前后,該地氣壓和風速有 何變化?(4分) n【答案】(1)氣壓先降低后升高( 2分);風速先增大后減?。? 分) n (2)該臺風在a、b兩地引發(fā)的主要次生災 害有何不同?說明b地預防這些次生災害的工 程措施。(6分) n【答案】(2)a地:風暴潮( 1分); n b地:滑坡、崩塌、泥石流(3分

26、)。 n 護坡固坡、植樹種草。(2分)答對防治滑坡、崩塌、泥石流具體措施的可酌情 給分。) 【解析】31題 n(1)臺風屬于氣旋,因此經過某地時,該地氣 壓會先減少后增加,風力會先增大后減小。 n(2)a地為沿海地區(qū),主要受到風暴潮的影響。 b地為山地地區(qū),受臺風降水和風力的影響可 能會帶來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32.(10分)【地理地理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保護】 n 圖15為某流域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 選做題32題(10分) 5.620.562111723 n(1)指出a支流的主要污水來源,并分析這 些污水排入河流所產生的危害。(6分) n【答案】(1)工業(yè)廢水(2 分);生活污水(1分) n

27、 水質下降( 2分);破壞河流生態(tài)系統(tǒng)(1分) n (2)分析b流域中農業(yè)土地利用整體布局所 產生的生態(tài)效益。(4分) n【答案】(2)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2分)減輕水污染:調節(jié)小氣候(2分) 【解析】32題 n(1)a支流流經居民點和化工廠,因此污水來源 為工業(yè)廢水和生活污水 ,其產生的危害為水 質下降、破壞河流生態(tài)系統(tǒng)等。 n(2)b河流域合理布局了果園、林地、耕地,對 于該地的意義在于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減輕 水污染 調節(jié)小氣候等。 1、創(chuàng)設新穎視角(?)考查主干知識 2、體現(xiàn)素質教育,注重能力考查 3、充分地理學科本質特征:綜合性與區(qū)域性 4、圖表特色鮮明 5 5、走進時代、走進時代

28、 ,關注社會熱點,關注社會熱點 結論結論1 1:試題特征:試題特征 二、從命題的角度二、從命題的角度 n1、從命題的情境來看:創(chuàng)設新情境,注重新材料。 n2、從命題的立意看:基礎性是永恒的底蘊,應用性 是發(fā)展的主題。試題中所設計的每一個題目,從知 識的基礎性承起,然后突出能力的考查,重視知識 的運用。 n3、從命題的形式來看:“穩(wěn)穩(wěn)”字當頭字當頭 n4、從命題的手法 來看:“指東打西、指南打北” n5、從命題的導向來看 n 表現(xiàn)在: 試題題目的設計格式,無變化: 以一材多問的串聯(lián)式題目為主, 具有一定的梯度性; 分值分配相對于往年,無變化: 選擇題32分,綜合題36分,選做 題10分; 選取材

29、料的閱讀量,相對減少, 但不是很明顯; 在知識體系的布局上,變化不 大。人文地理:自然地理37: 41。 在地圖和表格的數(shù)量選取上相 對于往年,幾乎無變化:地圖11 幅,表格1幅。 選擇題仍為“一拖二”的形式。 即一幅地圖配兩道選擇題。這 種形式的好處是學生比較適應。 綜合題的第26題由去年的4道 小題變?yōu)榱?到小題。并且依 然保持了分步提供相關解題的 信息的特點。第29題的地理試 題由往年的(3)、(4)題, 調整為今年的(5)、(6)題。 答題紙中取消了小題的設置, 這也為試題增加了點“懸念”, 對學生審題和布置答案提出了 一些新的要求。 突出基礎性。 整體試卷從開始到收尾,貫穿了基本概念

30、、基本原理、基本規(guī)律和基本技 能等基本思想。 反映時代性。 試題中所考查知識的背景創(chuàng)設,大多跟蹤了國家的大政方針,集中了社會焦 點問題。比如,第1、2題,第26題,吻合了2010年國家發(fā)展的兩大政策方針 城鄉(xiāng)協(xié)調一體化和城市化拉動內需;第7、8題,第26題和第29題承載了低碳經濟 與環(huán)境保護的主題;第29題隱性影射了國人對2010年西南地區(qū)自然災害的重視等。 體現(xiàn)區(qū)域性。 這是地理學科多年來的考查形式,主要表現(xiàn)是主題區(qū)域,再進一步區(qū)域 問題。比如,第7、8題在北方大河三角洲區(qū)域布點;第26題在德國魯爾區(qū)和長江 三角洲區(qū)域布點;第29題在西南地區(qū)布點;等等。 重視地圖性。 地理圖像是地理學科的第

31、二語言,是學科特色。它承載了比文字描述更為豐 富的地理信息。對地理知識的考查做到了有題必圖,有圖必活,有活必能。呈現(xiàn) 方式是材料地圖,再進一步地圖問題。 倡導探究性。 這是新課標的主題思想,是新課程改革的主要學習方式。試題呈現(xiàn)的基本框 架是材料學科思想論證思路創(chuàng)新理念。比如,第26題對德國魯爾區(qū)和滬寧 杭地區(qū)經濟發(fā)展問題的探究;第29題對西南地區(qū)重慶市的能源問題和環(huán)保問題的 探究等。 試題特征 沒有特色是本次試題最大的特色沒有特色是本次試題最大的特色 n重基礎,考查主干知識。 n體現(xiàn)學科特色,突出學科價值。 n強調知識構建過程,重視能力立意。 n關注生活,關注熱點。 n滲透地理思想,探測學習方

32、法和學習潛 能。 三、答題者的角度 題型、題號題型、題號平均分平均分難度系數(shù)難度系數(shù)試卷總數(shù)試卷總數(shù) 非選擇題合計(46分)23.110.502 232873 必做題:第26、29題合計(36分)18.220.506232873 第第26題(題(25分)分)12.960.518232873 第29題(5)(6)小題(11分) 5.260.478232873 選做題(選做題(10分)分) 4.890.489232873 選做題30題(10分) 4.310.43127208 選做題31題(10分) 4.220.42293942 選做題32題(10分) 5.620.562111723 非選擇題必做部

33、分試卷難度系數(shù)統(tǒng)計表 說明:所有數(shù)據(jù)來自232873份試卷 (占總數(shù)的100%)。 四、從閱卷的角度四、從閱卷的角度 非選擇題必做部分試卷難度系數(shù)比較表 題型、題號題型、題號 2010年年2009年年2008年年 平均分平均分難度系數(shù)難度系數(shù)平均分平均分難度系數(shù)難度系數(shù)平均分平均分難度系數(shù)難度系數(shù) 非選擇題 合計(46分) 23.110.50217.820.38723.890.519 必做題:第26、29題 合計(36分) 18.220.50612.820.356 18.510.514 選做題(10分) 4.890.4895.00.50 第26題(25分)12.960.5188.830.353

34、12.330.493 第29題(5)(6)小 題(11分) 5.260.4783.990.363 6.180.562 選做題30題(10分) 4.310.4312.760.2764.490.449 選做題31題(10分) 4.220.4226.420.6425.430.481 選做題32題(10分) 5.620.5623.680.3685.820.583 26題29題 得分比率分數(shù)段得分人數(shù)比率%得分比率分數(shù)段 得分人數(shù)比率 % 90%22.5分1.690%9.9分5.2 80%90%202256.080%90%8.89.97.1 70%80%17.52017.1 70%80%7.78.810

35、.1 60%70%1517.520.5 60%70%6.67.712.5 50%60%12.51511.450%60%5.56.613.1 40%50%1012.516.340%50%4.45.515.4 30%40%7.51010.430%40%3.34.411.0 20%30%57.510.220%30%2.23.36.4 20%5分8.120%2.2分19.2 2010年山東卷文綜(地理)非選擇題部分不同分數(shù)段得分率統(tǒng)計 (總數(shù)232873份) 考生在高考中表現(xiàn)出考生在高考中表現(xiàn)出 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的主要問題及對策 1.知識方面:對基礎知識把握不準確,不全面、不牢知識方面:對基礎知識把握

36、不準確,不全面、不牢 固。固。 2.能力方面:審題能力,理解分析能力、應用能力以能力方面:審題能力,理解分析能力、應用能力以 及邏輯思維能力不到位。及邏輯思維能力不到位。 3.實際方面:對現(xiàn)實問題關注不夠,忽略地理學科隱實際方面:對現(xiàn)實問題關注不夠,忽略地理學科隱 性重大熱點遷移不到位(外殼)。性重大熱點遷移不到位(外殼)。 4.方法方面:解題的思路方法不恰當方法方面:解題的思路方法不恰當,思維習慣定勢,思維習慣定勢, 不能靈活運用知識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靈活運用知識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5.素質方面:思維素質,心理素質、人文素質以及思素質方面:思維素質,心理素質、人文素質以及思 想認識等綜合

37、素質不夠高。想認識等綜合素質不夠高。 (一)概括來說學生在高考中表現(xiàn)出的主要問題(一)概括來說學生在高考中表現(xiàn)出的主要問題 (二)針對答題中出現(xiàn)的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二)針對答題中出現(xiàn)的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 1.1.要把要把書寫速度書寫速度、書寫規(guī)范書寫規(guī)范放在戰(zhàn)略高度來抓。放在戰(zhàn)略高度來抓。 閱卷老師在看到答卷的第一眼時,產生的第一印閱卷老師在看到答卷的第一眼時,產生的第一印 象至關重要。閱卷老師在迅速確立對一份答卷的印象至關重要。閱卷老師在迅速確立對一份答卷的印 象時,一般會將考生的答卷分成好、較好、較差三象時,一般會將考生的答卷分成好、較好、較差三 個層次,并馬上按相應的層次給出大致分

38、數(shù),在具個層次,并馬上按相應的層次給出大致分數(shù),在具 體閱卷時略作調整。體閱卷時略作調整。 今年山東文綜高考地理今年山東文綜高考地理必修必修部分部分答案答案是是202個個 字字,選修,選修87個、個、78個字、個字、49個字(政治是個字(政治是1229個個 字)字),這對書寫,這對書寫速度速度的要求不高。所以我們在平常的要求不高。所以我們在平常 的課堂、測試中不要盲目的強調書寫速度,要讓學生的課堂、測試中不要盲目的強調書寫速度,要讓學生 認識到書寫認識到書寫清楚清楚是一種能力。是一種能力。 書寫切不可過于潦草,因為在高考試卷的錄入時,書寫切不可過于潦草,因為在高考試卷的錄入時, 一般選擇一般選

39、擇150-200dpi的分辨率,高速掃描儀在走紙過的分辨率,高速掃描儀在走紙過 程中可能產生震動,導致圖像扭曲,寫字小或者字間程中可能產生震動,導致圖像扭曲,寫字小或者字間 距、行間距太小,字結構比較緊密的容易造成老師閱距、行間距太小,字結構比較緊密的容易造成老師閱 讀困難。所以,寫字潦草、寫字小、寫字密的學生一讀困難。所以,寫字潦草、寫字小、寫字密的學生一 定要定要將將字寫的大點,字間距大點字寫的大點,字間距大點。 2.規(guī)范要點,減少失分規(guī)范要點,減少失分 要點簡明扼要,每個要點字盡量不要太多;要點簡明扼要,每個要點字盡量不要太多;要點要點盡可盡可 能能多多一些;要把一些;要把最關鍵最關鍵的

40、詞句放在每個要點的第一行,每的詞句放在每個要點的第一行,每 一行的最前面,讓閱卷老師容易看到;要點要使用一行的最前面,讓閱卷老師容易看到;要點要使用學科術學科術 語語,抓好關鍵詞,抓好關鍵詞,家常話家常話是不得分的;是不得分的; 文綜試題的答案綜合性比較強,要注意文綜試題的答案綜合性比較強,要注意教材要點、材教材要點、材 料和設問本身衍生的要點料和設問本身衍生的要點相結合相結合,注重要點的完整性。,注重要點的完整性。 評卷工作除了要保證評卷質量外,評卷評卷工作除了要保證評卷質量外,評卷速度速度也是一個重也是一個重 要指標。為了提高評卷效率,評卷老師在閱卷中往往只看要指標。為了提高評卷效率,評卷

41、老師在閱卷中往往只看 要點,尤其是看一些關鍵詞是否答出,有則得分,無則丟要點,尤其是看一些關鍵詞是否答出,有則得分,無則丟 分。因此,答案的要點化、序號化、形成中心句、放在段分。因此,答案的要點化、序號化、形成中心句、放在段 首,這些非智力的因素就顯得十分重要。首,這些非智力的因素就顯得十分重要。 3.3.注重分析注重分析圖文資料圖文資料,善于挖掘,善于挖掘圖中圖中要點。要點。 很多學生在回答題目的時候,只是大篇幅的用了書本很多學生在回答題目的時候,只是大篇幅的用了書本 的知識,沒有任何一句話是涉及到材料的,這種的知識,沒有任何一句話是涉及到材料的,這種“只見書只見書 本,不見材料本,不見材料”的回答方式,結果是很可惜的,雖然答題的回答方式,結果是很可惜的,雖然答題 的時候自我感覺很好,但是最后的結果可能和自己的判斷的時候自我感覺很好,但是最后的結果可能和自己的判斷 相差甚遠。有些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的不好,回答的時候相差甚遠。有些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的不好,回答的時候 沒有一點書本知識,但是他能結合材料進行分析(這部分沒有一點書本知識,但是他能結合材料進行分析(這部分 學生沒有認真背書,也只能從材料中找點答案),竟然也學生沒有認真背書,也只能從材料中找點答案),竟然也 能得到不錯的分數(shù),這種能得到不錯的分數(shù),這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