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目空山遠應惜眼前人白落梅_第1頁
滿目空山遠應惜眼前人白落梅_第2頁
滿目空山遠應惜眼前人白落梅_第3頁
滿目空山遠應惜眼前人白落梅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滿目空山遠,應惜眼前人(白落梅)滿目空山遠,應惜眼前人(白落梅)浣溪沙晏殊向年光有限身,等閑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都說人生似一場虛幻的夢,然而夢里夢外,都是真實的自己。每當看到夕陽沉沒,看到草木凋零,看到依依送別的人們, 就感覺,是一場戲的落幕,一段故事的結束。此時就會想起晏殊詞里的一句“不如憐取眼前人”,出自于他 的浣溪沙。輕吟一遍,心中的柔軟就增添一分,仿佛所有虛妄的努力, 茫然的追求, 到最后,都與心相違,都不過是,為他人作了嫁衣。不如珍惜可以把握住的光陰,憐惜眼前的人和事, 只需要給一份尋常的偎依,這樣才可以省略去那些無由的風 雨。

2、不如憐取眼前人,這樣一句話, 必定是一個經歷了春花秋月,經歷了悲歡離合的人,才會生 出的感悟??催^了人間冷暖,四季更迭,在歲月的歷程中患得患失。感嘆生命易逝,年華易老,平靜下來,便悟得這么一句:不 如憐取眼前人。這句詞,帶著一種淡淡的無奈,也暗示人生當及時行樂, 不必好高騖遠,也不可任意蹉跎。好好珍惜可以把握住的機遇,憐惜一直陪伴在身邊、不離不 棄的人,就是幸福。做不到人淡如菊的從容,卻也是安于現(xiàn)狀的平和。闋浣溪沙,雖是傷春之作,又寄寓別離,卻寫得波瀾不 驚。情懷深刻,語言明凈,別有韻味,沒有一般傷春之詞的哀怨 濃愁,多一份溫婉清淡。這也是晏殊詞的風格, 他所著的珠玉詞,沒有長調慢詞, 全是小

3、令。宋史說他“文章贍麗,應用不窮。尤工詩,閑雅有情思”??梢娝脑~格調清雅,富有風情,沒有雕琢,皆為即景而寫。晏殊的詞集里,沒有一首次韻之作, 他填詞,只為抒發(fā)自己的真性情,似一曲弦音,隨著意境而 流淌。他的詞,沒有羈旅愁苦,也不見太多的兒女情長, 縱是有悲戚傷懷之作,也是人生中共有的無奈。比如,年光的流失、世事的無常、山河的變遷等,這一切, 和每個人息息相關。他的名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要表達的就是這種人生不可避免的命運。出生在臨川才子之鄉(xiāng)的晏殊,自小聰明好學, 5 歲能詩,有神童之美稱。江南按撫張知白聞知,極力舉薦進京。次年, 14 歲的晏殊入殿參加考試, 脫穎而出, 受到

4、真宗的嘉賞,賜同進士出身。之后,平步青云,官居宰相, 一生顯貴平坦, 縱有小的波折,也一笑而過。宋史本傳說: “自五代以來,天下學校廢, 興學自殊始。他惜才、好賢,范仲淹、韓琦、孔道輔等都是他提拔推薦的。這樣一個坦蕩之人, 自有豁達的心胸, 不拘泥于狹隘的思想, 不為俗物所糾纏。都說文如其人,一個人的文字,可以品出其心性和胸襟 但一個沒有寬大襟懷的人,沒有明凈思想的人,也斷然寫不 出清澈醒透的文字。只能在文字逼仄的窄巷里,走走停停,找不到出來的路。他起筆就感嘆“向年光有限身”,這么直接,在剎那就撼人心魄。讓我們都明白,年光的短暫,生命的有限,看著似水光陰淙 淙流淌,我們是這樣的無能為力。是的,

5、春光就是這般易逝,盛年轉眼就不見了,我們只能從容地迎合自然規(guī)律,因為任何的抗拒,都是徒勞。他說“等閑離別易銷魂”一一別離不過是人間最尋常的事,就像是一則故事的剪影,帶著些許傷感的情節(jié),但也是恍然而過,稍縱即逝。感嘆是多余的,倒不如對酒當歌,自遣情懷。葉夢得避暑錄話載,晏殊“惟喜賓客,未嘗一日不宴飲,每有嘉客必留,留亦必以歌樂相佐”。從文字中,可以看出,晏府里總是賓客如云,晏殊是灑脫之人,他懂得及時行樂,聊慰有限之生。然而人生沒有不散的筵席,雖說散了會聚,聚了會散, 卻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偸菬o端地嘗盡悲喜。記得紅樓夢里說寶玉多情,喜聚 不喜散。而黛玉無情,喜散不喜聚

6、,緣由是,聚時歡喜,散后冷清, 莫如不聚不散。然而,黛玉又是否真的是無情之人?她應該比寶玉更深情,因為她深知聚散無常,在不能改變的 時候,莫如持一份淡定在心里。每個人對待人生的方式和態(tài)度不同,清淡之人,自懷清淡之 心。林黛玉寄人籬下,自有難言的凄苦,不敢對幸福有太多的奢望。晏殊一生顯貴,他有足夠揮霍的資本,他的人生,不需要為 誰負累, 只為自己而活,活得純粹,活得灑脫而自在。筵席散了,一種繁華后的寂寞,頓襲心頭?!皾M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若此時登樓,放眼遼闊的山河,徒然地懷思遠去的故人。若是獨處于窗下,看院內繁花疏落,反添了傷春之感。莫如憐惜眼前的人,這里眼前的人,指的是一直陪伴他左右 的人,也許是歌女,也許是親人。也代表他所擁有的一切,財富、機遇、旖旎而安穩(wěn)的日子。這些所能抓得住的真實的生活,才需要好好珍惜。不如憐取眼前人。這一句取自唐代傳奇,元稹撰的會真記, 又稱鶯鶯傳。崔鶯鶯寫給張生的詩中:“棄擲今何在,當時且自親。還將舊 來意,憐取眼前人?!?這在后來元代王實甫的西廂記里也出現(xiàn)過。晏殊結句處,用這句詩,即轉即收,可謂精致巧妙。個簡單的道理,也許有些人,一生也悟不到它的真意 明明已經擁有了人生最平淡、 最樸素的幸福,卻不知道珍惜??傁M麑⒆约簰仈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