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藥菌醫(yī)院感染控制試題題_第1頁
多重耐藥菌醫(yī)院感染控制試題題_第2頁
多重耐藥菌醫(yī)院感染控制試題題_第3頁
多重耐藥菌醫(yī)院感染控制試題題_第4頁
多重耐藥菌醫(yī)院感染控制試題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多重耐藥菌醫(yī)院感染控制試題( 38 題)一、單項選擇( 7 題)二、多項選擇( 10 題)三、填空題 (10 題)四、判斷題( 6 題)五、簡答題( 5 題)一、單項選擇 (5 題)1、醫(yī)務人員在直接接觸患者前后、對患者實施診療護理操作前后、接觸患者體 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觸患者使用過的物品后以及從患者的污染 部位轉到清潔部位實施操作時( B)A 應穿隔離衣B 應當實施手衛(wèi)生C 應戴醫(yī)用防護口罩D 以上都不對2、對收治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 C)A 可同時收治不同耐藥菌感染病人B 不必使用專用物品進行清潔和消毒C 應當使用專用物品進行清潔和消毒D 經患者同意可掛隔離標識

2、3、完成對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診療護理操作后,必須做的哪項是錯誤的?( D)A 及時脫去手套B 及時脫去隔離衣C 及時進行手衛(wèi)生D 以上都無必要4、加強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以下哪種說法是錯誤的?( A)A 執(zhí)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基本原則B 正確、合理地實施抗菌藥物給藥方案C 加強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的管理D 減少或者延緩多重耐藥菌的產生5、以下多重耐藥菌與代碼不正確的是哪一個( D)A 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MRSA )B 耐萬古霉素腸球菌( VRE )C產超廣譜&內酰胺酶 (ESBLs )D 多重耐藥菌( MRSA )6、對確診或疑似的MDRO 患者,應當在標準預防的基礎上

3、,實施那種隔離措施( A )A 接觸隔離B 空氣隔離C 飛沫隔離D 消毒隔離7、醫(yī)院感染管理辦法 中規(guī)定,醫(yī)療機構應當嚴格按照什么加強抗菌藥物臨床使用和耐藥菌監(jiān)測管理。 ( A )B .消毒管理辦法D. 執(zhí)業(yè)醫(yī)師法A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C .傳染病防治法二、多項選擇 (10 題 )1、醫(yī)務人員實施診療護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觸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 患者的哪些時,應當使用手套,必要時使用隔離衣?( ABCDE )A 潰爛面B 血液和體液C 分泌物D 傷口E 正常皮膚AB)2、對患者經常接觸的物體表面、設備設施表面如何處理?A 應當每天進行清潔和擦拭消毒。B 出現(xiàn)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藥菌感染

4、暴發(fā)時,應當增加清潔和消毒頻次。C 僅用清水擦拭D 以上都不用E 沒必要處理3、醫(yī)務人員在何種情況下都應當實施手衛(wèi)生?( ABCE )A 直接接觸患者前后B 接觸患者體液或者分泌物后C 接觸患者使用過的物品后D 處理清潔物品后E 摘掉手套后4、醫(yī)療機構應當加強對那些細菌實施目標性監(jiān)測( ABCD )A 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MRSA )B 耐萬古霉素腸球菌( VRE )C產超廣譜B-內酰胺酶(ESBLs )的細菌D 多重耐藥的鮑曼不動桿菌E 表皮葡萄球菌5、制定并落實多重耐藥菌醫(yī)院感染管理的規(guī)章制度和有關技術操作規(guī)范,從那些部門采取有效措施( ABCDE )A 醫(yī)療B 護理C 檢驗D 感

5、染控制E 后勤6、醫(yī)療機構應當對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實施隔離措施(ABD )A 首選單間隔離B 可以將同類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間C 患者安置無特殊要求D 不能將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與氣管插管、深靜脈留置導管、 有開放傷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間。E 多重耐藥菌定植患者不必單獨安置7、醫(yī)院對多重耐藥菌感染控制的培訓應做好( ACD )A 對醫(yī)務人員必須進行相關內容培訓B 對患者及家屬可不必進行相關培訓,以減少醫(yī)療糾紛C 保潔人員因不直接接觸病人,不必進行強制培訓D 提高醫(yī)務人員防控技能,保障醫(yī)療安全E 以上都不是8、預防多重耐藥菌感染,下列說法不

6、正確的是(CE )A 室內清潔消毒時,要用專用的拖把、抹布。B 與患者直接接觸的醫(yī)療器具如血壓計、體溫表等專用。C 要聯(lián)合使用抗生素,及時殺滅細菌,防止傳播。D 檢驗科發(fā)現(xiàn)多重耐藥菌,要及時通知院感科,對患者進行隔離。E 對多重耐藥菌定植的患者可與普通患者同原則管理9、標準預防的具體內容,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 )A 加強手衛(wèi)生、注意咳嗽禮節(jié) B 正確安置患者C 進行診療護理操作時正確防護D 接觸病人后手無明顯污染不必清潔10、隔離技術規(guī)范中規(guī)范了隔離的種類和標識,下列錯誤的是(D)A接觸隔離藍色B空氣隔離一黃色C飛沫隔離一粉色D接觸隔離一紅色三、填空題 (10題)1、醫(yī)療機構應當高度重視醫(yī)院感

7、染的預防與控制。2、從醫(yī)療、護理、臨床檢驗、感染控制等多學科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預防 和控制多重耐藥菌的傳播。3、 常見的多重耐藥菌有MRSAVRE 、ESBL_ .CRE、CR-AB、MDR/PDR-AB、MDR/PDR-PA。4、醫(yī)院應當強化醫(yī)務人員對多重耐藥菌醫(yī)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視,掌握 實施預防和控制多重耐藥菌傳播的策略和措施,保障患者的醫(yī)療安全。5、醫(yī)務人員對患者實施診療護理活動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循手衛(wèi)生規(guī)范。6、完成對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診療護理操作后,必須及時脫去 手套和隔離衣。6、醫(yī)務人員在實施中心靜脈置管、氣管切開、氣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 管等操作時,應當

8、避免污染,減少感染的危險因素。7、手上有明顯污染時,應當洗手。8、無明顯污染時,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劑進行手部消毒。9、嚴格執(zhí)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基本原則,正確、合理地實施抗菌藥物給藥方 案。10、預防MRSA,應當對MRSA感染或定植患者實行接觸隔離的隔離措施。四、判斷題 (6題)1、手上有明顯污染時,應當洗手。(T2、手上無明顯污染時,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劑進行手部消毒。(V)3、醫(yī)務人員在直接接觸患者前后、對患者實施診療護理操作前后、接觸患者體 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觸患者使用過的物品后以及從患者的污染 部位轉到清潔部位實施操作時,都應當實施手衛(wèi)生。 (V)4、及時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多重

9、耐藥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加強微生物實驗室對 多重耐藥菌的檢測及其對抗菌藥物敏感性、耐藥模式的監(jiān)測,根據監(jiān)測結果 指導臨床對多重耐藥菌醫(yī)院感染的控制工作。 (V)5、醫(yī)務人員應當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guī)程,特別是實施中心靜脈置管、氣管 切開、氣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時,應當避免污染,減少感 染的危險因素。 (V)6、 醫(yī)療機構米取隔離措施,不能預防和控制多重耐藥菌的傳播。(X)五、簡答題 (5 題)1、對多重耐藥菌監(jiān)測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及時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加強微生物實驗室對多重耐藥菌的檢測及其對抗菌藥物敏感性、耐藥模式的監(jiān)測,根據 監(jiān)測結果指導臨床對多

10、重耐藥菌醫(yī)院感染的控制工作。2、什么是多重耐藥菌?答:主要是指對臨床使用的三類或三類以上抗菌藥物同時呈現(xiàn)耐藥的細菌。 常見多重耐藥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 )、耐萬古霉素腸球菌(VRE )、產超廣譜B-內酰胺酶(ESBLs )細菌、耐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腸桿菌 科細菌(CRE)(如產I型新德里金屬B-內酰胺酶NDM-1或產碳青霉烯酶KPC 的腸桿菌科細菌)、耐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鮑曼不動桿菌( CR-AB )、多重耐藥 / 泛耐藥銅綠假單胞菌( MDR/PDR-PA) 和多重耐藥結核分枝桿菌等。3、多重耐藥菌醫(y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提出哪些方面的管理?答: 1)、加強多重耐藥菌醫(yī)

11、院感染管理:重視多重耐藥菌醫(yī)院感染管理、加強 重點環(huán)節(jié)管理、加大人員培訓力度。2)、強化預防與控制措施:加強醫(yī)務人員手衛(wèi)生、嚴格實施隔離措施、遵 守無菌技術操作規(guī)程、加強清潔和消毒工作。3)、合理使用抗菌藥物。4)、建立和完善對多重耐藥菌的監(jiān)測: 加強多重耐藥菌監(jiān)測工作、 提高臨床 微生物實驗室的檢測能力。4、如何做到合理使用抗菌藥物? 答:醫(yī)療機構應當認真落實抗菌藥物臨床合理使用的有關規(guī)定,嚴格執(zhí)行抗菌 藥物臨床使用的基本原則, 切實落實抗菌藥物的分級管理, 正確、合理地實施個 體化抗菌藥物給藥方案, 根據臨床微生物檢測結果, 合理選擇抗菌藥物, 嚴格執(zhí) 行圍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性使用的相關規(guī)定, 避免因抗菌藥物使用不當導致細菌耐 藥的發(fā)生。5、如何安置多重耐藥菌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