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學習題集_第1頁
材料力學習題集_第2頁
材料力學習題集_第3頁
材料力學習題集_第4頁
材料力學習題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材料力學習題集 精 品 課 程 資 料 第一章:緒論 一、填空 1 .構(gòu)件在外荷載作用下具有抵抗破壞的能力為材料 的( );具有一定的抵抗變形的能力為材料的( ); 保持其原有平衡狀態(tài)的能力為材料的( )。 2 .現(xiàn)代工程中常用的固體材料種類繁多,物理力學 性能各異。所以,在研究受力后物體(構(gòu)件)內(nèi)部 的力學響應(yīng)時,除非有特別提示,一般將材料看成 由( )、( )、( )的介質(zhì)組成。 答案: 答案: 強度、剛度、穩(wěn)定性。 連續(xù)性、均勻性、各向同性。 3 .構(gòu)件所受的外力可以是各式各樣的,有時是很復雜的。 材料力學根據(jù)構(gòu)件的典型受力情況及截面上的內(nèi)力分量 可分為( )、( )、( )、( )四種

2、基本變形。 答案: 拉伸或壓縮、剪切、扭轉(zhuǎn)、彎曲。 二、計算 1. 試求下列桿件中指定截面上內(nèi)力分量,并指出相應(yīng)的 變形形式。 PP2P ( )a ( )b 1 1 2 2 3 3 4 4 mPa P 2a2a a 2 2 11 a a /2a c d 1 1 2 2 3 3 4 4 RR R R 45 A B C D P 解:各截面上內(nèi)力分量的方向從略,僅記大小。 2 2aPNP 拉伸 ,拉伸 ; 11 22 33 44 2 2 2 bQPP a QPP a QPP a QPP a , M; , M; , M; , M; 彎 曲 11 22 1 2 cQPPa PPa ,M; 彎曲 ,M;

3、拉伸+彎曲 11 222 344 111 1 222 dQPPR PQPPR QPQPPRAC ,M BD段:彎曲 ; , M。 DC段:拉伸+彎曲 ,M,段:彎曲 。 第二章:拉伸與壓縮 一、填空 1.軸力是指通過橫截面形心垂直于橫截面作用的內(nèi) 力,而求軸力的基本方法是( )。 答案: 截面法。 2.工程構(gòu)件在實際工作環(huán)境下所能承受的應(yīng)力稱 為( ),工件中最大工作應(yīng)力不能超過此應(yīng)力, 超過此應(yīng)力時稱為( )。 答案: 許用應(yīng)力 ,失效 。 3.金屬拉伸標準試件有( )和()兩種。 答案: 圓柱形,平板形 。 .在低碳鋼拉伸曲線中,其變形破壞全過程可分為() 個變形階段,它們依次是 ()、(

4、)、()、和 ()。 答案: 四,彈性、屈服、強化和頸縮、斷裂。 .用塑性材料的低碳鋼標準試件在做拉伸實驗過程中,將 會出現(xiàn)四個重要的極限應(yīng)力;其中保持材料中應(yīng)力與應(yīng)變 成線性關(guān)系的最大應(yīng)力為();使材料保持純彈性變形 的最大應(yīng)力為( );應(yīng)力只作微小波動而變形迅速增加 時的應(yīng)力為( );材料達到所能承受的最大載荷時的應(yīng) 力為( )。 答案: 比例極限、彈性極限、屈服極限、強度 極限。 6.通過低碳鋼拉伸破壞試驗可測定強度指標( )和 ( );塑性指標( )和( )。 答案: 屈服極限,強度極限 ;伸長率,斷 面收縮率。 7.功能守恒原理是指對于始終處于靜力平衡狀態(tài)的物體, 緩慢施加的外力對變

5、形體所做的外功W可近似認為全部 轉(zhuǎn)化為物體的變形能U,即( )。 答案: W=U 8.當結(jié)構(gòu)中構(gòu)件所受未知約束力或內(nèi)力的數(shù)目n多于靜 力平衡條件數(shù)目m時,單憑平衡條件不能確定全部未知 力,相對靜定結(jié)構(gòu)(n=m),稱它為( )。 稱為( ),這也是“多余”約束力或“多余”約束的 數(shù)目。 0lnm 答案: 靜不定結(jié)構(gòu),靜不定次數(shù)。 二、選擇題 1.所有脆性材料,它與塑性材料相比,其拉伸力學性 能的最大特點是( )。 (A)強度低,對應(yīng)力集中不敏感; (B)相同拉力作用下變形小; (C)斷裂前幾乎沒有塑性變形; (D)應(yīng)力-應(yīng)變關(guān)系嚴格遵循胡克定律。 答案:C 2. 現(xiàn)有三種材料的拉伸曲線如圖所示。

6、分別由此三種材 料制成同一構(gòu)件,其中:1)強度最高的是( );2) 剛度最大的是( );3)塑性最好的是( );4) 韌性最高,抗沖擊能力最強的是( )。 o A B C 答案:A,B,C,C 3.兩端固定的階梯桿如圖所示,橫截面面積 , 受軸向載荷P后,其軸力圖是( )。 21 2AA 2 A A B x 1 A P ll x N 2 P 2 P A x N P B x N 3 P 2 3 P C x N P D 答案:C 三、判斷題 AB P ll C 1.兩端固定的等截面直桿受軸向載荷P作用,則圖示AC、 CB段分別受壓縮 和拉伸 AC NP CB NP 。( ) 答案: 2.圖示結(jié)構(gòu)由

7、兩根尺寸完全相同的桿件組成。AC桿為銅 合金,BC桿為低碳鋼桿,則此兩桿在力P作用下具有相 同的拉應(yīng)力。 ( ) AB C P 答案: 3.正應(yīng)變的定義為 ( )/ E。 答案: 答案: 答案: 4.任何溫度改變都會在結(jié)構(gòu)中引起應(yīng)變與應(yīng)力。 ( ) 5.對于拉伸曲線上沒有屈服平臺的合金塑性材料, 工程上規(guī)定 作為名義屈服極限,此時相對應(yīng)的 應(yīng)變量為 ( ) 0.2 0.2%。 四、計算 1.礦井起重機鋼繩如圖(a)所示,AB段截面積 BC段截面積 鋼繩的單位體積重量 長度 起吊重物的重量 求:1)鋼繩內(nèi)的最大 應(yīng)力;2)作軸力圖。 2 1 300Amm, 2 2 400Amm, 3 28/kN

8、 m, 50lm,12PkN, 11 22 l l P A B C a 11 22 l l P A B C a AA PP 1 1 22 B 1 x 2 x 1 A1 A 2 A 1 N 2 N b o x 解:1)在可能危險的1段B面,2段C面截開(圖b),有 4 1 1228 3 105012.42 B NPAlkN 3 4 1 12.42 10 41.4 3 10 B B N MPa A 4 12 12.4228 4 105012.98 C NPAlA lkN 3 4 2 12.98 10 4 10 36.8 C C N A MPa 所以 max 41.4 B MPa 2)作軸力圖 取1

9、-1截面(AB段,見圖(b) 11 11 0NxPAxxla 取2-2截面(BC段) 21222 2NxPAlA l xllxlb 由式(a) 1 12 A B NN OPkN NN lPAl kN 由式(b) 12.42 B NN lkN 12 2 4 C NNlPA lAll kN 11 22 l l P A B C a B A C /N kN /x mm 12 12.42 12.98 c AA PP 1 1 22 B 1 x 2 x 1 A1 A 2 A 1 N 2 N b o x 在圖(c)所示 坐標下,由式(a)、(b)知 隨 呈 直線變化。由三個控制面上控制值 畫出由 兩段斜直線構(gòu)

10、成的軸力圖。見下圖 N x Nxx ABC NNN, 2.某車間一自制桅桿式起重機的簡圖如圖(a)。已知 起重桿(桿1)為鋼管,外徑D=400mm,內(nèi)徑d=20mm, 許用應(yīng)力 鋼絲繩2的橫截面積 ,許 用應(yīng)力 若最大起重量P=55kN,試校核此起 重機的強度是否安全。 180MPa。 2 2 500Amm 260MPa。 15 45 1 2 A B C P a 15 45 B P 1 N 2 N x y x y b 解:1)確定桿件受力 根據(jù)圖(b)所示B鉸受力圖,在x-y坐標下, 由平衡條件 12 12 sin15sin 450 cos15cos450 XNN YNN 解得 1 2 1.4

11、14 cos15 sin151 sin15 0.518 cos15 sin 451 sin15 P NP P NP 2)校核各桿強度 1 1 2 設(shè)、分別為桿 、桿應(yīng)力,則 3 1 1 224 1 3 2 6 2 1.414 55 10 82.580 /4 4210 0.518 55 10 57.060 500 10 N MPa A N MPa A 11 其中超過,但它們相對差值 =/ =3%(b)(c) (B)(b)(a)(c) (C)(a)(b)(c) (D)(b)(a)(c) 2b2b2b 2h h h h h h 2 b h 2 b h 2 b yy y (a)(b)(c) 答案: A

12、 三、判斷題 答案: 答案: 1.在集中力作用處,梁的剪力圖要發(fā)生突變,彎距圖的斜率 要發(fā)生突變。 ( ) max M2.在Q=0處,彎距必取。 ( ) 3.鋼梁與鋁合金梁具有相同的橫截面形狀和尺寸,在相同 的彎距作用下將產(chǎn)生同樣大在最大正應(yīng)力。 ( ) 答案: 4.平面彎曲是指梁的橫截面變形前是平面, 受力變彎后仍為平面的彎曲。 ( ) 答案: 四、計算題 1.梁受力如圖(a)所示,求1-1,2-2,3-3面上的剪力 與彎距。其中1-1面與2-2面分別在緊靠外力偶m作用面C 的左則與右則。 1 1 2 2 3 3 (a) aa 2 a A B C 2 2mqa q B m B Y qa 1

13、1 1 1 1 0 ( )0 O M MO Yqa qa mFMqa a 1 1 1 1 現(xiàn)用設(shè)正法 1)求1-1截面上Q、 用截面截取梁左段為研究對象。如圖(b)所示,設(shè) 截面上作用有正向Q、, 為截面形心。由靜力平衡條件 解: Q Q 2 1 Mqa 1 Q 為負值,說明它實際方向向上。同時,按剪力 +、-號規(guī)定也應(yīng)為負值,說明它實際轉(zhuǎn)向為順時針, 按彎距+、-號規(guī)定也應(yīng)為負值。 A O 1 1 1 Q 1 M a q A Y ( )b 2 2 2 2 2 2 0 ( )20 1 O M Yqa qa mFMqa aqa Mqa M 2 2 2 2 2)求2-2截面上Q 、 取截面,設(shè)正后

14、研究對象受力如圖(c) Q Q 對Q 的說明同);為正值,說明它實際轉(zhuǎn)向與所設(shè) 相同,即逆時針,按彎距+、-號規(guī)定也應(yīng)為正值。 ( ) c a 2 2 2 2qa qa A O 2 Q 2 M ( )d a 3 3 2 2qa qa A 3 Q 3 M q C /2a 3 2 3 2 3 3 0 2 3 ( )20 22 4 3 8 2 O M a Yqaq qa aa a mFMqaqqa Mqa M 3 3 3 3 3)求3-3截面上Q 、 方法同上,由圖(d)有 -Q Q 對Q 、的說明同 )。 ( ) e 3 3 B 3 Q 3 M q /2a B m B Y 3 2 3 2 3 2

15、3 1 2 2 20 2 1 ( )20 2 422 3 8 BB O M Yqamqa M a Yqqa qa a aa mFMqqaqa Mqa 3 3 3 3 4)取右段平衡求Q 、 為此應(yīng)先由整梁平衡(見圖(a)求出固定端約束力 ,。取右段,設(shè)正后(注意此時Q 、 的正值方向)如圖(e) Q Q 結(jié)果與取左段相同,符合同一截面上兩側(cè)的內(nèi)力為 作用反作用關(guān)系。因此4)也可作為步驟3)所得結(jié)果 正確性的校核。 2.列方程作圖(a)所示梁的剪力圖與彎距圖 (a) 2a x A B C mPa 3 B mPa B YP P 2a x x 3 2 2 BB xM YPmPa xM x ACxPx

16、a M xPxxa CBxP 如圖(a)建 軸,列方程作Q、 圖的步驟如下: 1)求支承約束力 用整梁平衡條件求得、(圖(a)。 2)列Q、方程 段Q( 解: 0) (0) 段Q 24 24 axa M xPxPaa xa () ( (b) (B)(a)=140MPa 147-140 但 =5% 140 不超過的還是認為安全。 00 2 2 1610 2.365.3230.054 1 2 784.9116 5.3230.0542002 2 xxy y z BbIWI WxyA I 434 32 4 )查表計算 查型鋼表(見圖(b),符號抄自型鋼表)得 cm,cm, =784.91cm ,=73

17、.49cm , =239.06cm , =31.28cm ,cm,cm,cm 現(xiàn)按圖(a)所示坐標,利用移軸定理計算軸慣性距 cm 2 1 2 239.06102.3630.054897 2 y I 4 cm 0 x C B d y xd b 0 y (b) 33 2008 250.3 /28 897 179.4 /25 2.61 1029.89 10 z z y y y z yz I W B I W b M M WW 3 3 max -6-6 62 cm cm 所以 =+=+ 179.4 10250.3 10 =134 10 N/m =134MPa=140MPa 此梁安全。 12 2.265

18、 10396168 50 50 ABn NDD d 齒輪軸如圖(a)所示。已知軸的轉(zhuǎn)速r/min, 傳遞功率kW,兩齒輪節(jié)圓直徑mm,mm, 壓離角 =20,軸的直徑mm,材料為45鋼,許用應(yīng)力 MPa。試校核軸的強度。 a 2 1 x y z ADB C 1 D 2 D d 1 P 2 P 1y P 1z P 2y P 2z P 0 10 95509550361 265 2 x CD mF N mm n Cy Dz 1)軸的受力分析:將嚙合力分解為切向力與徑向力, 并齒輪中心(軸線上)平移。考慮軸承約束力后得軸的受 力圖如圖(b)所示。有得 N m 由扭轉(zhuǎn)力偶計算相應(yīng)切向力,徑向力(嚙合點1

19、在 輪 方向 直徑上,點 在 輪 方 解: 向直徑上) x y z A DBC 1y P 1z P 2y P 2z P B z B y A y A z C m D m 8080130 b 1 1 1 1 11 2 1 2 2 21 2 22 361 1823 0.396 2 22 361 4300 0.168 Cz C z yz Dy D y zy D mP m P D PP D mP m P D PP N =tan20 =1823 0.364=664N N =tan20 =4300 0.364=1565N x y z A DBC 1y P 1z P 2y P 2z P B z B y A y

20、 A z C m D m 8080130 b x y z A DBC 1y P 1z P 2y P 2z P B z B y A y A z C m D m 8080130 b 12 , 12 00 1664330049644964 yyAB z Bz A AB AByy PPYY mFmF YY Y YYPP 軸上鉛垂面內(nèi)的作用力、,約束力、構(gòu)成鉛垂面內(nèi) 的平面彎曲,由平衡條件 , 可求得 =1664N ,=3300N 由平衡條件=0校核所求約束力的正確性 +N ,N 12 , 12 00 zzAB y By A AB ABzz PPZZ mFmF ZZ Z ZZPP 軸上水平面內(nèi)的作用為、

21、,約束力、構(gòu)成水平 面內(nèi)的平面彎曲,由平衡條件 , 可求得 =1750N ,=1638N 由平衡條件=0校核所求約束力的正確性 +=1750+1638=3388N ,+=3388N x y z A DBC 1y P 1z P 2y P 2z P B z B y A y A z C m D m 8080130 b z y T M M 2)作內(nèi)力圖 分別作軸的扭距圖 圖(圖(c),鉛垂面內(nèi)外引起 的軸的彎距圖圖,水平面內(nèi)外力引起的軸的彎距圖 圖(圖(c)。 x A D B C /TN m c 361 / z MN m / y MN m x AD B C 140 133 131 264 d 22 2

22、2 22 3 140133193 131264294 yz C D CD MMMD M M )作強度校核 由彎距圖及扭肩距圖確定可能危險面為(右)面和(左) 面。比較可知 面更危險。 N m N m 22 22 3 22 22 3 294361 0.1 0.05 55 2940.75 361 0.75 0.1 0.05 55 D D MT W MT W 6 6 對塑性材料,應(yīng)采用第三強度理論或第四強度 理論作為強度校核 1 =37.4 10 Pa=37.4MPaMPa 1 =34.4 10 Pa=34.4MPa(b)(c)(d) (B)(b)(a)(d)(c) (C)(d)(c)(b)(a)

23、(D)(d)(b)(c)(a) 答案: D ll l ll l ll l ll l P ( )a ( ) c ( )b ( )d P PP 1.隨著壓桿柔度的減小,它的臨界載荷會越來越高。 ( ) 三、判斷題 2.壓桿的長度縮短一倍,它的臨界載荷可提高至四倍。( ) 3 3.用高強度碳鋼代替碳鋼(如A 鋼)便可提高壓桿的 臨界載荷。 ( ) 答案: 答案: 答案: 2 2 P E PP cr 4.歐拉公式的適用范圍是壓桿的柔度,而 由條 件定出。 ( ) 答案: 四、計算 3 1.1.5 40 ABAlbh P cr 壓桿由鋼制成,長度m,矩形截面 mm60mm。試就(a)、(b)兩種支承約束

24、 情況計算臨界力 (設(shè)鉸鏈均為球鉸)。 A B l P II (a) A B l II (b) P I-I b h y z max min max / y z yz Pl iiI A Al II I IO II cr 由于同一壓桿可以有不同的 值,較大的 值對應(yīng)于較 小的 ,所以首先應(yīng)確定。由定義式 =, 知,對于同一截面形狀( 同)、同一長度( 同)、同一約 束條件(球鉸, 同)的壓桿, 與成反比,因此對應(yīng) 。對具有一根對稱軸的截面圖形,對對稱軸的慣性距 與中性軸的慣性距 ,必為對通過形心 的所有軸的慣性距 的極值。顯然,對于圖 解 示矩形截面, : ,所以 miny II。 于是求解壓桿臨界力的步驟如下: 3 223 22 6 1 1 40 12 11.55 2 32 3 1 1500 130 11.55 102 2 210 10 123 130 123 104 6 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