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 中藥治療風濕性心臟病伴發(fā)房顫18例_第1頁
[doc] 中藥治療風濕性心臟病伴發(fā)房顫18例_第2頁
[doc] 中藥治療風濕性心臟病伴發(fā)房顫18例_第3頁
[doc] 中藥治療風濕性心臟病伴發(fā)房顫18例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藥治療風濕性心臟病伴發(fā)房顫18例陜西中醫(yī)2003年第24卷第6期治驗集錦中藥治療風濕性心臟病伴發(fā)房顫18例自擬中藥”消顫湯”治療風濕性心臟病伴發(fā)心房纖維性顫動18例,取得良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臨床資料自1996年2001年收治18例患者,均為住院病例.男8例,女1o例;年齡2o52歲,平均31歲;13例為陣發(fā)性,5例為慢性持續(xù)性.12例應用抗心律失常藥物及電除顫治療轉復竇律后復發(fā),6例經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未曾轉復竇律.治療方法自擬消顫湯組成:黃芪30g,白術,茯苓各15g,防風,羌活各2g,杭菊花10g,甘草3g,每日1劑加水500ml,煎至300ml,分2次口服,早晚各1次,14d為1療

2、程.療效標準有效:用藥后心室率下降比用藥前基礎心率減少2o,用藥后各心室100/min,房顫消失;顯效:3d內轉為竇性心律;無效:用藥1療程后未達上述標準中任何1項者.統(tǒng)計學方法為檢驗.治療結果所治病人除有嚴重心衰時應用抗心衰藥物外,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藥物23d后即用消顫湯.顯效13例(轉復竇性心律)占72;有效3例(顫動減輕,心室律控制在6o90次/min)占16.1;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89.89/5.典型病例馬某,女,26歲.于1997年9月16日初診.主訴:心悸,心慌,胸悶5年,加重3個月.病史:于1992年5月患扁桃體炎,爾后3周出現(xiàn)持續(xù)發(fā)熱,伴四肢關節(jié)游走性疾病,經用解熱鎮(zhèn)痛藥物治

3、療,癥狀緩解,但反復發(fā)作,至1992年8月始出現(xiàn)心悸,心慌,胸悶,氣短等癥狀,活動后加重.近3個月上述癥狀明顯加重.查體:面色無華,面頰及口唇紫紺,脈微細,心率138次/min,心律不齊,第一心音強弱不等,脈搏短細,在心尖區(qū)聞及收縮期級以上吹風樣雜音及舒張期隆隆樣雜音.心電圖示p波消失,代之為心房顫動波,qrs波間隔極不規(guī)則.超聲心動圖示左房,左室均擴大,二尖瓣前葉曲線ef斜率變緩,a峰消失,形成似城墻樣曲線,前后葉呈同向運動.診斷:風濕539性心臟病伴發(fā)心房纖顫.投以上方治療,2d后復診:轉復竇性心率9o次/min,律齊,心悸,心慌,胸悶等諸癥消失.鞏固治療2周,隨訪1年未復發(fā).討論風濕性心

4、臟病并發(fā)心房纖顫屬中醫(yī)“心悸”,”怔忡”范疇.辨證認為:其證為本虛標實,心陽或心陰兼而虧虛為其本;其標在于血瘀水停.欲糾之非溫補陽氣,利水消瘀,則難收標本兼治之功.然扶正補虛惟溫補心腎,振奮陽氣且顧及補脾氣,益陰助陽則陰陽平秘.所擬消顫湯以黃芪,白術,茯苓,甘草補氣升陽,寧心固本,以菊花,羌活,防風舒肝溫通其痹.經臨床18例治驗,療效確切,尤其快速型心房纖顫療效更為顯著,且無不良反應,有一定推廣價值.(1h東省沂源縣中醫(yī)院256100周仕亮)柴胡疏肝散加減治療郁證46例郁證是由于情志不舒,氣機郁滯所引起的一類病證,臨床多表現(xiàn)為心情抑郁,情緒不寧,脅肋脹痛,或易怒善哭,或咽中如有異物梗阻,失眠等

5、各種復雜癥狀.西醫(yī)稱之為”癔病”,”精神病”.筆者自1981年以來,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堿治療郁證46例,取得滿意效果.一般資料本組患者46例.其中男12例,女34例;年齡最小者17歲,最大者65歲;以3050歲之間的婦女最多見,共32例,占69.56;病程最短者1周,最長者4年.其中肝郁氣滯型26例,痰氣郁結型13例,氣郁化火型6例,臟躁型1例.治療方法組成柴胡,芍藥,枳殼,jil芎,香附各9g,炙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溫服.加減:胸悶,脅脹,暖氣,證屬氣機郁滯甚者,加郁金,青皮,佛手;咽中有異物梗塞感,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證屬梅核氣者,加瓜萎,海石,桔梗,玉蝴蝶;頭痛,煩躁,脅肋脹滿,口干口苦,證屬氣郁化火者,加丹皮,梔子,黃連,竹茹;精神恍惚,悲憂善哭,不能自主,證屬臟躁者,加棗仁,茯神,生龍牡.治療結果痊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