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草船借箭》教學實錄第一課時_第1頁
新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草船借箭》教學實錄第一課時_第2頁
新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草船借箭》教學實錄第一課時_第3頁
新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草船借箭》教學實錄第一課時_第4頁
新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草船借箭》教學實錄第一課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草船借箭教學實錄第 一 課 時師:今天我們要學的草船借箭這個故事出自三國演義。哪些同學看過三國演義?可以是小說,可以是連環(huán)畫,可以是電視連續(xù)劇。生:(自由舉手應(yīng)答。絕大多數(shù)學生表示看過。)師:能說說你對諸葛亮的印象嗎?生1:諸葛亮是個足智多謀的軍師。生2:諸葛亮是個很講情義的人,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十分感激,就幫助劉備打天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師:說得好!“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八個字寫盡了諸葛亮的一生。生3: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的學問非常大,被人稱為“臥龍先生”。師:不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諸葛亮更知人心。生4:諸葛亮跟周瑜斗智,最后把周瑜給活活氣死了。周瑜臨死前說:“既生亮,何生

2、瑜?”意思是說,既然生了諸葛亮,又何必生我周瑜。師:喲!你知道得還真多!當然,周瑜之死不能全怪諸葛亮。等會兒學了草船借箭這個故事,你就會明白的。生5:諸葛亮神機妙算,他能借東風,會八卦陣,我覺得他是三國演義中最聰明的一個人。師:好!看來大家對諸葛亮都有一定的了解和判斷。今天學草船借箭這個故事,大家就多了一份親切感,因為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諸葛亮。學草船借箭就等于是會會諸葛亮這個老朋友。是吧?生:(齊答)是!師:“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請同學們打開書本,趕緊去見見諸葛亮這個老朋友。讀完課文以后,老師請你從智慧的角度,給故事當中的四個人物排一排名次,你覺得可以怎么排?明白嗎?生:(齊答)明白。(學

3、生開始自由朗讀課文,教師做現(xiàn)場巡視。)師:好!讀完課文,對諸葛亮、周瑜、曹操、魯肅這四個人應(yīng)該有了大致的印象,是吧?這四個人,如果從謀略和智慧的角度,給他們排排隊,你會怎么排?生1:我認為諸葛亮排第一位,周瑜排第二,曹操排在第三,魯肅第四。師:諸葛亮最聰明,魯肅最笨。有不同意見嗎?生2:我覺得魯肅應(yīng)該排在第三,曹操排在第四。前面兩個不變。師:哦!諸葛亮排第一,周瑜排第二,曹操變成最笨,魯肅排第三。還有不一樣的嗎?生3:我覺得諸葛亮排第一,曹操排第二,周瑜第三,魯肅排第四。師:周瑜第三了,魯肅還是最笨。還有不一樣嗎?生4:我覺得諸葛亮第一,曹操第二,魯肅第三。師:好嘛,魯肅第三,周瑜最笨。哈哈,

4、還有嗎?生5:我覺得諸葛亮第一,魯肅第二,周瑜第三,曹操第四。師:你認為曹操最笨,有意思。從謀略和智慧的角度,每位同學都給四個人物打了分,是吧?盡管答案不同,但同學們發(fā)現(xiàn)沒有,有一點是毫無異議的。生:(齊答)諸葛亮排第一。師:對,諸葛亮排第一,諸葛亮是最聰明的。這是同學們讀了課文之后取得的共識。非常好!這篇課文寫了諸葛亮的很多內(nèi)容,現(xiàn)在王老師請你們仔細讀一讀,你覺得這篇課文寫諸葛亮的智慧,什么地方寫得最精彩?把它們找出來,然后仔仔細細地讀一讀。生:(大聲讀課文,尋找寫得精彩之處。教師做現(xiàn)場巡視。)師:咱們交流一下,你覺得這篇文章當中寫諸葛亮的智慧,什么地方最精彩?生1:我覺得寫諸葛亮的謀略和智

5、慧在七和八自然段中寫得最精彩。師:你先把寫得最精彩的地方讀給大家聽,咱們注意聽。生1:(朗讀課文七、八自然段。)師:不錯。這兩段話如果多讀幾遍,可能對你的幫助就更大。誰也覺得這個地方寫諸葛亮的智慧得最精彩。再請一個同學讀一遍。生2:(朗讀)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天還沒亮,船已經(jīng)靠近曹軍水寨。諸葛亮下令把船頭朝西、船尾朝東一字兒排開,又叫船上的兵士一邊擂鼓一邊吶喊。魯肅吃驚地說:“如果曹兵出來怎么辦?”師:停!停!魯肅怎么說?生2:吃驚地說。師:對呀!吃驚地說!再讀一讀,體會魯肅的吃驚。生2:(朗讀)魯肅吃驚地說:“如果曹兵出來怎么辦?”師:好!這樣讀才有吃驚的味道。繼續(xù)。生2:

6、(朗讀)魯肅吃驚地說:“如果曹兵出來怎么辦?”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睅煟鹤⒁?!諸葛亮笑著說,得有笑容,得有笑聲啊。誰來讀讀諸葛亮笑著說?生3:(朗讀)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睅煟哼@是微笑著說。誰還愿意讀讀這句話?生4:(朗讀)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睅煟哼@是大笑著說。你也想讀?來,請你讀。生5:(朗讀)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睅煟耗氵@笑,真是出自內(nèi)心的笑!請你接著

7、往下讀。生5:(朗讀)曹操在營寨里聽到鼓聲和吶喊聲,就下令說:“江上霧很大,敵人忽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朝他們放箭,不讓他們近前?!睅煟哼@個令可沒下好!電視上見過大將軍下令嗎?那個威嚴,那個響亮,那個果斷。這樣,大家先自由讀一讀,體會體會。生:(自由練讀。)師:來,請曹操下令!咱們先叫一個女曹操。曹操在營寨里聽到鼓聲和吶喊聲,就下令說生1:(朗讀)江上霧很大,敵人忽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舉妄動,只叫弓弩手朝他們放箭,不讓他們近前。師:活脫活現(xiàn)一曹操。稍有一點遺憾,那個曹操說的是不要“輕易出動”,你這曹操說成了不要“輕舉妄動”,兩個曹操,哪個說得更準確?自己體會

8、體會,好嗎?叫一個男曹操,曹操本來就是男的嘛。曹操在營寨聽到鼓聲和吶喊聲,就下令說生2:(朗讀)江上霧很大,敵人忽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朝他們放箭,不讓他們近前。師:好一個威風凜凜的大將軍!你繼續(xù)往下讀。生2:(朗讀)他派人去旱寨調(diào)來六千個弓弩手到江邊支援水軍。一萬多個弓弩手一起朝江中放箭,箭象下雨一樣。諸葛亮又下令把船調(diào)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仍舊擂鼓吶喊,逼近曹軍水寨去受箭。師:還有同學覺得別的什么地方寫諸葛亮的智慧是最精彩的?生3:我覺得最精彩的是第四自然段。諸葛亮說:“希望你借給我二十只船,每只船上要三十個兵士,船要青布幔子遮起來,還要一千多個草把子,排在船

9、的兩邊,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你有十萬支箭,不過不能讓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計劃就完了。”生4:我覺得第二自然段寫諸葛亮的謀略比較精彩,因為他說:“現(xiàn)在軍中缺的是箭,想請先生趕造十萬只箭?!睅煟旱鹊?,老師請你把第二段話都念一遍,好嗎?生4:有一天,周瑜請諸葛亮來商議軍事,對諸葛亮說:“我們現(xiàn)在就要和曹兵交戰(zhàn),水上交戰(zhàn)用什么兵器最好?”師:注意啊,周瑜說這番話的時候,他實際上生4:心懷不軌,他很嫉妒諸葛亮,他想用這個造箭的名義把諸葛亮害死。因為他死前曾說過“既生瑜,何生亮”,所以看的出來他非常恨諸葛亮,想利用造箭的借口害死諸葛亮。師:對啊,所以說,周瑜說這話的時候一肚子壞水,你得把這種感覺

10、讀出來。你剛才讀得那個周瑜是光明磊落的周瑜,不是心懷鬼胎的周瑜,你得心懷鬼胎呀!試一試,行嗎?(讀開頭的話)有一天,周瑜請諸葛亮來商議軍事,對諸葛亮說生4:(朗讀)“我們現(xiàn)在就要和曹兵交戰(zhàn),水上交戰(zhàn)用什么兵器最好?”諸葛亮說:“當然是弓箭最好?!薄跋壬臀蚁氲靡粯樱F(xiàn)在軍中缺的是箭,想請先生趕造十萬支箭,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辭?!敝T葛亮說:“都督委托,當然照辦,不知這十萬支箭什么時候用?”周瑜說:“十天造得好嗎?”諸葛亮說:“既然就要交戰(zhàn),十天造好必然誤了大事?!睅煟鹤⒁猓≈T葛亮這個時候嘴上這樣說著,心里想到的是什么呢?生5:他想到了周瑜肯定是使的詭計,干脆就來個將計就計。生6:他想到周瑜

11、肯定要給他出難題,十天造十萬支箭肯定是比登天還難。生7:我首先和他一樣,而且我知道諸葛亮他熟知天文地理,他已經(jīng)觀過天象,知道再過三天就有一場特別特別大的霧,也想到周瑜會用這個箭來威脅他。所以他肯定想到了借箭這回事。師:盡管諸葛亮知道周瑜想要害他,盡管諸葛亮知道三天后這場大霧,將計就計能把這十萬支箭借來。但是我就覺得很奇怪,諸葛亮為什么不推托、不推辭呢?明明知道周瑜要害我,要我的身家性命,我干嘛還要替他借十萬支箭呢?生1:我覺得諸葛亮想,既然你想害我,我就將計就計,我就和你斗智。生2:我想是這樣,周瑜就是想專門找一個難題難倒諸葛亮,如果你要是不去借箭的話,正好中了人家圈套,就證明周瑜比諸葛亮強。

12、師:同學們,諸葛亮是劉備的軍師,周瑜呢,是孫權(quán)的都督。劉備和孫權(quán)可是兩家呀。周瑜這樣刁難諸葛亮,諸葛亮完全可以回到劉備那里去呀。生3:因為魏軍當時非常強大,諸葛亮提出要東吳和蜀漢相聯(lián)盟,來攻打魏軍,這樣才能獲得勝利。因為這個時候需要箭,諸葛亮使計,如果把魏軍的箭由我來使的話,魏軍的兵力就會大大減弱,而我軍的兵力會大大增加,這樣的就可以使劉備的蜀漢、孫權(quán)的東吳取得勝利。所以,諸葛亮是從大局來考慮借箭的。師:看得出,你讀過不少書,對當時的歷史情況很了解。你講得很對,孫劉兩家只有聯(lián)合抗曹,才能戰(zhàn)勝曹操,保住自己的領(lǐng)地。但是,剛才你的發(fā)言有一個小小的錯誤,指出來你不生氣吧?其實,那時三國還沒有建立,東

13、吳、蜀國、魏國還沒有建立,孫權(quán)和劉備還是各地的一方霸主。所以是孫劉聯(lián)合,而不是吳蜀聯(lián)合。請你接著讀。生3:(朗讀)諸葛亮說:“既然就要交戰(zhàn),十天造好必然誤了大事?!敝荑枺骸跋壬A(yù)計幾天能夠造好?!敝T葛亮說:“只需三天?!敝荑ふf:“軍師你可不能開玩笑?!敝T葛亮說:“我怎么敢和都督開玩笑,我愿立下軍令狀,三天造不好甘受懲罰。”周瑜很高興,讓諸葛亮當面立下軍令狀,又擺了酒席招待他。諸葛亮說:“今天來不及了,從明天起到第三天,請派五百個兵士到江邊去取箭。”諸葛亮喝了幾杯酒就走了。師:好的,請坐。我們對諸葛亮的智慧都有了自己獨特地體會和理解。有的同學認為前面寫得最精彩,有的同學認為中間寫得最精彩,也有

14、的同學認為后面寫得最精彩。其實這些都不要緊,只要我們深入到課文中的字里行間細細品味,我們就能夠感覺到這篇課文每一段話、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字都在傳神地寫著諸葛亮的智慧。這篇課文,老師讀了二十多遍了,盡管讀了二十多遍,我還是有一個問題沒搞清楚,但我又很想搞清楚這個問題,我甚至傻想著是不是應(yīng)該去問一下諸葛亮。(眾大笑)你們想知道困擾王老師的這個問題嗎?生:(齊答)想!師:我暫時不告訴你們,請你們先仔仔細細地讀讀課文,猜猜困惑王老師的會是一個什么問題?看誰有水平,猜得準。(學生興趣盎然地讀課文,思索)師:好,請同學們大膽地猜,是哪個問題困擾著王老師?生1:3天怎么能造好10萬枝箭?生2:為什么諸葛亮

15、向魯肅借船這件事兒不能讓周瑜知道?生3:諸葛亮的計策妙在哪里?生4:曹操為什么不射“火箭”?生5:魯肅是周瑜的下人,為什么不向他報告諸葛亮借船的事?師:這些問題我也都想過,不過通過讀書,我都已經(jīng)搞懂了。老師在想啊,諸葛亮說:“我怎么敢和都督開玩笑,我愿意立下軍令狀,三天造不好甘受懲罰。”同學們,你們知道立下軍令狀意味著什么?生1:完不成任務(wù)就要殺頭。師:喀嚓,腦袋搬家。對呀,立下軍令狀意味著三天造不好十萬支箭的話,腦袋就要搬家。所以我就在想,當時,諸葛亮立軍令狀的時候,腦子里想了些什么?他到底想好了一些什么呢?這可是一個大問題啊!因為這個問題事關(guān)諸葛亮的身家性命??!咱們是不是這樣,先獨自看看書

16、,思考思考這個問題。再以四人小組為單位,一起討論討論,行嗎?(學生先默讀思考,然后四人小組相互討論)師:討論非常熱烈!看來,困擾老師多日的重大問題,就要在你們這里解決了。好??!請教大家,諸葛亮在立軍令狀之前,他肯定想到了些什么呢?生1:我覺得在立軍令狀之前,他就已經(jīng)謀略好了后面的計劃,他已經(jīng)計劃好了怎么來造這十萬支箭,然后他才敢跟周瑜立下軍令狀。如果他沒有謀略好的話,他就不會冒著殺頭的危險去立軍令狀的。師:有道理!老師繼續(xù)向你們請教,這個計劃當中該有哪些內(nèi)容啊?生2:我認為他想到的第一個就是天氣的變化,想到了長江上三天之后會有大霧。生3:第二個他想到的是曹軍會怎樣應(yīng)對。以曹操的為人,他肯定會謹慎用兵。他看見外面有大霧,而且又有鼓聲和吶喊聲,他肯定不敢輕易出兵,所以他肯定使用弓箭。生4:他還想到了他肯定要有所準備,就是準備草船。而且,他必須考慮到魯肅會不會把這件事告訴周瑜的。以他對魯肅的了解,魯肅肯定會把船借給他,而且不會把這件事告訴周瑜。生5:而且,諸葛亮他還考慮到二十條船上箭能不能插到最多。因為他一開始先讓青布幔子包上,再插上草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