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0年中考文言文知識點積累2:常用虛詞 知識點總結 虛詞沒有實在意義,一般不能充當句子成分,不能單獨回答問題(少數(shù)副詞如“不”“也許”“沒有”等可以單獨回答問題),只能配合實詞一起使用,才能表示種種語法關系。虛詞包括代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兼詞七類。文言虛詞在整個文言詞語中雖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語法作用卻很大。文言文中的許多句式是以虛詞為標志的,如判斷句“者也”、被動句“為所”等虛詞在文言文中用得很頻繁,而且它們的解釋也相當靈活。 常用虛詞例釋 1.但 副詞:表示對動作的限制,可譯為“只”“僅僅”等。例: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木蘭詩) 連詞:用在復句的后一個
2、分句前,表示意思的轉折??勺g為“但是”“不過”“只是”等。例:無他,但手熟爾。(賣油翁) 2.而 代詞:相當于第二人稱,你、你們,你的、你們的。例: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凝S志異。促織) 連詞:A.表示遞進,相當于“而且”“并且”。例: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亭記) B.表示轉折,相當于“卻”“但是”。例: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C.表示順承,相當于“然后”。例: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 D.表修飾,相當于“地”。例:默而識之。(論語。述而) E.表并列,相當于“并不是而只是”。例: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3、滿井游記) 3.耳 語氣詞:A.表示肯定、判斷語氣,相當于助詞“也”,可譯為“了”“啊”。例: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惿媸兰遥〣.表示限制語氣,相當于“而已”“罷了”,含有“不過如此”的意味。例:技止此耳?。ㄇH) 4.何 疑問代詞:A.代事物,可譯為“什么”。例:子何恃而往?(為學)B.代處所,可譯為“哪里”“什么地方”。例: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五柳先生傳)C.代原因,可譯為“何故”“為什么”。例: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副詞:表示反詰,可譯為“怎么”。例: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5.乎 語氣詞:A.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疑問或反問,
4、相當于“嗎”“呢”。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惿媸兰遥〣.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贊美或感嘆,相當于“啊”“呀”。例: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ú渡哒哒f)C.表示測度或商量,相當于“吧”。例: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献?。梁惠王下) 助詞:用于形容詞或副詞后,助成音節(jié),可譯為“的樣子”,或不譯。例: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愛蓮說) 介詞:A.表示時間,可譯為“在”“從”。例: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記)B.表示對象,可譯為“對”。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嘗疑乎是。(捕蛇者說) 6.或 代詞:表示分指,指代人、事物、時間等的一部分,可譯為“有的人”“有的”。例:或以為死,或以
5、為亡。(陳涉世家) 副詞:A.表示動作行為、情況的揣測、估計,可譯為“也許”“大概”“或許”。例: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岳陽樓記)B.表示時間,可譯為“偶爾”“有時”。例: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岳陽樓記) 7.乃 代詞:第二人稱代詞,相當于“你”“你的”“你們”“你們的”。例: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 副詞:A.表示動作行為的相承,可譯為“就”“于是”等。例: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陳涉世家)B.表示動作行為或某種情況的發(fā)生、出現(xiàn)出乎意料,可譯為“竟然”“卻”等。例: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桃花源記) 8.其 代詞:A.人稱代詞,可譯為“我”“你”
6、“他”“我的”“自己的”等。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桃花源記)B.代具體的事物。例:屠自后斷其股。(狼)C.指示代詞,可譯為“這”“那”等。例: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說) 副詞:表示推測、反問等語氣,可譯為“大概”“難道”,或者不譯。例: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句中第一個“其”表反問,可譯為“難道”;第二個“其”表猜測語氣,可譯為“大概”。編者注) 9.且 副詞:表示動作行為的發(fā)生、出現(xiàn)是暫時的,可譯為“姑且”“暫時”等。例: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ㄊ纠簦〣.表示動作行為將要發(fā)生、出現(xiàn),可譯為“將要”“快要”等。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連詞:表示遞進關
7、系,可譯為“況且”“尚且”等。例: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馬說) 10.雖 連詞:A.表示假設,可譯為“即使”。例:雖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B.表示轉折,可譯為“可是”。例: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zhàn)) 11.遂 副詞:A.表示結果,可譯為“終于”“結果”“竟然”等。例: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桃花源記)B.表示順承,可譯為“于是”“隨即”等。例: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記承天寺夜游) 12.也 語氣助詞,用在句末:A.表示判斷或肯定語氣,可譯為“啊”“呀”,或不譯。例: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出師表)B.表示疑問或反問語氣,可譯
8、為“呢”“嗎”,或不譯。例: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世家)C.表示祈使、命令、勸阻語氣,可譯為“啊”“呀”“吧”等。例: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語氣助詞,用在句子中間:表示停頓,舒緩語氣,引起下文,可譯為“啊”“呀”等,或不譯。例:則其讀書也必專,而其歸書也必速。(黃生借書說) 13.已 副詞:A.表示動作行為已經(jīng)發(fā)生、出現(xiàn),可譯為“已”“已經(jīng)”等。例: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早發(fā)白帝城) B.與“而”組成固定詞組,表示后一個動作行為與前一個動作行為相隔不久,可譯為“不久”。例: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醉翁亭記) 14.以 介詞:A.表示動作行為發(fā)生、出現(xiàn)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于”。例:而吾以捕蛇獨存。(捕蛇者說)B.表示工具、手段、方式,可譯為“用”“拿”等。例: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送東陽馬生序)C.表示時間、處所或范圍,可譯為“在”“于”“從”等。例: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隆中對) 連詞:A.表示目的,可譯為“來”。例: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出師表)B.連接分句,表示結果,可譯為“才”“因而”等。例: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出師表) 15.矣 語氣詞:A.表示已然,可譯為“了”。例: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公輸)B.表示肯定語氣,可譯為“了”,也可不譯。例: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航空器飛行器質(zhì)量控制與檢驗考核試卷
- 2025年中國五金金屬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貴金屬選礦過程中的礦物加工設備優(yōu)化考核試卷
- 社區(qū)常見病多發(fā)病的識別與處理考核試卷
- 貨幣專用設備操作規(guī)范考核試卷
- 酒店連鎖品牌經(jīng)營績效評估考核試卷
- 青春期教育與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計劃
- 一年級數(shù)學復習與實踐相結合計劃
- 四川省達州市萬源市萬源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10月月考數(shù)學 無答案
- 江蘇省13市2015年中考數(shù)學試題分類解析匯編 專題1 實數(shù)問題
- T-ISEAA 001-2020 網(wǎng)絡安全等級保護測評高風險判定指引
- 房建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化建筑施工
- 盤扣式鋼管腳手架驗收表
- 《拒絕熬夜》演講PPT模板-熬夜危害、怎樣不熬夜、熬夜調(diào)查
- 部編小學語文三下識字表無拼音
- 《家用食品粉碎機設計》11000字
- 【課件】4.1轉基因產(chǎn)品的安全性課件2021-2022學年高二下學期生物人教版選擇性必修3
- 產(chǎn)四萬噸甲乙酮項目初步設計說明
- 課程思政的認識、實踐與思考課件
- 工程結算催告函
- 第一種、第二種工作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