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土木工程師考試密押資料]基礎知識分類模擬題巖體力學與土力學_第1頁
[注冊土木工程師考試密押資料]基礎知識分類模擬題巖體力學與土力學_第2頁
[注冊土木工程師考試密押資料]基礎知識分類模擬題巖體力學與土力學_第3頁
[注冊土木工程師考試密押資料]基礎知識分類模擬題巖體力學與土力學_第4頁
[注冊土木工程師考試密押資料]基礎知識分類模擬題巖體力學與土力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注冊土木工程師考試密押資料基礎知識分類模擬題巖體力學與土力學注冊土木工程師考試密押資料基礎知識分類模擬題巖體力學與土力學基礎知識分類模擬題巖體力學與土力學單項選擇題(下列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問題:1. 在巖石吸水性試驗中,天然吸水率和飽和吸水率分別采用的方法是 。A.煮沸法和真空抽氣法B.自由浸水法和真空抽氣法C.煮沸法和比重瓶法D.自由浸水法和水中稱重法答案:B解析 巖石的吸水率是指巖石吸入水的質(zhì)量與試件固體的質(zhì)量之比,根據(jù)實驗方法可以分為天然(自由)吸水率和飽和吸水率。自由吸水率采用的實驗方法是浸水法,飽和吸水率采用抽真空法或煮沸法。問題:2. 某層狀結構的巖體,結構面結合良好,實測

2、巖石單軸飽和抗壓強度Rc=45MPa,單位巖體體積的節(jié)理數(shù)Jv=7條m3,按我國工程巖體分級標準GB 50218-1994),確定該巖體的基本質(zhì)量等級為 。A.級B.級C.級D.級答案:C解析 由巖石單軸飽和抗壓強度Rc=45MPa可判定該巖石的堅硬程度為較堅硬,又由節(jié)理數(shù)Jv=7條m3可知該巖體較完整,再根據(jù)巖體基本質(zhì)量指標,當Jv=7條/m3時,kv,在0.750.55之間,由化式Q=90+3RC+250kv計算可知,在351450之間,從而可知該巖體質(zhì)量等級為級。問題:3. 大部分巖體屬于 。A.非連續(xù)材料B.非均質(zhì)、非連續(xù)、各向異性材料C.均質(zhì)連續(xù)材料D.各向同性材料答案:B解析 巖石

3、是巖體的基本組成單元,相對于巖體來說巖石可以看作是均質(zhì)連續(xù)的。但是巖石的不同類型以及結構面使得巖體成為非均質(zhì)、非連續(xù)、各向異性。問題:4. 由于巖石的抗壓強度遠大于它的抗拉強度,所以一般情況下,巖石屬于 。A.脆性材料B.塑性材料C.延性材料D.脆性材料,但圍壓較大時,會呈現(xiàn)延性特征答案:D解析 巖石的抗壓強度遠大于它的抗拉強度,因此可以把它當作脆性材料。但當圍壓很大時,它的脆性和塑性是可以相互轉(zhuǎn)化的。問題:5. 按照庫侖強度理論,巖石破壞時破裂面與最大主應力作用方向的夾角為 。A.45-/2B.45C.45+/2D.60答案:A問題:6. 某巖石試件,測得容重=1.9N/cm3,比重=2.6

4、9,含水量d=29%,該巖樣的孔隙比ev、孔隙度n、飽和度Sr和干容重d分別為 。A.ev=0.63;n=45.3%;Sr=94%;d=1.47N/cm3B.ev=0.83;n=45.3%;Sr=94%;d=1.47N/cm3C.ev=0.83;n=4.53%;Sr=94%;d=l.47N/cm3D.ev=0.83;n=45.3%;Sr=94%;d=14.7N/cm3答案:B解析 利用三相法計算如下: 設V=1cm3,由容重的定義,求得單位體積巖石試件的總重量: m=V=1.9N 按含水量的定義求得試件的含水質(zhì)量: mw=WdVs=0.29ms 巖石試件的總重量m等于巖石固體的重量ms與含水重

5、量mw之和,則有: 0.29ms+ms=1.9 由此可得: ms=1.9/1.29=1.473N mw=m-ms=1.9-1.473=0.427N 由于巖石試件的總體積等于固體、含水、空隙三體積之和,因而: Vd=V-(Vs+Vw) =1 -(0.548+0.427)=0.025cm3 Vv=Vw+Vd=0.427+0.025=0.452cm3 分別由孔隙比ev、孔隙度n、飽和度Sr和干容重d的定義求得各物理性質(zhì)參數(shù): 問題:7. 有一組共三塊試件,每塊邊長為5cm5cm,高度為12cm。試驗測得它們的破壞受壓荷載分別為P1=60kN,P2=62kN,P3=65kN,該巖石試件的單軸抗壓強度為

6、 kPa。A.2490B.2860C.24933D.28600答案:D解析 計算步驟如下: 非標準試件的單軸抗壓強度Sc: 標準試樣的單軸抗壓強度: 問題:8. 巖體的尺寸效應是指 。A.巖體的力學參數(shù)隨試件的增大而增大的現(xiàn)象B.巖體的力學參數(shù)隨試件的增大而減小的現(xiàn)象C.巖體的力學參數(shù)與試件的尺寸大小沒關系D.巖體的強度比巖石的小答案:B解析 巖體的尺寸效應通常是指巖體的強度或彈性模量等力學參數(shù)隨試件尺寸增大而減小的現(xiàn)象。問題:9. 巖石的軟化系數(shù)是指 。A.干燥狀態(tài)下的單軸抗壓強度與飽和單軸抗壓強度之比B.干燥狀態(tài)下的剪切強度與飽和單軸抗壓強度之比C.飽和單軸抗壓強度與干燥狀態(tài)下的剪切強度之

7、比D.飽和單軸抗壓強度與干燥狀態(tài)下的單軸抗壓強度之比答案:D問題:10. 莫爾強度準則認為巖石的破壞屬于 。A.張拉破壞B.壓應力作用下的剪切破壞C.剪切破壞D.壓縮破壞答案:C問題:11. 我國工程巖體分級標準中確定巖體完整性的依據(jù)是 。A.巖體完整性指數(shù)或巖體體積節(jié)理數(shù)B.節(jié)理間距C.巖石基本質(zhì)量指標D.RQD答案:D解析 巖石質(zhì)量指標RQD選用完整的、其長度不小于10cm的巖芯總長度與鉆孔長度之比,并用百分數(shù)表示,即: 式中,l為巖芯單節(jié)長,10cm;L為同一巖層中的鉆孔長度。 RQD反映了巖體的完整性好壞,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巖土工程,它具有簡單、實用的特點。 問題:12. 按照我國巖體

8、工程質(zhì)量分級標準,級巖體是指 。A.跨度小于20m,可長期穩(wěn)定,偶有掉塊,無塌方B.跨度1020m,可基本穩(wěn)定,局部可發(fā)生掉塊或小塌方C.跨度小于10m,可長期穩(wěn)定,偶有掉塊D.跨度小于5m,可基本穩(wěn)定答案:D解析 利用標準中附錄所列的地下工程自穩(wěn)能力,可以對跨度不大于20m的地下工程作穩(wěn)定性初步評價,當實際自穩(wěn)能力與表中相應級別的自穩(wěn)能力不相符時,應對巖體級別作相應調(diào)整。如表16-1-1所示。 表16-1-1 地下工程巖體自穩(wěn)能力 巖體級別 自穩(wěn)能力 跨度小于20m,可長期穩(wěn)定,偶有掉塊,無塌方 跨度1020m,可基本穩(wěn)定,局部可發(fā)生掉塊或小塌方跨度小于10m,可長期穩(wěn)定,偶有掉塊 跨度10

9、20m,可穩(wěn)定數(shù)日至一個月,可發(fā)生小至中塌方跨度510m,可穩(wěn)定數(shù)月,可發(fā)生局部塊休位移及小至中塌方跨度小于5m,可基本穩(wěn)定 跨度大于5m,一般無白穩(wěn)能力,數(shù)日至數(shù)月內(nèi)可發(fā)生松動變形、小塌方,進而發(fā)展為中至大塌方。埋深小時,以拱部松動破壞為主;埋深大時,有明顯塑性流動變形和擠壓破壞跨度小于5m,可穩(wěn)定數(shù)日至一個月 V 無自穩(wěn)能力 問題:13. 某巖石的實測單軸飽和抗壓強度Rc=55MPa,完整性指數(shù)Kv=0.8,野外鑒別為厚層狀結構,結構面結合良好,錘擊清脆有輕微回彈。按照工程巖體分級標準,該巖石的基本質(zhì)量等級應為 。A.級B.級C.級D.級答案:B解析 由巖石基本質(zhì)量指標的計算公式可得: B

10、Q=90+3Rc+250Kv=90+355+2500.8=455. 由于BQ值介于451550之間,所以該巖石的基本質(zhì)量等級為級。 問題:14. 在我國工程巖體分級標準中,巖體基本質(zhì)量指標是由 兩個指標確定的。A.巖石單軸飽和抗壓強度和巖體的完整性指數(shù)B.RQD和節(jié)理密度C.巖石結構面抗剪斷峰值強度和RQDD.節(jié)理密度和地下水答案:A解析 巖體的基本質(zhì)量指標是根據(jù)巖石的堅硬程度和完整性指數(shù)來計算的,堅硬程度 根據(jù)巖石單軸飽和抗壓強度確定,RQD和節(jié)理密度都沒有考慮地下水,則需進行修正。 問題:15. 我國工程巖體分級標準中,對巖石基本質(zhì)量進行修正需要根據(jù)的因素是 。 (1)地應力大??;(2)地

11、下水;(3)結構面方位;(4)結構面粗糙度。 A.(1)(2)(3)B.(1)(2)(4)C.(1)(3)(4)D.(2)(3)(4)答案:A解析 我國巖石工程分級標準中,根據(jù)地應力大小、結構面方位和地下水三個因素對巖石基本質(zhì)量指標進行修正,沒有考慮結構面的粗糙度。問題:16. 下列關于地應力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初始應力一般包括自重應力和構造應力B.初始應力以自重應力為主C.量測地應力措施諸方法中應用最廣泛的是應力解除法D.高地應力對地下洞室的開挖及支護有重要影響答案:B解析 地應力,也稱初始應力,是由重力和構造運動綜合作用形成的,但構造應力常被地質(zhì)工作者作為地應力代名詞,構造應力是地應

12、力中最活躍最主要的一種,因此初始應力是以構造應力為主的。常用的應力量測方法有應力解除法、應力恢復法、水壓致裂法,應用最廣泛的是應力解除法。高地應力容易引起巖爆,卸荷回彈等,對工程有重大的影響。問題:17. 初始地應力指 。A.存在于地層中未受工程擾動的原始地應力B.未支護時的圍巖應力C.開挖后巖體中的應力D.支護完成后圍巖中的應力答案:A解析 地應力是存在于地層中未受工程擾動的天然應力。也稱為初始應力、原巖應力或絕對應力。問題:18. 測定巖體的初始地應力時,采用的最普遍的方法是 。A.應力恢復法B.應力解除法C.彈性波法D.模擬試驗答案:B解析 常用的應力量測方法有應力解除法、應力恢復法、水

13、壓致裂法,應用最廣泛的是應力解除法。套孔應力解除法是發(fā)展時間最長,技術最成熟的一種測量方法,已經(jīng)形成了一套標準的測量程序,在適用性和可靠性上還沒有別的方法可以與之相比。問題:19. 下列有關巖石邊坡形成后應力分布特征的論述,錯誤的是 。A.坡體內(nèi)最大剪應力跡線由原來的直線變?yōu)榻茍A弧形,弧的凹面朝向臨空方向B.影響應力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原巖應力狀態(tài)、巖坡形態(tài)、巖體的變形特征和結構特征等,其中,以巖坡形態(tài)影響最為顯著C.坡腳附近最大主應力顯著增高,最小主應力則顯著降低D.坡面處于單向應力狀態(tài),向內(nèi)漸變?yōu)槎嘞驊顟B(tài)答案:B解析 巖石邊坡形成后的應力分布特征包括:由于應力重新分布,邊坡周圍的主應力

14、跡線發(fā)生明顯偏轉(zhuǎn),其總的特征為愈靠近臨空面,最大主應力(1)愈接近平行臨空面;坡腳附近最大主應力(相當于臨空面的切向應力)顯著增高,且愈接近表面最大主應力愈高,最小主應力則顯著降低,于表面處降為零,甚至轉(zhuǎn)為拉應力;在一定的條件下,坡緣(坡面與坡頂?shù)慕痪€)附近的坡面徑向應力和坡頂切向應力可轉(zhuǎn)化為拉應力,形成張力帶;坡體內(nèi)最大剪應力跡線由原來的直線變?yōu)榻茍A弧形,弧的凹面朝向臨空方向;坡面從單向應力狀態(tài)(不考慮坡面走向方向的2)向內(nèi)漸變?yōu)殡p向(若考慮2則是三向)應力狀態(tài)。問題:20. 在研究巖石彈性、塑性和黏性等力學性質(zhì)的理想力學模型中, 被稱為凱文爾模型。A.彈簧模型B.緩沖器模型C.彈簧與緩沖

15、器并聯(lián)D.彈簧與緩沖器串聯(lián)答案:C解析 凱文爾流變模型是由一個彈性元件和一個黏性元件并聯(lián)后組成的模型。C項中彈簧為彈性元件,緩沖器為黏性元件,且連接方式為并聯(lián)。問題:21. 土的物性指標中不能直接測試,需要從其他指標換算的是 。A.孔隙比B.土粒比重C.密度D.含水率答案:A解析 土的物理性指標中天然密度,土粒比重,含水率能直接測出其他指標都是通過這三個指標換算得到。問題:22. 對細粒土,要求在最優(yōu)含水量下壓實,主要是考慮 。A.在最優(yōu)含水量下壓實,能夠壓實得更均勻B.在最優(yōu)含水量下壓實,在相同壓實功能下能夠得到最大的干密度C.在最優(yōu)含水量下壓實,在相同壓實功能下能夠得到最大的飽和度D.偏離

16、最優(yōu)含水量,容易破壞土的結構答案:B解析 在一定的壓實能量下使土最容易壓實,并能達到最大密實度時的含水量,稱為土的最優(yōu)含水量,相對應的干重度叫做最大干重度。土的壓實效果隨含水量的變化而變化,故最優(yōu)含水量下壓實,在相同壓實功能下能夠得到最大的干密度。問題:23. 某地層在大面積均布荷載100kPa下變形穩(wěn)定,然后卸荷到0,土的性質(zhì)或土的指標發(fā)生了變化的是 。A.應力狀態(tài)B.應力歷史C.粒徑級配D.土粒比重答案:B解析 地層在大面積均布荷載作用下變形穩(wěn)定再卸載,只是把地層壓密實,而不改變土粒原有的性質(zhì),所以粒徑級配與土粒比重都不變,但它改變了土層的應力歷史。問題:24. 不能用于測試土的不排水強度

17、指標的試驗方法是 。A.固結不排水試驗B.不固結不排水試驗C.十字板剪切試驗D.快剪試驗答案:D解析 快剪實驗屬于直接剪切試驗,而直接剪切試驗中是允許試樣產(chǎn)生排水固結。問題:25. 朗肯土壓力理論沒有考慮墻背與填土之間摩擦作用,這會導致由朗肯土壓力理論計算的主動土壓力與實際相比 。A.偏大B.偏小C.在墻背與填土之間的摩擦角較小時偏大,較大時偏小D.在墻背與填土之間的摩擦角較小時偏小,較大時偏大答案:A解析 朗肯土壓力理論假設墻背是直立的,填土面是水平的并且忽略了墻背與填土之間摩擦的影響,因而與實際相比計算的主動土壓力偏大,被動土壓力則偏小。問題:26. 下列關于土密度的大小排列,正確的是 。

18、A.satd B.satdC.satdD.satd答案:A解析 土密度從大到小排列為:飽和密度(sat)、密度()、干密度(d)、浮密度()。問題:27. 下列關于土的擊實試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土的塑限愈大,最優(yōu)含水量愈小B.土的塑性指數(shù)愈大,最優(yōu)含水量愈大C.土的天然含水量與最優(yōu)含水量無關D.擊實功愈小,最優(yōu)含水量愈大答案:A解析 A項,最優(yōu)含水量可采用經(jīng)驗公式計算wop=wp2%,故土的塑限愈大,最優(yōu)含水量愈大;B項,最優(yōu)含水量隨塑性指數(shù)的增大而增大;C項,最優(yōu)含水量主要取決于土的結構,天然含水量的改變只引起土的狀態(tài)的改變,不會改變土的最優(yōu)含水量。即最優(yōu)含水量與天然含水量無關。問題

19、:28. 下列關于塑性指數(shù)、液性指數(shù)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塑性指數(shù)越大,土的黏性越大B.液性指數(shù)越大,土越硬C.塑性指數(shù)大小可用于對黏性土的分類D.液限、塑限不變,含水量越大,液性指數(shù)越大答案:B問題:29. 某砂土,天然密度為1.74g/cm3,含水量為20%,比重為2.65,最大干密度為1.67g/cm3,最小千密度為1.39g/cm3,其相對密度及密實度為 。A.Dr=0.24,松散狀態(tài)B.Dr=0.28,松散狀態(tài)C.Dr=0.35,中密狀態(tài)D.Dr=0.68,密實狀態(tài)答案:A解析 問題:30. 按土的工程分類,堅硬狀態(tài)的黏土是指 的土。A.IL0, Ip10B.IL0,Ip10C.I

20、L0, Ip17D.IL0,Ip17答案:C解析 IL0的土處于堅硬狀態(tài),0 。A.土粒大小不均勻,級配不良B.土粒大小均勻,級配良好C.土粒大小不均勻,級配良好D.土粒大小均勻,級配不良答案:C解析 不均勻系數(shù)Cu大表明土顆粒的粒徑懸殊。越不均勻,級配越好。問題:32. 衡量土的粒徑級配是否良好,常用的判定指標是 。A.標貫擊數(shù)B.含水量C.不均勻系數(shù)D.內(nèi)摩擦角答案:C解析 對于級配連續(xù)的土,Cu5時級配良好;對于級配不連續(xù)的土,需要同時滿足Cu5,曲率系數(shù)Cc介于13才能判斷為級配良好。判斷的指標是不均勻系數(shù)。問題:33. 地下水位上升時,土體的自重應力將 。A.上升B.下降C.不變D.

21、不一定答案:B解析 地下水位上升,部分上層土的計算自重就要減去水的重度,這時的土體的自重應力將下降。問題:34. 地基附加應力沿深度的分布是 。A.逐漸增大,曲線變化B.逐漸減小,曲線變化C.逐漸減小,直線變化D.逐漸增大,直線變化答案:B解析 附加應力是由于修建建筑物以后在地基內(nèi)新增加的應力,地基的附加應力與深度的平方成反比。問題:35. 在計算地基附加應力時,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基礎埋深越大,土中附加應力越大B.基底附加應力越大,土中附加應力越大C.計算深度越小,附加應力越大D.在同一深度平面上,附加應力隨水平距離的增大而減少答案:A解析 附加應力z=kcp0,基底附加應力p0=p-

22、d,故基礎埋深d越大,基底附加應力P0越小,地基中某一點的附加應力越小。附加應力:隨深度的增加而減少,隨著水平距離增加而減少。問題:36. 寬度為3m的條形基礎,偏心距e=0.7m,作用在基礎底面中心的豎向荷載N=1000kN/m,基底最大壓應力為 kPa。A.400B.417C.800D.833答案:D解析 當條形基礎的偏心距eb/6時,基底壓應力將重分布。為簡化計算,條形基礎底邊的長度取1m,則基底最大壓應力833.33kPa,b為條形基礎寬度。問題:37. 附加應力是 。A.由上部結構荷載和自重共同引起的B.由基礎自重引起的C.隨地下水位的上升而下降的D.隨離基底中心水平距離的增大而減小

23、的答案:D解析 附加應力是由于外荷(靜的或動的)在地基內(nèi)部引起的應力。土體在自重作用下,在漫長的地質(zhì)歷史上已壓縮穩(wěn)定,不再引起土的變形,但對于新沉積土或近期人工沖填土則例外。問題:38. 上部結構和基礎的總重量為164000kN(見圖16-2-1),基礎尺寸為80m15m,則基礎埋深為( )m時,基底附加壓力為0。 A.2.55B.5.50C.10.00D.12.2答案:D解析 附加壓力為0時的基礎稱為補償基礎。 問題:39. 某土樣,高2cm,面積100cm2,P1=50kPa時,e1=1.250;P2=100kPa時,e2=1.120;P3=200kPa時,e3=0.990,則其壓縮性為

24、。A.低壓縮性B.中壓縮性C.高壓縮性D.無法判斷答案:C解析 壓縮系數(shù)是評價地基土壓縮性高低的重要指標之一,通常采用壓力間隔由P1=100kPa增加到P2=200kPa時所得的壓縮系數(shù)a1-2來判斷。壓縮系數(shù)其中a1-20.1MPa-1為低壓縮性土;0.1MPa-1a1-20.5MPa-1為中壓縮性土;a1-20.5MPa-1為高壓縮性土。 即該土樣為高壓縮性土。 問題:40. 下面關于壓縮模量的敘述錯誤的是 。A.壓縮模量是通過室內(nèi)試驗測得的B.壓縮模量隨壓力的大小而變化C.壓縮模量反映土的壓縮性D.壓縮模量與變形模量無關答案:D解析 壓縮模量和變形模量之間存在著直接數(shù)學關系,即:問題:4

25、1. 計算軟土地基沉降量采用分層總和法,確定壓縮層下限依據(jù)的指標是 。A.cz/z0.2B.z/cz0.2C.cz/z0.1D.z/cz0.1答案:D解析 按照分層總和法的要求,確定計算深度時,按z:/cz0.2計算,但是對于軟土地基,按z/cz0.1計算。問題:42. 下列關于土的壓縮系數(shù)、壓縮指數(shù)、回彈指數(shù)的說法,錯誤的是 。A.壓縮系數(shù)大、壓縮指數(shù)大,壓縮性大B.土的回彈指數(shù)一定小于壓縮指數(shù)C.壓縮系數(shù)隨壓力增大而減少,而壓縮指數(shù)與壓力增量無關D.回彈指數(shù)可由壓縮指數(shù)換算得出答案:D解析 壓縮指數(shù)Cc與壓縮系數(shù)不同,值隨壓力變化而變化,而Cc值在壓力較大時為常數(shù),不隨壓力變化而變化。卸載

26、段和再壓縮段的平均斜率稱為回彈指數(shù)或再壓縮指數(shù)問題:43. 某軟黏土地基厚15m,其下為不透水層,地面上作用無限荷載p=100kPa,Cv=1.510-3 cm2/s,如為單面排水,固結度達到50%的時間為 年。A.2.3B.4.3C.6.3D.9.3答案:D解析 單面排水, 某柱下單獨方形基礎,底面尺寸為2m2m,作用在地面處的豎向荷載F=800kN,基礎埋深為1.5m。地基土的指標如下:第一層雜填土,厚1.5m,=18.5kN/m3;第二層粉質(zhì)黏土,=18.5kN/m3,厚2m,壓縮模量Es=2.65MPa;第三層黏土,=18.SkN/m3,壓縮模量Es=2.40MPa,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

27、ak=200kPa,則: 44. 基底附加應力P0= kPa。A.200.0B.202.3C.230.0D.272.7答案:A解析 基底壓力:p=(F+G)/A=(800+20221.5)/(22)=230kPa, 基底附加應力:p0=p-d=230-18.51.5202.3kPa。 45. 取沉降計算深度Zn=5m,則地基的沉降量s為 mm。A.39.9B.80.2C.113.0D.146.5答案:D解析 將方形基礎分為4個小矩形,每個小矩形長l=1m,寬b=1m,z1=2m,l/b=1/1=1,z1/b=2/1 =2,查表得 則第一層沉降量: 總的沉降量s=s1+s2=106.6+39.8

28、9=146.5mm。 46. 當量壓縮模量為 MPa。A.2.40B.2.45C.2.50D.2.58答案:D解析 附加應力面積: 47. 取沉降計算修正系數(shù)s=1.39,則最終沉降量s為 mm。A.144.5B.159.0C.200.9D.203.6答案:D解析 最終沉降量s=ss=203.6mm。問題:48. 關于一維固結理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固結系數(shù)愈大,固結度越大B.在同一時刻,砂土的固結度比黏性土固結度大C.其它條件不變,雙面排水達到某一固結度所需時間為單面排水時間的1/2D.其它條件不變,雙面排水達到某一固結度所需時間為單面排水時間的1/4答案:C解析 固結系數(shù)愈大,土的固

29、結度愈大,土力學中許多系數(shù)均有這一特點,如滲透系數(shù)、壓縮系數(shù);在同一時刻,砂土排水快,固結度大;雙面排水達到某一固結度所需時間比單面排水時間短,因計算時間因數(shù)Tv時用到排水厚度H2。也可按公式計算:時間因數(shù)得到ts問題:49. 某砂土內(nèi)摩擦角=34,若3=100kPa,則達到極限平衡時的1為 kPa。A.291.6B.353.8C.376.9D.402.7答案:B解析 砂土的黏聚力c=0,則有問題:50. 關于c、參數(shù),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c、是描述土的抗剪強度的兩個參數(shù),同一種土中c、是常數(shù)B.c值反映了土顆粒之間的聯(lián)結能力,塑性指數(shù)愈大,土的凝聚力愈大C.值反映了顆粒之間的咬合能力,顆

30、粒愈大,內(nèi)摩擦角愈大D.土的內(nèi)摩擦角理論上不能大于45答案:A解析 c、是描述土的抗剪強度的兩個參數(shù)。同一種土,對不同試驗方法,得到的抗剪強度指標不相同,如不團結不排水剪切試驗得到u值較小,而固結排水剪切試驗得到的d較大。問題:51. 某斜面上作用有正應力=200kPa,其孔隙水壓力為140kPa,地基為軟黏土u=0,cu=20kPa,=20,c=6kPa,總應力法、有效應力法計算的抗剪強度分別為 。A.20kPa;27.8kPaB.40kPa;26kPaC.40kPa;20kPaD.160kPa;140kPa答案:A解析 總應力法u=tanu+Cu=2000+20=20kPa; 有效應力法=

31、tan+C=(200-140)tan20+6=27.8kPa。 問題:52. 某士樣的排水剪指標c=20kPa,=300,當所受總應力1=500kPa,3=177kPa,土樣內(nèi)孔隙水壓力u=50kPa時,土樣所處的狀態(tài)為 。A.安全B.極限平衡C.破壞D.靜力平衡答案:B解析 土的極限平衡條件為1=3tan2(45+/2)+2ctan(45+/2)。當實際最大有效主應力等于上式計算值時,土體處于極限平衡狀態(tài);當實際最大有效主應力大于上式計算值時,土體處于破壞狀態(tài);當實際最大有效主應力小于上式計算值時,土體處于安全狀態(tài)。有效應力=-u。 1=(U3-u)tan2(45+/2)+2ctan(45+

32、/2)=127tan260+220tan60= 450kN=1-u=500-50=450kN。 即土樣處于極限平衡狀態(tài)。 問題:53. 黃土的濕陷性系數(shù)是指 。A.由浸水引起的試樣濕陷變形量與試樣開始高度之比B.由浸水引起的試樣濕陷變形量與試樣濕陷前的高度之比C.由浸水引起的試樣的濕陷變形量加上壓縮變形量與試樣開始高度之比D.由浸水引起的試樣變形量與試樣濕陷后的高度之比答案:A問題:54. 關于特殊性土,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膨脹土的脹縮性是由于親水性強的黏土礦物具有失水收縮、遇水膨脹的性能產(chǎn)生的,采用強夯法可以有效地減少其膨脹性B.土的孔隙比越大,濕陷性越強C.對凍土來講,降低地下水位可

33、以有效地降低凍脹性D.濕陷性是由于黃土具有大孔結構,破壞后其濕陷性不可恢復答案:A解析 對膨脹土地基的處理方法一般是換土墊層、土性改良、深基礎等。強夯法不適合于處理膨脹土地基。問題:55. 關于膨脹土,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自由膨脹率愈大,土的脹縮性愈大B.土的收縮系數(shù)愈大,表明土的收縮性愈大C.土的縮限愈大,表明土的收縮性愈大D.膨脹土地基有效的處理方法是換土墊層法答案:C解析 自由膨脹率ef表示膨脹土在無結構力影響下和無壓力作用下的膨脹特性,可以反映土的礦物成分含量,可以用來初步判斷是否是膨脹土。原狀土在側限壓縮儀中,在一定的壓力下,侵水穩(wěn)定后土樣增加的高度與原來高度的比值。 膨脹率e

34、p可以用來評價土樣的脹縮等級,計算膨脹土地基的變形量和測定膨脹力。 問題:56. 多年凍土是指在自然界維持凍結狀態(tài)大于等于 年的土。A.3B.4C.5D.6答案:A解析 季節(jié)性凍土是指冬季凍結,天暖解凍的土層。多年凍土是指土的溫度小于等于0,含有固態(tài)水且這種狀態(tài)在自然界連續(xù)保持三年或三年以上的土。問題:57. 庫侖土壓力理論適用的條件為 。A.墻背必須光滑、垂直B.墻后填土為無黏性土C.填土面必須水平D.墻后填土為理想黏性體答案:B解析 ACD三項是朗肯土壓力計算的條件。庫倫土壓力理論適用的條件包括:擋土墻是剛性的,墻后填土是無黏性土;當墻身向前或向后移動時,產(chǎn)生主動或被動土壓力的滑動楔體,沿

35、著墻背和一個通過墻踵的平面發(fā)生滑動,滑動土楔體視為剛體。問題:58. 設計地下室外墻時選用的土壓力是 。A.主動土壓力B.靜止土壓力C.被動土壓力D.平均土壓力答案:B解析 如果擋土墻體具有足夠的截面,并建立在堅實的地基上,墻在墻后填土的推力作用下,不發(fā)生任何移動或滑動,這時墻背上的土壓力為靜止土壓力。問題:59. 擋土墻符合朗肯土壓力條件,H=4m,c=0,=30,=17.8kN/m3,填土面作用有均布荷載20kPa,作用于墻上的被動土壓力Ep為 kN/m。A.194.6B.494.6C.1409.6D.667.2答案:D解析 被動土壓力系數(shù) 由于擋土墻后填土表面有連續(xù)均布荷載q作用,可將其

36、換算成位于地表以上的當量土重,其當量的土層厚度則在墻頂處的土壓力強度為: 1=qKp=203=60kPa。 墻底處的土壓力強度為: 2=(q+H)Kp=(20+17.84)3=273.6kPa; 問題:60. 某重力式擋土墻符合朗肯土壓力條件,H=3m,頂寬2m,底寬3m,填土c=0,=30,=18.0kN/m3,基底摩擦系數(shù)為0.4,抗滑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Ks、抗傾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Kt分別為 。A.1.97;1.4B.2.27;1.73C.2.67;1.73D.3.13;2.17答案:C解析 如圖16-2-2所示: 主動土壓力系數(shù): 問題:61. 擋土結構在荷載作用下向土體方向位移,使土體達到極限平衡

37、狀態(tài)時,作用在擋土結構上的土壓力稱為 。A.主動土壓力B.被動土壓力C.靜止土壓力D.極限土壓力答案:B問題:62. 某擋土墻高6m,墻背豎直、光滑,墻后填土面水平,填土的物理力學指標為:c=15kPa,=15,=18kN/m3。則主動土壓力作用點的位置 。A.距墻頂1.28mB.距墻底1.28mC.距墻頂2mD.距墻底2m答案:B解析 主動土壓力系數(shù) 問題:63. 5m,墻背豎直、光滑,墻后填土面水平,填土面上超載為9kPa,填土的物理力學指標為:c=0,=30,=18kN/m3。則根據(jù)朗肯土壓力理論求得的主動土壓力的合力為 kN/m。A.63.9B.81.4C.107.3D.180.5答案

38、:C解析 朗肯主動土壓力系數(shù) 則墻頂點的主動土壓力強度為:b=qKa=3kPa; 墻底點的主動土壓力強度為:a=cKa=(q+yz)Kn=(9+185.5)1/3=36kPa; 主動土壓力的合力 問題:64. 關于邊坡穩(wěn)定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土坡內(nèi)地下水位愈高,邊坡安全系數(shù)愈小B.坡角愈大,邊坡安全系數(shù)愈大C.瑞典條分法是將土視為剛體,不計土條間的作用力D.無黏性土邊坡滑動面為平面答案:B問題:65. 由 構成的土坡進行穩(wěn)定分析時一般采用條分法。A.碎石土B.砂土C.粉土D.黏性土答案:D解析 黏性土由于剪切破壞的滑動面多數(shù)為曲面,理論分析時近似為圓弧面,為簡化計算,常采用條分法。問題:66. 某砂石土坡,砂的物理力學性質(zhì)為=35,則無滲流作用時,滿足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K=1.2的土坡最小坡度為 。A.1:1B.1:1.25C.1:1.5D.1:1.71答案:D解析 無滲流時,土坡最小坡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