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減刑制度若干有爭議問題的思考(定稿)_第1頁
關于減刑制度若干有爭議問題的思考(定稿)_第2頁
關于減刑制度若干有爭議問題的思考(定稿)_第3頁
關于減刑制度若干有爭議問題的思考(定稿)_第4頁
關于減刑制度若干有爭議問題的思考(定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關于減刑制度若干爭議問題的思考 劉 倩 (西南政法大學 法學院 ;重慶 401120)摘要:減刑是我國一項重要的刑罰執(zhí)行制度,在刑罰執(zhí)行領域中被廣泛應用,在改造罪犯的過程中發(fā)揮著積極和重要的作用。但是,現(xiàn)行的減刑制度仍存在著不容忽視的缺憾,如減刑適用率過高,減刑的適用與個別化原則與罪刑相統(tǒng)一原則相違背,減刑程序簡單化與形式化等。此外,減刑制度中也存在著很多有爭議的問題,這篇文章將針對減刑制度中若干有爭議的問題進行探討,并闡述減刑權應由執(zhí)行機關來行使、減刑不應撤銷以及減刑屬于國家權力的幾點理由。關鍵詞:減刑;減刑制度;減刑權歸屬;減刑撤銷;減刑性質 減刑,是指受刑人在刑罰執(zhí)行期間,由于法律規(guī)定

2、事由的出現(xiàn),國家有關機關依法將其原判決所確定的尚未執(zhí)行的刑罰適當減輕的制度。減刑制度是我國刑罰執(zhí)行制度的重要內容,對促使罪犯自我改造,早日回歸社會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減刑在其適用過程中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如減刑適用率過高,減刑適用與個別化原則與罪刑相統(tǒng)一原則相違背,減刑程序簡單化與形式化等。為了使減刑制度日臻完善,出色完成其在改造罪犯活動中的重要任務,完全有必要對我國現(xiàn)行的減刑制度重新加以認識。 一、關于減刑權的歸屬 刑法第79條規(guī)定:“對于犯罪分子的減刑,由執(zhí)行機關向中級以上人民法院提出減刑建議書。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對確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實的,裁定予以減刑。非經法定程序不得減刑

3、。”根據我國現(xiàn)行的刑事管轄制度,減刑的程序首先由監(jiān)獄向人民法院提出減刑建議,然后由人民法院裁定是否減刑。盡管如此,關于減刑權的歸屬仍存在爭議,主要有歸審判機關說和歸執(zhí)行機關說。 歸審判機關說認為,減刑所減的“刑”是審判機關作出的生效判決中所確定的刑罰,是對生效判決的變更,減刑權是審判機關的權力而不是執(zhí)行機關的權力?!霸谖覈?,減刑的實施,是一項審判上的司法行為,它與西方國家相似赦免性質的善時制度不同,后者是由總統(tǒng)依行政權減免執(zhí)行中的刑罰,是司法上的行政行為?!?“對正在服刑的罪犯減刑、假釋,是刑事審判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裁定減刑、假釋的權力,需握于人民法院手中?!?歸執(zhí)行機關說認為,減刑所

4、減的“刑”不是審判機關作出的生效判決中所確定的刑罰,而是對生效判決執(zhí)行方式的變更,屬于刑事執(zhí)行制度的內容,減刑權是行刑權而非審判權。“減刑是根據罪犯在服刑中的悔罪表現(xiàn)而依法減少原判確定的刑期的執(zhí)行期限,但并不意味著對原判量刑的改變,不是對罪犯改判減輕處罰。因此,減刑是刑罰執(zhí)行的變更,是刑罰執(zhí)行方式的變更?!?“減刑的實質是對刑罰的變通執(zhí)行方式,而不是對原刑事判決的更改,明顯屬于行刑的手段,應是刑罰執(zhí)行的制度。”4“減刑是一項刑罰執(zhí)行制度,而且是刑罰變更執(zhí)行制度,其變更的不是刑罰的刑期、刑種內容,而是變更了刑罰執(zhí)行的場所。”5 本人贊同減刑由執(zhí)行機關行使,理由如下: (一)從刑罰理論上看,減刑權

5、是行刑權 刑罰理論表明,刑罰權由制刑權、求刑權、量刑權、行刑權四個方面內容構成。制刑權是國家創(chuàng)制刑罰的權力;求刑權是檢察機關提起公訴的權力;量刑權是審判機關依據檢察機關的起訴而決定是否定罪量刑的權力;行刑權是監(jiān)獄等行刑機關執(zhí)行刑罰的權力。它們是我國刑罰有效實施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它們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共同構成國家刑事司法權的重要內容。由于減刑的實質是對實際執(zhí)行之刑的減輕,監(jiān)獄來行使執(zhí)行之刑的執(zhí)行權,故減刑權也應由監(jiān)獄來行使。 (二)從行刑實踐中看,減刑權應由監(jiān)獄機關行使根據我國刑法典第78條規(guī)定,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執(zhí)行期間,如果認真遵

6、守監(jiān)規(guī),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xiàn)的,或者有立功表現(xiàn)的,可以減刑;有重大立功表現(xiàn)的,應當減刑。由此不難得出,減刑適用的條件是罪犯服刑期間的悔改表現(xiàn)情況,而不是原判決所依據的罪犯的犯罪事實。然而,罪犯是否確有悔改表現(xiàn)或是否有立功表現(xiàn)或重大立功表現(xiàn),法院并不是最清楚,監(jiān)獄才是最清楚的。然而,實踐中,監(jiān)獄最了解罪犯改造情況,卻只有減刑的建議權,人民法院不了解情況,卻有減刑的決定權。這只能說明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的司法職能不盡合理,混淆了各個部門的職能。這不僅有悖于刑事訴訟的要求,還造成了行刑資源浪費。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其根本任務是審判,自身大量的審判事項本已使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繁重不堪,很難保證有足

7、夠的精力來處理減刑事務,減刑權由人民法院來行使,這就使得在實踐中,減刑案件的辦理往往久拖不決,由于減刑是對罪犯改造的刑事獎勵制度,這種獎勵就應該及時有效,以讓罪犯看到重新回歸社會的希望,然后更加努力改造。如果減刑辦理時間拖延過長,很可能等到減刑結果辦理下來時原來的減刑條件已不存在。這使得減刑這樣一個好的法律制度的作用沒有充分發(fā)揮,且也浪費了審判資源。實踐證明,減刑權由監(jiān)獄行使是最佳選擇。 (三)減刑權不是審判權 之所以說減刑權不是審判權,是因為二者有著很大的不同,它們主要區(qū)別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減刑與審判的涵義不同。 減刑是在刑罰執(zhí)行階段根據罪犯的表現(xiàn),從而決定縮短實際執(zhí)行刑期的一種刑事獎勵

8、制度,而審判是法院依據罪犯的犯罪行為社會危害性,依據罪刑相適應原則,對罪犯進行定罪量刑的一種制度。第二、減刑與審判的依據不同。 減刑的依據是罪犯在服刑期間確有改造情況,然而審判的依據卻是被告人的犯罪事實。 第三、減刑與審判的對象不同。減刑的對象是正在監(jiān)獄服刑的罪犯,而審判的對象是被起訴但尚未審結的被告人。 第四、減刑與審判體現(xiàn)的法律評價不同。減刑是對罪犯在監(jiān)獄內的積極表現(xiàn)的肯定性的法律評價,而審判是對罪犯的犯罪事實的否定性的法律評價。 第五、減刑與審判的任務不同。減刑是為了激勵罪犯積極改造,努力盡快達到矯正罪犯的目的,使罪犯早日回歸社會,而審判工作的任務是查證犯罪事實,依法判處刑罰。 二、關于

9、減刑撤銷制度目前,我國的刑法、刑事訴訟法和監(jiān)獄法等刑事法律對減刑適用的規(guī)定可謂明確具體,但還沒有減刑撤銷的規(guī)定。但在理論上,卻存在減刑是否應當撤銷的爭論。主要有應當建立減刑撤銷制度說和不應當建立減刑撤銷制度說。其中,應當建立減刑撤銷制度說認為,減刑是根據罪犯的改造情況以減輕罪犯刑罰的刑事處罰方式,如果罪犯沒有達到改造水平,就不應當予以減刑,即便之前減了刑,也應予以撤銷。這樣方能達到真正改造罪犯的目的。本文認為,不應當建立減刑撤銷制度。其理由主要有: (一)減刑違背刑法中的罪刑相適應原則和公平正義 罪刑相適應原則是刑法的基本原則之一.罪刑相適應原則最經典的表述為:重罪重判,輕罪輕判,罰當其罪,罪

10、刑相稱。罪刑相適應原則是社會公平正義原則在刑法中的集中體現(xiàn),反映了人們樸素的公平正義感?!叭绻豁椬镄信c之對應設定的刑罰之間存在著實質性的不一致,那么這就會違背一般人的正義感?!?在刑事立法、刑事審判與刑罰執(zhí)行階段,都必須堅持罪刑相適應原則”。7法院的刑事裁判一旦生效,非經正當法定程序,宣告刑不容更改。如僅因罪犯在執(zhí)行階段的悔改或者立功表現(xiàn)就減去其宣告刑罰的一部分,不僅改變了法院刑事裁判的既判力和確定性,也違背了罪刑相適應原則,導致刑罰不公正。刑罰權的運行包括四個階段:制刑,求刑,量刑,行刑。欲使法院判決的刑罰真正落到實處,最終還需要靠刑罰執(zhí)行機關的實際執(zhí)行。如果行刑打了折扣,那么必然會造成罪

11、刑不相適應。但對于確有悔改或立功表現(xiàn)的罪犯,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而使用假釋。但是不能減少法院宣告刑確定的刑期。因為罪犯因其犯罪行為給社會造成了危害,他就應該得到相應的懲罰,認真遵守監(jiān)規(guī)、接受教育改造,以及對自己的罪行表示悔改,是罪犯應當受到的最為基本的懲罰。 (二)減刑不可撤銷,容易造成罪犯功利化服刑的“短期行為”現(xiàn)象 減刑的法定實質條件是確有悔改表現(xiàn)或者有立功表現(xiàn),立功表現(xiàn)有一般立功表現(xiàn)和重大立功表現(xiàn),根據最新的司法解釋,一般立功表現(xiàn)是指:(1)阻止他人實施犯罪活動的;(2)檢舉、揭發(fā)監(jiān)獄內外犯罪活動,或者提供重要的破案線索,經查證屬實的;(3)協(xié)助司法機關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的;(

12、4)在生產、科研中進行技術革新,成績突出的;(5)在搶險救災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表現(xiàn)突出的;(6)對國家和社會有其他貢獻的8。重大立功表現(xiàn)是指:(1)阻止他人實施重大犯罪活動的;(2)檢舉監(jiān)獄內外重大犯罪活動,經查證屬實的;(3)協(xié)助司法機關抓捕其他重大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的;(4)有發(fā)明創(chuàng)造或者重大技術革新的;(5)在日常生產、生活中舍己救人的;(6)在抗御自然災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特別突出表現(xiàn)的;(7)對國家和社會有其他重大貢獻的9。 總之,立功表現(xiàn)比較容易認定。但是罪犯是否“確有悔改表現(xiàn)”不太容易認定,最新的司法解釋對“確有悔改表現(xiàn)”有明確的規(guī)定,是指同時具備以下四個方面情形:認罪

13、悔罪;認真遵守法律法規(guī)及監(jiān)規(guī),接受教育改造;積極參加思想、文化、職業(yè)技術教育;積極參加勞動,努力完成勞動任務。盡管如此,由于涉及罪犯的主觀心理,法官和監(jiān)獄警察很難確定罪犯是否“認罪悔罪”。實踐中,監(jiān)獄主要是根據罪犯在監(jiān)獄服刑期間的改造情況,通過“以分計獎,以獎減刑”的方式,來確定罪犯是否可以予以減刑,從而向法院提出減刑建議。通常,只要罪犯認真遵守監(jiān)規(guī)、接受教育改造、能夠完成勞動任務,一般情況下監(jiān)獄就認定該罪犯具有悔改表現(xiàn)。在法院的減刑裁定生效后,如果沒有發(fā)現(xiàn)罪犯在減刑前有法定的不具有“悔改表現(xiàn)”的事實,就不能撤銷減刑。減刑的不可撤銷滋生了罪犯在改造過程中的短期行為現(xiàn)像。在以分來決定是否予以減刑

14、的制度下,會使得罪犯的一切行為都要圍繞分來表現(xiàn)。在他們努力爭取分的過程中,即便他們心里并不認罪悔罪,但為了能夠早日獲得自由,他們也會“忍氣吞聲”,假裝認罪悔罪,而一旦獲得了減刑,他們就肆無忌憚的表現(xiàn)出內心真正的想法。如果減刑不可撤銷,那么就無法真正改造罪犯,把這種尚未改造好的罪犯早日放回社會只能是危害社會。同時,減刑也違背了減刑制度“認罪悔罪”的基本要求。 (三)減刑容易滋生司法腐敗 由于減刑的程序是監(jiān)獄向人民法院提出減刑建議書,人民法院決定是否減刑。而罪犯有無“認真”遵守監(jiān)規(guī),是否“確有”悔改表現(xiàn),是否能呈報、建議減刑,是否裁定減刑,往往由監(jiān)獄警察和法官來決定。另一方面,減刑關系到每個罪犯的

15、人身自由,對于罪犯來說利益巨大,誘惑也極大、相信沒有哪個罪犯會覺得在監(jiān)獄服刑比回歸社會更好。由于減刑絕大多數情況下給罪犯和其家人帶來了極大的誘惑,這就會驅使罪犯和其家人想方設法為其爭取減刑。從而,行賄受賄現(xiàn)像應運而生。這就造成了“大墻內的司法腐敗”,破壞了司法公正,嚴重損害了法律的權威。 (四)減刑制度容易成為監(jiān)獄、法院及其工作人員規(guī)避責任的“避風港” 在我國刑罰執(zhí)行中,減刑和假釋都是對罪犯的刑罰執(zhí)行獎勵制度。然而在實踐中,監(jiān)獄和法院卻對減刑情有獨鐘,青睞有加,以致減刑被廣泛適用,而假釋制度卻被束之高閣。原因很簡單,就是司法機關及司法人員為了避免承擔責任。刑法修正案(八)對假釋的規(guī)定是“沒有再

16、犯罪的危險”,這一條件主觀性過強,沒有客觀標準,不太容易衡量。而一旦罪犯被假釋后,在假釋考驗期內重新犯罪,特別是實施重大社會影響的惡性犯罪后,國家有關部門往往會倒查監(jiān)獄為什么建議假釋,法院為什么要審批假釋申請,從而有的監(jiān)獄警察或法官就會被追究責任。即使有關部門不追究,法院和監(jiān)獄也要承擔被害人一方的指責和社會輿論的批評。這樣,“沒有再犯罪的危險”的假釋條件規(guī)定令監(jiān)獄警察和法官在假釋的適用上謹小慎微,能不動用則不動用。而減刑的條件是往后看的,它可根據罪犯在服刑期間的外在行為表現(xiàn)確定其是否具有悔改表現(xiàn),標準相對客觀,罪犯經減刑釋放后再犯罪似乎也與法官、監(jiān)獄警察無直接關聯(lián)。而假釋的條件既包括“向前看”

17、也包括“向后看”的判斷,主觀性過強,會留下隱患,所以被限制適用甚至被棄置不用也是情理之中。 三、關于減刑是國家權力還是罪犯權利 關于減刑權的性質,有國家權力說和罪犯權利說之爭。國家權力說認為減刑制度是國家的恩惠,國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guī)認為可以減刑或應當減刑時就會適用減刑制度,罪犯無權要求國家對其進行減刑;罪犯權利說恰巧相反,它將減刑視為罪犯的權利,認為罪犯有權依據一定的理由向國家要求給予減刑,而國家則必須滿足罪犯的這種權利要求。兩種學說中“國家權力說居于主流。”筆者贊成第一種觀點,即認為減刑權是“國家權力”而不是“罪犯權利”。理由如下: (一)減刑易造成現(xiàn)行法律法規(guī)立法和適用層面上的混亂 依法關

18、押罪犯,其目的是為了維護社會的安定,教育罪犯,使其改過自新,從而早日回歸社會。減刑權如若包含在罪犯的個人權利當中,即便罪犯沒有任何的改過自新,他們仍可以依據這一權利,隨時向國家有關部門要求減刑,如果國家有關部門不同意減刑,則構成對罪犯減刑權的侵犯。根據我國憲法,公民的權利不能順利行使時,國家有保障其實現(xiàn)的義務。如若減刑權歸罪犯享有,則勢必造成現(xiàn)行法律法規(guī)與憲法相抵觸,引起在立法層面上的自相矛盾,也會使得有關部門在適用相關法律法規(guī)上不知所措。 (二)減刑不利于刑罰目的的實現(xiàn) “刑事法律制度的首要目的不是保護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的基本人權,而是維護社會秩序和公共安全10。同理,減刑制度的首要目的也不

19、是保護罪犯的人權,而是為了刑罰目的的實現(xiàn)。如若減刑權是罪犯的權利,那么遭受犯罪行為侵害的被害人的權利就會失衡。因為被害人的人身或財產遭受到罪犯的侵害后,多數情況下,他們都會希望法律能夠嚴懲犯罪分子,如果減刑權屬于罪犯,他們可以利用這一權利隨意減輕自己應受的懲罰,這正與被害人的愿望相違背。這不利于通過刑罰來保障被害人利益的功能的實現(xiàn)。 (三)減刑會刺激犯罪率的上升 減刑權歸屬罪犯,罪犯想為自己減刑時就可以要求減刑,因為根據現(xiàn)行減刑制度,越是長的刑期,減刑的次數就越多,減刑的幅度就越大,很可能一個被判無期徒刑或死緩的罪犯到最后只需服刑十幾年就會出獄,與因比他們所犯還輕的罪行而被判有期徒刑的罪犯服刑

20、時間相當,這會使得罪犯意識到犯嚴重罪行的成本并不大,這無疑會促使罪犯敢于冒險,刺激罪犯為了獲得更大的利益而再次犯罪,甚至會多次犯罪,最終導致犯罪率的大幅上升。 結 語 減刑,作為我國刑罰執(zhí)行制度之一,在改造罪犯與保障罪犯權利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通過全文三個部分的論述,筆者對減刑制度幾個有爭議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筆者自己的觀點。只有正確認識這些有爭議的問題,才能使減刑制度日臻完善,并充分發(fā)揮其在改造罪犯活動中的積極作用。參考文獻:1馬克昌. 刑罰通論M. 武漢大學出版社,1995.640.2周振想. 刑罰適用論M.法律出版社,1990.372.3張文學. 刑罰執(zhí)行變更理論與實務M.人民

21、法院出版社,2000.172一173.4陳敏. 減刑制度比較研究M.中國方正出版杜,2001. 134-135.5王順安. 刑事執(zhí)行法學M. 群眾出版社.2001.4836博登海默美. 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M.鄧正來(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杜,1999.284.7張明楷. 刑法格言的展開M.法律出版社,2003.59-60. 8桑本謙. 理論法學的迷霧M.法律出版社,2008.27.92011年1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32次會議通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3條。102011年1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32次會議通過:最

22、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4條。Considerations about the several controversial issues in the remission systemLiu qian(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Law School Chongqing 401120)Abstract: commutation is an important penalties enforcement system, often widely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execution of punishment,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ju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