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民的依附心理解讀個體的社會認同需求_第1頁
從國民的依附心理解讀個體的社會認同需求_第2頁
從國民的依附心理解讀個體的社會認同需求_第3頁
從國民的依附心理解讀個體的社會認同需求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從國民的依附心理解讀個體的社會認同需求 (南京大學,江蘇 南京 210093) 中國人有事愛找關系、托人情,也就是找個靠山、后臺靠靠,辦事方便,說出來也有面子;沒事喜歡看熱鬧、湊熱鬧,既可消磨時間,閑余飯后又多了許多談資。 托人情、看熱鬧、找靠山,是從眾心理的細化,其中有江湖幫派和傳統(tǒng)宗族觀念的影子,既是缺乏個人信心的表現(xiàn),也是尋求歸屬感,希望社會對個體價值認同的積極表現(xiàn),從社會和國家的角度來看,是民眾個人身份不清晰的體現(xiàn)。 中國社會正在進行由傳統(tǒng)結構向現(xiàn)代結構的轉型,價值認同真正成為一個問題被凸現(xiàn)出來。在傳統(tǒng)社會結構中,社會整合主要依賴于一個自上而下的強制性政治權威來實現(xiàn),價值認同是一種強制

2、性認同、服從性認同;而現(xiàn)代社會結構實現(xiàn)了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社會生活基本領域的相對獨立和自主,實現(xiàn)了“私人生活”從“社會公共生活”中的自主分離,使個體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主自由的發(fā)展空間;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開放性與多元化客觀上促成了人們價值觀念和價值追求的多樣化;傳統(tǒng)文化、現(xiàn)代文化與后現(xiàn)代文化,主流文化與亞文化等的沖擊和碰撞,使人們很難確立一個普遍有效的、統(tǒng)一的價值規(guī)范,出現(xiàn)了價值相對主義和道德虛無主義的盛行。 價值認同是指個體或社會共同體(民族、國家等)通過相互交往而在觀念上對某一或某類價值的認可和共享,或以某種共同的理想、信念、尺度、原則為追求目標,實現(xiàn)自身在社會生活中的價值定位與定向,并形成共同

3、的價值觀。認同包含兩個層面:一是個體層面,即個人對自我的社會角色或身份的理性確認,通過回答“我是誰”、“我的歸宿在哪里”,顯現(xiàn)出自身的特殊性、差異性和同一性,它是個人社會行為的持久動力;二是社會層面,即社會共同體成員對一定信仰和情感的共有和分享,它是維系社會共同體的內在凝聚力。總之,認同對于個體的生命活動及社會共同體的存在和發(fā)展都是極為重要的。價值認同不僅是一切個體認同和社會共同體認同的共有維度,也是人的社會性的表現(xiàn)。 在當今的全球化時代,世界性經(jīng)濟、政治、價值觀念的整合進程沖擊著由傳統(tǒng)國界筑成的堅固壁壘,使國際上出現(xiàn)了史無前例的文化對話、文化碰撞與文化交匯的復雜格局。在各種思潮與話題的背后,

4、我們可以體味和梳理出兩種不同意義上的精神訴求。一種所體現(xiàn)的是各種各樣的弱勢群體,在社會中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宗教、種族及文化上擁有自我認同性的族群在為自己應有的政治與社會地位,為自己得到社會認可這樣一種權利而進行的頑強抗爭;另一種則是在全球化趨勢面前,有些文化或宗教族群在維護其獨特性的旗號下頑強地堅守著自己的地盤,希望恢復或保持傳統(tǒng)社會的結構,并且要求本族群的成員必須堅守對本民族文化的忠誠與認同的這一現(xiàn)實。 人是同一類生物,自然就有著大致相同的生理結構和心理結構,有著相似的邏輯思維機制,因此贊同某種價值觀念,認可某種理想信仰以及希冀自己的觀點被普遍認同就成為人們的精神需要。這不但是人的社會性的表現(xiàn)

5、,而且是長期社會生活在精神上的沉淀。任何一個社會共同體,都是通過認同形成共同價值觀為自身的存在進行合理性和合法性論證的。 價值無序是社會混亂的思想表現(xiàn),也是社會混亂的思想之源。它弱化、消解了人們對社會制度的認同、對共同體的認同,引發(fā)人們的思想混亂和行為沖突,導致社會的不穩(wěn)定與不和諧。但另一方面,多元并存的價值觀又構成了價值認同的前提條件,折射出價值認同的強烈要求,要求確立一種共同的、為大多數(shù)成員所普遍認同并自覺遵從的主導價值觀,以消除人們由于價值評價標準不一致所造成的共同體內部分歧和內耗,消除他們的內心焦慮與行為沖突,從而使個體和社會共同體都處于一種和諧的秩序中。 上述價值無序造成社會混亂的思

6、想表現(xiàn)源于同一種內在的社會心理上的需求:一是歸屬性需求。人們都有歸屬于某一團體的愿望,并將這團體看成是自己情感、信仰的寄托之地,從而贏得滿足。二是獨特性之需求。人們通過歸屬于某一集團而顯示出自己的個體性、與他人的差異性,如宗教團體、同性戀團體等等。于是,在一個以自由、民主為根本特征的社會里,如何理解與對待多元文化的現(xiàn)象以及作為多元文化之載體的不同的擁有自我認同性的族群?是堅持“寬容”原則,容忍生活方式與宗教信仰的多樣性,容忍不同族群的相互競爭,期待族群內部的成員有權在對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的承襲與弘揚、改造與變革、批判與揚棄等方面作出自主性的抉擇?還是更進一步:不僅僅是寬容,而且還要明確認可各種不同

7、的族群的存在價值,并且將多元化、多樣性本身作為值得倡導的價值加以推進? 從歷史上看,關于對文化、對族群的認可問題并不是一個悠久的傳統(tǒng)性課題。在一個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里,只有少數(shù)人享有尊嚴與榮耀,他們本身也無需要求得到社會的認可;而大多數(shù)被壓迫者由于自己的社會地位則又不可能要求得到認可。所以幾乎不存在所謂認可問題。封建社會等級體系崩潰之后,人生而平等的觀念才開始得到傳播并逐漸深入人心。 個人的獨特性構成了他的自我認同,也就是他自己的本真性,這種獨特性引導著他按照他自己的不可與他人相混淆的方式生活,并達到自我實現(xiàn)的目標。對獨特性、本真性、自我認同的追求,不僅僅是個體的一個本質性特點,而且也是文化或宗教族群的一個本質性特點,假如我們將族群看成是個體的擴大化的話。文化或宗教族群在自身特有的價值觀、行為模式中找到自我認同,并通過這種認同性將族群中的所有個體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要求自己的獨特性、自我認同性得到認可,這不論對于個體還是族群,都是一種最基本的強烈的心理需求。而這需求又是奠定在每個人、每個族群均擁有一種同等的不可侵害的尊嚴之基礎上的。 正是由于每個個體,每個族群都擁有同等的潛能、同等的尊嚴,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