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橋金澤華府群塔方案詳解_第1頁
路橋金澤華府群塔方案詳解_第2頁
路橋金澤華府群塔方案詳解_第3頁
路橋金澤華府群塔方案詳解_第4頁
路橋金澤華府群塔方案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編號:SXYJ-九分公司-FA.00L2016路橋金澤華府二標段群塔防碰撞施工方案編制單位:山西一建集團有限公司編制:年月n審核:年月n審批:年月n編制說明及依據1、塔式起重機安全規(guī)程GB514420122、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guī)程JGJ3320123、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4、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46-20055、建筑垂直運輸機械技術管理文件6、本工程施工圖紙7、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二、工程概況路橋金澤華府南寒城中村改造項目二標段位于太原市萬柏林區(qū)南內環(huán) 西街及西苑南路交叉口西南角。包含C、D座及附屬地庫、商業(yè)、幼兒 園,其中C、D座住宅樓為剪力墻結構,地下2層

2、,地上30層,C座建筑 高度91. 05m,最高點96. 8m; D座建筑高度91. 05m,最高點98. 1m。地下車 庫1層,商業(yè)、幼兒園地上3層??偨ㄖ娣e約為64830 m%根據本工程平面特點及周邊場地情況,本工程計劃配置1臺QTZ5013 塔吊,臂長50m,頂升高度102m; 1臺QTZ5513,臂長55nl.頂升高度 102. 5mo塔吊布置基本上可以覆蓋整個施工現場施工作業(yè)范圍,包括地 下車庫、幼兒園、商業(yè),塔吊平面布置詳見附圖。3#塔身及4#塔身之間距離約99m, 3#塔身及用塔身之間距離約91m, 及2#塔身之間距離約105m,及5#塔身之間距離約110m, 4#塔身及2#塔

3、 身之間距離約73m,及6#塔身之間距離為75m。由于上述塔吊二塔之間間 距小于其臂長之和,在塔吊運行過程中,存在塔吊之間相互碰撞可能, 因此塔吊使用過程中需要制定切實可行運行方案,保證施工安全。三、施工計劃1、進度計劃本工程計劃于2016年10月2日塔吊安裝完成投入使用,2017年10 )J 30 I I 拆除。2、材料計劃2套塔吊限位裝置、2組橡膠車胎 四、施工工藝技術1、群塔作業(yè)中必須注意事項(1)低塔讓高塔:根據施工安排,1#、2#樓塔吊高于3#、4#塔吊, 3#、4#樓塔吊高于5#、6#塔吊,施工中,3#、4#及5#、6#塔吊應關注相 關高位塔吊運行情況,在查明情況后再進行動作。(2

4、)后塔讓先塔:塔吊同時在交叉作業(yè)區(qū)運行時,后進入該區(qū)域塔吊應 該避讓先進入該區(qū)域塔吊,讓先進入塔吊運行離開此區(qū)域后再進行動 作。(3)動塔讓靜塔:塔吊在交叉作業(yè)區(qū)施工時,有動作塔吊應該避讓正停 在某位置施工塔吊,待其完成該施工動作離開后,再進入該區(qū)域。(4)荷重先行:兩塔同時在交叉作業(yè)區(qū)施工時,無吊載塔吊應避讓有吊 載塔吊先行,吊載較輕或者所吊構件較小塔吊應該避讓吊載較重或者所 吊物件尺寸較大塔吊先行。(5)客塔讓主塔:在明確劃分施工區(qū)域后,闖入非本塔吊施工區(qū)域塔吊 應主動避讓該區(qū)域主要施工塔吊。(6)塔機長時間暫停工作時,吊鉤應起到最高處,小車拉到最近點,大 臂按順風向停置。(7)塔機及信號

5、指揮人員必須配備對講機,對講機經統(tǒng)一確定頻率后必 須鎖頻,使用人員無權調動頻率,且要做到專機專用。(8)信號指揮人員應及塔機組相對固定,無特殊原因不得隨意更換指揮 人員;指揮人員未經主管負責人同意,不得私自換崗。(9)指揮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信號指揮人員及塔機司機應答制度。(10)信號指揮人員必須時刻目視塔機吊鉤及被吊物。(11)在保證安全生產前提下,應按“就快不就慢”原則,根據工程進 度統(tǒng)一確定塔機頂升高度和到位時間。2、嚴格執(zhí)行塔吊“十不吊”原則(1)被吊物重量超過機械性能允許范圍不吊;(2)指揮信號不明不準吊;(3)吊物上、下方有人不吊;(4)埋在地下物不吊;(5)斜拉斜牽物不吊;(6)散物捆

6、綁不牢不吊;(7)立式構件、大模板等不用卡環(huán)不吊;(8)零碎物無容器不吊;(9)吊裝物重量不明不吊;(10)六級及以上大風不吊。3、群塔作業(yè)防碰撞措施(1)水平方向相鄰塔吊防碰撞措施塔式起重機安全規(guī)程(GB5144-2006)中10.5規(guī)定“兩臺起重機之間最 小架設距離應保證處于低位起重機臂架端部及另外一臺起重機塔身之間 至少有2米距離”規(guī)定。本工程中3#塔身及4#塔身之間距離約99m, 3# 塔身及1方塔身之間距離約91m,及2#塔身之間距離約105m,及5首塔身之 間距離約110m, 4#塔身及2#塔身之間距離約73m,及6#塔身之間距離為 75m,可以滿足以上要求。(2)塔吊在垂直方向防

7、碰撞措施A、低位塔吊起重臂及高位塔吊起重鋼絲繩之間防碰撞措施因施工需要,相鄰塔吊之間會出現交叉作業(yè)區(qū),當相交兩臺塔吊在 同一區(qū)域施工時,有可能發(fā)生低位塔吊起重臂及高位塔吊起重鋼絲繩碰 撞事故。為杜絕此類事故發(fā)生,塔吊使用前必須對每一臺塔吊工作區(qū)域 進行合理劃分,盡量避免或減少塔吊交叉工作區(qū)。同時,必須配備有操 作證、經驗豐富信號工,塔機分公司要配備操作熟練、有責任心塔吊司 機為現場服務。作業(yè)時,應時刻關注本塔吊及相關塔吊,確保低塔起重 臂不碰到高塔起重鋼絲繩:另外,塔吊在每次使用后或者非工作狀態(tài) 下,必須將塔吊吊鉤升至頂端,同時將起重小車行走到起重臂根部。當 現場風速達到6級及以上,相當風速達

8、到10. 8米13. 8米時,塔吊必須 停止作業(yè)。B、高位塔吊起重臂下端及低位塔吊起重臂上端防碰撞措施相鄰塔吊作業(yè)面交叉處,低位塔吊起重臂及高位塔吊起重臂有可能發(fā) 生碰撞。塔吊使用前需綜合考慮各種塔吊尺寸及各塔吊基礎高度,排定 各塔吊相對高度,具體各塔吊安裝高度根據現場實際需要確定,但應符 合塔式起重機安全規(guī)程(GB5144-94)中10.5之規(guī)定:“兩臺起重機之間 假設距離應該保證處于高位起重機最低位置(吊鉤升值最高點或最高位 置平衡重)及低位置起重機中處于最高位置部件之間垂直距離不得小于2oC、起重臂及下垂鋼絲繩同待建結構及腳手架等防撞措施塔吊應有足夠施工高度,充分考慮到吊鉤高度、吊索長度

9、、吊物高度 及安全高度余量,確保吊裝鋼筋、模板、腳手架等物料進行水平運輸期 間,物料不同結構及腳手架等較高實體發(fā)生碰撞。D、塔吊及現場周邊建筑及設施防碰撞措施在實際施工過程中,要密切關注現場以外情況,塔吊初次頂升要超過 塔吊幅度范圍內建筑物等實體結構2米以上。附近電力及通訊設施應設置防護或警示牌,注意避讓,尤其是高壓輸 電設備,必須按照相關規(guī)定保持在一定距離以上。4、施工安排(1)塔司機在每次上班工作前檢查限位制動是否靈敏可靠,下班時 首先將塔吊大臂轉向正東面方向,司索工經掛鉤栓在固定地錨環(huán)上,才 可以離開,確保大臂在刮風時不會隨意擺動和碰撞高壓線。(2)項目部安全員每天在塔吊使用前必須檢查此

10、塔限位制動是否靈 敏可靠,工作結束后檢查北側塔掛鉤是否按照要求固定地錨環(huán)上,如果 有發(fā)現不按操作規(guī)程及要求使用現象,應立即停止使用。施工現場設置 運行指揮小組,由總承包單位主管安全管理人員任總指揮,項目施工工 長、機械班、安全組主要管理人員及塔機組長組成塔吊管理組,成員由 塔吊司機、信號司索工和勞務隊相關管理者組成。塔吊管理組要有統(tǒng)一 進行調度、指揮,協調管理原則。(3)交底到位,對更換塔吊司機、安全員、信號工時,必須有項目 經理批準,報分公司審核。(4)塔吊力矩限制器、重量限制器、變幅限位器、行走限位器、高 度限位器等安全保護裝置不得隨意調整和拆除,嚴禁用限位裝置代替操 縱機構。(5)塔吊回

11、轉、變幅、行走、起吊動作前應示意警示。起吊時,應 統(tǒng)一指揮,明確指揮信號;當指揮信號不清楚時,不得起吊。(6)遇有風速在12m/s及以上大風或大雨、大雪、大霧等惡劣天氣 時,應停止作業(yè)。雨雪過后,先進行試吊確認制動器靈敏可靠后方可作 業(yè)。夜間施工應有足夠照明,照明安裝應符合現行標準施工現場臨時 用電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46-2005。(7)塔吊不得起吊重量超過額定載荷吊物且不起吊重量不明吊物。(8)塔吊作業(yè)中當遇到停電又刮4級以上風或如遇風力繼續(xù)加大 時,塔吊司機應立即將吊物落下將吊鉤起升到大臂根部相距2m處停止一 切吊裝作業(yè),并立即松開旋轉機構制動器使其在風標效應情況下伸臂自 由旋轉避免吊索或

12、吊物碰觸或接近高壓線路。(9)安全作業(yè)區(qū)作業(yè)區(qū)時,回轉只許二檔微動,嚴禁在快檔下旋轉,否 則視為嚴重違章作業(yè),由塔吊指揮及項目部安全員隨時監(jiān)督。(10)限制小車在塔吊大臂上運行最大伸長量和吊鉤吊、裝、運高 度。經測量檢查,小車平時只能伸長長度為大臂上38米刻度標記范圍內, 吊鉤在吊起物料后,吊鉤盡量提高到最高能運行高度,待到具體下放位置 后,再下落物料,保證其小車在大臂上滑行距離及吊鉤上升高度均有足夠 距離尺寸以脫離高壓線路感應電場范圍。五、施工安全保證措施1、組織保障項目成立安全領導小組,隨時對現場安全進行監(jiān)督及檢查。組長:劉濤副組長:解元仲成 員:張紅星、問飛翔、吳臨、翟曉昱、于濤、李菲菲

13、、喬彤、李鵬 飛、王月、王豪、常鵬偉、張翔宇、周翔2、技術措施(1)塔吊司機、信號工、司索工、安全員等必須持證上崗,嚴禁出現人 證不符現象。(2)在塔吊工作期間,項目安全員每天進行巡視,其他管理人員隨時配 合。(3)在塔吊回轉半徑及其他樓交接處,在主樓相應位置綁扎橡膠車胎彈 性防護材料,確保主樓結構及塔吊安全。(4)現場建立群塔管理制度,每月進行考核及評比;對塔吊施工每口日 檢,每周周檢,每月月檢。(5)塔吊指揮小組負責協調塔吊使用過程中出現矛盾;同時加強對勞務 隊伍、塔吊作業(yè)組之間意見收集,及時處理發(fā)現各種問題。(6)現場塔吊作業(yè)組負責日常塔吊檢修、維護,施工中出現問題及時上 報;并按照塔吊使用相關技術、安全、設備維護保養(yǎng)規(guī)程規(guī)范運行;對 相關勞務隊輔助吊行作業(yè)人認真交底,提出具體相關輔助吊裝作業(yè)要 求。(7)施工中,施工員及安全員應仔細地對操作班組、塔吊司機、信號 工、司索工進行安全技術交底。(8)塔吊司機和指揮人員每人配備一臺可以正常工作對講機。(9)塔吊司機應做好工作交接班記錄,嚴禁及塔吊作業(yè)相關人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