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探測復習資料_第1頁
大氣探測復習資料_第2頁
大氣探測復習資料_第3頁
大氣探測復習資料_第4頁
大氣探測復習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氣探測第一章:緒論1.大氣探測的定義:大氣探測是對表征大氣狀況的氣象要素、天氣現象及其變化過程進行個別或系統(tǒng)的、連續(xù)的觀測和測定,并對獲得的記錄進行整理,了解大氣內部的物理,化學特征及其變化。大氣探測通常分為近地層大氣探測和高空大氣探測。2.大氣探測原理分為:(1)直接測量:感應元件置于待測介質之中,根據元件性質的變化,得到描述大氣狀況的氣象參數。(2)遙感測量:根據電磁波在大氣中傳播過程中信號的變化,反演出大氣中氣象要素的變化??梢苑譃橹鲃舆b感和被動遙感兩種方式。3.大氣探測的“三性”要求:大氣探測資料應具備:代表性、準確性和可比性。觀測資料質量的好壞,均以觀測資料的“三性”來衡量。(1)

2、。代表性:探測值能夠代表一定空間范圍和時間段的平均狀況,分為空間代表性和時間代表性。(2)準確性:反映測量值與真實狀況誤差大小的程度。(3)可比較性:是指不同測站和不同時間的測量值能進行比較。4.探測儀器的性能包括:(1)準確度儀器的測量值(已做各種訂正后)與真值的符合程度。(2)分辨率導致一個測量系統(tǒng)響應值變化的最小的環(huán)境改變量。(3)穩(wěn)定性:指儀器性能隨時間的變化率。(4)靈敏度:儀器的靈敏度就是它的示度在被測要素改變單位物理量時所移動的距離、旋轉的角度或顯示輸出量的大小。(5)慣性儀器的動態(tài)響應速度。第二章:云的觀測1.云的概念:云:是懸浮在大氣中的小水滴或冰晶微粒或二者混合的可見聚合體

3、。有時也包含一些較大的雨滴及冰、雪粒。底部不接觸地面。2云的觀測主要包括:判定云狀,估計云量和測定云高和選定云碼。云的觀測應注意它的連續(xù)演變,盡量選擇在能看到全部天空及地平線的開闊地點或平臺上進行3通常按云的外形特征、結構特點和云底高度,將云分為3族、10屬、29類。低云族包括積云,積雨云,層積云,層云和雨層云五屬。一般云底高度2500米。大部分低云都可能產生降水,雨層云常有連續(xù)性降水,積雨云多陣性降水,有時降水量很大。中云族包括高積云和高層云兩屬。中云由水滴、過冷水滴與冰晶混合組成。云底高度一般在25005000米之間。高層云常產生降水。高云族包括卷云,卷層云和卷積云三屬,云底高度5000米

4、。(具體分類,特征,相似云判斷在書本23頁到32頁)4.形成云的基本過程:云的形成過程是空氣中的水汽由各種原因達到過飽和而發(fā)生凝結或凝華的過程。 水汽要凝結成水滴或凝華成冰晶而形成云,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 一是要有水汽凝結核,二是要有水汽過飽和,二者缺一不可。大氣中一般不缺乏凝結核,因此,形成云的最關鍵問題,還在于應有水汽的過飽和。波狀云和莢狀云的形成機理也要掌握。5.云量的觀測: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視野的成數。云量觀測包括總云量和低云量??傇屏渴侵赣^測時天空被所有的云遮蔽的成數,低云量指天空被低云所遮蔽的成數,均記整數(1)總云量的觀測: 全天無云,總云量記 0;天空完全為云所遮蔽,記10;

5、天空完全為云所遮蔽,但只要從云隙中可見青天,則記10 ;云占全天十分之一,記 1;云占全天十分之二,記 2;其余依次類推 天空有少許云,其量不到天空的十分之零點五時,總云量也記 0(2) 低云量的觀測: 觀測低云量的方法與總云量同.6.云高的觀測:云底距測站地面的垂直距離稱為云高。實測云高的幾種方法:(1)氣球測定云高:用已知升速的氫氣球或氦氣球,觀測其進入云底(氣球開始模糊但未最終消失的點)的時間,乘以氣球升速求得。(2)云幕燈測定云高:夜間利用云幕燈燈光垂直照射云底,形成一個明顯的光點,在距云幕燈已知水平距離的觀測點,用仰角器瞄準光點,測得仰角值,根據直角三角形的原理,求算出云高。(3)激

6、光測云儀測云高。第三章:能見度的觀測1定義:能見度是能夠看到周圍景物的程度,指具有正常視力的人在當時的天氣條件下觀測目標物時,能從背景上分辨出目標物輪廓的最大距離。是反映大氣透明度的一個指標。2. 所謂“能見”,在白天是指能夠看到和辨認出目標物的輪廓和形體;在夜間是指能清楚地看見目標燈的發(fā)光點凡是看不清目標物的輪廓,認不清其形體,或者所見目標燈的發(fā)光點模糊,燈光散亂,都不算“能見”。3.影響能見度的基本因子:大氣透明度;目標物和背景的屬性;眼睛的視覺性能4,視亮度對比是指目標物視亮度和背景視亮度之差與兩者中較大的一個值之比視亮度對比值越大,越有利于人眼從背景中識別出目標物。5.我們把人眼能從背

7、景上區(qū)分出目標物的視亮度對比的最小值稱為 “對比視覺閾” ,用來表示。當k時,目標物能見,否則,目標物不能見。對于正常視力的人來說,的平均值約為0.02 6.氣象光學視程(mor)定義:指白熾燈發(fā)出色溫為2700k的平行光束的光通量,在大氣中削弱至初始值的5%所通過的路徑長度。7.能見度測量方法分為能見度目測法和能見度器測法8.能見度目測法在白天采用水平能見度,夜間采用燈光能見距離。(水平)白天能見度是指視力正常(對比視感閾為0.05)的人,在當時天氣條件下,能夠從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認出黑色目標物(大小適中,視角較大)的最大水平距離。夜間則是能看到和確定出一定強度燈光的最大水平距離。8有效能見

8、度是是指周圍視野中二分之一以上的范圍都能看到的最大水平距離。9.能見度儀的種類:(1)透射式能見度儀:透射能見度儀采用測量發(fā)射器和接收器之間水平空氣柱的平均消光(透射)系數而算出能見度。(2)散射能見度儀是測量散射系數從而估算出氣象光學視程的儀器,可以分為前向散射儀,后向散射儀和側向式散射儀。重點掌握后向式。后向式散射儀的工作原理:通過探測大氣后向散射能量大小推斷散射系數。10.wmo研究表明:在較低氣象光學視程下,散射儀測量準確度不如透射儀;散射儀受降水影響較大,且測量值呈現很大的變動性,系統(tǒng)誤差較大。第四章:天氣現象的觀測1.天氣現象是指發(fā)生在大氣中和地表中能夠直接被人感知的一些物理現象,

9、包括降水、水汽凝結物(云除外)、凍結物、干質懸浮物和光、電的現象,也包括一些風的特征。2.主要天氣現象的特征:(1)雨:滴狀的液態(tài)降水,下降時清楚可見,強度變化較緩慢,落在水面上會激起波紋和水花,落在干地上可留下濕斑。(2)陣雨:開始和停止都較突然、強度變化大的液態(tài)降水,有時伴有雷暴。(3)毛毛雨:稠密、細小而十分均勻的液態(tài)降水,下降情況不易分辨,看上去似乎隨空氣微弱的運動飄浮在空中,徐徐落下。迎面有潮濕感,落在水面無波紋,落在干地上只是均勻地潤濕地面而無濕斑。(4)雪:固態(tài)降水,大多是白色不透明的六出分枝的星狀、六角形片狀結晶,常緩緩飄落,強度變化較緩慢。溫度較高時多成團降落。(5)陣雪:開

10、始和停止都較突然、強度變化大的降雪。(6)雨夾雪:半融化的雪(濕雪),或雨和雪同時下降。(7)陣性雨夾雪:開始和停止都較突然、強度變化大的雨夾雪。(8)霰:白色不透明的圓錐形或球形的顆粒固態(tài)降水,直徑約2-5毫米,下降時常呈陣性,著硬地常反跳,松脆易碎。(9)米雪:白色不透明的比較扁的或比較長的小顆粒固態(tài)降水,直徑常小于1毫米,著硬地不反跳。(10)冰粒:透明的丸狀或不規(guī)則狀的固態(tài)降水,較硬,著硬地一般反跳。直徑小于毫米。有時內部還有未凍結的水,如被碰碎,則僅剩下破碎的冰殼。(11)冰雹:堅硬的球狀、錐狀或形狀不規(guī)則的固態(tài)降水,雹核一般不透明,外面包有透明的冰層,或由透明的冰層與不透明的冰層相

11、間組成。大小差異大,大的直徑可達數十毫米。常伴隨雷暴出現。(12)霧: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常呈乳白色,有霧時水平能見度小于1.0千米。(13)輕霧:微小水滴或已濕的吸濕性質粒所構成的灰白色的稀薄霧幕,出現時水平能見度為1.0-10.0千米以內。(14)霾:微小水滴或已濕的吸濕性質粒所構成的灰白色的稀薄霧幕,出現時水平能見度為1.0-10.0千米以內(15)煙幕:大量的煙存在空氣中,使水平能見度小于10.0千米。城市、工礦區(qū)上空的煙幕呈黑色、灰色或褐色,濃時可以聞到煙味。(16)沙塵暴: 由于強風將地面大量塵沙吹起,使空氣很混濁,水平能見度小于 1.0千米。(17)揚沙:由于風大將地面塵沙吹起

12、,使空氣相當混濁,水平能見度在1.0-10.0千米以內(18)浮塵:塵土、細沙均勻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見度小于10.0千米。浮塵多為遠處塵沙經上層氣流傳播而來,或為沙塵暴、揚沙出現后尚未下沉的細粒浮游空中而成。(19)露:水汽在地面以及近地面物體上凝結而成的水珠(霜融化成的水珠,不記露)。(20)霜: 水汽在地面和近地面物體上凝華而成的白色松脆的冰晶;或由露凍結而成的冰珠。易在晴朗風小的夜間生成。(21)雨?。哼^冷卻液態(tài)降水碰到地面物體后直接凍結而成的堅硬冰層,呈透明或毛玻璃狀,外表光滑或略有隆突。(22)霧?。嚎諝庵兴苯幽A,或過冷卻霧滴直接凍結在物體上的乳白色冰晶物,常呈毛茸茸的針狀

13、或表面起伏不平的粒狀,多附在細長的物體或物體的迎風面上,有時結構較松脆,受震易塌(23)吹雪:由于強風將地面積雪卷起,使水平能見度小于10.0千米的現象。(24)雪暴:為大量的雪被強風卷著隨風運行,并且不能判定當時天空是否有降雪。水平能見度一般小于1.0千米。(25)積雪:雪(包括霰、米雪、冰粒)覆蓋地面達到臺站四周能見面積一半以上時,稱為積雪。(26)結冰:指露天水面(包括蒸發(fā)器的水)凍結成冰。(27)雷暴:為積雨云云中、云間或云地之間產生的放電現象。表現為閃電兼有雷聲,有時亦可只聞雷聲而不見閃電。(28)閃電:為積雨云云中、云間或云地之間產生放電時伴隨的電光。但不聞雷聲。(29)極光:在高

14、緯度地區(qū)晴夜見到的一種在大氣高層輝煌閃爍的彩色光弧或光幕(30)大風:瞬間風速達到或超過17.0米秒(或目測估計風力達到或超過8級)的風。 (31)颮:突然發(fā)作的強風,持續(xù)時間短促。出現時瞬間風速突增,風向突變,氣象要素隨之亦有劇烈變化,常伴隨雷雨出現。 (32)高溫:夏季日最高氣溫連續(xù)兩天或以上35的天氣。(33)華:月光或陽光透射云層的過程中,受到均勻云滴(水滴或者冰晶)的衍射,在月亮和太陽的周圍緊貼月盤或日盤形成內紫外紅的彩環(huán).(34)暈:天空中有一層高云,陽光或月光透過云中的冰晶發(fā)生散射或折射,會在太陽或粵港的周圍產生內紅外紫的光環(huán)。(35)虹和霓:日,月光經云滴或霧滴發(fā)生折射和反射而

15、形成的彩色大弧。虹是內紫外紅,外側角半徑約為42°,霓是內紅外紫,內側角半徑約為50°。(36)峨眉寶光:日(月)光從觀測者后面投射到前方云幕或霧幕上,因受云,霧滴的衍射而產生的彩環(huán)。(37)霞:日出日落前后在太陽附近或太陽相對一側的天空或云層上出現的色彩現象。(38)海市蜃樓:在平靜無風的海面,湖面或沙漠上出現的飄渺的幻象。(39)曙暮光:日出或日落時分,陽光照射到高層大氣,被大氣分子散射,出現在太陽反方向地平面附近的粉紅色反暮曙光弧,也常被稱為是金星帶。3要能夠區(qū)分幾種常見的天氣現象:(1),(2)和(3);(16),(17)和(18);(13),(14)和(15)主要

16、是靠能見度和相對濕度來判定;(20),(21)和(22);(9),(10),(11)和(14);4地面狀態(tài)是未經翻耕保持自然的地表狀況。地面狀態(tài)劃分為表中的二種類型,二十種狀況,并以00-19二十個數碼表示。第五章:溫度的測量1.溫度的定義:從宏觀上講,溫度是反映物體冷熱程度的一個物理量;從微觀上講,溫度是描述大量分子運動平均動能的一個物理量,也就是說它反映了大量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劇烈程度。2.熱平衡:當兩個冷熱不同的物體相互接觸時就會發(fā)生熱傳導現象,較熱的物體總是將熱量傳送到較冷的物體,直到這兩個物體的冷熱程度相同為止,這就是熱平衡。3溫標:衡量溫度的尺度。常見的溫標:(1)攝氏溫標t()(2

17、)華氏溫標()(3)熱力學溫標t(k)。t-t=273.15;f=(9÷5)t+32.4從1990年開始,通用的溫標是“國際溫標(its-90)”,它是根據若干個可再現的平衡狀態(tài)溫度的認定值和在這些溫度下校準的專用儀器確定的。5.測溫方法分為直接接觸和遙感測溫的方法。直接接觸的常規(guī)測溫儀器有溫度表和溫度計兩類,都是將儀器的感溫元件和被測物體接觸,待兩者達到熱平衡時,測得感溫元件的形體和特性變化,從而可知被測物體的溫度。遙感的測溫方法是根據接收來自被測物的電磁波或聲波信息,來探測被測物溫度。這類儀器不需要使感應元件與被測物直接接觸,因此稱為遙感測溫。6.溫度觀測一般包括空氣的溫度(簡稱

18、氣溫)、地溫以及水面溫度。單位以攝氏度()表示,取一位小數。氣溫的測定項目有:定時氣溫,日最高氣溫,日最低氣溫,配有溫度計的氣象站做氣溫的連續(xù)記錄。8,玻璃液體溫度表是利用裝在玻璃容器中的測溫液體隨溫度改變引起的體積膨脹,從液柱位置的變化來測定溫度的。常用的玻璃液體溫度表有(1)干濕球溫度表,干濕球溫度表由兩支型號完全一樣的溫度表組成。其中干球溫度表用于測定 1.5米高度處的氣溫。(2) 最高溫度表,最高溫度表的構造與一般溫度表不同,它的感應部分內有一玻璃針,伸入毛細管,使感應部分與毛細管之間形成一窄道。當溫度升高時,感應部分水銀體積膨脹,擠入毛細管;而溫度下降時,毛細管內的水銀,由于通道窄,

19、卻不能縮回感應部分,因而能指示出上次調整后這段時間內的最高溫度。(3)最低溫度表。最低溫度表中的感應液是酒精,它的毛細管內有一啞鈴形游標。當溫度下降時,酒精柱便相應下降,由于酒精柱頂端張力作用,帶動游標下降;當溫度上升時,酒精膨脹,酒精柱經過游標周圍慢慢上升,而游標仍停在原來位置上,因此它能指示上次調整以來這段時間內的最低溫度 。(4)地面溫度表 地溫是下墊面溫度和不同深度的土壤溫度的統(tǒng)稱。地面測溫項目:地表溫度(地面最高最低溫度表),淺層溫度(曲管溫度表,低溫傳感器),深層溫度(直管地溫表,深層低溫傳感器)。曲管地溫表有5,10,15,20厘米四只溫度表。直管地溫表有40,80,160,32

20、0厘米四種深度。9.玻璃液體溫度表的誤差:(1)基點的永恒位移:玻璃液體溫度表球部的容積隨時間增加而縮小,以致基點不斷提高,即所謂基點的永恒位移。(2)玻璃變形引起的誤差:當溫度由低溫升至高溫后,再令其急速冷卻到初始的溫度時,溫度表的指示會偏低。(3)刻度誤差 上述誤差均可以通過對儀器的檢定,得出訂正值,并編制成檢定證,使用時對讀數加以訂正。10雙金屬片溫度計是自動記錄氣溫連續(xù)變化的儀器。它由感應部分、傳遞放大部分、自記部分組成。雙金屬片位移量的大小是與溫度變化成正比的,故溫度自記紙具有等分的刻度。感應部分是一個雙金屬片,傳遞放大部分主要作用是把雙金屬片變形的位移量,進行傳遞和放大。自記部分包

21、括自記鐘、自記紙和自記筆三部分。11電測溫度表:(1)熱電偶:利用熱電原理進行溫度測量的儀器稱為熱電偶溫度表。將兩個不同的金屬或合金,連接成一個閉合回路。若兩端接觸點的溫度不同,就會產生溫差電動勢。接觸點的溫差越大,回路中電動勢也就越大,這種現象叫熱電現象 (2)金屬電阻溫度表:金屬導體電阻的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知要測定金屬電阻的阻值,就可知導體所處環(huán)境的溫度。金屬材料的要求:a.電阻元件具有較大的電阻溫度系數b.電阻元件與溫度有很好的線性關系c,電阻元件的電阻率大d.電阻元件的物理和化學性能穩(wěn)定 。氣象上,常用于測溫的金屬電阻材料,有鉑、鎳、銅幾種。(3)熱敏電阻:原料是某些金屬氧化物

22、的混合物。半導體熱敏電阻的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rt=ae(b/t)因此它具有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可以進行遠距離溫度測量,而且測量的靈敏度也高。(1) 12.測溫元件的熱滯效應:測溫元件和被測對象進行熱交換需要一個過程,所以測溫元件對被測對象溫度變化的響應總是滯后的,這種現象稱為熱滯效應。熱滯效應引起的測溫誤差稱為熱滯誤差。熱滯系數mc/hs是反映測溫元件響應外界溫度變化快慢的一個參量。值越小,趨近于就越快,元件響應越快。要使溫度表的熱滯系數小,必須選用比熱小,質量小的測溫元件,并增大感應表面積和熱交換系數,而熱交換系數的大小取決于介質流速大小,這樣的大小也就與風速有一定關系。(1)介質溫度

23、保持不變時的熱滯誤差:介質溫度保持不變時的熱滯誤差:設、均為常數設初始條件0時,tt0, 則:熱滯系數的物理意義為:當介質溫度保持不變時,溫度表示度和介質溫度之差減小到起始溫度差t0的時所需要的時間。(2)介質溫度呈線性變化:注:當/5 ,即感應時間遠大于熱滯系數時,上式簡化為(3)介質溫度呈周期性變化: 介質溫度呈簡單的周期為、振輻為的正弦變化形式時,設初始條件0時,tt0 =0,則13由于太陽的直接輻射、地面的反射輻射等的影響,會使測溫元件的表示度與實際氣溫存在差異。在白天強日射的情況下,將使元件溫度高于氣溫,導致較大的輻射誤差。氣溫測量中的防輻射設備:百葉箱,通風干濕表(通風速度在2.0

24、3.0米秒),防輻射罩。14.防止輻射誤差的途徑:屏蔽,增加元件反射率,人工通風,采用極細的金屬絲元件,減小元件的熱容量。第六章:濕度的測量1. 空氣的濕度(簡稱濕度)是表示空氣中的水汽含量和潮濕程度的物理量。 地面觀測中測定的是離地面1.50米高度處的濕度 。2. 測量濕度的儀器主要有:干濕球溫度表、毛發(fā)濕度表、通風干濕表、露點儀、濕度計和濕敏電容濕度傳感器等。3表示空氣濕度的參量:(1). 混合比r:空氣中水汽質量mv與干空氣質量ma之比。單位用千克千克 (). 比濕:空氣中水汽質量mv 與空氣總質量mv+ma之比。單位用千克千克(3)水氣壓:濕空氣中水汽部分的壓力。(4)飽和水汽壓:在一

25、定溫度和壓強下,水汽和平面純凈水(冰)面達到氣液兩相平衡時純水蒸汽的水氣壓該溫度下的平水(冰)面飽和水汽壓。在同一溫度下,冰面上的飽和水汽壓要小于水面上的飽和水汽壓。(5)空氣中實際水汽壓與當時氣溫與氣壓下的飽和水汽壓之比。以百分數()表示,取整數。(6)絕對濕度(又叫水汽密度或水汽濃度)v:單位容積空氣中所含的水汽質量。單位用千克米3。(7)露點溫度和霜點溫度:空氣在水汽含量和氣壓不變的條件下冷卻達到飽和時的溫度。單位以攝氏度()表示。當空氣中的水汽已達到飽和時,氣溫與露點溫度相同t =td ,而水汽未達到飽和時,t td。td與t 的差值就表示了空氣距飽和的程度4.測 濕 方 法:(.)

26、熱力學方法:利用蒸發(fā)表面冷卻降溫的程度隨濕度而變的原理來測定濕度。主要是干濕表法 (). 吸濕法:利用吸濕物質吸濕后的尺度變化或電性能變化來測濕度。有毛發(fā)、腸膜元件、氯化鋰元件、氧化鋁元件等等(). 露點法:測量凝結面降溫產生凝結時的溫度,即露點溫度。主要儀器是露點儀。(.) 光學法:利用測量水汽對光輻射的吸收衰減作用,來測定水的含量。主要儀器有紅外濕度計和賴曼濕度計(). 稱量法:直接稱量出一定體積濕空氣中的水汽含量。此法測量的要求較高,需要時間長,操作較繁,但其測濕準確度相當高,可優(yōu)于0.2 ,是濕度計量基準的一級標準,通常作為檢定校準的基準4.干濕球溫度表(1)測量原理:將干球溫度表和濕

27、球溫度表置于相同的環(huán)境中。濕球周圍空氣未達到飽和時,表面的水分蒸發(fā),不斷地消耗蒸發(fā)潛熱,使?jié)袂驕囟认陆?。同時,由于氣溫與濕球的溫差使四周空氣與濕球產生熱交換。在穩(wěn)定平衡的條件下,濕球溫度表蒸發(fā)支出的熱量將等于由于與四周空氣熱交換得到的熱量。濕球表面降溫的程度,與周圍空氣的濕度有關。(2)測濕系數a:影響測濕系數a的因子主要是流經濕球的風速, 其次是濕球的形狀、大小、濕潤方式等。a值可以從理論上進行計算,但實用上決定a值的是用實驗的方法直接測定。a值隨著風速的增加而減小,一般當風速超過2.5m/s時,a值就趨近于一個最小臨界值,風速再增大時,a值基本維持不變。(3)測量誤差:溫度表的讀數誤差:溫

28、度表讀數有誤差,將導致相對誤差的很大誤差,這種誤差是非線性的,特別在低溫時誤差是相當大的。因此,在我國規(guī)定,在-10,即停止使用干濕表測濕。溫度越低,相應的干濕表差值的變化量越小。不同氣溫下,相對濕度變化范圍0-100%時,干濕球差的變化量。風速造成的誤差:風速達不到規(guī)定要求造成的誤差;風速不穩(wěn)定造成的誤差。濕球結冰造成的誤差:濕球紗布結冰時,將會增加溫度表滯后效應而造成誤差。因此在觀測前應先進行濕球溶冰。濕球紗布及蒸餾水受到污染造成的誤差:濕球紗布及蒸餾水受到污染時,能減少水分蒸發(fā),從而使a值增加。因此應定期用蒸餾水清洗和更換濕球紗布。5.毛發(fā)濕度表原理:毛發(fā)的特性:(1)長度隨濕度變化:相

29、對濕度增大時,毛發(fā)會增長。反之,毛發(fā)會縮短;。(2)癱瘓效應:毛發(fā)在相對濕度低于30的空氣中放置過久時,當濕度再回升時,毛發(fā)示度總是低于空氣的實際濕度,感濕速度也顯著下降。消除的辦法是將毛發(fā)放在飽和空氣中,使其逐漸復原;(3)溫度效應:發(fā)的熱膨脹系數極不規(guī)則。愛勒斯等實驗指出,毛發(fā)在1.5時最長,從 1.5至15.0時,隨著溫度的升高其伸長量逐漸縮短,而在 1.5以下時,隨著溫度的降低其伸長量迅速縮短;(4)滯后效應:毛發(fā)指示的示度常常落后于實際濕度的變化。毛發(fā)的滯后系數與氣溫、濕度、風速成反比。6.毛發(fā)濕度表使用時的注意事項(1) 氣象臺站規(guī)定當氣溫降低到-10.0時,停止觀測濕球溫度,改用

30、毛發(fā)濕度表測濕(2) 毛發(fā)測濕的精度較低,影響毛發(fā)測濕精度的因子有很多(3) 毛發(fā)濕度表在使用前的一個半月應與干濕球溫度表進行對比觀測,根據干濕球溫度表測定的濕度和毛發(fā)濕度表的讀數,編制毛發(fā)濕度訂正圖,以確定其訂正值。一般來說,沒有制定訂正圖的毛發(fā)濕度表是不能使用的。7. 濕敏電容傳感器:傳感器置于大氣中,當大氣中水汽透過上電極進入介電層,介電層吸收水汽后,介電系數發(fā)生變化,導致電容器電容量發(fā)生變化。電容量的變化正比于相對濕度。氯化鋰濕度片測濕:原理溶液濃度隨濕度變化。實驗指出:具有固定濃度的酸或鹽的溶液,在一定溫度下,有一定的飽和水汽壓,8.光學濕度計:比爾-朗伯定律f()= f0()exp

31、(-ww l)f0() 發(fā)射光源的通量密度f() 到達檢測器的通量密度w 水汽對該波長的吸收系數w 水汽密度(絕對濕度) l 光學路徑長度9.冷鏡露點濕度表露點濕度表:測量濕空氣經冷卻后達到飽和狀態(tài)并可在一個固體表面(通常為鏡面)上檢測到露(或霜)沉積時的溫度。誤差來源:1 開爾文效應: 露滴(表面彎曲)的飽和水汽壓高于平面飽和水汽壓;影響結果-鏡面結露溫度低于真實露點溫度,誤差約 0.1 。10.拉烏爾(rault)效應:空氣與鏡面之間有雜質,特別是有一定量的可溶性物質時,使飽和水汽壓低于同溫度下的潔凈空氣和鏡面的飽和水汽壓; 影響結果-使露點溫度值偏高。第七章:氣壓的測定1. 氣壓是指單位

32、面積上向上延伸到大氣上界的垂直空氣柱的重量。常用的氣壓單位是百帕(hpa) 1hpa=100pa;一個標準大氣壓=760mmhg2.氣象上常用的液體氣壓表是水銀氣壓表的原因。(選擇)(1)在氣壓表管內的液體柱的高度是與該液體的密度有關的。由于水銀的密度比較大(13.596gcm3),當它與大氣壓力相平衡的時候,所需水銀柱的高度比較適中,便于制造和觀測 (2)當溫度不超過60時,水銀蒸氣壓很小,因此在氣壓表管內的水銀蒸氣壓,對于水銀氣壓表的示度,在觀測的精確度范圍內不會有影響 (3)水銀不沾濕玻璃,管中水銀面成凸起的彎月面,易于正確地判定它的位置 (4)水銀的性能很穩(wěn)定,不易與其它的物質發(fā)生反應

33、。水銀經過洗滌蒸餾等方法的處理,就可以得到十分純凈的合乎水銀氣壓表觀測精確度要求的水銀 3.水銀氣壓表的類型(1)動槽式水銀氣壓表 (福丁式 fortin)(2)定槽式水銀氣壓表 (寇烏式 kew)4.動槽式水銀氣壓表的構造原理動槽式水銀氣壓表的主要特點是有測定水銀柱高度的固定“零點”,故每次測定都需調整水銀面的高低,使其符合固定零點的位置。才能讀取水銀柱高度. 動槽式水銀氣壓表主要分為三部分:內管;外套管;槽部。動槽式水銀氣壓表的測量范圍一般為810-1070hpa(600-800 mmhg),并能在空氣溫度為-15-+45的條件下正常工作,其測量誤差不超過 ±0.4hpa或

34、77;0.3mmhg 5.定槽式水銀氣壓表的構造原理定槽式水銀氣壓表主要分為三部分:內管;套管;槽部主要特點是沒有固定零點,而采用了補償標尺的方法,定槽式水銀氣壓表表身刻度要比動槽式短一些,在我國1mmhg的實際長度只有0.98mm。定槽式水銀氣壓表的測量范圍和工作條件,要求與動槽式水銀氣壓表相同,但其測量誤差變?yōu)?#177;0.5hpa6.本站氣壓訂正(1) 原因:水銀氣壓表是利用水銀的壓力(重力)與大氣壓力相平衡的原理測量大氣壓力的。 我們通常在水銀氣壓表上觀測到的標尺示度實際上只表示觀測所得到的水銀柱的高度,還并不是真正的氣壓,由于儀器差的存在和氣壓表并不總是在標準條件下使用,即使氣壓相

35、同,也會因溫度和重力加速度的不同,水銀柱的高度不一樣。因此,水銀氣壓表讀數須依次經過儀器差、溫度差、重力差三步訂正才是本站氣壓(2) 方法1) 儀器差訂正由于受制成氣壓表的材料的物理特性的變化及制作技術條件的限制而產生的儀器差主要由下列幾個原因造成: 真空不良的影響 ; 毛細壓縮誤差; 溫度的不確定度; 水銀蒸氣壓的影響; 標尺誤差; 由于安裝條件不妥引起的誤差; 其它誤差方法:以上誤差實際上是作為儀器差綜合表現出來的,一般不進行逐項的檢定,只是在與標準氣壓表進行比較檢定后,得出綜合訂正值表供觀測時使用2) 溫度差訂正當溫度變化時水銀密度也隨之改變,從而引起水銀柱高度的變化,同時溫度的變化也將

36、使測量水銀柱高度的黃銅標尺發(fā)生脹縮。這樣,當外界氣壓不變,而溫度發(fā)生變化時,水銀柱和黃銅標尺均會發(fā)生脹縮。這種純系溫度的變化而引起的氣壓讀數的改變值,稱為水銀氣壓表的溫度差 方法: 式中為附溫表所示溫度3) 重力差訂正在前面已經提到,利用水銀氣壓表中水銀柱高度表示氣壓的前提是:t =0,緯度 =45°,海平面上的重力為標準。若在不同緯度、不同海拔高度的測站上,即使氣壓一樣,水銀密度也相同(經溫度差訂正后),但因重力加速度不同,而使水銀柱高度也不同 方法:緯度重力差訂正在平均海平面上,重力加速度隨緯度的變化:高度重力差訂正在陸地臺站:h為測站的海拔高度,h為以測站為中心的半徑150 k

37、m范圍內的平均海拔高度在水面上的臺站,平均海拔高度低于10 m:d為測點正下方的水深,d為以測站為中心的半徑150 km范圍內的平均水深在海岸附近地區(qū)的臺站:為半徑150 km地區(qū)內陸地面積所占比重使用水銀氣壓表的臺站,按下面的公式計算本站氣壓:7.空盒的特性(1)空盒彈性的溫度效應空盒與所有的彈性體一樣,它的楊氏模量具有負溫度系數。溫度增加時彈力就減弱,形變變大,測量值偏大。若大氣壓力維持不變,在升溫時空盒的厚度將變薄,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補償a、雙金屬片補償法:雙金屬片被安裝在空盒底部。設溫度升高影響使厚度減小,使自由端下降了k;但雙金屬片的變形作用使空盒基底提高了sb、殘余氣體補償法:在

38、空盒內殘留一定的氣體,當溫度升高時,盒內氣體的張力增大,使空盒向外擴張,以抵消因彈力減弱而引起的空盒壓縮上述兩種補償法,不論采用哪一種方法,都只有在補償點時才能得到完全補償,當氣壓不等于補償點氣壓時,都只能得到部分補償(2)空盒的彈性后效 彈性后效指當外界氣壓消失后,空盒不能完全恢復到它原來的形狀,這種現象叫空盒的彈性后效 彈性后效有兩個主要特點:a當氣壓變化停止后空盒的形變并不停止。b. 空盒的升壓曲線和降壓曲線不一致前一種可以在制造工藝中加以消除,后者則無法克服。8.空盒氣壓計的特點:氣壓計是自動、連續(xù)記錄氣壓變化的儀器,其準確度較差,因此氣壓計的記錄必須與水銀氣壓表測得的本站氣壓值進行比

39、較訂正,方可使用 .氣壓計由感應部分(金屬彈性膜盒組)、傳遞放大部分(兩組杠桿)和自記部分(自記鐘、筆、紙)組成9.沸點氣壓表:沸點氣壓表是利用液體的沸點溫度隨氣壓的變化而變化的關系來測量氣壓的, 在低氣壓測量時,它比空盒氣壓表的精度要高,特點:氣壓越低,靈敏度越高。第八章:地面風的測量1.風的定義:風就是指空氣的水平運動,風的運動既有速度又有方向,說明了風是一個矢量,因此風的觀測包括風向和風速兩項 。2.風向:風向是指風的來向,用十六方位表示,以拉丁文縮寫記錄。3.風速: 風速是空氣質點在單位時間內所移動的水平距離 以米/秒為單位,定時觀測取整數,自記記錄取一位小數 。4.取得具有代表性的風

40、資料:風的觀測一般是取某一時段內的平均風速和最多風向 。氣象臺站觀測中,一般是取兩分鐘的平均風速和最多風向,自記儀器是取十分鐘的平均風速和最多風向。5. 陣風(風的陣性)是指瞬時風向風速在平均值附近漲落的變化和分布特性。測定平均風速時,儀器要有優(yōu)良的積分性能(即自動平均能力);要是測定陣風,儀器應能反映瞬時風速,自動平均能力良好反而不利 。因此選擇儀器要根據觀測要求來決定。6.風向的測量儀器:風向標。分為頭部(維持平衡也稱平衡錘)、水平桿與尾翼三部分。整個風向標可繞垂直軸旋轉。它的重心正好在轉動軸的軸心上 。7.風向標的作用原理:當風的來向與風向標成某一個交角時,風對風向標產生壓力,這個力可分

41、解成平行和垂直于風向標的兩個分力。由于風向標頭部受風面積較小,尾翼受風面積較大,因而感受的風壓不相等,垂直于尾翼的風壓產生風壓力矩,使風向標繞垂直軸旋轉,直至風向標頭部正好對著風的來向時,由于翼板兩邊受力平衡,風向標就穩(wěn)定在某一位置。8. 風向標應滿足兩種特性:(1)靈敏性:在小風速或風向改變不大的情況下, 能很快地反映出風向變化來。(2)穩(wěn)定性:當風向改變時,由風向標本身慣性作用引起的擺動要小 。9.風速測量儀器:風杯形風速器。測速原理:它的感應部分是由三個或四個圓錐形或半球形固定在架子上的風杯組成。整個架子連同風杯裝在一個可以自由轉動的軸上,所有的風杯都順著一面。在風壓的作用下,風杯就順著

42、圓錐(球形)的凸面方向自由旋轉。10.風速儀的過高效應:(1)慣性 2) 垂直氣流 3) 風向脈動 。一般的風杯風速表 過高效應 10% 。11.風向和風速的傳送:傳送和指示風向標最常用的是格雷碼盤 ,格雷碼盤的特點:格雷碼盤將風向標軸的轉動角度的度數變換成一個二進制的數字信號,格雷碼盤由等分的同心圓組成,由內到外分別作21、22、23、24、25等分,相鄰兩份做透光和不透光處理,通過位于碼盤兩側同一半徑上的光電耦合器件輸出相應的格雷碼;傳送和指示風速最常用的是多齒光盤 。12.熱力式風速表的測量原理:它是根據被加熱物體的散熱速率與周圍空氣流速的關系來測量風速的。利用一根被加熱的金屬絲置于空氣

43、中,散熱速率與周圍空氣的流速有關,利用這種特性來測量風速。 13.聲學風速表的測量原理:聲風速表是利用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與風速之間的函數關系測量風速的。第九章:輻射及日照時數的觀測:1.輻射的概念:輻射是以電磁波形式傳遞能量的一種方式,太陽輻射是地球表面獲得熱量的主要來源,也是地球表面與大氣交換熱量的一種形式。2.太陽輻射又稱短波輻射,因為其能量的99集中在0.17-4um波段內,地球表面、大氣、氣溶膠和云層向四周發(fā)射的能量90集中在4-40um之間,故稱為長波輻射。3.輻射中的幾個概念:(1)太陽直射輻射(s):包括來自太陽面的直接輻射和太陽周圍一個非常狹窄的環(huán)形天空輻射(環(huán)日輻射),用

44、水平面太陽直接輻射(sl)來度量,可用直接輻射表測量。 ,ha為太陽高度角,z為天頂角.(2)散射輻射ed:太陽輻射經過大氣散射或云的反射,從天空2立體角以短波形式向下,到達地面的那部分輻射??捎每傒椛浔?,遮住太陽直接輻射的方法測量.(3)總輻射eg:水平面上,天空2立體角內所接收到的太陽直接輻射和散射輻射之和??捎每傒椛浔頊y量.(4)短波反射輻射(er):總輻射到達地面后被下墊面向上反射的那部分短波輻射??捎每傒椛浔砀袘娉聹y量,下墊面的反射能力以它的反射比ek表示(地表反照率).(5)全輻射(e):短波輻射與長波輻射之和,波長范圍: 0.29-100µm。(6)大氣長波輻射el

45、:大氣以長波形式向下發(fā)射的那部分輻射,或稱大氣逆輻射。(7)地面長波輻射el:地球表面以長波形式向上發(fā)射的輻射(包括地面長波反射輻射)。與地面溫度有密切聯系。(8)凈全輻射e*(輻射平衡):太陽與大氣向下發(fā)射的全輻射和地面向上發(fā)射的全輻射之差值,也稱為凈輻射或輻射差額。凈全波輻射e*= eg+el-er-el ;凈短波輻射eg*= eg- er;凈長波輻射el*= el- el 。4. 太陽常數:在日地平均距離處地球大氣上界垂直于太陽光束方向上接收到的太陽輻照度,稱為太陽常數。5. 輻射測量單位:(1) 輻照度e:在單位時間內,投射到單位面積上的輻射能,即觀測到的瞬時值。單位為瓦/米2(w/m

46、2),取整數。 曝輻量h:指一段時間(如一天)輻照度的總量或稱累計量。單位為兆焦耳/米2(mj/m2),取兩位小數,1mj=106j=106w·s 6.環(huán)日輻射的概念:來自太陽周圍半徑2.5°天空范圍內的散射,稱為環(huán)日輻射。7太陽直接輻射的測量儀器:(1)絕對日射強度表工作原理:感應部分由兩塊涂黑的錳銅片組成,其中一塊受日光照射而增熱,另一塊不受照射而通過電流加熱,調節(jié)加熱電流直到兩塊錳銅片溫度相同,即熱電偶對檢流計的輸出為零,此時太陽輻照度 s=(r/lb)i2=i2k,k為儀器常數,絕對儀器。(注意事項了解一下。)(2)相對日射強度表的構造:表由進光筒,自動跟蹤裝置及附

47、件組成,進光筒內部是光瀾和感應面等。測量原理:感應面對著太陽的一面涂黑,另一面是熱電堆,當有陽光從進光口照射到感應面時,溫度升高,與另一面形成對比,從而產生電動勢,該電動勢與太陽直接輻射成正比。8.總輻射表的構成:由感應件,玻璃罩和附件組成, 感應件由感應面和熱電堆組成。測量原理:感應面由黑白相間的金屬片組成,利用黑片和白片吸收率的不同,然后測定其下端熱電堆的溫差電動勢,再換算成輻射強度。熱電偶的熱接點處于黑片的下方,冷接點處于白片的下方,整個感應面密封在一個半球形玻璃罩中(雙層石英玻璃),為了保持罩內空氣的干凈,玻璃管內存放有干燥劑。兩種效應:(1)方位效應:如果太陽輻射強度不變,太陽天頂角

48、(或高度角)不變,轉動儀器一圈,儀器的讀數應該是不變的。(2)余弦效應:如果太陽輻射強度不變,太陽天頂角逐漸改變,儀器的讀數應該與天頂角的余弦成正比。9.散射輻射表由總輻射表和遮光環(huán)兩部分組成,在測量散射輻射時用遮光板遮住太陽的直接輻射,此時感應器感應的就是天空散射輻射。10.凈全輻射表:在一定高度的水平面上,測量來自上下兩方面的全輻射差額,上下感應面裝有既能透過短波,又能透過長波輻射的半球形專用聚乙烯薄膜罩。測量原理:凈輻射表由上下兩片涂黑感應面與熱電堆組成,凈輻射表的兩片感應面,緊貼在繞線型熱電堆的上下接點上。當感應部分(兩面)接收到不同的輻射量時,使得熱電堆上下端產生溫差,測量熱電堆輸出

49、的電訊號,經過換算就可以得出凈輻射.11.長波輻射表:長波輻射表的構造、外觀與總輻射表基本相合,由感應件、玻璃罩和附件等組成,不同的是用硅單晶玻璃罩,為阻隔3µm以下的短波輻射。12.日照指能使地上物體投射出清晰陰影的直接輻射,日照時數指太陽在一地實際照射的時數。在一給定時間,日照時數定義為太陽直射輻照度達到或超過120瓦每平方米的那段時間總和以小時(h)為單位,取一位小數,日照時數也稱實照時數。13.日照時數的測量方法:燒痕法;直接輻射測量法;總輻射測量法;對比法;掃描法。14.日照時數的觀測儀器:(1)暗筒式(唐喬式)日照計測量原理:測量原理:暗筒式日照計是利用陽光透過儀器上的小

50、孔射入筒內,使涂有感光藥劑的日照紙上留下感光痕跡線,來計算日照時數的。感光跡線的特點:日出日落前后光線逐漸增強或逐漸減弱,日照跡線較模糊,不同時節(jié)與不同的時間段跡線會出現不同的偏向。(2)聚焦式(康培司托克)日照計測量原理:聚焦式日照計是利用太陽光經玻璃球聚焦后燒灼日照紙留下的焦痕來記錄日照時數的。第十章降水與蒸發(fā)的測量1. 降水的概念:從云中降落或從大氣沉降到地面的液態(tài)或固態(tài)的水汽凝結物,包括:雨、雹、雪、露、霧凇、白霜和霧降水。2. 降水的觀測包括降水量和降水強度的觀測。降水量是指從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態(tài)或固態(tài)(經融化后)降水,未經蒸發(fā)、滲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積聚的深度。以mm為單位,取一

51、位小數。降水強度:指單位時間的降水量。降水根據強度大小可分為4類:小雨(0.12.5mm/h);中雨(2.68.0mm/h);大雨(8.115.9mm/h);暴雨(16.0mm/h)。3.引起降水量觀測的誤差:(1)雨水濺失 ,大到暴雨時,1-2%;(2)蒸發(fā)損失,單次觀測誤差0.3-0.5mm ;(3)風造成的誤差,風是造成降水測量誤差的主要原因,誤差占總降水量的10%以上。4.測定降水量的主要儀器:(1)雨量器:雨量器由承水器(漏斗)、儲水桶(外桶)、儲水瓶組成,并配有與其口徑成比例的專用量杯。目前我國所用的雨量器承水口為314cm2。若承水器水深1mm時,則量杯水深25mm。將量杯上每2

52、.5mm刻制一條線,那么代表降水量為0.1mm 。雨量器缺點:完全人工操作 ;必須在降水后才能進行測量 。無法實現氣象觀測的自動化與遙測化 。(2)虹吸式雨量計:測量原理:當雨水通過承水器和漏斗進入浮子室后,水面即升高,浮筒和筆桿也隨著上升(由于筆桿總是做上下運動,因此雨量自記紙的時間線是直線而不是弧線),下雨時隨著浮子室內水集聚的快慢,筆尖即在自記紙上記出相應的曲線表示降水量及其強度.(3)翻斗式遙測雨量計:翻斗式遙測雨量計是由感應器、記錄器和電源組成的有線遙測雨量儀器。感應器由承水器、上翻斗、計量翻斗、計數翻斗、干簧管等組成。記錄器由計數器、記錄筆、自記鐘、控制線路板等構成 。測量原理:

53、利用翻斗每翻轉一次的雨量是已知的,而翻斗翻轉的次數是可以記錄下來的。根據記錄下來的翻斗翻轉的次數,即可遙測出降水量的值以及得到降水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5.蒸發(fā)的定義:蒸發(fā)是指溫度低于水的沸點時,水汽從水面、冰面或其它含水物質表面逸出的過程 。蒸發(fā)量是指由于蒸發(fā)而消耗掉的水層厚度 ,以mm為單位,取一位小數。6. 測定蒸發(fā)量的主要儀器 :(1)小型蒸發(fā)器 :蒸發(fā)量計算公式如下: 蒸發(fā)量原量降水量余量。 蒸發(fā)器內的水量全部蒸發(fā)完時,記為20.0,此種情況應避免發(fā)生,平時要注意蒸發(fā)情況,增加原量。結冰時用稱量法測量,其它季節(jié)用杯量法或稱量法均可。 (2) e-601b型蒸發(fā)器:e-601b型蒸發(fā)器主

54、要由蒸發(fā)桶、 水圈、溢水桶,測針和超聲波傳感器組成。工作環(huán)境溫度要求是0±50.e-601蒸發(fā)器的精度要比小型蒸發(fā)器的精度高,對于影響蒸發(fā)量的原因都導致20cm口徑小型蒸發(fā)器的蒸發(fā)量比e-601蒸發(fā)器的蒸發(fā)量偏大,所以它的精度要小些。7存在的問題:降水的測定主要是代表性問題,基本上不存在準確性問題,而蒸發(fā)的觀測則不僅存在代表性的問題,而且也存在測定的準確性問題。8. 積雪:測站四周能見面積被雪(包括米雪、霰、冰粒)覆蓋超過一半時稱為積雪。雪深:從積雪的表面到地面的垂直深度,單位為厘米,取整數。;雪壓:單位面積上的積雪重量,單位為:克/平方厘米,取一位小數。9雪深的常用測量儀器是量雪尺

55、:將尺子垂直地插入雪中到地表為止(勿插入土中),依據雪面所遮掩尺上的刻度線,讀取雪深的厘米數(取整,小數四舍五入);雪壓的測量儀器有:(1)體積量雪器:由內截面積為100cm2的金屬筒、小鏟、帶蓋的金屬容器和量杯組成。測量原理:觀測前半小時把量雪器拿到室外,取樣前,把量雪器清干凈,取樣時,把量雪器垂直的插入雪中,直到地面。然后撥開量雪器一方的雪,把小鏟沿量雪器口插入,連同量雪器一起拿到容器上,再抽出小鏟,使雪樣落入容器內,加蓋拿回室內,等雪融化后,再用量杯測定其容積。pm/100,m為樣本重量。(6) 稱雪器:帶蓋的圓筒和秤、小鏟組成,pm/s50×m/50m,m為秤桿的刻度數,每一

56、刻度單位50g,s為圓筒內截面積50cm2。10、觀測地點的選擇:雪深、雪壓的觀測地段,應選擇在觀測場附近平坦、開闊的地方。入冬前,應將選定的地段平整好,清除雜草,并作上標記。11. 凍土是指含有水分的土壤因溫度下降到0或以下而呈凍結的狀態(tài)。凍土觀測的儀器是凍土器。12電線積冰是指雨淞、霧淞凝附在導線上或濕雪凍結在導線上的現象。附著在導線上的霜、干雪花和沾附的雨滴,因氣溫下降至零下而凍結少量的冰,都不作為電線積冰。從積冰架上的導線開始形成積冰起,至積冰消失止,稱為一次積冰過程。觀測須測定每一次積冰過程的最大直徑和厚度,以毫米(mm)為單位,取整數。(積冰直徑指垂直于導線的切面上冰層積結的最大數

57、值,導線直徑包括在內;積冰厚度方向與積冰直徑方向垂直,厚度小于等于直徑)當所測單純的霧淞直徑達到15mm或雨淞、濕雪凍結物或包括霧淞在內的混合積冰直徑達到8mm時,尚須測定一次積冰最大質量,以克/米(g/m)為單位,取整數。 電線積冰觀測,應在電線積冰架上進行。第十一章,自動氣象站1.自動氣象觀測系統(tǒng),從狹義上說是指自動氣象站,從廣義上說是指自動氣象站網。自動氣象站是一種能自動地觀測和存儲氣象觀測數據的設備。自動氣象站網由一個中心站和若干自動氣象站通過有線和無線通信電路和組網軟件組成。2. 使用自動氣象站的優(yōu)點:提高觀測站點的密度(空間分辨率);提高觀測時間的密度(時間分辨率);提高觀測資料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