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利水消腫藥_第1頁
第一節(jié) 利水消腫藥_第2頁
第一節(jié) 利水消腫藥_第3頁
第一節(jié) 利水消腫藥_第4頁
第一節(jié) 利水消腫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十二章利水滲濕藥一、含義以利水滲濕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療水濕病證的藥物,稱為利水滲濕藥。水之與濕,異名同類,彌漫散在者為濕,凝聚停蓄者為水,但二者并無本質的區(qū)別,也難截然劃分,故以水濕并提。本類藥物服用后,能使小便通利,尿量增多,故又稱為利尿藥,或利小便藥。本類藥物根據藥物的性能、功效、適應病證的不同,一般可分為利水消腫藥、利尿通淋藥、利濕退黃藥三類。二、功效與主治利水滲濕藥的主要功效是通利小便,增加尿量,排除水濕邪氣。因其作用特點不同,其功效又可分為利水消腫、利尿通淋、利濕退黃等。藥性寒涼的利水藥,通利小便而能清熱,使?jié)駸嵝皻饨詮男”愣?,具有清利濕熱的功效。利水滲濕是通過滲利之性,使水濕

2、邪氣,化為尿液,由小便排出體外,而達到治療水濕病證的作用,故廣泛用于水濕為患的多種病證。正如前人云:“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睆娬{了利水滲濕在治療水濕病證中的重要性。水濕為患有由水濕外侵所致,也有因脾、腎等功能失調,內濕停聚而成。水濕之邪為陰邪,其性重濁粘滯,易阻遏氣機,水濕為患多見有腫脹、重著、倦怠、小便不利、分泌物多等表現(xiàn)。由于水濕邪氣侵犯停蓄的不同部位,常見的病證有:水腫、淋證、黃疸、泄瀉、痰飲、帶下、濕痹、濕溫、暑濕、濕疹、濕瘡等。三、性能特點利水滲濕藥能滲能利,故一般具有淡味,習慣上甘淡并列,藥性多平;具有清熱作用者偏于寒涼,并有苦味。腎為水臟,主津液,腎的氣化功能正常,水濕才能形

3、成尿液。膀胱為州都之官,是貯尿、排尿的器官。而小腸受盛化物,接納胃中水谷,使清者由脾轉輸?shù)饺?,濁者經闌門下入大腸,無用之水液滲入膀胱,起分別清濁的作用,與尿液生成也有一定聯(lián)系。故利水滲濕藥主要歸腎經或膀胱、小腸經。利水滲濕其性下泄,屬于沉降之性。本類藥除香加皮、澤漆有毒外,其余之藥在常用劑量下無毒。四、配伍應用利尿滲濕藥的使用,除應針對水濕病情分別選用相適應的藥物外,尤應根據病因病機進行適當配伍。水濕停留與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密切相關,若水濕內停而肺氣不宣者,宜與宣肺發(fā)散藥配伍;水濕之證而兼脾虛者,當與補氣健脾藥配伍;水濕停滯而因腎虛不足者,應與補腎之藥配伍。水濕之邪為陰邪,其性粘滯,易阻

4、遏氣機,出現(xiàn)腫脹之證,應與行氣藥配伍。若濕郁化熱,或濕與熱合,成為濕熱淋證者,應選用利尿通淋藥,并與清熱解毒藥配伍;濕熱黃疸者,應選用利濕退黃藥,并與清熱疏肝或芳香化濕藥配伍;濕熱蘊結,成為濕溫、濕熱瘡疹者,除選用寒涼性的利尿滲濕藥外,并應分別與清熱燥濕藥、芳香化濕藥、清熱解毒藥配伍。若濕從寒化,或濕與寒結,而為寒濕者,在選用利水滲濕藥時應隨證與溫里藥、苦溫燥濕藥配伍。此外,若濕與風寒邪氣相搏,留滯關節(jié),出現(xiàn)風濕痹痛者,應與祛風濕藥配伍;若濕聚為痰,痰飲壅滯者,宜與化痰藥配伍 ??傊畱鶕C候特點,有的放矢,隨證配伍。五、使用注意1.本類藥物為滲濕通利之品,易耗傷津液,故凡陰液虧虛之人,當慎用

5、。2.本類藥物又具降泄滑利之性,故對于腎氣不固的滑精、遺尿、小便量多者,也應慎用。3.水濕為陰邪,粘滯重濁,易郁遏陽氣,故治水濕之證,不可過用清利之品,以免重傷其陽,變生他證。本章學習指導1.利水滲濕藥、利水消腫藥、利尿通淋藥及利濕退黃藥的含義:以通利小便、排泄水濕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療水濕病證的藥物,稱為利水滲濕藥。以通利小便,排泄水濕、消退水腫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證的藥物,稱為利水消腫藥;又稱為利尿退腫藥。以利小便、清濕熱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療濕熱淋證的藥物,稱為利尿通淋藥。以清泄?jié)駸帷⒗懲它S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療濕熱黃疸的藥物,稱為利濕退黃藥。2.利水滲濕藥的功效與主

6、治病證:本類藥均有利水(或稱利濕、利尿)的功效,可以主治各種水濕病證,如水腫、小便不利、淋證、黃疸、泄瀉、痰飲、帶下、濕痹、濕溫、暑濕、濕疹、濕瘡等。本類藥物以其滲泄之性,可使水濕之邪,聚為尿液,由小便排出體外,而達到除濕治病的目的,是用以治療水濕病證的主要藥物,故素有“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的說法。根據性能和主治病證的特點,本章的藥物又常分為三類:利水退腫藥,均有較強的利尿作用,都可主治水腫、小便不利之證;其中以利水滲濕為功效的藥物,廣泛用于各種水濕病證。利尿通淋藥,均有利尿通淋的功效,主要用于濕熱淋證,癥見小便頻數(shù)、短赤不利、淋瀝澀痛者。利濕退黃藥,以利濕退黃為主要功效,宜用于濕熱黃疸,

7、癥見目黃、身黃、小便黃赤者。3.主要有關功效術語的含義:利水滲濕:主要是指味甘淡的藥物,以其滲利之性,而通利小便、排除水濕邪氣的治療作用。利水消腫:是指通利小便,排泄水濕以消退水腫的治療作用。又稱利尿退腫。利尿通淋:是指清利下焦?jié)駸?,使膀胱氣化正常,以治療濕熱淋證的作用。利濕退黃:是指清利肝膽濕熱,使膽汁排泄正常,以治療濕熱黃疸的作用。4.利水滲濕藥的性能特點:利水退腫藥中具有利水滲濕功效的藥物,其藥性平和,或偏微寒;味為甘、淡;主歸腎與膀胱經。習稱利水退腫功效的藥物,其性味無明顯規(guī)律性,主歸膀胱經,其他章節(jié)內的利水退腫藥亦如此。利尿通淋藥,既可通利小便,又可清泄膀胱濕熱,故藥性偏寒;其味多苦

8、,或為甘淡;多歸膀胱經。利濕退黃藥,既清泄肝膽濕熱,又利膽退黃,故多為苦寒而歸肝膽之品。5.利水滲濕藥的配伍原則:濕為陰邪,其性粘滯,易阻遏氣機,引起濕阻氣滯之證,故水濕病證用利濕藥時,常配伍行氣藥,既除氣滯,又增強利濕之效。據濕證的證性:寒濕證,宜配伍溫里藥、化濕藥或苦溫燥濕藥;濕熱證,宜配伍清熱燥濕藥,或其他清熱藥及化濕藥;濕證因于腎、脾、肺虛衰者,可因證配伍溫陽、補氣之品。根據主治病證:如治淋證、濕溫等,常配伍清熱解毒藥;治血淋還宜配伍涼血藥。治黃疸,常配伍疏肝利膽之藥。治濕痹宜與祛風藥同用。等等。6.利水滲濕藥的使用注意:利濕藥因其滲利之性,有耗傷津液之弊,故陰津不足之人當慎用??捎弥?/p>

9、證亦不能過用。本類藥性偏滑利,孕婦慎用。第一節(jié)利水消腫藥以通利小便,排泄水濕,消退水腫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療水腫及其他多種水濕病證的藥物,稱為利水消腫藥。本類藥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其中味甘淡而應用廣泛者,又習稱利水滲濕。所謂利水消腫,就是通利水道,使小便排泄暢利,尿量增多,排出停蓄體內的水濕,以消退水腫的作用。本類藥適用于水濕為患的水腫、小便不利之證。利水可以消除水濕邪氣,故泄瀉、痰飲、帶下以及其他多種與水濕有關的病證也可選用。本類藥性味多甘淡而平,其中兼能清熱者可為寒性。主要歸腎經及膀胱、小腸經。使用本類藥應根據病證的病因病機適當配伍。如水腫的形成,與肺脾腎三臟密切相關,故本類藥治療水腫常與

10、宣肺發(fā)散藥,或補氣健脾藥,或溫補腎陽藥配伍。水濕泄瀉多因水濕邪氣傷及脾胃,運化受阻,清濁不分而成,故本類藥治療水濕泄瀉,常與化濕運脾藥配伍同用。等等。 【出處】 -神農本草經【來源】 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 Poria cocos (Schw.) Wolf 的菌核。主產于云南、安徽、貴州、四川等地。野生或人工培植。野生茯苓常在7月至次年3月采挖,人工種植于79月采挖。挖出后經堆置發(fā)汗,晾干,再發(fā)汗,再晾干,反復34次,最后晾至全干,去皮切片,生用。【性味歸經】 甘、淡,平。歸腎、脾、心經?!竟πА坷疂B濕,健脾補中,寧心安神?!緫谩?.用于水濕所致的小便不利、水腫、泄瀉、痰飲、帶下等證。本品甘淡

11、,淡能滲濕,甘能補脾,既能祛邪,又能扶正,使其利而不傷,補而不滯;且藥性平和,不偏寒熱,作用和緩,故凡水濕為患之證,無論寒熱虛實皆可用之,實為利水滲濕要藥。若水濕壅滯,水腫、小便不利,常與相應的利水滲濕藥配伍,以增強利水消腫之效。如傷寒論 五苓散,以之與豬苓、澤瀉、白術等藥同用。若寒濕停滯,脾腎陽虛水腫,宜與附子、干姜、桂枝等溫里助陽藥配伍,以溫陽利水。治濕熱帶下,宜與黃柏、車前仁、澤瀉等清熱利濕藥配伍,以清利濕熱。對脾虛濕盛的泄瀉、水腫、帶下等,本品既能利水滲濕,又能健脾補中,可收標本兼治之功。宜與健脾、滲濕藥配伍,如和劑局方 參苓白術散,以之與人參、白術、薏苡仁等同用,主治脾虛泄瀉。若治濕

12、痰咳嗽,宜與半夏、天南星、橘皮等燥濕、化痰藥配伍。2.用于脾虛證。本品能健脾補中,促進脾胃的運化功能。適用于脾氣虛弱,健運失調之證。若脾胃虛弱,食少納差,倦怠乏力,常與補氣健脾藥配伍。如和劑局方 四君子湯,以之與人參、白術等藥同用。若脾陽不運,水濕停蓄,痰飲咳嗽,常與桂枝、白術等助陽、健脾之品配伍。若脾胃虛弱,食不消化,腹脹便溏,常與人參、白術、山楂、神曲等健脾消食藥配伍。3.用于心神不寧證。本品既能寧心安神,又能補中健脾。故多用于氣血虧虛,心神失其所養(yǎng)的失眠、心悸、多夢、健忘等證。若肝心血虛,虛煩不寐,常與酸棗仁、柏子仁等養(yǎng)心安神藥配伍。若心脾兩虛,氣血不足,心神不寧,心悸,健忘,多與人參、

13、當歸、酸棗仁等補氣血藥配伍。水濕、痰濁所致之心神失寧,亦宜選用。【用法用量】 煎服,105g?!臼褂米⒁狻?見本章概述?!緟⒖假Y料】1.茯苓主要成分為-茯苓聚糖,約占干重的93,并含三萜類化合物如茯苓酸、乙酰茯苓酸、辛酸、月桂酸、棕櫚酸、十一酸、十二酸、脂肪酸及層乳酸、松苓酸、去氫茯苓新酸等,此外,尚含蛋白質、脂肪、卵磷脂、膽堿、組胺酸、麥角甾醇、膽堿、腺嘌呤、組胺酸、卵磷酸、鉀鹽、蛋白質、葡萄糖等。茯苓煎劑或糖漿劑,對正常人體有顯著利尿作用。茯苓流浸膏、煎劑對大鼠有利尿作用,能促進尿中鉀、鈉、氯等電解質的排出。茯苓多糖有明顯增強免疫功能作用,羧甲基茯苓多糖能顯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百分

14、率及吞噬指數(shù),并具有抗胸腺萎縮及拮抗脾臟增大的作用。茯苓煎劑對實驗動物有降低胃液分泌及胃酸含量。茯苓對家兔離體腸管有直接松弛作用。茯苓對肝臟損傷有保護作用,能顯著降低谷丙轉氨酶的活性,防止肝細胞壞死。茯苓煎劑有鎮(zhèn)靜、降低血糖作用。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等有抑制作用。此外,還有一定抗腫瘤作用。2.茯苓在加工時將菌核內部的白色部分切成薄片或小方塊,即為白茯苓;皮層下的赤色部分,即為赤茯苓;帶有松根的白色部分切成方形,為茯神,亦稱抱木茯神。前人經驗認為白茯苓偏于健脾,赤茯苓偏于滲利濕熱,茯神偏于安神。此外,茯苓菌核的黑色外皮,為茯苓皮,性味同茯苓。功能長于利水滲濕。多用于皮膚水腫。

15、常與生姜皮、桑白皮、大腹皮等同用。煎服,1015g。3.傳統(tǒng)將朱砂拌茯苓為稱朱茯苓,認為可增強寧心安神之效。但因朱砂主含硫化汞(HgS),不溶于水,且不能煎煮加熱,如經加熱,易析出Hg,產生毒性。故朱茯苓只宜作丸散劑服用,不宜作湯劑用。4.茯苓含有的菌絲,水分較難浸入內部,若入湯劑,以切成薄片(12mm)或打碎入煎為宜,以便有效成分充分溶解,提高療效。 出處】 -神農本草經【來源】 為多孔菌科真菌豬苓 Polyporus umbellatus (Pers) Fries 的菌核。寄生于樺樹、楓樹、柞樹等的腐根上。主產于陜西、河北、云南等地。春秋二季采挖。曬干,切片入藥,生用?!拘晕稓w經】 甘、淡

16、,平。歸腎、膀胱經?!竟πА?#160; 利水滲濕?!緫谩坑糜谒疂裢男”悴焕?、水腫、泄瀉、淋濁、帶下、腳氣、黃疸等證。本品功專通水道,利小便,祛水濕,其作用較茯苓為強。故凡水濕停滯之證均可選用。若脾虛水腫,小便不利,常與白術、茯苓等補氣利水藥配伍。若陰虛有熱的淋濁,亦可與滑石、澤瀉、阿膠等清熱養(yǎng)陰藥配伍。若濕熱蘊結,小便淋澀,常與竹葉、木通、滑石等清熱利尿藥配伍。若寒濕帶下,應與桂枝等溫陽利水藥配伍同用?!居梅ㄓ昧俊?煎服,510g?!臼褂米⒁狻?見本章概述?!緟⒖假Y料】豬苓主含麥角甾醇、粗蛋白、可溶性糖分、多糖等。豬苓水煎劑有較強利尿作用,較茯苓、木通強。其利尿機制主要是抑制腎小管對水

17、及電解質,特別是鉀、鈉、氯的重新吸收所致。其水或醇提取物能增強網狀內皮系統(tǒng)吞噬功能;豬苓多糖能明顯促進抗體生成,顯著提高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能力,提高淋巴細胞轉化率,為一種非特異性免疫刺激劑。豬苓多糖還有一定的抗腫瘤作用,豬苓提取物可抑制小鼠肉瘤和肝癌。豬苓多糖有抗放射作用和防治肝炎作用。 【出處】 -神農本草經【來源】 為澤瀉科多年生沼澤植物澤瀉 Alisma orientalis (Sam.) Juzep. 的塊莖。主產于福建、四川、江西等地。冬季莖葉開始枯萎時采挖。用微火烘干,撞去須根及粗皮,以水潤透切片,曬干,麩炒或鹽水炒用?!拘晕稓w經】 甘、淡,寒。歸腎、膀胱經?!竟πА?利水滲

18、濕,泄下焦熱?!緫谩坑糜谒疂裢乃[、小便不利、泄瀉、帶下、痰飲等證。本品甘淡,入膀胱經,善于滲泄水道,通利小便,排除水濕邪氣,其作用較茯苓為強。適用于水濕為患的病證。若水濕停蓄,肢體浮腫,小便不利,常與利水消腫藥配伍,如傷寒論五苓散,以之與茯苓、豬苓、白術等同用。治水濕滯留,清濁相混,大便清稀,本品利水滲濕而止瀉,常與茯苓、豬苓、蒼術、厚樸等通利小便、化濕醒脾之品配伍。若治痰飲內停,頭目昏眩者,本品利水滲濕則能消除生痰之因,常與白術等健脾利水藥配伍。本品藥性寒涼,既能滲濕,又能泄腎與膀胱之熱,尤宜于下焦?jié)駸嶙C。若濕熱淋濁、帶下,宜與龍膽草、黃芩、木通、車前子等清熱燥濕或利濕藥配伍。此外,

19、對濕熱下注,擾動精室,或腎陰不足,相火偏亢的遺精,本品可發(fā)揮滲濕泄熱和瀉相火的作用,常與清熱燥濕、利濕或滋腎陰、瀉相火之品配伍同用?!居梅ㄓ昧俊?煎服,510g。【使用注意】 見本章概述?!緟⒖假Y料1.澤瀉主要含三萜類化合物:澤瀉醇A、澤瀉醇B及澤瀉醇A、B、C的醋酸酯,此外尚含揮發(fā)油、生物堿、植物固醇、澤瀉素等。澤瀉具有顯著的利尿作用,能增加尿量,增加尿素與氯化物的排泄,對腎炎患者利尿作用更為明顯。有降血脂作用,澤瀉多種成分對實驗性高膽固醇血癥有明顯的降血清膽固醇作用和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其中澤瀉醇A、B、C醋酸酯都有降膽固醇作用,尤以澤瀉醇A-24-醋酸酯降脂作用最強;還能提高血中高密度脂

20、蛋白-膽固醇的含量。有抗脂肪肝及保肝作用。有輕度降血糖、血壓作用。澤瀉醇提取水溶性部分給離體兔心灌流有顯著擴張冠狀血管的作用。澤瀉水溶液中的某些成分對二磷酸腺苷誘導的血小板聚集和釋放反應均有抑制作用。澤瀉能拮抗乙酰膽堿引起的離體腸肌痙攣。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結核桿菌等有抑制作用 【出處】 -神農本草經【來源】 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薏苡 Coix lacryma-jobi L. var. ma-yuen (Roman.) Stapf 的成熟種仁。主產于福建、河北、遼寧等地。秋季果實成熟時采割植株,曬干,打下果實,再曬干,除去外殼及種皮。生用或炒用?!拘晕稓w經】 甘、淡,微寒。歸脾、腎

21、、肝、肺、大腸經?!竟πА?利水滲濕,健脾,舒筋,清熱排膿?!緫谩?.用于水濕所致的小便不利、水腫、泄瀉、帶下等證。本品甘補淡滲,功似茯苓而力稍弱,具有良好的利水滲濕及健脾作用。故適用于水濕滯留的多種病證,而脾虛濕滯者尤為適宜。若脾虛濕盛之水腫腹脹,食少泄瀉,腳氣浮腫等,常與人參、茯苓、白術等利水健脾藥同用。又因本品藥性偏寒,能清熱利濕,亦適用于濕熱淋濁、濕溫等證。治濕熱淋濁,可單用,或與金錢草、車前子、滑石等利尿通淋藥配伍。若治濕溫,常與竹葉、滑石、通草等清熱利濕之品配伍。2.用于風濕痹證。本品既能除濕,又能通利關節(jié),舒通筋脈,有緩和筋脈攣急之效,適用于風濕痹證。而濕痹的肢體重著疼痛,筋脈

22、拘急之證,尤為常用。若風濕在表,身痛發(fā)熱,常與麻黃等解表藥配伍。若濕郁熱蒸,蘊于經絡,骨節(jié)煩痛,常與防己、木通等祛風濕及清熱通絡之品配伍。如風濕痹痛,日久不愈,或筋脈拘急,可單用本品常服,如本草綱目薏苡仁粥,以本品與粳米煮粥,日日服用,緩緩起效;也可與獨活、防風、蒼術等祛風濕藥配伍。3.用于肺癰、腸癰。本品性寒,能清肺與大腸之熱,且能排膿消癰,故為治肺、腸癰的常用藥。治肺癰,咳吐膿痰,常與葦莖、桃仁等清肺、化瘀之藥配伍。治腸癰,常與牡丹皮、大黃、桃仁等清熱、活血、通便之藥配伍。【用法用量】 煎服,1030g。清利濕熱宜生用,健脾止瀉宜炒用。 本品力緩,用量宜大。除入湯、丸、散劑外,亦可作粥食用

23、,為食療佳品?!臼褂米⒁狻?見本章概述?!緟⒖假Y料】薏苡仁主要含薏苡仁油、薏苡仁酯、薏苡仁內脂、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及維生素B1等。薏苡仁油有阻止或降低橫紋肌攣縮作用,對離體兔血管,低濃度時收縮,高濃度時擴張;對子宮呈興奮作用,對離體兔小腸,小劑量時興奮,大劑量時抑制。薏苡仁內脂對小腸有抑制作用;對小鼠有解熱、降溫、鎮(zhèn)痛作用;抑制實驗性動物心臟的收縮,并有減緩頻率的作用。煎劑對癌細胞有一定抑制作用,有些成分可使細胞核分裂停止中期。薏苡仁有抗炎和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 【出處】 -中藥志【來源】 為蘿藦科植物杠柳 Periploca sepium Bge. 的根皮。

24、主產于山西、河南、河北等地。春秋二季均可采挖。趁新鮮時以木棒敲打,使根皮和木質部分離,抽去木心,將皮陰干或曬干,生用?!拘晕稓w經】 苦、辛,微溫。有毒。歸腎、肝、心經?!竟πА?利尿消腫,祛風濕?!緫谩?.用于水腫,小便不利。本品有利水消腫的作用,適用于肢體浮腫,小便不利??蓡斡茫嗫膳c茯苓皮、大腹皮等利尿消腫藥配伍同用,以增強利尿消腫之功。2.用于風濕痹證。本品芳香,能祛風濕,可用于風濕痹證,關節(jié)拘急疼痛。常與祛風濕、強筋骨藥配伍?!居梅ㄓ昧俊?煎服,36g。浸酒或入丸散,酌量。【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不宜多用;酒劑宜作外用?!緟⒖假Y料】1.香加皮的莖皮和根皮含十余種甙類化合物,其中最主要

25、的是強心甙、杠柳毒甙和皂甙杠柳甙。此外還有4-甲氧基水楊醛及其葡萄糖甙等。本品具有強心利尿作用。杠柳皮尚有殺蟲作用。2.本品中強心甙過量可出現(xiàn)中毒反應,引起心律失常,甚至死亡,故當注意用量。3.據考證,古本草所記載的五加皮來源于五加科植物,而現(xiàn)代使用的五加皮藥材,有南五加皮與北五加皮之分。南五加皮即五加科植物,北五加皮即上述蘿藦科植物杠柳的根皮,因其有特異香氣,又名香五加皮,1977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定名為香加皮。南、北五加皮科屬不同,功效也不一樣,應區(qū)別使用。一般認為,南五加皮無毒,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作用較好,兼能利尿。北五加皮僅有利水消腫,祛風濕作用,有毒,故臨床不可混用。本節(jié)藥

26、物的特殊用法和特殊使用注意本節(jié)藥物的特殊用法有:健脾宜用白茯苓,滲利濕熱宜用赤茯苓,寧心安神宜用茯神,茯苓皮專于利水宜治水腫小便不利。利水滲濕清熱排膿,薏苡仁宜生用,用以健脾止瀉,宜炒用。本節(jié)藥物的特殊使用注意有:香加皮有毒,不可過用,以免中毒而引起心律失常,嚴重者可致死亡。本節(jié)重點問題解答和難點釋疑1.在性能方面:本節(jié)藥物的藥性不一,如茯苓、豬苓為平性,薏苡仁微寒而炒后微溫,澤瀉性寒,香加皮偏溫。在要求考核的5味藥中,除香加皮以外,均為甘淡之味,此與五味理論中淡味能滲能利有關,故茯苓等功效為利水滲濕之藥,當為淡味;又淡為甘之余味,故又附于甘味之后,而致其甘與淡味并列。其歸經歷來不盡一致,因腎為主水之臟、故俱可主歸腎經,教材中有的藥物未列此經。此外,亦入膀胱。2.在功效方面:注意本節(jié)藥物雖統(tǒng)稱利水消腫藥,但各藥的主要功效,并不都是利水消腫。其中僅利水作用的應用較為局限,一般常用以治療水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