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輪復習 第2章 自然環(huán)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第7講 對流層大氣的受熱過程及大氣運動課后達標檢測 湘教版_第1頁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 第2章 自然環(huán)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第7講 對流層大氣的受熱過程及大氣運動課后達標檢測 湘教版_第2頁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 第2章 自然環(huán)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第7講 對流層大氣的受熱過程及大氣運動課后達標檢測 湘教版_第3頁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 第2章 自然環(huán)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第7講 對流層大氣的受熱過程及大氣運動課后達標檢測 湘教版_第4頁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 第2章 自然環(huán)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第7講 對流層大氣的受熱過程及大氣運動課后達標檢測 湘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7講 對流層大氣的受熱過程及大氣運動選擇題海陸風包括湖風(出湖風)和陸風(進湖風),是在較大湖泊和陸地之間形成的以24小時為周期的地方性風。下圖為8月某日我國鄱陽湖湖口站和進賢站南北方向風速與年平均風速逐時距平日變化曲線圖(距平是某一系列數值中的某一個數值與平均值的差,分正距平和負距平)。據此完成13題。1該日,湖口站的湖陸風轉換及對應的時刻是()a陸風轉湖風07:00左右b湖風轉陸風12:00左右c陸風轉湖風18:00左右d湖風轉陸風20:30左右2與湖口站相比,進賢站()a陸風轉湖風提前b湖風轉陸風提前c湖陸風轉換均推遲d湖陸風轉換均提前3湖口站風速比進賢站稍大,其主要原因是()a湖口站

2、緯度較高b湖口站距湖岸線較近c湖口站海拔較高d湖口站地表裸露嚴重解析:第1題,8月份受湖水和陸地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鄱陽湖與周圍陸地之間形成呈現日變化的湖陸熱力環(huán)流。白天,鄱陽湖氣溫低、氣壓高,周圍陸地氣溫高、氣壓低,因此吹湖風。湖口站07:0018:00風速為正距平的風為湖風,18:00次日7:00風速為負距平的風為陸風。由此可見,07:00左右由陸風向湖風轉換,18:00左右由湖風向陸風轉換。第2題,進賢站陸風在12:00左右轉換為湖風,湖風在20:30左右轉換為陸風,即進賢站湖陸風轉換的時間均比湖口站推遲。第3題,讀圖可知,湖口站和進賢站與主湖體距離相當,但湖口站距離湖岸線更近些,熱力性

3、質差異更加顯著,水平氣壓梯度力更大,因此風速更大。答案:1.a2.c3.b(2018·昆明模擬)下圖為世界某局部區(qū)域某日等壓線圖(單位:hpa)。讀圖完成46題。4圖示區(qū)域()aa地比b地云量少ba地比b地風速小ca地比b地氣壓低da地比b地氣溫低5有關圖示區(qū)域,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a地陰雨連綿ba地氣溫日較差較大cb地天氣晴朗db地吹偏南風6該日圖示區(qū)域內沿海地區(qū)發(fā)生概率最小的現象為()a霧霾b臺風c寒潮d風暴潮解析:第4題,讀圖可知,b地位于低壓槽,有鋒面天氣存在,多陰雨天氣,而a地位于高壓脊附近,所以a地比b地云量少;a地等壓線比b地密集,所以a地比b地風速大;a地比b地氣壓

4、高;根據圖中信息無法判斷a、b兩地的氣溫高低。第5題,讀圖可知,a地等壓線平直,且位于高壓脊附近,不可能出現陰雨連綿的天氣。a地天氣以晴朗為主,白天氣溫高、夜晚氣溫低,所以氣溫日較差較大;b地位于低壓槽,以陰雨天氣為主;b地吹偏北風。第6題,讀圖可知,該日圖示區(qū)域內沿海地區(qū)受鋒面影響,常產生降水天氣,所以發(fā)生霧霾現象的概率最小。答案:4.a5.b6.a下圖示意某地某時刻天氣系統(tǒng),a、b、c為等溫面,為海平面等壓線,等壓距為5 hpa。讀圖完成78題。7關于甲、乙兩地的氣壓關系,敘述正確的是()a甲>乙,氣壓差為10 hpab甲>乙,氣壓差為15 hpac甲<乙,氣壓差為15

5、hpad甲<乙,氣壓差為20 hpa8下列能表示此刻甲、乙之間氣象要素空間變化的是()解析:第7題,甲處上空等溫面上凸,說明比同海拔地區(qū)氣溫高,那么近地面的甲處應為低氣壓,故氣壓甲<乙;根據等壓距為5 hpa,可算出甲、乙之間的氣壓差為15 hpa,選c。第8題,等壓線密集程度從甲處向乙處越來越小,水平氣壓梯度力越來越小,風力由強變弱,d對;結合上題分析,等壓線圖中從甲至乙氣壓值應遞增,a錯;根據等溫面可判斷,甲處氣溫高于乙處,且從甲向乙氣溫逐漸下降,b錯;甲在低壓中心附近,氣流上升,水汽易凝結形成降水,乙在高壓中心附近,氣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結,降水少,c錯。答案:7.c8.d(2

6、018·北京第八十中學檢測)讀等值線示意圖,回答910題。9若等值線為中緯度地區(qū)海平面等壓線,且數值a<b<c,則()ap區(qū)域盛行下沉氣流,多陰雨天氣b兩地風向相反、風速相同cpn、pm沿線附近易形成降水天氣d夏季出現時,被稱為臺風或颶風10若等值線為山地等溫線,且數值a<b<c,則()a等溫線呈環(huán)狀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太陽輻射bp區(qū)域海拔高,獲得地面輻射少,氣溫低c兩地氣溫相同、降水量相同dpn、pm沿線易遭受泥石流、山洪等災害解析:第9題,讀圖,若等值線為中緯度地區(qū)海平面等壓線,且數值a<b<c,說明此時海洋受低壓中心控制,p區(qū)域盛行上升氣流,多陰

7、雨天氣,a錯。兩地風向可能相反,但等壓線疏密不同,風速不同,b錯。pn、pm沿線附近是低壓槽,易形成降水天氣,c對。臺風是熱帶地區(qū)氣旋強烈發(fā)展形成的,而該地位于中緯度,不會形成臺風,d錯。第10題,若等值線為山地等溫線,且數值a<b<c,則等溫線呈環(huán)狀分布的主要原因是海拔差異,a錯。p區(qū)域海拔高,獲得地面輻射少,氣溫低,b對。兩地氣溫相同、降水量不相同,c錯。pn、pm沿線是山脊線,不易遭受泥石流、山洪等災害,d錯。答案:9.c10.b(2018·太原模擬)由于建筑密度增加,城市空氣流動困難,因此加強城市通風廊道規(guī)劃和建設意義重大。下圖示意城市通風系統(tǒng),其中作用空間指需要

8、改善風環(huán)境或降低污染的地區(qū),補償空間指產生新鮮空氣或局地風系統(tǒng)的來源地區(qū),通風廊道則是將空氣由補償空間引導至作用空間的連接通道。讀圖,完成1113題。11城市通風廊道的主要作用是()a削弱城市熱島效應b加強城郊熱力環(huán)流c降低風沙天氣頻率d完善城市功能分區(qū)12規(guī)劃城市通風廊道,首先應()a確定補償空間位置b調查城市人口密度c明確城市盛行風向d統(tǒng)計污染源分布區(qū)13城市通風廊道應()a遠離主要道路b嚴控建筑密度c限制車輛通行d靠近下風地帶解析:第11題,由圖可知城市通風廊道主要由綠色植被組成,城市中綠色植被具有美化環(huán)境、減弱噪聲、調節(jié)氣候的作用,可削弱城市熱島效應。第12題,由材料可知通風廊道的主要

9、作用是“將空氣由補償空間引導至作用空間”,故要規(guī)劃城市通風廊道,首先就得明確城市盛行風向,通風廊道應沿盛行風向伸展,在可行的情況下,應保持或引導其他天然氣流如海洋風、陸地風、山谷風吹向作用空間。第13題,由材料可知,城市通風廊道建設的主要目的為改善城市風環(huán)境,通風廊道應以大型空曠地帶連成(如主要道路、相連的休憩用地、美化市容地帶、非建筑用地、建筑線后移地帶及低矮樓宇群),貫穿高樓大廈密集的城市結構。而城市風環(huán)境問題產生的原因為建筑密度增加導致的空氣流動困難,故其建設要嚴格控制建筑密度。答案:11.a12.c13.b沿海城市熱島效應和海陸風之間存在相互影響的關系,海陸風的影響范圍可達上百千米。圖

10、1為天津市某年春季、夏季、冬季和全年熱島強度日變化曲線圖,圖2為天津市簡圖。據此完成1416題。14圖1中符合天津冬季熱島強度的是()abcd15天津熱島效應會導致陸風勢力顯著增強的地點是()abcd16夏季,天津海風會使熱島效應強度()a增強b減弱c先增強后減弱d先減弱后增強解析:第14題,城市熱島效應主要是指城市地區(qū)的氣溫相對周圍地區(qū)較高,主要與城市的塵埃多、排放的溫室氣體多、排放的廢熱多,城市下墊面硬化面積大,植被覆蓋率低有關,使得城市比周圍地區(qū)溫度高。研究表明冬季城市中人類活動排放的廢熱遠高于太陽輻射,熱島效應最強,而夏季熱島效應較弱,故選項a正確。第15題,夜晚陸地降溫快,氣溫比同緯

11、度海上低,近地面陸地形成高氣壓,而海洋上因氣溫高,形成低氣壓,使下層空氣由陸地流向海洋,形成陸風;夜晚熱島效應形成的城市風是由郊區(qū)吹向城市。兩地的城市風風向與陸風風向基本相反,起到削弱作用;地城市風風向與陸風斜交,地城市風風向與陸風風向相同,對陸風勢力起到增強作用,故選項d正確。第16題,夏季陸地增溫快,氣溫比同緯度海上高,空氣膨脹上升,近地面陸地形成低氣壓,而海洋上因氣溫低,空氣下沉,形成高氣壓,使下層空氣由海洋流向大陸,形成海風;所以夏季來自于海洋的海風,性質比較涼爽,對市區(qū)起到降溫作用,從而降低與郊區(qū)之間的溫差,會使熱島效應強度減弱,故選項b正確。答案:14.a15.d16.b(2018·太原診斷)在地球低層大氣中,同一地點不同高度上的風并不完全相同,其主要原因是空氣在水平運動時所受的摩擦力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這樣,在氣壓梯度力作用下不同高度的風向與風速都會發(fā)生變化。讀圖回答1718題。17若某地不同高度上的風向、風速投影到同一水平面上,則四幅圖中能夠表示北半球地表到高空的風向隨高度變化而形成的曲線圖是()a圖b圖c圖d圖18在圖中,按地圖的一般方向判斷,其高空大氣高氣壓可能位于該地的()a東方b南方c西方 d北方解析:第17題,隨著高度上升,摩擦力減小,風速增大,風向右偏。因此圖符合題意。第18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