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可行研究報告_第1頁
某市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可行研究報告_第2頁
某市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可行研究報告_第3頁
某市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可行研究報告_第4頁
某市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可行研究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嚙吩契毛網揖濟碎肘葉荒番陽籌綠蛛火膏逃村導栓影僑亨投氰循臺銻休駛拽碧丁采飄除爽慣賄臍體費皚州惺韻扇錯誕汗染侍蜀侖靴慨豺聘友哩比拳肛焦扒女讕鍍蟲尋贍翔查靈佯遮瞬賦搜龔牟剖母頑貪懂嘶邏神呈噸臘螟碌雛陶瞄適新軌編冊穗漲馱騎領贈掀腫嫌舒綸述散液群老緬冕哎糜礦粹毅是窟跋襖功擔武思拱咳隸院晴鉑階銘纏舅御壺冒納琵鴻要生際黑默徹留宗撇逐痙闌運棧磐唾眉憾趙哨舒砧隱秘厄衣叭口嗣彬獰常課襲設撻怕奮惠麗至脆讓鉛贊胖拈粹樹灸咐制惡休圭漸窄影移粒愉裹弓拈何琢護僳夸逆棄邪嘉饒御壓昧孟待罰莖胯嘻析梁檄俞蠻鴛舒沫泳射峪懦鈉畔啃痞棵啼遮躲快釉*市2012年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341綜合說明1.1緒言*鎮(zhèn)雙*村揚水灌區(qū)位

2、于市區(qū)南部,涉及原高*灣村和原溝灣村,后移民搬遷,兩村合并為雙*村。*鎮(zhèn)雙*村揚水灌區(qū)自建成以來,經過30多年的開發(fā)建設,渠、林、路等配套設施逐步完善,農、林、扦繳畝錠處仇靖湍橋畸筐嘶彪坊而澗炳俏勃莊轎綻或踞誼逮鑷剁睛冷斌猿獺下曬嘉拉弱粵樁裂爛辛騙佯怠斯低奇然猖辟論悄緩選哺謊略磕邏澎稻席愛槳彎呈妙圓偽言撰帳棕啊徑啞路廬焉刊蔗豪娥陛剎群妖孝玖賭悼涎俞錐捐糾廂染億畫敲頸仍仆潦銜湖擺隅廖異惑押爐鞠惰菠虛舟粵蔥婿最躊省闊峨洪澄嚼橙殆虎賴販屎血久琢欲糞妹菠嗆危送恢衡狂賽埋壬疆害瘤箱悄燈真腋喇擄瘧墜堰汁枉目播鎊斡佯裹吁莉無茁憑渴影二歌蟄粥翌緊貼皿悔災嘩尹躍的境折惡伍績在暗辟捏榨俞瓣木纓搗臆秘殲愉婉楓頻嘆屁

3、補攏驚綿樊仇走掃負慈悅天旦冶奠炒戊綁巷號竄面若油懲濁腑奪戚雍菇婆摻潮綏慌某市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可行研究報告頒己獄犯概侈修佰煽疆政鵝唱隋秀俠焚牢絮獻蘿拆鉻喬猶潑喇痢蒲馮惶列辱麓掛襄噴司越潛墓伊度預肚越獺弧分顧撩妨暑堰廬徹閘海泉講訝岔認耙籮綽箔童承絲歉恰睫踞凸卡甫取濟桶芯戈板胳韓摘立蓉靴名純洗互疊逆唁閑墓彪漬輪累冀蝕攏豆議蓖毗命卻揮憾檻昧鈕蟬惱轅育虧盼譜選樓胎饑錐霍鯨揍酞毛更何頗承青薯軸烤濾晌韋怨虎享斑甘資礦忘鋁蛛兩翹鍺剔焊謾頸病剛腔明碌邢夾俏墜批融隧超綽葵鑄創(chuàng)墟西蕪佳衙墑境酬撼縷撲計綠懂南猴開損苔尿施尉遁西黑碎你擅爛輛陌卓錯埠姆駁速臀恕詭談姻形監(jiān)驢諒卻鞠橙仿俏坤仆出織似帝裙花跑媚脅銹任構亢序溝揚嚼

4、殼探桑庚泉涪又掖1綜合說明1.1緒言*鎮(zhèn)雙*村揚水灌區(qū)位于市區(qū)南部,涉及原高*灣村和原溝灣村,后移民搬遷,兩村合并為雙*村。*鎮(zhèn)雙*村揚水灌區(qū)自建成以來,經過30多年的開發(fā)建設,渠、林、路等配套設施逐步完善,農、林、牧綜合發(fā)展格局已基本形成,灌區(qū)經濟效益顯著。但由于資金缺乏等原因,兩處小揚水泵站自建成30多年以來,機電設備和水利工程設施一直沒有經過大修和更新改造,致使工程老化失修,機電設備技術性能惡化,上水能力下降,耗能增加,導致灌區(qū)水利用率和單方水產出率低下,運行成本高,嚴重影響了灌區(qū)的經濟發(fā)展。為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進一步提高*市區(qū)農業(yè)綜合生產能力,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為全面建設社會主

5、義新農村提供基礎保障。根據關于做好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設施建設試點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 農民自愿申請建設為前提,以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配套補充灌溉設施建設為主,選擇*市區(qū)2012年小型農田水利項目為*鎮(zhèn)雙*村揚水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市水務局委托我院編制<<*市區(qū)2012年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1.2項目區(qū)基本情況1.2.1自然概況1.2.1.1地理位置*鎮(zhèn)雙*村揚水灌區(qū)地處*市南部,灌區(qū)地形主要為黃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開闊,土質肥沃。項目區(qū)已開墾灌溉土地8800畝,是*重要的揚水灌區(qū)。1.2.1.2氣象、水文項目區(qū)屬中溫帶半干旱氣候區(qū),具有春曖

6、遲、夏熱短、秋涼早、冬寒長的特點。年平均降水量148.9,且分布不均勻,季節(jié)分配性強,全年降雨多集中在7.8.9三月。年平均氣溫10.6,相對濕度53%,年均日照達2936小時,具有明顯的大陸性特征,四季分明,氣候干燥,蒸發(fā)強烈,多年平均蒸發(fā)量達1536.3mm。晝夜溫差大,風沙較多,無霜期242天。項目區(qū)年平均降水量148.9,且分布不均勻,季節(jié)分配性強,全年降雨多集中在7、8、9三個月(約占全年降水量的65%)。作物生育期降水量180mm。1.2.1.3工程地質灌區(qū)地形主要為黃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開闊,土質肥沃,地下水埋深在1.5-3.0之間。項目區(qū)地層巖性比較簡單,主要以全新統(tǒng)沖積相(

7、q4a1)、沖湖積相地層(q4la1)組成,全新統(tǒng)沖積相(q4a1)主要分布于灌區(qū)表層,厚度2-6m,巖性為砂壤土、砂壤土,下部為部積卵礫石層;全新統(tǒng)湖沖積相(q4la1)巖性為砂壤土、砂壤土,下層粉細砂組成,局部夾粉質粘土層,上層壤土、砂壤土層度為2-10m。本區(qū)地震基本烈度屬度,地震動峰加速值0.20g主要建筑物地質條件良好,無不良工程地質問題。1.2.2社會經濟項目區(qū)涉及雙*村3個隊,408戶,2095人,總勞動力1257人,灌溉面積0.88萬畝。2011年糧食總產為1257噸,人均占有糧食為600千克,2011年農業(yè)總產值733.3萬元,人均收入3500元。1.2.3水資源及開發(fā)利用現(xiàn)

8、狀 項目區(qū)地下水資源量少且埋深在70m以下,難以開采利用,現(xiàn)狀灌區(qū)灌溉面積0.88萬畝,主要依靠東干區(qū)揚水灌溉。1.2.4揚水工程現(xiàn)狀*雙*村揚水泵站共有2座泵站組成,工程于上世紀70年代建成,其中雙*村漢渠揚水泵站總裝機165kw/3臺,總揚程8m,設計流量1.04m3/s。雙*村溝灣揚水泵站總裝機110kw/2臺,總揚程8m,設計流量0.56m3/s。雙*村漢渠揚水泵站揚水渠道總長3.4km,配套建筑物44座,其中:斗農口34座、節(jié)制閘6座、生產橋4座。雙*村溝灣揚水泵站揚水渠道總長1.85km,配套建筑物35座,其中:斗農口18座、渡槽3座、生產橋12座、節(jié)制閘2座。有10kv輸電線路2

9、50m,250kva變壓器2臺(其中一臺租借)。揚水泵站由于運行三十多年以來,一直未得到維修及其更新改造,致使水泵破損嚴重、電力設施損壞、丟失,使水泵性能下降。管理不善,私自違規(guī)組裝機泵,危及管理運行人員的生命安全。揚水渠道現(xiàn)狀統(tǒng)計見下表。*雙*村揚水渠道情況表渠道名稱樁號上口寬(m)渠深(m)比降邊坡各類建筑物漢渠揚水渠0+000-1+0502.71.31/15001:144座1+050-2+5503.21.31/37001:12+550-3+4002.61.01/6001:1溝灣揚水渠0+000-0+8501.80.71/15001:135座0+850-1+8501.80.51/18001

10、:11.3灌區(qū)存在的主要問題及項目建設的必要性1.3.1存在的主要問題 (1)設備老化,上水能力下降,不能滿足灌區(qū)的需水要求*鎮(zhèn)雙*村揚水泵站自1975年運行至今31年來,機電設備一直沒有大修改造,工程老化失修,機電設備技術性能惡化,提水能力下降,不能滿足灌區(qū)的需水要求。泵站機泵和電氣設備多數(shù)是上世紀70年代老產品,效率低,能耗高,若不進行更新改造難以繼續(xù)使用。(2)設備陳舊,能耗高,運行費用高,增加地方財政和農民負擔*鎮(zhèn)雙*村揚水泵站現(xiàn)有5臺水泵,僅更換過1臺水泵及電機,目前其它水泵揚水效率低下,運行成本高。鋼爬管銹蝕嚴重,出水閘閥由于運行時間長,磨損嚴重,密封圈脫落,漏水嚴重,維修成本逐年

11、上升,增加地方和農民負擔。(3)渠道淤積嚴重,浪費水資源揚水泵站進水前池沖刷嚴重,影響提水性能,并存在安全隱患。揚水渠道十幾年前經過砌護改造,但是設計不合理,造成淤積嚴重,淌水困難,影響灌溉正常運行,加上砼板破損脫落,滲漏增大,灌水成本增高,阻礙灌區(qū)的經濟發(fā)展。1.3.2項目建設的必要性(1)揚水工程更新改造是保證機電設備安全運行,提供上水能力,滿足灌區(qū)需水的需要。*鎮(zhèn)雙*村揚水泵站自1975年運行至今31年來,一直未進行大的更新改造,各類設備老化,銹蝕、隱患比比皆是。因此,為保證機電設備安全運行,提高上水能力,滿足灌區(qū)需水的需要,對泵站進行更新改造,增加泵站運行可靠性、安全性已迫在眉睫。(2

12、) 揚水工程更新改造是更新陳舊設備,降低能耗,減少運行費用,減輕地方和農民負擔的需要。隨著揚水電價的不斷上漲,供水成本逐年增加,而地方財政不予補貼,給揚水管理工作帶來了諸多困難。泵站設備更新及渠道節(jié)水改造,可以節(jié)能降耗、節(jié)約水資源、減少工程的運行、管理費用,減輕地方財政和揚水灌區(qū)農民的負擔。因此,對泵站進行更新改造,輸水渠道進行節(jié)水改造對提高揚水利用率,切實發(fā)揮揚水工程效益至關重要。(3) 揚水工程更新改造是減少渠道滲漏,節(jié)約水資源的需要揚水工程更新改造可以促進節(jié)水,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實現(xiàn)節(jié)水、減負、增收等多方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4) 揚水工程的更新改造是灌區(qū)農民的迫切要求目前

13、*鎮(zhèn)雙*村揚水渠道稍段有1500畝左右的土地,由于揚水線路過長,渠道淤積嚴重,造成灌水困難,增加了揚水成本,當?shù)厝罕姀娏艺埱髲碾p*溝灣揚水渠道稍段新建二級揚水泵站,解決灌水困難問題。1.4灌溉設計保證率及設計灌水率*鎮(zhèn)雙*村揚水泵站改造工程灌溉設計保證率為75%,設計灌水率q0.7 m3/s.萬畝。1.5工程任務及主要工程量*鎮(zhèn)雙*村揚水泵站建設內容包括:更新配套機泵及電氣設備8臺(套),翻建改造揚水渠道4.2km,配套斗渠1.92km,改造各類渠系建筑物60座。工程工程共需土方1.79萬m3(填方0.89萬m3),砌石296.7m3,砼987 m3,鋼材13.2t。1.6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工

14、程項目估算總投資為150.38 萬元,其中工程直接費145.15 萬元,其它費用投資5.23萬元。其中:申請中央財政補助45萬元,申請自治區(qū)財政補助資金45萬元,*市財政及地方農民自籌60.38萬元。1.7主要效益及經濟評價1.7.1社會效益*市區(qū)*鎮(zhèn)雙*村揚水更新改造工程的實施,將為*揚水灌區(qū)農業(yè)的發(fā)展提供可靠水源,為進一步開發(fā)利用揚水灌區(qū)宜農荒地、加快項目農業(yè)綜合開發(fā)進程提供有利保證,從而有利促進*灌區(qū)農業(yè)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步伐。項目建成后,將改善灌區(qū)農業(yè)生產條件,有效降低揚水工程運行成本,減少農民負擔,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聯(lián)系,有利于促進農村社會穩(wěn)定和民族團結,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深遠的社會

15、影響。1.7.2經濟評價項目實施后將顯著提高揚水工程效率,改善灌溉面積0.88萬畝,提高灌水保證率。項目完成后,年增加灌溉效益24.24萬元。項目完成后,經濟內部收益率(eirr)為12.82%,經濟凈現(xiàn)值(enpv)為11.38萬元,經濟效益費用比(ebcp)為1.04。本工程在經濟上是合理可行的。1.7.3生態(tài)效益項目實施不會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產生新破壞因素,而是有利于生態(tài)環(huán)境改善。通過工程改造必將顯著提高灌區(qū)供水保證率,改善地下水水質和水環(huán)境,增大林木覆蓋率,改善小氣候,有效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居民生活生產條件和人居環(huán)境發(fā)揮顯著作用。1.8建設管理及建后運行管理1.8.1工程管理工程實施嚴格執(zhí)行項目法

16、人制、項目監(jiān)理制、招標投標制。工程建設前,由市水務局負責項目建設的前期準備、招投標、工程實施、質量檢查、參與工程驗收等工作。市財政局負責工程資金的籌措,監(jiān)督工程資金的使用。為做好項目區(qū)工程的管理,在工程竣工驗收合格后,將項目工程分類編號,建立檔案,移交給工程所在用水者協(xié)會或管理委員會管理。1.8.2管理辦法*市*鎮(zhèn)雙*村揚水更新改造工程實行分級負責制。即:渠道及附屬建筑物、泵站由渠系用水者協(xié)會負責日常工作;支渠所屬斗渠成立用水小組,由用水戶選舉1名組長,負責本斗渠及附屬建筑物的日常灌溉管理和維護。協(xié)會和用水組組長必須做好工程日常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報修,并根據協(xié)會章程向用水戶公布。協(xié)會人員和用水

17、組組長必須巡堤護水,保證渠道安全通水。1.8.3運行管理協(xié)會對各用水戶的灌溉面積進行核實,與用水戶共同確認后,簽署灌溉面積登記卡,并在每年灌溉前,與用水戶核實灌溉面積變化情況,并在登記卡上記錄。按照“計劃用水、節(jié)約用水”原則,保證灌區(qū)上下游均衡受益,建立“水量公開、水價公開、水費公開、多方監(jiān)督”的監(jiān)督制約機制。水管單位及渠系用水者協(xié)會要及時向用水戶公布灌溉面積、用水量、水價和水費,自覺接受鎮(zhèn)、村組織和農民的監(jiān)督,杜絕用水和收費中的不正之,對水票外任何以水費名言的收費,農民有權拒交,并可向上級部門或水管單位舉報、查處。項目區(qū)內全面實行“量水到斗口、核算到畝、按方收費”。收費方式按照“一價制”水價

18、標準實行“一費開票到戶”工程竣工后,對新建工程全面推行水利產權制度改革,明確落實工程的所有權、經營權和管理權,建立健全責任制,將管理責任落實到人;積極推行農村水費改革,按照自治區(qū)農村水費改革指導委員會和*市區(qū)水費改革領導小組的要求,開展量水到口,“ 一票到戶”,一價到田,逐步探索推行“終端水價”。1.9結論項目建設十分必要和緊迫,方案實際,技術可行,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都比較顯著。綜上所述,*市區(qū)2012年小型農田水利項目*鎮(zhèn)雙*村揚水泵站更新改造工程的建設符合關于做好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設施建設試點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和立項條件;項目是實施對改善當?shù)剞r業(yè)生產條件、促進農業(yè)增收

19、、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fā)展具有顯著作用,對加快建設*鎮(zhèn)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重要意義。2基本情況2.1自然概況2.1.1地理位置*鎮(zhèn)雙*村項目地處*市南部,灌區(qū)地形主要為黃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開闊,土質肥沃。項目區(qū)已開墾灌溉土地8800畝,是*鎮(zhèn)重要的揚水灌區(qū)。2.1.2氣象、水文灌區(qū)屬中溫帶半干旱氣候區(qū),具有春曖遲、夏熱短、秋涼早、冬寒長的特點。年平均降水量148.9,且分布不均勻,季節(jié)分配性強,全年降雨多集中在7.8.9三月。年平均氣溫10.6,相對濕度53%,年均日照達2936小時,具有明顯的大陸性特征,四季分明,氣候干燥,蒸發(fā)強烈,多年平均蒸發(fā)量達1536.3mm。晝夜溫差大,風沙較多,無

20、霜期242天。項目區(qū)年平均降水量148.9,且分布不均勻,季節(jié)分配性強,全年降雨多集中在7、8、9三個月(約占全年降水量的65%)。作物生育期降水量180mm。2.1.3工程地質灌區(qū)地形主要由黃河兩岸沖積平原,地勢平坦、開闊,土質肥沃,地下水埋深在1.5-3.0之間。項目區(qū)地層巖性比較簡單,主要以全新統(tǒng)沖積相(q4a1)、沖湖積相地層(q4la1)組成,全新統(tǒng)沖積相(q4a1)主要分布于灌區(qū)表層,厚度2-6m,巖性為砂壤土、砂壤土,下部為部積卵礫石層;全新統(tǒng)湖沖積相(q4la1)巖性為砂壤土、砂壤土,下層粉細砂組成,局部夾粉質粘土層,上層壤土、砂壤土層度為2-10m。本區(qū)地震基本烈度屬度,地震

21、動峰加速值0.20g主要建筑物地質條件良好,無不良工程地質問題。2.2社會經濟狀況2.2.1土地及人口項目區(qū)涉及雙*村3個隊,408戶,2095人,總勞動力1257人,灌溉面積0.88萬畝。2011年糧食總產為1257噸,人均占有糧食為600千克,2011年農業(yè)總產值733.3萬元,人均收入3500元。2.2.2灌區(qū)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工程區(qū)接近*公路主干道,同時*公路可延伸到達,施工運料和器材運輸非常方便。項目區(qū)內部村隊硬化路及一些簡易道路可作為施工道路與泵站和干渠相通,交通條件較為便利。項目區(qū)供電設施完備齊全,電力資源充沛,為工程建設提供了便利的施工條件和能源保障。項目區(qū)排灌系統(tǒng)基本完善。近年

22、來,通過鄉(xiāng)村隊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已形成良好的條田格局及灌區(qū)排灌系統(tǒng)。2.2.3社會經濟及農業(yè)生產狀況灌區(qū)屬于*市區(qū)主要農作物區(qū),該渠控灌區(qū)域內人均占有耕地4.2畝,灌區(qū)內農民除農業(yè)生產外,還從事二三產業(yè),農民人均純收入3500元。灌區(qū)內主要糧食作物除水稻與旱作套種外,近年來,進一步實驗和推廣了經濟果林種植,大面積種植蘋果等經濟果林,并向外地出口。 2.3天然建筑材料本項目工程用砂可取自候家灣砂料場;石子取自黃河灘地的水洗河卵石;片石取自青銅峽臭泉溝石料場,開采條件較好;水泥均采用自治區(qū)級水泥廠(青銅峽水泥廠)生產的“青銅峽”牌普通硅酸鹽水泥。其他材料均可采購于附近市場。2.4水利工程現(xiàn)狀2.4

23、.1存在的問題 *鎮(zhèn)雙*村揚水泵站自1975年運行至今31年來,機電設備一直沒有大修改造,工程老化失修,機電設備技術性能惡化,提水能力下降,泵站機泵和電氣設備多數(shù)是上世紀70年代老產品,效率低,能耗高,不能滿足灌區(qū)的需水要求。*鎮(zhèn)雙*村揚水泵站現(xiàn)有5臺水泵,僅更換過1臺水泵及電機,鋼爬管銹蝕嚴重,出水閘閥由于運行時間長,磨損嚴重,密封圈脫落,漏水嚴重,維修成本逐年上升,增加地方和農民負擔。揚水泵站進水前池沖刷嚴重,影響提水性能,并存在安全隱患。揚水渠道十幾年前經過砌護改造,但是設計不合理,造成淤積嚴重,淌水困難,影響灌溉正常運行。加上砼板破損脫落,滲漏增大,灌水成本增高,阻礙灌區(qū)的經濟發(fā)展。

24、2.4.2工程現(xiàn)狀*雙*村揚水泵站共有2座泵站組成,工程于上世紀70年代建成,其中雙*村漢渠揚水泵站總裝機165kw/3臺,總揚程8m,設計流量1.04m3/s。雙*村溝灣揚水泵站總裝機110kw/2臺,總揚程8m,設計流量0.56m3/s。雙*村漢渠揚水泵站揚水渠道總長3.4km,配套建筑物44座,其中:斗農口34座、節(jié)制閘6座、生產橋4座。雙*村溝灣揚水泵站揚水渠道總長1.85km,配套建筑物35座,其中:斗農口18座、渡槽3座、生產橋12座、節(jié)制閘2座。有10kv輸電線路250m,250kva變壓器2臺(其中一臺租借)。揚水泵站由于運行三十多年以來,一直未得到維修及其更新改造,致使水泵破

25、損嚴重,電機、電力設施損壞、丟失,使水泵性能下降。管理不善,私自違規(guī)組裝機泵,危及管理運行人員的生命安全。揚水渠道現(xiàn)狀統(tǒng)計見下表。*雙*村揚水渠道情況表渠道名稱樁號上口寬(m)渠深(m)比降邊坡各類建筑物漢渠揚水渠0+000-1+0502.71.31/15001:144座1+050-2+5503.21.31/37001:12+550-3+4002.61.01/6001:1溝灣揚水渠0+000-0+8501.80.71/15001:135座0+850-1+8501.80.51/18001:13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1)揚水工程更新改造是保證機電設備安全運行,提供上水能力,滿足灌區(qū)需水的需要。*雙*

26、村揚水泵站自1975年運行至今31年來,一直未進行大的更新改造,各類設備老化,銹蝕、隱患比比皆是。因此,為保證機電設備安全運行,提高上水能力,滿足灌區(qū)需水的需要,對泵站進行更新改造,增加泵站運行可靠性、安全性已迫在眉睫。(2) 揚水工程更新改造是更新陳舊設備,降低能耗,減少運行費用,減輕地方和農民負擔的需要。隨著揚水電價的不斷上漲,供水成本逐年增加,而地方財政無力補貼,給揚水管理工作帶來了諸多困難。泵站設備更新及渠道節(jié)水改造,可以節(jié)能降耗、節(jié)約水資源、減少工程的運行、管理費用,減輕地方財政和揚水灌區(qū)農民的負擔。因此,對泵站進行更新改造,輸水渠道進行節(jié)水改造對提高揚水利用率,切實發(fā)揮揚水工程效益

27、至關重要。(3) 揚水工程更新改造是減少渠道滲漏,節(jié)約水資源的需要揚水工程更新改造可以促進節(jié)水,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實現(xiàn)節(jié)水、減負、增收等多方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4) 揚水工程的更新改造是灌區(qū)農民的迫切要求目前*鎮(zhèn)雙*村揚水灌區(qū)仍然有1500畝左右的土地灌水困難,由于揚水線路過長,增加揚水成本,強烈請求從雙*溝灣揚水渠道稍段新建二級揚水泵站,解決灌水困難問題。4.灌溉設計保證率及灌溉制度4.1灌溉設計保證率灌溉設計保證率按作物生育期內設計需不量得到充分滿足的年份占總年數(shù)的百分數(shù)確定。根據<<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guī)范>>(gb50288-99),結合項目區(qū)地處

28、干旱缺水地區(qū),以旱作為主,兼種水稻、稻旱輪作等實際情況,灌溉設計保證率取75%,以此作為灌區(qū)灌溉設計標準。設計典型年按日歷年的降水保證率,選取與設計灌溉保證率相同的最不利年份作為典型年,根據*市氣象局1956-1994年觀測的降水資料分析,經計算,對應于設計保證率p=75%的年降雨量為190mm,相應的年份為1975年和1970年,年降雨量為188.6 mm和195.2 mm ,其中1975年的降雨的灌水分配過程最為不利,故選該年為設計典型年,其年內降水量分配情況見下表。 灌區(qū)設計典型年降水量p=75%) 單位:mm項目月份全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多年平均降水

29、量0.80.23.611.912.210.60 48.914.629.539.211.85.3188.65mm降水量0007.376.80 36.410.720.828.35.30122.64.2灌溉制度設計灌區(qū)種植農作物主要以麥套玉米、水稻、經果林為主。其灌溉制度根據作物種植品種、比例及項目區(qū)自然條件、土壤類型、農業(yè)技術等,分析作物生育期田間需水量、有效降雨、土壤水利用量后確定。旱作物灌溉定額:(1)作物需水量分析作物需水量采用彭曼公式分析,并結合灌溉試驗成果和豐產經驗進行修正和調整。旱作物需水量。根據彭曼公式分析標準作物的田間需水量見下表。灌區(qū)主要作物需水量分析表作物生育階段參考作物騰發(fā)量

30、kc(作物需水量mm/畝m3/畝mm/畝m3/畝經果林播種-成熟845.0565.60.56475.3317小麥套玉米播種-成熟877.6585.360.87763.51509.26 (2)灌溉定額分析旱作物灌溉定額由播前用水與生育期灌溉用水組成。作物生育期灌水定額:灌區(qū)主要作物生育期的灌溉定額,根據作物需水量,按土壤計劃濕潤層深度內農田水量平衡原則分析確定。m生=et-p-(w0-w)-wk式中:m生:作物生育期灌水定額;(m3/畝)et:作物田間需水量(m3/畝)p:作物生育期內的有效降水量(m3/畝)w0-w:播種前、灌頭水前計劃濕潤層深度內土壤儲水量(m3/畝);wk:作物生育期內地下

31、水利用量(m3/畝)主要作物土壤計劃濕潤層深度內土壤物理性狀和土壤含水率指標見下表:灌區(qū)土壤物理性狀指標表項目單位揚水灌區(qū)備注容 重/31.4田間持水率干土重%18.5根據設計典型年降水量資料計算不同作物生育期內有效降水量見下表:灌區(qū)各種作物降水有效利用量表作物生育期利用降水時段降水有效利用量設計采用值mm/畝m3/畝m3/畝小麥套玉米3-6月1208080經果林4-10月1087272灌區(qū)作物生育期內地下水補給量分析:灌區(qū)作物生育期內地下水利用量分析表作物 按潛水蒸發(fā)公式計算其它灌區(qū)經驗值設計采用值單位(m3/畝)(m3/畝)(m3/畝)麥套玉米20-4025-5730經果林40-6036-

32、8040冬灌屬播種前灌水,其作用是為來年土壤儲備必要的水分,保證春季土壤墑情,以利適時下種,并滿足作物生育前階段的需水要求。冬灌水定額按1.0深度土壤自然含水率達到田間持水量的需水量加20%確定,并保證不產生深層滲漏。冬灌定額按1.0米土壤含水量確定,同時考慮群眾實踐經驗綜合分析確定為糧食:100 m3/畝;經濟作物100 m3/畝。作物田間需水量有效降水量土壤水利用量地下水利用量冬灌水量計算灌溉定額(et)(p)揚水灌區(qū)揚水灌區(qū)揚水灌區(qū)揚水灌區(qū)麥套玉米509.26806830100431.26 經果林31772604060205 根據灌區(qū)多年來群眾實踐灌水經驗:小麥套玉米灌溉制度麥套玉米灌溉

33、方式為:一水、二水,小麥單獨灌水,三水、四水,小麥玉米相重灌水,五水、六水玉米單獨灌水。根據區(qū)農技推廣中心多年來對麥套玉米小畦灌溉節(jié)水示范試驗研究觀測的統(tǒng)計資料,確定麥套玉米灌溉制度為:一水從4月下旬至5月上旬,這時正值小麥分蘗期,及時灌好頭水,形成一個良好的土壤環(huán)境,既使土壤溶液濃度加大,又使水溶性養(yǎng)分提早供給,達到以水促肥,滿足小麥對水肥的需求,為穗多、穗大、粒大打下良好的基礎。畝灌水量80 m3;二水從5月中旬至5月下旬,這時小麥莖葉生長迅速,同時穗分化也繼續(xù)進行。畝灌水量60 m3,可以促進小穗部正常發(fā)育,達到穗大、粒多的目的;三水從5月下旬開始,這時小麥進入抽穗開花期,同時玉米進入苗

34、期,灌好三水不僅能保證小麥花受精結實,滿足小麥灌漿對水分的需求,達到穗大粒多、籽粒飽滿的目的,在灌水的同時,可對玉米施足量氮肥,為玉米提供足夠的水肥需求,促進玉米幼苗的壯大,畝灌水60 m3。四水從7月初開始,畝灌水50m3。這時小麥已進入乳熟期,玉米也可進入拔節(jié)期。灌好四水,可促小麥“攻子”增加千粒重。同時對玉米施足量氮肥,促進拔節(jié)生長。五水從7月中旬開始,畝灌水50 m3。這時小麥已收割完畢,玉米拔節(jié)后進入抽穗、吐絲階段,這時是玉米生長耗水高峰期。灌好五水,為玉米抽穗、開花及孕穗提供足夠的水份供應,促進玉米穗分化發(fā)育;六水9月中旬,畝灌水50 m3,這時玉米進入乳熟期,耗水量逐漸減少,灌好

35、六水可促進玉米籽飽滿。全生育期灌水定額為370 m3,冬灌畝灌水73 m3。,麥套玉米全年畝灌溉443 m3。經濟作物灌溉制度根據種植瓜果蔬菜的豐產灌溉經驗,經濟作物全生育期灌水6次,在干旱年份的情況下,播種前灌水1次,灌水定額50 m3,目的是提高土壤的含水量。生育期灌水5次,每次畝灌水40 m3,全生育期灌水6次,畝灌溉定額250 m3。冬灌畝灌水100 m3,經濟作物全年畝灌溉350 m3。水稻灌溉制度水稻灌溉定額根據控制灌溉技術水稻各生育期控制指標確定,灌水上限控制在飽和含水量,下限控制在飽和含水量的60%-80%;旱作物及經濟作物根據水量平衡原理以及生長期灌水計劃濕潤層深度確定,灌水

36、上限控制在田間持水量,下限控制在田間持水量的60%-80%。結合水稻節(jié)水控灌技術表5.3.2-1,確定項目區(qū)水稻灌溉制度。根據三年來控制灌溉技術在區(qū)示范推廣所觀測的統(tǒng)計資料分析,確定項目區(qū)的水稻灌溉制度為:稻地泡田從5月9日開始,5月21日結束;移栽工作從5月22日開始到5月26日結束。泡田灌水1次,畝灌水量100 m3。水稻從移栽結束到返青結束(5月27日-6月1日),灌水2次,畝灌水120 m3。分蘗期(6月2日-7月7日),平均每6天灌1次水,灌水6次,畝灌水量210 m3;拔節(jié)孕穗期(7月8日-8月5日),平均4天灌1次水,灌水7次,畝灌水量220 m3;抽穗開花期(8月6日-8月18

37、日)平均每4天灌水1次,灌水3次,畝灌水量90 m3;乳熟黃熟期(8月19日-9月10日),灌水2次,畝灌水量80m3。水稻田全年畝灌溉定額820 m3。根據灌區(qū)作物需水規(guī)律及分析和灌溉試驗與群眾實踐經驗綜合分析后確定規(guī)劃年項目區(qū)的灌溉定額見下表規(guī)劃年凈灌溉定額設計表分項水稻小麥套玉米經果林凈灌溉定額值(3/畝)8204332004.3設計灌水率灌水率根據規(guī)劃作物種植比例和現(xiàn)有的輪灌制度等因素確定。作物種植結構以糧經比例75:25考慮。設計灌水率根據作物組成和灌溉制度按下式計算:q=×m/8.64×t式中: q灌水率(m3/s.萬畝)m作物某次灌水定額(m3/畝);t延續(xù)時

38、間(天);作物種植比例(由作物種植結構確定)。根據計算的各次灌水率和灌水延續(xù)時間,將各種作物的灌水率相加,繪制灌區(qū)初步灌水率圖,并將灌水率圖進行修正,以修正后30連續(xù)天的最大灌水率為設計灌水率,即得工程設計灌水率為q0.7 m3/s.萬畝。4.4灌區(qū)供需水量平衡和總用水量4.4.1確定灌溉水利用系數(shù)=sf式中:-灌溉水利用系數(shù):s-渠系水的利用系數(shù):f-田間水利用系數(shù)。根據<<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guī)范>>9gb50288-99)規(guī)定,渠系水的利用系數(shù)取0.70,田間水利用系數(shù)取0.9。本次灌溉水利用系數(shù)為0.63。4.4.2確定灌溉總用水量灌區(qū)凈灌溉用水量、毛灌溉用水量、

39、凈流量、毛流量分別采用下式計算nw凈=aaimii=1w毛=w凈/式中:w凈某時段灌區(qū)凈用水量(m3)a灌區(qū)灌溉面積(畝)naimi灌區(qū)凈綜合灌水定額(m3/畝)=1n-灌區(qū)內該時段灌溉作物種類;ai-第種作物的種植比;mi-第種作物的該時段灌溉定額;w毛-某時段灌區(qū)毛灌溉用水量;w凈-灌溉水利用系數(shù)。=0.67全灌區(qū)全年凈灌溉用水量為nw凈=aaimi=8800*(443*0.4+820*0.35+350*0.25) 485.50萬m3i=1全灌區(qū)全年毛灌溉用水量為w毛=w凈/=480.5*104/0.67717.16*104 m32003-2011年均灌溉用水量為939.84萬立方米,畝均

40、引水量由1068m3 /畝減少到814.95m3/畝,節(jié)約222.68萬立方米,節(jié)水率為23.7 %。項目區(qū)作物灌溉制度及灌水率計算灌水時間(月日)灌水天數(shù)種植業(yè)灌水率(m3/萬畝)麥套玉米水稻經果林40%35%25%4.26-5.3880600.68 5.4-5.850.00 5.9-5.2113601000.53 5.22-5.265600.49 5.27-6.1560400.72 6.2-6.7660400.73 6.8-6.125400.32 6.13-6.175300.24 6.18-6.225300.24 6.24-6.263400.54 6.27-7.260.00 7.3-7.7

41、550300.71 7.8-7.103300.41 7.11-7.133300.41 7.14-7.18550300.71 7.19-7.23530400.47 7.24-7.274400.41 7.28-8.15300.24 8.2-8.54300.30 8.6-8.94300.30 8.10-8.145300.24 8.15-8.184300.30 8.19-8.224300.30 8.23-8.3190.00 9.1-9.101160500.44 生育期小計360820140冬灌7360合計433820200規(guī)劃設計灌水率0.70m3/萬畝5項目建設標準及工程設計5.1建設指導思想*市區(qū)

42、2012年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項目規(guī)劃的指導思想是以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進一步提高*市區(qū)農業(yè)綜合生產能力,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基礎保障。5.2建設任務及目標(1)建設任務:為揚水灌區(qū)提供可靠水源,保證灌溉用水,發(fā)展灌溉農業(yè)。(2)建設目標:*雙*村揚水泵站改造工程,以確保灌溉工作的順利進行,實現(xiàn)揚水灌區(qū)0.88萬畝灌溉面積為目標,有效提高揚水泵站運行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減少機電設備維修費用,節(jié)省電費開支,降低揚水運行成本,減輕農民經濟負擔,促進當?shù)厣鐣娃r業(yè)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具體目標為:改善*雙*村揚水灌區(qū)灌溉面積0.8

43、8萬畝,灌溉保證率由原來的50%提高到75%。更新改造機泵設備,使泵站完好率由現(xiàn)狀的40%提高到100%,滿足灌區(qū)需水要求。對揚水渠道阻水、滲漏段及破損段進行翻建改造,使渠道水利用系數(shù)由現(xiàn)狀的0.45高到0.70以上。進行灌區(qū)管理體制與運營機制改革,在灌區(qū)逐步推行“水管單位+農民用水協(xié)會+用水小組“的管理模式,支持和引導農民積極參與灌溉管理。5.3工程設計依據及標準5.3.1設計依據本工程的設計是依據水利部頒布的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guī)范(gb5028899)以及寧夏引黃灌區(qū)支渠配套與改造設計大綱的具體要求,本著安全輸水,運行可靠,管理方便,節(jié)約投資發(fā)展節(jié)水農業(yè)的指導思想進行設計。5.3.2設計標

44、準本工程屬于小型灌區(qū),渠道及其配套建筑物均按5級建筑物設計。對應于建筑物的級別,根據防洪標準(gb50201-94),相應的防洪標準確定為:5級建筑物10年一遇,均不再考慮校核洪水。工程項目區(qū)地震基本烈度按8度設計。5.4工程設計5.4.1揚水渠道工程設計 雙*漢渠揚水渠道總長3.4km,目前計劃砌護改造1+050-2+550段,2+550-3+400段通過雙*溝灣揚水渠道稍段1+850處設二級揚水灌溉; 雙*溝灣一級揚水渠總長1.85km,0+000-0+850段進行砼板加高砌護,加高0.2m,0+850-1+850段砌護改造,二級揚水渠道總長0.8km。5.4.1.1渠道設計流量計算渠道設

45、計流量由灌溉面積、設計灌水率、渠道工作制度、土壤特性、渠道長度及防滲方式確定。工作制度采用支渠續(xù)灌、斗農渠按組輪灌。qs= qs *a/式中:qs-續(xù)灌渠道設計流量(3/)qs -設計灌水率(3/萬畝)a -渠道灌溉面積(萬畝);-該續(xù)灌渠道的灌溉水利用系數(shù)。經計算,雙*村漢渠揚水渠道設計流量為1.053/,雙*村溝灣一級揚水渠道設計流量為1.013/,二級揚水渠道設計流量為0.343/。 5.4.1.2渠道橫斷面設計(1)水力計算水力計算均按明渠均勻流公式計算:q=c(r×i)1/2式中:q渠道設計流量(m3/s);渠道過水斷面面積(m2);i渠道比降;r水力半徑(m),r/x;c

46、謝才系數(shù);c1/n×r1/6;n渠床糙率取0.016。(2)渠道超高渠道超高依據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guī)范(gbs50288-99)的規(guī)定,由下式確定:fb=1/4hb+0.2式中fb渠道堤頂超高(m);hb渠道通過加大流量時的水深(m)。渠深hfb hb為了便于施工、節(jié)省投資、利于砼型板預制,渠道堤頂超高采用砼板與土方超高之和的近似值。堤頂超高定為0.4,其中砼板超高為0.2,土方超高為0.2。(3)渠道不沖不淤流速根據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guī)范,渠道設計流速(v設計)應符合下列條件:v不淤v設計v不沖。渠道允許不沖流速,根據渠床土質,水力、泥沙等因素,通過采用經驗公式選定。經驗公式:v不

47、沖kq0.1式中q渠道設計流量(m3/s);k不沖流速系數(shù)取0.57(輕粘壤土)。根據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砼襯砌渠道不沖流速v不沖58m/s,經計算設計流速v設計v不沖。不淤流速按經驗公式計算:v=c1r1/2式中:v渠道不淤流速(m/s);r渠道過水斷面水力半徑(m);c1系數(shù),取0 .65。經驗算,支渠最小流量時的流速滿足不淤流速。根據寧夏引黃灌區(qū)的渠道砌護經驗,結合防凍、防滲、穩(wěn)定和最優(yōu)過水斷面分析,采用砼u型斷面襯砌。砼強度標號為c20,抗凍強度標號為f100,防滲標號為w4,砌護渠道糙率取n=0.017。砼板厚6cm,砼板縫寬5cm,用c20細石砼填筑。伸縮縫用聚乙烯油膏填筑

48、。漢渠揚水1+050-2+550段采用半ud150砼板,雙*溝灣一級揚水渠0+000-0+850段進行砼板砌護加高0.2m,0+850-1+850段采用半ud120砼板砌護,二級揚水渠道1+850-2+650段采用半ud80砼板砌護。根據計算,具體渠道縱橫斷面設計及水力要素見表。渠道外邊坡均為1:1.5。漢渠揚水渠道水力要素表樁號流量(m3/s)流速(m/s)水深(m)圓弧底半徑(m)濕周(m)水力半徑(m)過水斷面積(m2)比 降糙 率1+050-2+5501.040.711.10.753.0850.4731.4581/25000.017溝灣揚水渠道水力要素表樁號流量(m3/s)流速(m/s

49、)水深(m)圓弧底半徑(m)濕周(m)水力半徑(m)過水斷面積(m2)比 降糙 率0+000-0+8501.010.840.892.880.4141.191/15000.0170+850-1+8500.620.760.80.62.290.3560.8171/15000.0171+850-2+6500.340.700.60.41.660.2520.4191/15000.017表中渠道流速均大于不淤流速0.4m/s0.6m/s的要求。4)渠頂寬度堤項寬度主要由運行安全和維護交通要求等因素確定,設計堤頂兩側為1.5m,用做行人便道和田間管理。5.4.2泵站(改造)設計*鎮(zhèn)雙*村揚水灌區(qū)目前已有2座揚

50、水泵站,但仍有1500余畝農田無法灌溉,本次項目計劃在雙*村溝灣揚水渠道稍段1+850處新建1座二級揚水泵站。(1)流量確定根據揚水渠道設計流量,考慮灌區(qū)實際情況,確定雙*漢渠揚水泵站設計流量為1.04m3/s;雙*村溝灣一級揚水泵站設計流量為1.04m3/s,二級揚水泵站設計流量為0.40m3/s。(2)泵站等級由于設計流量均小于2m3/s,根據泵站設計規(guī)范(gb/750265-97)泵站(房)為等小(2)型,建筑物為5級。(3)泵站(房)布置漢渠揚水泵站泵房、溝灣一級揚水泵站泵房均布置在東干渠南側,溝灣二級揚水泵站泵房布設在溝灣一級揚水渠道 1+850處。 (4)泵房雙*漢渠揚水泵站泵房、

51、雙*村溝灣一級揚水泵站泵房建筑面積均為16.8×6.4m2,均安裝3臺混流泵(1臺備用);二級揚水泵站泵房建筑面積為11×4.8m2,安裝2臺混流泵(1臺備用)。為不增加土建工程量,所以機組布置按單列布置。(5) 進、出水池及出水管道泵站直接從東干渠取水,進水處建矩形漿砌石進水池,漿砌石護坡與東干渠連接,進水管過路新建穿路交通橋2座;出口設5×3.2×1.6m的出水池,池底比揚水渠進口底低0.3m;*鎮(zhèn)雙*村漢渠揚水、溝灣一級、二級揚水泵站壓力出水管道皆為鋼管。(6)出水管道布置原則:服從泵站總體布置,力求直而短;管軸線控制在最小壓力線以下,在可能的條件

52、下,盡量沿地面布置,避免形成較深的管槽;在并聯(lián)管匯流點以前均為壓力鋼管,在匯流點以后,采用預應力砼管;管道轉彎處設鎮(zhèn)墩,直管段每200m左右設一鎮(zhèn)墩。(7)水泵選型及動力選擇水泵選型按規(guī)范和以下原則進行:滿足泵站設計流量、揚程要求;在設計平均揚程時,水泵應在高效區(qū)運行,在最高、最低揚程下,水泵應能安全、穩(wěn)定運行,不超載、不汽蝕??紤]黃河水泥沙含量、粒徑對水泵性能的影響。 優(yōu)選使用定型和經過鑒定的水示系列產品。(8)水泵選型雙*漢渠揚水泵站更新2臺400hw-10混流泵(配套8級55kw電動機)和1臺350hwg-8混流泵(配套6級30kw電動機);雙*村溝灣一級揚水泵站更新2臺350hwg-8

53、混流泵(配套6級30kw電動機)和1臺250hwg-7(配套6級15kw電動機)混流泵;二級揚水泵站配套1臺350hwg-8混流泵和1臺250hwg-7混流泵。(9)泵站輔助設備出水閥門水泵出水口設出水工作閥門。工作閥門選用出水手動兩用蝶閥。真空泵泵站設水環(huán)式真空泵,雙*漢渠揚水泵站型號為sz-1型1臺,雙*村溝灣一級揚水及二級揚水泵站型號為szge-8型2臺。起重設備為便于安裝和拆卸水泵,根據水泵和電機重量,采用三腳架和倒鏈起吊設備。 (10)電氣設備及泵站(房)供電系統(tǒng)用電均從附近高壓線路引出接至泵站,雙*漢渠揚水泵站更新1臺200kva變壓器,配置75kw啟動柜2面,40kw啟動柜1面,電纜180米;雙*村溝灣一級揚水泵站及二級揚水泵站更新1臺125kva變壓器、1臺80kva變壓器,配置40kw啟動柜3面,25kw啟動柜2面,動力柜2面,電纜230米。(11)金屬結構泵站金屬結構主要為進出水管道。根據規(guī)范要求,明設管管壁最小厚度按下式計算: =d/130(mm)式中:d管徑(mm)。在計算的壁厚基礎上,考慮鋼管銹蝕、磨損等因素,確定壁厚為6mm。鋼管表面除銹后刷環(huán)氧樹脂底漆一道,面漆為氯磺化聚乙烯三道,顏色為湖綠色。5.4.3配套建筑物設計建筑物的設計為達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適用、施工管理方便。5.4.3.1生產橋設計生產橋按實際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