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中考專題訓練之二十二:構成物質的微粒_第1頁
決勝中考專題訓練之二十二:構成物質的微粒_第2頁
決勝中考專題訓練之二十二:構成物質的微粒_第3頁
決勝中考專題訓練之二十二:構成物質的微粒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習必備歡迎下載決勝中考專題訓練之二十二:構成物質的微粒一、選擇題1有關分子、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A. 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最小粒子B. 化學變化中分子、原子都可分C.花香四溢說明分子間有間隔D.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2將 100ml 水與 100ml 酒精混合,所得液體體積小于200ml。下列對此現(xiàn)象的解釋最合理的是()A. 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C.分子是不斷運動的B.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是很小的D.分子間是有間隔的3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下列有關水分子的敘述正確的是()A 受熱時水分子的體積逐漸變大B降溫時水分子的化學性質發(fā)生改變C反應時構成水分子的原子種類發(fā)生改變D 電解水生成氫

2、氣和氧氣說明水分子是可分的4對下列事實或現(xiàn)象的解釋錯誤的是()選項事實或現(xiàn)象解釋A八月桂花,十里飄香分子總是在不斷運動著B水銀溫度計里的水銀熱脹冷縮分子大小隨溫度改變而改變33D濃氨水和濃鹽酸接近時“空中生煙 ”分子總是在不斷運動著5參考下列物質的微觀結構圖示,其中由陰,陽離子構成的物質是()A 銅B干冰C氯化鈉D金剛石620XX 年 3 月,受里氏9.0 級地震影響, 日本福島縣第一核電站反應堆震后發(fā)生異常導致核蒸氣泄漏。其中放射性元素碘-131 數(shù)月后才會完全消失,通過受污染食品在甲狀腺內聚集,引發(fā)甲狀腺疾病甚至甲狀腺癌。已知碘-131 的原子核內質子數(shù)為53,質子數(shù)與中子數(shù)之和為131,

3、則下列關于該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A 中子數(shù)為C核電荷數(shù)為88131B核外電子數(shù)為53D 1 個該原子的質量為131g7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A 原子不顯電性,是因為原子中不存在帶點的粒子D 不同元素最本質的區(qū)別在是相對原子質量不同8在地震后的救援行動中,為了搜索埋在廢墟中的幸存者,人們用了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據(jù)人體發(fā)出的氣味發(fā)現(xiàn)幸存者。試用化學觀點從微粒的角度分析能發(fā)現(xiàn)幸存者的原因是()學習必備歡迎下載A 分子很小B 分子在不停地運動C分子間有間隙D 分子是由原子構成9氨水是一種化學肥料。打開貯存氨水的容器,就可以聞到一股強烈的氨味。從微觀角度分析,其原因是()A. 組成氨水的元素種類發(fā)

4、生改變C. 氨分子由靜止變?yōu)檫\動B. 氨分子在不斷運動D. 氨分子的體積變大了10航天員專用的小分子團水具有飲用量少、在人體內儲留時間長、排放量少等特點。航天員一次飲用125mL 小分子團水, 可維持人體6h 正常需水量。 下列關于小分子團水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 水分子的化學性質被改變了B. 小分子團水中水分子間沒有間隙C.小分子團水中水分子停止了運動D.小分子團水的部分物理性質與普通水有所不同11知識梳理有助于我們對已學知識的鞏固,如圖是某同學學習物質結構層次后以氧氣為例進行的梳理,下列選項中與a、 b、 c 相對應的是()A 原子、原子核、核外電子B 原子核、原子、核外電子C原子、核外

5、電子、原子核D核外電子、原子核、原子12在 H2O、 OH一、 H、 H+ 四種微粒中,屬于分子的是()一B.HC.H 2OD.H+A.OH13下面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模型示意圖,據(jù)此分析錯誤的是()A. 反應前后原子數(shù)目沒有變化B.反應的本質是原子的重新組合過程C.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D.示意圖中的各物質均屬于化合物14 .中科院的全超導的“人造太陽 ”托克馬克核聚變試驗裝置的調試運行成功,使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處于世界前列。氘和氚是核聚變的原料(氘、 氚原子核內都只有1 個質子,但含不同數(shù)目的中子),聚變發(fā)生后,氘、氚原子核轉變?yōu)楹ぴ雍?。根?jù)以上敘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核聚變是化學變化B

6、氘原子和氚原子屬于不同元素C氘原子和氚原子是氫的兩種同位素D 氘原子和氚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相同15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A 、從元素周期表中可以獲取元素名稱、原子序數(shù)、相對原子質量等信息B 、物質本身沒有好與壞之分,而人們對物質的應用卻存在合理與不合理之分C、對于化學變化,根據(jù)不同的需求,人們需要控制反應條件促進或抑制反應的發(fā)生D 、科學家創(chuàng)建元素符號、化學方程式等化學用語,是為了增加化學科學的神秘色彩16據(jù)都市晨報報道,20XX 年 3 月 11 日,滬寧鐵路丹陽段施工工地由于殘留的鋁粉學習必備歡迎下載爆炸造成嚴重傷亡事故。下列關于鋁粉的說法錯誤的是()A 鋁粉和鋁塊的組成元素和化學性質都不

7、同B 上述資料說明鋁粉是一種具有可燃性的物質C鋁粉在空氣中爆炸的產物是氧化鋁D 生活中,常用鋁粉漆對鐵制品進行防護17對于圖示理解錯誤的是()A 原子可結合成分子B可用表示氫分子的形成過程C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D 化學變化的基礎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組合18化學上常用元素符號左下角的數(shù)字表示原子的質子數(shù),左上角的數(shù)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數(shù)13個質子和7 個中子的碳原子。 下列關于131127I與質子數(shù)之和, 如 6C 表示核內有 653I和53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 各一個原子相比較,中子數(shù)相同B 屬于同種元素C各一個原子相比較,核外電子數(shù)相同D各一個原子相比較,質子數(shù)相同19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

8、 從顯微鏡下觀察分子和原子的運動已經成為可能,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有 ()A 從科學預測分子原子的存在,到真實看到分子原子,科學研究是一個大膽假設、實踐驗證的過程B 分子間有間隔,固體中分子排列是有規(guī)律的C分子是由更小粒子構成的D 分子是有外殼的實心球體,通常情況下靜止不動20如圖所示, 在燒杯甲中裝入蒸餾水,滴入2 滴酚酞試劑,得到無色溶液。在燒杯乙中裝入濃氨水。用一只大燒杯把甲、乙罩在一起。幾分鐘后,發(fā)現(xiàn)甲中的溶液變成紅色。對上述現(xiàn)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1)甲內滴入的酚酞要過一會兒才能變色,與乙無關;( 2)大燒杯壁上沾有某種物質,散發(fā)出的肉眼看不見的微粒與甲中的溶液接觸,使其變紅;( 3)

9、乙中的濃氨水中有肉眼見不到的微粒逸出,有些微粒進入了甲中的溶液, 使溶液成分改變, 并使溶液變紅。( 4)氨水能使酚酞溶液變紅A ( 1)( 4)B( 2)(3)C( 1)( 2)D (3)( 4)二、簡答題21天然水中含有的部分雜質如下表所示:溶 解物質主要氣體主要離子生物生成物氧氣鈣離子、氯離子、NH 4+、 NO 2、二氧化碳硫酸根離子HPO 42 、 Fe3+、硫化氫等鎂離子H 2PO4 等懸浮物質細菌、藻類及原生物、泥沙、黏土等學習必備歡迎下載請根據(jù)上表內容回答:(1)寫出 “主要氣體 ”中兩種氣體的化學式_ 、_ ;(2)寫出 “主要離子 ”中一種陽離子和一種陰離子的符號_、 _

10、;(3)寫出由 “生物生成物 ”中的離子組成的硫酸二氫銨的化學式_。22用微粒的觀點回答下列問題:( 1)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微粒是。( 2)水通電分解過程中,不變的微粒是。( 3)用濕抹布擦過的桌面,一段時間后變干的原因是。( 4)定質量的水蒸氣冷凝成水時,其體積變小的原因是。23我市有大面積含豐富硒的土壤資源,在這種土壤中種植的白蓮、甘薯、大米等,含有豐富的硒被稱為富硒產品, 出口歐美市場。 富硒產品中的 “硒 ”指的是(選填 “元素 ”、“分子 ”或 “原子 ”),已知硒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34,相對原子質量為79,則一個硒原子的原子核由 34 個質子和 45 個構成。乙24甲、乙、丙三種物質

11、均含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單質;甲、乙在常溫下均為液體,在一定條件下均可分解成丙;它們之間有如右圖所示的轉化關系(部分物質和反應條件已經略去) 。則:甲的化學式為;丙轉化成乙甲丙的化學方程式為;從微觀的角度解釋甲、乙性質有差異的原因是。25日本福島核電站發(fā)生事故以來,目前在我國各地監(jiān)測出的人工放射物質碘-131( 碘元素符號 :I) 的數(shù)值水平極其微小,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影響。碘-131 能與水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兩種酸。寫出全部反應物的化學式,寫出全部生成物的化學式26如圖是水發(fā)生變化的微觀結構模型,甲、乙兩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從微觀結構分析,該變化的特點

12、是。27如圖是常見氣體的分子模型圖,其中“”和“”分別代表二種原子模型。已知氣體A 可在氣體 B 中燃燒生成氣體C,且氣體C 能通過稀鹽酸與石灰石反應產生。( 1)氣體 C 的化學式是;( 2)氣體 A 與氣體 B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學習必備歡迎下載( 3)當氣體 A 、氣體 B 和氣體 C 質量之比為7:4:11 時,它們所含分子個數(shù)之比是。28右圖是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圖。從示意圖中,你能夠得出的規(guī)律或者結論有:(答出兩條即可)(1)。(2)。29 20XX年 3 月,日本地震引發(fā)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放射性物質碘 131 外泄。人體的甲狀腺會吸收放射性碘131,并對甲狀腺造成損傷。碘片可減少甲

13、狀腺對碘 131 的吸收。請回答下列問題( 1)碘 131 原子的原子核帶53 個單位的正電荷,則該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為。( 2)我國在一些極少數(shù)地區(qū)也檢測到極少量的碘 131,這說明微粒是。( 3)碘片中的 “碘 ”指的是 選填 “分子 ”,“原子 ”或“元素 ”,如果人體內缺碘會導致。( 4)福島第一核電站機組反應堆芯釋放出的高溫氫氣接觸外界的氧氣發(fā)生劇烈反應,導致連續(xù)爆炸。氫氣爆炸時的化學方程式為;反應的基本類型為。學習必備歡迎下載參考答案一、選擇題DDDBCBCBBDACDCDACADD二、簡答題2+2+221 CO2、 O2 或 H2S或 Mg或 SO4 NH 4H 2PO4 Ca、 Cl22( 1)水分子( 2)氫原子、氧原子( 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