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中特殊英語翻譯要求和語料庫建設平臺應用_第1頁
中醫(yī)中特殊英語翻譯要求和語料庫建設平臺應用_第2頁
中醫(yī)中特殊英語翻譯要求和語料庫建設平臺應用_第3頁
中醫(yī)中特殊英語翻譯要求和語料庫建設平臺應用_第4頁
中醫(yī)中特殊英語翻譯要求和語料庫建設平臺應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醫(yī)中特殊英語翻譯要求和語料庫建設平臺應用摘要:翻譯是英語教學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是當代學生必備的基本技能之一。語料庫語言學實際上是基 于語料庫,也就是自然語料來對語言進行的研究方法。本文 首先概述了中醫(yī)中特殊英語的翻譯要求,總結了語料庫與語 言研究的內涵,建設與應用了中醫(yī)中特殊英語翻譯語料庫平 臺,最后提出了相關輔助配套措施:加強語言學教學與學習、 進行中醫(yī)翻譯復合人才培養(yǎng)和實行中醫(yī)翻譯的標準化建設。關鍵詞:中醫(yī);特殊英語;翻譯;語料庫;建設平臺翻譯能力是衡量個體英語能力的一個重要標準之一,在 全球化和信息化時代的今天,復合型、應用型英語翻譯人才 在我國的缺乏已成不爭的事實,尤其是社

2、會經濟的飛速發(fā)展 對翻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我國的祖國醫(yī)學發(fā)展中,其 面臨的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翻譯的問題,很多特殊名詞無法 得到正確的翻譯,導致在推行中困難重重。同時隨著中醫(yī)藥 科技、文化的推廣,必然會涉及到中醫(yī)術語翻譯及標準化的 問題。由于深受中國傳統(tǒng)哲學及思維方式的影響,中醫(yī)術語 往往蘊含深厚的中國文化內涵,若片面追求文字的對應,不 假思索地直譯,會導致讀者如墜云端、不知所云。語料庫是 語料庫語言學研究的一項重要的標志性研究成果,而這一成 果已經廣泛的應用到了英語語言學、英語教學等等領域之 中。本文為此具體探討了中醫(yī)中特殊英語翻譯的要求與語料 庫建設平臺的應用,現(xiàn)報告如下。1中醫(yī)中特殊英

3、語的翻譯要求眾所周知,傳統(tǒng)文化在中醫(yī)藥翻譯中的體現(xiàn)比較困難。 比如按照who的統(tǒng)一規(guī)定,所有的植物在國際上的通用名都 是拉丁文。黃英、柴胡等這些中藥名,因為都是植物,如果 按照who的規(guī)定,只能用拉丁文。事實卻是,這樣的翻譯連 外國專家都看不懂。反而用拼音卻能讓國際中醫(yī)藥學界的學 者都能夠聽懂。但如果單純地使用拼音,卻又使其中的文化 內涵難以再現(xiàn)。而在直譯中更加存在比較復雜的情況,比如 將"龍骨”譯為"dragon bone” ,事實上,“龍骨”只是 一種入藥的化石,并非龍的骨頭;將“齒痕舌”譯為 "teeth-printed tongue” ,其實"齒

4、痕舌"只是一種植物 的名稱,并非“牙齒咬過的舌頭”;將“失笑散”譯為 "powder for lost smiles ,其實"失笑散”只是因為這 味藥效果太好了。當前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醫(yī)典籍研 究與英譯工程最新成果、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出版項目東 醫(yī)寶鑒于2012年12月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正式出版。 連同傷寒論、金匱要略、本草綱目和黃帝內經, 以及已完成譯稿的千金方、醫(yī)心方和醫(yī)方類聚等 中醫(yī)典籍英譯著作,將有利于全世界對中醫(yī)藥學交流史實研 究、對醫(yī)史文獻學研究都有重要的價值,標志著我國在中醫(yī) 典籍研究與英譯向世界傳播的工作走到了世界前列。2語料庫與語言研究2.

5、1語料庫的含義與優(yōu)勢分析在上個世紀,因為技術的落后,當時的語料庫研究手段 主要依賴卡片制作和人工檢索,其成果主要是用作辭書、語 法書、字詞典編纂的參考。進入新世紀,隨著計算機科學的 迅猛發(fā)展,利用計算機技術來整理語料,并完成檢索工作, 使語料庫語言學被推上了一個新的臺階。語料庫是應用計算 機技術對海量自然語言材料進行處理、存儲,以供自動檢索、 索以及統(tǒng)計分析的大型資料庫。語料庫作為一種研究工具, 具有很明顯的優(yōu)勢:2. 1. 1語料的真實性語料的收集基本都是通過隨機采樣從真實的語言文本 或口語中收集而來。例如bnc語料庫中的語料既有口語語料, 又是文本語料,而文本語料又分為報刊文本、書籍文本、

6、學 術文本和其他等等。語料的選取十分廣泛,且都是真實自然 的。由于語料的真實性,那么基于這些語料的研究也就是從 實際出發(fā),而不是空談。2. 1.2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結合基于語料庫的研究,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依賴計算機技 術處理大量的數(shù)據(jù)。當然這個優(yōu)勢要根據(jù)所研究的目的而進 行選擇。在應用中,完全可以把學習者語料庫和本族語語料 庫進行對比分析,從而找出中醫(yī)特殊英語在使用翻譯時的言 語失誤,利用語料庫來進行對比分析研究可謂優(yōu)勢明顯。2.2語料庫語言學的內涵分析語料庫語言學就是基于現(xiàn)實生活中語言運動的實例而 進行的語言研究,一是利用語料庫對語言的某個方面進行研 究,二是依據(jù)語料庫所反映出來的語言事實對現(xiàn)

7、行語言學理 論進行批判,提出新的觀點或理論。在語言研究中,語料庫 方法是一種經驗的方法,它能提供大量的自然語言材料,有 助于研究者根據(jù)語言實際得出客觀的結論,這種結論同時也 是可觀測和可驗證的。在計算機技術的支持下,語料庫方法 對語言研究的許多領域產生了越來越多的影響。各種為不同 目的而建立的語料庫可以應用在詞匯、語法、語義、語用、 語體研究、社會語言學研究、口語研究、詞典編纂、語言教 學以及自然語言處理、人工智能、機器翻譯、言語識別與合 成等領域。我國在語料庫的應用上還處于起步階段,在計算 語言學和語言信息處理領域,3中醫(yī)中特殊英語翻譯語料庫平臺的建設建設該平臺的意圖在于輔助翻譯課堂教學,讓

8、翻譯教學 基于篇章語言學、功能語言學等研究理論進行,使翻譯教學 變得更具可教性和可操作性,以避免傳統(tǒng)翻譯教學中可能出 現(xiàn)的、依據(jù)印象來評判譯文優(yōu)劣的做法。3. 1平臺要求中醫(yī)中特殊英語翻譯語料庫平臺與中醫(yī)、英語翻譯與科 技技術支持下,形成了 “多語言智能信息服務系統(tǒng)”、“多 語言隨行向導”、“多語言服務平臺”、'多語言機器翻譯 平臺”、“多語言輔助翻譯平臺”、“行業(yè)知識庫”等一系 列產品和服務支撐系統(tǒng)。中醫(yī)中特殊英語翻譯語料庫平臺由 多語言信息服務平臺和多語言信息服務管理平臺組成。多語 言信息服務平臺由多語言輔助翻譯引擎、多語言信息管理系 統(tǒng)、多語言語音合成引擎、語音識別引擎等模塊組成

9、。該平 臺可對多語言信息業(yè)務進行全流程管理,通過輔助翻譯模塊 和海量的雙語語料庫提高翻譯效率、規(guī)范譯文的質量,嚴格 的信息翻譯質量控制保證信息的品質,完善的保密措施能保 護客戶資料。多語言信息服務管理平臺能對多語言信息實施 全面細致的信息處理與分析,充分利用多語言服務平臺的功 能為信息處理提供良好的解決方案,并能優(yōu)化資源,合理配 置資源,使多語言信息服務平臺的運行效率最大化。3.2平臺建設(1)語料庫語言學理論研究:語言研究就應該客觀的描述語言事實,而不是用我們有限的語言直覺去過度概括它 或者缺省概括,然后再用我們得來的所謂語言規(guī)律,取舍多 樣的語言事實作為例證。開放型語料庫平臺,能夠在語料庫

10、 語言學理論研究的共時和歷時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圍繞語 料庫語言學的爭論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但是其發(fā)展、功用、 前景,會在語料庫語言學理論建構和研究實踐中逐步顯現(xiàn)出 來。(2)翻譯研究:基于平行語料庫開展雙語文本對應研究, 是語料庫語言學及翻譯研究的一個新趨勢。進行基于翻譯實 例的翻譯研究,進行對應單位翻譯轉換對比分析,充分尊重 語言事實,尊重翻譯事實,這樣做既能應用于翻譯教學和翻 譯實踐,也可以驗證翻譯理論假設。對翻譯研究中,脫離翻 譯文本,片面注重理論研究,不顧翻譯事實的傾向能起到一 種反撥作用。將翻譯研究中理論務虛的和翻譯實例事實考察 結合起來。(3)語言教學和學習:語料庫語言學研究的出發(fā)

11、 點是自然語言,其研究成果的應用也應回歸到自然語言。在 基于網絡的語料庫平臺上,利用文本語料庫平臺可以進行詞 匯教學、語法教學、作文寫作、教學測試等工作,利用語音 語料庫平臺可以進行聽力、口語教學和學習。只要有網絡的 地方就可以利用這個平臺進行教學和學習,語料庫驅動的學 習,學習者利用語料庫進行發(fā)現(xiàn)式學習。(4)語言研究:開 放型網絡語料庫平臺,不僅能夠像傳統(tǒng)的語料庫一樣,為進 行應用研究和理論研究提供強大的后盾,而且能夠使得面向 用戶的個性化語言研究和共享成為可能。在這個平臺上,用 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研究目的上傳語料,構建自己的語料庫。 也可以利用平臺選擇組建一個供自己研究是使用的語料庫, 就

12、是利用已經實現(xiàn)了共享的語料,這是一個共建共享的平 臺。當前語聯(lián)網已被國家發(fā)改委列為下一代互聯(lián)網項目,在 世界范圍內,兩位不同語言使用者各自使用母語,通過這樣 一個平臺可立刻中轉為對方的母語,實現(xiàn)實時無障礙交流。4中醫(yī)中特殊英語翻譯語料庫平臺的應用一個語料庫建成以后,是否能得到充分的應用,其關鍵 就在于該語料庫是否具備能夠滿足使用者要求的檢索功能。 為了適應中醫(yī)特殊英語語料的特點,在檢索工具的功能上, 要能夠做到對中醫(yī)特殊語料進行雙向檢索,并能夠提取與檢 索結果相對應的譯文語料,同時在計算機的同一個平臺上實 現(xiàn)中醫(yī)特殊的同屏顯示。本系統(tǒng)充分考慮到windows平臺的 多語言技術特點,將本語料庫的

13、主要開發(fā)平臺選定為 windows操作系統(tǒng)。同時,為了使語料庫具有廣泛的通用性 和較強的兼容性,中文語料采用了 gb2312內碼存儲,中醫(yī) 語料采用了 shiftjis內碼存儲。這樣既可以適應各種版本 的windows平臺,并且經過簡單轉換以后又可以在其他平臺 上使用,充分提髙了語料庫的應用價值和學術價值,并為最 終實現(xiàn)中醫(yī)特殊同屏顯示和多功能檢索奠定了基礎。本語料 庫提供的檢索工具主要是在windows2010和ie8. 0上,利用 數(shù)據(jù)庫技術開發(fā)研制的。在顯示檢索結果時針對不同文種使 用不同字體,有效地解決了中醫(yī)特殊同屏顯示的問題。而且, 由于分別采用了醫(yī)學與工業(yè)標準代碼存儲語料,使得在不

14、同 語種檢索中出現(xiàn)的內碼沖突問題也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同時 為語料庫數(shù)據(jù)的二次開發(fā)利用也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針對語 料庫主要用于語言研究的特點,本語料庫提供的檢索工具, 除具備一般語料庫所要求的簡單的字符串檢索功能以外,還 具備了句型檢索、特定組合形態(tài)詞語檢索、使用頻率檢索、 正則表達式檢索等適應各種語言研究復雜要求的檢索功能。 其檢索速度也完全達到了實用的水平。5中醫(yī)中特殊英語翻譯語料庫平臺的配套措施5.1加強語言學教學與學習教師應該加強對語言學理論知識的學習,尤其是認知語 言學理論的學習。認知語言學從認知的角度觀察詞匯的組織 和規(guī)律,以人的經驗和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為基礎來反映詞匯產 生、發(fā)展和習得

15、的內在機制。對于教師,掌握這些理論知識, 才能更好的理解運動動詞在使用時所投射的認知機制,從而 在教學中才能深入淺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語料庫輔助詞匯 教學,語料庫所收集的大量真實語料對于詞匯來說如同情景 再現(xiàn),用這些情景來進行詞匯教學無疑是有益的。運動動詞 的使用本來靈活多樣,利用語料庫可以編輯專門針對運動動 詞的教學資料,給學生提供真實自然的詞匯情景。5.2進行中醫(yī)翻譯復合人才培養(yǎng)中醫(yī)不同于西醫(yī)之處,在于它是人文醫(yī)學,而非純粹的 科技產物。目前的中醫(yī)外語從業(yè)者大部分為英語專業(yè)出身或 中醫(yī)專業(yè)出身,精通二者的復合型中醫(yī)人才非常缺乏。事實 上,中醫(yī)和外語兩門學科都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的投入, 而

16、兩者的融會貫通更需要時間和精力?,F(xiàn)在中醫(yī)英語雖然已 經是一門學科了,但是要使所有從事中醫(yī)工作的人都能夠熟 悉或者使用好,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我們需要組建中醫(yī)外語 學科團隊,不斷加強中醫(yī)英語學科研究生人才培養(yǎng)。5. 3實行中醫(yī)翻譯的標準化建設由于中醫(yī)名詞抽象難懂,以往一個名詞往往有十幾個不 同的英語翻譯。當前我國已經對急需使用的5700多個中醫(yī) 名詞術語進行標準化翻譯,下一階段將標準化翻譯擴大到1 萬條以上,基本滿足醫(yī)療、科研、教授等方面國際交流所需。 針對國外中醫(yī)良莠不齊的情況,世界中聯(lián)會已經啟動國際中 醫(yī)師資格認證考試,全球統(tǒng)一考試大綱、題庫,目前通過認 證的中醫(yī)師及針灸師近5000人。制訂統(tǒng)

17、一標準的目的是為 了滿足現(xiàn)代醫(yī)學教育、培訓醫(yī)療、研究、訊息交流的需要, 我們還將繼續(xù)把中醫(yī)藥國際標準的制訂和推廣作為重點,促 進已有中醫(yī)藥國家標準的國際化??傊谧匀徽Z言處理領域,語料庫是構建中醫(yī)特殊英 語翻譯模型的基礎,在當今世界國際化進程與中醫(yī)標準化不 斷加快的今天,中醫(yī)中特殊英語翻譯的要求與語料庫建設平 臺的應用為語言學、教學以及語言習得的研究者提供了寶貴 而真實的材料,將促進我國中醫(yī)的發(fā)展。參考文獻:1劉和平再論教學翻譯與翻譯教學j中國翻譯, 2000 ,( 4 ).2 croft w and d acruse. 2004 cognitivelinguisticsm cambridg

18、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3 dirven r. 2001. english phrasal verbs: theory and didactic application. in m putz n niemeier and r dirven. applied cognitive linguistics 117 language pedagogyc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3一274 魏令查翻譯理論和翻譯教學j.外語教學,2011, (3)5 盧思源,吳啟金.展望21世紀的翻譯教學與研究j. 中國翻譯,2011, (1).6 鄧耀臣.2007.學習者語料庫與第二語言習得研究 述評j.外語界,第1期,1621.7 鄧耀臣.2005.基于clec語料庫的中國學習者英語 分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8 穆雷翻譯教學:翻譯學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j. 中國翻譯,2004, (4)9 adolphs s &v durow (2004) .social-cultural integr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ormulaic sequencesm. in n schmitt, 2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