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熱近觀:尋求教育改革的契機_第1頁
留學熱近觀:尋求教育改革的契機_第2頁
留學熱近觀:尋求教育改革的契機_第3頁
留學熱近觀:尋求教育改革的契機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留學熱”近觀尋求教育改革的契機    持續(xù)的留學熱潮是中國教育開放的最顯著表現(xiàn)之一。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xié)會發(fā)布的2011年中國出國留學趨勢報告表明,近兩年來,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放棄高考、選擇出國留學的學生,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遞增,其中高中畢業(yè)生占留學總人數(shù)的22.6%;越是重點高中的優(yōu)秀學生,到國外知名高校留學所占的比例越高。該報告顯示,2011年我國報考托福的考生中,18歲以下的考生比2010年增長了一倍多;參加美國學術能力測試(sat)的考生數(shù)量,2010年是2006年的3倍。類似的,今年4月,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與日本、韓國及美國調查機

2、構聯(lián)合發(fā)布的四國高中生留學動機現(xiàn)狀的調查報告,也顯示出了中國家庭強勁的留學意愿。該調查發(fā)現(xiàn),70.1%的中國高中生對出國留學感興趣,父母贊成孩子留學的比例,中國比日本、韓國和美國高得多?!盀閷で蟾玫慕逃h(huán)境而出國留學”的高中生比例中國也高于其他三國。因國內升學壓力大而想出國留學的中國高中生比例遠遠高于另外三國。在所調查的國內中學中,半數(shù)以上有出國留學班或國外學校交換留學項目。中國高校面臨著日益激烈的來自國外高校的生源競爭。出國留學數(shù)量的持續(xù)增加,并不是新近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但出國就讀學生的年齡不斷向下延伸和低齡留學生比例的增長,很大程度上傳達了這部分學生群體(包括他們的家長、教師等)對現(xiàn)階段國內教

3、育的不信任和失望之情。特別是當我們基礎教育中那部分最優(yōu)秀的學生投奔國外名校時,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人才的流失(不管暫時或長久的流失),更有由此而帶來的現(xiàn)行我國教育制度的發(fā)展危機和改革壓力。遺憾的是,學生國際流動的潮流只是為公眾貶斥教育弊端提供了又一個窗口,卻未能有效地轉化為教育制度內部自覺的反思和行動。如同教育專家楊東平評論的那樣:“我們的高校很大程度上相當于國企,只要國家不讓它關門,還是可以繼續(xù)生存下去的。所以他們對這些新的沖擊并不敏感?!笔聦嵣?,除了高等教育,國外先進的人才觀和選拔理念,也沒有給我國的基礎教育改革帶來多少清新空氣。留學潮之所以沒有給我國教育體制改革帶來期待中的“鯰魚效應”,

4、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現(xiàn)行教育制度、法規(guī)和政策面對國際化潮流的反應被動而滯后。面對境外教育力量的滲透,教育部門通常擔心會對本土教育制度造成沖擊,卻沒有足夠魄力去迎接國際交流帶來的發(fā)展機遇,應對措施“猶抱琵琶半遮面”,這間接地助長了大學得過且過的心態(tài)。過去14年香港高校積極爭取與大陸教育交流、逐步擴大大陸招生規(guī)模的主動努力過程,就在一定程度上反襯出了內地教育主管部門和高校面對教育開放的保守心理。第二,留學潮尚不足以給教育改革施加足夠的壓力。整體而言,能獨立承擔昂貴留學費用的家庭,在龐大中學生整體中畢竟占少數(shù)。據(jù)統(tǒng)計,2010年我國放棄高考人數(shù)接近100萬,其中因出國留學而選擇棄考者的比例為21.

5、1%,這一數(shù)字占當年參加高考總人數(shù)的比例約2%,這一群體的規(guī)模尚不足以給大學和中學教育改革帶來足夠壓力。但隨著未來我國高中學生數(shù)量的逐漸減少,以及留學學生比例的不斷提升,國內各級各類高校出現(xiàn)生源危機絕非危言聳聽。另一方面,伴隨持續(xù)的出國熱潮,近些年外國留學生來華的數(shù)量也不斷增加,似乎給人一種中國高等教育“受人青睞”的印象,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分散了人們對于我國大學改革緊迫性的關注。第三,留學潮的沖擊在很大程度上被體制外的力量所消化。為了應對日益增長的高中畢業(yè)生留學潮,我國的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實際上都作出了局部的調整,但這些調整基本是以不觸及原有制度為前提的“增量”改革。例如,在高中階段單獨建立為留

6、學作專門準備的國際項目或國際部;大量社會中介機構承擔了國外考試培訓和入學咨詢的服務。而高等教育階段的基本權力架構并未改變,調整重點集中于課程改革,卻鮮有從根本上調動教師提高教育質量積極性的大范圍舉措。近些年出現(xiàn)了一些國際名校在華的“跨境分?!?,但其改革影響力主要體現(xiàn)在這些分校的內部,對我國更大范圍的高教體制創(chuàng)新的推動力尚未顯現(xiàn)。第四,作為國際學生流動的另一股力量,來華留學熱潮可以成為提升本國大學教育服務質量的一個機會,但這一機會也難以轉化為現(xiàn)實的改革動力。事實上,大量國外來華的留學生(特別是來自發(fā)達國家的學生)并非沖著高質量的教育而來。誠如美國學者佩格·布盧門撒爾(pegg blum

7、enthal)所分析的那樣,美國學生到海外留學的主要目的,通常不是為了獲得學位,而是為了更好地完成本國大學學位為了見識世界上其他地方大學的工程或物理學是如何授課的,從游學經驗中獲得新知。從這一意義上說,即使我國大學在教學和學術質量上維持現(xiàn)狀,我們依然可以依托國家整體經濟發(fā)展和自我營銷策略從世界各國吸引大批留學生。第五,無論是我國頂尖的中學生不斷流向國外,抑或其他國家學生來華留學,都是受到不同力量的驅使,都具有其特殊的社會背景和經濟動機。一個最直接的國際學生流動性擴大的推動力是財政因素吸納留學生正成為各國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國際化教育日益成為各國一項龐大的產業(yè),據(jù)統(tǒng)計,國際學生的流入,每年可為各

8、東道國帶來800億 900億美元之巨的收入。我們顯然不能簡單地指望教育開放背后的非學術力量來推動我國的教育改革。雖然國際學生流動目前尚難以直接促成教育質量的提高和制度的完善,但國際教育競爭最終必定是教育內在品質的競爭。教育內在品質是增強大學吸引力的原因而不是結果!而要真正提高在全球高等教育市場中的競爭力,我們的高校必須建立更有吸引力的學術社區(qū)、大學認同感和校園文化。誠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一位入學面試考官建議的那樣,每一所中國大學都必須培養(yǎng)自己獨特的優(yōu)勢,它們必須吸引并留住在教學和指導學生方面有天賦的優(yōu)秀教師。中國的大學需要反問自己:“我們所傳授的知識是否恰當?是否受歡迎?或者是否具有改變世界的力量?”即使從教育市場營銷的角度看,我們也不能低估教育消費者對一所大學內在教育品質和獨特性的判斷力?;蛟S在短期里,頂尖大學可依賴入學難度、大學排行地位或公眾的“刻板印象”作為推銷資本,但這些大學中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