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銘》教學設計[優(yōu)制備課]_第1頁
《陋室銘》教學設計[優(yōu)制備課]_第2頁
《陋室銘》教學設計[優(yōu)制備課]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陋室銘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1、積累文言詞語,翻譯并背誦陋室銘。2、了解“銘”這種文體,理解托物言志的表現(xiàn)手法。3、在品讀中體會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重點難點:1、積累文言詞句,了解銘文的特點,了解托物言志的表現(xiàn)手法。2、理解作者安貧樂道的情趣和高潔傲岸的情操,了解類比手法。教學方法:讀譯品析誦教學時間:一課時教學過程:1、 導入新課(回顧劉禹錫的秋詞,體會詩人的情感。)師:今天,我們在學習新課之前,老師先和大家回顧一首詩秋詞。學生齊讀秋詞師: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劉禹錫被貶朗州司馬時所作。那時他仕途失意,妻子又不幸去世,可謂禍不單行,但樂觀豁達的劉禹錫并沒有沉淪。從這首詩中,大家能讀出

2、什么?(指生回答:自信、豪氣、不屈不撓、積極樂觀)師:所以好友白居易稱贊他:彭城劉禹錫,詩豪者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詩豪劉禹錫的一篇銘文,來領略他魅力人格。2、 釋題,了解“銘”這種文體及作者。1、 “陋室”指什么?2、 什么叫“銘”?(指生回答,教師補充。)(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用韻,句式整齊。如:墓志銘、座右銘)(課件出示)3、 作者簡介:劉禹錫,唐代詩人,文學家,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永貞元年(805),與柳宗元等參與王叔文政治革新運動,失敗后長期被貶在外。直到永和元年(827)回到長安,任太子賓客。他的文章,說理精辟,詞鋒犀

3、利,有劉夢得文集。這篇陋室銘是他貶為和州刺史時寫的。(課件出示)3、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1、 聽名家朗讀課文,正音,劃出朗讀節(jié)奏。、學生聽讀課文。、教師板書重點字,強調(diào)字的讀音。(指生讀。)xn rú dú lú tiáo馨 儒 犢 廬 調(diào)、課件出示劃好節(jié)奏停頓的課文內(nèi)容,學生對照自己所劃的節(jié)奏停頓訂正。2、劃出課文的韻腳,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3、指三名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三名學生分別讀13句,47句,8、9句。)4、結(jié)合文下注釋,疏通文意。5、檢查自主學習情況。(課件出示,重點詞語的解釋,重點句子翻譯。)6、教師補充積累:無絲竹之亂耳,

4、無案牘之勞形。(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孔子云:“何陋之有?” (賓語前置的標志。)四、品讀課文,體會情感。(課件出示)學生默讀課文,思考:1、文章從哪幾個方面描寫陋室的?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生活態(tài)度?相機提問:寫居住環(huán)境的是哪幾句,寫交往之人的是哪幾句,寫日常生活的是哪幾句?陋室的環(huán)境如何?你從哪里體會到的?你能描繪一下嗎?陋室環(huán)境幽雅,哪交往之人又如何呢?你從哪里體會到的?作者為什么在這里特別強調(diào)他身邊的朋友是鴻儒?作者在陋室中做了哪些事呢?從這里能體會他的什么?在被貶的清貧的生活中,他還能有如此高雅的情趣,用一個成語來概括為:(安貧樂道)作者除了正面寫他做了什么,還寫他沒有什么

5、?從這一句我們能體會到作者這樣的情懷?(高潔傲岸)2、文中最富這里,最能體現(xiàn)作者寫作主旨的一句是什么?這句話是怎樣引出的?(了解類比的手法)(課件出示)五、小組合作,深入探究。(課件出示)1、作者寫自己的陋室,為什么又要提到諸葛廬和子云亭?而且還要引用孔子的“何陋之有”呢?2、身居陋室,作者卻認為陋室不陋,那么作者想借陋室表達他怎樣的思想感情呢?(理解托物言志的表現(xiàn)手法)六、課堂小結(jié),背誦課文。(教師配樂深情總結(jié),學生深情背誦課文。)整篇銘文作者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過對陋室的描繪,發(fā)出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吶喊。面對仕途的坎坷,小人的排擠,劉禹錫沒有絲毫的奴顏與媚骨,有的,是大丈夫的高潔傲岸;有的,是大丈夫的錚錚鐵骨?!白怨欧昵锉帕龋已郧锶談俅撼??!边@樣的劉禹錫,自然界的秋天在他眼里都勝過春朝,他又怎會在人生的秋天里自怨自艾呢?他有怎可能讓一間小小的陋室困住了自己進取的心?想象劉禹錫憤筆書寫陋室銘時的復雜心情,讓我們懷著對劉禹錫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崇敬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