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其次章運動的世界第一節(jié)動與靜1、機械運動 :在物理學中,把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位置的轉變稱為機械運動,簡稱為運動;2、參照物 :( 1)討論運動時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2)參照物并肯定是相對地面靜止不動的物體,只是選哪個物體為參照物,我們就假定這個物體不動;( 3)參照物可任意選取,但選取的參照物不同,對同一物體的運動情形的描述可能會不同;選取技巧是:給了一個描述,參照物通常取描述中靜止的物體為參照物;( 4)靜止的概念:假如一個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就稱這個物體靜止;( 5)世界一切物體都在運動,確定不動的物體是沒有的,也就是說運動是確定的;3、物體運動或靜止都是
2、相對的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對同一個物體而言,假如挑選的參照物不同,得出的物體的運動情形可能不同,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因此在描述物體的運動情形是要特殊說明是以什么物體作為參照物的;相關應用:同步衛(wèi)星、空中加油機、接力賽跑時接力棒的傳遞其次節(jié)長度與時間的測量1、長度單位: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米(m)369常用單位:千米(km )、分米( dm )、厘米( cm)、毫米( mm)、微米( um)、納米( nm)換算關系:1km10 m , 1m = 10dm = 100cm = 103 mm= 10 m= 10 nm2、時間單位: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秒(s)常用單位:時(h),分( min)
3、,毫秒( ms),微秒( s);換算關系: 1h=60min , 1min=60s , 1s10 3 ms10 6 s;3、用刻度尺測長度:(1)使用前要留意觀看刻度尺的單位、零刻線、量程和分度值;( 2)使用時要留意:尺子要沿著所測長度放,尺邊對齊被測對象,必需放正重合,不能歪斜;不利用磨損的零刻線,如因零刻線磨損而取另一整刻度線為零刻線,切莫遺忘最終讀數(shù)中減掉所取代零刻線的刻度值;厚尺子要使有刻度面緊貼被測對象,不能“懸空”;讀取數(shù)據(jù)時,視線應與尺面垂直;正確記錄測量結果:精確值 +估量值 +單位例如 ;12.58cm12.5 是精確值, 0.08是估量值, cm 是單位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4、可以減小誤差);4、時間的測量:( 1)用停表或手表測量一段時間;( 2)采納數(shù)脈搏跳動次數(shù)的方法估測一段時間;5、測量誤差:( 1)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誤差;( 2)誤差不能防止,只能盡量減小,錯誤能夠防止是不該發(fā)生的;( 3)減小誤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另外選用精密儀器,改進測量方法也可以減小誤差;第三節(jié)快與慢1、快慢的比較(1)相同時間看路程(觀眾)(2)相同路程看時間(裁判員)2、速度: 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路程;它是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2)定義式:v( 3)單位:s / t速度= 路程 / 時間速度的單位由長度單位和時間單位組合而成;國際單位:m/s ;常
5、用單位:km/h;單位換算:1m/s11km 10001h36003.6km/h1km / h1000m3600s13.6m / s速度公式變形:svt或ts/v第四節(jié)科學討論:速度的變化1、勻速直線運動與變速直線運動:( 1)勻速直線運動:物體運動速度保持不變的直線運動;( 2)變速直線運動:速度變化的直線運動,是比較復雜的機械運動;( 3)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是表示變速運動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在變速直線運動中,路程和通過這段路程所用時間的比叫物體在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運算公式vs/t在運算平均速度時,必需留意是哪一段路程(或時間) 內的平均速度,物體運動的路程和運動的時間必需一一對應;其
6、次章運動的世界習題1.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舟一片日邊來”的詩句中先后挑選的參照物是和【分析】兩岸青山相對出說明青山在動,在坐船時,船和青山之間的相對位置發(fā)生變化,所以這句詩選的參照物是船(也可以是詩人) ;孤舟一片日邊來說明孤舟在動,孤舟和船是一體的的,有前面的分析易得這句詩選取的參照物是青山;【解】船(詩人)青山2. 甲、乙二人各乘一臺升降機,甲觀察樓房在勻速上升,乙也在勻速上升;乙觀察樓房在勻速上升;甲在勻速下降;就他們相對于地面:a 甲上升,乙下降b甲下降,乙上升 c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慢d甲、乙都下降,且甲比乙快【分析】甲觀察樓房在勻速上升,是以自己或自己所乘的升降機為參照物;假如
7、以地面為參照物,樓房相對于地面是靜止的,甲相對樓房和地面在勻速下降;乙觀察樓房在勻速上升,也是以自己或自己所乘的升降機為參照物的;如以地面為參照物,樓房相對地面靜止,就乙相于地面勻速下降;同時乙觀察甲在下降,這時甲下降得比乙 快;如甲在乙上方,就二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如甲在乙下方, 就二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解】選d;cm3.小東用圖 1所示的刻度尺測量鉛筆的長度,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 ,所測鉛筆的長度為 ;56789101112【分析】分度值是指刻度尺最小一個的大小,圖中的刻度尺單位是cm,所以圖 1最小分度值是0.1cm;從圖中可以看到鉛筆的最左端對應5,最右端比10.3 多一點點,我們
8、知道記錄刻度尺讀數(shù)時要估讀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記錄為5.34cm,其中 5.3 是精確值, 0.04 是估量值;【解】 0.1cm5.34cm4.一輛汽車在平直的大路上行駛,前一半時間內的運動速度為v 2 ,求汽車在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v1 ,后一半時間內的速度為【分析】求平均速度肯定要留意是對應的哪段路程或哪段時間的平均速度;【解】設總時間為2t ,就前半段時間為t,后半段時間也為t,路程分別為 s1v1t , s2v 2t5.一輛汽車在平直的大路上行駛,前一半路程內的運動速度為v 2 ,求汽車在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v1 ,后一半路程內的速度為【解】設總的路程是2s,就前一半路程是
9、s,后一半路程也是s,時間分別為:sst 1, t 2v 1v 2v2 s2 s2 v 1 v 2tt 1t 2v 1v 2第三章聲的世界第一節(jié)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1、聲音的產(chǎn)生:聲音由振動的物體發(fā)出的,不振動的物體是不會發(fā)出聲音的;一切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留意:物體振動不肯定發(fā)聲)聲音的發(fā)生是由于物體振動,物體振動才能發(fā)聲;但不是全部振動都能使人耳有聲音的感覺,有些物體振動太快或太慢,我們都無法聽到所發(fā)的聲音;2、常見物體的發(fā)聲原理:人發(fā)聲 利用聲帶的振動笛子發(fā)聲 空氣柱振動蜜蜂、蚊子 利用翅膀的振動琴、二胡等 利用琴弦振動發(fā)聲鼓、鑼等 靠鼓面或鑼面振動發(fā)聲3、聲音的
10、傳播條件及速度(1)聲音是靠介質傳播的,真空不能傳聲,一切固體、液體和氣體都可以傳播聲音;(2) 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一般情形下,聲音在液體中的傳播速度大于在氣體 中的傳播速度,小于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4、聲音的三個基本特點:音調、響度、音色(1)音調是反映聲音高低的,由發(fā)聲體的振動頻率打算;頻率是表示振動快慢的物理量, 指物體在1 秒內振動的次數(shù);振動頻率大的物體發(fā)出的聲音音調高,聽起來尖細;振動頻率小的物體發(fā)出的聲音音調低,聽起來低沉;(2)響度即聲音的強弱,它由發(fā)聲體的振幅打算;振幅是表示振動強弱的物理量,指物體振動時偏離原先位置的最大距離;振幅大, 聲音的響度大; 振幅小,
11、 聲音的響度?。?聲音的響度仍與聲音的頻率有關,在振幅相同的情形下,一般人感到每秒1000 次左右的振動發(fā)出的聲音響度大; 聲音的響度仍跟距離發(fā)聲體遠近有關,聲音向外傳播,越來越分散,越來越弱,響度就越小;(3)音色表征不同聲音的特點,與發(fā)聲體本身的特點有關;音色是我們辨論各種聲音的依據(jù),它不受音調、響度的影響;不同樂器,即使發(fā)出音調、響度相同的聲音,我們也很簡單識別樂器種類,不同人發(fā)出的聲音,就是由于音色不同;5、人怎樣聽到聲音:(1)聲音在耳朵里的傳播途徑: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鼓膜振動,這種振動經(jīng)聽小骨及其他組織傳給聽覺神經(jīng),聽覺神經(jīng)把信號傳給大腦,人就聽到了聲音.(2)耳聾:分為神經(jīng)性耳聾
12、和傳導性耳聾;(3)骨傳導:聲音的傳導不僅僅可以用耳朵,仍可以經(jīng)頭骨、頜骨傳到聽覺神經(jīng),引起聽覺; 這種聲音的傳導方式叫做骨傳導;一些失去聽力的人可以用這種方法聽到聲 音;(4)雙耳效應:人有兩只耳朵,而不是一只;聲源到兩只耳朵的距離一般不同,聲音傳到兩只耳朵的時刻、強弱及其他特點也就不同;這些差異就是判定聲源方向的重要基礎;這就是雙耳效應.其次節(jié)樂音與噪音1、區(qū)分樂音仍是噪聲的方法:(1)從定義本質上區(qū)分:樂音即好聽、動聽的聲音,它是發(fā)聲體做有規(guī)章振動發(fā)出的聲音;噪聲即嘈雜、刺耳的聲音,它是由發(fā)聲體無規(guī)章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2)從環(huán)境愛護角度看:凡是阻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
13、人們要聽的聲音超干擾作用的聲音,都屬于噪聲; 從這一點看, 全部聲音都可能成為噪聲,樂音在不適當?shù)膱龊舷乱部赡艹蔀樵肼暎?、噪聲的危害和掌握:(1)從物理學角度看,噪聲是指發(fā)聲體做無規(guī)章的、雜亂無章的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2)從環(huán)境愛護的角度看,凡是阻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到的聲音起干擾作用的聲音,都屬于噪聲;(3)噪聲主要來源于人類自身和人類創(chuàng)造的機器;(4)噪聲的等級和危害:分貝( db):人們用分貝來劃分聲音的等級,它是聲音強弱的單位;0db 是人們剛剛能聽到的最弱聲 聽覺下限;為了愛護聽力,應掌握噪聲不超過90db,為了保證工作學習,掌握噪聲不超過 70db ,
14、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應掌握噪聲不超過50db ;(5)當代社會的四大污染:噪聲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6)減弱噪聲的方法: 在聲源處減弱:可以采納更換聲源或加屏蔽罩隔離; 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建立隔聲屏障來反射或部分吸取傳來的噪聲; 在人耳處減弱:在噪聲環(huán)境中工作,可以戴上耳塞、耳罩等護耳器具,防止噪聲損壞聽覺器官;第三節(jié)超聲與次聲1、人能聽到聲音的條件:(1)聲源、介質和良好的聽覺器官;(2)人能夠聽到聲音的頻率范疇為20hz20000hz ;(3)聲音仍必需具有足夠的響度,才能引起耳膜的振動,使人有聽覺;2、超聲 : 聲音的頻率高于20000hz 稱為超聲波,也叫超聲(人聽
15、不見);3、次聲 : 聲音的頻率低于20hz 稱為次聲波,也叫次聲(人可以聽見);4、超聲的特點及其應用:(1)超聲的方向性強:聲納、雷達、探測魚群、暗礁等(2)超聲的穿透才能強:超聲波診斷儀(b 超、彩超)第三章聲的世界習題1. 在敲響大古鐘時,有同學發(fā)覺,停止對大鐘撞擊后,大鐘“余音未止”,其主要緣由是();a、聲的回音b、人的聽覺發(fā)生“延長”c、鐘仍在振動d、鐘停止振動,空氣仍在振動【分析】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在敲鐘時,當停止對大鐘的撞擊時,大鐘本身的振動并沒有停止,所以仍舊能發(fā)出聲音;【解】 c2. 在日麗無風的體育場進行百米賽跑;站在終點的計時員,假如聽到
16、發(fā)令槍響聲開頭即使, 運動員到達終點時停表的讀數(shù)為10.59s ,就運動員跑完百米所用的時間為()a 10.30sb 10.59sc10.88sd10.18s【分析】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大約為340m/s, 傳播 100m作用的時間約為0.29s,計時員聽到槍聲才開頭計時,其時刻比發(fā)令時間晚了0.29s ,故遠低于實際跑被迷的時間應為: 10.59s+0.29s=10.88s【解】 c4. 關與聲音,以下說法中正確選項()a 我們能區(qū)分小提琴和二胡的聲音,是由于它們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不同;b 我們無法聽到蝴蝶飛過的聲音,是由于它發(fā)出的聲音的響度太?。籧 敲鑼時用力越大,它發(fā)出的聲音的響度就越大
17、;d 唱歌演員“引吭高歌” ,引吭高歌的高指的是音調高;【分析】樂音有三個特點,音調,響度和音色,音調指的是聲音的高低,響度指的是聲音的大小, 音色反映的是聲音的特色和品質;人們卻分不同樂器發(fā)出的聲音是由于它們發(fā)出的聲音音色不同,故 a 是錯的;蝴蝶飛行時翅膀振動斌率小,發(fā)出的聲音音調低,人耳感覺不到, 故 b 是錯的; 用力敲鑼時, 鑼面振動幅度變大,因而響度變大, 故 c 正確; 演員“引吭高歌”付出的聲音響度大,故d 是錯的;【解】 c5、弦樂隊在演奏前,演奏員都要調劑自己的樂器擰緊或放松琴弦,這樣做的主要是轉變樂器發(fā)出的聲音的()a、響度b、音調c、音色d、傳播速度【分析】琴弦張緊的程
18、度不同,振動的快慢不同,同一根琴弦,繃的越緊,振動時振 動就的越快, 發(fā)出的聲音音調就越高,故演奏員調劑琴弦的松緊是為了轉變樂器發(fā)出聲音的音調; 要轉變響度應當是增大弦的振動幅度;音色是聲音的品質和特色,同一種樂器的音色相同,轉變不了!傳播速度只和介質的種類有關;【解】 b6. 關于聲現(xiàn)象,以下說法中正確選項() a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相同 b道路旁植樹可以有效地減弱噪聲的傳播 c正常的人耳只能聽到20hz 2000hz 之間的聲音 d聲源的振幅相同,人耳感覺到的聲音的響度也相同【分析】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道路旁植樹可以有效地減弱噪聲的傳播;正常的人耳只能聽到20hz 200
19、00hz 之間的聲音,而不是2000hz;聲源的振幅相同,人 與聲源距離不同時,人耳感覺到的聲音的響度也不同【解】 b7.成語“萬籟俱寂”常用來形容夜晚的安靜,從聲音特性分析,這主要是指夜晚聲音的 很?。弧痉治觥?安靜是指聲音很小,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響度是聲音的大小,音色指聲音的品質;考察點是對聲音三要素的懂得!【解】響度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一節(jié)光的傳播1、光源的特點:光源指自身能發(fā)光的物體,太陽、發(fā)光的電燈、點燃的蠟燭都是光源,有些物體本身不發(fā)光 ,但由于它們能反射太陽光或其它光源射出的光,似乎它們也在發(fā)光一樣,不要被誤認為是光源,如月亮和全部行星,它們并不是物理學所指的光源;2、光的傳播規(guī)律
20、:光在同一勻稱透亮介質中沿直線傳播;(三個條件)3、光的傳播速度:光速與介質有關(但是光的傳播不需要介質),光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最大,真空或空氣中的光速取為c3.0108 m / s ,光在水中的速度約為真空中的3/4,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為真空中的2/3;4、光年: 光在 1 年內傳播的距離,是長度單位不是是時間單位;5、光線: 用一條帶有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傳播徑跡和方向,這樣的直線叫光線;6、應用及現(xiàn)象:(1)激光準直; (例子:種樹、排隊、挖掘隧道、射擊)(2)影子的形成: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亮的物體,在物體的后面形成黑色區(qū)域即影子;(3)日食月食的形成:當
21、地球在中間時可形成月食;如圖:在月球后1 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 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 的位置看到日環(huán)食;(4)小孔成像:成像成倒立的實像,其像的外形與孔的外形無關;132其次節(jié)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及反射定律( 1)反射: 是指光從一種介質射到另一種介質表面時,有部分光返回原介質中傳播的現(xiàn)象;入射光線n 法線反射光線ir鏡面o( 2)反射定律: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點: 入射光線與鏡面的交點;法線: 從光的入射點 o 所作的垂直于鏡面的線 on 叫做法線;入射角: 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叫做入射角,用符號 i 表示;反射角
22、: 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叫做反射角,用符號 r 表示;( 3)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可逆:光線沿原先的反射光線的方向射到界面上,這時的反射光線定會沿原先的入射光線的方向射出去;( 4)反射類型: 漫反射:反射面凸凹不平,使得平行光線入射后反射光線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個方向; 鏡面反射:反射面很光滑,使得入射的平行光線反射后光線仍舊平行; 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點與不同點:a. 相同點: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是反射現(xiàn)象,每一條光線反射時,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 不同點:是鏡面反射的反射面是表面光滑的平面,平行光束反射后仍為平行光束; 而漫反射的反射面是粗糙不平的,平行光束反射后射向各個方向; 實例:a. 光
23、的反射現(xiàn)象例子:水中的倒影、平面鏡成像、潛望鏡、凸面鏡、凹面鏡、能觀察不發(fā)光的物體;b. 利用鏡面反射可以轉變光路,例如用平面鏡反射日光照亮地道;利用漫反射可以從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發(fā)光的物體,例如用粗糙的白布做幕布放映電影;2、平面鏡( 1)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像和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ss' 平面鏡成正立、等大的虛像; 像和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 2)平面鏡中像的形成:平面鏡所成像是物體發(fā)出(或反射出)的光線入射到鏡面,發(fā)生反射,由反射光的延長線在鏡后相交而形成的;光源s 在平面鏡后的像并不是實際光線會聚而 成的, 是由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這樣的像就叫
24、虛像;假如用光屏放在平面鏡后的s'處,是接收不到這個像的;( 3)實像和虛像: 實像:實際光線會聚點所成的像 虛像:反射光線反向延長線的會聚點所成的像( 4)平面鏡的應用: 成像 轉變光路(光的傳播方向)( 5)凹鏡: 用球面的內表面作反射面; 性質: 凹鏡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線會聚在一點; 從焦點射向凹鏡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應用:太陽灶、手電筒、汽車頭燈;( 6)凸鏡: 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 性質:凸鏡對光線起發(fā)散作用;凸鏡所成的象是縮小的虛像; 應用:汽車后視鏡( 7)平面鏡成像作圖兩種方法: 依據(jù)反射定律作圖的步驟圖1:a. 從點光源s 引出兩條光線,射到平面鏡上;b. 作兩條
25、入射光線的法線;c. 依據(jù)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反射光線,將反射光線反向延長,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的交點即為點光源s 的像點 s; 依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作圖的步驟圖2:a. 過 s 點作平面鏡的垂線(像與物的連線跟鏡面垂直);b. 截取 s點,讓 s點到鏡面的距離等于s 點到鏡面的距離(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c. 畫出像點s(像與大小相等) ;重點提示: 作圖時, 光線要標明傳播方向,光線和界面用實線表示,法線和反向延長線要用虛線表示;第三節(jié)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會轉變這現(xiàn)象;2、折射角: 折射光線與法線之間的夾角;3、折射定律:(1)折射
26、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上;(2)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兩側;留意: 折射角隨著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隨著入射角的減小而減??;在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4、光的折射規(guī)律:(1)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偏折;入射角大于折射角;(2)光從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光線遠離法線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光垂直界面射入時,傳播方向不轉變;(4)光的折射現(xiàn)象例子:海市蜃樓、筷子向上折斷了、池水變“淺”了、放大鏡、望遠鏡、顯微鏡、照相機、投影儀、近視眼鏡、老花鏡、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在水中部分看起來向上彎;觀察落到地平線下的太陽;叉魚的時候瞄準魚的下方;5、光的折射作圖
27、步驟:(1)垂直于界面做出法線;(2)依據(jù)折射規(guī)律做出折射光線(留意空氣中角大);第四節(jié)光的色散1、光的色散: 白光經(jīng)三棱鏡折射后,在白屏上顯現(xiàn)從上到下紅、橙、黃、綠、藍、靛、紫依次排列的彩色光帶,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色散,它是英國物理學家牛頓發(fā)覺的;(白光不是單一色光,而是由很多色光混合而成的)2、色光的混合:色光的三原色:紅、綠、藍;等比例混合后為白色;顏料的三原色:紅、黃、藍;重點提示: 色光的混合與顏料的混合規(guī)律不同;兩種色光混合后使眼睛感覺到產(chǎn)生了另一種顏色,而兩種顏料的混合是它們都能反射的色光3、物體的顏色:透亮物體的顏色是由通過它的色光打算的,不透亮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打算的;
28、4、不同的色光照耀到不同顏色的物體時,顯現(xiàn)的情形是:(1)白紙可以反射各種色光,紙顯現(xiàn)的顏色與光的顏色相同;(2)黑紙吸取各種色光,無論什么顏色的光照在黑紙上,紙都是黑色的;(3)各種色紙反射和它顏色相同的光,對其它不同顏色的光都吸??;(4)白光照在不同顏色的紙上,紙顯現(xiàn)的顏色與紙的顏色相同;5、不同的色光照耀在不同顏色的透亮物體時,透色光的情形是:(1)如光的顏色志透亮物體顏色相同時,光可透過物體;(2)如光的顏色志透亮物體顏色不同時,光就透不過物體;6、看不見的光 (補充與拓展)(1)紅外線:在光譜中,在紅光以外有一種看不見的光叫做紅外線;紅外線有熱作用(即熱效應) ,可應用在紅外夜視儀、
29、診斷疾病、遙控等方面;重點提示:紅外線進不行見光,任何物體都向外輻射紅外線;當物體溫度上升時,它向外輻射的紅外線會大大增強;(2)紫外線:在光譜中,在紫光以外有一種看不見的光叫紫外線;紫外線的化學作用、熒光作用、生理作用,它有助于人體合成維生素d、能殺 菌、能使熒光物質發(fā)光;第五節(jié)凸透鏡成像一、透鏡:(1)薄透鏡:透鏡的厚度遠小于球面的半徑;(2)主光軸:通過兩個球面球心的直線;(3)光心:( o)即薄透鏡的中心;性質: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轉變;(4)焦點( f):凸透鏡能使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個點叫焦點;(5)焦距( f ):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1、凸透鏡 :中
30、間厚邊緣薄的透鏡是凸透鏡;( 1)凸透鏡的作用:對光線會聚,所以也叫會聚透鏡;(2)凸透鏡的焦點:平行光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會聚焦點(如圖一),反過來從焦點發(fā)出的光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平于主光軸(如圖二)ff圖一圖二2、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是凹透鏡;( 1) 凹透鏡的作用:對光線發(fā)散;( 2) 凹透鏡的焦點: 平行光經(jīng)凹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的反向延長線過虛焦點(圖三);就入射光的延長線過虛焦點的,折射后肯定是平行主光軸的光線(圖四);ff圖三圖四小結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 1)經(jīng)過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 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過焦點; 通過焦點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軸; 通過光心的光
31、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傳播方向不變;( 2)經(jīng)過凹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 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經(jīng)凹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過凹透鏡的虛焦點; 正對著凹透鏡虛焦點的入射光線經(jīng)凹透鏡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軸射出; 通過光心的光線,經(jīng)凹透鏡折射后傳播方向不變;凸透鏡、凹透鏡的特點:實光物學形符狀號凸透鏡會聚透鏡老化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發(fā)散透近視對光線有發(fā)散鏡鏡鏡作用名稱又名眼鏡性質二、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1、凸透鏡透鏡成像的特點:像的性質物距倒、正放、縮虛、實像距應用u<f正立放大虛象-放大鏡u=f-f<u<2 f倒立放大實像v>2f幻燈機u=2f倒立等大實像v=2f-u>2
32、f倒立縮小實像f<v<2f照相機2、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應用( 1)照相機的原理:u2 f倒立縮小實像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大于2 倍焦距時,能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的結構:(1)膠片:感光顯影后變?yōu)檎障嗟灼唬?)調焦環(huán):調劑鏡頭到膠片的距離但上面數(shù)字表示景到鏡頭的距離(3)光圈:掌握鏡頭的進光量;(4)快門:掌握曝光時間;( 2)幻燈機的原理:fu2 f倒立放大實像;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在焦距和2 倍焦距之間時,成放大倒立的實像( 3)放大鏡的原理:uf正立放大虛像;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小于焦距時,成放大正立的虛像;注:實像: 由實際光線會聚成的可以形成在光屏上,虛像不是光線形成的,不能
33、形成在光屏上;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總結(1) u f 是成實像和虛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側和異側的分界點;(2) u 2f 是像放大和縮小的分界點(3)當像距大于物距時成放大的實像(或虛像) ,當像距小于物距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4)成實像時:物距減小(增大)像距增大(減?。┫褡兇螅ㄗ冃。?)成虛像時:物距減小(增大)像距減?。ㄔ龃螅┫褡冃。ㄗ兇螅┤?常用光學儀器1、眼睛和眼鏡:(1)成像原理:從物體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過晶狀體等一個綜合的凸透鏡在視網(wǎng)膜上行成倒立, 縮小的實像, 分布在視網(wǎng)膜上的視神經(jīng)細胞受到光的刺激,把這個信號傳輸給大腦,人就可以看到這個物體了;(2)近視及遠視的矯正:近視眼要戴凹
34、透鏡,遠視眼要戴凸透鏡;2、顯微鏡和望遠鏡(1)顯微鏡:顯微鏡鏡筒的兩端各有一組透鏡,每組透鏡的作用都相當于一個凸透鏡, 靠近眼睛的凸透鏡叫做目鏡, 靠近被觀看物體的凸透鏡叫做物鏡; 來自被觀看物體的光經(jīng)過物鏡后成一個放大的實像, 道理就像投影儀的鏡頭成像一樣; 目鏡的作用就像一個一般的放大鏡, 把這個像再放大一次; 經(jīng)過這兩次放大作用, 我們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見的小物體了;(2)望遠鏡:有一種望遠鏡也是由兩組凸透鏡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鏡叫做目鏡,靠近被觀看物體的凸透鏡叫做物鏡;我們能不能看清一個物體,它對我們的眼睛所成“視角” 的大小特別重要;望遠鏡的物鏡所成的像雖然比原先的物體小,但它離
35、我們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鏡的放大作用,視角就可以變得很大;第四章多彩的光習題1. 太陽光通過一個“”形小孔,在光屏上產(chǎn)生的光斑的外形是()a. 三角形b.正方形c. 倒三角形d. 圓形【分析】小孔成像時所成的像的外形跟物體的外形一樣,跟小孔的外形沒有關系;太陽光通過小孔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時實際上就是太陽的像,因而是圓形的;【解】 d2. 晚上,在桌面上鋪一張白紙,把一小塊平面鏡放在紙上,讓手電筒的光正對著平面鏡照耀,如右所示,就從側面看去()a鏡子比較亮,它發(fā)生了鏡面反射b鏡子比較暗,它發(fā)生了鏡面反射c白紙比較亮,它發(fā)生了鏡面反射d白紙比較暗,它發(fā)生了漫反射【分析】由于平面鏡的鏡面很光滑,光射到
36、上面發(fā)生的是鏡面反射,當光垂直鏡面入射時,被垂直反射回去,因此從側面看去,基本上沒有光線攝入人眼,鏡面看上去很暗,所以選項a 錯誤,選項b 正確;當光射到白紙上時,由于白紙表面比較粗糙,發(fā)生漫反射,反射光線向各個方向射出,所以從側面看上去比較亮,應選項c 和 d是錯誤的;【解】b3.如圖下圖( a), mn 為平面鏡, a、b 是點光源s 發(fā)出的光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的兩條光線,用作圖法確定像s及點光源s 的位置( a)( b)【分析】依據(jù)平面鏡成虛像的原理,平面鏡成的像是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匯聚形成的,所以將 a 和 b 反向延長線交于s,如圖( b),s就是 s 的像,再依據(jù)對稱性,求得發(fā)光點
37、s 的位置【解】見上圖4.天氣晴朗,河水清亮見底,我們看到河水中的魚在白云中游嬉,所看到的云實際是由 于 而 形 成 的 云 的 ; 所 看 到 的 魚 實 際 是 由 于 光 而 形 成 魚 的 ,看到的魚的位置在魚的實際位置的 方;【分析】 在水中看到的“魚”和“白云”實際上都是形成的虛像,但二者的成像原理不同:看到水中的“白云”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水面相當于平面鏡;看到水中的“魚”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所稱像的位置在魚的實際位置偏上一些;【解】 光的反射虛像折射虛像上5. 在玻璃和空氣的界面上同時發(fā)生反射和折射的情形,可以判定上圖中 是界面, 是入射光線,角 是反射角,角 是折射角,界
38、面的 側是空氣【分析】 這道題綜合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學問( 1)先找出兩個相等的角(如圖 2 和 3),就角的平分線肯定是法線(pq)另一和它垂直的線就是界面(mn)( 2)依據(jù)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規(guī)律,反射光線、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兩側,那么單獨在法線一側的肯定是入射光線(ao),就 ob,是反射光線( 3)比較折射角和入射角大小,角小的一側對應是介質,另一側是空氣【解】mn 是界面 ,oa 是入射光線 , 3 是反射角, 6 是折射角,右側是空氣6. 一束光從空氣斜射到某液面上發(fā)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線與液面成30°角 如圖 ,反射光線與折射光線的夾角為83°,就反
39、射角的大小為 ,折射角的大小為 ;,【分析】依據(jù)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畫出右圖,由右圖易知aom=60,反射定律可 知反射角bom=60,由于boc=83,bom=60,所以noc=180 6083=37;反射定律和基本就和學問在光學中的運用【解】60 , 377. 小麗同學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試驗時,將一塊玻璃板豎直立在水平臺上, 再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a 和 b ,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 ,進行觀看,如下列圖;在此試驗中:( 1)小麗挑選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進行試驗的目的是 ;( 2)蠟燭 a 的像是由于光射到玻璃表面發(fā)生 (填 “反射 ”或“折射 ”)形成的;( 3)小麗將蠟燭a 逐步
40、向玻璃板靠近時,蠟燭a 的像將逐步向 (填 “靠近 ”或“遠離 ”)玻璃板的方向移動,像的大小將 (填 “變大 ”、“變小 ”或“不變 ”);( 4)當玻璃板后面的蠟燭b 與蠟燭 a 的像完全重合時,小麗移去蠟燭b,并在蠟燭b 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就光屏上 (填 “能”或“不能 ”)承接到蠟燭a 的像,此現(xiàn)象說明平面鏡所成的是 像(填 “實 ”或“虛”);【分析】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平面鏡后面是不透光金屬層,不易找到像的位置,換成玻璃板后, 玻璃板是透亮的,能特別便利的找到像的位置;平面鏡的成像規(guī)律告知我們:平面鏡成的像是由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匯聚一點形成的,自然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物到鏡面的距
41、離和像到鏡面的距離相等,當蠟燭a 逐步向玻璃板靠近時,物距在減小,所以像距也在減小,故蠟燭a 的像將逐步向靠近玻璃板的方向移動;像的大小和物的大小相同,物的大小不變像的大小不變;平面鏡成的是虛像,虛像不是實際光線匯聚形成的,所以不能再光屏上顯示出來;【解】( 1)便于找到虛像的位置( 2)反射( 3)靠近不變( 4)不能虛像8.如下圖中各“方框”中都有一個光學器件,這個光學器件使射入“方框”的光線方向在射出時發(fā)生了轉變,請依據(jù)兩條不同的光線射入和射出“方框”時的方向, 把適當?shù)墓鈱W器件放入框中,并完成光路(填 1 個元件)( a)( b)( c)( d)【分析】這一類問題: ( 1)第一依據(jù)入
42、射和出射光線判定里面是透鏡仍是面鏡;在上面圖中,明顯只有第(d)圖是填平面鏡( 2)對于透鏡來說,將出射光與原先比較,假如是會聚的,就填入凸透鏡,假如是發(fā)散的,填入凹透鏡( 3)完成光路,可先將對應的光線相連,如單箭頭與單箭頭光線正向或反向延長,找到鏡子所在的位置【解】( a)( b)(c)( d)9.將物體放在距凸透鏡15cm 處時,能在光屏上得到物體清楚放大的像,就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a 5 cmb 10 cmc 15 cmd 20 cm【分析】已知物距和成像的情形,再求出焦距在光屏上呈放大的像,肯定是實像,由于應滿意2f u f 的條件,所以2f 15cm f解不等式: 2f15cm
43、7.5 cm又f 15 cm焦距應小于15cm,但大于7.5cm【解】 b10.物體放在凸透鏡前12cm 處,在透鏡另一側的光屏上成一個倒立、放大的像,當物體距凸透鏡8cm 時所成的像()a.肯定是倒立、放大的實像;b. 可能是倒立、縮小的實像;c. 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虛像;d.可能是正立、等大的虛像;【分析】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當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即 12 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所以該凸透鏡的焦距在大于6 小于 12 之間;當物距變?yōu)? 時,物距可能小于焦距,也可能大于焦距或者正好等于焦距,假如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物距等于焦距時不成像,物距大于焦距
44、時并且要小于兩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此題選項c 正確;【解】 c11. 放映幻燈片的時候,銀幕上的像太小,想讓像變大些,可以實行的方法是() a將幻燈機移近銀幕,同時使幻燈片遠離鏡頭 b將幻燈機遠離銀幕,同時使幻燈片遠離鏡頭 c將幻燈機移近銀幕,同時使幻燈片移近鏡頭 d將幻燈機遠離銀幕,同時使幻燈片移近鏡頭【分析】 做這道題時第一要明確:銀幕到幻燈機鏡頭的距離是像距,幻燈片到鏡頭的距離是物距;當像有些小而想使像變大一些,依據(jù)我們推出的學問點:像大像距大,物距小,可知,要使像變大一點,要減小物距而增大像距;幻燈片靠近鏡頭而幻燈機遠離銀幕,【解】 d12.如下列圖,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45、的試驗中,依次將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光屏放在光具座上( 1)試驗前,第一應調劑凸透鏡、光屏和燭焰,使它們的中心在同始終線上,并且大致在,這樣可以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2)蠟燭在u 2f 的位置時,在凸透鏡另一側移動光屏,會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 )的實像;( 3)假如凸透鏡焦距為10cm,物距為 8cm,從光屏的一側透過凸透鏡可以看到一個正立、放大的像(選填“虛”或“實”),應用這一原理可以制成;( 4)在試驗中已得到清楚的實像,當用黑色硬紙片遮住透鏡的上半部分,就所成的像將是的(填“完整”或“不完整”),且亮度變暗【分析】(1)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的
46、試驗中,在水平面上從左往右依次放置蠟燭、凸透鏡、光屏,試驗前,第一應調劑它們,使它們的中心在同始終線上,并且大致在同一高度上,這樣可以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2)當 u 2f 時,凸透鏡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3)假如凸透鏡焦距f=10cm,物距u= 8cm,即 u f,那么凸透鏡所成的像是一個正立、放大的虛像,并且虛像與實像同側,所以從光屏的一側透過凸透鏡可以看到一個正立、放大的虛像,應用這一原理可以制成放大鏡;( 4)用黑色硬紙片遮住透鏡的上半部分,并不影響其成像的完整性,但影響像的亮度,即亮度變暗;【解】( 1)同一高度上(或一樣高)( 2)縮?。?3)虛;放大鏡( 4)完整第五
47、章熟識而生疏的力第一節(jié)力 第 二節(jié)怎樣描述力1、力的性質: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形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體上);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2、力產(chǎn)生的條件:(1)必需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2)物體間必需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觸);3、力的作用成效: 力可以使物體的外形發(fā)生轉變,也可以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轉變;4、力的三要素:影響力的作用成效的因素有三個,它們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在物理學中,把它們叫做力的三要素;5、力的作用成效:力可以轉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力可以轉變物體的外形;說明: 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是否
48、轉變一般指:物體的運動快慢是否轉變(速度大小的轉變)和物體的運動方向是否轉變6、力的單位: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熟識:拿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1n;7、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圖): 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表示出來 , 假如沒有大小, 可不表示 , 在同一個圖中, 力越大 , 線段應越長;8、力的測量:(1)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2)分類:彈簧測力計、握力計;第三節(jié)彈力與彈簧力計1、彈力: 物體發(fā)生形變后會產(chǎn)生一個力,這種因物體發(fā)生形變而產(chǎn)生的力叫做彈力;彈力的方向是與接觸面垂直的2、彈簧測力計:是一種常用的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也稱為彈簧秤;
49、(1)彈簧在肯定的彈性范疇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就越長,彈簧測力計就是依據(jù)彈簧的這個特性來量度力的大小的;(2)正確使用方法: 明白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疇(量程),不要測量超過它量程的力; 明確分度值:明白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每一大格、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 校零: 測力前要使指針對準零刻線,假如有偏差, 要調劑到兩者對齊為止; 測力時,要使測力計內的彈簧軸線方向跟所測力的方向一樣,彈簧不要靠在刻度盤上;3、使用彈簧測力計時留意的事項:(1)不能猛力拉彈簧,所測的力不能大于測力計的測量限度;(2)使用前,假如測力計的指針沒有指在零點,應當抽搐刻度盤進行調零;(3)稱量前,應先將彈簧來回拉
50、幾下,以免彈簧被卡殼;第四節(jié)來自地球的力1、重力的產(chǎn)生及其大?。海?) 萬有引力與重力的產(chǎn)生:牛頓發(fā)覺,宇宙間任何兩個物體,大到天體,小到 灰塵之間, 都存在著相互吸引的力,這就是萬有引力;依據(jù)這個理論,地球對地面鄰近的物體也有引力;我們把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2) 重力的大?。何矬w所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重力與質量的比值大約是 9.8n/kg . 假如用 g 表示這個比值,重力與質量的關系可以寫成及單位:gm g 式中符號的意義g 重力 牛頓( n )m 質量 千克( kg )g9.8n/k g,意義是:每千克的物體受到的重力大小是9.8n說明: 重力的大小通常叫
51、做重量;在要求不很精確的情形下,重力與質量的比值可取 10n/kg ;2、重力的方向與重心:( 1)重力的方向:物體所受的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豎直向下 是指與水平面垂直且向下的方向;( 2)重心: 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做重心;對于外形規(guī)章、質地勻稱的物體來說,重心一般在物體的幾何中心上;勻稱細棒的重心在它的中點,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兩條對角線的交點;第五節(jié)摩擦力1、摩擦力定義: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fā)生或已發(fā)生相對運動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chǎn)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就叫摩擦力;2、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有時起阻力作用,有時起動力作用;3、摩擦分類 :(1)滑動摩擦: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滑動時產(chǎn)生的摩擦,此時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有關,壓力越大,摩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美食廣場租賃合同及商家入駐協(xié)議3篇
- 2025個人掛靠建筑公司承包合同實施細則8篇
- 二零二五年度車體廣告品牌曝光量提升合同4篇
- 2025綠化工程分包合同范本
- 2025房企合同管理和設計采購施工合同等規(guī)范管理培訓大綱
- 2025大連市現(xiàn)行住宅室內裝飾裝修工程合同示本
- 2025年度老舊小區(qū)電力線路改造承包電工合同3篇
- 2025年度個人銷售傭金合同(含客戶信息保密協(xié)議)4篇
- 2025版新能源汽車停車場委托管理與充電服務合同3篇
- 2025年度環(huán)保設施建設與運營采購合同3篇
- 三年級數(shù)學添括號去括號加減簡便計算練習400道及答案
- 健康指南如何正確護理蠶豆病學會這些技巧保持身體健康
-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簡便計算300題及答案
- 澳洲牛肉行業(yè)分析
- 老客戶的開發(fā)與技巧課件
- 計算機江蘇對口單招文化綜合理論試卷
- 成人學士學位英語單詞(史上全面)
- KAPPA-實施方法課件
- GB/T 13813-2023煤礦用金屬材料摩擦火花安全性試驗方法和判定規(guī)則
- GB/T 33084-2016大型合金結構鋼鍛件技術條件
- 航道整治課程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