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選擇題1. 菌種的分離、培養(yǎng)、接種、染色等研究微生物的技術的發(fā)明者是: A.巴斯德 B.柯赫 C.呂文虎克 D.別依林克 1. 通常鏈霉菌可通過以下哪種方式進行繁殖: A.出芽繁殖 B.分生孢子 C.孢囊孢子 D.芽孢子 2. Bacillus subtilis 在生長發(fā)育的一定時期能形成: A.孢囊 B.芽胞 C.伴胞晶體 D.子實體 3. 芽胞細菌的繁殖是依靠: A.芽胞 B.裂殖 C.出芽 D.藻殖段 4. 細菌的繁殖首先開始于: A.膜的分裂 B.壁的分裂 C.DNA的復制 5. 下列微生物屬于原核微生物的是: A.細菌 B.霉菌 .酵母菌 D.單細胞藻 6. 自然界中分離到的細菌,形
2、態(tài)各種各樣,其中種類最多的是: A.球菌 B.螺旋菌 C.放線菌 D.桿菌 7. Micrococcus 的譯名為: A.鏈球菌屬 B.微球菌屬 C.小單胞菌屬 D.四聯球菌 8. 放線菌的菌體呈分枝絲狀體,因此它是一種: A.多細胞的真核微生物 B.單細胞真核微生物 C.多核的原核微生物 D.無壁的原核微生物 9. 在細菌細胞中能量代謝場所是: A.細胞膜 B.線粒體 C.核蛋白體 D.質粒 10. 細菌芽胞抗熱性強是因為含有: A.聚ß -羥基丁酸 B.2,6-吡啶二羧酸 C.氨基酸 D.胞壁酸 11. Bacillusthuringiensis 在形成芽胞同時,還能形成一種菱形
3、或正方形的物質,稱之為: A.孢囊 B.伴胞晶體 C.核蛋白質 D.附加體 12. G+細菌細胞壁的結構為一層,含有的特有成分是: A.脂多糖 B.脂蛋白 C.磷壁酸 D.核蛋白 13. 細菌的鞭毛是: A.細菌運動的唯一器官 B.細菌的一種運動器官C.細菌的一種交配器官 D.細菌的繁殖器 14. 細菌細胞內常見的內含物有: A.線粒體 B.附加體 C.肝糖粒 15. E.coli 肽聚糖雙糖亞單位交聯間的肽間橋為: A.氫鍵 B.肽鍵 C.甘氨酸五肽 16. 在下列原核生物分類中,屬古細菌類的細菌是: A.大腸桿菌 B.枝原體 C.放線菌 D.產甲烷細菌 17. 細菌的細胞核是: A裸露的
4、DNA 分子 B DNA 與組蛋白結合的無核膜包圍的染色體. C RNA與組蛋白結合的無核膜包圍的染色體. 18. Staphylococcusaureus 肽聚糖雙糖亞單位組成中的四肽的氨基酸排列順序為: A.L-丙氨酸L-谷氨酸DAPD-丙氨酸 B.L-丙氨酸D-谷氨酸DAPD-丙氨酸 C.L-丙氨酸D-谷氨酸L-賴氨酸D-丙氨酸 D.L-丙氨酸D-谷氨酸DAPL-丙氨酸 19. 下列細菌中能產芽胞的種是: A.Bacillussubtilis B.Staphlococcusaureus .Lactobacillusplantarum D.E.coli 20. 某些細菌在一定的條件下,向其
5、細胞壁外分泌一些粘液狀或膠質狀的物質,當這種物質在細胞表面形成一個致密層時,叫做: A.粘液層 B.莢膜 C .芽孢 D.菌膠團 21. 某些細菌在一定的條件下,向其細胞壁外分泌一些粘液狀或膠質狀的物質,當這種物質在細胞表面如果是稀疏的附著,只形成一擴散層時,叫做: A.粘液層 B.莢膜 C.芽孢 D.菌膠團 22. 下列屬于原核生物的是: A.酵母菌 B.霉菌 C. 病毒 D.衣原體 1. 青霉(Penicillium)的無性繁殖產生: A外生的孢囊孢子 B外生的分生孢子 C外生的節(jié)孢子 D外生的游動孢子 2. 曲霉(Aspergillus)的無性繁殖產生: A外生的分生孢子 B內生的分生孢
6、子 C外生的節(jié)孢子 D內生的游動孢子 3. 酵母菌的菌落類似于: A霉菌菌落 B鏈霉菌菌落 C細菌菌落 4. 指出錯誤的回答,真菌的無性孢子有: A分生孢子 B接合孢子 C游動孢子D節(jié)孢子 5. 指出錯誤的回答,真菌的有性孢子有: A卵孢子 B孢囊孢子 C子囊孢子 D擔孢子 6. 釀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的無性繁殖是: A裂殖 B芽殖 C假菌絲繁殖 D子囊孢子繁殖 7. 指出正確的回答:鞭毛菌亞門的真菌: A是由有隔菌絲組成 B主要是陸生真菌 C可以產生游動孢子 D可產生分生孢子 8. 指出錯誤的回答。絲狀真菌的無性繁殖方式很多,主要有: A菌絲片斷 B芽殖
7、C裂殖 D分生孢子 9. 指出錯誤的回答,真核微生物包括有: A真菌 B粘菌 C枝原體 D原生動物 10. 接合菌亞門的主要特征是: A菌絲無隔,有性生殖產生接合孢子 B菌絲有隔,有性生殖產生接合孢子 C菌絲有隔,有性生殖產生卵孢子 D菌絲有隔,有性生殖產生子囊孢子 11. 半知菌的主要特征是: A菌絲無隔,沒有有性生殖 B菌絲有隔,尚未發(fā)現有性生殖 C菌絲有隔或者無隔,沒有發(fā)現有性生殖 D菌絲有隔,沒有或很少發(fā)現無性孢子 12. 木耳(Auricularia)的有性孢子是: A擔孢子 B子囊孢子 C接合孢子 D卵孢子 13. 子囊孢子總是: A單倍體 B二倍體 14. 某些酵母菌上下兩細胞連
8、接處呈細腰狀,通常稱為: A有隔菌絲 B無隔菌絲 C假菌絲 15. 酵母菌在分類上屬于: A子囊菌亞門 B擔子菌亞門 C子囊菌亞門和擔子菌亞門 D接合菌亞門 16. 寄生真菌靠吸器吸收養(yǎng)料,吸器存在于: A寄主體外表上 B寄主細胞外表上C寄主細胞間隙中 D寄主細胞里面 17. 指出錯誤的回答,青霉菌的無性結構有: A足細胞 B分生孢子梗 C?;?D副枝 18. 指出錯誤的回答,曲霉菌的形態(tài)結構有: A足細胞B分生孢子梗 C小梗 D副枝 19. 酵母菌細胞壁中含有: A甘露聚糖 B葡聚糖 CA和 B D幾丁質 20. 啤酒酵母菌的生活史屬: A單倍體型 B雙倍體型 C單雙倍體型 D雙核體型 21
9、. 指出錯誤的回答,厚垣孢子是: A有性生殖產生的 B是由有隔菌絲的真菌形成的 C不脫落 D在真菌中經常發(fā)生 22. 指出正確的回答,在擔子菌亞門的真菌中,擔孢子的形成在( )后。 A體細胞配合 B鎖狀聯合的形成 C產囊絲鉤的形成 D減數分裂 1. 多數病毒粒子的大小為: A10nm, B100nm左右 C300nm D10-300nm 2. 病毒的大小以( )為單位量度。 Amm Bnm Cmm 3. E.coliT4 噬菌體的典型外形是: A球形 B蝌蚪形 C桿狀 D絲狀 4. 病毒殼體的組成成份是: A核酸 B蛋白質 C多糖 D脂類 5. 病毒含有的核酸通常是: ADNA和 RNA BD
10、NA或 RNA CDNA DRNA 6. 最先發(fā)現病毒的是: A巴斯德 B柯赫 C伊萬諾夫斯基 D呂文虎克 7. 在-70時病毒的保存時間為: A以小時計 B以天計 C以月計 D以年計 8. 噬菌體是專性寄生于( )的寄生物。 A細菌 B酵母菌 C霉菌 9. 病毒的分類目前以( )為主。 A寄主 B形態(tài) C核酸 10. 最先提純的結晶病毒是: A煙草花葉病毒 B痘苗病毒 C皰疹病毒 D流感病毒 11. 在溶源細胞中,原噬菌體以( )狀態(tài)存在于宿主細胞中。 A游離于細胞質中 B缺陷噬菌體 C插入寄主染色體 12. 溶原性細菌對()具有免疫性。 A所有噬菌體 B部分噬菌體 C外來同源噬菌體 D其它
11、噬菌體 1. 大多數微生物的營養(yǎng)類型屬于: A光能自養(yǎng) B光能異養(yǎng) C化能自養(yǎng) D化能異養(yǎng) 2. E.coli 的營養(yǎng)類型屬于: A光能自養(yǎng) B光能異養(yǎng) C化能自養(yǎng) D化能異養(yǎng) 3. 碳素營養(yǎng)物質的主要功能是: A構成細胞物質 B提供能量 CA,B 兩者 4. 占微生物細胞總重量 70%-90%以上的細胞組分是: A碳素物質 B氮素物質 C水 5. 能用分子氮作氮源的微生物有: A酵母菌 B藍細菌 C蘇云金桿菌 6. 腐生型微生物的特征是: A以死的有機物作營養(yǎng)物質 B以有生命活性的有機物作營養(yǎng)物質 CA,B 兩者 7. 自養(yǎng)型微生物和異養(yǎng)型微生物的主要差別是: A所需能源物質不同 B所需碳源
12、不同 C所需氮源不同 8. 基團轉位和主動運輸的主要差別是: A運輸中需要各種載體參與 B需要消耗能量 C改變了被運輸物質的化學結構 9. 單純擴散和促進擴散的主要區(qū)別是: A物質運輸的濃度梯度不同 B前者不需能量,后者需要能量 C前不需載體,后需載體 10. 微生物生長所需要的生長因子(生長因素)是: A微量元素 B氨基酸和堿基 C維生素 DB,C 二者 11. 培養(yǎng)基中使用酵母膏主要為微生物提供: A生長因素 BC源 CN源 12. 細菌中存在的一種主要運輸方式為: A單純擴散 B促進擴散 C主動運輸 D基團轉位 13. 制備培養(yǎng)基中常用的碳源物質是: A糖類物質 B碳酸鹽 C農副產品 1
13、4. 微生物細胞中的 C 素含量大約占細胞干重的: A10% B30% C50% D70% 15. 用牛肉膏作培養(yǎng)基能為微生物提供: AC 源 BN源 C生長因素 DA,B,C 都提供 16. 協助擴散的運輸方式主要存在于: A細菌 B放線菌 C真菌 17. 主動運輸的運輸方式主要存在于: A厭氧菌 B兼性厭氧菌 C好氧菌 18. 基團轉位的運輸方式主要存在于: A厭氧菌 B兼性厭氧菌 C好氧菌 DA和 B 19. 缺少合成氨基酸能力的微生物稱為: A原養(yǎng)型 B野生型 C營養(yǎng)缺陷型 1. 檸檬酸發(fā)酵是: A好氣發(fā)酵B厭氣發(fā)酵C兼厭氣發(fā)酵2. 酒精發(fā)酵是: A好氣發(fā)酵B厭氣發(fā)酵C兼厭氣發(fā)酵3.
14、乳酸發(fā)酵是: A好氣發(fā)酵 B厭氣發(fā)酵 C兼厭氣發(fā)酵4. 丁酸發(fā)酵是: A好氣發(fā)酵 B厭氣發(fā)酵 C兼厭氣發(fā)酵 5. 制作酸奶的德氏乳桿菌是: A正型乳酸菌 B異型乳酸菌 C既是正型乳酸菌又是異型乳酸菌。 6. 制奶酒的微生物有: A酵母菌 B乳酸菌 CA.B.都參與7. Lactobacillus是靠( )產能。 A發(fā)酵 B呼吸 C光合作用 8. 酵母菌進行酒精發(fā)酵時走: AEMP 途徑 BED途徑 CHMP 途徑。9. ( )是合成核酸的主體物。 A5-D核糖 B5-D木酮糖 C5-D甘油醛 10. ATP 含有: A一個高能磷酸鍵 B二個高能磷酸鍵 C三個高能磷酸鍵 11. 自然界中的大多數
15、微生物是靠( )產能。 A發(fā)酵 B呼吸 C光合磷酸化 12. 酶是一種( )的蛋白質。 A多功能 B有催化活性 C結構復雜 13. 在原核微生物細胞中單糖主要靠( )途徑降解生成丙酮酸。 AEMP BHMP CED 14. 參與糖原生物合成的高能化合物是: A乙酰 CoA BGTP CUTP 15. Pseudomonas是靠( )產能。 A光合磷酸化 B發(fā)酵 C呼吸 16. 在下列微生物中( )能進行產氧的光合作用。 A鏈霉菌 B藍細菌 C紫硫細菌 17. 合成環(huán)式氨基酸所需的赤蘚糖來自: AHMP 途徑 BEMP 途徑 CTCA 循環(huán) 18. 合成氨基酸的重要前體物 -酮戊二酸來自: AE
16、MP 途徑 BED途徑 CTCA 循環(huán) 19. 無氧呼吸電子最后交給: A無機化合物中的氧 BO2 C中間產物 20. 硝化細菌進行生物氧化產能時電子最終交給: AO2 B無機化合物中的氧 C中間產物 21. 發(fā)酵假單胞菌進行酒精發(fā)酵是走: AED途徑 BEMP 途徑 CHMP 途徑 22. 參與肽聚糖生物合成的高能磷酸化合物是: AATP BGTP CUTP 23. 肽聚糖的前體物質“park”核苷酸的合成在: A細胞質中進行 B細胞膜上進行 C細胞膜外進行 24. 氫細菌產生 ATP 的電子傳遞系統存在于: A細胞壁中 B細胞膜中 C細胞質中 25. 腸膜明串珠菌進行的乳酸發(fā)酵屬于: A正
17、型乳酸發(fā)酵 B異型乳酸發(fā)酵 C正型乳酸發(fā)酵,異型乳酸發(fā)酵都有 1. 消毒效果最好的乙醇濃度為: A50%。B70%。C90%。 2. 高溫對微生物的致死是因為: A高溫使菌體蛋白變性 B高溫使核酸變性 C高溫破壞細胞膜的透性 DA-C 3. 光波殺菌最強的波長范圍是: A0.06-13.6nm B250-280nm C300-400nm 4. 干熱滅菌的工藝指標為: A160-1702h B71-7230min C60-7030min 5. 巴氏滅菌的工藝條件是: A.62-6330min B71-7230min C60-7030min 6. 殺死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稱為: A消毒 B滅菌 C防腐
18、 7. 測微生物活菌數通常采用: A稀釋平板法 B濾膜培養(yǎng)法 C稀釋培養(yǎng)法 8. 測空氣中微生物數量的方法通常采用: A稀釋平板法 B濾膜培養(yǎng)法 C稀釋培養(yǎng)法 9. 測微生物的總數常采用: A血球板計數法 B涂片計數法 C比濁計數法 10. 各種中溫型微生物生長的最適溫度為: A2040 B2537 C3540 11. 好氧微生物生長的最適氧化還原電位通常為: A0.3-0.4V B+0.1V 以上 C-0.1V 以上 12. 升汞用于實驗室非金屬器皿表面消毒的濃度通常為: A0.001% B0.1% C1% 13. 防腐的鹽濃度通常為: A5-10% B10-15% C15-20% 14.
19、鏈霉素抑菌機制是: A破壞膜的結構 B阻礙細胞壁的合成 C阻礙 70S核糖體對蛋白質的合成 15. 青霉素的作用機制是: A阻礙蛋白質的合成 B阻礙核酸解鏈 C切斷 DNA 鏈 D轉肽作用 16. 下列關于化學殺菌物質甲醛的說法錯誤的是: A甲醛的殺菌機理是使蛋白質變性致死 B市售的福爾馬林溶液是 37%40%的甲醛水溶C5%的濃度可殺死細菌的芽孢 D可作為熏蒸消毒劑在食品生產場所使用 17. 巴氏消毒的工藝條件是: A62-63/30min B71-72/15min CA.B.均可 1. 已知 DNA的堿基序列為 CATCATCAT,什么類型的突變可使其突變?yōu)椋篊TCATCAT A缺失 B插
20、入 C顛換 D轉換 2. 已知 DNA的堿基序列為 CATCATCAT,什么類型的突變可產生如下堿基序列的改變:CACCATCAT? A缺失 B插入 C顛換 D轉換 3. 不需要細胞與細胞之間接觸的基因重組類型有: A接合和轉化 B轉導和轉化 C接合和轉導 D接合 4. 轉化現象不包括: ADNA的吸收 B感受態(tài)細胞 C限制修飾系統 D細胞與細胞的接觸 5. 將細菌作為實驗材料用于遺傳學方面研究的優(yōu)點是: A生長速度快 B易得菌體 C細菌中有多種代謝類型 D所有以上特點 6. 轉導噬菌體 A僅含有噬菌體 DNA B可含有噬菌體和細菌 DNA C對 DNA酶是敏感的 D含 1 至多個轉座子 7.
21、 在 Hfr 菌株中: AF因子插入在染色體中 B在接合過程中,F因子首先轉移 C在接合過程中,質粒自我復制 D由于轉座子是在 DNA 分子間跳躍的,因此發(fā)生高頻重組 8. 以下堿基序列中哪個最易受紫外線破壞? AAGGCAA BCTTTGA CGUAAAU DCGGAGA 9. 對微生物進行誘變處理時,可采用的化學誘變劑是: A青霉素 B紫外線 C丫啶類染料 D轉座子 10. 在大腸桿菌(E.coli)的乳糖操縱子中,基因調節(jié)主要發(fā)生在( )水平上。 A轉化 B轉導 C轉錄 D翻譯 11. 轉座子 A能從 DNA 分子的一個位點轉移到另一個位點 B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質粒 C是一種堿基類似物 D
22、可引起嘌呤和嘧啶的化學修飾 12. 當 F+×F-雜交時 AF因子幾乎總不轉移到 F+細胞中 BF-菌株幾乎總是成為 F+ C基因重組的發(fā)生頻率較高 DF因子經常插入到 F-細胞染色體上 13. 在 U形玻璃管中,將一濾片置于二株菌之間使之不能接觸,在左臂發(fā)現有原養(yǎng)型菌出現,這一現象不是由于: A接合 B轉化 C普遍轉導 D專性轉導 14. F因子和 噬菌體是: A與寄主的生活能力無關 B對寄主致死C與染色體重組后才可復制 D僅由感受態(tài)細胞攜帶 15. 細菌以轉化方式進行基因轉移時有以下特性: A大量供體細胞的基因被轉移 B包含有 F質粒參加 C依靠噬菌體感染受體細胞 D可通過從供體
23、細胞中提取 DNA 片段來完成 16. 一個大腸桿菌(E.coli)的突變株,不同于野生型菌株,它不能合成精氨酸,這一突變株稱為: A營養(yǎng)缺陷型 B溫度依賴型 C原養(yǎng)型 D抗性突變型 17. 微生物超低溫冷凍保存中常用的保護劑是: APEG B動物血清 C脫脂乳 D10%20%的甘油 18. 以下微生物保藏方法中效果最好、保藏時間最長的是: A斜面低溫保藏法B石蠟油封藏法 C冷凍干燥保藏法 D傳代保藏法 19. 當 Hfr×F-時, A進入到 F-細胞中的第一個基因隨 Hfr 菌株的不同而不同 B采用在不同時間中斷雜交的方法來作基因圖 C單鏈 DNA鏈的 5'端首先進入 F-
24、細胞 D所有上述特點全正確 20. 抗藥性質粒(R 因子)在醫(yī)學上很重要是因為它們: A可引起某些細菌性疾病 B攜帶對某些抗生素的特定抗性基因 C將非致病細菌轉變?yōu)橹虏【?D可以將真核細胞轉變?yōu)榘┘毎?21. 在普遍性轉導中,同源 DNA分子的交換要求: A轉座子 B插入序列 CDNA鏈的斷裂和重新連接 D反轉錄 22. F+×F-雜交時,以下哪個表述是錯誤的? A.F-細胞轉變?yōu)?F+細胞 B.F+細胞轉變?yōu)镕-細胞 C.染色體基因不轉移 D.細胞與細胞間的接觸是必須的 23. 以下突變中哪個很少有可能產生回復突復: A點突變 B顛換 C轉換 D染色體上三個堿基的缺失 24. 準性
25、生殖: A通過減數分裂導致基因重組 B有可獨立生活的異核體階段 C可導致高頻率的基因重組 D常見于子囊菌和擔子菌中 25. 下列關于原核微生物基因組特點的描述,錯誤的是: A通常僅由一條環(huán)形雙鏈 DNA分子構成 B只有一個復制起始位點(ori) C編碼蛋白質的結構基因通常是單拷貝 D不含操縱子結構 26. 在局限性轉導中,下列正確的說法是: A基因交換通常發(fā)生在 Hfr 和 F-細胞之間 B與 F因子相鄰的染色體基因被轉移到 F-細胞中 CF因子通常被插入到 F-細胞中的染色體上 D如果雜交被中斷,則只有 F因子全部轉入 F-中 27. 微生物菌種保藏可采用下列方法: A.干燥 B.缺氧 C.
26、低溫 D.A、B、C、均可 1. 在制作酸菜或青貯飼料時,一般并不人工接種乳酸菌,這是人們利用了植物的: A.根際微生物 B.葉面附生微生物 C.與植物共生的根瘤菌 D.寄生于植物的微生物 2. 好氧性微生物與厭氧性微生物共棲時,兩者可形成: A.互利共棲關系B.偏利共棲關系 C.拮抗關系 D.寄生關系 3. 酸菜腌制后可以保存相當長的時間,這是人們利用了微生物之間的: A.捕食關系 B.寄生關系 C.非專一性拮抗關系 D.專一性拮抗關系 4. 弗來明發(fā)現青霉素是由于觀察到在產黃青霉菌菌落周圍不見有革蘭陽性細菌生長,而再深入研究創(chuàng)造奇跡的。這是人類首次觀察到的微生物之間的: A.寄生關系 B.
27、捕食關系 C.專一性拮抗關系 D.非專一性拮抗關系 5. 下列屬于微生物學研究范圍的是: A.土壤質地 B.微生物在海洋中的分布 C.湖泊水文 D.地球化學 6. 空氣并不是微生物良好的棲息繁殖場所,因為: A.缺乏營養(yǎng)B.高 pH C.夏季高溫 D.無固定場所 7. 下列微生物不是原生動物捕食對象的是: A.細菌 B.放線菌孢子 C.真菌菌絲體 D.真菌孢子 8. 下列實例包含共生關系的是: A. 地衣 B. 根瘤菌 C. 瘤胃 D. ABC 均包合 9. 多種微生物生存于營養(yǎng)豐富條件良好的同一環(huán)境時,會競爭: A.營養(yǎng)物質 B.水 C.空氣 D.空間 10. 兩種微生物形成共生關系后,不能
28、夠: A.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分工 B.象一種生物一樣繁衍 C.由其它微生物任意代替其中的任何一種微生物 D.組成一個結構統一的生物體 11. 兩種微生物之間形成共生關系具有下列特性的是: A.形成一個特殊的共生體 B.在生理代謝上各不相干 C.其中一種微生物可以逐步殺害另一種微生物 D.其他微生物可以任意代替其中的一種微生12. 微生物之間的寄生關系具有: A.隨意性 B.可代替性 C.高度專一性 D.適應性 13. 甲種微生物較乙種微生物更喜高溫生長,一旦環(huán)境溫度有所提高,就會出現: A.甲種微生物漸占優(yōu)勢 B.乙種微生物漸占優(yōu)勢 C.甲、乙兩種微生物都受到抑制 D.甲、乙兩種微生物的比例維持
29、均勢原狀 14. 微生物之間的捕食關系是指: A.一種微生物的代謝產物對另一種微生物的抑制或毒害 B.一種微生物與另一種微生物利用同一營養(yǎng)而使一種微生物的生長不良,甚至死亡 C.一種微生物進入另一種微生物體內并依賴于后者生存 D.一種微生物捕獲吞食消化另一種微生物 15. 粘細菌依靠其胞外酶溶解敏感細菌群,使敏感細菌群釋放出營養(yǎng)物質供其生長繁殖,這種關系稱為: A.內寄生關系 B.外寄生關系 C.拮抗關系 D.捕食關系 16. 溫和噬菌體在宿主細胞中的生存可視為微生物之間的: A.拮抗關系 B.共生關系 C.內寄生關系 D.外寄生關系 1. 下列關于細菌毒素的說法錯誤的是: A. 外毒素主要由
30、 G+菌產生,其化學本質是蛋白質 B. 內毒素主要由 G-菌產生,其化學本質是脂多糖 C. 內毒素可用甲醛進行脫毒處理 D. 不同細菌來源的外毒素,其致病類型不同 2. 免疫監(jiān)視功能低下的后果是: A易發(fā)生腫瘤 B易發(fā)生超敏反應 C易發(fā)生感染 D易發(fā)生自身免疫病 3. 機體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稱為: A免疫監(jiān)視 B免疫自穩(wěn)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4. 最早用人痘接種預防天花的國家是: A中國 B美國 C日本 D俄羅斯 5. 人類的中樞免疫器官是: A淋巴結和脾臟 B胸腺和骨髓 C淋巴結和胸腺 D骨髓和粘膜相關淋巴組織 E淋巴結和骨髓 6.人類 B 淋巴細胞分化成熟的場所是: A骨髓 B腔
31、上囊 C脾臟 D胸腺E淋巴結 7. 免疫系統的組成是: A中樞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B中樞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黏膜免疫系統 CT 淋巴細胞和 B 淋巴細胞 D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 E胸腺和骨髓 8. 下列哪種物質沒有免疫原性: A異嗜性抗原 B抗體 C補體 D半抗原 9. 類毒素的性質是: A有免疫原性,有毒性 B無免疫原性,無毒性 C有免疫原性,無毒性 D有毒性,無免疫原性 E有過敏原性,有毒性 10. 僅有反應原性而無免疫原性的物質是: A超抗原 B半抗原 C完全抗原 D異嗜性抗原 11. 免疫原性最強的物質是: A蛋白質 B脂質 C多糖 D核酸 E脂多糖 12. 抗原的特異性取
32、決于: A抗原的大小B抗原的物理性狀 C抗原結構的復雜性 D抗原的種類 E抗原表面的特殊化學基團 13. 關于抗體,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抗體是指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B抗體主要在血液、體液、粘膜表面及其分泌液中 C抗體是能和相應抗原特異性結合的球蛋白 D抗體都是免疫球蛋白 E抗體都是體內產生的 14. 各種 Ig 單體分子共有的特性是 A與靶細胞結合后能介導 ADCC 作用 B具有兩個完全相同的抗原結合部位 C輕鏈與重鏈以非共價鍵結合 D與抗原結合后能激活補體 E與顆粒性抗原結合后能介導調理吞噬作用 15. Ig 分子的基本結構是: A由 2 條重鏈和 2 條輕鏈組成的四肽鏈結構 B由 1 條重鏈和 1 條輕鏈組成的二肽鏈 C由 2 條相同的重鏈和 2 條相同的輕鏈組成的四肽鏈結構 D由 1 條重鏈和 2 條輕鏈組成的三肽鏈結構 E由 4 條相同的肽鏈組成的四肽鏈結構 16. 在酶聯免疫吸附測定(ELISA)終結時: A. 產生了放射性 B. 看見了凝塊反應 C. 細胞被裂解 D. 發(fā)生了顏色變化 17. 20 世紀 70 年代發(fā)展建立的雜交瘤細胞技術,在免疫學領域被用于制備: A多克隆抗體 B單克隆抗體 C基因工程抗體 DA, B, C 18. 根據移植物來源,哪種腎存活率最高: A異種腎 B同種腎C同卵雙生同胞供體腎 D親屬供體腎 E父母的腎 1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國際工程總承包協議書
- 餐飲管理居間協議示例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辦事處爭議解決協議(農產品市場糾紛處理)
- 人力資源培訓實習協議書
- 個人借貸無抵押合同
- 民辦學校校長聘用合同范本
- 學校電腦采購合同范本
- 產研學合作協議書范本
- 會計兼職協議書范本
- 類風濕治療協議書范本
- 前列腺癌診斷治療指南
- 中國銀行招聘筆試真題「英語」
- 江蘇省2023年對口單招英語試卷及答案
- GB/T 35506-2017三氟乙酸乙酯(ETFA)
- GB/T 25784-20102,4,6-三硝基苯酚(苦味酸)
- 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指令書填寫規(guī)范(特種設備安全法)參考范本
- 硬筆書法全冊教案共20課時
- 《長方形的面積》-完整版課件
- 五年級上冊英語Module6Unit1Youcanplaybasketballwell外研社課件
- 工業(yè)企業(yè)現場監(jiān)測工況核查表
- 沉淀池及排水溝清理記錄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