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譯原則_第1頁
文言文翻譯原則_第2頁
文言文翻譯原則_第3頁
文言文翻譯原則_第4頁
文言文翻譯原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文言文翻譯原則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靶?”即字字落實,力求準確;“達”即文從句順,力求通順;“雅”即生動形象,講究文采。1 、一詞多義:道:( 1)道路。(會天大雨,道不通陳涉世家)( 2)道義。(伐無道,誅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4)說,講。(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未嘗有道韓文者(稱道)人不學,不知道(封建社會的政治制度和道德規(guī)范)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儒家的“道”)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傳統、風尚)師(1)古之學者必有師(老師)(2)吾從而師之(以 為師)精選文庫( 3)吾師道也(學習 )( 3)孔子師郯子(以 為師)( 4)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從師學習)( 5)十年

2、春,齊師伐我(軍隊 )所以(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用來 )( 2)所以遣將守關者( 的原因)2、古今異義詞古漢語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義用法不同的詞, 即古今異義詞。“金就礪則利”(荀子·勸學)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屬;現在專指黃金?!傲沂磕耗?,壯心不已”(龜雖壽)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負的男子;現在則專指為革命事業(yè)獻身的人;“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2精選文庫是指知識淺陋,并沒有貶義;現在的“卑鄙”則指品質惡劣,已變?yōu)橘H義詞?!白ρ馈惫艜r指武臣或得力助手,屬于褒義,如韓愈與鳳翔邢尚書書:“今閣下為王爪牙,為國藩垣”;而現代漢語中的

3、“爪牙”則是“比喻壞人的黨羽和幫兇”,為貶義。3 、通假字( 1)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知 通“智” 論語十則( 2)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要,通“邀”,邀請。桃花源記( 3)將軍被堅執(zhí)銳。 被,通“披”。陳涉世家( 4)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小惠未偏,民弗從也。 偏,通“遍”,遍及,普遍。曹劌論戰(zhàn)練習:1、崔家顧人刺我,請以聞。(“顧”通“雇”,雇傭)-3精選文庫2、翼日進宰,宰見其小,怒呵成。(“翼”通“翌”,第二天)3、昌宗從旁趣說(人名),使速言。(“趣”通“促”,催促)4、旦日不可不蚤來見項王(“蚤”通“早”,早點)5、復之以掌(“

4、復”通“覆”,覆蓋)6、卒然臨之而不驚(“卒”通“猝”,突然)7、傲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從”通“縱”,放縱)4、文言文實詞與虛詞:實詞:1、追亡逐 北(亡北,逃亡者)-4精選文庫2、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憂勞逸豫,安逸享樂)3、曹操之眾遠來疲敝(疲敝,疲敝)4、通五經, 貫六藝5、庶竭駑鈍, 攘除奸(通貫,通曉)兇6、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用以,被任用)7、帶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 (帶腰,佩帶)8、今主上幼 沖,賊臣虎據,雄才奮用之秋也(幼沖,年幼)虛詞( 1)焉從師而問焉(代詞,指“道”)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怎么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于此 )-5精選文庫

5、子不有得焉,則我得矣(句末語氣詞)神明自得,圣心備焉(句末語氣詞)( 2)是甚不自是也(認為正確)如是者數矣(這,這樣)定是非以教吾子(正確)不知木蘭是女郎(判斷詞)唯利是圖(提賓標志)( 3)之代詞第三人稱代詞,他、她、它(們)。有時靈活運用于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太后盛氣而揖之。(觸龍說趙太后)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之:我)(廉頗藺相如列傳)指示代詞,這,此。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將伐顓臾)之二蟲又何知。(逍遙游)助詞相當于現代漢語的“的”,放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①畛鲇阼裕斢駳в跈持?,是誰之過與?(季氏將伐-6精選文庫顓臾)子而思報父母之仇,臣而思報君之仇。(勾踐滅吳)放在主

6、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燭之武退秦師)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放在倒置的動(介)賓短語之間,作為賓語提前的標志。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師說)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竊符救趙)放在倒置的定語與中心語之間,作為定語后置的標志。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傳)用在時間詞或動詞(多為不及物動詞)后面,湊足音節(jié),沒有實在意義。填然鼓之, 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國也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項脊軒志)動詞,到 去。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

7、,曰:“牛何之?”(齊桓晉文之事)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顧而之他。5 、詞類活用( 1)使動用法-7精選文庫所謂使動用法,就是這個動詞所表示的動作不是主語發(fā)出的,而是賓語發(fā)出的。其實質是這個動詞里面暗含著“使”的意思。如果按主謂賓的句式理解不通,就可嘗試用“使 怎么樣”的句式進行解釋、翻譯。項伯殺人,臣 活之沛公旦日 從百余騎見項王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止:使之止(使愚公止)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諸侯。(毛遂自薦)臣:使 稱臣。大王必欲急臣, 臣頭今與璧俱碎于柱矣! (廉頗藺相如列傳 )急:使 急。( 2)意動用法所謂意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以之為何”的意思,即認為賓

8、語怎樣或把賓語當作怎樣。意動用法只限于形容詞和名詞的活用,動詞本身沒有意動用法。使動用法是主語使賓語在客觀上產生某種動作行為,而意動用法是主語主觀上認為(或以為)賓語具有謂語所表示的內容,是存于意念的想法或看法,客觀上不一定如此。一般可譯為“認為 .”“以 .為.”等。-8精選文庫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賓客:本為名詞,這里活用為意動詞。“賓客其父”是動賓結構,意為“以賓客之禮待其父”。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大道之行)親:以 為親,子:以 為子(兩者都指前者)漁人甚異之。(桃花源記)異:原為形容詞,這里用作意動詞?!爱愔保础耙灾疄楫悺保ㄕJ為這件事奇怪)( 3)名詞作動詞五

9、十者可以衣帛矣?!耙虏辈皇恰耙路筒疾保?也不是“衣服的布帛”, 而是“穿帛”,即“衣”活用為動詞。驢不勝怒,蹄之。名詞“蹄”用在代詞“之”的前面,活用為動詞,譯為“用腳踢”。假舟輯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名詞“水”,用在助動詞“能”后,活用為“游泳”。( 4)名詞作狀語在文言文某些特殊的語言環(huán)境中,名詞放在動詞的-9精選文庫前面,它不是動作行為的實施者,而是對動作行為起著直接的修辭限制作用,從而擔負起形容詞、副詞的語法功能,充當了動詞謂語的狀語。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狼)名詞“犬”,修飾動詞“坐”,比喻“坐”的狀態(tài),譯為“像狗那樣”。6 、被動句在古漢語中,主語是謂語所表示行為

10、的被動者的句式叫被動句。( 1)用“為”表被動“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保?被天下人嘲笑)( 2)用“被”表被動“忠而被謗,能無怨乎?” (忠心卻被別人誹謗,能不怨恨嗎?)( 3)用“見”表被動“ 徒見欺”( 白白地被欺騙)( 4)用“于”表被動“受制于人”(被人控制)“不能容于遠近。”(不能被鄰里所容)-10精選文庫7、倒裝句古之人不余欺也?。ㄊ娚剑┤欢煌跽撸粗幸?。(齊桓晉文之事)沛公安在?(鴻門宴)宋何罪之有?(公輸)噫!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師表)孔子云:“何陋之有?”“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裝?!吧徶異?,同予者何人?”“蓮之愛”即

11、“愛蓮”的倒裝,可譯為“喜愛蓮花”。8 、判斷句判斷句,是根據謂語的性質給句子分類得出的一種句型,一般是用名詞或名詞性詞組作謂語,對事物的屬性作出判斷,即說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南冥者,天池也吾乃常山趙子龍余為司馬懿-11精選文庫1、“者也”判斷句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蓮,花之君子者也。項脊軒,舊南閣子也。2、有判斷詞“乃”“為”“則”“即”“是”的判斷句臣乃市井鼓刀屠者。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3、沒有判斷詞的判斷句劉備天下梟雄。4、表示原因的判斷句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5、否定判斷“非”“莫”子非魚,安知魚之樂。6、

12、問句中的判斷此何故也?9、省略句將軍攻狄,不能下(狄)也。屠懼,投(之)以骨,一狼得骨止。-12精選文庫詞類活用輮以為輪(輮,使 彎曲)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日,名作狀,每天)上食埃土,下飲黃泉(上、下,名作狀,在地上,在地下)吾從而師之(師,以 為師)恥學于師;恥師焉;不恥相師(恥,以 為恥)孔子師郯子(師,以 為師)池水盡黑(形作動,變黑)以娛其意于山水之間(娛,使 得到娛樂)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臣,名作動,用對待臣下的態(tài)度來對待)雖常好言論(言論,名作動,發(fā)表言論)甚不自是也(是,以 為對,認為正確)世果群怪聚罵;吠所怪也(怪,以 為怪,認為奇怪)指目牽引(指目,名作動,指手畫腳,遞眼色)挈挈而東(東,名作動,東歸)恒雨少日(雨、日,名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