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歐陽舍人書》閱讀答案_第1頁
《寄歐陽舍人書》閱讀答案_第2頁
《寄歐陽舍人書》閱讀答案_第3頁
《寄歐陽舍人書》閱讀答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寄歐陽舍人書閱讀答案寄歐陽舍人書是宋代文學家曾鞏寫給其師歐陽修的一封感 謝信,文章通過對銘志作用及流傳條件的分析。來述說“立言”的社 會意義,闡發(fā)“文以載道”的主張,表達了對道德文章兼勝的贊許與 追求。文章結構謹嚴,起承轉合自然。曾鞏去秋人還,蒙賜書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銘, 反復觀誦,感與慚并。 夫銘志之著于世,義近于史,而亦有與史異者。蓋史之于善惡 無所不書,而銘者,蓋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義之美者,懼后世之 不知,則必銘而見之?;蚣{于廟,或存于墓,一也。茍其人之惡,則 于銘乎何有 ?此其所以與史異也。其辭之作,所以使死者無有所憾, 生者得致其嚴。而善人喜于見傳,則勇于自立 ; 惡人無有所紀,則

2、以 愧而懼。至于通材達識、義烈節(jié)士,嘉言善狀,皆見于篇,則足為后 法。警勸之道,非近乎史,其將安近 ?及世之衰,人之子孫者, 一欲褒揚其親而不本乎理。 故雖惡人, 皆務勒銘以夸后世。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又以其子孫之請也, 書其惡焉,則人情之所不得,于是乎銘始不實。后之作銘者,當觀其 人。茍托之非人,則書之非公與是,則不足以行世而傳后。故千百年 來,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銘,而傳者蓋少,其故非他,托 之非人,書之非公與是故也。然則孰為其人, 而能盡公與是歟 ?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 無以為 也。蓋有道德者之于惡人,則不受而銘之 ; 于眾人則能辨焉。而人之 行,有情善而跡非,有意奸而外淑,

3、有善惡相懸而不可以實指,有實 大于名,有名侈于實。猶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惡作辨之不惑,議之 不徇?不惑不徇,則公且是矣。而其辭之不工,則世猶不傳,于是又 在其文章兼勝焉。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無以為也,豈非然哉 ?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雖或并世而有,亦或數(shù)十年、或一二百 年而有之。其傳之難又如此,其遇之難又如此。若先生之道德文章, 固所謂數(shù)百年而有者也。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銘其公與是,其 傳世行后無疑也。 而世之學者,每觀傳記所書古人之事, 至于所可感, 則往往衋然不知涕之流落也, 況其子孫也哉 ?況鞏也哉 ! 其追晞祖德 而思所以傳之之由,則知先生推一賜于鞏而及其三世。其感與報,宜 若何

4、而圖之 ? ( 選自古文觀止,有刪節(jié) )【注】歐陽舍人:即歐陽修;舍人,官名。衋x 1:悲傷苦 痛。9. 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生者得致其嚴 嚴:威嚴 B. 故雖惡人,皆務勒銘 勒:刻 C. 有名侈于實 侈:超過、多 D. 辨之不惑,議之不徇 徇:徇私10. 下列各組語句中, 全都能體現(xiàn)作者推崇道德文章的一組是 【 】 (3 分)嘉言善狀,皆見于篇,則足為后法 故雖惡人,皆務勒銘以 夸后世書其惡焉,則人情之所不得 后之作銘者,當觀其人。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 無以為也 而人之行, 有情善而跡非A. B. C. D. 11.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

5、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3 分)A. 文章第一段中提及“蒙賜書”及撰“銘”,點明寫信之由 ; “反復觀誦”,側面寫出歐文之精彩及作者愛不釋手之情景 ; “感與 慚并”,寫作者對歐陽修的感激與敬佩。寥寥二十余字,言簡意深。B. 作者認為銘文流傳于世,其作用接近于史書,而作為史書, 則是非常嚴謹而真實的。 而今銘文所以不實, 則因逝者的子孫一心想 要頌揚他們的先輩, 往往刻意隱瞞逝者的惡行, 致使撰銘者不能明察。C. 作者先論及古代撰寫墓志銘的社會意義, 在于褒揚美善 ; 進而 論及今之墓銘的流弊,在論及流弊時,特別突出了撰銘人的作用,提 出只有撰銘人“畜道德而能文章”,才能寫出流傳后世的銘文

6、。D. 本文借感謝歐陽修給自己祖父寫墓志銘,提出了撰寫銘志的 兩字原則“公”和“是”,闡述了“道德”“文章”之于儒者修 養(yǎng)的重要性,闡發(fā)“文以載道”的主張,表達對道德文章兼勝的贊許 與追求。12. 請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9 分 )(1)茍其人之惡,則于銘乎何有 ?此其所以與史異也。 (3 分 )(2)其故非他,托之非人,書之非公與是故也 (3 分 )(3)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無以為也,豈非然哉 ?(3 分 )9. A( 嚴:尊敬 )10. C( 是說即使是惡人,也都一定要勒刻碑銘去向后世夸耀是說作銘者礙于人情不能寫下死者的惡行是說人的品行,有性情善良卻事跡不佳的 )11. B( 原文說是因為受過死者子孫的請托, 礙于人情無法寫下死 者的惡行,于是銘志的內(nèi)容就開始不真實了。 )12. (1)如果那人行為丑惡 (那是一個惡人 ),還有什么可以寫在碑銘上呢 ?(那么在銘志上有什么好寫的呢 ?)這正是銘志與史書不同 之處(不同的原因)。(“茍”1 分,“所以” 1 分,大意 1 分。(2)其中原因沒有別的 (其中沒有別的原因 ) ,托付的人不合適, 撰寫的內(nèi)容不公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