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意、仿像與自悟-普通高校“合唱與指揮”教學方法淺論_第1頁
授意、仿像與自悟-普通高校“合唱與指揮”教學方法淺論_第2頁
授意、仿像與自悟-普通高校“合唱與指揮”教學方法淺論_第3頁
授意、仿像與自悟-普通高校“合唱與指揮”教學方法淺論_第4頁
授意、仿像與自悟-普通高校“合唱與指揮”教學方法淺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授意、仿像與自悟-普通高?!昂铣c指揮”教學方法淺論授意、仿像與自悟:普通高?!昂铣c指揮”教學方法淺論摘要:普通高?!昂铣c指揮”課程教學方法可以從授意、 仿像和自悟三個維度分析。授意,傳遞“合唱與指揮”知能信息、喚 醒學習者創(chuàng)造意識;仿像,提供“合唱與指揮”教學超真實模擬學習 場景與相應的訓練技術;自悟,促成“合唱與指揮”學習者的體驗、 冥想與實踐。現(xiàn)實的“合唱與指揮”教學,缺乏喚醒生命潛能的授意 方法;缺乏“仿像”技術的開發(fā)與合理運用;缺乏自悟的教學過程與 學習品格。為此,借授意之美,創(chuàng)仿像之真,激自悟之意,是提升“合 唱與指揮”教學質量的正途。關鍵詞:合唱與指揮;教學方法;授意;仿像;

2、自悟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0717 (2014) 04-0043-05 收稿日期:2014-04-30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普通高校'合唱 與指揮'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 (12yja760028)作者簡介:李愛華(1963-),女,吉林省吉林市人,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學 院文化藝術教育中心副主任,主要從事藝術教育、合唱指揮、鋼琴等 方面的研究。一、授意、仿像與自悟的詮釋(1)授意。授意是教師通過喚醒、幫助與微調,調動學生能量,激發(fā)學習者意識 和注意的技巧。其目的在于向學生傳達教學信息、技術或專業(yè)思想, 以便學生主動

3、了解&業(yè)知識與技能的概念與思想,明了所學課程的思 想、知識、技術原理。授意,使不同學能的學生都可以獲得成功。第 一,授意是喚醒。授意能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使他們能獨立思考并 做出決定。它不僅要讓學習者掌握知識,而且耍把學習的權利“還給” 學生,使學生將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能力與精神融化為自己的人格。正 如蒂克森所說,學習包括“學習的態(tài)度與獨立學習的能力兩個方面”, “態(tài)度是一種對自己的學習做出決策的責任,能力是對學習過程的決 策和反思” lo第二,授意是幫助。教育的重要任務,在于幫助學 生對自身學習獨立地做出選擇,培養(yǎng)學生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事情 作出計劃,并進行實踐經驗的歸納、擴展,將實

4、踐經驗內化為自己知識與能力結構的智慧。第三,授意是微調。教師在布置學習任務吋, 一般只提宏觀的要求,不給具體的操作方法,讓學生在當中充分發(fā)揮 自己的潛能,展現(xiàn)其才華,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工作2。其實質就是激發(fā) 學生共鳴,淡化學生的“心理抗拒”,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 口主性,取代僅僅是為修取學分的功利性學習動機,避免“饕餐盛宴” 一轉而為“雞肋” 3。(2)仿像?!胺孪瘛笔且怨?、影、聲的“超真實”存在的媒體時代的擬像形式?!胺孪瘛辈辉倥c現(xiàn)實相關, 而是一個脫離客觀真實而乂獨立存在、自主運行的符號系統(tǒng)4。仿 像是當代教學生活的重要手段和技術形式。它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自 主開發(fā)多媒體課件等各種教學資源

5、,幫助學生進行生動的模仿與建構 的學習活動。第一,仿像能夠使我們強烈地感受到其教學藝術的感染 力遠遠大于傳統(tǒng)課堂教學。它成為學生擺脫按部就班與繁瑣無趣的r 常課堂生活,成為第二種生活的狂歡廣場5。第二,仿像作為一種 “超真實”教學場景使教學具有逼真性,它不僅以極度逼真的視聽方 式徹底替換現(xiàn)實事物,而何還以大量復制和現(xiàn)代傳播的方式,創(chuàng)造出 現(xiàn)實生活中不存在的真實,創(chuàng)造出一種比真實更加真實的“超真實” o 第三,仿像使教學內容具有開放、共享與生成性質。在獲取優(yōu)質教學 資源上,它具有信息的海量性、吋間的自主性和空間的開放性、諸多 用戶共享性等優(yōu)點6。仿像具有便捷性與高效性,學生可以通過仿 像在極短的

6、吋間內獲得所需信息,學生和教師可以快速地相互交流信 息。仿像的教學方法,具有創(chuàng)新的無限可能,使學生的自主學習具有 獨特的意義和價值。(3)自悟。自悟本屬禪學的要義之一,具有領悟、開悟、頓悟與漸悟之意,它是生命內部力量的流動、變化與 顯現(xiàn)。自悟乃自主學習z精髓,有自主、體驗、冥想、嘗試的實踐意 韻,具有生成性、發(fā)展性、自我建構性等特點。第一,自悟是生命能 量的口然綿延。它使教育具有強烈的生命教育的意韻。讓學習者生成 更有力量、更生動的學習晶質。具有這種品質的人,能夠“決定學習 目標、決定學習內容和進度、選擇學習方法和技術、監(jiān)控學習過程和 評估習得的結果等內容” 7。它使學習者將專業(yè)能力與生命運動

7、融 會貫通,無論在心理層面上還是專業(yè)的深層次領悟上,都是教育的最 高境界。笫二,自悟是感性到理性的認識過程。在教育實踐中,自悟的發(fā)生,因個體的學習環(huán)境、學習能力和思考習慣而異,學生個體的 認知能力隨自我實踐與時間的推移,一般經過感知、理解、明白、覺 醒、大徹大悟的過程,也遵循從感性到理性、從低級到高級深化,最 終打上思考者真實性格和心靈創(chuàng)造的烙印。笫三,自悟是真正的教育 形式。它脫離教師干預的口主學習行為,是一種“對口己學習負責的 能力” o這不僅有利于學習者專業(yè)信念與興趣的養(yǎng)成,而且有助于學 習者對專業(yè)知能的體驗與感悟,形成默會知識與實踐智慧。二、授意、仿像、自悟與“合唱與指揮”教學“合唱與

8、指揮”是一門實踐藝術,也是一門不斷融入新思想與新方法的,具有開放性與創(chuàng) 造性的審美活動。在普通高校面向非咅樂專業(yè)的大學生開設“合唱與 指揮”課程,其目的是培養(yǎng)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但是僅僅通 過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方法是無法完成的,需要從授意、仿像、自悟三 個方面入手,即通過授意以調動學生主體意識與創(chuàng)造想像,通過模擬“合唱與指揮”的現(xiàn)實場景與相應的訓練技術,通過口悟以獲得“合 唱與指揮”的實踐精髓,擴展其認知,形成其技能,并冃將三者有機 結合,形成“合唱與指揮”課程獨特的教學方法。授意能傳遞“合唱與指揮”的知能信息,并喚酮學生在“合唱與指揮”學習中的 創(chuàng)造意識?!昂铣c指揮”教學的目標并非培養(yǎng)

9、“音樂家”,而是要 幫助提升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思維力、創(chuàng)造力、團隊意識和組織 協(xié)調能力。創(chuàng)造是“合唱與指揮”教與學的根木動力,是“合唱與指 揮”教育功能和價值的體現(xiàn)。授意的目的不僅要使學工對合唱的音色、 音量、音高之細微差別的感知、調控與協(xié)調,還要使他們在聽覺的感 受性、敏銳性和審美力等方面有一個全面的提升。授意的關注點,在 于調動學牛:的內部能量,激發(fā)他們對“合唱與指揮”學習的熱情、興 趣與自信。授意“是師生不斷激活生命、豐富生命、提升生命的質量 與價值的過程” 8o 口悟,需要學生修習經驗的綿延、創(chuàng)造力的提 升和自信心的發(fā)展,需要系統(tǒng)、嚴密的組織能力做保證。這就是“授 意”在教學中體現(xiàn)

10、出的重要性。<!-endprint-><!-startprint-> 仿像能為“合唱與指揮”教學提供超真實學習場景與訓練技術。仿像 技術的進步及其被大范圍地應用到“合唱與指揮”課程教學z中,使 樂感分辨率高,模擬場景“超真實”,視覺和聽覺的藝術感染力強, 訓練錯誤及吋得到反饋,合唱的呼吸、共鳴、音準、節(jié)奏和多聲部的 訓練效果得到極大的提高。仿像運用于“合唱與指揮”教學的過程, 是學生通過對模擬“合唱與指揮”現(xiàn)場認知的監(jiān)控學習,將想法及時 付諸于行動與效果的檢驗z中,并不斷地反思與修正不足z處??谖蚰苁埂昂铣c指揮”教學演化為學生的體驗、冥想與實踐的口修 過程。自悟是一種

11、主動學習,把學習看成是“我要學”,讓學生體會 到“獨立學習”是自主學習的核心,即為“我能學”。合唱與指揮是 用嗓音與肢體語言塑造咅樂形象的藝術,也是一門群體藝術。它不僅 是作品的演唱和表演,還包括教學的組織、學半的管理、演唱的協(xié)調、 師生的配合、活動的開展等。自悟“對于培養(yǎng)學習者的創(chuàng)造性和生產 性具有重大作用,幫助學習者更深刻地掌握知識、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態(tài) 度” 9。在學習和訓練中,自悟能“讓學生自己在演唱中尋找各自 聲部的音準及和聲關系。用這種方法訓練,可以使學生更為主動地投 入到作品本身所設置的咅怎環(huán)境和技術環(huán)境中” 10。傳統(tǒng)的觀點認 為,教學就是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的過程,這就不可避免地拔

12、高了教 師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作用,學習在很大程度上看起來不是學生在學, 而是教師在學,學生是被教師牽著走的,學生主動學習、口主學習的 權利被剝奪了。“合唱與指揮”教學,必須重視學生的冥想、反思、 體驗等自悟活動,避免出現(xiàn)只注重師生間的教與學,而忽視學生自身“消化”的現(xiàn)象。所以,通過自悟,提升“合唱與指揮”教學中學生 的體驗、冥想與實踐品性,是實現(xiàn)其教學目標與任務的關鍵。三、普通高?!昂铣c指揮”教學面臨的問題頻繁的國際、國內合唱賽事、互聯(lián)網的信息溝通以及多層次合唱組織的發(fā)展壯大,既為學 習“合唱與指揮”課程的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與研究的有利條件,同 時更多地是面臨授意缺乏、仿像輔助缺罕與自悟意識

13、不強的嚴峻挑戰(zhàn)。(1)缺乏喚醒生命潛能的授意方法。在“合唱與指揮”的教學中, 離開授意,仿像以多媒體為依托的現(xiàn)代教學,極大地加大了課堂信息 量,并使課堂教學生動直觀、有聲有色。然而,如果那樣,學生的學 習就避免不了被動學習,無法調動學生生命潛能,無法使學習成為一 個自主、協(xié)作、冥想與思考的自悟過程。就“授意”的理念而言,目 前“合唱與指揮”教學的問題是:一方面,缺乏對學生學習自信心的關注。教師仍然拘泥于“傳道授業(yè)者”的角色,以教師為中心,沒有 發(fā)揮出教師“指導者”、“朋友”的角色,缺乏喚醒生命能量的授意, 無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另一方面,缺乏對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激發(fā)與熱情 的點燃?!皾M堂灌”的教學方

14、式忽視了生命本能沖動的存在,失去了 生命的口由敞開與個性潛能的釋放。(2)缺乏“仿像”技術合理開發(fā)與運用。笫一,學習場景建構與教學方法的運用、更新,跟不 上“仿像”技術的發(fā)展速度,沒有充分利用“仿像”技術,作為虛擬 “合唱與指揮”教學場景的教學文木。第二,缺乏仿像軟件開發(fā)。教 師對教學內容缺乏前端性把握,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師牛:間的選擇、 合作與對話,教師也很難全面真切地關注學綸在學習中的知識與能力、 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的關系問題。這主要表現(xiàn)在仿像技術沒有促 進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和仿像技術對于拓展師生z間的交互渠道沒有 發(fā)揮恰當?shù)墓π蓚€方面lljo第三,缺乏仿像模擬平臺。沒有“合 唱與指揮

15、”仿像技術的教學平臺,教師難以實現(xiàn)多種教學模式,難以 恰當?shù)刈龅健昂铣c指揮”的“超真實”、“現(xiàn)場”的感染力等綜合 因素的把握。因而,教師無法”為教學提供多通道、全方位、整體化 的教學信息加工和傳輸模式,促使教學過程多樣化、社會化和主體化, 增強教學的實效性” 12。(3)自悟沒有融入教學的過程與品格。長期以來,我國普通高?!昂铣c指揮”教學一直缺乏體驗與冥 想等自悟的意識與能力。第一,從內容上看,“合唱與指揮”的教學 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聲樂教學上,忽視了合唱指揮學習的重要性,導致 學生組織協(xié)調能力的培養(yǎng)不到位。第二,從過程來看,合唱教學在曲 目的選擇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保守性,倘若放任這些行為

16、的持續(xù), 將使學生沒有充裕的時間去思考,甚至會使學生失去對該課程學習的 興趣。第三,從方法上看,合唱教育普遍存在我教你唱、我講你聽、 以他人感受代替口身體驗,注重教學的外在形式而忽略教學過程本身 對學生的教育作用。由于選學該課程的學生大多專業(yè)知識欠缺,接受 能力參差不齊,若是一味地只關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只注重知識、技 術的傳授,只注重師生間的教與學,而忽視了課程木身的審美價值, 忽視了學牛想象、情感的體驗,忽視學牛間的配合協(xié)作、忽視了學生 自悟晶質的培養(yǎng),那么,自悟的教學晶格將一如既往的貧乏。四、改進普通高?!昂铣c指揮”課程教學方法的思考針對“合唱與指揮”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我們從喚酮學生口悟

17、意識、開發(fā)仿像教 學的技術元素、授意具體的學習方法三個維度探索合理的教學改革策 略。(1)借授意助“合唱與指揮” z美。德國指揮家溫格納曾說:“一個指揮,不但要將作曲家的意志表達出來,而在咅樂里面, 還要有一種神秘的創(chuàng)造力量,這種力量的大小,關系到他的成功與失 敗?!?13第一,理論與方法暗示。教師在教學中運用暗示的方法, 對豐富學生的實戰(zhàn)技巧與理論知識的掌握以及對學生自信心的影響 是深遠的。杜威說:“教學的目標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主動地探 求并思索明智地駕馭實踐的態(tài)度和方法,掌握有效地、適當?shù)亟鉀Q處 理問題的態(tài)度和方法14第二,技能示范。教師要勤于利用仿像 技術作為教學工具,不斷學習網絡應

18、用技術課件的制作技巧,并利用 這些技術,對網絡課程做調整的完善15 o加強教師信息技術基木技 能,提高教師的網絡資源重構能力,使之從教育觀、素質觀到掌握計 算機操作與教學軟件使用能力等得到提升。(2)憑仿像揚“合唱與指揮” z長。合唱與指揮是一門特殊的學科領域,其學習的方法 和知識的積累均需要講究針對性。第一,口主創(chuàng)造。在進行“合唱與 指揮”仿像軟件開發(fā)與利用時,需要良好的自主創(chuàng)造、合作探究、實 踐摸索等三個基本要素的有效協(xié)調。利用國際先進的finale音樂打 譜軟件作為工具平臺,編寫“合唱與指揮”課程的教輔課件,通過有 聲的音樂視頻,輔助解決和提高學生讀譜、音高以及多聲部合唱訓練 的能力16

19、 o仿像教學這一技術行為,使其具有教學意義和知識意義 的同吋,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形式與生存實際,具有生命意義。第二, 合作探究。g訂bert和moore認為,運用計算機媒體進行教育的交互 作用是指學習者和技術之間的相互交換,這個過程可以看成是一個反 饋17。及時的、高質量地交互傳遞,有效地提高了學習效率,為單 一教學模式向虛擬學習社區(qū)的轉變提供現(xiàn)實的可能性。第三,實踐摸 索。在網絡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歸納,總結, 以便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18 o教師除了對作品有更客觀、 準確的把握,還需要引導學生把音樂學科的相關知識橫向聯(lián)系起來。 如建立“合唱與指揮”教學課程網站,把學

20、生能夠通過自主學習掌握 的合唱與指揮理論基礎知識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編輯后放在課程網 站上,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理論與實踐的結合。<!-endprint-><!-startprint-> (3)喚學生自悟意識z 醒。 自悟既是一種學習態(tài)度、一種學習過程,更是一種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 生自悟生成的學習能力,有助于他們勝任建設社會的任務19。第一, 自知z明。蘇格拉底曾告訴我們,人最寶貴的態(tài)度是“知己無知”。 只有秉懷這種態(tài)度,我們才領著自己去思考、體驗和冥想。因為只有 崇尚虛極,謙虛慎獨,才能達到與虛靜相反的“虛則知實之情”(韓 非子王道)的狀態(tài)。笫二,自信z力。培養(yǎng)自悟意識,喚

21、醒學生 的自主活動意識,通過從合唱與指揮中獲得自我滿足與自尊。建立學 生課外獨立組織、分組訓練開展藝術實踐活動的機制,并充分挖掘學 生的潛能,建立指揮輪換制、聲部長制等多種形式,讓每一個學生都 能夠自由、充分地在原有的基礎上發(fā)展,使生命的能量得到發(fā)揮和提 升。葉瀾教授認為,完整的課堂教學不僅僅要完成促進學生認知發(fā)展 的任務,還要尊重師生的生命,使師生生命的意義都得到提升20。 第三,自由z境。幫助建立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特別是人際關系環(huán)境, 給學生一些空白的思考時間。讓其學習充分的口主,充分發(fā)揮其主觀 能動性。通過探索課內外教學互補的方法,提高學生合作能力與綜合 素質,學生課外獨立排練活動從選曲到

22、排練,從歌唱的發(fā)聲到歌詞的 咬字吐字方法,從指揮的手勢語言到整體咅樂風格的處理都需要學生 自主完成。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贊科夫曾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 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fā)揮高度有效 的作用” 21。這種無聲自主學習其實算是一種個性化的學習方式, 表面看起來在教師的控制z下,實際上學習者在默默地管理自己的學 習,積極配合,努力完成目標任務。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靈活 性和創(chuàng)造性,富有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美感。第四,口省之習。 學生課外獨立排練活動鍛煉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團結協(xié)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 精神,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主動、自覺地從事和管理自己的學習活動的 習慣,而不是

23、在外界的各種壓力和教師及父母的要求下被動地從事學 習活動,或需要外界來管理自己的學習內容。這充分詮釋著“生命化 教育”,即以生命為基點,把生命的本質、特征和需要體現(xiàn)在教育過程之中,使教育尊重生命的需要,完善生命的發(fā)展,提升生命的意義 22 o參考文獻1 dickinson, l. self-instruction in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12-13.2張戰(zhàn)衛(wèi)做一個“零授意”領導j領導科學,2009 (9): 17.3 herkert, j. r. continuing and emerg

24、ingissues in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jthe bridge, 2002(3): 8-13.4高咪咪當代文化視域中的仿像理論d沈陽:遼寧大學,2012 (5)5唐松林,曾琦消弭與重建:擬像吋代的教學形態(tài)j高等教育研究,2010(2): 69-73.6張萍,吳秉會網絡輔助教學:意義、問題與對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5)7 holec,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 : pergamon press, 1981: 44-458王桂龍大學教育的境界:主客體的充分融合j江蘇高教,2

25、005 (1): 71-73. 9何芳口主學習與合作學習:共生關系一一以高中英語寫作教學 z行動研究為例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2 (5)10弓k彬關于高師“合唱與指揮”課的若干思考一一音響概念、教材和方 法j中國咅怎,2003 (10): 80-82.11胡迎賓,黃少穎.高校網絡輔助教學的現(xiàn)狀與問題思考一一基于首都師范大學網絡輔 助教學的案例調查j中國電化教育,2006(9):29-3212唐松林,曾琦消弭與重建:擬像吋代的教學形態(tài)j高等教育研究, 2010(2): 69-73.13陳殆鑫,龔琪外國著名指揮家詞典m.北京:人民咅樂出版社,1999: 289.14澳w.f.康納爾二十世紀世

26、界教育史m孟湘砥,胡若愚,譯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1: 132.15賴鶴,衷明華高校網絡輔助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江西化工,2009 (12): 201-202.16李愛華.打譜軟件在合唱與指揮教學改革中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 電化教育,2013 (4): 123-125.17錢萬正,李藝遠程教育課程的交互性評價j開放教育研究,2002(4):39-4018梁云校園網網絡輔助教學平臺的開發(fā)與利用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8(1): 239-240.19 barry j. zimmerman, sebastian bonnerrobert kovach,等.自我調節(jié)學習m姚梅林,徐守森,等譯

27、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2: 78-79.20鄧惠明,繆劍峰構建生命化課堂的誤區(qū)分析及策略探索j 教育評論,2014(2): 100-102. 21郁文武,謝嘉幸音樂教育與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 55.22馮建軍論生命化教育的要義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6 (5): 25-28. inspiration, simulation and self-reflection: a study on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major of choral and command <!-endprint-一><!-startprint->liai-hua abstract: the teaching method of chorus and command" major can be analyzed from three dimensions of inspiration, simulation and self- reflection. i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