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閱讀與理解天天練習(xí)題_第1頁
湘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閱讀與理解天天練習(xí)題_第2頁
湘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閱讀與理解天天練習(xí)題_第3頁
湘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閱讀與理解天天練習(xí)題_第4頁
免費預(yù)覽已結(jié)束,剩余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湘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閱讀與理解天天練習(xí)題班級:_ 姓名:_1.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xí)。高山流水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選自列子·湯問1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解釋。(1)伯牙善鼓琴(_) 善良;慈善。 擅長;長于。贊許。(2)善哉(_) 善良;慈善。 擅長;長于。贊許。(3)志在高山  (_) 意向,心里想著。記號。記載的文字。(4)伯牙所念(_) 惦記。說,讀,誦讀。  心里想到的。2用自己的

2、話說說畫線部分的意思。_3由“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可以看出()。A.伯牙彈的曲子,鍾子期都聽得清清楚楚B.伯牙彈什么,鍾子期都聽不懂C.伯牙心里想什么,都能通過琴聲傳達(dá)出來D.鍾子期也很懂音樂,伯牙的琴聲中聽不出伯牙所想4“高山流水”常用來比喻。A.知音難遇或樂曲高妙B.有山有水的絕美風(fēng)景C.纖塵不染的美好境界D.文筆流暢優(yōu)美2. 閱讀與理解。徐孺子賞月徐孺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當(dāng)極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保ㄗ⑨專﹪L:曾經(jīng)。瞳子:瞳仁。1聯(lián)系句子,給加點字詞選擇正確的解釋。(1)嘗月下戲(_)  A戲弄 B演戲 C玩耍,游戲(

3、2)不然(_)   A不錯 B不對 C不像2面對別人的提問,徐孺子是怎么回答的呢?請你用現(xiàn)代的話寫一寫。有人對他說:“若是讓月亮中什么都沒有,它是不是會更明亮呢?”徐孺子答道:“_?!?和楊氏子一樣,徐孺子也顯示出了超人的智慧,那么他的回答智慧在哪里呢?請寫出你的理解。_3.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xí)。鄭人買履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边x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1解釋加點詞語的意思。欲:履:度:遂:2下列對“至之市,而忘操之”這句翻

4、譯正確的一項是()。A.到了集市,忘記了操練B.到了集市,忘記了帶量好的尺碼C.到了集市,把尺碼丟在集市了D.到了集市,才發(fā)現(xiàn)尺碼3下列對“何不試之以足”這句話的理解準(zhǔn)確的一項是()。A.這是鄭人自言自語,說為何不試試鞋呢?B.這是鄭人自言自語,說為何不拿腳試試呢?C.這是別人對鄭人說為何不拿腳試試呢?4從“寧信度,無自信也”中可以看出鄭人_。4. 課外欣賞。范氏之亡也,言姓有得鐘者,欲負(fù)而走,則鐘大不可負(fù);以錘毀之,鐘況然有聲。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呂氏春秋·自知(注釋)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晉國的貴族,被其他四家貴族聯(lián)合打敗后逃在齊國。

5、亡,逃亡。鐘:古代的打擊樂器。負(fù):用背馱東西。錘:槌子或棒子。況(huàng)然:形容鐘聲。遽(jù):立刻。惡:害怕。悖:荒謬。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詞。(1)欲負(fù)而走,則鐘大不可負(fù) 走:_則:_  (2)遽掩其耳   遽_其:_  (3)惡人聞之  惡_之:_2翻譯句子。(1)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_(2)惡人聞之,可也;恐己自聞之,悖矣。_3“惡己自聞之,悖矣?!边@位盜鐘者到底“?!痹谀睦铮縚4請你說說這則寓言的寓意。_5成語“掩耳盜鈴”就出自這里。請你寫出“掩”字開頭的兩個成語。_5. 閱讀

6、,完成練習(xí)。學(xué)弈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xué),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1解釋下面加點的字詞。(1)使弈秋誨二人弈(_)   (2)通國之善弈者也(_)(3)雖與之俱學(xué)(_)   (4)惟弈秋之為聽(_)2分別用“   ”和“”畫出兩個學(xué)下棋的人的不同表現(xiàn)。3課文通過記敘_的事,告訴我們_的道理。6. 品詞析句子。(1)眾猴拍手稱揚道:“好水,好水!哪一個有本事的,鉆進(jìn)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

7、我等即拜他為王。”連呼了三聲,忽見叢雜中跳出一個石猴,應(yīng)聲高叫道:“我進(jìn)去,我進(jìn)去!”(2)好猴!你看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3)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呀,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你們才說有本事進(jìn)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為王。我如今進(jìn)進(jìn)出出,尋了這一個洞天與諸位安眠穩(wěn)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為王?”眾猴聽說,即朝上禮拜,都稱“千歲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將“石”字兒隱了,遂稱“美猴王”。讀上面的句子,體會帶點詞、句的含義。說一說石猴能成為猴王,憑借的是什么?_7. 課內(nèi)閱讀。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shè)果,果有楊梅??字敢允緝涸唬骸按耸?/p>

8、君家果?!眱簯?yī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1解釋文中加點字的意思。甚:_ 惠:_ 詣:_   乃:_ 為:_設(shè):_ 示:_ 未聞:_ 家禽:_2用/ 給短文劃分節(jié)奏。3用四字詞語夸一夸楊氏之子:_、_、_、_。4楊氏之子中哪一句可以看出孔君平與楊氏子很熟?_5你喜歡孔君平說的話還是楊氏之子說的話?為什么?_6我也會說:李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yīng)聲答曰:“未聞_。”龍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yīng)聲答曰:“未聞_?!?. 閱讀理解。 兩小兒辯日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

9、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yuǎn)也。”一兒以日初遠(yuǎn),而日中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yuǎn)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chng  cng)滄涼涼,及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yuǎn)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shú  sú)為汝多知乎!”注釋:盂:古代的圓口器皿。湯:熱水。1圈出文中括號內(nèi)正確的讀音。2照樣子寫詞語。例:大如車蓋   淚如泉涌  _   _   _3選擇帶線詞的解釋,在括號里打“”。  (1)兩小兒辯日  有口才(   ) &

10、#160; 辯論(   )  (2)日始出時去人近  距離(   )   失去(   )4用“_”畫出文中的反問句。5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問其故。  _(2)孔子不能決也。  _(3)孰為汝多知乎!  _9. 課內(nèi)閱讀。楚人有鬻盾(xúndùn)與矛者,譽之曰:“吾(wúw)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庇肿u(yùrù)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被蛟唬骸耙宰又葑又?,何如?”其人弗能應(yīng)也。夫(ffú)不可陷之盾與無不

11、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給加點詞選擇正確的讀音,畫上“_”。2下列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譽之曰(稱贊)B.于物無不陷也(刺破)C.吾矛之利(好處)D.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放在句首,表示將發(fā)議論)3“其人弗能應(yīng)也”的原因是什么?_4假如你是楚國商人,你該怎樣推銷你的矛和盾?_5學(xué)了這則寓言后,你得到了什么啟示?_10. 課外閱讀。詠雪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毙峙?“未若柳絮因風(fēng)起?!惫笮?。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1下面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是()A.俄而雪驟。翻譯:不一會兒雪突然停了。B

12、.撒鹽空中差可擬。翻譯:跟在空中撒鹽。C.與兒女講論文義。翻譯:與子侄輩一起討論詩文。2用橫線畫出文中的比喻句。把“”比作“”和“”。3對文章的內(nèi)容理解和寫法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結(jié)尾補充交代了謝道韞的身份,表明了作者贊賞謝道韞的聰穎和才氣。B.謝太傅認(rèn)為后一喻比前一喻好。C.“公大笑”中的“笑”意有諷刺兄子胡兒“撒鹽空中差可擬”不恰當(dāng)。D.“柳絮”一喻給人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正如英國大詩人雪萊“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yuǎn)嗎”一句有著深刻的意蘊。4這則小古文主要想告訴我們的是 ()A.謝太傅教學(xué)有方,善于引導(dǎo)兒女們從生活中學(xué)習(xí)。B.謝太傅的兄女才思敏捷,想象力豐富。C.

13、我們要善于運用比喻,恰當(dāng)?shù)谋扔骺梢允咕渥痈由鷦有蜗蟆?1.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xì),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1解釋加點詞語。(1)余嘗謂:_   (2)卻只漫浪誦讀_2翻譯文中畫線句子。_3作者所說的“三到”是指_、_、_,其中最重要的是_,原因是_(用原文短句回答)。4優(yōu)優(yōu)經(jīng)常嘴在讀書,心卻飛到別處去了,請你用這篇短文的道理來勸勸她。_12. 文言文閱讀。手不釋卷(材料一)成語解釋: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xué)。(材料二)人物:

14、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經(jīng)學(xué)家、史地學(xué)家和音韻學(xué)家。顧炎武一生輾轉(zhuǎn),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創(chuàng)立了一種新的治學(xué)方法,成為清初繼往開來的一代宗師,被譽為清學(xué)“開山始祖”。他與黃宗羲、王夫之并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材料三)典故原文:凡先生之游,以二馬三騾載書自隨。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詢其曲折;或與平日所聞不合,則即坊肆中發(fā)書而對勘之?;驈叫衅皆笠?,無足留意,則于鞍上默誦諸經(jīng)注疏;偶有遺忘,則即坊肆中發(fā)書而熟復(fù)之。注釋凡先生之游:凡是先生外出游歷。先生:對比自己年長的人的尊稱。指顧炎武。自隨:跟隨自己。厄塞:險要關(guān)口。曲折:詳細(xì)情況。即:靠近,引申為走向。坊肆;街市中的客店。發(fā):打開。對勘:核對

15、校正。徑行:任意而行。無足:不值得。諸經(jīng)注疏:各種經(jīng)典著作的注解疏證。熟:認(rèn)真仔細(xì)。(材料四)對聯(lián):手不釋卷識三昧,汗牛充棟滿書齋。典故: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沒有文化,孫權(quán)鼓勵他學(xué)習(xí)史書與兵法。呂蒙聽了孫權(quán)的話,手不釋卷,最后做了吳國的主將,屢建奇功。1閱讀材料一、二、三,思考:顧炎武成就斐然的原因是_。2閱讀材料三,思考:顧炎武好學(xué)不倦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請用自己的話簡單回答。_3簡單寫一寫你讀了這四則材料后的啟發(fā)或收獲。_4根據(jù)材料一、四,寫一句話用上“手不釋卷”。_13. 讀下面的選文,回答問題。一日,見那老樹枝頭,桃熟大半,他心里要吃個嘗新。奈何本園土地、力士并齊天府仙吏緊隨不便。忽設(shè)一計

16、道:“汝等且出門外伺候,讓我在這亭上少憩片時?!蹦潜娤晒?。只見那猴王脫了冠服,爬上大樹,揀那熟透的大桃,摘了許多,就在樹枝上自在受用。吃了一飽,卻才跳下樹來,簪冠著服,喚眾等儀從回府。遲三二日,又去設(shè)法偷桃,盡他享用。(注釋)他:指猴王孫悟空。簪冠著服:戴上帽子穿好衣服。1選文出自我國古典名著_,我還知道這部書和另外三部書_合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2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猴王說這句話的目的是(   )A.不讓左右儀從跟隨,好在亭上休息一會兒B.不讓左右儀從跟隨,以方便偷摘蟠桃3把文中描寫猴王摘桃、吃桃的句子畫上“   ”。4這段文字的主要內(nèi)容是( &

17、#160; )A.猴王偷靈丹 B.猴王偷蟠桃14. 閱讀理解。楊氏之子梁國楊氏(sì shì)之子九歲,甚(shèn  shèng)聰惠。孔君平詣(zh  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wéi  wèi )設(shè)果,果有楊梅??字敢允緝涸唬骸按耸蔷夜??!眱簯?yīng)(yng  yì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qín  qíng)?!?選擇正確的讀音,打“”。2先解釋帶點詞的意思,再解釋整句話的意思。(1)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 )(2)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   )( )(   )(3)兒應(yī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保?  )3楊氏之子的語言妙在哪里?_4想象一下,當(dāng)孔君平聽到楊氏之子的話之后,會有什么樣的表現(xiàn)?自己試著寫一寫。_5這篇文章表達(dá)了怎樣的一種思想感情?_15. 文言文閱讀。狐假虎威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后,觀百獸之見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