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禮記大同》(共6頁)_第1頁
第一講:《禮記大同》(共6頁)_第2頁
第一講:《禮記大同》(共6頁)_第3頁
第一講:《禮記大同》(共6頁)_第4頁
第一講:《禮記大同》(共6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第一講 禮記·禮運·大同一、題介 1、“經書”歷來有五經、七經、九經、十經、十一經、十二經、十三經、十四經等許多條目。凡是可以列入“經”類的,大抵不外乎“五常之道”和“六藝”之文。2、十三經:易、詩、書、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氏傳、公羊傳、谷梁傳、孝經、論語、孟子、爾雅。 3、三禮:禮經三書(1)周禮:記述“周官”之職。它詳于周朝的“制度”,而不及于“道化”;嚴于百官的“職守”,而闕略人主的“本身”。(2)儀禮,所記皆為“五禮威儀”之事。(3)禮記。并不記載當年文王、周公的制度。它大概出自孔子門徒,屬于一部雜記作品。呂大臨曰:“儀禮所載,謂之禮者

2、,禮之“經”也;禮記所載,謂之“義”者,訓其經之義爾。”也被稱之為“禮之傳”。禮記共49篇。東漢鄭玄為禮記作注,言其49篇為漢人戴圣纂輯。唐孔穎達禮記正義、陸德明經典釋文均采用此說。學界認為,該書雖為戴圣纂輯,但各篇文章應出自于“孔子門徒共撰所聞”,為“七十子后學”所記。所以,它是一部出自于先秦至漢代諸儒之手的著作,廣泛匯集了研究禮學、傳講禮經的諸多儒者的思想觀點和主張,記載了夏、商特別是周代的禮制,闡述了禮制的精神和意義。4、該文選自禮記·禮運第九,是該文中的一部分。二、原文注譯昔者仲尼與于蠟賓,(昔者;從前,當初。仲尼: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與:動詞,參與。蠟:因zha,,古代

3、天子或諸侯于年終舉行的一種祭祀鬼神的儀式。賓:指祭祀時由有賢德的人擔任的助祭者。全句意為:從前仲尼(孔子)以貴賓的身份參加了魯國年終聚合百神的蠟祭。)事畢,(祭祀完畢以后)出游于觀之上,(觀,音guan,四聲,古代宗廟正門外兩側相對的建筑,又叫“闕”,上面懸有國家典章法律,使民觀之,故稱“觀”。全句意為:出來游覽于魯宗廟的門闕之上。)喟然而嘆。(長長地嘆了一口氣。)仲尼之嘆,蓋嘆魯也。(仲尼嘆氣,大概是慨嘆魯國的祭禮不完備。)言偃在側曰:“君子何嘆?(言偃,姓言名偃,字子游,是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5歲。全句意為:孔子弟子言偃(正)跟隨在孔子的身邊,便問道:“請問老師為什么嘆氣?”)”孔子曰:

4、“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大道運行的時代,也就是廣大無私的時代。大道,實則指的是黃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等五帝時期治理天下之道。三代之英:指夏、商、周三代英俊杰出的人物,一般指的是禹、湯、文王、武王、成王、周公等,他們是后世儒家宣奉的圣人。全句意為:大道通行的時代,以及夏商周三代精英執(zhí)政的時代,我都沒有趕上,但我有志于他們那樣的業(yè)績。對于“而有志焉”,王文錦在禮記譯解中將其翻譯為:“而有些文字記載可以看到?!边@兩種譯法皆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大道運行的時代,天下為全體人民所公有。)選賢與能,(與:通“舉”,推舉的意思。全句意為:選擇有賢德的人

5、,推舉有才能的人治理國家。這里指的是上古時期禪讓的美政,當政者選舉賢能之人將王位禪讓給他,而不是傳位給自己的子孫。)講信修睦(講求誠信,致力友愛。),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故:所以。前一個“親”是“敬愛”的意思,后一個“親”指的是父母。不獨:不只。前一個“子”是疼愛,后一個“子”是子女。全句意為:所以人們不只是敬愛自己的雙親,不只是疼愛自己的子女。)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矜:同“鰥”,指的是無妻之夫。寡:指無夫之婦。孤:孤兒。獨:無子女的老人。廢:殘廢的人。疾:生疾病的人。皆有所養(yǎng):都能夠得到供養(yǎng)和保障。全句意為:(更能博愛世人),使老人們能安度終

6、生,壯年們都能發(fā)揮自己的才用,兒童們都能健康成長,鰥寡孤獨殘廢病疾者都能得到贍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男子都有自己的職業(yè),安于自己的職分,女子都有自己的夫家,安于自己的家庭。)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貨:動詞,開發(fā)貨材。力:動詞,出力勞作。全句意為:開發(fā)貨材,只是擔心它丟棄在地上得不到合理使用,并不一定是要收藏在自己的家里。出力勞作,只是擔心自己的智力與體力不能從自己身上發(fā)揮出來,并不一定是要為自己謀取利益。)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開發(fā)材貨,出力勞作,都出自公心,所以奸詐機謀的念頭都會自然關閉而不興起,盜竊掠奪的行為也不

7、會發(fā)生,所以關上外門只是為了擋風寒,而無須上栓緊閉。這就叫做“大同”社會。)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隱:隱藏,消逝。全句意為:現在“大道”既已消逝,天下的一切都為一個家族所私有。)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人們各自敬愛自己的雙親,各自疼愛自己的子女,開發(fā)材貨,出力勞作,也都是為了自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大人:天子諸侯。世及以為禮:以世及為禮。世:父傳位給子。及:兄傳位給弟。全句意為:天子諸侯把父傳位于子,兄傳位于弟的血緣世襲當作禮法制度)城郭溝池以為固,(為了維護個人的財富、權利,修建了城郭溝池來維護自己。)禮義以為紀,(紀:綱紀,指紀律綱常。禮義以為紀:以禮義為紀律綱常,)以正君臣,

8、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里,以賢勇知,以功為己。( “以”之后均省略了“之”。“正”,使動動詞,“使規(guī)范”,下同。全句意為:以“禮”來使君臣名分端正,父子關系篤厚,兄弟情誼和睦,夫婦關系和諧,用“禮”來設置制度,建立田里,尊重勇士、智士,一切事功都是為了自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用:由。兵:兵戈爭斗。全句意為:所以機謀奸詐由此而發(fā)生,兵戈爭斗由此而興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大禹、成湯、文王、武王、成王、周公、就是這樣的時代里產生的杰出人物。)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于禮者也。(這六位杰出人物,沒有一位不是謹慎地據“禮”行事的。)以著其義,以考其

9、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勢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以著其義:即以“禮”著其義,用禮來彰明合乎道義的事?!爸?,彰顯的意思。全句意為:他們當政時期,用禮來表明道義,考查誠信,辨明過錯,效法仁愛,講求謙讓,向民眾顯示做人行事的常規(guī)。如果有不尊重這種禮法常規(guī)的人,即使有權有勢的,也要撤職去位,民眾視之為禍害。這就叫做“小康”社會。)三、論證特征:第一段:觀點提出之由,引起讀者探究的興趣 為下文的分段論述做鋪墊第二段:何為“大同”社會: 天下為公: 選賢與能 講信修睦 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

10、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第三段:何為“小康”社會: 天下為家:各親其親 各子其子 貨力為己 大人世及以為禮 城郭溝池以為固 禮義以為紀 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里,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作品的論證特征是:以對比論證貫穿全篇。在每一時代情況論證中,先說其社會基礎(公有制私有制),次說其社會具體特征,再說其帶來的不同效果,兩種時代的不同歷歷在目。對比中,作者又經常使用排比句式,語氣連貫,語勢逼人,頗具感染力。整體行文立論明確,思路清晰嚴謹,論證充分有力。四、內容主旨:旨在說明:“大道之行”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只能取其次的“小康”社會。在“天下為家”的根本狀態(tài)下,為維護社會的和諧安定,“禮”是不可或缺的。之所以如此,是由人的“私欲”決定的。在禮記·禮運中,同時論述說:“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