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重金屬抗性內生細菌作用機制探究進展_第1頁
植物重金屬抗性內生細菌作用機制探究進展_第2頁
植物重金屬抗性內生細菌作用機制探究進展_第3頁
植物重金屬抗性內生細菌作用機制探究進展_第4頁
植物重金屬抗性內生細菌作用機制探究進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植物重金屬抗性內生細菌作用機制探究進展摘要:植物重金屬抗性內生菌的研究始于20世紀 末,盡管研究的歷史不長,但有關重金屬抗性內生細菌的研 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綜述了國內外植物重金屬抗性內生細 菌的種屬、來源、直接或間接抗性機制以及分子作用機制等 研究成果與現(xiàn)狀,并展望了本領域的發(fā)展前景和研究方向。關鍵詞:內生細菌;重金屬抗性;作用機制;研究進展中圖分類號q93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7731(2013) 19-31-03由于環(huán)境干擾小、成本低、公眾容易接受,植物修復技 術被認為是最綠色環(huán)保的重金屬污染土壤原位修復技術。然 而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該技術仍然面臨一些問題,如植物(尤 其是超積累

2、植物)生長慢、生物質產(chǎn)量低、根系不發(fā)達、污 染物產(chǎn)生植物性毒素以及易揮發(fā)污染物的蒸發(fā)蒸騰等導致 修復時間緩慢,效率低下。某些根際微生物和植物內生菌具 有促進植物生長、提高植物抗病和吸收重金屬等的能力,因 此研究人員把目光轉向了植物-微生物聯(lián)合修復技術1。根 際微生物能提高植物修復效率,也取得了一些很好的治理效 果,但根際環(huán)境復雜多變、難以控制,微生物間相互競爭抑 制限制了目標菌群修復功能的發(fā)揮。與根際微生物相比,內 生細菌與宿主植物關系更緊密,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植物的修 復效率2。內生細菌的研究與應用在農業(yè)和醫(yī)藥等領域研 究得比較深入,但在環(huán)境治理方面還處于起步階段3。筆 者對近幾年來國內外植物

3、內生細菌協(xié)同植物修復重金屬污 染土壤的作用機理進行了總結。1內生細菌內生細菌定殖于宿主植物體內,一般不會侵害植物,能 與植物長期互利共存。內生細菌從植物中吸收碳水化合物, 通過促進植物生長,提高植物的環(huán)境抗壓能力作為回報。內 生細菌宿主范圍很廣泛,幾乎在所有研究過的植物中均存在 內生細菌。內生細菌分布于根、莖、葉等組織器官中,并具 有一定的組織專一性。內生細菌的種類、分布受宿主植物及 其生長環(huán)境的影響4。土壤細菌從根部入侵是內生細菌的 主要來源,內生細菌可通過種子“遺傳”攜帶,也可能是在 植物生長過程中外界細菌的入侵。內生細菌不僅能促進植物 生長、增強植物抵抗病蟲害的能力和提高宿主植物的競爭

4、力,甚至能影響植物多樣性和群落結構的形成5。更有意 義的是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許多內生細菌具有降解有機污 染物、吸附或者轉化重金屬的能力。一些內生細菌已經(jīng)被成 功地應用到植物修復重金屬污染環(huán)境過程中6。2重金屬抗性內生細菌關于重金屬抗性內生細菌的研究始于20世紀末,前期 研究主要集中在重金屬超積累植物的內生細菌上。如從貝托 庭芥 (alyssum alyssum bertolonii)、芥菜 (brassica juncea)、天藍遏藍菜(thlaspi goesingense)、龍葵(solanum nigrum)等超積累植物中都分離出了抗重金屬的內生細菌, 并進行了應用研究,取得了明顯的修復

5、效果。由于長期生活 在高濃度重金屬的植物體內,內生細菌已經(jīng)適應了這種環(huán)境 而產(chǎn)生了抗性7-10 o近年來,很多重金屬抗性內生細菌也 從非超積累植物中分離得到,如楊樹(populus cv. hazendans )、黃花柳(salix caprea )、薙白(allium macrostemon bunge)> 水稻 (oryza sativa) 等11t4。 已報道的重金屬抗性內生細菌的種屬非常廣泛,大部分為土 壤中共有的細菌種屬,如節(jié)桿菌(arthrobacter)、芽胞桿 菌(bacillus)、梭狀芽胞桿菌(clostridium) 腸桿菌(enterobacter)、細桿菌(mi

6、crobacterium)、假單胞菌 (pseudomonas)黃單胞菌(xanthomonadaceae)> 葡萄球 菌 (staphylococcus )、 嗜麥芽寡養(yǎng)單胞菌(stenotrophomonas)等15。研究證明相同種屬或者相同 植物不同組織器官分離出的內生細菌對重金屬的敏感性不 同,說明由于不同組織器官重金屬濃度不同,適應期不同而 導致內生細菌產(chǎn)生了不同的重金屬耐受性16 o也有研究發(fā) 現(xiàn)從不同環(huán)境(污染和非污染土壤)的不同植物中分離出的 相同種屬的內生細菌具有相同的重金屬抗性17 o3重金屬抗性內生細菌作用機制3. 1間接機制植物激素是植物生長發(fā)育過程必需的小 信號

7、分子,很多內生細菌能產(chǎn)生植物生長素(iaa)、細胞分 裂素和赤霉素,這些物質不僅能刺激植物生長還能修飾環(huán)境 脅迫下植物的生長形態(tài)。乙烯能調節(jié)植物生長和細胞代謝, 是一種重要物質,但是由于脅迫而過量產(chǎn)生的乙烯能影響植 物的正常代謝過程。一些內生細菌通過產(chǎn)生氨基環(huán)丙烷竣酸 脫氨酶(accd)來調節(jié)植物的乙烯水平,間接促進植物生長18 。除了調節(jié)植物激素水平外,一些內生細菌還能通過固 氮促進植物生長。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甘蔗內生細菌的固氮 模式,它能為宿主提供大量的氮促進植物生長。很多其他植 物如水稻、玉米、小麥、白楊樹等都有固氮內生細菌的定殖19 。磷素是植物生長的一類必需大量元素,可溶性的磷往 往

8、是生物質生產(chǎn)的限制營養(yǎng)元素。某些內生細菌能溶解無機 磷酸鹽,通過改善礦質營養(yǎng)促進植物生長,提高修復能力20 o某些內生細菌能提高植物的抗氧化酶活性,間接提高 植物的抗重金屬能力21 o此外,某些內生細菌還能通過競 爭生態(tài)位和營養(yǎng)、產(chǎn)生抗生素或者毒素等代謝產(chǎn)物抑制其他 病原微生物的入侵以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有的甚至能誘導 植物啟動特殊的防御系統(tǒng)14 o3.2直接機制 金屬載體蛋白是一種小分子螯合劑(分子量約為4001 oooda),能與金屬離子形成高配位的復合 體,它能從無機礦物和有機化合物中溶解金屬離子。如載鐵 蛋白能在鐵離子有限的情況下提高其吸收效率。除了鐵離 子,載鐵蛋白也能與其他重金屬如

9、cd、cu、zn和pb等形成 穩(wěn)定的復合物。關于從各種植物中分離出的能產(chǎn)生載鐵蛋白 的內生細菌有很多報道,它們不僅能促進植物在低營養(yǎng)環(huán)境 下生長,也能吸附重金屬離子,降低毒害。根據(jù)與fe3+配位 基團的化學性質將載鐵蛋白主要分為3類,包括鄰苯二甲酸 類(如腸桿菌素)、異軽厲酸類(如去鐵胺)和a-輕基竣酸 酯類(如產(chǎn)氣菌素)2。很多研究證明通過接種能產(chǎn)生載 鐵體的內生細菌能促進植物對重金屬的吸收。但是內生細菌 在植物體內是如何介導植物吸收重金屬的機制尚未弄清楚。 但是也有研究認為載鐵蛋白內生細菌不是總是促進植物對 重金屬的吸收,有時反而降低這種能力14。這些相互矛盾 的結論也許與植物類型、植物對

10、重金屬的從根到莖的運輸能 力等因素有關。總的來說,內生細菌產(chǎn)生載鐵蛋白受金屬離 子、ph、營養(yǎng)環(huán)境以及重金屬類型和濃度等多種因素的調節(jié) 22 o因為載鐵蛋白內生細菌受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比較大,因 此研究復合重金屬污染土壤中這類內生細菌是如何產(chǎn)生載 鐵蛋白并且活化重金屬以及如何介導植物吸收重金屬具有 非常重要的意義。 此外,一些內生細菌通過分泌低 分子有機酸(分子量小于300da)、多糖和蛋白質來活化重金 屬。這些有機酸通過螯合反應結合重金屬離子。重金屬-有 機酸螯合物的穩(wěn)定性與有機酸性質(竣基數(shù)量和位置)、重 金屬的鍵合形式(價態(tài))以及環(huán)境ph等因素有關。葡萄糖 酸、草酸以及檸檬酸等被認為是最常見

11、的能改變重金屬有效 性的低分子有機酸。某些低分子有機酸能通過氧化還原反應 改變重金屬的活性并促進在植物體內的遷移14。一些內生細菌能在植物體內通過自身的吸附富集重金 屬,從而提高植物對重金屬的積累能力13。但也有研究證 明抗性內生細菌可導致植物吸收重金屬的能力下降。內生細 菌是促進還是降低植物對重金屬的吸收也許主要依賴于土 壤里重金屬的濃度17 o3.3分子作用機制 內生細菌與宿主植物相互作用的分 子機制的研究報道大多數(shù)是與固氮內生菌有關,并且獲得了 10多種固氮菌的基因組全序列。而抗重金屬內生細菌與宿主 植物的分子作用機制則鮮有報道olodewyckx等將ralstonia metallid

12、urans 31a的nccnre抗鐮系統(tǒng)轉接入羽扇豆內生 細菌洋蔥伯克霍爾德菌burkbolderia cepacia l. s. 2. 4和 固氮草螺菌 herbaspirilium seropdicae lmg228423上, 后接種到宿主植物上,在鐮的培養(yǎng)基質上生長,在根組織中 的鎳含量均可以提高30%o bahig發(fā)現(xiàn)植物內生腸桿菌 enterobacter sp. bn4的質粒能調控吸附和積累cd2+和 zn2+,而pb2+的吸附累積則由染色體基因調控24。隨著分 子技術的發(fā)展,運用比較基因組學分析內生細菌變異株是研 究內生細菌與宿主植物相互作用關系的有效途徑。4結論和展望植物-內生

13、細菌聯(lián)合修復重金屬污染具有非常獨特的方 式,由于內生細菌獨特的生存環(huán)境,修復過程對土著微生物 的影響非常小,對環(huán)境無污染,顯示出了很好的發(fā)展應用潛 力。盡管植物-內生細菌聯(lián)合修復技術在實驗室已經(jīng)取得了 很大的研究進展,但結果主要來源于可培養(yǎng)內生細菌的離體 培養(yǎng),不能完全說明真正環(huán)境因素影響下的修復效果,目前 有關于抗重金屬免培養(yǎng)內生細菌的研究報道很少,但作為占 環(huán)境絕大比例的免培養(yǎng)細菌的抗性基因及其功能應該得到 充分研究和應用。開展復合重金屬污染土壤植物內生細菌多 樣性研究與挖掘內生細菌資源;內生細菌參與植物修復過程 的分子機理;外源抗性或促生內生細菌的定殖技術及其與新 宿主間的相互作用機制;

14、免培養(yǎng)內生細菌基因挖掘以及基因 工程內生細菌的應用研究;菌株、植物、土壤間的生態(tài)互作 效應等問題將是未來的主要研究方向。參考文獻1 glick b r. phytoremediation: synergistic use of plants and bacteria to clean up the environmentj. biotechnol adv, 2003, 21 (5): 383-393.2 rajkumar m, ae n, prasad mnv. et al. potential of siderophore-producing bacteria for improving h

15、eavy met al ph ytoext rac ti onj trends bi ot ech, 2010, 28 (3): 142-149.3 ma y, prasad mnv, rajkumar m, et al. 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 and endophytes accelerate phytoremediation of metalliferous soilsj biotechnol adv, 2011, 29 (2): 248-258.4 cindy l, jaco v, fiona p, et al. endophytic

16、bacteria and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j. grit rev plant sci, 2002, 21 (6): 583-606.5 barbara rh, thomas h. living inside plants: bacterial endophytesj. curr opin plant biol, 2011, 14 (4): 435-4436 shin m, shim j, you y,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lead resistant endophytic bacillus sp. mn3-4 and

17、its potential for promoting lead accumulation in metal hyperaccumula tor alnus f irmaj j hazard mat er, 2011, 199/200 (15): 314-320.7 belimov aa, hontzeas n, safronova vi, et al. cadmium-toleront plant growth-promoting bacteria associated with the roots of indian mustard (brassica juncea l. czern. )

18、 j soil biol biochem, 2005, 37 (2):241-250.8 rita b, francesca 0, marco b, et al.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endophytic bacteria from the nickel hyperaccumulator plant alyssum bertoloniij microbial ecology, 2007, 53(2): 306-316. 9 ying m, mani r, yong m, et al. inoculation of endophytic bacte

19、ria on host and non-host plantseffects on plant growth and ni uptake j. j hazard mater, 2011, 195 (3): 230-237.10 gao y, miao c, mao l, et al. improvement of phytoextraction and antioxidative defense in solanum nigrum l under cadmium stress by applica.tion of cadmium-resistant strain and citric acid

20、j. j hazard mater, 2010, 181 (1-3): 771-777.11 moore fp, barac t, borremans b, et al. endophytic bacterial diversity in poplar trees growing on a btex-contaminated site :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isolates with pot ential to enhance phy to remedia tio nj syst appl microbiol, 2006, 29 (7): 539-556.12 m

21、adhaiyan m , poonguzhali s , sa t. metal tolerating methylotrophic bacteria reduces nickel and cadmium toxicity and promotes plant growth of tomato(lycopersicon esculentum l.) j chemosphere, 2007, 69 (2): 220-228.13 sheng x, xia j, jiang c,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heavy metal-resistant endophytic

22、 bacteria from rape(brassica napus ) roots and their potentiol in promoting the growth and lead accumulation of rape j environ pollut, 2008b, 156 (3): 1 164-1 170.14 rajkumar m, sandhya s, prasad m n v. et al. perspectives of plantassociated microbes in heavy metal phytoremediationj biotechnol adv,

23、2012, 30(6): 1 562-1 574.15 cherian s , weyens n, lindberg s , et al. phytoremediation of trace eleme nt-contaniin ated environments and the potential of endophytic bacteria for improving this process j critical review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 42 (21 ): 2 215-2 260.16 li hy, w

24、ei dq, shen m, et al. endophytes and their role in phytoremediationj. fungal diversity, 2012, 54 (1): 11-18.17 hai yl, da qw, mi s, et al endophytes and their role in phytoremediationj. fungal divers, 2012, 54(4): 111&18 zhang y, h l, chen z,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lead-resistant and acc dea

25、minase-producing endophytic bacteria and their potential in promoting lead accumulation of rapej. j hazard mater, 2011, 186 (3): 1 720-1 725.19 hurek t, reinhold hb. azoarcus sp. st rain bh72 as a model for nitrogen-fixing grass endophytesj j biotechnol, 2003, 106 (3): 169-17820 panhwar qa, othman r, rahman za, et al.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hosphate-solubilizing bacteria fro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