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_第1頁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_第2頁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_第3頁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_第4頁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夠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抓住文本具體語言材料反復朗讀,感悟體會肖邦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二、教學重、難點: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清課文脈絡。2.抓住貫穿全文的情感主線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在訓練語言文字的同時,陶冶學生的愛國情感。三、教學評價設計: 1.在檢查學生預習環(huán)節(jié),通過查看預習單、實物投影,集體評價,自由讀、指名讀,集體糾錯等多種方式了解學生尤其是學困生識、寫生字及正確、流利讀書情況。2.在精讀感悟環(huán)節(jié),采取默讀、自由讀、討論、交流、讀思結合、感情朗讀等方式推進學生讀懂課文從而感受人物情感。3.借助分段、概括課文大意、抓住重點詞句體會,背誦重點段落培養(yǎng)學生整體把握文本的能力。4.借助拓展小練筆,訓練學生寫作要用心抒情,我筆寫我心,我心道我情。四、教與學的準備:學生:完成預習單。(見后附件1)、教師:

3、 1.教學課件 2.根據學生的預習單查看預習情況,使教學更有針對性、實效性。五、教學課時:2課時六、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環(huán)節(jié)一、整體感知初讀感知,整體把握(一)導課1.教師板書課題(3、把我的心臟帶回中國 )  學生齊讀課題。2.提問:你讀了課題后,從課題上知道了哪些信息?又產生了哪些疑問呢?(信息:“我”不在祖國,但十分思念、熱愛祖國。疑問:“我”是誰?“我”怎么會離開祖國的?“我”為什么不能回到祖國?“我”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話的?)3提問:你對肖邦有哪些了解呢?(請同學們把課前預習搜集的有關肖邦的生平資料給大家讀一下:肖邦,6歲開始學習鋼琴,

4、7歲學習作曲,8歲便在音樂會上登臺演出,16歲時進入華沙英語學院作曲班,不到20歲已是華沙很有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教師過渡語:同學們,想要了解一個人就要大量的去閱讀有關他的東西,如有關他的書籍、報刊、雜志、網頁等,或他的作品等。咱們這篇課文也是一個例子,就讓我們走進第3課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這篇文章中,了解這位波蘭音樂家肖邦對自己的祖國有著怎樣的愛? (二)初讀指導1自由讀課文,要求:(1)畫出生字,邊認字邊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2)畫出生字詞及不理解的詞語,借助字典并聯系上下文理解意思。2.檢查詞語的識讀和理解應用。 (1) 檢查預習,看學生預習單完成情況。(實物投影,

5、集體評價)檢查詞語:指名讀生字,找出生字所在的詞以及新詞。深淵肖邦消逝概念蠟燭疾馳特殊勉勵抗爭四處奔波悲憤欲絕與世長辭霧靄催人奮起盛chéng滿     (2)說說對詞語的理解,齊讀詞語。絕:停止。辭:辭別,離開。催:叫人趕快行動。霧靄:霧氣。彌留之際:病重快要死的時候。3.檢查生字識、寫。 (1)出示學生預習單,組織學生看看寫得是否正確、規(guī)范?!霸?、腔、憂、燭”這幾個字要寫的左窄右寬;“黎”還要注意不要多寫一撇。  (2)學生練寫自己寫錯的和寫得不滿意的生字。4.檢查朗讀課文。(1)同位兩人為一組,每人

6、一段接讀課文,做到把課文讀正確、流利。(2)讀后同學們找出讀錯處,斷句不準處,然后集體再讀。5整體感知課文內容。(1)理清課文脈絡:課題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出自課文的哪句話,你能找出來嗎?(生快速瀏覽課文畫出句子)課件出示:“我死后,請把我的心臟帶回去,我要長眠在祖國的地下?!边@句話在課文哪個自然段里?請你找出來再讀一讀這個自然段。讀了這段后,肖邦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學生默讀思考,然后輕聲讀一讀)簡單交流: (他很愛國)再次自由練讀這個自然段,你心中對肖邦有什么質疑嗎?(肖邦既然愛自己的祖國,為什么還要離開自己的祖國?)學生帶著問題再讀課文,動腦思考,舉手簡要回答理由(列強瓜分波蘭)

7、,教師簡介當時波蘭的時代背景。師生討論理清課文脈絡:離開告別思念帶回(2)誰能用簡潔的一兩句話概括一下:本文主要寫了什么?(學生默讀課文思考,指名回答)教師小結語:“我死后,請把我的心臟帶回去,我要長眠在祖國的地下”。這一句話充分表現了肖邦對祖國的至死不渝的摯愛之情。心臟代表一個人的生命、思想,心臟在哪里,人的生命和思想就在哪里。讓肖邦痛苦一生的是,他的生命最重要的和最后一刻不是祖國度過的。這讓他死不瞑目。只有將心入祖國之土才能安息自己靈魂。這是一個愛國者最終的要求,充滿了悲壯。(3)讓我們再來自由讀全文感受一下。(學生自由讀課文感受) 第二課時環(huán)節(jié)二、部分理解精讀感悟,重點突破(三

8、)精讀感悟,感受人物情感1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看看課文哪些場景體現了肖邦的愛國情感?哪些語句讓你感動?請在文中畫下來(邊默讀邊思考畫出來,也可以在旁邊寫寫自己讀后的體會、感想。)教師巡視指導。2討論交流:教學第一自然段(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從第一段中哪些詞語讓你感受頗深?(肖邦不得不離開祖國波蘭。)注意:“瓜分”“落到”“陷入深淵”“滿懷悲憤”等重點詞句。進行研究,肖邦“不得不”離開祖國的真正原因。教師啟示語:在戰(zhàn)場上與敵人正面交鋒是為國而戰(zhàn)斗;作為一名音樂家要為祖國波蘭貢獻自己的力量,就必須讓自己更好的活下去,創(chuàng)作出更多的能夠激發(fā)起祖國人民斗志的音樂作品。所以他必須走。這走不是

9、躲避,不是畏難怕死,而是一種更好的戰(zhàn)斗,但是這種戰(zhàn)斗畢竟不是直接的,所以不到迫不得已,肖邦是不走的,他的走是“滿懷悲憤,不得不離開自己的祖國”。 讓我們帶著“滿懷激憤”的感情來朗讀課文這段話吧。(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第一自然段)教師過渡語:那"不得不"離開的場景是怎么樣的?一定令人悲傷吧!11月,波蘭的深冬,河邊,氣溫很低,以致河面上出現了薄薄的霧靄。這樣的場景怎能不讓人潸然淚下呢?是的,肖邦已是“涕淚滿衣裳” 教學第二自然段(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學生自由讀,思考:這一段中寫了告別的哪幾個場景令你感動?全班交流理清順序:詠唱送別曲;老師的叮囑;贈送故土。學生再讀

10、這三個場景,看看哪兒特別感動你,為什么?全班交流:指名讀有關語句,體會深厚的師生情。教師過渡語:肖邦一人在外,故國的親人朋友怎能不記掛?即使是衣食住行,一個人在巴黎的肖邦也是充滿艱辛的。更何況,肖邦還要用音樂和敵人作斗爭。埃斯內爾和同學們在肖邦懷著凄涼而又悲憤的心情離開首都華沙時來為他送行,而且老師特地為他譜寫了送別曲你遠在他鄉(xiāng)。(課件音樂響起送別曲你遠在他鄉(xiāng))A請你想像師生詠唱送別曲時,是怎樣的神情?(學生想象、指名回答:難過、不舍、悲傷等等。)B.請讀一下埃斯內爾"緊緊地"握住肖邦的手說的話。(課件出示:“無論都不要啊”)聯系下文思考:埃斯內爾為什么說這番話?為什么把泥

11、土作為"特殊禮物"送給肖邦?(學生思考回答:老師要肖邦走到哪兒都不要忘了災難深重的祖國和處在水深火熱中的人民。)C.讀中悟請:教師指導朗讀體會埃斯內爾的深情。教師啟示語:泥土作為禮物,是至賤又是到貴的禮物。泥土不值錢,可是這盛在銀杯中的泥土不僅僅是泥土了,它是祖國波蘭,有什么禮物能夠高貴過祖國?這是一份特殊珍貴的禮物。接過這樣特殊意義的禮物肖邦怎么能不激動呢?指名讀有關語句。重讀:“鄭重地、回首、望了望”,等詞語,理解肖邦對祖國的牽掛與難舍之情。從老師手里接過盛滿泥土的銀杯。肖邦心中百轉千回,祖國呀,祖國呀,我不會把你忘記,無時無刻你都在我心中,我可以為了你付出所有的一切。

12、肖邦登上馬車,毅然離去。朗讀全段體會師生間真摯深厚的情感。(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指導學生背誦。(學生理清思路:告別親友離華沙師生詠唱送別曲時老師叮囑、送禮物肖邦接杯登車去)練背。檢查。教學第三自然段教師過渡語:滿懷悲憤的肖邦離開了他深愛的這個波蘭??墒且粋€噩耗讓他“悲憤欲絕”。請同學們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發(fā)生了什么事令肖邦悲憤欲絕呢?你從中體會到什么?(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指名回答)課件出示句子:肖邦得知這一消息,悲憤欲絕a聯系上文可以知道,肖邦“悲”的是什么?b聯系下文可以知道,肖邦“憤”的是什么?(學生思考,同位討論回答)“悲憤欲絕”的肖邦為祖國做了什么呢?(指名回答:譜寫了革命練習曲鼓舞波

13、蘭人民繼續(xù)戰(zhàn)斗)教師引導語:朗讀并展開想象:波蘭人民起義失敗,一個個倒在敵人槍口下,這時,波蘭人民聽到革命進行曲,振奮精神,重新拿起武器抗爭的情景。(指導有感情朗讀這段話)說說你從肖邦的舉動中感受到了什么?課件出示音樂革命練習曲學生欣賞感受肖邦的愛國熱情。學習第四自然段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思考:哪些語句感動你?(指名回答)交流:肖邦忘我地工作。你從哪兒看出來?(全部傾注、工作工作再工作、徹夜地、沒有了時間的概念)朗讀體會他的這種精神。第一句話和后文是什么關系?(學生思考:總分的關系。肖邦忘我的工作的動力就是源于他對祖國的思念之情)讀到這里,看插圖小結:他就是這樣夜以繼日地在鋼琴前工作、工作、再

14、工作思鄉(xiāng)情,亡國恨,隨著琴聲從他的作品里流淌出來。因此,這個時候,肖幫無論在鋼琴的演奏還是在音樂創(chuàng)作方面,都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他就是這樣將一腔熱血化成音符,忘我地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你覺得此時的肖邦是個怎樣的人?(熾熱的愛國情感,身在國外,心系祖國。)小拓展:教師啟示語:肖邦化悲痛為音樂,化音樂為力量,他在以音樂為武器催人奮進,號召波蘭人民吶喊、抗爭。同學們,在各種戰(zhàn)爭中,有很多革命者就像肖邦一樣用不同的方式來抗爭,你知道誰?(指名回答:音樂家聶耳,魯迅用筆做武器與敵人作斗爭等。)學習五、六自然段過渡語:就是因為他沒命的工作,所以才肺結核病復發(fā)。生命即將結束,在他彌留之際他還喃喃地說這段話:(課件出

15、示:“我死后,請把我的心臟帶回去,我要長眠在祖國的地下?!保┳屛覀冊偕钋榈刈x讀吧!(學生深情地齊讀)什么是“彌留之際”?(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在他彌留之際哪來的力量說這段話?想像肖邦此時在想什么?(學生思考,指名回答:對祖國的熱愛。)肖邦就是這樣帶著亡國之恨在異國他鄉(xiāng)與世長辭了。 “與世長辭”這個“辭”字,你是怎么理解的?(聯系課文理解詞語)告別人世的肖邦當時他才39歲。帶著肖邦的悲憤之情,亡國之恨和對祖國深深的愛,我們再來齊讀這段話。(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四)總結課文。師生總結:這就是肖邦,一個致死不忘祖國的愛國鋼琴家,正如課文里所說的那樣,他把亡國的痛苦和對祖國的憂慮全部傾注在他的

16、音樂之中,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他的作品,體會他的心聲。(播放鋼琴曲配上課文錄音朗讀,激發(fā)學生情感,引起學生思想共鳴。) 環(huán)節(jié)三、回歸整體積累拓展,讀寫訓練(五)引導學生按“離開告別思念帶回” 給課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第一段(1):寫波蘭被列強瓜分,肖邦被迫離開祖國。第二段(2):寫肖邦帶著祖國的泥土,告別親人。第三段(34):寫肖邦日夜思念祖國,忘我地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第四段(56):寫肖邦彌留之際請求把他的心臟帶回祖國。(六)回歸課題,升華情感:“把心臟帶回祖國”,肖邦彌留之際的請求是他靈魂深處的吶喊,是他愛國情懷至極的表現。是的,誰能不愛自己的祖國呢?教師引語:身為炎黃子孫的我們也是深愛著祖國的。同學們此刻請你再朗誦我們第一課:我們愛你啊,中國,相信你的心里一定會對祖國母親有了更深厚的情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