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文言虛詞練習(xí)一、解釋下列語句中“而”字的用法和意義。1、蟹六跪而二螯。(勸學(xué))2、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過秦論)3、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xué))4、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5、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阿房宮賦)6、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鴻門宴)7、今子治而亂,子退而自察也。(晏子治東阿)8、后人哀之而不鑒之。阿房宮賦)9、源不深而豈望流之遠(yuǎn)。(諫太宗十思疏)10、君子疾夫舍之曰欲之而必為之辭。(季氏將伐顓臾)11、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論語12、吾嘗終日而思矣。(勸學(xué))13、汝秭在吾懷,呱呱而泣。(項脊軒志)14、予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15
2、、一夫作難而七廟隳。(過秦論)16、外連衡而斗諸侯。(過秦論)17、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18、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于茲?!保椉管幹荆?9、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20、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國也)二、解釋下列語句中“何”字的用法和意義。1、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2、不然,籍何以至此?(鴻門宴)3、大王來何操?(鴻門宴)4、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短歌行)5、然則何時而樂耶?(岳陽樓記)6、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曹劌論戰(zhàn))7、長橋臥波,未云何龍?(阿房宮賦)8、殺一老卒,何甲也?(段太尉逸事狀)9、何可勝道也哉?。ㄓ?/p>
3、褒禪山記)10、水何澹澹,山島竦峙。(短歌行)11、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ㄊ竦离y)12、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鴻門宴)13、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季氏將伐顓臾)14、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鴻門宴)15、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阿房宮賦)三、解釋下列語句中“乎”字的用法和意義。1、兒寒乎?欲食乎?(項脊軒志)2、壯士,能復(fù)飲乎?(鴻門宴)3、其孰能譏之乎?(游褒禪山記)4、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師說)5、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莊暴見孟子)6、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師說)7、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
4、說)8、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9、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勸學(xué))10、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醉翁亭記)11、相與枕藉乎舟中。(赤壁賦)12、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dú)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賦)四、解釋下列語句中“乃”字的用法和意義。1、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上邪)2、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3、饑者過半矣,君乃反迎而賀。(晏子治東阿)4、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師說)5、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6、若事之不濟(jì),此乃天也。(赤壁之戰(zhàn))7、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游褒禪山記)8、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9、今少卿乃教以
5、推賢進(jìn)士,無乃與仆私心剌謬乎(報任安書)五、解釋下列語句中“其”字的用法和意義。1、今者項莊撥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鴻門宴)2、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師說)3、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4、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宮賦)5、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6、則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禪山記)7、其聲嗚嗚然。(赤壁賦)8、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論毅力)9、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禪山記)10、授之書而習(xí)其句讀者。(師說)11、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12、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yuǎn)而無所至極邪?(逍遙游)13、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孟子兩章)14、圣人之
6、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師說)15、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無悔矣 ,其孰能譏之乎?(游褒禪山記)16、汝其勿悲?。ㄅc妻書)六、解釋下列語句中“且”字的用法和意義。1、不出,火且盡。(游褒禪山記) 2、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3、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夢游天姥呤留別)4、故且從俗浮沉,與時俯仰。(報任安書)5、且臣少仕偽朝,歷職朗署。(陳情表)6、且勇者不必死節(jié) (報任安書)7、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鴻門宴)8、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yuǎn)矣,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9、磐石方且厚。(孔雀東南飛)10、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段太尉逸事狀)1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7、過秦論)七、解釋下列語句中“若”字的用法和意義。1、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逍遙游)2、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3、其自視也亦若此也。(逍遙游)4、若入前為壽 ,壽畢 ,請以劍舞。(鴻門宴)5、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6、久不見若影,大類女郎也。(項脊軒志)7、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fù)取。(孔雀東南飛)8、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岳陽樓記)9、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逍遙游)八、解釋下列語句中“所”字的用法和意義。1、某所,而母立于茲。(項脊軒志)2、為吾與汝雙棲之所。(與妻書)3、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赤壁賦)4、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宮賦)
8、5、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也。(勸學(xué))6、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鴻門宴)7、重為鄉(xiāng)黨所笑。(報任安書)8、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矣。(師說)9、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10、此所以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禪山記)九、解釋下列語句中“為”字的用法和意義。1、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季氏將伐顓臾)2、先是,太尉在涇州為營田官。(段太尉逸事狀)3、余既為此志。(項脊軒志)4、誰為大王為此計者?(鴻門宴)5、因為長句,歌以贈之。(琵琶行)6、此亡秦之續(xù)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鴻門宴)7、王子晞為尚書。(段太尉逸事狀)8、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鴻門宴)9、軒
9、東故嘗為廚。(項脊軒志)10、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游褒禪山記)11、身死人手,為天下笑。(過秦論)12、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13、為仲卿母所遣。(孔雀東南飛)14、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魚我所欲也)15、慎勿為婦死。(孔雀東南飛)16、誰為大王為此計者?(鴻門宴)17、為擊破沛公軍。(鴻門宴)18、為君翻作琵琶行。(琵琶行)19、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20、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鴻門宴)21、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報任安書)22、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季氏將伐顓臾)十、解釋下列語句中“焉”字的用法和意義。1、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論語)2
10、、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勸學(xué))3、置杯焉則膠。(逍遙游)4、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6、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論語)7、姜氏欲之,焉辟害?(鄭伯克段于鄢)8、寡人無復(fù)與焉。(晏子治東阿)9、于是余有嘆焉。(游褒禪山記)10、或師焉,或否焉,小學(xué)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師說)11、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赤壁賦)12、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阿房宮賦)十一、解釋下列語句中“也”字的用法和意義。1、項脊軒,舊南閣子也。(項脊軒志)2、雷霆乍驚,宮車過也。(阿房宮賦)3、故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4、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5、使秦復(fù)愛六
11、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六國論)6、茍政猛于虎也?。ú渡哒哒f)7、鳴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六國論)8、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論語)9、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師說)10、是鳥也,海運(yùn)則將徙于南冥。(逍遙游)十二、解釋下列語句中“以”字的用法和意義。1、皆以美于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2、自以為關(guān)中之固。(鴻門宴)3、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yuǎn),則至者少。(游褒禪山記)4、忽魂悸以魄動。(夢游天姥吟留別) 5、作師說以貽之(師說)6、君臣固守以窺周室。(過秦論)7、將有所作則思知止以安人。(諫太宗十思疏)8、謹(jǐn)拜表以聞。(陳情表)
12、9、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10、余與四人擁火以入。(游褒禪山記)11、樊噲側(cè)其盾以撞。(赤壁賦)12、臣以供養(yǎng)無主,辭不赴命。(陳情表)13、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1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15、是以區(qū)區(qū)不敢廢遠(yuǎn)。(陳情表)16、娘以指叩門扉曰(項脊軒志)17、五畝之宅,樹之以桑。(寡人之于國也)18、董之以嚴(yán)刑,振之以威怒。諫太宗十思疏)19、汾陽王以副元帥居蒲(段太尉逸事狀)20、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項脊軒志)21、奚以知其然也?(逍遙游)22、南取北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過秦論)23、具以沛公言報項王。(鴻門宴)24、秋以為期 (詩經(jīng)氓
13、)25、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fēng)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記)十三、解釋下列語句中“因”字的用法和意義。1、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過秦論)2、蒙故業(yè),因遺策。(過秦論)3、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過秦論)4、踐華為城,因河為池。(過秦論)5、不如因善遇之。(鴻門宴)6、因擊沛公于坐。(鴻門宴)7、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廉頗藺相如列傳)8、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諫太宗十思疏)9、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鴻門宴)10、因招樊噲出 。(鴻門宴)11、因為長句,歌以贈之。(琵琶行)十四、解釋下列語句中“于”字的用法和意義。1、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項脊軒志)2、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
14、牛之間。(赤壁賦)3、不拘于時,學(xué)于余。(師說)4、使人言于項羽曰。(鴻門宴)5、冉有、季路見于孔子曰(論語季氏將伐顓臾)6、室西連于中閨。(項脊軒志)7、移其民于河?xùn)|。(孟子寡人之于國也)8、辭樓下殿,輦來于秦。(阿房宮賦)9、夫禍患常積于忽微。(伶官傳序)10、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勸學(xué))11、使負(fù)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阿房宮賦)12、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蜀道難)13、州司臨門,急于星火。(陳情表)1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賦)15、不拘于時,學(xué)于余。(師說)十五、解釋下列語句中“與”字的用法和意義。1、朝過夕改,君子與之。(論語)2、玉斗一雙,欲與亞父。(鴻門宴)3
15、、合從締交,相與為一。(過秦論)4、東阿者,子之東阿也,寡人無復(fù)與焉。(晏子治東阿)5、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鴻門宴)6、豎子不足與謀。(鴻門宴)7、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過秦論)8、孰與城北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9、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賦)10、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11、求!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十六、解釋下列語句中“則”字的用法和意義。1、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2、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游褒禪山記)3、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眲t與斗卮酒。(鴻門宴)4、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禪山記)5、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
16、用彼相矣6、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7、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xùn)|(寡人之于國也)8、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論語)9、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岳陽樓記)10、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師說)11、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12、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陳情表)十七、解釋下列語句中“者”字的用法和意義。1、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鴻門宴)2、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季氏將伐顓臾)3、此數(shù)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戰(zhàn))4、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孟子)5、客有吹洞簫者。(赤壁賦)6、邠人偷嗜暴惡者。(段太尉逸事狀)7、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鴻門宴)8、師
17、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9、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勸學(xué))。10、故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11、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游褒禪山記)12、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13、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鴻門宴)14、誰為大王為此計者?(鴻門宴)十八、解釋下列語句中“之”字的用法和意義。1、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逍遙游)2、轆轆遠(yuǎn)聽,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宮賦)3、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yuǎn)矣。(師說)4、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陳情表)5、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赤壁賦)6、先妣撫之甚厚。(項脊軒志)7、故遠(yuǎn)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季氏
18、將伐顓臾)8、其孰能譏之乎?(游褒禪山記)9、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季氏將伐顓臾)10、之二蟲又何知?(逍遙游)11、師道之不存也久矣。(師說)12、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赤壁賦)13、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游褒禪山記)14、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師說)15、何陋之有?(陋室銘)16、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qiáng)。(荀子勸學(xué))17、凌萬頃之茫然。(赤壁賦)18、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19、扣舷而歌之。(赤壁賦)文言虛詞練習(xí)參考答案一、“而”1、2、連詞,表并列關(guān)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3、4、連詞,表示遞進(jìn)關(guān)系,可譯為“并且”或
19、“而且”。 5、6、7、連詞,表示承接關(guān)系??勺g為“就”“接著”,或不譯。8、9、10、連詞,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勺g為“但是”“卻”。 11、連詞,表示假設(shè)關(guān)系??勺g為“如果”“假如”。 12、13連詞,表示修飾關(guān)系,即連接狀語??刹蛔g。 14、15表示因果關(guān)系。可譯為“因而”。 16、17、表示目的關(guān)系. 18用作代詞。只用作第二人稱,一般作定語,譯為“你的”。 19而已 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dāng)于“罷了”。 20然而這樣的話,那么(然:承上,指代。而:啟下,表轉(zhuǎn)折。) 二、 “何”1用作疑問代詞。單獨(dú)作謂語,問原因,后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可譯為“為什么”“什么原因”。 2、3
20、用作疑問代詞。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主要代處所和事物,可譯為“哪里”“什么”。譯時,“何”要后置。 4、5用作疑問代詞。作定語,可譯為“什么”“哪”。6、7、8、9用作副詞。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為什么”“怎么”。10、11用作副詞。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怎么”“多么”“怎么這樣”。12、13“何如”常用于疑問句中,表疑問或詰問,相當(dāng)于“怎么樣”或“什么樣”。14、15【奈何】 表示疑問或反問, “怎么辦”“為什么”。 三、“乎”1、2用作語氣助詞。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嗎”“呢”。 3、4表示反問語氣,作“嗎”“呢”講。 5、6表測度或商量語氣,可譯為“吧”。 7用于
21、感嘆句,表感嘆感嘆語氣,可譯為“啊”“呀”等. 8、9、10、11用作介詞,相當(dāng)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譯。 12助詞,作形容詞、動詞的詞尾,相當(dāng)于“的樣子”、“地”, 四、“乃”1、2用作副詞。表示前后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可譯為“就”“這才”等.3、4用作副詞。表示前后兩事在情理上是逆轉(zhuǎn)相背的,可譯為“卻”“竟(然)”“反而”“才”等. 5、用作代詞。只用作第二人稱,常作定語,譯為“你的”。 6、7用在判斷句中,起確認(rèn)作用??勺g為“是”“就是”等。 8、9【無乃】表猜測,譯為“恐怕”。 五、 “其”1、2第三人稱代詞??纱恕⒋挛?,用在名詞之前,作領(lǐng)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
22、,“它的”(包括復(fù)數(shù))。 3、4第三人稱代詞。一般代人,用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前,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應(yīng)譯為“他”“它”(包括復(fù)數(shù))。 5代詞,活用作第一人稱。相當(dāng)于“我(的)”、“我們(的)”“自己(的)”。 6、7、8指示代詞,表示遠(yuǎn)指??勺g為“那”“那個”“那些”“那里”。9、10指示代詞,表示近指,相當(dāng)于“這”“這個”“這些”。 9、10連詞,表示選擇關(guān)系,相當(dāng)于“是還是”。 13、14、15、16用作語氣副詞。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測度、反詰、婉商、期望等語氣,常和放在句末的語氣助詞配合,視情況可譯為“大概”“難道”“還是”“可要”等。 六、 “且”1、2副詞,相當(dāng)于“將”、“將要”。
23、3、4副詞,暫且、姑且。 5、6連詞,遞進(jìn)關(guān)系,而且,并且;況且,再說. 7、8連詞,讓步關(guān)系,尚且,還。9、10連詞,并列關(guān)系。又;又又;(連接兩個形容詞)一面,一面(連接兩個動詞)11【且夫】 句首助詞,表示下文是更進(jìn)一步的議論。 七、“若”1、2、3動詞,像、好像。 4、5、6用作代詞。表對稱,相當(dāng)于"你""你們";作定語時則譯為"你的"。 7用作連詞。表假設(shè),相當(dāng)于"如果""假設(shè)"等。 8、9【若夫】是用在一段話的開頭、引起論述的詞。近似“要說那”、“像那”的意思。 八、“所”1、2名詞
24、,處所,地方。 3、4、5代詞,用在動詞前,組成名詞性詞組,相當(dāng)于“的事(物、地方、人)”等。 6代詞,用在動賓詞組前面,與動賓詞組的動詞組成名詞性詞組,做動賓詞組的賓語的定語,相當(dāng)于“的”。 7助詞,在“為所”結(jié)構(gòu)中用在動詞前,表被動,8所以表示行為所憑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據(jù),相當(dāng)“用來的方法”“是用來的”。9、10所以表示原因,相當(dāng)于“的原因(緣故)”, 九、 “為”1、2、3、4、5動詞,當(dāng)“做”講,是“為”字的基本意義,可以根據(jù)具體語言環(huán)境靈活翻譯。6動詞,以為,認(rèn)為. 7、8、9、10 判斷詞,是。 11、12、13介詞,當(dāng)“被”講,有時與“所”連用組成“為所”結(jié)構(gòu)表示被動。 14、1
25、5介詞,介紹目的或原因。為了,因為。 16、17、18介詞,介紹涉及的對象。給,替。 19、20、21介詞,對、向、跟。22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反詰, 十、“焉”1、2、3兼詞,相當(dāng)于“于之”、“于此”、“于彼”。 4、5、6、7疑問副詞(代詞),哪里、怎么。 8、9句末語氣詞,了,啊,呢。 10、11、作語氣助詞,用于句中,表示停頓,無義。 12助詞,作形容詞、動詞的詞尾,相當(dāng)于“的樣子”、“地”, 十一、 “也”1用在句末,表示判斷語氣。 2、3用在句末,表示陳述或解釋語氣。 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語氣。 5用在句末,表示反詰語氣。 6、7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嘆的語氣。8、9、10
26、助詞,用在句中(一般是簡單主語之后、復(fù)雜主語之后、時間詞之后以及復(fù)句的第一個分句之后),表示停頓。 十二、 “以”1、2動詞,以為、認(rèn)為。 3、4連詞,表并列,可譯為“而”“又”“而且”“并且”等。5、6、7、8連詞,表目的,譯為“來”、“用來”,9連詞,表結(jié)果,譯為“因而”“以至”“而”“才”。 10、11連詞,表示承接關(guān)系。可譯為“而”或不譯。 12、13連詞,表示因果關(guān)系??勺g為“因為”。 14、15介詞,因為、由于。 16、17、18介詞,表示工具。拿、用。19、20、21介詞,表示憑借。譯為:憑,靠。 22、23、24表示所處置的對象。譯為:把。25介詞,相當(dāng)于“在”,大多數(shù)是表示時間, 十三、 “因”1動詞,依靠、憑借、利用。 2動詞,沿襲。 3、4介詞,依靠、憑借、利用。 5、6介詞,就著、趁著、趁此。 7介詞,通過、經(jīng)由。 8介詞,因為、由于。 9、10、11副詞,因而、于是、就, 十四、 “于”1、2介詞,表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時間,譯為“在”“到”。 3、4、5、6介詞,與、跟、同、向、對,引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版電子競技賽事贊助與直播服務(wù)合同4篇
- 2025版智慧農(nóng)業(yè)用地租賃管理合同模板4篇
- 二手房資金監(jiān)管服務(wù)規(guī)范化合同2024版
- 二零二五年度戶外廣告宣傳推廣合同
- 2025年度男女雙方協(xié)議離婚后的財產(chǎn)分配及子女監(jiān)護(hù)合同3篇
- 2025年度面包烘焙品牌跨界合作訂購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農(nóng)藥行業(yè)數(shù)據(jù)分析與研究報告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影視行業(yè)演員形象代言合同保密條款范本3篇
- 2025年度跨境電商企業(yè)出口貸款合同范本2篇
- 【地理】地圖的選擇和應(yīng)用(分層練) 2024-2025學(xué)年七年級地理上冊同步備課系列(人教版)
- (正式版)CB∕T 4552-2024 船舶行業(yè)企業(yè)安全生產(chǎn)文件編制和管理規(guī)定
- JBT 14588-2023 激光加工鏡頭 (正式版)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樹德實(shí)驗中學(xué)物理八年級下冊期末質(zhì)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九型人格與領(lǐng)導(dǎo)力講義
- 廉潔應(yīng)征承諾書
- 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物理試卷真題(含答案)
- 泵車述職報告
- 2024年山西文旅集團(tuán)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恢復(f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申請表
- 管理期貨的趨勢跟蹤策略 尋找危機(jī)阿爾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