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學期文言文閱讀與理解專項練習題_第1頁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學期文言文閱讀與理解專項練習題_第2頁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學期文言文閱讀與理解專項練習題_第3頁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學期文言文閱讀與理解專項練習題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學期文言文閱讀與理解專項練習題班級:_ 姓名:_1. 閱讀理解。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最盛。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楊誠齋詩云“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者是也。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軍,艨艟數(shù)百,分列兩岸;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并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爾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轟震,聲如崩山。煙消波靜,則一舸無跡,僅有“敵船”為火所焚,隨波而逝。吳兒善泅者數(shù)百,皆披發(fā)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爭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沒于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以此夸能,江

2、干上下十余里間,珠翠羅綺溢目,車馬塞途,飲食百物皆倍穹常時,而僦賃看幕,雖席地不容間也。1第一段首句和最后一句在全文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容上各起什么作用?_2第一段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對海潮進行描寫?_3第二段文字主要寫 這一場面一場復雜的演習活動,而結(jié)在“_ ”的靜景上,這是運用了_寫法,這種寫法有_作用。4第三段描寫突出了“弄潮兒”的_、_、_等特征?!癬 ”一句是對弄潮兒本領(lǐng)最高妙的稱頌和贊嘆。2. 課內(nèi)閱讀理解。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o)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碧赘衅湟猓€卒業(yè)。1“未成,棄去”中“棄”的意思是( )

3、A.離開 B.放棄 C.不要2“方磨鐵杵”中“方”的意思是( )A.剛才 B.正在 C.開始3“太白感其意,還卒業(yè)”這句話的意思是:_。4下列朗讀節(jié)奏正確的是(   )A.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 B.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C.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 D.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5下列名言與本文告訴我們的道理不相符的是( )A.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B.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C.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D.欲要看究竟,處處細留心。6“太白感其意”,他當時會想些什么?_3.

4、課內(nèi)閱讀。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比≈?,信然。(世說新語)1用自己的話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1)競走:_(2)信然:_2寫出下列句子的大致意思。 (1)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 譯文:_(2)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譯文:_3說說為什么“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盻4你從這個故事中獲得了什么啟示?_4. 閱讀古文,完成練習。徐孺子賞月徐孺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徐日:“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選自世說新語言語)(注釋)若:如果。物:指

5、人和事。傳說月亮里有嫦娥、玉兔和桂樹。譬如:好比。瞳子:瞳孔。明:看見。1聯(lián)系上下文和注釋,給下列句子加點的字詞選擇正確的解釋。(1)嘗月下戲(_)   A品嘗看戲   B曾經(jīng)玩耍(2)人語之日(_)   A對說   徐儒子   B說話的2在文中用“_”畫出體現(xiàn)徐孺子聰明的句子,并說說你的理由。_5. 閱讀文言文。濫竽充數(shù)(節(jié)選)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shù)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注釋)充數(shù):湊數(shù)。說:通“說”

6、,喜歡。廩食(ln sì)以數(shù)百人:官府供食。1“齊宣王使人吹竽”中的“使”的意思是()。A. 命令,派 B. 出使 C. 假使 D. 使者2“好一一聽之”中的“好”是指()。A. 善,好 B. 友好 C. 喜歡,喜愛 D. 很3南郭先生不會吹竽,那他為什么能在樂隊里混過一次又一次呢?()A. 因為南郭先生聰明。B. 因為齊宣王喜歡讓三百人一齊吹竽給他聽。C. 因為他吹竽吹得很好。4濫竽充數(shù)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什么道理?

7、_6. 閱讀下面短文,完成練習。智子疑鄰宋有富人,天雨墻壞。其子曰:“不筑,必將有盜。”其鄰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注釋:筑:修補。   父:指老人。1給下面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解釋。(1)智其子(_)A智慧   B認為聰明   C理智(2)大亡其財(_)A丟失   B死亡   C沒有2翻譯“其家甚智其子”,并說明這樣說的原因。_3這篇短文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_7. 小古文閱讀。勿貪多瓶中有果。兒伸手入瓶,取之滿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曰:“汝勿貪多,則拳可出矣?!保ㄗ⑨專┤辏╮):你。矣(y):了。1下列

8、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A.瓶中有果。B.兒伸手入瓶,取之滿握。C.汝勿貪多,則拳可出矣。D.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2“取之滿握”中的“之”指的是()A.瓶子 B.瓶中的果子 C.瓶口 D.拳頭3對“汝勿貪多,則拳可出矣”翻譯正確的一項是()A.你不要貪多,少拿幾個果子,手就可以出來了。B.我不要那么多,你握緊拳頭就可以出來了。4這篇小古文告訴我們什么道理?_8. 課內(nèi)閱讀。胤恭勤不倦,_。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shù)十螢火以照書,_焉。1這篇文章的題目是_。2按原文內(nèi)容填空。3解釋加點詞語的意思。(1)胤恭勤不倦。(_)(2)家貧不常得油。(_)4文中

9、車胤具有_、_的精神品質(zhì)。5寫出兩個與古人讀書求學有關(guān)的成語:_、_9. 閱讀與欣賞。望梅止渴魏式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笔孔渎勚?,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注釋本文節(jié)選自世說新語·假誦。魏武:即曹操。行役:帶有任務而出外跋涉,這里指帶部隊行軍。汲道:取水的途徑。饒:多,豐富。出水:流出唾液。1解釋加點的字。失汲道:_ 軍皆渴:_2用自己的話寫出下面句子的含義。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_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_3你覺得曹操想出的辦法好嗎?好在哪里?_4與“望梅止渴”意思相近的成語是(   )A.畫蛇添足&

10、#160;B.畫餅充饑 C.望眼欲穿 D.葉公好龍10. 閱讀課文,完成練習。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1結(jié)合對古文的理解,把下面句子中畫橫線的部分換成合適的字詞。(填序號)A.溺   B.故   C.堙   D.少女夏天我們在水邊玩,要注意安全,防被水淹沒事件發(fā)生。 (   )炎帝的小女兒叫女娃。 (   )晶晶生病了,因此今日不能做學校的領(lǐng)操員。 ( &#

11、160; )烏鴉叼來許多石塊,填塞在瓶子里。 (   )2故事的主人公是_。精衛(wèi)填海的原因是_,精衛(wèi)填海的過程是_。(引用原文的話)3翻譯畫“   ”的句子。_4下面幾則故事中,與“精衛(wèi)填?!钡木裣嗨频氖牵?#160;  )A.八仙過海 B.愚公移山 C.嫦娥奔月 D.女媧造人5讀了這篇神話,你想對精衛(wèi)說些什么?_11. 比較閱讀兩篇小古文,回答問題。(一)精衛(wèi)填海炎帝之少(shào sho)女,名曰(yu  rì)女娃。女娃游于東海

12、,溺(nì  ruò)而不返,故為(wèi wéi)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二)夸父逐日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1給文中的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畫上“”。2讀句子,選擇合適的停頓,畫上“”。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3下列每組句子中帶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_)A常銜西山之木石 諸兒競走取之 

13、60; B渴,欲得飲 飲于河、渭C夸父與日逐走 諸兒競走取之   D樹在道邊而多子 道渴而死4讀課文,照樣子填一填能表達故事經(jīng)過的關(guān)鍵動詞。(_)(溺)(_)(堙)5“精衛(wèi)填?!薄翱涓钢鹑铡倍急憩F(xiàn)的是一種 的精神。下列各項中,也體現(xiàn)這種精神的有(_)(可多選)A繩鋸木斷,水滴石穿。B大禹堅持十三年,耗盡心血和體力,終于完成了治水大業(yè)。C東漢時,一個叫孫敬的讀書人,夜間讀書時,用繩子的一頭綁住頭發(fā),另一頭綁住房梁。一打瞌睡,繩子就扯痛他的頭皮,提醒他繼續(xù)讀書。D港珠澳大橋的建設(shè)者們克服種種困難,歷經(jīng)十幾年的奮斗,終于建成世界上總體跨度最長的跨海大

14、橋。12. 閱讀理解。 學   奕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注釋奕:下棋。本文節(jié)選自孟子·告子上。  秋:是人名。因為棋下得好,所以叫他奕秋。  誨:教,教導。  其:其中。  鴻鵠:天鵝。  繳:系在箭上的絲繩,射鳥用。  之:這里指代鴻鵠。  俱:一起。  為:同“謂”,認為。  是:這個人。1對照注釋,逐字逐句理解文段

15、的意思。2奕秋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   ,另一個 ,結(jié)果   。3“奕秋誨二人”,為什么他們的學習效果完全不同?請寫出自己的看法。_13. 閱讀小古文,回答問題。啖蔗顧長康啖甘蔗,先食尾。人問所以,云:“漸至佳境。”1解釋下列字詞。(1)啖(_)   (2)尾(_)(3)云(_)   (4)漸至佳境(_)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顧長康啖甘蔗,先食尾。_(2)人問所以。_14. 課內(nèi)閱讀。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1.解釋下列詞。題

16、:_。西林:_。只緣:_。不識:_。橫看:_。題西林壁的作者是_代詩人_,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前兩句寫了詩人從_、_不同的角度,處在_、_、_、_不同位置觀看_的感覺。這兩句詩的意思是_。3.俗話說:“當事者迷,旁觀者清。”詩中有哪句詩說明這個道理,請?zhí)钤跈M線上。_4.這首詩中,有三組反義詞,寫在下面的括號里。( ) ( ) ( ) ( ) ( ) ( )5.從題西林壁這首詩中得到的啟發(fā)是( )A.對復雜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斷出其它方面。B.對復雜的事物,應多角度觀察,多方面調(diào)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對復雜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觀察,調(diào)查了解,又要親身去體驗,去分析。15. 閱讀短文,完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