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文保項目特點,對本工程的施工重點、難點、關鍵點及問題解決措施和合理化建議_第1頁
古建筑文保項目特點,對本工程的施工重點、難點、關鍵點及問題解決措施和合理化建議_第2頁
古建筑文保項目特點,對本工程的施工重點、難點、關鍵點及問題解決措施和合理化建議_第3頁
古建筑文保項目特點,對本工程的施工重點、難點、關鍵點及問題解決措施和合理化建議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本項目為古建筑文保項目,投標人針對本工程的項目特點,對本工程的施工重點、 難點、關鍵點及問題解決措施和合理化建議1.1、本工程的施工重點、難點、關鍵點及問題解決措施1.1.1古建筑文保項目病害處治的施工重點、難點、關鍵點對一個城市來講,古建筑文物不僅是城市的文脈,而且是城市的歷史見證。五千多 年的發(fā)展史,古建筑文物形象地、直觀地反映了人們在過去的生活,體現了當時的科技 文化水平。因此,要想更好地認識過去的生活環(huán)境,掌握歷史文化的發(fā)展脈絡,需汲取 古建筑文物的民族營養(yǎng)。但是在現實中,古建筑文物不斷受到自然或人為的破壞,其數 量和質量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如何修繕與保護古建筑文物,是要認真面對

2、的重點課 題與難點課題。溫州近代航運業(yè)是在長期動亂下艱難成長和壯大的,體現了溫州人很強的因時就宜、 不屈不撓、勇于向前的精神。隨著時代變遷,在朔門外的招商局等近代航商沒有留下絲 毫相關遺跡。唯獨坐落在永川路上的永川輪船局辦公樓還在繼續(xù)見證著歲月滄桑,成為 目前溫州唯一的近代航運遺存。為此,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曾專門向市政府請示,要 求對它就地保護,2008年5月市政府做出“予以就地保護”的批示。對于這樣一處建筑 體量大、保存完整的近代重要機構辦公場所舊址,做好保護與研究將具有深遠的意義。母江心寺永川輪船局舊址溫州市海站山療超幻I wn *羽江東鴿白甲西路*華 KillffitsiTfl花or関

3、門)-業(yè)洲臣II*h軒崎亞大遇店如混州啟商總畑店I握離U庖金殊國E33W生j心鈿蘇咅永川輪船局辦公樓地理位置1、永川輪船局辦公樓舊址位于溫州市鹿城區(qū)江濱街道行前社區(qū)永川路9號,地處溫州舊城以東,這座由門廊、樓梯間、正樓、院墻圍成的庭院式建筑,為解放前航運公司 永川輪船局的辦公場所2、永川輪船局舊址為二層磚木結構,建于民國年間,建筑物坐北朝南,占地面積約 389.96平方米,建筑面積709平方米。房屋分主樓和輔樓兩部分,中間以木結構連廊相接。 正樓面闊四間二層,南北側均設外廊,各間廊柱為方壁柱,柱間用連續(xù)券,由愛奧尼柱 式承托,柱表面以石英砂漿抹面,券上均有券心飾。腰檐及屋面檐口均有多層磚線腳,

4、 屋檐有齒狀飾,屋面有高出檐口的女兒墻,做漏空磚裝飾。二層廊外為寶瓶式欄桿。墻 下塊石條形基礎,南、北走廊采用獨立磚柱和黃泥土柱承重,柱下塊石基礎,墻體采用 木板墻分隔,木結構樓面梁、柱及樓面板,屋頂為木桁架,木檁條、瓦屋面,無鋼筋混 凝土圈梁、無構造柱。輔樓為二層磚木結構,東、南、北側外墻采用青磚實砌,內部采 用木結構梁柱承重,屋面采用木桁架,木望板、瓦屋面。3、工程病害現狀調查(1)經勘查,該構筑物未設地圈梁和樓層圈梁;(2)部分樓層木梁和二層樓板腐 爛;(3)外墻面植物生長茂盛,主要集中在南、西、北面;(4)部分結構由于植物(樹 木)生長,出現劈裂、損壞;( 5)墻體局部出現較大裂縫;(

5、 6)走廊陽臺三合土柱出 現較大裂縫;( 7)部分磚塊粉化剝落、斷裂缺失;( 8)吊頂霉變、脫落、腐朽嚴重; (9)二樓陽臺欄桿缺失、替換嚴重;( 10)部分門洞、拱洞后期填實;( 11)北側二層 陽臺被封閉;( 12)一層內部隔墻及二層北側陽臺隔墻均為后期砌筑;( 13)屋頂局部 坍塌;( 14)木樓梯踏板損壞, 原有木欄桿被替換; (15)二層北側陽臺拱圈坍塌; (16) 墻體被開門洞;( 17)西南角大門上的露臺后砌磚墻;( 18)屋頂南側磚砌欄桿局部倒 塌;( 19)墻體磚塊缺失,出現孔洞;( 20)附房屋頂小青瓦缺失,屋頂彩鋼板銹蝕; (21)部分木質門窗風化嚴重;4、古建筑文保項目

6、修繕與保護中存在問題及針對措施1)存在問題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老城區(qū)內的街道、建筑、景觀迫切需要改造,這是在所難免 的。就目前而言,通常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對這些街道、建筑、景觀進行修繕。但是, 很多方法有悖于“整舊如舊”的方法。在修繕和保護的過程中,我們要盡可能地保留前 人的一些痕跡,而不僅是保留外貌。保證古建筑文物的完整性,這樣城市歷史文化才能 得到有效地延續(xù)和發(fā)展。在修繕與保護古建筑文物時,只是一味地以“煥然一新”為最終標準,造成了諸多 嚴重的后果。之所以會出現狀況,主要是由“整舊”的觀念不合理引起的。具體而言, 人們對古代建筑文物存在的意義缺乏正確的認識,在行為上缺乏重視,使得古建筑

7、文物 的歷史烙印喪失殆盡。在修復技術方面過多地依賴現代科學技術產品,使得古建筑文物的歷史原貌難以得 到充分地展示。甚至有些修復活動只是做表面工程,重外觀修復而輕內部修復。在這種 修復環(huán)境下,古建筑文物的歷史信息還容易被人為地刪除,造成了無法彌補的損失。2)對策分析 在修繕與保護實踐中,保護方法與保護效果是相輔相成的關系。進行合理的更新, 采取“整舊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則,以增強古建筑文物保護的原真性、整體性與持續(xù) 性;最后,真正做到古為今用,充分挖掘古建筑文物的巨大潛能和價值,在不破壞的前 提下,盡可能地為人民群眾謀福利,貫徹和落實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戰(zhàn)略。除了觀念、政策、方法等方面的措施以外,增強專

8、業(yè)人員的培養(yǎng)也是必不可少的。 當前,古建筑文化修繕與保護工作步履蹣跚,與專業(yè)人才的缺乏有著直接的關系。為此, 在實踐中,增強專業(yè)人員的培養(yǎng)力度。一方面,可以通過在崗培訓等措施,增進相關人 員的理論素養(yǎng);另一方面,加強實踐,在實踐中學會總結和反思,通過實踐手段開創(chuàng)古 建筑文物修繕與保護工作的新局面。5、古建筑文保項目修繕與保護中注意事項 1)加固修繕部分要與原結構、原構件可靠連接。 2)新材料、新技術要有充分的科學依據,要經過試驗,證明確實有效可行。3)修繕方案批準正式施行前, 施工單位對現場勘查報告 (包括文字資料、 勘查圖紙、 現場圖片等)與修繕設計方案(包括文字資料、修繕圖紙等)核對并做圖

9、紙會審。4)方案履行過程中,若實際工程情況與方案描述或修繕圖紙不符,應向方案設計單 位通知并協(xié)商解決問題。5)修繕施工時注意保持院內環(huán)境原貌,若因施工過程中不可避免而發(fā)生拆除或移動 時,應按照原貌修復。6)修繕施工過程中,若建筑構件殘損狀況、殘損程度與勘查報告不符,一切從實際 出發(fā),具體修繕措施應設計部門提出方案并審定后施行。7)嚴格保護舊構件的安全古代建筑是由多種同類構件組合搭套而成,因此保護古代建筑就必須從保護每個構 件開始。從拆卸、檢查到安裝都必須保證原構件的安全。經加固能用者要繼續(xù)使用,盡 可能的減少更新復制,存放舊構件的工棚,要安全、通風,防止雨雪侵蝕和狂風的襲擊。8)嚴格保護木構架

10、的安全 搭建材料保護棚和防避風雨蓬,因古建筑結構復雜,施工期長,故保護框架和防避 風雨縫必須經常檢修。遇有風雨更應及時檢修加固,要做到防風、防雨、防潮濕。9)材料的選擇與加工 所有木構件和椽飛(望板除外),均需用無節(jié)、無朽、列裂痕的一等針葉松制作、 添配和墩接。而且所有圓材、負重構件,必須用軸心材制作,不得用方材加工或拼裝。 裝修部分的構件須用一等紅松或舊紅松修補添配。磚瓦構件必須用黃土澄淋后制作。其尺寸合度,楞角規(guī)整,色正間純,敲擊響亮, 無峰窩砂眼,耐壓力為 75 號以上。10)文物拍照存檔 在施工中,對重要隱蔽部位及其接點應拍照存檔,以備維修施工時使用??⒐ず螅?施工單位應向甲方提交竣工

11、資料,并歸檔保存。1.1.2 古建筑文保項目整體抬升的施工重點、難點、關鍵點 為了更好的保護永川輪船局舊址,進行整體抬升。建筑物整體移位涉及地基基礎、 鋼結構、混凝土結構、磚木結構等領域,它采用托換技術,將上部結構與基礎分離,安 裝頂升機構達到垂直移位。1、工藝原理(1)利用在托架與基礎之間安置的頂升機構進行垂直向移位。(2)托換梁將建筑物沿某一水平面切斷,形成一個平面托架,將上部結構荷重轉移 至托架上,使上部結構與基礎分離,形成一個可移位的整體。托換梁一般為鋼筋混凝土 結構,分段施工組成。(3)在托換梁與基礎之間安置千斤頂后,當頂升力大于建筑物總荷重時,即可實施 垂直直向移位。(4)建筑物就

12、位后進行可靠的連接處理。2、施工流程(1)整體移位的總體工藝程序有關工程資料收集 - 整體移位可行性分析評估 - 整體移 位方案設計 -施工前期準備 -建筑物托換、新建基礎 -整體移位 -建筑物就位連接 -建筑物修 復驗收。(2)鋼筋混凝土托換梁施工工藝程序水準測量 - 室內外土方開挖 - 施工放樣控制標高 -施工段劃分 -墻壁體開鑿-基礎梁找平、修補 -預留頂升洞 -鋪設隔離層 -綁扎焊接鋼筋 -支 模、澆搗混凝土 - 混凝土養(yǎng)護、拆模。(3)建筑物垂直向整體移位施工工藝程序整體移位準備 - 切斷上下連接處、設置頂 升標尺、安裝千斤頂、砌體材料就位 -確定頂升量及頂分量 - 設置監(jiān)測系統(tǒng) -

13、整體頂升(千 斤頂頂升、千斤頂回程、置入墊箱、砌筑墻體) -垂直度監(jiān)測 -就位-臨時支撐。3、托換梁的施工 利用人工或機械在整體移位要求的某一水平面上將建梁底進行處理后,在單元梁段 內綁扎鋼筋,支撐,澆筑混凝土,完成一個單元梁段。各單元梁段之間相互連接,最終 形成一道封閉的托換梁托架。(1)托換染單元的劃分:單元梁段越長,其連接處理越少,可降低工程造價,提高 施工工效,并可提高托換染的整體墻壁體開鑿長度不可能無限制增加,一般應根據建筑 物層數、樓面結構、墻體承重的主次關系、砌體本身強度等因素綜合考慮,將墻壁體劃 分為若干個單元,每個單元長度一般在1500-2000mr之間。交叉墻壁體處為一個獨

14、立單元, 各單元梁段應間隔施工,相鄰單元梁段混凝土強度達到砌體強度后才能施工。(2)單元梁段的連接:單元梁段之間主筋采用雙面焊接,其施工縫的處理,應嚴格 按相關施工規(guī)范執(zhí)行,后澆單元梁段澆搗混凝土前,應清除施工縫表面的垃圾、水泥薄 膜及表面松動的砂石和軟弱的混凝土層,同時還要將表面鑿毛,用水沖洗干凈并充分澆 水潤濕,一般潤濕時間不少于 24h. 在垂直移位時其千斤頂位置應避開施工縫位置,一般 應設置在單元梁段中部。(3)單元梁段的混凝土澆搗:單元梁段梁頂面應保證與墻體密實連接。支模,應采 用嗽叭口,并超灌200mr高混凝土。(4)建筑物平移前的加固:混合結構中,對于有門窗洞采取橫向剛度加強措施

15、;框 架結構中,可采用填充磚墻、磚柱,鋼筋混凝土柱或鋼管臨時加固,以分解集中力。4、整體垂直移位(整體頂升)(1)頂升機構:頂升機構由機械式螺旋千斤頂與支承墊箱、鐵板等組成,局部可采 用液壓千斤頂輔助操作。(2)頂升點布置原則:可根據線荷載分布或集中力位置來布置,在混合結構中一般 千斤頂間距為 1.5-1.7r ,沿墻壁體分布,墻體洞口處應避開,荷載相對集中處可適當加 密或換用工作荷載大的千斤頂,在框架結構中千斤頂布置主要集中在柱周圍,在條件允 許時,可在柱底布置千斤頂。(3)頂升操作:應保證千斤頂同步頂升和支墊穩(wěn)固。當累計頂升高度超過千斤頂行 程時,應對千斤頂進行回程,回程時應注意相鄰千斤頂

16、不得同步進行,回程前應先用楔 塊進行支撐墊保護,并保證受力平穩(wěn)。頂升累計在設計高度后,應立即在主要受力部位 用墊塊支承,并迅速進行結構連接處理。結構連接完成達到一定強度后分批除千斤頂。(4)頂升監(jiān)測 各個頂升點應設置頂升分量標尺,其最大分量不超過 10mm頂升時 統(tǒng)一指揮,每次各頂升點應達到所村求的頂升分量值,以防產生誤差,導致上部結構變 形。頂升時設置水準儀和經緯儀進行觀測,以控制建筑物傾斜。5、整體移位后的連接處理( 1)承重墻壁體的連接:應采用不低于原墻壁體要求的砌體材料,新砌墻壁體頂部 與托換梁底之間砌筑砂漿應飽滿。( 2)在整體垂直移位中,由于頂升到位后千斤頂不可能一次性拆除,墻體砌筑不可 能一次砌筑完成,一般需分 2-3 次砌筑,相鄰墻體搭接砌筑質量無法保證時,可采用澆搗 素混凝土,以保證墻壁體整體性。1.2 、合理化建議( 1 )該建筑存在部分后期砌筑的隔墻,為了讓建筑恢復到原有的面貌,該部分墻體 需要拆除,拆除部分詳見圖紙 JG-10、JG-11。( 2)部分木質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