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ris_管理員寶典_第1頁
Solaris_管理員寶典_第2頁
Solaris_管理員寶典_第3頁
Solaris_管理員寶典_第4頁
Solaris_管理員寶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 錄 第1章、前言 1.1了解超級用戶狀態(tài) 1.1.1成為超級用戶(su) 1.1.2退出超級用戶狀態(tài) 1.1.3以root注冊 1.2與用戶通信 1.2.1在注冊時顯示系統(tǒng)專用信息 1.2.2將信息發(fā)送給單個用戶 發(fā)送一個短消息給一個單獨的用戶 將作為一個文件的消息發(fā)給個別用戶 1.2.3將消息發(fā)送給一個系統(tǒng)或網(wǎng)絡中的所有用戶 1.2.4通過電子郵件發(fā)送消息 1.3啟動和關閉系統(tǒng) 1.3.1選擇init狀態(tài) 查看系統(tǒng)運行級 使用掉電狀態(tài),運行級0 使用系統(tǒng)管理員狀態(tài),運行級1 使用多用戶狀態(tài),運行級2 1.

2、3.1.5使用遠程資源共享狀態(tài),運行級3 使用替換多用戶狀態(tài),運行級4 使用交互重引導狀態(tài),運行級5 使用重引導狀態(tài),運行級6 使用單用戶狀態(tài),運行級s或S 0改變運行級 1.3.2選擇所用的關閉命令 shutdown telinit和init halt reboot 1.3.3 引導系統(tǒng) 引導到多用戶狀態(tài) 引導到單用戶狀態(tài) 交互式引導 查看引導信息 增加新的硬件后引導系統(tǒng)

3、退回引導進程 1.3.4關閉系統(tǒng) 關閉一個多用戶系統(tǒng) 關閉系統(tǒng):可選方式 1.4監(jiān)視進程 1.4.1 ps命令報告的內(nèi)容 1.4.2使用ps報告 1.4.3殺死進程 1.5基本管理工具 1.5.1經(jīng)常使用的命令 在文件系統(tǒng)中移動 查看在文件系統(tǒng)中所處的位置 改變目錄 查看文件的有關信息 顯示文件信息 查找一個文件 查看一個文件的類型 查看文件中的信息 查找文件中的字符串 0查看文件 1瀏覽文件 2查看

4、文件尾 3查看文件頭 4改變文件的所有權和許可權 5改變文件組 6設置或顯示系統(tǒng)環(huán)境 7定義Bourne和Korn shell環(huán)境變量 8定義C shell環(huán)境變量 9顯示環(huán)境變量的設置 0使用PATH變量 1設置Bourne和Korn shell路徑 2設置C shell路徑 1.5.2使用管理工具 第2章、基本OS命令 2.1查找用戶信息 2.1.1確定系統(tǒng)中有誰注冊 使用who命令 使用finger命令 使用

5、rusers 1命令 使用whodo命令 2.1.2檢查用戶的用戶號和組號(id命令) 2.2查尋環(huán)境信息 2.3創(chuàng)建和編輯文件2.3.1使用cat命令2.3.2使用touch命令2.3.3文件拷貝(cp)或改名(mv)2.3.4文本編輯器的使用2.3.5 vi的使用2.4命令組合及輸出重新定向2.4.1在同一命令行里鍵入多個命令2.4.2輸出重新定向(<>)2.4.3組合命令(|) 2.5使用手冊 2.5.1顯示手冊(man)2.5.2找命令節(jié)號(whatis、man) 2.6查閱磁盤信息 2.6.1顯示磁盤空間的信息(df k) 2.6.2判別某文件系統(tǒng)是否為本地

6、文件系統(tǒng)(df) 2.6.3找出某種類型已安裝的文件系統(tǒng)(df -F) 第3章、設備管理 3.1磁帶的使用 3.1.1磁帶設備的命名習慣 使用缺省密度規(guī)定驅動器號 為磁帶機指定密度 指定"不倒帶"選項 不同磁帶控制器和介質(zhì)的設備名縮寫 1/2英寸卷繞式非SCSI內(nèi)接(Rack mounted)磁帶機 1/4英寸SCSI盒式和1/2英寸前部裝入的卷繞式磁帶機 螺線掃描磁帶機 3.1.2讀寫磁帶的命令 拉緊磁帶 倒帶 列出磁帶機狀態(tài)

7、3.2 磁帶與軟盤操作3.2.1 tar命令向磁帶寫文件(tar) 列出磁帶上的文件(tar) 向磁帶上增加文件(tar) 從磁帶中析取文件(tar) 3.2.2cpio命令 將某目錄下的所有文件拷入磁帶(cpio) 列出磁帶上的文件(cpio) 析取磁帶上所有文件(cpio) 自磁帶中析取個別文件(cpio) 軟盤的使用 3.2.3軟驅設備名 3.2.4ufs文件系統(tǒng)的軟盤 格式化ufs軟盤 自軟驅中取出軟盤 將ufs文件拷入

8、單張格式化過軟盤 列出軟盤上的文件 向一個格式化好的軟盤上附加文件(tar) 從軟盤上拷出文件(tar) 自軟盤上拷出bar格式的文件(cpio) 3.2.5使用多張軟盤存檔 在軟盤上創(chuàng)建一個ufs文件系統(tǒng)(newfs /dev/rdiskette) 3.2.6pcfs(DOS)文件系統(tǒng)的軟盤 格式化pcfs(DOS)文件系統(tǒng)軟盤 安裝pcfs軟盤 卸下pcfs軟盤 3.3硬盤命名管理 3.3.1硬盤命名習慣 帶有總線控制器的硬盤的使用 帶有直接驅動器的

9、硬盤的使用 3.3.2檢查硬盤使用狀況 3.3.3檢查硬盤信息(Prtvtoc) 將文件存檔 將硬盤上文件拷出 修復壞塊 重新格式化硬盤 換下舊硬盤加入錯誤表對硬盤進行格式化、分區(qū)及標記 重建文件系統(tǒng)(newfs) 在臨時安裝點安裝文件系統(tǒng)(mount) 向文件系統(tǒng)轉儲文件(ufsrestore) 0自臨時裝入點拆卸文件系統(tǒng)(umount)其方法如下: 1檢查文件系統(tǒng)的不一致性(fsck) 2對恢復文件系統(tǒng)做0級備份 3.3.3

10、.13在永久安裝點安裝文件系統(tǒng)(mount) 第4章、文件系統(tǒng)管理 4.1文件系統(tǒng)類型 4.1.1磁盤文件系統(tǒng) 4.1.2網(wǎng)絡文件系統(tǒng) 4.1.3偽文件系統(tǒng) 臨時文件系統(tǒng)(tmpfs) 循環(huán)文件系統(tǒng)(lofs) 進程文件系統(tǒng)(procfs) 別的偽文件系統(tǒng) 4.2 SunOS 5.x缺省的文件系統(tǒng) 4.3虛擬文件系統(tǒng)表(/etc/vfstab) 4.3.1 文件系統(tǒng)表項的建立 4.4文件管理命令 4.4.1普通命令語法規(guī)則 4.4.2普通文件系統(tǒng)命令和特別文件系統(tǒng)命令手冊 4.4.3利用文件系統(tǒng)命令確定文件系統(tǒng)類型 4.4.4文件系統(tǒng)類型

11、 4.5如何使文件系統(tǒng)有效 4.5.1安裝與拆卸 安裝與拆卸文件系統(tǒng)命令 查找已安裝的文件系統(tǒng) 安裝/etc/vfstab文件中的全部文件系統(tǒng) 安裝特定類型的文件系統(tǒng) 安裝單個文件系統(tǒng)(mount) 拆卸所有的遠程文件系統(tǒng)(umountall -F nfs) 拆卸個別的文件系統(tǒng)(umount) 4.5.2自動安裝程序 4.5.3共享服務器文件 4.6檢查文件系統(tǒng)的數(shù)據(jù)一致性(fsck) 4.6.1決定文件系統(tǒng)是否需檢測 4.6.2以交互方式檢測文件系統(tǒng) 4.7備份和恢復文件系統(tǒng) 4.7.1用QIC

12、-150盒式磁帶備份文件系統(tǒng)(ufsdump) 實現(xiàn)增量備份 4.7.2恢復備份文件系統(tǒng) 決定使用哪一備份帶 恢復全部備份 交互式恢復文件 從備份帶中恢復單個文件( ufsrestore) 第5章、管理網(wǎng)絡服務 5.1檢查遠程系統(tǒng)狀態(tài) 5.1.1確定一個遠程系統(tǒng)已運行了多長時間 5.1.2確定一個遠程系統(tǒng)是否在運行(pingruprpcinfo-p) 5.2注冊到一個遠程系統(tǒng)(rlogin) 5.3系統(tǒng)之間傳送文件(rcp、ftp) 5.3.1使用RCP命令 5.3.2使用文件傳送程序(ftp) 第6章、管理用戶帳號和用戶組

13、 6.1增加和管理用戶帳號 6.1.1增加用戶帳號 編輯Passwd數(shù)據(jù)庫 定義用戶組 建立主目錄(home director) 自動安裝目錄 用nfs安裝主目錄 定義初化文件 建立用戶的郵件帳號 建立口令 6.1.2管理用戶帳號 修改用戶帳號 取消用戶帳號 凍結用戶帳號 6.2設置和管理用戶組 6.2.1設置Group數(shù)據(jù)庫中的域值 設置組名(Group Name)域 設置Group ID域 設置成

14、員表域 6.2.2建立缺省的UNIX用戶組 6.2.3建立新的組6.2.4修改或刪除用戶組修改某個組 刪除某個組 第7章、UNIX的shell命令 7.1各種shell的公共命令7.1.1設置某種缺省shell7.1.2在命令行中改變shell類型(sh,csh,ksh) 7.1.3從shell解釋器中退出(exit) 7.1.4清除一個shell窗口(clear)7.2標準shell7.2.1標準shell的初始文件 7.2.2定義標準shell的環(huán)境變量7.3 C shell7.3.1C shell的初始文件7.3.2C shell環(huán)境變量的定義 7.3.3建立

15、C shell的別名 7.3.4設置C shell的歷史功能 7.3.5使用C shell歷史功能 7.3.6設置C shell的退格鍵(stty erase)7.3.7新命令的嵌入 7.3.8Cshell歷史命令的編輯7.4 Korn shell7.4.1Korn shell的初始化文件 7.4.2Korn shell的選擇項 7.4.3創(chuàng)建Korn shell的別名 7.4.4用Korn shell的聯(lián)機編輯器編輯命令7.4.5設置Korn shell的歷史 7.4.6顯示Korn shell的歷史命令 7.4.7使用Korn shell的歷史命令 7.4.8編輯Korn shell的歷史

16、命令 第8章、管理系統(tǒng) 8.1顯示系統(tǒng)專有信息 8.1.1確定主機ID號(sysdef -h) 8.1.2確定硬件類型(uname -m) 8.1.3確定處理機類型(uname -p) 8.1.4確定OS版本號(uname -r) 8.1.5顯示系統(tǒng)配置信息(prtconf) 8.1.6確定系統(tǒng)已經(jīng)運行了多長時間8.1.7確定系統(tǒng)的日期和時間(date) 8.1.8設置系統(tǒng)的日期和時間8.1.9改變系統(tǒng)的時區(qū)(/etc/TIMEZONE)8.2配置附加的交換空間(mkfile,swap)8.3創(chuàng)建一個本地郵件別名(/etc/mail/aliases)第9章、文件存取問題分析9.1 診斷與查找路

17、徑有關的問題9.1.1顯示當前查找路徑9.1.2為Bourne和Korn shells設置路徑9.1.3Source Bourne和Korn shell的初始化文件 9.1.4為C shell設置路徑 9.1.5Source C shell初始化文件 9.1.6檢查當前的查找路徑 9.1.7執(zhí)行一個命令9.2分析與權限和所有權有關的問題9.2.1改變文件的所有權 9.2.2改變文件的權限9.2.3改變文件組的所有權 第1章、前言 本手冊主要供Solaris系統(tǒng)管理員使用,所提供的內(nèi)容包含SUN OS操作系統(tǒng)系統(tǒng)的安裝、環(huán)境的建立及重要文件的創(chuàng)建,以及系統(tǒng)管理員在網(wǎng)絡系統(tǒng)環(huán)境下如何建立、維護、管

18、理網(wǎng)絡系統(tǒng)下的工作環(huán)境,還包括系統(tǒng)管理的日常使用命令、主要命令、文件的索引等。 本章將介紹:系統(tǒng)管理員的職責、了解超級用戶狀態(tài)、如何與用戶通信、啟動和關閉系統(tǒng)、進程管理、基本管理工具。 SunOS 5.x操作系統(tǒng),是Sun公司所推出的Solaris 2.x軟件系統(tǒng)環(huán)境的主要組成部份,Solaris 2.x可運行于SPARC和Intel硬件平臺,是一個支持對稱式多處理機的UNIX系統(tǒng)環(huán)境。 系統(tǒng)管理員的職責 系統(tǒng)管理員的職責是確保一個獨立(Standalone)系統(tǒng)或網(wǎng)絡上的一組系統(tǒng)能正常運行(主要指軟件)。 不同領域的系統(tǒng)管理員,其責任也不相同,一個系統(tǒng)管理員可能在一個或多個領域是專家,而在別

19、的領域卻顯生疏。 下面列出本手冊所描述的系統(tǒng)管理員的工作: 1、 管理設備 磁帶機的使用 格式化磁盤 監(jiān)視盤的使用 2、 了解服務訪問機制 建立一個雙向調(diào)制解調(diào)器(modem) 3、 管理文件系統(tǒng) 安裝或拆卸文件系統(tǒng) 備份和恢復文件或文件系統(tǒng) 4、 管理網(wǎng)絡服務 查找網(wǎng)絡信息 系統(tǒng)間傳送文件 管理NIS數(shù)據(jù)庫 5、 管理打印服務 設置一個打印客戶和打印服務器 使用打印命令 6、 管理用戶和用戶組 增加用戶 刪除用戶 改變用戶信息 建立新組帳號 7、 了解shell 使用Generic shell命令 使用Bourne shell命令 使用C Shell命令 使用Korn shell命令 8、

20、管理系統(tǒng) 查找系統(tǒng)信息 建立局部郵件別名 配置額外的交換空間(swap space) 管理系統(tǒng)日期和時間 識別文件存取故障 搜索路徑的問題 存取權和所有權問題 網(wǎng)絡存取問題 獲得存取全部文件系統(tǒng)和資源的權限 與用戶通信 關閉和啟動系統(tǒng) 監(jiān)視進程 本手冊的章節(jié)按照以上給出的標題順序安排,你還必須了解何時及如何進行如下管理工作: (本手冊不包含如下系統(tǒng)管理工作:安裝系統(tǒng)軟件、安裝第三廠家軟件、建立和管理網(wǎng)絡服務、建立和管理郵件服務、擴充和刪除硬件、管理安全性和記帳、監(jiān)視系統(tǒng)和網(wǎng)絡性能。)這章其余部分將描述如何完成系統(tǒng)管理員的工作,并介紹一些基本命令和管理工具。 1.1了解超級用戶狀態(tài) 超級用戶是一

21、個具有特權的用戶,它可不受任何限制地使用全部文件和命令,超級用戶有一個特定的UID(0),這個帳號的用戶名為root(其實只要是UID為0的用戶就是超級用戶)。許多系統(tǒng)管理任務都必須在超級用戶下完成,如安裝和拆卸文件系統(tǒng)、改變文件和目錄的存取權和所有權、備份和恢復文件系統(tǒng)、創(chuàng)建設備文件,以及關閉系統(tǒng)。 我們可以用如下辦法進入超級用戶: 1、 在其它用戶狀態(tài)下,用不帶任何參數(shù)的su命令,并按需要鍵入root的口令。 2、 在login提示下,鍵入root及其口令。 在入進超級用戶后,shell將給出一個特殊的提示符“#”,提醒你對系統(tǒng)有著至高無上的存取權,做任何事情都要小心,通過查詢記錄文件/v

22、ar/adm/sulog,可以跟蹤誰正在使用超級用戶帳號。 最好在必要時才進入超級用戶,應該避免在超級用戶下做一般的事情。如果某項任務需要你是超級用戶,它會提示你應該進入超級用戶。當你完成必要的工作后,應立即回到一般用戶狀態(tài)。 由于超級用戶非保護的存取權限嚴重威脅系統(tǒng)的安全,所以root帳號總是設有一個口令,而且為了增加安全性,要經(jīng)常更換口令。 1.1.1成為超級用戶(su) 僅當需要使用root權限完成一定的工作時,你才進入超級用戶,下面是從普通用戶成為root的方法: 1、 在Shell的或提示符下,輸入su。如果root帳號有口令的話,系統(tǒng)會提示你鍵入口令。 2、 鍵入超級用戶口令,如果

23、口令正確,你就具有了超級用戶權限,系統(tǒng)顯示“#”提示符。 gtxasu Password: # 如果想使用root本身的環(huán)境變量,鍵入su 。 1.1.2退出超級用戶狀態(tài) 要退出超級用戶狀態(tài),就簡單地鍵入exit。 #exit gtxa 1.1.3以root注冊 要直接注冊成root,必須在login提示下完成: 1、 在login提示下,輸入root,于是系統(tǒng)提示你輸入root口令。 2、 輸入root的口令,如果口令正確,系統(tǒng)將出現(xiàn)root提示符#: login: root Password: # 1.2與用戶通信 系統(tǒng)管理員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是與用戶通信,使用戶了解管理員所做的事情對系統(tǒng)

24、功能所造成的影響,要讓用戶及時知道你所做的管理工作(如:重新引導系統(tǒng),安裝新的軟件,或以某種方式改變系統(tǒng)環(huán)境)何時將對它們產(chǎn)生影響。 管理員可以口頭與用戶通訊,但最普遍的方式是: ²在注冊時顯示當前系統(tǒng)專用信息. ²用write命令直接將消息發(fā)送到某個用戶終端上. ²用wall使用將消息發(fā)送給一個系統(tǒng)上的所有用戶. ²用rwall命令將消息發(fā)送給網(wǎng)絡上的所有用戶. ²通過電子郵件將消息發(fā)送一個或一組用戶. 1.2.1在注冊時顯示系統(tǒng)專用信息 每次用戶注冊進系統(tǒng),屏幕上都會顯示當天的系統(tǒng)消息,這個消息存貯在文件/etc/motd中。已經(jīng)注冊進系統(tǒng)

25、和正在使用系統(tǒng)的用戶看不見此信息,可使用motd命令查看此消息,這些信息包括:操作系統(tǒng)版本號,系統(tǒng)軟件的變化,新安裝(或刪除)的第三廠家文件的名稱,或系統(tǒng)的調(diào)度時間表。必須確保motd文件是最新的,如果motd顯示的是過時的消息,用戶會因此而失掉一個關鍵信息,消息應盡量簡短,如果其長度超過一屏,用戶就讀不到開頭部分。/etc/motd文件所在者應該是root, 而且root應是唯一對此文件具有寫權限的用戶。 gtxa ls 1 /etc/motd -rwrr root sys 49 Jan 1 1970 /etc/motd gtxa 注意:系統(tǒng)軟件安裝后,有幾個文件(包括/etc/motd 在

26、內(nèi))的更新時間為“Jan 1 1970”這個日期是UNIX的起始日期,當你對這些文件編輯后,這個時間會隨之改變。 建立日期消息 用如下步驟建立日期消息: 1、 成為超級用戶 2、 用編輯工具(如vi)編輯/etc/motd文件 3、 刪除不用的消息,輸入新的消息 4、 保存修改后的文件,這些消息在用戶下次登錄進系統(tǒng)時顯示 1.2.2將信息發(fā)送給單個用戶 可以使用write命令將信息發(fā)送到用戶的終端上,當使用窗口系統(tǒng)(如Open Windows)時,每個窗口都有一個獨立的帳號,如果用戶登錄多次,則信息會直接顯示在控制臺窗口中。 發(fā)送一個短消息給一個單獨的用戶 用以下步

27、驟將一個一次性的短消息發(fā)送給單個用戶: 1、 鍵入write username,username是用戶的注冊名。 2、 鍵入要發(fā)送的消息。 3、 輸完消息后,鍵入ControlD. 則在username用戶的控制臺窗口中顯示你鍵入的內(nèi)容。 下面給出系統(tǒng)管理員發(fā)送消息的例子: gtxa write ignatzelm I'll come by at 12:00 to look at your problem. gtxa 下面是在用戶控制臺窗口顯示的消息: Message from fredgtxa on ttypl 11:20. I'll come by at 12:00 to

28、look at your problem. EOF 將作為一個文件的消息發(fā)給個別用戶 如果你想發(fā)送消息給一些用戶,建立一個消息文件,再使用帶參數(shù)的write命令來實現(xiàn),其中的一個參數(shù)是消息文件名。 建立一個文件,此文件含有想要發(fā)送的消息。 鍵入write username < filename 在下面的例子中,管理員用cat命令建立消息文件: gtxa cat > message I'll come by at 12:00 to look at your problem. gtxa write ignatzelm < message write: ign

29、atz logged in more than once. writing to console gtxa 如果用戶進入了多個窗口系統(tǒng),消息就顯示在用戶的控制臺窗口中。下面是顯示在控制臺上的消息格式: Message from fredgtxa on ttypl at 11:20. I'll come by at 12:00 to look at your problem. 象以上顯示的那樣,鍵入的消息與顯示的消息是相同,用戶可以用write命令響應并初始化一個雙向對話,但這種對話不是真的交互式的。有兩條打開的write 路徑,兩個方向各一條,詳細介紹見write(1)說明。 1.2.

30、3將消息發(fā)送給一個系統(tǒng)或網(wǎng)絡中的所有用戶 可以使用wall命令(write all)將消息同時發(fā)送給系統(tǒng)中的每個用戶,用rwall(remote write all)命令將消息同時發(fā)送給網(wǎng)絡中的所有用戶。 要將消息發(fā)送給系統(tǒng)中的所有用戶: 1、 鍵入wall 2、 鍵入想要發(fā)送的消息 3、 輸入完消息后,鍵入controlD, 消息就會顯示在系統(tǒng)中每個用戶的控制臺窗口中。 下面是一個實例: gtxa wall System will be rebooted at 12:00 gtxa 顯示在用戶控制臺窗口的消息: Broadcast message from root on console.

31、System will be rebooted at 12:00 EOF 注意:使用rwall命令要非常小心, 因此此命令消耗大量的系統(tǒng)和網(wǎng)絡資源,要將消息發(fā)送給網(wǎng)絡上的所有用戶: 1、 鍵入rwalln 2、 鍵入要發(fā)送的消息 3、 消息輸入完后,鍵入ControlD, 消息就顯示在網(wǎng)絡系統(tǒng)各個用戶的控制臺窗口中。 下面是一個實例: gtxarwalln Eng System gtxa will be rebooted at 12:00 gtxa 顯示在用戶控制臺窗口中的消息是: Broadcast message from root on console. System will be r

32、ebooted at 12:00 也可以用rwall命令將消息發(fā)送給某個系統(tǒng)中的所有用戶, 其命令格式為:rwall hostname 1.2.4通過電子郵件發(fā)送消息 Email是傳播某些系統(tǒng)管理信息的一種有效方式,但本手冊不介紹如何使用電子郵件,有關郵件信息的詳細說明見mail(1)、mailtool(1)和mailx(1)。 1.3啟動和關閉系統(tǒng) 啟動及關閉系統(tǒng)是系統(tǒng)管理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這一節(jié)描述正常啟動和關閉系統(tǒng)的過程,如果系統(tǒng)啟動出現(xiàn)錯誤,參閱系統(tǒng)文檔中有關如何診斷引導問題。 SunOS 5.x系統(tǒng)軟件總處于連續(xù)運行狀態(tài),這樣電子郵件和網(wǎng)絡軟件能正常地工作,但在以下幾種情況下,系統(tǒng)

33、卻必須關閉或停止。 ²切斷系統(tǒng)電源 ²安裝一個新版本的操作系統(tǒng) ²電源老化 ²系統(tǒng)擴充硬件 ²進行文件系統(tǒng)維護 1.3.1選擇init狀態(tài) Solaris系統(tǒng)軟件有八個init狀態(tài): 缺省init狀態(tài)/etc/inittab 中確定。Solaris系統(tǒng)軟件的缺省init狀態(tài)是運行級3。表1.1列出了7個可能的運行級別和系統(tǒng)在每級上的狀態(tài)。 表1.1 系統(tǒng)初始狀態(tài) 初始狀態(tài)功能 0掉電狀態(tài) 1.S.s系統(tǒng)管理員狀態(tài)(單用戶) 2多用戶狀態(tài)(不輸出資源,沒有啟動NFS) 3多用戶狀態(tài)(輸出資源,啟動NFS進程) 4替換多用戶狀態(tài)(目前不用) 5軟件

34、重引狀態(tài)(目前不用) 6系統(tǒng)重引導狀態(tài) /sbin/init 程序負責確保系統(tǒng)正常地運行,也可以用它來改變init 狀態(tài)的命令,還可以用init 狀態(tài)(帶用i選擇項)作為shutdown命令的參數(shù)。以下是四種系統(tǒng)狀態(tài)類型: 1、 掉電(運行級0) 2、 單用戶(運行級1和s或S) 3、 多用戶(運行級2和3) 4、 重引導(運行級5和6) 若準備做系統(tǒng)管理工作,必須確定對系統(tǒng)及所需要做的工作來說哪種init狀態(tài)是合適的。 查看系統(tǒng)運行級 要查看某系統(tǒng)的運行級,鍵入who r:即顯示出運行級、日期及時間、進程終止狀態(tài)、進程id、進程退出狀態(tài)。 在下面的例子中,系統(tǒng)gtxa處在缺省多

35、用戶運行級(3),日期和時間是在Feb 6 15:46,進程終狀態(tài)是3,進程id是0, 進程退出狀態(tài)是S: gtxawho r runlevel 3 Feb 6 15:46 3 0 S gtxa 下面描述如何使用每個init狀態(tài)。 使用掉電狀態(tài),運行級0 用此級關閉系統(tǒng)以便安全切斷電源。 使用系統(tǒng)管理員狀態(tài),運行級1 當某項管理任務需要你是系統(tǒng)的唯一用戶時,使用這一級,在這級狀態(tài)下,只安裝了root和/usr文件系統(tǒng),只允許使用最少的核心實用程序,發(fā)出該命令的終端成為控制臺,沒有其它用戶登錄。 使用多用戶狀態(tài),運行級2 一般操作都在此狀態(tài)下進行,在這級

36、狀態(tài)下多個用戶可以訪問系統(tǒng)和整個文件系統(tǒng),除了nfs服務器、syslog和遠程共享進程之外,所有的系統(tǒng)管理進程都在運行。 使用遠程資源共享狀態(tài),運行級3 此狀態(tài)一般操作和nfs資源共享一起有效。 使用替換多用戶狀態(tài),運行級4 此運行級目前不用。 使用交互重引導狀態(tài),運行級5 要從非缺省引導設備引導系統(tǒng)時,用此級。也可以用reboot a 命令進入這個狀態(tài)級。 使用重引導狀態(tài),運行級6 使用此運行級關閉系統(tǒng),使系統(tǒng)狀態(tài)為運行級0, 然后重引導到多用戶級(或到inittab文件中指定的缺省運行級)。 使用單用戶狀態(tài),運行級s或S

37、 使用這一級使系統(tǒng)處于單用戶狀態(tài),而所有的文件系統(tǒng)被安裝且可訪問。 0改變運行級 用telinit或init命令改變運行級,telinit命令需要一個單字符參數(shù),此參數(shù)為init指定使用的運行級,盡管用戶可以直接用init命令,但最好使用telinit命令去改變系統(tǒng)運行級。 1、 變成超級用戶 2、 鍵入telinit n。參數(shù)n是要使用的init狀態(tài)號。 要關閉系統(tǒng) gtxa su Password: # telinit 0 變成單用戶狀態(tài): gtxa su Password: # telinit 1 要變成無nfs服務器系統(tǒng)管理進程運行的多用戶狀態(tài): gtxa su Pass

38、word: # telinit 2 要變到具有nfs服務器系統(tǒng)管理進程的多用戶狀態(tài): gtxa su Password: # telinit 3 要關閉且重引導系統(tǒng)到運行級3: gtxa su Password: # telinit 6 1.3.2選擇所用的關閉命令 準備做系統(tǒng)管理工作時,需要確定合適的關閉命令,下面介紹如何使用系統(tǒng)提供的關閉使命。 /usr/sbin/shutdown /etc/telinit and /sbin/init /usr/sbin/halt /usr/sbin/reboot 以上命令皆完成:初始關閉過程,殺死所有的運行進程,將新數(shù)據(jù)寫入硬盤將Solaris系統(tǒng)關閉

39、為適當?shù)倪\行級。 shutdown 在多用戶狀態(tài)下關閉系統(tǒng),使用shutdown命令,此命令將警告消息發(fā)送給注冊到此系統(tǒng)的所用用戶,等待60秒鐘(缺?。┖髮⑾到y(tǒng)關閉為單用戶狀態(tài),可以選擇不同的缺省等待時間。 telinit和init 用telinit或init 命令可以關閉一個單用戶系統(tǒng)或改變此系統(tǒng)的運行級,init命令改變系統(tǒng)的運行級,telinit命令init 你想要的運行級,兩者可交替使用,但telinit命令更好,可用telinit將系統(tǒng)置成掉電狀態(tài)(init 0)或進入單用戶狀態(tài)(init)。 注意:telinit/init和shutdown命令是改變

40、系統(tǒng)運行狀態(tài)的好方法,由于它們是用一級rc shell程序來殺死行進程, 因此用這些程序來關閉系統(tǒng)是最可靠的方式。 halt 當系統(tǒng)必須馬上停止且不必警告任何用戶時,用halt命令。halt命令在關閉系統(tǒng)時沒有任何延時也不給系統(tǒng)中的用戶以任何警告。halt命令不運行任何 rc shell程序,所以不是一個關閉系統(tǒng)的好方法。 reboot 系統(tǒng)不在多用戶狀態(tài)下,用reboot命令關閉系統(tǒng)并重新引導到多用戶狀態(tài),reboot命令不警告系統(tǒng)中的用戶,不運行rc shell程序,所以不是一個關閉系統(tǒng)的好方法。 1.3.3 引導系統(tǒng) 如果系統(tǒng)電源被切斷,則開啟電源就開始了

41、多用戶引導過程。下面說明從ok PROM提示下引導系統(tǒng)到不同狀態(tài)下的方法。如果PROM 提示是>,鍵入n即顯示出ok提示。 引導到多用戶狀態(tài) 要引導系統(tǒng)到多用戶狀態(tài),在ok提示符下,鍵入boot,則在缺省驅動器上啟動自動引導過程,顯示一系列啟動信息,最后系統(tǒng)進入多用戶狀態(tài)。 引導到單用戶狀態(tài) 要引導系統(tǒng)到單用戶狀態(tài),在ok提示符下,鍵入boot s,系統(tǒng)引導到單用戶狀態(tài)且提示輸入root口令: ok boot s INIT: SINGLE USER MODE Type Ctrld proceed with normal startup (or give b

42、oot password for system maintenance) 鍵入root口令,注意要繼續(xù)將系統(tǒng)引導到多用戶狀態(tài),則鍵入ControlD。 交互式引導 如果想對系統(tǒng)文件或核心作暫時改動,可以采用交互式引導,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測試所作的改動,且當出現(xiàn)問題時很容易恢復。 1、 在ok>的PROM提示下,鍵入boota,引導過程會按交互式方式提示你。 2、 若響應回車,即缺省/kernel/unix核心引導,若不用缺省核心,則鍵入要用的核心名稱。 3、 若響應回車,即用缺省/etc/system文件,否則鍵入所用的系統(tǒng)文件名。 4、 若響應回車,即用缺省模塊目錄路徑,

43、否則鍵入模塊目錄路徑名。 5、 若響應回車,即用缺省root文件系統(tǒng),也可鍵入ufs從本地盤引導,或者鍵入ufs無盤客戶。 6、 若響應回車用root設備的缺省物理名,否則鍵入想使用的設備名。 7、 若響應回車則用缺省交換文件系統(tǒng)類型swapfs(注意:swapfs是唯一允許的交換文件系統(tǒng)類型)。 以下例子中,接受的是缺省選擇: ok boot a (Hardware configuration messages) rebooting from a Boot device: /sbus/esp0,800000/sd0,0 File and args:a Enter/kernel/unix: (

44、Copyright notice) Name of system file /etc/system: Name of default directory for modules : root filesytem type ufs Enter physical name of root device/sbus1, f8000000/esp0,800000/sd0,0:a: Swap filesystem type swapfs configuring network interfaces: leo Hostname: gtxa (fsck messages) The system is comi

45、ng up. Please wait. (More messages) gtxa login: 查看引導信息 引導信息存貯在/var/adm/messages文件中,引導完系統(tǒng)后若要查看這些信息,鍵入/usr/sbin/dmesg或more /var/adm/messages,則顯示引導信息。 gtxa /usr/sbin/dmesg Jan 13 11:22 SunOS Release 5.0 Version UNIX(R) System V Release 4.0 system file (etc/system) error: readline error on line 1

46、. root nexusSun 460 mem16384K (0x4000000) avail mem 14688256 Ethernet address8:0:20:7:83:17 sbuso at obio 0xf8000000 dma0 at SBus slot 0 0x400000 exp0 at SBus slot 0 0x800000 SBus level 3(sparc ipl 3) sdl at sep0 target 1 lun 0 /sbua1, f8000000/esp0,800000/sd1,0(sd1): sd3 at esp0 target 3 lun 0 /sbu

47、s1, f8000000/esp0,800000/sd3,0(sd3): root on /sbus 1, f8000000/esp0,800000/sd3,0:a fstype ufs swap on swapfs fstype swapfs size 1348K le0 at SBus slot 0 0xc00000 SBus level 4 (sparc ipl 5) zs0 at obio 0xf1000000 sparc ipl 12 zs1 at obio 0xf0000000 sparc ipl 12 dump on /dev/dsk/c0t3d0sl size 32748K D

48、ec 24 12:30:01 sendmail82:alias database out of date Dec 24 12:30:01 sendmail82: AA00082: message- in<9112242030. AA00082gtxa. Eng. Sun. COM> Dec 24 12:30:01 sendmail82: AA00082: fromroot, size592, class0, received form local Dec 24 12:30:02, statSent Dec 24 12:30:58 sendmail153: network daemo

49、n starting Dec 31 15:20:24 rlogind734: pcktread: suspeet zero len fdo at obio 0xf7200000 spare ipl 11 cgsix0 at SBus slot 1 0x0 SBus level 5(spare ipl 7) cgsix0: screen 1152x900, single buffered, IM mappable 1 gtxa 增加新的硬件后引導系統(tǒng) 當系統(tǒng)中增加新的硬件后,boot命令必須使用r選擇項,以便使操作系統(tǒng)在引導過程中查看并裝入新的設備驅動程序。 1、 按硬件中的說明裝

50、入新的設備驅動程序。 2、 關閉系統(tǒng)且安裝新的硬件。 3、 鍵入boot r并回車,則運行重配置shell程序,裝入在模塊目錄中的所有的設備驅動程序且建立相應的硬件結點(nodes)。 退回引導進程 在有些情況下,你也許想退出或中斷引導過程,具體的中斷鍵依鍵盤類型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可鍵入stop A或L1 A。在tty 終端上,鍵入Break鍵。要中斷引導過程,鍵入系統(tǒng)對應的中斷鍵,當中斷引導過程后,監(jiān)視器將顯示ok PROM提示:ok 鍵入boot重新啟動引導過程,或鍵入help顯示一組幫助信息。如果終端示出>提示,鍵入n獲得ok提示。 1.3.4關閉系統(tǒng) 下面介紹如

51、何用shutdown和init命令關閉系統(tǒng)。 關閉一個多用戶系統(tǒng) 在關閉一個多用戶系統(tǒng)之前,要通知系統(tǒng)中的用戶,給用戶完成一些處理過程的時間。 1、 鍵入who,顯示出注冊的所有用戶清單。 2、 鍵入psef,顯示出系統(tǒng)活動進程表,如果系統(tǒng)進程允許關閉,轉到下一步。 3、 變成超級用戶。 4、 鍵入cd /,必須在根目錄下運行關閉命令。 5、 鍵入shutdown,系統(tǒng)要你確認是否要關閉系統(tǒng)。 6、 鍵入y,所有的用戶將接收到一個消息,等待60秒后,系統(tǒng)關閉,進入單用戶狀態(tài)且提示鍵入root口令。 7、 鍵入root口令,系統(tǒng)處于單用戶狀態(tài),這時可以進行維護工作。 8、 鍵入Co

52、ntrolD返回到缺省運行系統(tǒng)級。 # cd / # shutdown Shutdown started Fri Aug 6 10:50:35 EDT 1993 Broadcast message from root(console) on earth Fri Aug 9 10:59:35 THE SYSTEM IS BEING SHUT DOWN NOW! LOG OFF NOW OR RISK YOUR FILES BEING DAMAGED Do you want to continue?(y or n): y The system is down. Changing to init s

53、tate splease wait. INIT: New run level S INIT: SINGLE USER MODE Type: Ctrld to proceed with normal startup, (or give root password for system maintenance): 關閉系統(tǒng):可選方式 如果想改變shutdown命令的缺省功能,選擇以下所述的六種方式之一來完成。 1、 在不確認的情況下關閉系統(tǒng): 變成超級用戶 鍵入cd /,必須在root目錄下運行shutdown命令。 鍵入shutdown等待時間(Grace Period) 2、 為

54、了改變shutdown等待時間(Grace Period),用以下幾步: 變成超級用戶。 鍵入cd /,必須在root目錄下運行shutdown命令。 鍵入shutdown t .系統(tǒng)在等待用戶確定的秒數(shù)后關閉。 下面是改變等待時間(Grace Period)例子: # cd / # shutdown g 120 3、 關閉且重新引導多用戶系統(tǒng) 變成超級用戶。 鍵入cd /, 必須在root目錄下運行shutdown命令。 鍵入shutdown i6 將一條消息發(fā)送給所有的用戶且執(zhí)行re6 shell程序;系統(tǒng)關閉為掉電狀態(tài),然后恢復到多用戶狀態(tài)。 4、 關閉單用戶系統(tǒng) 要關閉一個單用戶系統(tǒng),

55、鍵入telinit 0(或init 0)命令運行shell程序使系統(tǒng)很快地關閉,沒有警告信息。 5、 關閉且重新引導單用戶系統(tǒng) 要關閉且重新引導單用戶系統(tǒng),鍵入telinit 6 (或init 6)。此時系統(tǒng)信息寫到硬盤上,殺死所有的活動進程且系統(tǒng)回到掉電狀態(tài)。系統(tǒng)再重新引導到缺省級(通常是多用戶級)。 6、 緊急關閉系統(tǒng) 要緊急關閉一個系統(tǒng),鍵入uadmin 2 0. 將系統(tǒng)信息寫到硬盤上,系統(tǒng)回到掉電狀態(tài),且顯示PROM提示。 1.4監(jiān)視進程 某一時刻在系統(tǒng)中運行的程序稱為進程。用戶可以監(jiān)視進程的狀態(tài),控制一個進程獲得的CPU時間,掛起或終止一個進程的執(zhí)行。 ps命令是獲得進程信息的主要工具。可以用ps和grep命令查尋所需要的信息,可以確定哪些進程正在(或沒有)運行,而且可以獲得一個進程的詳細信息,這些信息包括: PI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