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學設計——新授課地球運動_第1頁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新授課地球運動_第2頁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新授課地球運動_第3頁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新授課地球運動_第4頁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新授課地球運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 第三節(jié) 地球的運動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新授課)一、課標內容標準課題: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 第三節(jié) 地球的運動課標要求分析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課標解讀(一)、知道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周期和速度1地球自轉的方向是什么方向?北極和南極上空看各是什么時針旋轉?(畫圖)2地球自轉的真正周期是一個什么日?晝夜更替的周期是一個什么日?3比較太陽日和恒星日的自轉角度、時間長度及應用價值。4地球自轉的角速度有什么特點?地球自轉的線速度有什么特點?5地球公轉的方向是什么方向?軌道是什么軌道?6遠日點是幾月初?近日點是幾月初?公轉速度各有什么特點?7地球公轉周期是什么年?時間是多長?8太陽直射點

2、回歸運動的周期是什么年?時間是多長?9地球公轉的角速度和線速度各約為多少?有什么特點?(二)、理解黃赤交角的地理意義10什么是黃赤交角?是怎樣形成的?目前的度數(shù)是多少?11二分二至日各是幾月幾日前后?太陽直射分別直射在什么緯線上?二、教學目標預設1通過復習,鞏固初中地理經線、緯線;經度、緯度知識。2通過地球儀演示,學會用比較的方法分析地球自轉和公轉運動的一般特點(方向、周期、速度)和相關概念(太陽日與恒星日、地方時和區(qū)時、冬至日和夏至日)。3結合日常生活體驗,了解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周期。4結合示意圖,學會描述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速度特點。5結合示意圖,認識黃赤交角的存在。畫出簡圖,表示太陽直射點的移

3、動。6.畫出地球繞日公轉示意圖,歸納二分二至日的位置、日期,太陽直射點所在緯線。三、教學重點1.地球自轉方向、周期、速度的判斷分析。2.地球公轉軌道及公轉速度的判斷分析。3.黃赤交角的特點及意義。四、教學難點1恒星日和太陽日的區(qū)別。2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五、教學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活動過程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思考與調整活動內容師生行為“15分鐘溫故、自學、群學”環(huán)節(jié)2分鐘,新課導入及預習指導導入新課同學們一定看過十萬個為什么?這本書吧?里面的“為什么我們看到太陽東升西落”? “為什么晝夜長短會變化”?“為什么會有季節(jié)的變化”?等問題你能夠解答嗎?其實,這些現(xiàn)象都是地球的運動產生的。地球的運動是非

4、常復雜的,主要有自轉和公轉運動。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地球自轉和公轉運動知識。讓我們先了解一下本節(jié)課的課程標準:“分析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闭埻瑢W們注意行為動詞:即分析,表明本條 “ 標準 ” 的要求為理解規(guī)律和成因。那么在學習“地球的運動”之前,我們先一起來復習一下初中地理經線、緯線;經度、緯度知識。觀察地球儀,認識經線、緯線,知道經度、緯度圖示緯 線經 線定 義地球儀上與地軸 并且環(huán)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并和 垂直相交的半圓,也叫 。特點線圈形 狀 (除極點外);每一條緯線都自成緯線圈。 ,兩條相對的經線組成 。線面關系相互 相交于南北極點。長 度 最長,向兩極逐漸 ,兩極收縮成

5、一點,緯度數(shù)相等的緯線長度 。全球每條經線長度都 。指示方 向 緯度和經度的比較緯度經度標注原因為了區(qū)別每條緯線為了區(qū)別每一條經線標注起點 ,(00緯線) ,(00經線)度數(shù)劃分向南北分作900向東西分作1800表示符號南緯 北緯 東經 西經 度數(shù)范圍 劃分方法赤道以北為北緯,赤道以南為南緯00往東到1800為東經度,00往西到1800為西經度。00往西到1800為西經度。經緯度與距離緯度相差10兩地之間的距離相差約111千米。赤道上經度相差10兩地間的距離相差約111千米,越向兩極點,相鄰兩經線間的距離越短。特殊的點與線赤道(00)回歸線(23.50)極圈(66.50)極點(900)本初子午

6、線 ,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1800經線。1800經線。數(shù)值的遞變規(guī)律北緯和南緯的度數(shù)從赤道分別向北向南逐漸增大,增大到 。東經和西經的度數(shù)從 經線向東,向西逐漸增大,最大為 。預習指導全班同學可分成多個小組合作討論、自由發(fā)言。對照“教學目標預設”2、老師指導學生對地球儀進行分析。教師布置學生自學,明確內容和要求。教師巡回指導并根據情況為學生釋疑。明確課標及教學目標要求;地理圖表導讀法等。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活動過程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思考與調整活動內容師生行為“20分鐘展示交流質疑、訓練點撥提高”環(huán)節(jié)一、畫圖表示經度、緯度的分布,明確經度差、緯度差的計算例題1:A、B的地理位置?(經緯度)7060801

7、03020A403050160170180B 二、學生展示交流自主學習1、思考1地球的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但是從北極上空看呈逆時針方向旋轉,從南極上空看呈順時針方向旋轉。實際應用中結合地球儀,大概明確側視圖、俯視圖中經線緯線的表示。判斷自轉方向還應注意與經度結合,順著地球自轉方向,東經度數(shù)越來越大,西經度數(shù)越來越小(如圖)。三、提問:日常生活中,我們所說的一天是多少時間?地球自轉的真正周期又是多少呢?為什么會出現(xiàn)差異?明確概念,天空某一恒星連續(xù)兩次經過上中天的時間間隔為一個恒星日;太陽連續(xù)兩次經過上中天的時間間隔為一個太陽日。 讀圖 圖 1.15 恒星日與太陽日,引導學生分析: 某一恒星、地面

8、某點、地心第一次“三點共線”到下一次“三點共線”的時間間隔就是一個恒星日,太陽日同理;從而找出恒星日和太陽日。 由于恒星距地球非常遙遠,可看作與地球的相對位置是固定的, 恒星的光可以看作為平行光線, 所以圖 1.15 中的“三顆恒星”實際上是同一顆恒星; 分析兩者的差異:恒星日是地球自轉的真正周期,地球自轉了 360 ,所需時間為 23 小時 56 分 4 秒;太陽日是晝夜交替的周期,所需時間為 24 小時,地球自轉了 360 59 。 分析原因:地球自轉的同時也繞太陽公轉,而太陽距地球較近,所以太陽與地球的相對位置是變化的,由此產生了恒星日和太陽日在時間上的差異。活動教師原地轉動演示地球自轉

9、,競答其中的錯誤。以教室前排的學生為太陽,后排同學表示某一恒星,一邊自轉360,一邊繞太陽公轉。會發(fā)現(xiàn)轉過360時不能面對前排同學。必須再轉過一定角度才能夠。討論:為什么是59 ?進一步明確地球自轉的同時也繞太陽公轉,產生了恒星日和太陽日在時間上的差異四、學生展示交流自主學習3.用教棒來演示圓周運動,簡單解釋角速度和線速度的概念,相互關系,V= r學生展示小組討論后的結果。提問:(1)為什么自轉角速度為大約15/時(極點除外)應該大于還是小于15/時?極點的角速度,線速度為多少?(2)與詩詞“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點應該在哪個緯度?(赤道)(3)比較北京與上海的自轉角速度和

10、線速度。(4)哪里發(fā)射人造衛(wèi)星最有利?(緯度低,海拔高)(5)南北緯多少處的地球自轉角速度約為赤道的一半?例題4: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1)請在圖中用箭頭表示出地球自轉的方向。(2)比較說明圖中A、B、N三點自轉的角速度和線速度。(3)當圖中A點以遙遠的恒星為參照點自轉一周又回到出發(fā)點時,所用時間是_,叫做一個_日。教師畫圖,提問。學生計算經度差、緯度差教師用地球儀演示地球的自轉,學生明確自轉方向,并能畫圖表示。學生小組分析討論,完成教材中表格。學生小組分析討論,用地球儀演示地球自轉,探討各點自轉角速度和線速度。個別提問,及時掌握學情。教師強調除南北極點,各點角速度相等。運用比較的方法通過地

11、球儀演示,學會分析地球自轉方向。結合日常生活體驗,了解地球自轉的周期結合示意圖,學會描述地球自轉的速度特點。為地方時,正午太陽高度計算作好準備。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五、合作探究 地球公轉速度的規(guī)律提問:(1)閱讀教材P21圖114地球公轉軌道示意,說出地球公轉的方向及地軸的指向有何特點?【提示】地球圍繞太陽自西向東公轉,公轉過程中,地軸的指向不變。(2)由夏至日到冬至日這半年中,地球公轉的速度是如何變化的?【提示】先變慢再變快。學生展示交流自主學習4.5.6.7,小結:7月初 日點速度 1月初 日點速度 思考:為什么近日點時公轉速度快?六 學生活動 ( 1 )觀察動畫演示:地球自轉

12、和公轉運動;兩者關系黃赤交角的形成。( 2 )讀圖 1 24 黃赤交角。找出赤道平面、黃道平面、地軸、地軸與赤道平面的度數(shù)、黃赤交角度數(shù)、地軸與黃道平面度數(shù)、地軸北端空間指向。(3)演示活動(用地球儀演示地球自轉與公轉)。(4)觀察動畫演示(地球公轉中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教師先說明太陽直射點的概念,判斷依據:光線延長線過地球的球心,直射光線只有一條在圖中用紅筆標出直射光線?畫出黃道面,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標出黃赤交角。然后提醒學生觀察一年中太陽直射點在南北方向上的移動( 5 ) 讀圖 1.24 上圖 判斷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 教師指導 注意 地軸是傾斜的、平行移動的;判斷日期方法。(直射點(

13、直射光線和地面的交點)回歸運動規(guī)律(6)標出下面兩圖中ABCD四點的時間及節(jié)氣?7 )探究活動:如果地軸的傾斜方向與上圖相反,你會判斷二分二至的日期嗎?小結:黃赤交角的影響 (1)直接影響:地球總是斜著身子繞太陽公轉,地軸與公轉軌道斜交成66.5的傾角;地軸在宇宙空間的傾斜方向不因季節(jié)而變化,地軸的北端永遠指向北極星附近。(2)間接影響:地球在繞日公轉過程中太陽直射點(地表接受太陽垂直照射的點)的周年變化。如下圖:從圖中可以看出,太陽有時直射北半球,有時直射南半球,有時直射在赤道上。太陽直射的范圍最北是23.5N,最南是23.5S。這與目前黃赤交角的大小一致。例題5.讀圖16、17,回答下列問

14、題 (1)圖16中A、B、C、D表示二分二至日的地球位置,A位置的日期_。(2)當?shù)厍蚬D到A位置時,圖17中太陽直射點位于_(填數(shù)字)。(3)圖16所示的地理位置中,公轉速度最慢的是 (填字母)。(4)今天太陽直射點位于 ,運動方向是 。(5)形成圖17中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的根本原因是 的存在。學習小組合作總結,教師點撥。萬有引力的關系。學生獨立完成,老師個別輔導。根據步驟完成活動。學生獨立完成,老師個別輔導。學生畫圖,理解記憶相關知識結合示意圖,認識黃赤交角的存在。畫出簡圖,表示太陽直射點的移動.畫出地球繞日公轉示意圖,歸納二分二至日的位置、日期,太陽直射點所在緯線。讓學生能理解記憶。教學

15、環(huán)節(jié)教學活動過程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思考與調整活動內容師生行為“10分鐘當堂檢測、反饋、矯正”環(huán)節(jié)見附:當堂檢測教師布置檢測題,巡回查看學生答題情況,少數(shù)同學可面批。針對部分學生的錯誤,教師有重點講評糾錯。檢查試題與課標對應情況。練習檢查學習效果。本課總結:投影總結如下:地球運動繞轉中心運動方向周期運動速度自轉自向北極上空:南極上空:真正周期:叫1 日,時分秒晝夜更替周期 日時間是 。線速度:由向遞減角速度:除南北兩極點外處 ,大約為 小時公轉自 向 北極上空:恒星年: 日 時 分 近日點( 月初)公轉速度最 遠日點( 月初)公轉速度最 教后反思根據課堂教學情況進行教后反思,以利在以后的課堂教學

16、過程中不斷地改進和提高。附:當堂檢測當堂檢測.1.關于地球自轉的敘述正確的是( )A.就線速度而言,北京小于上海;就角速度而言,北京大于上海B.地球上各點的角速度相同C.南北兩極點的線速度為0,但角速度最大D.緯度越高,線速度越小2.關于地球自轉的周期,說法正確的是( )A.23小時56分4秒 B.一個太陽日C. 晝夜更替的周期 D.24小時3每年三四月間,太陽直射點在地球上移動的規(guī)律是:( )A先向北移,后向南移 B一直向北移C先向南移,后向北移 D一直向南移4太陽直射點南北移動的原因是()A地球的公轉B地球公轉運動和不變的地軸傾角C太陽的運動 D地球的自轉下圖為地球公轉軌道示意圖。讀圖完成56 題。5在公轉軌道的a、b、c、d 四位置中,地球距太陽最近的是( )Aa Bb Cc Dd6當?shù)厍蛱幱赾位置時,南京正值( )A冬至日 B夏至日C秋分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