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值線(答案版)_第1頁
等值線(答案版)_第2頁
等值線(答案版)_第3頁
等值線(答案版)_第4頁
等值線(答案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等值線一、等值線的基本特點1.同一條等值線上數(shù)值相等。2.等值線為閉合曲線。等值線是封閉的曲線,無論怎樣迂回曲折,必環(huán)繞成圈,但在一幅圖上由于受圖幅限制,不一定能顯示出其全部閉合狀態(tài)。3兩條等值線一般不能相交。例如,在一般情況下,同一地點不會有兩個高度,所以等高線一般不相交、不重疊。垂直壁立的峭壁懸崖,等高線在圖上可以顯示為重合狀態(tài)。4.一般情況下,等值線兩側一邊高于等值線的數(shù)值,另一邊低于等值線的數(shù)值。一、等值線圖類型展示1、等高線(我國某地區(qū)等高線圖)2、等壓線(海平面等壓線圖)3、等溫線 (我國西部部分地區(qū)七月等溫線圖)4、等降水量線(我國敦煌地區(qū)等雨量線圖)5、等太陽輻射總量線 (我國

2、太陽輻射分布圖)6、等年日照時數(shù)線(北美洲日照時數(shù)分布圖)7、等鹽度線(長江口地區(qū)海水鹽度分布圖)8、酸雨等PH值線(歐洲西部雨水PH值分布圖 )9、地層年代等值線(太平洋海底地層地質年齡分布圖)10、地價等值線(南京市地價等值線圖分布圖)11、其它類型等值線(日本神戶地震等震線分布圖)以上十幾類等值線,只是所有等值線圖類型中很少的一部分,如果繼續(xù)列舉還有很多。每一個高考還會出現(xiàn)許多新的等值線。這就給我們學習和掌握等值線圖提出一個現(xiàn)實問題,面對這么多種類型的等值線圖,有沒有通用的手段和辦法?如何通過對眾多題目進行“類化”,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和解題能力?三、等值線圖判讀的一般方法1、看圖名讀圖名

3、明確等值線圖所要反應的地理事物,即等高線、等壓線、等溫線、等降水量線、等鹽度線、等人口密度線、等震線、等時線、等潛水位線、等太陽高度線和等太陽輻射線等2、看極值某區(qū)域某地理要素最大或最小情況,顯示該區(qū)域地理要素變化的大小。3、看疏密等值線密,說明地理要素的地區(qū)分布差異大;等值線稀,說明地理要素的地區(qū)分布差異小。如等高線分布密的地區(qū),表示地面坡度大;等高線稀疏的地區(qū),表示地面坡度小。等溫線分布密的地區(qū),說明在一個地區(qū)溫度差別大,進一步推斷這個地區(qū)風力大。等壓線分布稀疏的地區(qū),說明水平氣壓差異小,這個地區(qū)風力小。4、看走向如等高線彎曲方向與河流的流向相反,洋流的流向與海面的等溫線彎曲方向一致5、看

4、彎曲確定彎曲部分為高值區(qū)還是低值區(qū),一般采用垂線法和切線法:(1)垂線法:在等值線圖上彎曲最大處的兩側作各等值線的垂線,方向從高值指向低值。若箭頭向中心輻合,則等值線彎曲處與兩側相比為低值區(qū);若箭頭向外圍輻散,則等值線彎曲處與兩側相比為高值區(qū)。(2)切線法:在等值線彎曲最大處作某條等值線的切線,比較切點與切線上其他點的數(shù)值的大小。若切點數(shù)值小于其他點的數(shù)值,則該處為低值區(qū);若切點數(shù)值大于其他點的數(shù)值,則該處為高值區(qū)6、看閉合如果兩條數(shù)值不同的等值線中間有閉合的等值線,則要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規(guī)律確定其數(shù)值。遷移應用:根據等值線的走向、彎曲、疏密等可以判斷其形成的原因。也可以根據等值線判斷

5、地理特征。如等高線圖中可以判斷區(qū)域地形特征、水文特征,等溫線地形圖中可以判斷地形特征。四、等壓線圖的判讀1、判斷氣壓系統(tǒng)等壓線閉合,中心氣壓高于四周氣壓的區(qū)域為高壓;中心氣壓低于四周氣壓的區(qū)域為低壓;由高壓向外延伸出來的狹長區(qū)域為高壓脊;由低壓向外延伸出來的狹長區(qū)域為低壓槽;兩個高壓脊之間和兩個低壓槽之間的部位稱為鞍部。2、判斷風力大小:等壓線密集單位距離內氣壓差異大水平氣壓梯度力大風力強。3、判斷南北半球水平氣壓梯度力從高氣壓指向低氣壓,與等壓線垂直。在水平氣壓梯度力的作用下,北半球的風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低壓用右手,拇指朝上,高壓倒過來。南半球低壓用左手,拇指朝上,低壓倒過來。4、

6、判斷季節(jié)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大陸內部一般為低氣壓;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大陸內部般為高氣壓。問題:根據右圖判斷季節(jié)是什么?5、判斷是近地面還是高空 在近地面,由于摩擦力的存在,風向與等壓線斜交,夾角較大。并且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在高空,由于摩擦力很小,風向基本上與等壓線平行。這樣從近地面向高空,風向將越來越接近于平行等壓線。6、判斷天氣狀況低壓、低壓槽控制為陰雨天氣;高壓、高壓脊控制為晴朗天氣。7、根據氣旋運動方向判斷鋒面性質氣旋是與低氣壓相伴發(fā)生的大型空氣旋渦。如右圖所示,圖上有兩個低壓槽,在槽線附近相應出現(xiàn)了兩個鋒面。在圖中槽線北方是冷氣團控制地區(qū),南方為暖氣

7、團控制地區(qū)。圖中虛線箭頭為北半球氣旋的氣流旋轉方向。從A、B、C、D的風向可以發(fā)現(xiàn):圖中左側是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方向移動,為冷鋒,右側為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一側移動,是暖鋒,并且鋒面雨區(qū)都位于冷氣團一側(圖中C、B處于雨區(qū))。如果該地位于南半球,則槽線北方為暖氣團,南方為冷氣團。氣旋的旋轉方向為順時針方向。不難發(fā)現(xiàn),圖中左側仍然是冷鋒,右側仍然是暖鋒,只是鋒面的前進方向和鋒面雨區(qū)出現(xiàn)方向與北半球相反。8、判斷氣壓性質在垂直方向上,等壓值從低處向高空,氣壓越來越低。因而等壓面向下凹陷的地方氣壓比同一水平面上其它地方氣壓低;向上凸出的地方氣壓比同一水平面上的其它地方氣壓高。規(guī)律如下:等壓線向高空凸出

8、,氣壓偏高等壓線向低空凸出,氣壓偏低圖示如右圖:五、等高線1、判斷五大地形類型:這是指判斷全圖所示地形屬于山地、盆地、丘陵、高原、平原五大地形中的哪一類。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線稀疏,較為平直。丘陵:海拔200米以上,小于500米,等高線彎曲,但比較和緩,相對高度一般小于100米。山地:地形組成與丘陵相似,但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對高度一般大于100米,等高線密集、彎曲。高原:海拔高度大(>1000米),相對高度小,等高線在邊緣較密集,而內部明顯稀疏。盆地:四周等高線較密集,數(shù)值高。中間等高線較稀疏,數(shù)值低。2判斷地形坡度的陡緩同一幅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度較緩(小),

9、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度較陡(大)。在不同的等高線圖上,如果等高距和等高線的疏密都一致,則比例尺較大的地圖上的坡度較大,比例尺較小的坡度較小;如果比例尺和等高線的疏密都一致,則等高距較大的坡度較大,等高距較小的坡度較小。3、兩地間的相對高度從等高線圖上讀出任意兩點間的海拔高度,就可以計算這兩點的相對高度:H=H1H2。進一步還可以計算兩地間的氣溫差:已知某地的氣溫和兩地間的相對高度,根據氣溫垂直遞減率(0.6100m)可以計算這兩地間的氣溫差異:T0.6H。問題:讀右圖, O點與P點的相對高度(H)最大可以達到()米 A、40H41 B、49H50C、59H60 D、60H614、陡崖的相對高度一

10、般情況下,等高線不能相交,因為同一點不會有兩個高度。但在等高線圖上的懸崖峭壁處,等高線可以重合。假設陡崖處重合的等高線有n條,等高距為d,則陡崖的相對高度H的取值范圍是:(n1)dH(n+1)d。5、地形剖面圖畫剖面圖的步驟如下:(1)規(guī)定剖面圖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通常水平比例尺與原圖一致,(也可放大為原來的2倍、3倍)而垂直比例尺一般比水平比例尺擴大5-20倍。 (2)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畫出剖面方向線AB,按AB的長度繪一條水平線作為剖面基線(若剖面圖與地形圖水平比例尺相同,則上、下兩圖中的AB線長度相等),并確定基線所代表的高程?;€高程一般略低于圖上最低高程。 (3)作基線的平行線。

11、平行線的間隔按垂直比例尺和等高距計算。如圖:等高距為10米,垂直比例尺為1:5000,則平行線間隔為2毫米,并在平行線一邊注明其所代表的高程,如200米, (4)在地形圖上沿剖面線AB量出A-1,1-2,各段距離,并把它們標注在剖面基線AB上,得1,2,各點。通過這些點作基線的垂線,垂線的端點按各點的高程決定。如地形圖上1點的高程為250米,則剖面圖上過1點的垂線端點在代表250米的平行線上。(5)將各垂線的端點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即得到表示實地剖面方向的剖面6、兩點間的通視問題通視問題可以通過作地形剖面圖進行判斷,在地形剖面圖上由觀測點的投射點向目標點的投射點繪直線,若直線沒有被任何地物所

12、切斷,表示通視良好,否則不能通視。如下圖所示,由點s向點c繪直線,直線沒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斷,表示通視良好。而圖中b位于陰影區(qū),說明s點不能通視b點,所以村落b對于s點為不通視。六、等溫線的判讀1、等溫線分布的一般規(guī)律及成因在南北半球上,氣溫從低緯向兩極遞減。主要是受太陽輻射的影響。南半球的等溫線比北半球平直。因為南半球海洋廣闊。等溫線在陸地或海洋上會彎曲。主要是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造成的。世界最高氣溫出現(xiàn)在撒哈拉沙漠,最低氣溫出現(xiàn)在南極洲。2、等溫線判讀的方法等溫線變化 示意圖 解說 影響因素 等溫線平直,與緯線平行  太陽輻射能量因緯度而不同 太陽輻射(或緯度) 等溫線大體與海岸線平行

13、氣溫由沿海向內陸遞變 海洋影響程度不同 夏季:內陸向高緯凸冬季:內陸向低緯凸 A、B、C同緯度,B處內陸夏溫B地A、C,冬溫B地A、C 海陸分布(海陸熱力性質有差異) 與等高線平行(與山脈走向、高原邊緣平行) 等溫線延伸到高地急轉彎曲 地形(山地垂直高度) 暖流:向高緯凸寒流:向低緯凸 暖流增溫寒流降溫 洋流 盆地閉合曲線夏季炎熱中心冬季溫暖中心 夏季不易散熱,下沉氣流增溫,冬季山嶺屏障 地形閉塞,四周山嶺屏障山地閉合曲線冬夏均為低溫 氣溫垂直遞減,升高1,000米,降溫6 地勢高 鋸齒狀分布(南美洲7月份氣溫圖) 河谷、平原與高原、

14、山地交錯相間分布,氣溫高低不同 地勢高低起伏大3、等溫線圖的應用判斷南、北半球規(guī)律如下:等溫線數(shù)值由南向北遞減北半球等溫線數(shù)值由北向南遞減南半球問題:右圖分別表示哪個半球?判斷溫差規(guī)律如下:等溫線密集溫差大等溫線稀疏溫差小判斷洋流的流向和性質a判斷洋流流向的規(guī)律:洋流的流向與等溫線彎曲(凸出)的方向一致b斷洋流性質的規(guī)律:等溫線向低值(較高緯度)凸出暖流經過等溫線向高值(較低緯度)凸出寒流經過問題:讀右圖回答:(1)該圖表示的時間(月份)是什么?(2) 處等溫線密集主要原因是什么?(3) 處等溫線向南凸出主要原因是什么?(4) 處等溫線向南凸出主要原因是什么?判斷海陸分布規(guī)律如下:規(guī)律一:7月

15、 等溫線向北凸大陸 等溫線向南凸海洋1月 等溫線向北凸海洋 等溫線向南凸大陸規(guī)律二:采用“高高低低”的原理同緯度地區(qū)的大陸和海洋:若氣溫高,則等溫線向較高緯度地區(qū)凸若氣溫低,則等溫線向較低緯度地區(qū)凸問題12:右圖中,虛線為海岸線。若為7月份,A、B分別屬于海洋還是陸地?判斷季節(jié)規(guī)律如下:大陸等溫線向高緯凸大陸氣溫高當?shù)貫橄募敬箨懙葴鼐€向低緯凸大陸氣溫低當?shù)貫槎竞Q蟮葴鼐€向高緯凸海洋氣溫高當?shù)貫槎竞Q蟮葴鼐€向低緯凸海洋氣溫低當?shù)貫橄募締栴}13:右上圖中,根據等溫線的分布規(guī)律,判斷該地的季節(jié)?(6)判斷地形規(guī)律如下:等溫線閉合內線數(shù)值大中心氣溫高中心地勢低盆地(洼地)內線數(shù)值小中心氣溫低中心地

16、勢高山地(高原)等溫線不閉合 等溫線向高值方向凸中間比兩側氣溫低中間地勢高山脊等溫線向低值方向凸中間比兩側氣溫高中間地勢低山谷問題:右上圖中,A、B、CD、EF所在地分別是什么地形?六、等降水量線的判讀1一般,年等降水量線與海岸線平等,并且年降水量線數(shù)值由沿海向內陸逐漸減小。2與山脈平行: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3等降水量線密集地區(qū):多為山地的迎風坡,如我國西南部的山地迎風坡,降水量豐富且年等降水量線分布密集。4等降水量線呈封閉狀態(tài)的地區(qū):山地迎風坡降水豐富,成為多雨中心;距海遙遠、地形閉塞的內陸盆地成為少雨中心;城市由于城區(qū)溫度較高,形成上升氣流,加上多塵埃,水汽容易凝結,降水較郊區(qū)多,

17、有“雨島效應”。七、等潛水位線的判讀1特點(1)等潛水位線是指某地潛水面的海拔高度。(2)潛水面是一個自由水面,受天氣、氣候和地勢高低的影響。同一地區(qū),天氣晴朗、氣溫高時,潛水位低,陰雨天、氣溫低時,潛水位高。潛水面一般隨地勢起伏,略有起伏。(3)一地的海拔高度與該地的等潛水位線的海拔高度之差為該地潛水的埋藏深度。2判讀:數(shù)值大,潛水位高;數(shù)值小,潛水位低。潛水面是一個自由水面,隨地勢的高低起伏而略有起伏,地勢高處潛水位高,地勢低處潛水位低。河流兩岸的潛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潛水補給河流。河流兩岸的潛水位低于河流水位,河流補給潛水。八、等太陽高度線的判讀1概念:把太陽高度角相等的各點連接成線,叫做

18、等太陽高度線,用等太陽高度線反映某一時刻太陽高度的全球分布圖稱為等太陽高度線圖。2類型:等太陽高度線圖的實質是以太陽直射點為中心的俯視圖。3解題時的幾點技巧:(1)圖中最大的圓圈為太陽高度O度線,即為晨昏線,圖中其余部分太陽高度角均大于O度,可根據有關條件在圖中畫出晨線和昏線。(2)圖中的中心點為太陽直射點,所以通過該點的經線的地方時為12時整。九、其他等值線的判斷 其他等值線,如等鹽度線、等酸雨PH值線、等太陽輻射量線、等震線、等時線、等地租線等,判讀方法與上述情況類似。十、閉合等值線圖的判讀 1剖面線法 相鄰的兩條等值線之間的閉合等值線,其內部數(shù)值可以通過類似作“地形剖面圖”的方法,看數(shù)值

19、曲線變化趨勢來判斷其數(shù)值范圍。 2口訣法“大于大值,小于小值”相鄰的兩條等值線之間的閉合等值線,若其值與低值相同,則線內數(shù)值比低值低;若其值與高值相同,則線內數(shù)值比高值高,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典題解析等壓線(2010北京卷)圖3是某日08時和20時海平面氣壓分布圖(單位:百帕)。讀圖,回答第1題。  1由08時到20時,圖中A地風向偏北,風力逐漸減弱       B地受高壓脊控制,天氣持續(xù)晴朗C低氣壓中心向東北方向移動并增強   D氣旋中心附近暖鋒移動快于冷鋒【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鋒面、

20、低壓、高壓等天氣系統(tǒng)的特點,以及讀圖判讀分析問題的能力。難度中等?!窘忸}思路】由題圖,由08時到20時的過程中,我們很容易發(fā)現(xiàn),地的海平面等壓線密度增大,表明該地的水平氣壓梯度力大,風力應該逐漸增強,選項A錯誤。而地在08時左右時,處于單一的暖氣團控制下,為晴朗天氣,但是在20時,地已經位于冷鋒鋒后,“冷鋒降水在鋒后”, 地為陰雨天氣,選項B錯誤。從兩圖中的低壓中心所處的經緯度位置可以明顯看出,低氣壓中心向東北方向移動并且呈增強趨勢。08時時,圖中低壓中心氣壓值為1000百帕,并且等壓線相對較稀疏,而在20時,低壓中心的氣壓值為995百帕,并且相鄰的等壓線相對密度較大,水平氣壓梯度力增強,風力

21、大,選項C正確。從兩圖動態(tài)變化中很容易看出,圖中的冷鋒移動速度快于暖鋒,選項D錯誤。 (2011  安徽卷)(30分)根據材料和圖14,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亞洲冷高壓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冬半年的天氣。受其影響,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經歷一次暴雨過程。圖14表示2006年9月3日20時地面氣壓場。(1)圖示時間銀川氣溫(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10分)(2)指出圖中成都的風向,判斷過境成都的天氣系統(tǒng)并簡述理由。(10分)(3)該天氣過程在四川盆地邊緣可能引發(fā)哪些地質災害?若野營遇此情況,應如何防范和自救?(10分)(1)低

22、0;  與成都相比,銀川緯度較高,濕度較小,云量較少,大氣逆輻射弱,接近冷氣團的源地;成都北側的山脈削弱了冷空氣的勢力,且熱島效應較強。(2)偏北風  冷鋒  成都北為高壓,南為低壓;冷氣團主動向南移動,與暖氣團相遇形成鋒面;過境時形成暴雨。(判斷為低壓,言之有理,酌情給分)(3)滑坡、泥石流   扎營時,避開谷底排洪通道,河道彎曲和匯合處,以及懸崖、陡坡附近;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時,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進方向的高處跑,切忌順著滾石方向往山下跑,注意保護頭部?!窘馕觥勘绢}考查天氣系統(tǒng)和災害問題。兩大題即兼顧了自

23、然和人文,也落實了區(qū)域載體對于地理研究的意義。 (1)兩地氣溫高低與緯度、天氣、地形等有關。圖示時間2006年9月3日20時,即為晚上8點,銀川與成都相比,銀川緯度較高,海拔較高,受高壓控制,濕度較 小,云量較少,大氣逆輻射弱,接近冷空氣的源地;成都北側的山脈削弱了冷空氣的勢力,且熱島效應較強,所以銀川氣溫低于成都。(2)根據圖中等壓線的分布特點,成都北為高壓,南為低壓,北半球地轉偏向力向右偏,即成都的風向偏北,冷空氣主動向南移動,與暖空氣相遇形成鋒面,過境時形成暴雨。(3)四川盆地邊緣為山地,地勢起伏大,該天氣過程在四川盆地邊緣形成暴雨,可能引發(fā)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野

24、營遇此情況,扎營是,避開谷底排洪通道、河道彎曲和匯合處,以及懸崖、陡坡附近;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時,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進的高處跑,切忌順著滾石方向往山下跑,主要保護頭部等。等高線讀某區(qū)域等高線地形圖,回答問題。(2012年高考天津卷)2. 依據因地制宜的原則,圖中所示區(qū)域最適宜發(fā)展的產業(yè)部門是A 水產品養(yǎng)殖B 棉花種植C 林產品加工D 水力發(fā)電3. 在圖中所示的區(qū)域中,ab路段容易遭受自然災害,主要是由于沿線A 山體坡度大B 地表崎嶇不平C 河水流速快D 泥沙淤積嚴重【解析】據圖中經緯線可判斷圖示區(qū)域位于東北,再根據圖中林地分布廣泛,因此判斷圖示區(qū)域最適宜發(fā)展的是林產品加工?!窘馕觥繐D中河流以西

25、公路段的西北側等高線密集,山體坡度較大,雨季容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另外,從圖中可看出,河流以西路段,公路沿等高線延伸,因此B項錯;河流流經地區(qū)等高線稀疏,河流流速較慢,C項錯。由于圖中整個河流兩岸林地比重大,水土保持較好,因此河水中泥沙含量較少,并且公路橋梁地段河面寬度較窄,沙洲出現(xiàn)在河面變寬的下游。因此D項錯。(2013高考題天津卷)某中學地理學習小組對圖2所示區(qū)域進行考察,讀圖回答23題。在同學們繪制的地形剖面圖中,依據圖2甲、乙兩處連線繪制的是(米)4002000(米)4002000(米)4002000(米)4002000ADCB為了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當?shù)卣媱潓D2中a、b、c、d

26、四處居民點集中到一處。地理小組建議居民點集中建在水源最豐富的地方,該地應選在Aa處Bb處Cc處Dd處11甲400dc300200300a100200300b乙4004005002131【答案】2.C【試題立意】該題考查的是等高線圖與剖面圖的轉換?!窘忸}思路】連線的剖面處甲處400米后再無高于400米地區(qū),可排除A、B;從圖中可以看出甲乙連線穿過兩個山脊,1山脊海拔在300-400之間,2山脊海拔可根據“高高低低”原則判斷出海拔亦在300-400之間, 選項D的山脊位置分布與等高線圖有錯位,C完全吻合,由此故選C?!敬鸢浮?.A【試題立意】該題考查的是等高線圖中判斷集水線,即山谷位置?!窘忸}思路

27、】上題解析圖中3處曲線為山谷,積水面積廣則水源最豐富,b、c為山坡,d為山脊,水源條件差。等溫線 (2010重慶卷 )圖3為四位同學分別繪制的某局部海域8月表面水溫圖,單位為()請讀圖3,回答問題。5四位同學繪制的圖中,正確的是:A          B           C        

28、60;   D【解析】5.考查讀圖判斷分析能力和區(qū)域自然地理特征,根據圖示經緯度可以判斷該地位于美國西海岸,沿岸有加利福尼亞寒流經過,所以水溫線應該向南彎曲,A選項正確。 (2010 (大綱版)全國卷1)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別設若干站點,監(jiān)測城市氣溫的時空分布。監(jiān)測時間為8日(多云)9時到9日9(晴)18時。監(jiān)測結果如圖2所示。據此完成6-8題。6.   圖示的最大溫差可能是  A4          

29、;  B.12           C. 16              D. 18. 解析:此類題目主要是考察同學們對等值線的掌握和應用及簡單地理推算能力.從圖中看到等值線的等值距為2,所以可以找出最大的取值范圍(21-23)最小的取值范圍(5-7)可以得出溫差范圍(14-18)(注意是開區(qū)間)7監(jiān)測時段被

30、監(jiān)測區(qū)域氣溫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白天變化晴天比多云天強烈C從正午到午夜逐漸降低                D.白天變化比夜間變化平緩解析:需要仔細看圖,提取監(jiān)測時段被監(jiān)測區(qū)域氣溫資料信息并調動等值線等基礎知識回答天氣時間變化. A最高值多

31、云天高于晴天.  應為最高值多云天低于晴天; B.白天變化晴天比多云天強烈, 應該找白天的時間段,白天變化晴天的等值線比多云天密集。C從正午到午夜的氣溫先升高后降低 .  D.白天變化比夜間變化平緩, 因為白天變化晴天比多云天強烈。8下午時間中熱島效應最強的是  A8日15時左右                   &

32、#160;   B.8日22時左右  C.  9日15時左右                       D.9日18時左右解析:考查熱島效應.首先得搞清什么是熱島效應,就是市中心的氣溫高于郊區(qū),熱島效應最強應該找市中心與郊區(qū)溫差最大的是,(也就是在某個時間段市中心和郊區(qū)彎曲度最大的地方)應該為8日

33、22時。其它等值線(2011福建卷 )氣溫、降水量和日照時數(shù)過高或低都會給柑橘的生長發(fā)育帶來風險,氣候風險度越大,柑橘減產的可能性也越大。圖2示意我國大陸亞熱帶柑橘產地氣候風險度分布。讀圖完成題。7.圖中E、F兩地氣候風險度分別可能為A0.55  0.50       B. 0.30  0.50         C.0.55  0.35  

34、;      D.0.30  0.358.導致E、F兩地氣候風險度差異的因素主要是A大氣環(huán)流、地形    B.大氣環(huán)流、海陸位置   C.緯度位置、地形     D.海陸位置、河網密度9.若圖示地區(qū)氣候變暖,以下四地中風險度降低最明顯的是A.E             B.F  

35、          C.G          D.H(2009福建)云量是以一是內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來表示。圖3示意我國某地區(qū)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完成問題6.據圖中信息判斷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小于乙地          B甲地多年平均氣溫日差大于乙地C乙地多年平均相對濕度小于丙地 &#

36、160;        D丙地云量空間變化大于丁地【解析】圖示信息表明,甲地云量少,乙地云量多,故選B7.影響乙地等值線向北彎曲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    B季風    C緯度位置   D海陸位置【解析】根據圖示信息,可以確定乙地為我國的西南地區(qū),受地形影響,水汽自南向北深入,故選A   課后練習(2013高考題福建卷)圖3示意某省氣候舒適度分布。以平均氣溫 24、相對濕度70

37、 %、平均風速2m/s作為人體最舒適氣候條件,據此劃分出最舒適區(qū)、舒適區(qū)、一般區(qū)、不舒適區(qū)與最不舒適區(qū)。讀圖回答68題。圖3 圖中 d 為一般區(qū),則最舒適區(qū)是A aB bC cD e 影響甲地氣候舒適度的主要因素是A 緯度B 風帶C 地形D 河流僅考慮氣候舒適度狀況,游客前往該省休閑旅游最佳的月份是A 3、4B 5、6C 7、8D 9、10【答案】6.C 【命題立意】本題以區(qū)域地理為切入點,旨在考查圖中信息提取及分析氣候要素對人類生活影響,考查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窘忸}思路】從圖中的淮河、長江和省輪廓等信息,可大致判定該省名稱(安徽)。利用圖例中“河流和等高線”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河流可以提

38、供水汽,影響相對濕度大小,地形影響氣溫和風速。根據題干提供的信息d為一般舒適區(qū),綜合地形和河流,d位于淮河附近,濕度稍高,緯度較高,氣溫偏低,地形平坦,風力較大所致。d為一般舒適區(qū)則緊鄰它的就應該是舒適區(qū)或不舒適區(qū),仔細觀察該圖可知a區(qū)分布于山地和緯度較高的東北方向,該地氣溫相對較低,風速較大,為最不舒適區(qū)。e位于a(最不舒適區(qū))與b(一般區(qū))之間,可以判斷其為不舒適區(qū), b為舒適區(qū),c處基本沿長江分布,西北側和東南側有山地分布,冬季位于冬季風的背風坡,風速較小,緯度較低,溫度較高,濕度較大,風速較小。最為適宜?!敬鸢浮?.C【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地形對氣溫的影響和讀圖分析能力,難度較易。【解題思路】結合圖中等高線,甲地舒適度較低,應是地形以山地為主,地勢高,氣溫低所致。【答案】8.B【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對區(qū)域氣候季節(jié)變化的特點分析能力。體現(xiàn)了對地理知識學以致用的考查理念?!窘忸}思路】結合題干要求,“考慮氣候舒適度狀況”,應該從平均氣溫、相對濕度、平均風速三個方面去考慮,3、4月份春季,受冬季風影響,氣溫偏低,低于均溫24且冬季風勢力較強,風力較大。9、10月份秋季,冷空氣開始南下,氣溫逐漸降低,均溫小于24,不太適合旅游。7、8月份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出現(xiàn)伏旱天氣。故最適宜的應是5、6月份。梅雨期間陰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