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寒、風熱感冒和區(qū)別_第1頁
風寒、風熱感冒和區(qū)別_第2頁
風寒、風熱感冒和區(qū)別_第3頁
風寒、風熱感冒和區(qū)別_第4頁
風寒、風熱感冒和區(qū)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風寒感冒風寒感冒是因風吹受涼而引起的感冒,秋冬發(fā)生較多。其癥狀為渾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治療上西藥、中藥皆可,亦可采用食療,不但祛病,而且保健。預防措施為注意保暖,加強體育鍛煉,提高免疫力,也可提前打預防針。風寒感冒是風寒之邪外襲、肺氣失宣所致。治法應以辛溫解表為主。癥狀可見:惡寒重、發(fā)熱輕、無汗、頭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熱飲、苔薄白。常選用麻黃、荊芥、防風、蘇葉等解表散寒藥。代表方劑為蔥豉湯、荊防敗毒散。服中成藥可選用感冒清熱沖劑、正柴胡飲沖劑、感冒軟膠囊、川芎茶調(diào)散、通宣理肺丸等等。(分清是否是風寒感冒,維C銀翹片不適于風寒感冒)服藥后可喝些熱粥或熱湯,微微出

2、汗,以助藥力驅(qū)散風寒。也可服用驗方:蔥白5節(jié)、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紅糖30克,煎湯分三次服用。病因風寒感冒,其起因通常是勞累,沒休息好,再加上吹風或受涼。風寒感冒通常秋冬發(fā)生比較多。癥狀風寒感冒屬于太陽經(jīng)癥,太陽開機受阻。其特征癥狀為:1.后腦強痛,就是后腦袋疼,連帶脖子轉(zhuǎn)動不靈活。2.怕寒怕風,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蓋大被子才感到舒服些。3.打噴嚏,流清涕,白色或稍帶點黃色;鼻塞聲重。若鼻塞不流涕,喝點熱開水,則開始流清涕,也屬于風寒感冒。4.舌無苔或薄白苔。5.惡寒,不發(fā)熱或發(fā)熱不甚,無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質(zhì)稀,舌苔薄白。6.脈像浮緊;浮脈的意思是陽氣在表,輕

3、取即得。17.人體受風寒侵襲,肌膚就會收縮,首先是關閉汗孔,然后可能會感到全身疼痛。8.鳳寒侵襲人體肌膚表面,人體正氣與外邪相搏擊,就會有發(fā)熱的表現(xiàn)。9.不同的人感受風寒會有不同的癥狀表現(xiàn),平時喜歡吃肥膩之物的人,體胖之人,有氣管、支氣管炎的人,本來體內(nèi)痰飲就多,一旦外邪侵襲,體內(nèi)的痰飲遇到外面的寒冷,就會產(chǎn)生大量的寒痰,影響到肺的功能,就會出現(xiàn)咳嗽喘息。因為性質(zhì)是屬寒的,所以,痰液也往往是清而稀或白稠的。治療治療風寒感冒的關鍵就是辛溫解表,宣肺散寒。風寒感冒食療方: 【姜絲蘿卜湯】配方:生姜25克,蘿卜50克。制法:生姜切絲,蘿卜切片,兩者共放鍋中加水適量,煎煮1015分鐘,再加入紅糖適置,

4、稍煮12分鐘即可。功效:祛風散寒解表。用法:每日1次,熱服。【姜糖飲】配方:生姜10克,紅糖15克。制法:生姜切絲,以沸水沖泡,加蓋約5分鐘,再調(diào)入紅糖。功效:疏散風寒,和胃健中。用法:每日1次,趁熱頓服。服后蓋被睡臥取汗。風熱感冒風熱感冒是風熱之邪犯表、肺氣失和所致。癥狀表現(xiàn)為發(fā)熱重、微惡風、頭脹痛、有汗、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粘或黃、鼻塞黃涕、口渴喜飲、舌尖邊紅、苔薄白微黃。風熱感冒多見于夏秋季,外感風熱所致。中醫(yī)認為,風熱感冒是感受風熱之邪所致的表證。癥狀一般癥狀1喉嚨痛,通常在感冒癥狀之前就痛,痰通常黃色或帶黑色。2濃涕,通常黃色 3舌苔帶點黃色,也有可能是白色的,舌體通常比較紅。4便

5、秘 5身熱、口渴、心煩6脈像通常為數(shù)脈或洪脈,就是脈搏比正常的為快,為大。病理風熱感冒,其起因通常是便秘,很多時屬于陽明經(jīng)癥。通常情況是這樣的,便秘兩天以后,喉嚨痛一兩天,然后出現(xiàn)感冒癥狀,這就是風熱感冒(也可以是外感熱邪,首先犯肺)。風熱感冒應用清熱宣肺的辛涼解表藥,如桑菊感冒片或銀翹解毒丸、羚翹解毒丸、羚羊感冒片,臨床診斷風熱外感,多發(fā)生于春季、夏季。春季多風,氣候轉(zhuǎn)溫,故風與溫熱之邪多相兼致病;夏季室外悶熱,室內(nèi)又較為涼爽,室內(nèi)室外溫度不定,也易患病。臨床表現(xiàn)主癥:發(fā)熱,微惡風寒,有汗或少汗,頭痛身楚;鼻塞,流黃濁涕,咳嗽,咽紅干痛。次癥:微汗,口干渴,咯痰黃稠。舌脈:舌尖紅,苔薄黃;脈

6、浮數(shù)。凡具備主癥及次癥,或主癥及次癥,并見典型舌脈者,即可診斷為風熱感冒。風熱感冒的治療,大多數(shù)情況就是通便(再配合清熱解表藥物,通常很快見效)。方法很多,喝點涼茶;吃些清熱解毒藥板藍根顆粒等。中成藥有三黃片,銀翹解毒片+牛黃解毒片,板藍根等等。也可以吃些治療風熱感冒的金銀花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等。風熱感冒中成藥制劑抗病毒口服液 功能主治:清熱祛濕,涼血解毒。用于風熱感冒,溫病發(fā)熱及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腮腺炎等病毒感染疾患。板藍根顆粒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用于肺胃熱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體炎、腮腺炎見上述證候者。銀翹解毒片功能主治:辛涼解表,清熱解毒。用于風熱感冒,發(fā)熱頭

7、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牛黃解毒片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用于火熱內(nèi)盛,咽喉腫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按摩療法推按正頂法病人取坐位或俯臥位,醫(yī)者站其對面,雙手拇指置于病人兩眉中間之印堂穴處,用拇指腹面沿頭正中線向上直推至百會穴,復用按法點按,然后繼續(xù)向后頭推動直至枕骨上之風府穴,并用按法點按風府。如此反復操作35次。風熱感冒基本概述諸病源候論·風熱候:“風熱病者,風熱之氣,先從皮毛入于肺也。肺為五臟上蓋,候身之皮毛,若膚腠虛,則風熱之氣,先傷皮毛,乃入肺也。其狀使人惡風寒戰(zhàn),目欲脫,涕唾出?!敝我诵翛鼋獗?,發(fā)散風熱。方用銀翹散、桑菊飲、桔梗湯、上清散、菊花散等。若久而不愈,其

8、人必虛,不得專用疏散。陽虛宜加參、術,陰虛宜加地黃、五味,倍麥門冬、白芍。編輯本段癥狀一般癥狀1喉嚨痛,通常在感冒癥狀之前就痛,痰通常黃色或帶黑色。2濃涕,通常黃色 3舌苔帶點黃色,也有可能是白色的,舌體通常比較紅。4便秘 5身熱、口渴、心煩6脈像通常為數(shù)脈或洪脈,就是脈搏比正常的為快,為大。小兒風熱感冒癥狀小兒風熱感冒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燒重,但怕冷怕風不明顯,鼻子堵塞流濁涕,咳嗽聲重,或有黏稠黃痰,頭痛、口渴喜飲、咽紅、咽干或痛癢。大便干,小便黃,檢查可見扁桃體紅腫,咽部充血,舌苔薄黃或黃厚,舌質(zhì)紅、脈浮而快。編輯本段病理風熱感冒,其起因通常是便秘,很多時屬于陽明經(jīng)癥。通常情況是這樣的,便秘兩天以

9、后,喉嚨痛一兩天,然后出現(xiàn)感冒癥狀,這就是風熱感冒(也可以是外感熱邪,首先犯肺)。風熱感冒應用清熱宣肺的辛涼解表藥,如桑菊感冒片或銀翹解毒丸、羚翹解毒丸、羚羊感冒片,不能選用羌活丸、理肺丸,誤用會引起體溫升高,咽痛加重。編輯本段臨床診斷風熱外感,多發(fā)生于春季、夏季。春季多風,氣候轉(zhuǎn)溫,故風與溫熱之邪多相兼致??;夏季室外悶熱,室內(nèi)又較為涼爽,室內(nèi)室外溫度不定,也易患病。風熱感冒系風熱之邪侵襲肺衛(wèi),致衛(wèi)表不和,肺失清肅而出現(xiàn)的證候。編輯本段臨床表現(xiàn)主癥:發(fā)熱,微惡風寒,有汗或少汗,頭痛身楚;鼻塞,流黃濁涕,咳嗽,咽紅干痛。次癥:微汗,口干渴,咯痰黃稠。舌脈: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凡具備主癥及次癥

10、,或主癥及次癥,并見典型舌脈者,即可診斷為風熱感冒。1編輯本段偏方中醫(yī)偏方-風熱感冒方:抗炎沖劑(原創(chuàng))方名:抗炎沖劑方藥:大青葉二錢五分、板藍根二錢五分、草河車一錢二分半、連翹一錢二分半。以上為每包含量(重12克),制成顆粒狀沖劑。用法:每次1-2包,每4-8小時服一次,開水沖服。材料來源:上海中藥三廠。注:也用于急性扁桃體炎、咽喉炎。2中醫(yī)偏方-風熱感冒方:一一煎劑(原創(chuàng))方名:一一煎劑方藥:一支黃花三錢、一點紅二錢用法:水煎服材料來源:廣西容縣人民醫(yī)院注:一支黃花為菊科植物,以全草入藥;一點紅也為菊科植物。3編輯本段治療概述風熱感冒的治療,大多數(shù)情況就是通便(再配合清熱解表藥物,通常很快

11、見效)。方法很多,喝點涼茶;吃些清熱解毒藥板藍根顆粒等。中成藥有三黃片,銀翹解毒片+牛黃解毒片,板藍根等等。也可以吃些治療風熱感冒的金銀花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等。風熱感冒中成藥制劑抗病毒口服液   抗病毒口服液組方:板藍根、石膏、蘆根、生地黃、郁金、知母、石菖蒲、廣藿香、連翹。功能主治:清熱祛濕,涼血解毒。用于風熱感冒,溫病發(fā)熱及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腮腺炎等病毒感染疾患。板藍根顆粒成分:板藍根。輔料為蔗糖、糊精。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用于肺胃熱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體炎、腮腺炎見上述證候者。銀翹解毒片成分:金銀花、連翹、薄荷、荊芥、淡豆鼓、牛蒡廠(炒)

12、、桔梗、淡竹葉、甘草。輔料為淀粉、羧甲基淀粉鈉、硬脂酸鎂、滑廠粉、薄膜包衣預混劑。功能主治:辛涼解表,清熱解毒。用于風熱感冒,發(fā)熱頭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牛黃解毒片成分:牛黃、雄黃、石膏、大黃、黃芩、桔梗、冰片、甘草。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用于火熱內(nèi)盛,咽喉腫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防感寶貝   防感寶貝成分:乳清蛋白、乳鐵蛋白。功能主治:清熱祛濕,涼血解毒。用于風熱感冒,發(fā)熱頭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支氣管炎等細菌病毒感染疾病。風熱感冒常用的其他療法有:針刺療法風池 大椎合谷   先針風池,針感應向后頭顳部散射,后針其他各穴,強刺激,留針

13、20分鐘,每日1次。鼻塞重加迎香、上星;頭痛加太陽、印堂;咽痛加刺少商放血;咳嗽加風門、肺俞。少商中商 老商均用三棱針微刺出血。咽痛加天突、合谷;頭痛加太陽;咳嗽加身柱;鼻塞加迎香。均用毫針中等刺激,徐徐提插,短促行針。少商太陽 肺俞大椎 手太陰肺經(jīng)取消毒三棱針,在少商、太陽穴局部消毒后,點刺出血。在肺俞、大椎穴處,以投火法拔罐15分鐘。用梅花針對手太陰肺經(jīng)循行沿線叩刺出血。大椎然谷局部皮膚消毒后,以消毒大頭針在大椎穴處挑刺出血,然后火罐拔引。再以消毒三棱針在然谷穴點刺出血。指針療法取穴:太陽、攢竹、風池、風府、肺俞。手法:平補平瀉,即用拇指尖點動5次,揉動5次,再點動5次,再揉動5次。各穴均

14、用此法。梅花針療法取穴:風池、大椎、合谷、曲池,以及胸背部、后頸部。頭痛加太陽;鼻塞加迎香;咳嗽加太淵、頜下。手法:用梅花針中度或較重刺激,一日治療23次。按摩療法推按正頂法病人取坐位或俯臥位,醫(yī)者站其對面,雙手拇指置于病人兩眉中間之印堂穴處,用拇指腹面沿頭正中線向上直推至百會穴,復用按法點按,然后繼續(xù)向后頭推動直至枕骨上之風府穴,并用按法點按風府。如此反復操作35次。風熱感冒基本概述諸病源候論·風熱候:“風熱病者,風熱之氣,先從皮毛入于肺也。肺為五臟上蓋,候身之皮毛,若膚腠虛,則風熱之氣,先傷皮毛,乃入肺也。其狀使人惡風寒戰(zhàn),目欲脫,涕唾出?!敝我诵翛鼋獗恚l(fā)散風熱。方用銀翹散、桑

15、菊飲、桔梗湯、上清散、菊花散等。若久而不愈,其人必虛,不得專用疏散。陽虛宜加參、術,陰虛宜加地黃、五味,倍麥門冬、白芍。編輯本段癥狀一般癥狀1喉嚨痛,通常在感冒癥狀之前就痛,痰通常黃色或帶黑色。2濃涕,通常黃色 3舌苔帶點黃色,也有可能是白色的,舌體通常比較紅。4便秘 5身熱、口渴、心煩6脈像通常為數(shù)脈或洪脈,就是脈搏比正常的為快,為大。小兒風熱感冒癥狀小兒風熱感冒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燒重,但怕冷怕風不明顯,鼻子堵塞流濁涕,咳嗽聲重,或有黏稠黃痰,頭痛、口渴喜飲、咽紅、咽干或痛癢。大便干,小便黃,檢查可見扁桃體紅腫,咽部充血,舌苔薄黃或黃厚,舌質(zhì)紅、脈浮而快。編輯本段病理風熱感冒,其起因通常是便秘,很

16、多時屬于陽明經(jīng)癥。通常情況是這樣的,便秘兩天以后,喉嚨痛一兩天,然后出現(xiàn)感冒癥狀,這就是風熱感冒(也可以是外感熱邪,首先犯肺)。風熱感冒應用清熱宣肺的辛涼解表藥,如桑菊感冒片或銀翹解毒丸、羚翹解毒丸、羚羊感冒片,不能選用羌活丸、理肺丸,誤用會引起體溫升高,咽痛加重。編輯本段臨床診斷風熱外感,多發(fā)生于春季、夏季。春季多風,氣候轉(zhuǎn)溫,故風與溫熱之邪多相兼致病;夏季室外悶熱,室內(nèi)又較為涼爽,室內(nèi)室外溫度不定,也易患病。風熱感冒系風熱之邪侵襲肺衛(wèi),致衛(wèi)表不和,肺失清肅而出現(xiàn)的證候。編輯本段臨床表現(xiàn)主癥:發(fā)熱,微惡風寒,有汗或少汗,頭痛身楚;鼻塞,流黃濁涕,咳嗽,咽紅干痛。次癥:微汗,口干渴,咯痰黃稠。

17、舌脈: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凡具備主癥及次癥,或主癥及次癥,并見典型舌脈者,即可診斷為風熱感冒。1編輯本段偏方中醫(yī)偏方-風熱感冒方:抗炎沖劑(原創(chuàng))方名:抗炎沖劑方藥:大青葉二錢五分、板藍根二錢五分、草河車一錢二分半、連翹一錢二分半。以上為每包含量(重12克),制成顆粒狀沖劑。用法:每次1-2包,每4-8小時服一次,開水沖服。材料來源:上海中藥三廠。注:也用于急性扁桃體炎、咽喉炎。2中醫(yī)偏方-風熱感冒方:一一煎劑(原創(chuàng))方名:一一煎劑方藥:一支黃花三錢、一點紅二錢用法:水煎服材料來源:廣西容縣人民醫(yī)院注:一支黃花為菊科植物,以全草入藥;一點紅也為菊科植物。3編輯本段治療概述風熱感冒的治療,大

18、多數(shù)情況就是通便(再配合清熱解表藥物,通常很快見效)。方法很多,喝點涼茶;吃些清熱解毒藥板藍根顆粒等。中成藥有三黃片,銀翹解毒片+牛黃解毒片,板藍根等等。也可以吃些治療風熱感冒的金銀花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等。風熱感冒中成藥制劑抗病毒口服液   抗病毒口服液組方:板藍根、石膏、蘆根、生地黃、郁金、知母、石菖蒲、廣藿香、連翹。功能主治:清熱祛濕,涼血解毒。用于風熱感冒,溫病發(fā)熱及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腮腺炎等病毒感染疾患。板藍根顆粒成分:板藍根。輔料為蔗糖、糊精。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用于肺胃熱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體炎、腮腺炎見上述證候者。銀翹解毒片成分:

19、金銀花、連翹、薄荷、荊芥、淡豆鼓、牛蒡廠(炒)、桔梗、淡竹葉、甘草。輔料為淀粉、羧甲基淀粉鈉、硬脂酸鎂、滑廠粉、薄膜包衣預混劑。功能主治:辛涼解表,清熱解毒。用于風熱感冒,發(fā)熱頭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牛黃解毒片成分:牛黃、雄黃、石膏、大黃、黃芩、桔梗、冰片、甘草。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用于火熱內(nèi)盛,咽喉腫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防感寶貝   防感寶貝成分:乳清蛋白、乳鐵蛋白。功能主治:清熱祛濕,涼血解毒。用于風熱感冒,發(fā)熱頭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支氣管炎等細菌病毒感染疾病。風熱感冒常用的其他療法有:  。按摩療法推按正頂法病人取坐位或俯臥

20、位,醫(yī)者站其對面,雙手拇指置于病人兩眉中間之印堂穴處,用拇指腹面沿頭正中線向上直推至百會穴,復用按法點按,然后繼續(xù)向后頭推動直至枕骨上之風府穴,并用按法點按風府。如此反復操作35次。推偏頂法 病人坐位或臥位,醫(yī)者先用一只手固定病人頭部,另一只手從眉外端之太陽穴,經(jīng)耳輪上方、耳后推移至風池穴,改用揉法點按風池穴,待局部產(chǎn)生麻脹后,用手指輕輕揉動按壓點。如此反復操作23次。自我按摩療法揉印堂以拇指腹面放于印堂,揉按2030次。揉太陽 以兩手拇指或中、食指各按同側(cè)太陽穴,各向內(nèi)揉按1020次。揉按迎香兩手中指或食指腹面各按同側(cè)迎香穴,同時向內(nèi)揉按2030次,然后向上推抹2030次。按揉風池 兩手拇指分別按于同側(cè)風池穴,由輕而重地向外揉按2030次。拿按合谷一手拇指按于另一手的合谷穴,其食指按掌面相應部位,由輕漸重對拿20 30次(孕婦禁用)。點按大椎用中指點按大椎穴2030次。拿按曲池 一手拇指按在另一側(cè)的曲池穴上,其余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