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教選修四第六單元第20 課中國地質力學的奠基人李四光【基礎梳理】一、 留學生涯1留學日本:學習造船,回國后賜“工科進士”。2留學英國:學習采礦、地質,回國后從事科研與培養(yǎng)人才(北大教授)。二、 為中國地質力學奠基1.1926年發(fā)表地球表面形象變遷的主因,地質力學萌芽之作。2.1945年著地質力學的基礎與方法,正式提出“地質力學”名詞。3.1948年參加倫敦國際地質學會報告:作新華夏海的起源報告,“地質力學”從此被載入史冊,李四 光也被公認為地質力學的奠基人。4.20世紀六十年代完成地質力學概論(經驗總結),地質力學的代表作,是地質力學研究中的里程碑。三、 對地質力學的運用1尋找石油資源:勘測
2、到大慶、大港、勝利、華北等大油田;使中國摘掉“貧油”的帽子,為國家經濟 建設提供能源保障。2尋找鈾礦資源:發(fā)展核能事業(yè)。3探索地震預報:加強各種地質災害的預測和預防。四、 其它領域成就突出1.古生物學研究領域:創(chuàng)立蜓科化石的鑒定標準,提高堅定的科學性和準確性。2冰川學研究領域:確定中國第四紀冰川的存在,推翻外國人的錯誤結論。建國后指導冰川專業(yè)人士為成昆鐵路選線、攀枝花鋼廠選址等總共大工程服務。五、 評價中國科技界的一面旗幟1學術地位:我國地質力學的奠基者,杰出的地質學家,是新中國地質事業(yè)的開拓者和奠基人。2.人格魅力:他把一生都獻給科學事業(yè),獻給祖國和人民,他身上你凝聚著強烈的愛國熱情和民族
3、自尊心、自信心。3總體評價:以杰出的成就為中國科學工作者樹立了光輝的榜樣,在中國科學發(fā)展史上具有不可替 代的位置。【精講例題】例1下列歷史人物都有過留學的經歷,與其相關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中國第一條鐵路B蔡元培較早明確地提出了全面教育的思想C.唐紹儀曾任“中華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D李四光建立了獨創(chuàng)性的地質力學理論例2李四光在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交叉領域里最重大的科學貢獻是A.地質力學理論B古代冰川學說C亞洲是人類的早期發(fā)源地之一D地震預報例3下列關于李四光的說法正確的是()。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在1945年的地質力學的基礎和方法一書中,正式提出“地質力學”這個名詞發(fā)表了 地質
4、力學概論確定了中國第四紀冰川的存在和蜒科化石鑒定的10條標準A.B.C.D.例4根據(jù)李四光的地質力學理論,我國發(fā)現(xiàn)了大慶油田。這一事實說明()。A.地質力學理論屬于意識范疇,它的形式是主觀的,內容是客觀的B.只要實踐有理論指導,就能成功C.只要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就能成功D.科學理論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例5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早在1922年,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布萊克威爾德在中國和西伯利亞的石油資源一文中,就指出了“中國貧油論”。多少年來,在國際上“權威”們的論斷認為:“世界已知油田,大都在海相地層中,而中國大部分是陸相地層,因此,不可能儲藏有工業(yè)開采價值的石油。材料二1954年,
5、李四光應邀到石油管理總局作了題為“從大陸構造看我國石油勘探的遠景”的報告,明確指出:“可以這樣考慮:從東北平原起,通過渤海灣,到華北平原,再往南到兩湖地區(qū),可以做工作, 先從新華夏系的旁邊摸起,同時在覆蓋地區(qū)著手摸底,物探、鉆探都可以用上,看來是有意義的。”請回答:(1)材料一、二的觀點有何不同?(2)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李四光對我國石油探測的貢獻。(3)綜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認識?【隨堂鞏固】一、選擇題1.李四光在自然科學領域最重大的貢獻是()。A.地質力學理論B.古代冰川學說C.為中國找到了石油D.地震預報2.第四紀冰川學說的應用是()。確定了中國第四紀冰川的存在為成昆鐵路選線為攀枝花鋼廠選
6、址證明華北平原有大量石油存在A.B.C.D.3.根據(jù)李四光的地質力學理論,我國從一開始在松遼平原、華北平原勘探,相繼找到大慶油田、勝利油田等大油田,震驚世界是在()。A. 20世紀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B.20世紀60年代中期C. 20世紀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D.20世紀60年代前期至70年代二、非選擇題4閱讀下列材料:李四光把應用力學引入到地質學中,用力學觀點研究地殼構成和地殼運動,創(chuàng)立了一門新興學科一一地質力學。1926年,李四光發(fā)表地球表面形象變遷的主因,是他創(chuàng)立地質力學的開端;1947年出版地質力學的基礎與方法,標志著地質力學的創(chuàng)立。1962年他完成的地質力學概論是他40年實踐經驗的
7、總結。解放后,我國大慶、勝利、大港、華北等油田就是根據(jù)李四光的地質力學理論發(fā)現(xiàn)的。這些油田的發(fā)現(xiàn),推翻了“中國貧油論”。請回答:(1)李四光創(chuàng)立地質力學理論的方法、過程對我們有何啟示?(2)在地質力學理論指導下發(fā)現(xiàn)了大慶油田,說明了什么道理?參考答案:【精講例題】【例1】答案:A解析:本題為學科內綜合題。 以上四位歷史人物的共性是留學,但他們回國后各自走上了不同的發(fā)展道路。要求對他們的不同成就有準確的把握,詹天佑應是主持修建了中國第一條自行設計修建的鐵路。【例2】答案:A解析:本題要注意題干中的限定詞“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交叉領域”,B、D兩項是自然科學,而C項是社會科學。所以只有A項符合題干要
8、求?!纠?】答案:D解析:考查中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的重要成就,概括出各個階段的代表性著作及標志性成就,李四光是我國杰出的地質學家,地質力學的創(chuàng)建者和新中國地質事業(yè)的開拓者和奠基人。1926年,他提出了大陸運動的方向性假說。1945年正式提出“地質力學”這一名詞。60年代初,李四光完成地質力學概論一書,成為地質力學的代表作。根據(jù)其地質力學理論找到了大慶油田、大港油田、勝利油田、華北油田等 大油田,使中國擺脫了“貧油”國的帽子。在古生物學、冰川學研究上都有突出成就?!纠?】答案:D解析:本題屬于政史綜合題。李四光的地質力學是系統(tǒng)的科學理論,大慶油田的開采是社會實踐,該材料 有力地說明了科學理論
9、對實踐的指導作用。【例5】解析:此類材料題,有些答案可以從材料中直接獲得,較為容易,例如本題中的第(1)問;有些答案可結合課本知識回答,例如本題中的第(2)問,這些主要也是考查基礎知識,難度并不大;而有些考查 分析問題的能力,如本題中的第(3)問,要求在平時學習中就要培養(yǎng)自己的分析、理解和概括能力,及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答案:(1)材料一認為中國沒有石油;材料二認為中國能夠探測到石油。(2)李四光從運動的觀點出發(fā),探索地質現(xiàn)象的本質、地殼結構及構造規(guī)律,建立了獨創(chuàng)的地質力學 的理論和方法,對我國的石油探測有重要的指導作用。(3)在科學研究上,不要迷信“權威”,而應根據(jù)客觀實際作出自己的判斷。點
10、評:比較式材料分析題是一種考查學生閱讀材料,提煉有效信息,以及結合所學基本知識判斷分析,組 織答案的能力。解答和組織答案時要注意語言的精煉、全面。【隨堂鞏固】1. A 2. B 3. A4.答案:(1)李四光的科學建樹啟示我們:新興學科,往往出現(xiàn)于多學科的交叉聯(lián)系中,也就是邊緣學科。只有全面掌握或了解各學科知識并加以靈活運用,才能實現(xiàn)創(chuàng)新。在當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過程中,各學科 之間相互滲透,邊緣學科、交叉學科興起,綜合性學科也在發(fā)展??萍及l(fā)展既需要精通本領域的專人,也需要一專多能的通才。(2)地質力學理論指導石油勘探的成功,說明了一個道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钡? 0課中國地質力學的奠基人
11、李四光一、選擇題1.李四光曾經留學過的國家有()。日本法國英國德國A.B.C.D.2.為我國地質工作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是()。A.華羅庚B李四光C陳景潤D詹天佑3.版塊大陸運動的方向性假說是在哪部著作中提出的()A.大地漂移說B新華夏的起源C.地球表面形象變遷的主因D.現(xiàn)代繁華與炭4.李四光1945年發(fā)表的重要論著是()A.現(xiàn)代繁華與炭B.地球表面形象變遷的主因C.地質力學概論D.地質力學的基礎與方法5.地質力學正式載入史冊,是在()。A第18屆國際地質學會B第19屆國際地質學會C.第17屆國際地質學會D第20屆國際地質學會6.被稱為地質力學研究里程碑的是()。A現(xiàn)代繁華與炭B地質力學的基礎
12、與方法C.新華夏海的起源D.地質力學概論7.李四光在古生物學研究方面的成就主要是()。A. C14地質鑒定法B.蠛科化石鑒定的10條標準C.證明中國第四紀冰川的存在D.促進了中國地質生物學的發(fā)展8.在華北平原和松遼平原發(fā)現(xiàn)的大型油田有()勝利油田大慶油田大港油田華北油田A.B.C.D.9.李四光創(chuàng)立的地質力學的實踐作用有()證明了中國第四紀冰川的存在找到了華北油田等大型油田找到鈾礦資源促進中國地質學術研究 的發(fā)展A.B.C.D.10.李四光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作出的最大貢獻是()。A.完成了地質力學概論一書B.創(chuàng)立蜒科化石鑒定的10條標準C.根據(jù)石油地質理論相繼找到一系列大油田D.對地震的生
13、成和預測作了大量研究11.楊帆同學畢業(yè)于北京地質學院,下列哪位是他的先輩和同行()A.李時珍B.詹天佑C.李四光D.袁隆平12.下列不能體現(xiàn)李四光地質力學理論“學以致用”特點的是()A.勘探石油,發(fā)現(xiàn)油田B.尋找鈾礦,發(fā)展核能13.“獨創(chuàng)地質理論”是李四光的()A.地質力學理論B.古生物學方面創(chuàng)立科化石鑒定的10條標準的研究C.冰川學方面確定中國第四紀冰川的存在D.對地震的生成和預測的大量研究14.李四光留學英國時學習的專業(yè)不包括()采礦 地質 造船鐵路工程A.B.C.D.15.下列不屬于李四光為新中國的現(xiàn)代化事業(yè)作出了重大貢獻的是A.尋找鈾礦資源,為發(fā)展國家核能事業(yè)作出了貢獻B.為中國研制成
14、功原子彈C.相繼找到大慶油田等大油田,震驚世界,使中國摘掉了貧油國的帽子D.對地震的生成和預測作了大量研究,有效地加強了各種地質災害的預測和預防二、非選擇題16.閱讀下面材料:根據(jù)李四光的地質力學理論,從20世紀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我國勘探部門在松遼平原、華北平 原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石油普查和勘探,相繼找到大慶油田、大港油田、勝利油田、華北油田等大油田,震驚世界。這不僅使李四光的理論和科學預見得到最有力的證明,還使中國摘掉了“貧油”的帽子,為國家經 濟建設提供了能源保障。1964年,周恩來總理在第三屆人大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第二個五年計劃建設起來的大慶油田,是根據(jù)我國地質學家獨創(chuàng)
15、的石油地質理論進行勘探而發(fā)現(xiàn)的。”請回答:(1)為什么中國的石油勘探首先在松遼平原和華北平原進行?(2)簡述李四光的地質力學的形成過程。(3)材料中所體現(xiàn)的哲學原理。一、選擇題1. B 2. B 3. C 4. D 5. A 6. D 7.B 8. D 9. C 10. C 11. C 12. D 13. A 14. C15. B二、非選擇題16.答案:(1)松遼平原和華北平原曾經植物比較茂盛,后來經過大陸板塊運動而變?yōu)槌练e平原,所以具C.研究和預測地震D.修建京張鐵路備了生成石油的先決條件,根據(jù)李四光的地質石油理論,所以首先在這兩個地區(qū)勘查石油。(2)1926年發(fā)表地球表面形象變 遷的主因一文,對大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信陽學院《離散計算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夏民族職業(yè)技術學院《FPGA技術及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符號與圖標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理工大學中環(huán)信息學院《藏醫(yī)熱病學與疫病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機電職業(yè)技術大學《外科護理學(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云南大學《標識與CI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河北勞動關系職業(yè)學院《氣力輸送與廠內運輸機械》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建筑大師理論與作品研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文化產業(yè)職業(yè)學院《陶瓷產品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臨沂科技職業(yè)學院《矩陣分析與統(tǒng)計理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雙向轉診制度與流程圖
- 2萬噸棉桿化機漿項目可行性報告
- 施工現(xiàn)場防汛應急培訓記錄
- 果蔬干制加工技術課件
- 個人承諾書(建造師)
- 應急預案(危貨運輸企業(yè))
- 氬氣崗位應急處置卡
- 更換破碎機耦合器措施-
- SMT不良品維修作業(yè)指導書
- 四年級英語下冊Unit11IwasborninJanuary教案教科版(廣州三起)
- 【JIS日本標準】JIS Z 2371-2000 鹽霧試驗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