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抬頭與低頭——課堂教學中教師行為與學生行為的調查及反思_第1頁
學生的抬頭與低頭——課堂教學中教師行為與學生行為的調查及反思_第2頁
學生的抬頭與低頭——課堂教學中教師行為與學生行為的調查及反思_第3頁
學生的抬頭與低頭——課堂教學中教師行為與學生行為的調查及反思_第4頁
學生的抬頭與低頭——課堂教學中教師行為與學生行為的調查及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生的抬頭與低頭 一一課堂教學中教師行 為與學生行為的調查及反思學生的抬頭與低頭一一課堂教學中教師行為與學生行 為的調查及反思內容摘要:教師課堂效率的提高,課堂效果的展示離不 開教師對課堂上,作為主體的學生行為的關注。如何發(fā)現(xiàn)教 學過程的問題,及時的進行反思與調整?本文從學生在課堂 上 抬頭”與 砥頭”兩個行為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教學中的不足并 作反思。關鍵詞:課堂教學學生行為調查反思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除了自身不斷提高理論素養(yǎng)外, 最重要的則是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專業(yè)技能。一堂課,40分鐘的時間,如何將自己準備的知識讓學生知曉并理解,如何 在實踐中不斷改進成?筆者從課堂教學中學生抬頭”與砥頭”兩個簡

2、單的行為中,思考教師課堂教學的不足, 并進行反 思改進。一、課堂實例中教師教學行為與學生學習行為的調查展 示【課堂調查展示一】時間:3月10日周二下午第三節(jié) 授課教師:王老師授課方式:多媒體課件課題: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第7課重大發(fā)明與科技創(chuàng)新聽課位置:教室最后面觀察學生范圍:最后一排(8名學生)教師行為:1、提問共27次2、講述(講解)時間共16分鐘左右3、板書時間共1分鐘4、用實物做形象展示 次數(shù)共1次學生行為:1、個別回答 時間共6分鐘 次數(shù)共2次(3 名低頭走神)2、集體回答 時間約9分鐘 次數(shù)共25次(2名未參與 其中)3、自主看書 時間共5分鐘 次數(shù)共1次(1名在發(fā)呆)4、傾聽 時間

3、共15分鐘(3名由現(xiàn)發(fā)呆、走神、或者低 頭看書情況)5、朗讀時間共1分鐘次數(shù)共1次6、討論 時間共1分鐘 次數(shù)共1次(2名低頭看書未 參與)7、觀看視頻 時間共2分鐘次數(shù)共1次課堂總體情況描述:從教師行為與學生行為的時間上進行比對得由,教師講 述講解的時間接近一節(jié)課的一半。這堂課教師語速較快,內 容豐實,學生的參與度較高,積極性較高。大多數(shù)學生聽講 認真,學生參與形式多樣,參與個別回答問題的學生人數(shù)比 較多。學生行為當中完全傾聽老師講述的時間與討論、自主 看書等行為的時間對半。學生行為還是占了課堂的大部分比 例。學生的 抬頭”聽講與 砥頭”看書思考的行為屬于正常范 圍。但同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

4、于后排的學生關注不多,在討論中有2名學生并未參與。低頭發(fā)呆。另外集體回答的次 數(shù)過多,而在其他的學生行為中,后排有一些學生并不能真 正參與到回答當中。低頭玩筆。而老師沒有關注到?!菊n堂調查展示二】時間:3月11日周三下午第一節(jié) 授課教師:李老師 授課方式:多媒體課件與傳統(tǒng)授課相結合課題: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第 6課開放與交流聽課位置:教室最后面觀察學生范圍:最后一排(7名學生)教師行為:1、提問共13次2、講述(講解)時間共17分鐘左右3、板書時間共1分鐘4、閱讀指導共1次學生行為:1、個別回答 時間共8分鐘 次數(shù)共9次(1名低頭看書)2、集體回答 時間約2分鐘 次數(shù)共4次(1名低頭看 書)3、

5、自主看書時間共10分鐘次數(shù)共1次4、傾聽時間共16分鐘(2名由現(xiàn)走神)5、朗讀時間共0分鐘次數(shù)共0次6、討論時間共2分鐘次數(shù)共1次7、觀看視頻 時間共0分鐘 次數(shù)共0次課堂總體情況描述:從教師行為與學生行為的時間上進行比對得由,教師在 課堂上講的時間不多,許多時間都給學生自主看書,進行知 識整合與思考。同時非常注重對學生看圖、識圖、表達能力 的訓練與培養(yǎng)。教師話雖不多,但是引導得當,娓娓道來。 一節(jié)課不緊不慢,流程完整。同時,注重對學生的關注和指 導。對于側面已經后排的同學關注較多,而且,對于提問的 問題,習慣于個別學生回答問題。雖然提問次數(shù)不多,但是 每一個都是讓學生思考后進行作答。因為教學

6、方式是多媒體 課件與傳統(tǒng)授課的相結合,李老師常常走下講臺與學生交 流。少了夸夸其談,但是教學目標同樣達成,并且訓練了學 生的能力。學生一節(jié)課中基本是和教師的安排步伐一致的。在看 書,討論等學生活動中沒有由現(xiàn)后排學生低頭看書,走神發(fā)呆的情況。這與老師走下講臺指導有關系。但在其他學生回答問題等行為中,被觀察學生中有1-2名學生低頭做自己的事?!菊n堂調查展示三】時間:3月18日周三上午第一節(jié) 授課教師:吳老師授課方式:多媒體課件及情景表演課題: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第 8課璀璨的文學藝術聽課位置:教室最后面觀察學生范圍:最后一排(10名學生)教師行為:1、提問共16次2、講述(講解)時間共10分鐘左右3

7、、板書時間共1分鐘4、閱讀指導共3次學生行為:1、個別回答 時間約3分鐘 次數(shù)共3次(1 人低頭看書)2、集體回答時間約6分鐘次數(shù)共13次3、自主看書時間共5分鐘次數(shù)共3次4、傾聽時間共17分鐘(1人低頭看書)5、情景表演 時間共9分鐘次數(shù)共1次6、討論時間共1分鐘次數(shù)共1次7、觀看視頻 時間共1分鐘 次數(shù)共2次(1人未看)課堂總體情況描述:從教師行為與學生行為的時間上進行比對得由,本堂課 完全以學生為主體,學生跨越時空,情景表演。用扮演李白、 杜甫,進行頒獎典禮,致頒獎詞這樣的方式將課本的內容融 會貫通。不是通過教師講述的方式,而是讓學生支持,教師 參與的方式。課堂氣氛活躍融洽,學生參與度高

8、,很好的處 理了教材內容,又不失趣味和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學生對課本 知識的熟悉,在學生閱讀課本時進行指導。本節(jié)課因為學生 參與較多,且內容大家非常感興趣,課堂氣氛輕松愉悅,因 此,后排學生低頭看書、走神的情況很少。但教師在教材的分析上以及莫些知識點的講解上還不 夠,因此在老師講述過程中后排有1名學生在低頭看書。同時,在放第二個視頻的時候,因為畫面效果不是很理想,后 排也有1名學生沒有觀看。二、比對后的分析通過幾例課堂的調查以及在聽課中觀察到的情況來看, 學生對于歷史的興趣是十分濃厚的。大多數(shù)學生能夠在課堂 上完成對知識的學習,積極參與和傾聽,進行討論。學生抬 頭時,你能看到他們認真的傾聽和積極的

9、參與。學生低頭時,你能看到他們細致的閱讀和詳細的筆記。學生抬頭與低頭的 動作,反映了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真正的互動。當然在課堂中, 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在與教師進行著互動。從學生不合時宜 的抬頭與低頭中,筆者發(fā)現(xiàn)在課堂中仍然存在如下問題:其一,學生走神。特別是坐在后排的學生。由于位置靠 后,在聽課期間與老師近距離的目光交流較少,不能保持長 久的注意力。常常在其他同學回答的時候緘默不語,或者低 頭擺弄自己的東西,而中斷了自己的聽講,不能積極參與討 論和思考。對于知識的理解不完整,影響課堂聽講的效果和 效率。其二,在課堂提問方面,教師多數(shù)采用的是最簡單的問 答方式,提由的問題簡單,不具備思考性,而且回答

10、完畢之 后也沒有相應的指導,反映在課本上或者檢驗。同時,這種 回答經常采用集體回答的方式解決問題。聽起來課堂氣氛不 錯,學生積極參與,而在一片熱烈的課堂氛圍中,往往都是 個別積極的學生參與,其實有很多學生沒有參與思考和作 答,成為其他回答同學庇護下的走神者。其三,教師關注度不夠,關注范圍、視線不廣。教師在 授課中經常關注的是前排中間的學生,而對于后排已經側面 的學生往往關注不夠。學生在自主學習,討論,傾聽的過程 中,教師近距離接觸的學生范圍有限,目光關注的地方不廣。比如在討論的時候 比較唐代火箭與今日火箭異同 ”的時 候,后排就有3名學生走神了,并沒有參與討論,而是在做 自己的事,而教師也沒有

11、及時指導,沒有關注。針對上述課堂中由現(xiàn)的問題,筆者認為原因主要是:1、與教師教學風格有關教師的教學風格是吸引學生注意力與參與度的重要因 素。有的教師教學風格較為沉悶,有些則十分幽默活潑;有 些教師注重對知識的講述,是理論型,有些注重學生的參與 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實踐型。理論闡述多了,如果語 言又不生動,則容易造成初中學生的注意力轉移,曲現(xiàn)走神 情況。2、與教學內容的趣味性以及課堂組織方式有關初中歷史課程的內容相對是比較簡單和輕松的,偏重于 經濟史和科技文化史,這些對于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熏 陶是很有用的。而這些內容也往往容易理解和操作。完全可 以由學生自主完成。自己查閱資料,備課,講課

12、,通過表演 參與歷史情境中,與古人對話。這樣的課程產生的效果要遠 遠好于由教師唱獨角戲。而在課堂組織方式上面,學生能解 決的,教師絕不重復。在基礎內容的學習上多組織學生自主 完成,回答問題時候,最好的方式是個別檢驗,并且通過這 個環(huán)節(jié)多關注后排學生,也讓他們參與到課堂當中。3、多媒體課件的使用拉開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感(特 指空間,不一定是思維)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應是對教師課堂教學的良好輔助。但 是,大量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如今束縛了教師在授課時的手 腳,約束了教師的授課空間。 因為要點擊電腦換課件的緣故, 使用多媒體課件授課時,授課空間往往局限于講臺,以及第 一排,而課室后排,兩側的學生往往成為教師

13、在課堂上關注 不到的死角。所以,造成的結果是,走神、低頭玩耍的學生 教師往往關注不到,不能夠及時進行指導。三、調查后的一些思考一堂課到底怎樣去上?什么樣的一堂課才是真正的好 課?如何讓教師教的開心,學生學的自如,大家全情投入參 與課堂?除了前期的相近準備以及后期的反思和實踐之外, 在課堂,僅針對學生聽課問題,筆者有如下思考:1、教師與學生真正的交流應該是思維的碰撞。一堂課的互動不僅體現(xiàn)在教學方式的多樣性上,更主要 的是與學生思維的碰撞。一堂真正讓學生和老師都全情投入 的課堂,筆者以為是思想上酣暢淋漓的交流和互動。教師或 者學生提由問題,一同思考并且解決。而問題的提由或者整 堂課引子的提由,應該

14、是能引發(fā)學生興趣,自主思考探究的 問不在多,有意則佳。倘使一節(jié)課只有一個問題,但是只要 是能夠讓學生和老師享受探究解決這個問題的,都是成功 的。每個人都有對未解事務探求的欲望,一個好問題,一個 思想碰撞的火花,都能成為把教師與學生在一節(jié)課中緊密連 結的核心。如同探秘一樣,層層揭示,把大家的想法和注意 力都吸引過來,并且在這個探究的過程中,完成對學生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yǎng)和情感的熏陶。2、注意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課堂應該是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大多數(shù)初中生喜 歡快樂的學習氛圍。老師講的不一定多,但一定是學生不知 道的,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生回答的問題也不一定多,但一 定要是學生經過思考后, 非常想和大家分享的。初中的學生, 可塑性非常強,表演欲和創(chuàng)造力都不可小視。教師無論是備 課,上課還是反思的地方,都應著眼于學生。3、課堂上常規(guī)關注與細微關注必須結合教師在課堂上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盡力保證每 一名學生都能習得知識。因此,在課堂上,教師除了傳授知 識外,一定要調控好課堂,保證有一個有序、愉悅的大環(huán)境。 而與此同時,更要注重一些細微之處,對個別學生的關注。 多走下講臺,走到學生中間,走向側面和后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