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東遼縣第一高級七年級語文上冊《看云識天氣》學案(無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頁
吉林省東遼縣第一高級七年級語文上冊《看云識天氣》學案(無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頁
吉林省東遼縣第一高級七年級語文上冊《看云識天氣》學案(無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看云識天氣一、自學內容及自學目標1.自學內容:看云識天氣2.自學目標快速閱讀課文,概括課文內容要點。理清文章的思路。 領會運用比喻的妙處。 積累有關天氣的諺語二、重點、難點學習重點  :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清寫作思路,體會運用比喻的妙處。學習難點  :體會運用比喻的妙處。三、自學提綱1給上列加粗字注音(1)峰巒(    )  (2)凌紗(    )(3)粼波(    )  (4

2、)彌漫(    )(5)點綴(    )  (6)諺語(    )(7)一霎時(    )  (8)棉絮(    )(9)模糊(    )2、云和天氣到底有怎樣的關系?  明確: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3、作者從兩個方面來寫云和天氣的關系: 明確:

3、(1)云的形狀與天氣的關系。      (2)云的光彩與天氣的關系。4本文主要介紹了哪些云及其光彩?它們各有怎樣的特征?分別預示怎樣的天氣情況? (結合練習冊第5題完成)四、自學測評1、必做題:同步測練考1、2、3、2、選做題: 研討與練習二五、你認為的疑點、難點是什么?   互動學案一、教師預設疑、難、拓展點及解決辦法。疑點: 本文介紹了這么多的云和云的光彩,但我們讀來條理清晰,作者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 你能從課文中找出有關語句嗎? 解決辦法: :學生速讀課文,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交

4、流,最后師生共同明確:  文章第1段概述云和天氣的關系,先用“天上的云,真是姿態(tài)萬千,變化無?!币痪淇傉f,然后描繪了萬千姿態(tài)的云。第2段是3、4、5段的“綱”:“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后面三段就是遵循這個“綱”展開的。第3段照應“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又將“薄云”又分為“卷云”、“卷積云”、“積云”和“高積云”,并分別介紹了它們的特點及和天氣的關系。第4、5段照應“低而厚密的云層,常常難點:(1)本文是一篇介紹科學知識的說明文,但語言生動,對云的描摹也細致形象。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辭方法?運用這些方法有何好處?試從課文中

5、找出幾例加以體會。你能否仿照課文中的例子造幾個句子? 解決辦法:學生在課文中畫出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方法的句子。(側重于比喻的修辭方法)  (學生朗讀找到的運用修辭方法的語句,重點談談體會)。  ( 2)往往”、“常?!眱蓚€副詞起什么作用?解決辦法:比較山區(qū)這兩個詞有何不同?拓展點: 1、齊讀課文第1自然段,體會說明語言的生動特點,并仿照課文造句。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巒,像河流,像雄獅,像奔馬 造句 遠處的霓紅燈亮了, 月光照在地上,像          2、小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關云的諺語、成語、俗語、詩詞及文章片斷等。 二、教師記錄新生的問題。      三、課堂小結   本文介紹了種類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但文章層次清晰,很有條理,關鍵在于作者選取了合理的說明順序。先說什么,后說什么,作者做到了心中有數(shù)。另外,作為一篇科普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