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7年級語文1-3單元知識總結 (1)_第1頁
人教版7年級語文1-3單元知識總結 (1)_第2頁
人教版7年級語文1-3單元知識總結 (1)_第3頁
人教版7年級語文1-3單元知識總結 (1)_第4頁
人教版7年級語文1-3單元知識總結 (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第一單元知識要點 1、春一、字詞嗡wng 朗潤rùn 醞yùn釀niàng 賣弄 喉嚨 應和hâ 嘹liáo亮 烘hng托 靜默 風箏 抖du擻u 健壯 窠k巢cháo 宛轉 黃暈yùn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一年之計在于春二、課文整理1.課文運用了什么結構來寫春?請理清文章的思路。2.文章運用總分總的結構。第一部分(第1-3段)盼春,第二部分(第3-7段)繪春,第三部分(第8-10段)贊春。3.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感情是什么?請用一句話概括自己讀春時的感受。(1)作者在文中主要表達了“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的惜春之意和熱愛自

2、然、贊美春天的愛春之情。(2)我覺得春像一首贊美詩。我覺得春像一幅山水畫。我覺得春像一闋田園牧歌式的詞。4.請從修辭手法的角度,品味下列句子的語言美。(1)盼望著,盼望著 運用了反復的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盼春心切的強烈感情。(2)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宣告春天到來,表達喜春之情。(3)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 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的情態(tài),畫出了春的輪廓。(4)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春花競相開放的情景。(5)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運用了比喻、排比的修

3、辭手法,寫出了春花爭艷、萬紫千紅的情景。(6)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野花多、閃閃發(fā)光、輕輕擺動的情景。(7)“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按得娌缓畻盍L”運用了引用、借代的修辭手法,寫出春風的溫暖?!跋衲赣H的手撫摸著你”運用了比喻、 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春風的柔和。(8)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 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寫出了春雨的細密。(9)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他生長著。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

4、前去。 三個句子都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剛落地的娃娃”表現了春天的“新”,像新生命的開始,給人以無限希 望;“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狀寫春天的“美”,令人喜愛;“健壯的青年”,贊美春天充滿活力。這三個 句子又構成排比句,三句的順序,從“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形象地表現了春天的成長過程,贊美了 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強調了它的“新”“美”“充滿活力”。5.仔細揣摩下列加點詞語,分析其表達效果。(1)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從觸覺寫春風的柔和,從嗅覺寫春風的芳香,從聽覺寫春風的悅耳,這就把本來無形、無味、無色的春風寫 得有形有味、有情有感。用“朗潤”寫春山光澤;用“漲”

5、寫春水渙渙;用“紅”寫春日暖人。(2)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 “偷偷”二字寫出了不經意之間,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驚喜的感覺?!般@”寫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 擠勁,表現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同時,這樣寫使無意識、無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識,有了情感。用“嫩 嫩的”寫春草的質地;用“綠綠的”寫春草的色澤。(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棒[”字,不僅有聲響,還呈現出一派喧囂沸騰的熱鬧景象,境界全出。(4)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 一個“斜”字,不說春風,卻已含蓄地寫出了春風。一個“籠”字準確地寫出了這層薄煙的情狀。(

6、5)樹葉子卻綠得發(fā)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一個“逼”字,寫出了在春雨的滋潤下,小草特別得青。(6) 城里鄉(xiāng)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他們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 “城里鄉(xiāng)下”,說范圍之廣;“家家戶戶”,表人數之多;“老老小小”,言年齡之全?!耙糙s趟兒似的”,“也” 照應前文“春花圖”中的花的“趕趟兒”。前文的“趕趟兒”寫百花爭春,這里的“趕趟兒”寫人在爭春。6.春風無形、無色、無味,最難描繪,作者是怎樣描寫,表現春風的特點的? 從觸覺寫春風的柔和,從嗅覺寫春風的芳香,從聽覺寫春風的悅耳,這就把本來無形、無味、無色的春風寫 得有形有味、有情有感。7.揣摩文章8-10段的含義并模仿課文結尾三

7、節(jié)的句式,為“秋”寫三句話。結尾三段,以人設喻,一方面寫出了三種人的各自不同的特點:春天是新的、美麗的、有力的。另一方面顯 出人從小到大、由弱轉強的成長。用以比喻春天的進程,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仿寫略)8.請從你平時所積累的知識中搜集描寫“春”的詩句、成語。(略)9.了解朱自清及其代表作品。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原名自華,號秋實,改名自清,現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著有詩集雪朝,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你我,文藝論著詩言志辨論雅俗共賞。 2、濟南的冬天一、字詞鑲xing 單單 安適 著zhuï落 慈善 肌膚 秀氣 寬敞 貯zhù蓄xù 澄ch

8、7;ng清 空靈 地毯 響晴 髻jì二、課文整理1.老舍(18991966),原名_舒慶春_,字舍予_。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筆名,現代著名作家。是語言大師,被譽為 “_人民藝術家_”。著名作品小說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等和戲劇茶館、龍須溝,其中話劇_茶館_被西方人譽為“東方舞臺上的奇跡”。2.濟南的冬天有什么特點?請從第一段中找出來,為什么要先寫北平、倫敦、熱帶?寫出了濟南的冬天的溫晴的特點, 通過和北平冬天多風、倫敦多霧、熱帶日光的毒和響亮(根據語境是指“晴 朗得刺眼”)作對比,寫濟南冬天無風聲、無重霧、無毒日的“奇跡”“怪事”,突出它獨有的“溫晴”美景, 贊賞它是個“寶地”。3

9、.課文主要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濟南的山和水,表達了對濟南的冬天的贊美之情。4.文章結尾為什么不說“這就是濟南的冬天”?“這就是冬天的濟南”總束全文,既點題,又深化題意。文題濟南的冬天,是指所寫的是濟南這個特定環(huán) 境的冬天,不是別處的冬天。而結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因為上文具體描繪了冬天里濟南山水特有的明麗 色彩,此句用冬天來修飾濟南,這就反映出在冬天這個特定季節(jié)里,濟南所具有的不同尋常的魅力。這也 與開頭濟南真得算個寶地遙相呼應。結構顯得十分嚴謹。5.文章第二、三、四自然段描寫的景物分別有什么特點,請為每一段文字擬一個小標題。陽光照耀下的山:舒適 溫暖。白雪覆蓋下的

10、山:嬌美、秀氣城外遠山:素淡雅致、安適寧靜。6.作者描寫3、4、5段的景物是按怎樣的順序描寫的?(空間順序)比如:第3段:作者按照空間順序,從山上的矮松寫到山尖、山坡和山腰的薄雪,自上而下,把雪的光、色、 態(tài)逐步展現在讀者面前,表現濟南冬天的秀美。7.回答下面的問題。(1)“設若”是什么意思?這句話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假若的意思,這是個重要的過渡句,從總體寫濟南冬天的特點到對冬天山水的描寫。(2)“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 想的境界?”(賞析加點的詞的表達效果)加點詞運用了擬人的修辭首犯,“老城”本是無情物,作者卻說它們“曬著”

11、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 還能被春風“喚醒”,賦予老城人的靈性,把老城寫活了,使之帶有生命的感覺與意味,流露出作者對濟南 冬天的無限喜愛之情。(3)賞析句子“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用比喻手法,用“”小搖籃”比喻小山圍城的地理環(huán)境,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小山”擋住“寒風”,給予濟 南人們如同慈母般的溫存,體貼和慈祥。(4)作者寫小山的“細語”有什么表達效果?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小山人的情態(tài),生動形象地寫除了小山的細語使人想起母親在搖籃邊低聲哼著 催眠曲的情態(tài),蘊涵著感人的脈脈溫情和體貼入微的撫愛,賦予這一圈小山以慈母之情。(5)最后一句,濟南的人們?yōu)槭裁磿?/p>

12、產生幻想?幻想不能實現又為什么不著急?濟南的冬天溫暖如春,所以才會產生這種幻想。由于冬天這樣的“慈善”,所以即使幻想不能實現也不著急。 這從人感受的角度表現了小山給濟南帶來的溫暖,洋溢著人們對濟南溫晴冬天的喜愛和感激之情。(6)說說“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的原因。氣候溫暖,度冬如春(7)山上的矮松越發(fā)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從修辭角度賞析)本句主要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小雪后矮松秀美形態(tài)比作日本看護婦,生動形象地借矮松寫出了雪的形 態(tài),表達了作者對濟南冬天薄雪覆蓋下的山的喜愛。(補充:“頂”準確地表現了樹尖上白花的位置和形狀。)(8)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

13、銀邊。(加點字有什么表達效果) “鑲”的意思是把一個物體嵌入另一個物體內或圈在另一個物體的邊緣,這里的“鑲”形象地寫出了白色的 山尖連著藍天,就像是一道銀邊圍在藍天邊緣的景觀。就好像是山尖、小雪有意為之,是巧匠的妙手而為, 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9)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暗黃”換成“黃”好不好,為什么?)不好,“暗”是色彩不鮮艷、沒有光澤的意思,秋天的枯草是金黃的,冬天天氣變冷,草失去光澤,金黃變成 暗黃?!鞍怠狈浅蚀_地描繪出冬天枯草和秋天枯草色彩的區(qū)別。(10)“帶水紋的花衣”這個比喻好在哪里?并說說“更美的山的肌膚”是什么意思?“帶水紋的花衣”這個比喻傳神地描繪了雪色與草色相間的美景,

14、使小雪下的冬景充滿了動態(tài)的美?!案赖募∧w” 可理解為春天來臨后那滿山的花草。(11)“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從修辭角度賞析)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把夕陽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擬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嬌美和小山的秀麗,情態(tài) 可掬。(12)“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加點字有什么好處,與文章的什么地方相呼應?) 用“臥”字傳神地寫出了村莊和雪的情態(tài),表達了一種安適平靜的氣氛,與文章基調相和諧,有一字傳神之 效。與前文的“小搖籃”相呼應。8.第五段描寫的水有什么特點,作者是如何描寫的,請從修辭手法的角度進行分析。濟南的冬水:綠、清、亮。示例:“天兒越晴,水藻越

15、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 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 兒呢!”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愛。用“不忍得”寫水不僅有生命的質感,而且還有 一副和善心腸,為了水藻的綠,為了垂柳的倒影,仍然充滿著春意。雖沒直接寫天氣暖和,卻讓人感受到了 溫暖。補充,本段描寫除了從修辭角度賞析之外還可從以下幾個角度賞析:(1)襯托手法:作者描寫綠萍的綠、水藻的綠、水面柳影的綠,襯托出水綠。(2)聯(lián)想手法:由水的綠聯(lián)想到綠的精神,聯(lián)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機。(3)化動為靜:運用擬人修辭,寫水藻“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寫“水也不忍得凍上”,突出水清、水暖的特點。 3、雨的四季一

16、、字詞蟬chán 畦qí 花苞bo 嬌媚 棱lãng鏡 粗獷gung 睫毛 衣裳shng(輕聲) 鈴鐺dng 端莊 靜謐mì 屋檐yán 凄冷 化妝 蒞lì臨 造訪 吝lìn嗇sâ 淅x瀝lì 干澀sâ 草垛duî 高邈mio 綠茵yn茵 咄du咄逼人二、課文整理1.請簡要概括文中描繪四季的雨的不同特點。春雨的特點:美麗、嬌媚 ;夏雨的特點:熱烈而粗獷;秋雨的特點:端莊而沉思; 冬雨的特點:自然而平靜。2.文章多處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來表達景物特征,請從文章中摘錄相關句子并進行賞析

17、。(略,重點掌握修辭方法答題的4個步驟)3.理清作者對雨的情感變化線索。(喜歡愛戀)4.文章第1、6、7段運用了什么抒情方式。(直接抒情) 4、古代詩詞四首一、字詞掌握讀音和字形:(1)滄( )碣( )澹( )竦峙( )蕭瑟( )志( )(2)隨君( ) 郎( )(3)潮( )懸( )生( )殘夜( )雁( )(4)涯( )掌握詞義:(1)東臨( )澹澹( )竦峙( )星漢( )幸( )至( )志( )(2)左遷( )(3)次( )生( )(4)昏( )斷腸人( )二、課文整理1.掌握曹操、李白、王灣、馬致遠的生活時代,字號,稱謂,作品集名等。觀滄海選自曹操集 是曹操步出夏門行四章中的第一章作

18、者:曹操(-),字孟德,東漢末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廟號太祖。著作有孫子略解兵法接要,有詩歌代表作蒿里行觀滄海龜雖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選自李白集校注作者:李白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詩人,出生于西域。代表作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fā)白帝城等,有李太白集傳世。次北固山下選自全唐詩作者:王灣,洛陽人,唐代詩人。 天凈沙·秋思選自全元散曲。天凈沙是曲牌名。作者:馬致遠,號東籬,一說字千里,大都(現在北京)人,元代著名戲曲作家,散曲家,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更被時人美譽為“曲狀元”。 代表作漢宮秋東籬樂府等。2.理解每篇詩歌表達的思想情感。(1

19、)觀滄海勾畫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表現了詩人開闊的胸懷,抒發(fā)了詩人想要統(tǒng)一祖國、建功立業(yè)的偉大抱負。(2)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達了對友人的同情和關切之情,同時也流露出對自己遭遇的感傷情緒。(3)次北固山下一詩,詩人即景抒情,細致地描繪了長江下游開闊秀麗的早春景色,抒發(fā)了旅途中的思鄉(xiāng)之情。(4)天凈沙.秋思這首小令用“寓情于景”的手法,通過對黃昏時秋天景物的描寫,表現了異鄉(xiāng)游子的羈旅之思。3.掌握理解性背誦并默寫(掌握)第一首中最能體現作者博大胸懷的四句詩?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懷和遠大志向的句子(勾畫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雄偉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

20、,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日月之行”四句寫大海,全用虛寫,卻表現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氣概,更顯示了詩人的博大胸懷。第二首中為什么要以“楊花”“柳絮”開篇?寫“楊花”且“落盡”是先點時令,這樣的“暮春”在古詩中是一個花與淚同落的季候,這就奠定了全 詩傷感的基調。第三首賞析“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的“生”和“入”,并說說其中蘊含的哲理?“入”和“生”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在描寫景物、節(jié)令之中,蘊含著一種時序交替的自然理趣;“日”和“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蘊含著新事物必須取代舊事物的生活哲理。4、古代詩歌四首理解填空一、觀滄海 東漢末年,曹操1、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懷和遠大志向的句子是:。

21、2、寫觀海的地點和目的的句子:。3、寫大海水波蕩漾、山島高聳挺立的句子是:。4、勾勒海島草木茂盛,給人以生機勃勃感受的句子是:。5、描寫大海風急浪涌,驚濤拍岸的壯闊景象的詩句是:。二、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1、次北固山下中以色彩紛呈,明暗相交的藝術描寫刻畫江南殘冬早春景的句子是:年。2、王灣的次北固山下寫青山綠水,也是具體描寫行舟趕路的句子是:。3、次北固山下寫水面寬闊、帆船順風而行的句子:4、次北固山下中無意說理卻在寫景中包含自然理趣的句子:(寫了旭日東升,春天到來的美景的句子)(蘊含了時序變遷,新舊交替的自然規(guī)律,表現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哲理,給人樂觀積極向上的力量的句子)是:海日生殘夜,江

22、春入舊年。5、次北固山下中流露出作者對家鄉(xiāng)、對親人思念之情的句子是:三、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李白1、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借月抒懷,表達對即將遠去的友人關切、擔憂之情的句子是: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2、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以景寫哀,襯托作者聽到友人被貶遷的消息后的傷感的句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四、天凈沙 秋思 元,馬致遠1、天掙沙秋思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點明主旨的句子)點明游子漂泊在外思鄉(xiāng)之情的句子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2、天凈沙秋思中以蕭索凄涼之景襯托游子內心之悲苦,其中最為典型的兩句是:瘦馬。 第三單元復習要點 9、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字詞系j&#

23、236; 竄cuàn 覓mì 跪guì 拗o 攢cuán 確鑿záo 輕捷jiã 云霄xio 倘tng若 鑒jiàn賞 啄zhuï食 和藹i 恭敬 質樸 博學 淵yun博 倜tì儻tng 淋lín漓lí 盔ku甲 紳shn士 機關 無從 宿儒rú 同窗 人跡jì罕hn至 人聲鼎dng沸fâi二、課文整理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重點了解朝花夕拾的主要內容等。作者: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中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雜文集二心集、而已

24、集、南腔北調集;小說集彷徨、吶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晚年了,回憶起少年時代的事。)詩歌集野草等。1918年發(fā)表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主題思想:本文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同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作對比,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同時對束縛兒童身心發(fā)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滿。2.文章以什么為寫作順序?文章哪幾節(jié)文字寫百草園?哪幾節(jié)文字寫三味書屋?空間順序。課文第18段寫的是作者兒時在百草園中的生活;第1022段寫的是作者兒時在三味書屋中的生活。3.文章第九段有什么作用?并揣摩三個“也許”表達的情感。結構上的作用:承上啟下的過渡

25、作用。三個“也許”,反復揣測,是“我”對家人將“我”送到私塾去的原因 的猜測,認為可能是做錯了事所受的懲罰??梢娝麑Π俨輬@是多么的留戀。預示著三味書屋與百草園將是截然 不同的一塊天地.其中又隱含著“我”不愿離開的無奈。4.讀第1段。思考:百草園“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這句話的意思?!八坪酢迸c“確鑿”是否有矛盾?為什么? 不矛盾,似乎表示不確定,確鑿又表示十分肯定。不確定是因為“連那最末次的相見也已經隔了七八年”,印象已經淡薄了。之所以肯定是因為追憶兒童時的生活,又都歷歷在目。5.文章2-8段,作者寫了哪三個難以忘懷的內容?百草園的美景(樂見 美好)、美女蛇的故事(樂聞 神奇)、雪地捕鳥(樂事

26、有趣)6.“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強調的重點是什么,前兩個“不必說”在表達上有作用?重點是“單是”后面的內容。前兩個“不必說”不僅突出了“單是”下邊的內容,還突出了魯迅對于兒時趣味描述時的欣喜,表現出兒童所特有的一種情趣。7.文章第2段以什么順序描寫園中景物的?用了哪些修辭手法?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具體描寫了百草園的景物? 本段用了整體到局部的描寫順序,用了比喻、擬人、排比修辭方法,從形、聲、色、味(視覺、聽覺、味覺、觸覺)角度具體地描寫了百草園春、夏、秋景,層次井然,條理分明。(具體的賞析略)8.速讀46段。思考:插敘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我,使我得到一些教訓,悟出一些道

27、理,同時也給百草園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豐富了百草園作為兒童樂園的情趣。9.閱讀7-8段,思考下列問題: 作者先寫百草園冬天的“無味”,然后寫下雪帶來的樂趣,這是什么寫法?起什么作用?運用了欲揚先抑的手法,這句話總起全段,使文章結構更加完整。用無味的冬天的百草圖襯托下雪后捕鳥有 趣的百草圖。 找出表示捕鳥動作的詞,說說這些詞的作用。動詞略,作用:運用一系列動詞準確生動地描繪出捕鳥的全過程,寫出了兒童捕鳥時的興奮、驚喜之情。10.第二部分是從哪些方面寫三味書屋的?入學拜師、詢問“怪哉”、習字對課、后院尋趣、師生讀書、做戲畫畫11.三味書屋的生活真的枯燥無味嗎?又有哪些趣事呢?不, 一有機會就跑出

28、去玩; 折臘梅花; 尋蟬蛻; 在座位上做各種游戲,畫畫兒等.12.文章的壽鏡吾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作者對他是一種怎樣的情感?請結合文章中有關先生的描寫進行評價分析。一是知識淵博,但拒絕回答“怪哉”一類的問題。二是教學認真,不斷增加教學內容。學生捧讀“四書”“五經”之類的書。 三是開明、不太束縛學生。分析略)作者對他是恭敬、不滿(分析略)13.討論:這篇文章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示例: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回憶,表現作者兒童時代對自然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歡樂的心理。 10.再塑生命的人一、字詞撿jin 感慨ki 搓cu捻nin 綻zhàn開 爭執(zhí)zhí

29、 慚cán愧kuì 悔hu恨 激蕩 奧秘mì 拼pìn湊cîu 企q盼 截jiã然不同 疲倦不堪kn 小心翼yì翼 不求甚shân解混hùn為一談 恍hung然大悟 油然而生 花團錦簇cù 美不勝shâng收二、課文整理1.了解作者及其生平和作品。本文選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作者海倫凱勒(1880-1968),美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她出生19個月就因病致啞,失聰失明。在安妮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她曾經就讀哈佛大學,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國語言,完成了十四部著作。被美國時代周

30、刊評為十大英雄偶像,榮獲“總統(tǒng)自由勛章”等獎項。主要著作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老師、我的生活等。2.劃出提示層次劃分的關鍵句子,理清文章結構,并簡要概括文章主要寫了哪幾件事。 三件事情 第一(15):“我”與莎莉文老師的第一次見面。第二(68):莎莉文老師教“我”拼寫單詞。第三(913):寫莎莉文老師向“我”開啟了知識的大門,“我”有了求知的欲望。全文概括:本文敘述了莎莉文老師教海倫識字,認識事物的過程,贊揚了莎莉文老師高超的教育藝術,同時也表現了作者求知的熱情及艱辛而愉快的生活經歷,表達了作者對莎莉文老師的感激之情。3.這幾件事表現了作者怎樣的生活經歷?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生活經歷(略)

31、;表達了作者對莎莉文老師的感激和崇敬之情。4.賞析文章第4段,說說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圍繞“好奇、迷茫、脆弱“來回答5.第5段最后一句在全文有什么作用?承上啟下6.如何理解第11段的含義?本句話點明中心,照應題目,表面上是水讓海倫獲得生命的意識和感情,擁有了求知的無比美好的感受;其實第2 / 6頁是莎莉文老師的愛心、耐心和慧心給我?guī)砗凸饷骱蜏嘏?.如何理解文題“再塑生命”?“再塑生命”從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獲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 “愛 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莎莉文老師讓“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 、莎莉文老師還教“我”懂得“什么 是愛”。從這個意義

32、上來說,莎莉文老師是“再塑生命的人”,這表達了作者對莎利文老師的無比敬愛和感激 之情。8. 文中莎莉文老師對海倫的教育方式,你特別欣賞哪些?請舉例說明。 11.竊讀記一、字詞蹭câng 抵d達 尷gn尬gà 難堪kn 俯f視 狼狽bâi 原諒liàng 枉wng然 貪婪lán 彈tán簧huáng 自卑bi 暢chàng銷 詛z咒zhîu 慘cn淡 慣技 威風凜ln凜眾目睽kuí睽 煞shà有介事 廢寢qn忘食 饑腸轆lù轆 汗涔cãn涔二、課文整理1.了解作者及其

33、城南舊事林海音(1918年2001年),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生于日本大阪,在北京長大,作家。父母曾在日本經商,出生后不久回到臺灣,但旋即又舉家遷往北平居住,就讀北京城南廠甸小學、春明女子中學、北京新聞??茖W校。擔任“世界日報”實習記者,與筆名何凡的作家夏承楹結婚,后來主持聯(lián)合報副刊10年。 林海音的創(chuàng)作是豐富的,有散文集窗(與何凡合作),散文小說合集冬青樹,短篇小說集城南舊事,長篇小說春風曉云等,另外有林海音自選集林海音童話集。竊讀記選自英子的心。主要內容:本文以“竊讀”為線索,以放學后急匆匆地趕到書店,到晚上依依不舍離開的時間順序和藏身于眾多顧客、借雨天讀書兩個場景的插入,細膩生動地描繪了

34、“竊讀”的獨特感受與復雜滋味,表現了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和對知識的渴望。全文中心句: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2.“竊讀記”中的“竊”是什么意思?如果改為“偷讀記”好不好?為什么?“竊”是偷偷地意思。 不好,此文以“竊讀”為敘事線索,著重描寫作者“竊讀”的心理和情感經歷,“竊讀”二字真切反映了作者囊中羞澀的窘態(tài),更表現了作者如饑似渴的求知欲望和鮮明的形象,而“偷”則缺少這些意蘊。 紀3.作者為什么要“竊讀”?試分析作者是一個怎樣的人?因為我無力購買卻渴望讀到書。我是一個渴望讀書但是又無錢購買書的窮學生。(分析略)4.文章寫了幾次竊讀?“我”在竊讀的過程中,經歷了哪些事?(在文中畫出,并讀一

35、讀)兩個竊讀。第一次被老板粗暴制止,在“我”心靈上留下創(chuàng)傷;第二次我得到店員的暗中關懷,感受到人間的愛和溫暖。5.比較4-8段和22-25段兩次不同經歷的竊讀,回答下面問題。(1)從人物描寫方法的角度比較老板與店員的不同。語言、動作描寫,老板是一個粗魯、傲慢、霸道、冷漠無情的人;店員是一個有禮貌、善解人意、用心的人。(具體分析略)(2)兩次竊讀經歷給“我”的心理造成了怎樣的影響?第一次被驅趕,傷“我”自尊、讓“我”產生對人類的仇恨心理,造成心靈上的創(chuàng)傷。第二次遇關懷,給“我”信任、尊嚴、溫暖,讓“我”感受到了愛。(3) 試梳理出“我”兩次“竊讀”過程中的心情變化。(在文章中畫出來)6.課文中有

36、很多寫“我”如饑似渴地讀書的句子,說說自己的體會。示例:(1)一頁,兩頁,我如饑餓的瘦狼,貪婪地吞讀下去。“饑餓的瘦狼”“貪婪”,貶義詞褒用,說明“我”對讀書的渴望程度。(2)我跨進店門,暗喜沒人注意。我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擠過去。喲,把短發(fā)弄亂了,沒關系,我總算擠到里邊來了。這段話通過“跨”“踮”“擠”和“總算”等詞描寫了“我”輕手輕腳、小心翼翼的樣子,表現了“我”特別想讀書的急切心情。(3)我合上最后一頁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所有的智慧都被我吞食下去了。用“咽了一口唾沫”這樣一個動作,寫出了“我”飽讀之后的滿足感、充實感。7.怎樣理解“記住,你是吃飯長大,讀書長大,也是在愛里長大的”這句話?

37、“吃飯長大”指身體需要食物來供養(yǎng);“讀書長大”指頭腦需要知識來充實;“在愛里長大”指人的成長離不開愛的澆灌。文中“我”被店員默默地關心和幫助,這讓我認清了人世間的真善美,不再固執(zhí)地仇恨人類。日常生活中融入了濃濃的愛,不經意的細節(jié)往往給人巨大的力量,我們應該善于感受和發(fā)現生活中的美好與愛。 第二單元知識總結5、 秋天的懷念 一、文學常識體裁:散文 ,選自史鐵生作品集。 作者:史鐵生,北京人,當代作家。代表作: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命若琴弦務虛筆記;散文集我與地壇病隙碎筆。 1. 文章幾次寫到秋天?答:文章兩次寫秋天,一次是在母親將去世前,一次在母親去世后多年。“秋天是背景的引子,文中寫景.敘事.記

38、人都與秋天有關。2. 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寫照,具有象征性。 3. 為什么文章的題目叫秋天的懷念?答:題目為“秋天的懷念“其主要寓意為秋天懷念同樣是在秋天去世的母親,也表明經過人生的秋天,母親牽掛的兒女都已經長大,懂得了怎樣面對生活的困境?!拔摇币沧叱隽巳松凸?,樂觀生活?!?4. 母親是個怎樣的人?答:面對“我”的“暴怒無?!蹦赣H逆來順受,表現出極大的忍耐.理解和寬容,“悄悄地“偷偷地”等詞語,形象地表現出母親的慈愛。5. “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的腿癱瘓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睆倪@里你可以看出什么?答;可以看出,母親喜歡花,是個熱愛生活的人,可為了“我”,她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養(yǎng)花

39、。 6. 在痛苦的彌留之際,母親心里只惦記著兒女。 7. “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答:“撲”和“抓” 等詞語表現了母親反應很強烈,面對厭世自棄的“我”所能地勸撫.安慰“我”?!叭套】蘼暋北憩F了母親的堅強和內心的沉重。 8. “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母親為什么要擋在窗前? “擋在窗前”是怕“我”觸景生情。9. “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彼俱驳哪樕犀F出央求般的神色。時候”.分析這句話。 答:“憔悴的臉”表明母親積勞成疾。“央求”寫出了母親的耐心.?!钡摹拔摇币膊挥傻脼橹袆印?0. 課文最后一段為什么祥寫各種顏色的菊花“在秋風中正開得

40、爛漫“?答: “在秋風中正開得爛漫“的菊花,象征了母親的品格:淡雅.高潔.明了“我”已經懂得了生命的意義和生活的真諦,會勇敢面對生活中的磨難。 11. “對于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從這里, 子,照顧兒子情緒。12. “我”和妹妹到北??椿ǖ男那椋?愧疚 懷念:懷念親愛的母親; 熱愛:對生活充滿希望:為自己的任性和無理感到懊悔; 6、散步 一、文學常識莫懷戚,1951員,重慶作協(xié)副主席。重慶人。 有莫懷戚中短篇小說選。1.能不能把第三自然段“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什么? 答:(1)不行(2容易,而”度過“僅指時間上的過去,不能體現”忍受“。 2.“我“為什么一定要要母親去散步?

41、會孤獨寂寞,這兒寫出了母子間濃濃的親情。 3.人物性格: “我”:孝順老人,不溺愛孩子; 妻子:賢惠,明理,孝敬老人,尊重丈夫; 母親:慈祥,善良,善解人意,子:懂事,聰明,活潑。4.就是整個世界。“說說你對著句話的理解?;卮?這個重擔背負起來,用最認真的態(tài)度.最穩(wěn)健的步伐走在這生命歷程中,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卮?:每個家庭都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幾代人組成的。中年人以他們強烈的責任感挑起了家庭的兩頭重擔,一個個家庭完整和諧.幸福美好,而整個世界也是有一個個家庭組成的,每個家庭和睦美好才能使整個世界更和睦,人類的生命才能生生不息,繁榮昌盛。 7、散文詩兩首 一、作者簡介泰戈爾:印度詩人、作家

42、,被稱為詩圣。他的詩集有園丁集新月集飛鳥集,長篇小說有沉船戈拉。1913年他的散文詩集吉檀迦利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冰心,原名謝婉瑩。有散文集寄小讀者往事,詩集繁星春水。她的創(chuàng)作以宣揚“愛的哲學”著稱,而母愛就是“愛的哲學”的根本出發(fā)點。 3金色花描寫了三次嬉戲:讓母親嗅到花香 投影到母親讀的書頁上 跳到母親面前變成孩子 4、金色花中心思想金色花這首散文詩是以一個活潑、調皮、可愛的孩子的口吻寫的。以“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進行想象,描繪了兒童與母親的三次嬉戲,表達了兒童對母親的愛和依戀,表現了家庭之愛以及人類天性的美好與圣潔。 5、荷葉 母親中“我”的情緒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煩悶-不適意-不寧的心緒散盡6、 當“我”注意到雨中的荷葉覆蓋紅蓮時,為什么“不寧的心緒散盡了”? 因為“我”看到荷葉護蓮,就像堅強的母親對兒女深情的關愛和勇敢無畏的守護一樣。 7、文章第段的在結構上的作用是 承上啟下。8、母親??!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理解:本段是文章的主旨。把母親比喻成荷葉,把“我”比喻成紅蓮,“心中的雨點”象征著人生路上的風風雨雨。抒發(fā)了對偉大無私的母愛的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