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廈門市2019屆高三下學期5月第二次質量檢查理科綜合化學試題_第1頁
福建省廈門市2019屆高三下學期5月第二次質量檢查理科綜合化學試題_第2頁
福建省廈門市2019屆高三下學期5月第二次質量檢查理科綜合化學試題_第3頁
福建省廈門市2019屆高三下學期5月第二次質量檢查理科綜合化學試題_第4頁
福建省廈門市2019屆高三下學期5月第二次質量檢查理科綜合化學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廈門市2021屆高中畢業(yè)班第二次質量檢查理科綜合水平測試化學試題1 .我國科學家設計的人工光合防生酶一光偶聯(lián)系統(tǒng)工作原理如圖.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A.總反響為 6CO2+6H2O 型絲 C6H12O6+6O2B.轉化過程中僅有酶是催化劑C.能量轉化形式為化學能一光能D.每產生1 molC 6H12O6轉移H+數目為12Na2 .以下量氣裝置用于測量 CO2體積,誤差最小的是B.D.3 .Na是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A. 11g超重水T2O含中子數為5NaB. 25C, pH=13 的 1L BaOH2溶液中 OH 的數目為 0.2NaC. 1mol金剛石中C-C鍵的數目為2N

2、aD.常溫下,pH=6的MgCl 2溶液中H +的數目為10-6Na4 .我國科學家構建了一種有機框架物M,結構如圖.以下說法錯誤的選項是COOHA. ImolM可與足量Na2CO3溶液反響生成1.5molCO2B.苯環(huán)上的一氯化物有 3種C.所有碳原子均處同一平面D. ImolM 可與15mol H2發(fā)生加成反響5.主族元素 W、X、Y、Z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X、Z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 9; W與Y同族;W與Z形成的離子化合物可與水反響,其生成的氣體可使酸性高鎰酸鉀溶液退色.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生物分子以 W為骨架B. X的氧化物常用于焊接鋼軌C. Z的硫化物常用于點豆腐D

3、. Y的氧化物是常見的半導體材料6.我國科學家以 MoS2為催化劑,在不同電解質溶液中實現常溫電催化合成氨,其反響歷程與相對能量模擬計算結果如圖.以下說法錯誤的選項是N反響歷程AUS鼓女云A.U2SO4溶液利于MoS2對N2的活化B.兩種電解質溶液環(huán)境下從 N2一 NH3的焰變不同D.心的活化是N-N鍵的斷裂與N-H鍵形成的過程C.MoS2Li2SO4溶液將反響決速步N 2f N2H的能量降低7 .我國科學家設計了一種智能雙模式海水電池,滿足水下航行器對高功率和長續(xù)航的需求.負極為Zn,正極放電原理如圖.以下說法錯誤的選項是、 、 / 島功率模式低功率模大A.電池以低功率模式工作時,NaFeF

4、e(CN)6作催化劑8 .電池以低功率模式工作時,Na+的嵌入與脫嵌同時進行C.電池以高功率模式工作時,正極反響式為:NaFeFe(CN) 6+e-+Na+=Na2FeFe(CN) 6D.假設在無溶解氧的海水中,該電池仍能實現長續(xù)航的需求8.Fe(OH)3廣泛應用于醫(yī)藥制劑、顏料制造等領域,其制備步驟及裝置如下:在三頸燒瓶中參加16.7gFeS04 7H2O和40.0ml蒸儲水.邊攪拌邊緩慢參加3.0mL濃H2SO4,再參加2.0gNaClO3固體.水浴加熱至80 C,攪拌一段時間后,參加 NaOH溶液,充分反響.經過濾、洗滌、枯燥得產品.(1)NaClO3氧化FeS04 7H2O的離子方程式

5、為 .(2)參加濃硫酸的作用為 (填標號).a.提供酸性環(huán)境,增強NaClO3氧化性b.脫去FeS04 7H2.的結晶水c.抑制Fe3+水解d.作為氧化劑(3)檢3區(qū) Fe2+已經完全被氧化需使用的試劑是 .(4)研究相同時間內溫度與NaClO3用量對Fe2+氧化效果的影響,設計比照實驗如下表編RT/CFeSO4 7H 2O/gNaClO 3/g氧化效果/%i70251.6aii7025mbiii80n2.0civ80251.687.8 m=; n=.假設c87.8a,那么a、b、c的大小關系為 .參加NaOH溶液制備Fe(OH)3的過程中,假設降低水浴溫度,Fe(OH)3的產率下降,其原因是

6、 (6)判斷Fe(OH)3沉淀洗滌干凈的實驗操作為 ;(7)設計實驗證實制得的產品含FeOOH(假設不含其他雜質).9.一種以磷酸工業(yè)副產物磷石膏(主要成分為CaSO4,雜質含H3PO4, SiO2, AI2O3等)制取高純硫酸鈣的流程如下圖.(1)磷石膏廢棄會造成的環(huán)境問題為 ;(2)堿溶中Al 2.3發(fā)生反響的化學方程式為 (3)含硅與含鋁組分分布系數與pH關系如以下圖: 調pH時,溶液的pH應調節(jié)為 ; KspAl(OH) 3=; Al(OH) 3(aq)+H2OAl(OH) 4-(aq)+H+(aq),貝U KaAl(OH) 3=(4)電解采用雙極膜電滲析法,裝置如以下圖.某極電解液

7、為(填 X丫或Z極.陰極電極反響式為 .(5)流程中可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有 (填化學式).10.苯乙烯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可采用乙苯催化脫氫法制備,反響如下:(J(g)=(g)+H 2(g) H=+17.6kJ/mol(1)在剛性容器中要提升乙苯平衡車t化率,可采取的舉措有 (2)實際生產中往剛性容器中同時通入乙苯和水蒸氣,測得容器總壓和乙苯轉化率隨時間變化結果如下圖.平衡時,P(H2O)=kPa,平衡常數Kp=kPa(Kp為以分壓表示的平衡常數 )反響速率 V=V正-V逆=kFP乙茉-k逆p苯乙p p氫氣,k正、k逆分別為正逆反響速率常數.計算 a處的 v逆(3)0 2氣氛下乙苯催化脫氫同可時

8、存以下兩種途徑:m3、 Uftl 加口,面出 81中也口加/66 ft tn 4U * 21 .jrE網專 kJ,BtoV1 高-CXXjJtHQ途徑I的反響歷程如下圖,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 a.CO2為氧化劑b.狀態(tài)1到狀態(tài)2形成了 O-H鍵c.中間產物只有(丁)d.該催化劑可提升乙苯的平衡轉化率Pco2與乙苯平衡轉化率關系如圖分析,Pco2為15kPa時乙苯平衡轉化率最高的原因11.UO2與鈾氮化物是重要的核燃料,:3(NH4)4UO2(CO3)3-衿.3UO2+10NH3T +9COT +I2IT +9HOT答復以下問題:(1)基態(tài)氮原子價電子排布圖為 (2)反響所得氣態(tài)化合物中屬于非極

9、性分子的是 (填化學式).(3)某種鈾氮化物的晶體結構是NaCl型.NaCl的Bom-Haber循環(huán)如下圖.:元素的一個氣態(tài)原子獲得電子成為氣態(tài)陰離子時所放出的能量稱為電子親和能.以下有關說法正確的選項是(填標號).Mi119,6kJ-785.6 kJ mcl 101J.4 kJ - mol LC wzCl (gNaCg)5483 kJ*ttkjIfNM&)*a.Cl-Cl 鍵的鍵能為 119.6kJ/molb.Na 的第一電離能為 603.4kJ/molc.NaCl的晶格能為785.6kJ/mold.Cl的第一電子親和能為348.3kJ/mol(4)依據VSEPR理論推測CO32-的空間構型

10、為 .分子中的大開鍵可用符號開:表示,其中m代表參與形成大開鍵的原子數,n代表參與形成大開鍵的電子數(如果分子中的大開鍵可表示為開6),那么CO32中中的大開鍵應表示為(5)UO2 可用于制備 UF4: 2UO2+5NH4HF2. 2UF4 2NH 4F+3NH 3 T +4HO ,其中 HF2 的結構表示為FHF-,反響中斷裂的化學鍵有 (填標號).a氫鍵b.極性鍵 c.離子鍵d.金屬鍵e.非極性鍵(6)鈾氮化物的某兩種晶胞如下圖:晶胞a中鈾元素的化合價為 ,與U距離相等且最近的 U有 個.晶胞b的密度為dg/cm3, U原子的半徑為rcm , N原子的半徑為為r2cm,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那么該晶胞的空間利用率為 (列出計算式).12.由A和C為原料合成治療多發(fā)性硬化癥藥物H 路線如下:JHQCIHrClfUH叫H.mCH.OH 二 口 t叫C 1-1 =已肢:A能與NaHCO3溶液反響放出 CO2,其核磁共振氫譜顯示有NaBH4能選擇性復原醛、酮,而不復原 一NO2RTQH +SOC】lRTCl +SO】 + HC】cj) liiciio +答復以下問題:(1)A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